实验一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实验一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实验一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实验一、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8h

教学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硝化反应的原理。

2.熟悉和掌握硝化反应常见的方法及各自特点。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硝化反应的实验操作以及混酸配制方法。

4.了解硝化反应中的副产物以及减少副反应的方法。

p-NITROBENZYL CYANIDE

[α-Tolunitrile, p-nitro-]

原料与试剂

浓硫酸 CP 27.5mL

浓硝酸 CP 27.5mL

苯乙腈 CP 10g

95%乙醇 CP 50mL

1. Procedure

In a 250-ml. round-bottomed flask, fitted with a stopper holding a dropping funnel and a mechanical stirrer, is placed a mixture of 27.5 cc. (0.43 moles) of concentrated nitric acid (sp. gr.

1.42) (Note 1) and 27.5 cc. (0.49 moles)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p. gr. 1.84). This is cooled to 10° in a freezing mixture, and 10 g. (0.85 mole) of benzyl cyanide (free from alcohol and water) (Note 2) is run in slowly, at such a rate that the temperature remains at about 10° and does not exceed 20°. After all the benzyl cyanide has been added (about one hour), the ice bath is removed, and the mixture is stirred for one hour and then poured onto 120 g. of crushed ice. A pasty mass slowly separates; more than half of this mass is p-nitrobenzyl cyanide, the other constituents being o-nitrobenzyl cyanide, and a variable amount of an oil which resists hydrolysis; apparently no dinitro compounds are formed. The mass is filtered on a porcelain funnel with suction, pressed well to remove as much oil as possible, and dissolved in 50 cc. of boiling 95 per cent alcohol. On

cooling, p-nitrobenzyl cyanide crystallizes; the mother liquor, on distillation, gives an impure alcohol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next run. Recrystallization from 55 cc. of 80 per cent alcohol (sp. gr. 0.86 to 0.87) yields 7.0–7.5 g. (50–54 per cent of the theoretical amount) of a product which melts at 115–116°.

This product is satisfactory for most purposes, and incidentall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nitrophenylacetic acid. Occasionally it must be free even from traces of the ortho compound; if so, it should be crystallized again from 80 per cent alcohol; it then melts at 116–117°.

2. Notes

1. Fuming nitric acid may be used, but the procedure described is less expensive.

2. The yield of 7.0–7.5 g. is obtained from benzyl cyanide, which boils over a 5° range, prepared as described on p. 107. Very pure benzyl cyanide will give a slightly higher yield, whereas commercial grades may give only 5.0 g. of p-nitrobenzyl cyanide and much oil.

3. The reaction has been also carried out with 500 g. of benzyl cyanid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 5-l. flask was used, and it required two and one-half hours to add the benzyl cyanide. The yield of product was 325–370 g. (47–54 per cent of the theoretical amount).

3. Discussion

p-Nitrobenzyl cyanide has hitherto been prepared by the action of fuming nitric acid1 on benzyl cyanide.

This preparation is referenced from: Org. Syn. Coll. Vol. 1, 406

References and Notes

Salkowski, Ber. 17, 505 (1884); Pschorr, Ber. 33, 170 (1900); Koessler and Hanke, J. Biol.

Chem. 39, 585 (1919); Robertson and Stieglitz, J. Am. Chem. Soc 43, 180 (1921); Baker,

Cooper, and Ingold, J. Chem. Soc. 426 (1928).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硝化反应的原理。

2、常见的硝化反应有那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3、本实验中可能的副反应是什么?如何尽量避免副产物的生成?

4、本实验中的主要副产物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离?

实验二、对硝基苯乙酸的制备 8h

教学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由腈制备羧酸的基本原理;

2.熟悉和掌握羧酸的制备方法及各自特点;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由腈水解制备羧酸――酸性水解反应的实验操作。

p-NITROPHENYLACETIC ACID

[α-Toluic acid, p-nitro-]

原料与试剂

浓硫酸 CP 30mL

水 28mL+160mL

对硝基苯乙腈自制 10g

1.Procedure

In a 1-l. round-bottomed flask is placed 10.0 g. (0.062 mole) of p-nitrobenzyl cyanide. A solution of 30 cc. (0.54 moles)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p. gr. 1.84) in 28 cc. of water is prepared, and two-thirds of this solution is poured onto the p-nitrobenzyl cyanide. The mixture is shaken well, until the solid is all moistened with the acid. Any solid material adhering to the walls of the vessel is now washed down into the liquid with the remainder of the acid; the flask is attached to a reflux condenser, then set, without shaking, over a 10-cm. hole in a large sheet of asbestos board which rests on a tripod, and heated until the mixture boils (Note 1). The boiling is continued for fifteen minutes (Note 2).

The reaction mixture, which becomes rather dark, is diluted with an equal volume of cold water and cooled to 0° or below. The solution is filtered; the precipitate is washed several times with ice water and then dissolved in 160 cc. of boiling water (Note 3). This solution is filtered as rapidly as possible through a large folded filter, preferably with a steam funnel (Note 4). In spite of all precautions, however, some solid usually separates on the filter. This must be redissolved in

a minimum quantity of boiling water, and this solution then filtered into the main solution. The

p-nitrophenylacetic acid separates in long, pale yellow needles, which melt at 151–152°. The yield is 10.3–10.6 g. (92–95 per cent of the theoretical amount).

2. Notes

1. If the flask is not protected with an asbestos board or the equivalent, decomposition occurs where the substance is superheated on the side walls of the flask. If crystals of the cyanide are allowed to remain on the upper walls of the flask, they are not easily washed down and so are not hydrolyzed.

2. In making experiments with 500 g. of p-nitrobenzyl cyanide, it was found that the time for hydrolysis was about the same as when smaller amounts were used.

3. If a good grade of cyanide is used, it is not necessary to add animal charcoal in order to obtain the acid in a pure state. With technical p-nitrobenzyl cyanide, a few grams of animal charcoal are added in dissolving the precipitate.

4. The solubility curve of p-nitrophenylacetic acid is very steep at temperatures near 100°, so that the filtering of the boiling solution should be rapid.

3. Discussion

p-Nitrophenylacetic acid can be prepared by the nitration of phenylacetic acid1 and by the hydrolysis of its nitrile with hydrochloric acid.2

This preparation is referenced from:

?Org. Syn. Coll. Vol. 1, 52

?Org. Syn. Coll. Vol. 1, 396

?Org. Syn. Coll. Vol. 3, 444

References

1.Maxwell, Ber. 12, 1765 (1879); Borsche, Ber. 42, 3596 (1909).

2.Gabriel, Ber. 15, 834 (1882).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由腈制备羧酸的基本原理。

2、羧酸的制备方法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3、本实验中可能的副反应是什么?如何提高收率?

实验一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实验一、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8h 教学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硝化反应的原理。 2.熟悉和掌握硝化反应常见的方法及各自特点。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硝化反应的实验操作以及混酸配制方法。 4.了解硝化反应中的副产物以及减少副反应的方法。 p-NITROBENZYL CYANIDE [α-Tolunitrile, p-nitro-] 原料与试剂 浓硫酸 CP 27.5mL 浓硝酸 CP 27.5mL 苯乙腈 CP 10g 95%乙醇 CP 50mL 1. Procedure In a 250-ml. round-bottomed flask, fitted with a stopper holding a dropping funnel and a mechanical stirrer, is placed a mixture of 27.5 cc. (0.43 moles) of concentrated nitric acid (sp. gr. 1.42) (Note 1) and 27.5 cc. (0.49 moles)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p. gr. 1.84). This is cooled to 10° in a freezing mixture, and 10 g. (0.85 mole) of benzyl cyanide (free from alcohol and water) (Note 2) is run in slowly, at such a rate that the temperature remains at about 10° and does not exceed 20°. After all the benzyl cyanide has been added (about one hour), the ice bath is removed, and the mixture is stirred for one hour and then poured onto 120 g. of crushed ice. A pasty mass slowly separates; more than half of this mass is p-nitrobenzyl cyanide, the other constituents being o-nitrobenzyl cyanide, and a variable amount of an oil which resists hydrolysis; apparently no dinitro compounds are formed. The mass is filtered on a porcelain funnel with suction, pressed well to remove as much oil as possible, and dissolved in 50 cc. of boiling 95 per cent alcohol. On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1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利用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 熟练掌握回流、抽滤、重结晶等过程的操作。 3. 练习并掌握固体酸性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操作流程图: 250mL + 6g 对硝基甲苯 18g K 2Cr 2O 7 40mL H 2O 颜色 ? 搭建回流 搅拌装置 小火微沸 回流0.5h 颜色 ? 稍 冷 倒入盛有80mL 冷水的250m L 的烧杯 S 抽 滤 粗产品 颜 色 ? 25mL ×2 水洗涤 转移到盛有 30mL 50% H 2SO 4 的250m L 烧杯 (研碎固体) 直火煮沸 10min 转移到盛有 50mL 5% NaOH 的250m L 烧杯 滤 液 1g 活性C 脱 色 趁热抽滤 滤 液 冷 却 搅拌下缓慢转移到盛有 60mL 15% H 2SO 4的250mL 烧杯 冰水冷却 10min S ↓ 颜色 ? 抽 滤 少量水洗涤2次 产 品 100~105℃ 烘箱干燥 20min CH 3 NO 2 +Na 2Cr 2O 7+4H 2SO 4 + ++Na 2SO 4Cr 2(SO 4)35H 2O CO 2H NO 2 煮 沸3 min 50℃温热溶解 抽 滤 缓慢加入 25mL 浓 硫酸20m i n 加完 滤液(倒入指定废液桶) 沉 淀 物 t <沸腾温度 pH 为1~2 10mL ×2水洗 称重 计算产率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滴加硫酸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剧烈放热,必要时可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升华而凝结在冷凝管内壁,故必须严格控制硫酸的滴加速度。 2. 滴加完后加热反应过程中,冷凝管内壁可能有对硝基甲苯析出,这时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熔融滴下。 3. 粗产品加硫酸煮沸的目的是溶解未反应的铬盐。 4. 沉淀用NaOH溶液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对硝基甲苯(m.p.为51.3℃)和进一步除去铬盐(生成Cr(OH)3沉淀),如过滤温度过低,则对硝基苯甲酸钠也会析出而被滤去。 5. 不能把硫酸往脱色后的滤液中滴加,否则生成的沉淀会包含一些钠盐而影响产物的纯度。中和时应使溶液呈强酸性(pH为1~2),否则需补加少量的硫酸。 6. 所得的产品对硝基苯甲酸除可用升华法进行精制外,还可用50%的乙醇溶液精制。

新实验药物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TLC铺板、干燥、活化、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1.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干燥和活化 薄层色谱中的吸附剂是铺在玻璃、塑料或金属片或薄板上的较薄的、均匀的一层细粉状物质,因支持剂的种类、制备方法和选用溶剂的不同,可按吸附、分配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 f值,或将未知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定量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定。 TLC中涂布的物质与柱色谱用的吸附剂非常相似,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等,只是它们的颗粒更细一些,一般直径为5~40μm。有些还含有石膏、淀粉等粘合剂以增强涂层与薄板的粘合力。有时里面还含有荧光指示剂(如硅酸锌等),在254或365nm的紫外光下能显示荧光,可借此对分离的斑点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硅胶是最常用的薄层色谱吸附剂。 在涂布吸附剂时,用于排列和放置薄板的排列盘和具有平整表面的薄板是必需的。而涂布器也很常用,当它从玻璃板上移过时,会在板的表面均匀铺上所需厚度的吸附剂涂层。 (1)实验目的 掌握硅胶薄层色谱板的制备方法。 (2)仪器和试剂 ①玻璃板(5×10cm或10×20cm,洁净且干燥); ②薄层色谱用硅胶G; ③%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3)实验步骤 ①把玻璃板在排列盘中依次相邻放好,置涂布器于其中一端。 ②在具塞锥形瓶中把一份硅胶G和2~3份CMC-Na溶液混合,并用力振摇30秒。 ③把混好的糊倒入涂布器中,均匀地移动涂布器至排列盘的另一端后,移开涂布器。 ④铺好的板静置5分钟,然后把它们面朝上移至一个水平的平面上,阴干。 ⑤把阴干后的板在105℃的烘箱中烘30分钟。 ⑥待板凉至室温后,置干燥器中保存。 2.色谱用硅胶柱的填装 液相柱色谱可以是液-固色谱或液一液色谱。如果固定相是吸附剂,也称为液相吸附色谱.若为离子交换物质,就称为离子交换色谱;若为非离子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或hadex,则称为凝胶渗透色谱、凝胶过滤色谱或分子排阻色谱。在柱中或纸上的液一液分配色谱可以进一步分为正相分配色谱(极性固定液)和反相分配色谱(固定相非极性)。 对于液相吸附色谱来说,固定相是填入柱中的表面活性固体(如氧化铝、硅胶和活性炭

乙烯的试验室制法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 一、几种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取 (一)、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 3CH 2OH CH 2=CH 2↑+H2O 3、装置:液—液加热,如图: 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注意: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2)温度计的位置:插入反应液中但不能触及烧瓶底部,目的在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在170℃,避免发生副反应. (3)加入碎瓷片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 (4)点燃乙烯前要验纯。 (5)反应液变黑是因浓硫酸使乙醇脱水碳化,故乙烯中混有SO 2 。 C 2H 5 OH 2C C + 2H 2SO 4(浓)== CO2↑+ 2SO 2↑+ 2H 2O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CaC 2 + 2H —OH ————→ C 2H 2↑+Ca(OH)2 ;△H= -127KJ/mol 2、装置:固+液→气 发生装置 注意事项: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

(1)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2)实验中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目的:降低水的含量,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 (3)制取时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 目的:为防止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4)纯净的乙炔气体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 (三)、苯的取代反应 1、反应装置 2、反应现象 3、反应原理 4、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怎样?各试剂在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 A 、首先加入铁粉,然后加苯,为防止溴的挥发,最后加溴。 B 、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2)、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其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 C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D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 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3)、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 E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F 、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NaOH 溶液,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四)、实验室制备硝基苯 (1)药品的选用 (2)反应原理(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 (3)装置特点

安生危化品许可证泉港区

附件: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范围(副本) 企业名称:泉州安生石化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闽泉港危经〔2019〕000002(换)号 企业法定代表人:陈波成 企业住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界山村立普乐工业区2号楼 经营方式:批发(无储存设施)、零售(部分)。 许可范围:环己酮、二甲苯、纯苯、三甲苯(1,3,5-三甲基苯)、乙酸乙酯、电石(碳化钙)、环氧丙烷、溶剂油(闭杯闪点≤60℃)、氢氧化钠、二甲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钡、氢氧化钾、氢氟酸、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甲醛溶液、领二氯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甲基苯乙烯(稳定的)、氨基磺酸、氨、氢气、一氧化碳、四氢呋喃、二甲醚、环己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二氯乙烷、二氯丙烷、异辛烷、亚硫酸氢钠、甲基叔丁基醚、三氯化铁、氨溶液(含氨>10%)、硫基乙醇、硫氢化钠、2,4-甲苯二胺、2,5-甲苯二胺、2,6-甲苯二胺、苯胺、苯乙烯、乙烯、丁二烯、丙烯、氯乙烯、醋酸、2-丙烯腈(稳定的)、苯磺酰氯、乙酸甲酯、石油原油、石脑油、乙二胺、苯酚、甲醇、乙醇、2-丙醇(异丙醇)、1-丙醇(正丙醇)、2-丁醇、乙酸正丁酯、乙酸仲丁酯、氢溴酸、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氮(压缩的或液化的)、液化石油气(仅限作为工业原料)、二硫化二甲基、1,4-二乙基苯、丙酮、2-丁酮(甲基乙基酮)、甲苯、盐酸、硫酸、乙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2-氨基乙醇、环氧乙烷、亚硝酸钠、亚氯酸钠、正磷酸(磷酸)、乙酸酐(醋酸酐)、哌啶、乙苯、二氧化硫、三氯化铝、二异丙胺、铬酸钾、氢氧化钡、二氯甲烷、乙醛、丙醛、丙烯酸(稳定的)、丙烯酸正丁酯(稳定的)、丙烯酸异丁酯(稳定的)、邻苯二甲酸酐(含马来酸酐大于0.05%,苯酐)、硝酸钾、磷酸钠、二硝基甲苯、水合肼(含肼≤64%,水合联氨)、过氧化氢溶液(含量>8%)、硫磺、硝酸、氯酸钠、钠、高锰酸钾、1,1,2,2-四氯乙烷、1,1,2,2-四溴乙烷、1,1,2-三氯乙烷、1,1,3,3-四氯丙酮、1,1-二乙氧基乙烷、1,2,4,5-四甲苯、1,2,4,5-四氯代苯、1,2,4-三甲基苯、1,2,4-三氯代苯、1,2-苯二胺、1,2-二氟苯、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氯二乙醚、1,2-二氯乙烯、1,2-二溴乙烷、1,3,5-三氯代苯、1,3-苯二磺酸溶液、1,3-丙二胺、1,3-二氟苯、1,3-二氯-2-丙醇、1,3-二氯苯、1,3-二氯丙酮、1,3-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烯、1,3-己二烯、1,4-丁二胺、1,4-二氟苯、1,4-二甲基哌嗪、1,4-二氯丁烷、1,4-二羟基-2-丁炔、1,4-二氧杂环己烷、1,4-己二烯、1,5-己二烯、1,5-戊二胺、1,6-己二胺、1-氨基丙烷、1-氨基乙醇、1-碘-2-甲基丙烷、1-丁炔-3-醇、1-丁烯、1-氟-2,4-二硝基苯、1-庚炔、1-庚烯、1-癸烯、1-己炔、1-己烯、1-甲基-1-环戊烯、1-甲基-3-丙基苯、1-甲基-4-丙基苯、1-甲基戊醇、1-氯-2-丙醇、1-氯-2-甲基-2-丙烯、1-氯-2-溴乙烷、1-氯-3-溴丙烷、1-氯丙烷、1-氯化萘、1-萘甲腈、1-戊醇、1-戊硫醇、1-戊烯、1-硝基丙烷、1-硝基萘、1-辛炔、1-辛烯、1-溴-2-甲基丙烷、1-溴-3-甲基丁烷、1-溴丙烷、1-溴丁烷、2,2,2-三氟乙醇、2,2’-二羟基二丙胺、2,2-二甲基庚烷、2,2-二甲氧基丙烷、2,2-二氯二乙醚、2,3-二甲基苯胺、2,3-二氯苯胺、2,3-二氯硝基苯、2,3-二氢吡喃、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2,4,6-三氯苯胺、2,4-二氨基甲苯、2,4-二甲基苯胺、2,4-二甲基-3-戊酮、2,4-二甲基吡啶、2,4-二氯苯酚、2,4-二氯苯胺、2,4-二氯甲苯、2,4-二氯硝基苯、2,4-二硝基苯肼、2,4-二硝基甲苯、2,4-己二烯、2,4-戊二酮、2,5-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呋喃、2,5-二氯苯酚、2,5-二氯苯胺、2,5-二氯硝基苯、2,6-二氨基甲苯、2,6-二甲基苯胺、2,6-二甲基吡啶、2,6-二氯苯酚、2,6-二氯苯胺、2,6-二硝基甲苯、2-氨基苯酚、2-氨基苯胂酸、2-氨基丙烷、2-苯基苯酚、2-苯基丙烯、2-丙烯酸异辛酯、2-丁酮、2-丁酮肟、2-丁烯、2-丁烯-1-醇、2-丁烯腈[反式]、2-丁烯酸、2-丁氧基乙醇、2-氟苯胺、2-氟甲苯、2-庚酮、2-环己烯-1-酮、2-甲(苯)酚、2-甲基-1-丙硫醇、2-甲基-1-丁醇、2-甲基-1-戊醇、2-甲基-3-丁炔-2-醇、2-甲基-5-乙基吡啶、2-甲基苯胺、2-甲基苯甲腈、、2-甲基呋喃、2-甲基喹啉、2-甲基哌啶、2-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戊醛、2-甲基烯丙醇、2-甲氧基苯胺、2-莰醇、2-氯苯胺、2-氯苯酚、2-氯丙酸、2-氯丙酸甲酯、2-氯丙烷、2-氯三氟甲苯、2-氯硝基苯、2-巯基丙酸、2-三氟甲基苯胺、2-巯基乙醇、2-戊醇、2-戊酮、2-硝基苯酚、2-硝基-4-甲苯酚、2-硝基苯胺、2-硝基苯磺酰氯、2-硝基丙烷、2-硝基甲苯、2-硝基联苯、2-硝基溴苯、2-溴苯胺、2-溴丙酸、2-溴丙烷、2-溴丙酰溴、2-溴丁烷、2-溴甲苯、2-溴戊烷、2-溴乙醇、2-乙基苯胺、2-乙基吡啶、2-乙基丁醇、2-乙基己胺、2-乙烯基吡啶、3,3,5-三甲基己撑二胺、3,3’-二氨基二丙胺、3,3'-二甲基-4,4'-二氨基联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对硝基甲苯制备对硝基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安装及使用。 3、练习并掌握固体酸性产品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 H3 N O2 N a2C r2O7H 2 SO4 + + 4 H 2 ++ + Na2SO4C r2(S O4)3H 2 O 5 该反应为两相反应,还要不断滴加浓硫酸,为了增加两相的接触面,为了尽可能使其迅速均匀地混合,以避免因局部过浓、过热而导致其它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的分解,本实验采用电动搅拌装置。这样不但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同时也能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产率。 生成的粗产品为酸性固体物质,可通过加碱溶解、再酸化的办法来纯化。纯化的产品用蒸汽浴干燥。 三、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

四、实验装置图 滴 液 漏 斗 反应装置 抽滤装置干燥 装置 面皿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五、实验流程及步骤 对硝基甲苯 重铬酸钠 15m l水 30分钟 1.安装带搅拌、回流、滴液的装置如图 2.在250ml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6g对硝基甲苯,18g重铬酸钾粉末及40ml水。 3.在搅拌下自滴液漏斗滴入25ml浓硫酸。(注意用冷水冷却,以免对硝基甲苯因温度过高挥发而凝结在冷凝管上)。 4.硫酸滴完后,加热回流0.5h,反应液呈黑色。(此过程中,冷凝管可能会有白色的对硝基甲苯析出,可适当关小冷凝水,使其

熔融滴下)。 5.待反应物冷却后,搅拌下加入80ml冰水,有沉淀析出,抽滤并用50ml水分两次洗涤。 6.将洗涤后的对硝基苯甲酸的黑色固体放入盛有30ml 5%硫酸中,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后抽滤。(目的是为了除去未反应完的铬盐) 7.将抽滤后的固体溶于50ml 5%NaOH溶液中,50℃温热后抽滤,在滤液中加入1g活性炭,渚沸趁热抽滤。(此步操作很关键,温度过高对硝基甲苯融化被滤入滤液中,温度过低对硝基苯甲酸钠会析出,影响产物的纯度或产率) 8.充分搅拌下将抽滤得到的滤液慢慢加入盛有60ml 15%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析出黄色沉淀,抽滤,少量冷水洗涤两次,干燥后称重。(加入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会造成产品不纯)。 9.混合溶剂重结晶粗对硝基苯甲酸。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仪器前,要先检查电动搅拌装置转动是否正常,搅拌棒要垂 直安装,安装好仪器后,再检查转动是否正常。 2、从滴加浓硫酸开始,整个反应过程中,一致保持搅拌。 3、滴加浓硫酸时,只搅拌,不加热;加浓硫酸的速度不能太快,否 则会引起剧烈反应。 4、转入到40ml冷水中后,可用少量(约10ml)冷水再洗涤烧瓶。 5、碱溶时,可适当温热,但温度不能超过50℃,以防未反应的对硝

拉氧头孢钠

拉氧头孢钠 【中文品名】拉氧头孢钠 【药效类别】抗生素>头孢霉素衍生物类 【通用药名】LATAMOXEF DISODIUM 【别名】氧杂头霉素二钠, Lamoxactan disodium,Moxalactam disodium,Shiomarin,Moxam,Festamoxin,LY127935 【化学名称】5-Ox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7-[[(2R)-carboxy(4-hydroxypheynl)acetyl]amino]-7-methoxy-3-[[(1-methyl-1H-tetrazol-5-yl)thio] methyl]-8-oxo-, disodium salt, (6R,7R)- 【CA登记号】[64953-12-4] 【结构式】 【分子式】C20H18N6Na2O9S 【分子量】564.44 【收录药典】JP14 【开发单位】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日本),ELiLilly (美国) 【首次上市】1981年,德国 【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极易溶于水、甲醇,难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乙醚、三氯甲烷和己烷。mp170℃(dec) 【用途】 本品是半合成的氧头孢烯(Oxacephem)类新型抗生素,基本结构与头霉素类接近。但母核1位上S 原子为O原子所取代,抗菌性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抗菌谱与头孢噻肟相似。对多种格兰氏阴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各型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等对本品高度敏感。对厌氧菌(拟杆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本品的耐β内酰胺酶的性能强,耐药性低。肌注1g,经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为49ug/ml,到第8 小时仍可维持4.5ug/ml。静注1g,即时的血浓度为170ug/ml。本品在体内分布广,可进入痰液、腹水、羊水、脑脊液中。通过肾和肝排泄,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高。t1/21.8~2小时。本品对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作用较差。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葡萄菌、肺炎球菌等的作用比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青霉素弱。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气管炎、胸膜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五官、创面等感染,还可用于败血症和脑膜炎,对下呼吸道感染、腹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效果良好。 【推荐合成路线】[1~11]

溴苯硝基苯实验室制备最全总结,有答案

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备实验题 一、溴苯的制备 1)原理: 2)2Fe+3Br2=2FeBr3 实验试剂:苯、液溴、铁粉 实验装置: 实验资料: 1.溴是一种易挥发有剧毒的药品 2.溴的密度比苯大 3.溴与苯的反应非常缓慢,常用铁粉作为催化剂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5.反应最后苯和溴会有剩余它们易挥发 6.长导管在很多实验中被用作冷凝蒸气使之回流 7.溴化氢的性质与氯化氢相似 8.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褐色 不溶于水的液体 问题:(此问题答案的得出可依照上面“反应物说明”的信息) 1.本实验的现象有? 2.试剂的加入顺序是怎样的?各试剂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3.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末端为何不插入液体? 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 液体,为什么?产物中含有什么杂质,如何分离?分离步骤?

5.实验过程中看到导管口有白雾,为什么? 6.哪种事实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7.该反应为什么不能在溴水中而在液溴中进行?能用浓溴水代替液溴吗?为什么? 8.反应的速度为什么一开始较缓慢,一段时间后明显加快? 9.生成的HBr中常混有溴蒸气,此时用AgNO3溶液对HBr的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为什么? 如何除去混在HBr中的溴蒸气? 答案:1、圆底烧瓶内液体微沸,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导管末端有白雾出现。 2.①为防止溴的挥发,先加入苯后加入溴,然后加入铁粉。 ②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3、①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②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4、①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②含有溴单质、溴化氰、苯等杂质。 ③精确步骤: 水洗、用10%的NaOH溶液洗、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过滤分液、蒸馏 说明各步骤的作用: a.水洗洗去溴与苯反应生成的氢溴酸。(HBr易溶于水而其它不易溶于水) b.用氢氧化钠洗去溴单质(溴和氢氧化钠反应) c.用水洗去多余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而其他不易溶于水) d.干燥剂除去多余的水 e.蒸馏分离溴苯与苯(两者沸点不同,笨的沸点小,被蒸馏出,溴苯留在母液中) 5、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6、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 7、溴化铁,注意在有水存在时,溴化铁就会电离和水解,改变了溴化铁的结构,失去了 催化作用,反应就无法进行, 8、该反应是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9、不可靠,溴与硝酸银溶液种水反应生成的HBr也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将导管内的气体通入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后再通入硝酸银溶液。

高中化学溴苯与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操作口诀

高中化学溴苯与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操作口诀 溴苯制取实验 苯溴铁屑诉离情,微沸最佳管冷凝,云海茫茫卤酸雾,溴苯无色常变棕。 除溴需用碱液洗,漏斗分液便告成。 解释: 1. 苯溴铁屑诉离情: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苯、溴在铁屑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溴苯[联想:加药品时应先苯再溴后铁]。 2. 微沸最佳管冷凝:"微沸最佳"的意思是说注意控制反应速度,以反应物液面微微沸动为宜,不可太激烈,否则大量苯和溴蒸发出来造成实验失败;"关冷凝"的意思是说跟瓶口垂直的一段长导管除导气外,还可以兼起冷凝器的作用,使蒸发出来的苯或溴回流回去。 3. 云海茫茫卤酸雾:意思是说在常温时很快就会看到在导管口出现白雾,这是反应生成的溴化氢遇水蒸气所形成的酸雾[联想:溴化氢溶入锥形瓶中的水中,生成氢溴酸。因此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则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HBr+AgNO3=AgBr↓+HNO3。 4. 溴苯无色常变棕:意思是说把烧瓶里的生成物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棕色的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溴苯,它本是比水重的无色液体,由于溶解了溴而常显褐棕色。 5. 除溴需用碱液洗,漏斗分液便告成:这句的意思是说除掉溴笨中的溴用碱液(常用10%的NaOH)洗涤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即可。

硝基苯制取实验 硝酸硫酸冷滴苯,黄色油物杏仁味。 温计悬浴加冷管,硫酸催化又脱水。 解释: 1. 硝酸硫酸冷滴苯:意思是说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后,必须立即在50-60℃的水浴中冷却后再滴入苯(否则,一方面两酸混合产生大量的热,使混合酸的温度升高,那么一部分浓硝酸将分解了;另一方面,苯的沸点比较低,大量的苯将蒸发掉,影响硝基苯的产率)。 2. 黄色油物杏仁味:意思是说反应完毕把试管里的混合物倒入盛着水的烧杯中去,则过量的硝酸和硫酸就溶解在水里,而聚集在烧杯底的具有浓烈的苦杏仁气味的黄色油状液体就是硝基苯,硝基苯是无色的液体,由于溶解了一些杂质,所以常显黄色。 3. 温计悬浴加冷管:"温计悬浴"的意思是说温度计必须悬吊在水浴中,切不可与烧杯底接触;"加冷管"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苯的蒸发,需在试管口塞上一个起冷凝管作用的长玻璃导管。 4. 硫酸催化又脱水:意思是说硫酸在这里既做催化剂又做脱水剂。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新技术

第9卷第1期2010年2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JO 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 LLEGE (Natural Science) Vol 9No 1Feb.2010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新技术 韦长梅1,2 ,支三军1,2 ,陈田田1 ,安礼涛1,2 ,杜祝祝 1 (1.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2.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 摘 要:研究了用浓H 2SO 4、H 3PO 4和HNO 3的混合物作定向硝化剂硝化苯乙腈制备对硝基苯乙腈的新技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硫酸、磷酸、硝酸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平行实验结果显示,产品对硝基苯乙腈的收率为70 50%,产品结构通过了IR 、UV 、 1 HNMR 和元素分析的表征. 关键词:对硝基苯乙腈;定向硝化;制备;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Q24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876(2010)01 0035 04 收稿日期:2009 12 3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 H08 32);淮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HAG08038) 作者简介:韦长梅(1963 ),女,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研究. 0 引言 对硝基苯乙腈是合成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和抗抑郁药文拉法新Venlafxine 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制备液晶及农用化学品,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2] .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苯 乙腈直接和由浓硫酸与浓硝酸组成的混酸反应,对硝基苯乙腈收率为48 6%[3] ;二是对硝基苄基卤和 NaCN 反应,用DMSO 为溶剂,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对硝基苯乙腈收率仅为40%[4] ;三 是苯乙腈的定向硝化法,以浓硫酸、多聚磷酸、浓硝酸等组成定向硝化剂硝化苯乙腈,对硝基苯乙腈收率 最高为65 95% [5 8] .我们研究的对硝基苯乙腈制备新技术(制备原理见图1).借鉴了上述第三种方法, 但是反应物料配比与文献[5 8] 的不同,并具有以下优点:对硝基苯乙腈的收率为70 5%,高于文献报道的 收率(分别为:64 69%、65 95%、54 8%和58%);反应过程基本无NO 2排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反应无需加热、仅需适度冷却,有利于节约能源 . 图1 对硝基苯乙腈的制备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药品及仪器 98%苯乙腈为工业品,65%浓硝酸、85%浓磷酸、98%浓硫酸、乙醇均为化学纯. Avatar360F T IR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 压片法,美国尼高力公司);Avance 400MHz 核磁共振波谱仪(CDCl 3为溶剂,TMS 为内标,瑞士布鲁克公司);240C 元素分析仪(Perkin Elmer 公司);UV/Vis916紫外 可见光谱仪(澳大利亚、GB C);XT24双目体视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

(完整word版)硝基苯

CAS

硝基苯用氯磺酸磺化得间硝基苯磺酰氯,用作染料、医药等中间体。硝基苯经氯化得间硝基氯苯,广泛用于染料、农药的生产,经还原后可得间氯苯胺。 用作染料橙色基GC,也是医药、农药、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等的中间体。 硝基苯再硝化可得间二硝基苯,经还原可得间苯二胺,用作染料中间体、环氧树脂固化剂、石油添加剂、水泥促凝剂,间二硝基苯如用硫化钠进行部分还原则得间硝基苯胺。为染料橙色基R,是偶氮染料和有机颜料等的中间体。 提示:大部分词条有不同角度的多个解释,欲全面了解请查看下面的“更多相关内容”。 国标编号61056 CAS号98-95-3 分子式C6H5NO2 分子量123.11 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蒸汽压0.13kPa/44.4℃;闪点87.8℃;熔点5.7℃;沸点210.9℃;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密度(空气=1)4.25;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14(剧毒品);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引起溶血及肝损害。 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皮肤粘膜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中毒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炎。 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慢性溶血时,可出现贫血、黄疸;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89mg/kg(大鼠经口);2100mg/kg(大鼠经皮);狗静脉150mg/kg,最小致死剂量;人(女性)经口200mg/kg,最小中毒剂量(血液毒性);人经口5mg/kg,最小中毒剂量(不悦感)。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啤酒酵母菌10mmol/管。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ppm(6小时),(90天,雄性),影响精子生成,影响睾丸、附睾和输精管。 污染来源:硝基苯是有机合成的原料,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苯胺染料,还是重要的有机溶剂。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也会造成硝基苯的严重污染。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的沸点较高,自然条件下的蒸发速度较慢,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对机械震动很敏感的化合物,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倾翻在环境中的硝基苯,会散发出刺鼻的苦杏仁味。80℃以上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倾倒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当浓度为5mg/L时,被污染水体呈黄色,有苦杏仁味。当浓度达100mg/L时,水几乎是黑色,并分离出黑色沉淀。当浓度超过33mg/L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人员中毒。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气短、眩晕、恶心、昏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蓝,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硝酸反应强烈。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来源类别 气相色谱法GB13194-91 水质 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GB15501-95 空气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 还原-偶氮比色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局编水和废水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mg/m3[皮]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01mg/m3(一次值) 中国(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16(表2);20(表1) 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二级0.060~1.3(表2);0.05~1.1(表1) 三级0.080~1.7(表2);0.090~2.0(表1) 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0.040(表2);0.050(表1)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特定值) 0.017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2.0mg/L 二级:3.0mg/L 三级:5.0mg/L 嗅觉阈浓度 5.12mg/m3

对硝基苯甲醛的合成

对硝基苯甲醛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苯环侧链氧化反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对硝基苯甲醛是重要的医药、染料和农药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上常用于合成胺苯硫脲(Thioacetazonum)、甲氧苄胺嘧啶(TMP)和乙酰胺苯烟腙(INHA-17)等。 对硝基苯甲醛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熔点:106~107℃,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易溶于乙醇、苯、冰醋酸,难与蒸汽一同挥发。 合成路线如下: CH3 NO2CrO3/Ac2O NO2 CH(OAc)2 H2O/H2SO4 NO2 CHO 三、实验步骤 1、铬醋酸酐溶液的制备 向250ml的烧杯中加入57ml醋酸酐,在玻璃棒的搅拌下分批加入12.5g铬酸酐,搅拌均匀,待用。 2、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的制备 在250ml的四口瓶上配置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及滴液漏斗,将醋酸酐50ml及对硝基甲苯6.3g加入反应瓶中,冰盐浴冷却下加入浓硫酸10ml,冷却到0摄氏度,在搅拌下滴加事先制好的铬醋酸酐溶液,维持反应温度在10℃以下,加毕,于5~10℃反应2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250g碎冰中,搅拌均匀后再以冰水稀释至750ml,抽滤析出固体。将滤饼悬浮于40ml 2%的碳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后抽滤,依次用水、乙醇洗涤滤饼,抽干后得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粗品。 3、对硝基苯甲醛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对硝基苯甲醛二醋酸酯粗品置于250ml的四口瓶中,加入水20ml、乙醇20ml、浓流酸2ml,加热回流30min,趁热抽滤,滤液在冰水中冷却后析出结晶,抽滤水洗,干燥后得产品,称重,计算收率。 四、注意事项 1、铬酸酐溶液配制:将铬酸酐在搅拌下分批加入到醋酐中,不能反加料,否则易爆炸。 2、滤液用50ml水稀释后还可以析出部分产品。

环境空气硝基苯实验作业指导书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1、方法依据 环境空气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适用范围 本法检出限为2.5×10-2ng(进样1μl),采样体积50L、样品溶液为10m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3、测定原理 空气中硝基苯用苯吸收,经OV-17色谱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外标法定量。 4、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 纯苯:用全玻璃蒸馏器重蒸馏,色谱分析下无干扰峰。 5.2 硝基苯、苯胺、对-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氯苯。 5、仪器和设备 5.1 多孔玻板吸收管。 5.2 微量注射器:5μl。 5.3 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5.4 气相色谱仪:具电子捕获检测器。

柱温:170℃;气化室温度:180℃;检测器:220℃;氮气流量:32ml/min 。 6、样品 6.1 样品采集 串联两支内装10.0ml 苯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1L/min 的流量采样,采样时间视硝基苯浓度而定,采样后,以苯定容至10.0ml ,待测。 7、分析步骤 7.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0.10g (准确至0.0001g )硝基苯,置于100ml 容量瓶中,以纯苯稀释至标线作为标准贮备液,每毫升含1.000mg 硝基苯。 7.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标准贮备液逐级用苯稀释配制成每毫升液体含0、0.05、0.10、10.0及100.0μg 的硝基苯标准液,待色谱仪基线平直后,进标准溶液1.00μl ,待定标样的保留时间及峰高,以峰高对含量(μg )绘制标准曲线。 7.3 标准色谱图 参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标准色谱图。 8、结果计算 8.1 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操作,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8.2 计算公式如下: n V W W m mg 213/+=)硝基苯(

甲苯硝化实验实验报告

甲苯的选择性硝化实验报告 姓名:陈祥林文岳 学院:化材 专业:化工 指导老师:葛承胜 2016年 11 月 14 日

目录 1. 绪论 (1) 2. 实验性质、目的和任务 (1) 3. 实验内容 (2) 3.1. 实验药品 (2) 3.2. 实验主要设备 (2) 3.3. 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合成 (3) 3.3.1. 反应时间的影响 (3)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6) 3.3.3. 溶剂的影响 (8) 3.3.4. 醋酐用量的影响 (10) 3.3.5. 硝酸盐的影响 (14) 4. 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分离 (16) 5. 产物分析 (16) 6.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绪论 摘要: 硝化反应(nitration),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基团。芳香族化合物硝化的反应机理为:硝酸的-OH基被质子化,接着被脱水剂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硝酰正离子(nitronium ion,NO2)中间体,最后和苯环行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并脱去一分子的氢离子。 在此种的硝化反应中芳香环的电子密度会决定硝化的反应速率,当芳香环的电子密度越高,反应速率就越快。由于硝基本身为一个亲电体,所以当进行一次硝化之后往往会因为芳香环电子密度下降而抑制第二次以后的硝化反应。必须要在更剧烈的反应条件(例如:高温)或是更强的硝化剂下进行。 常用的硝化剂主要有浓硝酸、发烟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或是脱水剂配合硝化剂 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在现在化工工业中被广泛利用。硝化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过程,硝基就是硝酸失去一个羟基形成的一价的硝基。对于脂肪族化合物的硝化代表产品为硝基烷烃,硝基烷烃为优良的溶剂,对纤维素化合物、聚氯乙烯、聚酰胺、环氧树脂等均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并可作为溶剂添加剂和燃料添加剂。它们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如用于合成羟胺、三羟甲基硝基甲烷、炸药、医药、农药和表面活性剂等。 关键词:固体酸、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甲苯、选择性硝化、气相色谱2.实验性质、目的和任务 硝基甲苯有邻、间、对位三种异构体, 其中对硝基甲苯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 可广泛用于含能材料等合成领域。目前, 工业上普遍采用硝硫混酸硝化技术生产对硝基甲苯, 随着社会的进步, 该工艺的缺点日益突出:硝化产物邻位和对位异构体的重量比(o/p值)约为1.67, 而且几乎没有选择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酸和有机酸性废水, 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 无法满足可

对硝基苯甲酸的还原实验操作报告

实验操作报告 (对硝基苯甲酸制对氨基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硝基苯甲酸的还原,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 2.掌握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由对硝基苯甲酸制备对氨基苯甲酸; 4.熟悉有机合成中的重结晶,抽滤,熔点测定等操作。 二.实验仪器 三口烧瓶(250ml),电子天平,四口烧瓶(1000ml),球形冷凝管,器械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泵,玻璃棒,烧杯 三.实验试剂 对硝基苯甲酸,锡粉,浓盐酸,氨水,冰醋酸 第一次实验 1.实验过程 在操作台上搭制油浴加热装置,电动搅拌装置,回流加热装置 ①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g对硝基苯甲酸,8g锡粉和20ml浓盐酸。 ②盖上活塞,打开电动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的电源,通冷凝水。开始搅拌加热,设定回流温度95℃. ③大约半小时后,反应液变澄清。 ④停止反应,稍冷,把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开始时有悬浮状沉淀产生,到PH接近8时呈白色均匀沉淀,停止滴加。抽滤,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⑤在得到的滤液中慢慢滴加冰醋酸至PH=5,有白色晶体产生,用冰水浴冷却,抽滤,即得白色的对氨基苯甲酸晶体。用电子天平称量产物质量,m=0.4g。用熔点仪测定产物熔点,为184℃. ⑥重结晶。取产物将其加入单口烧瓶中,加入适量水,回流加热,待固体完全溶解,停止加热。冷却后,抽滤,得毛状白色晶体。测熔点,为185.6--186.6.熔点跟文献记载完全相符。 2.实验总结 产率为12.20%,产率过低。可能是由于对硝基苯甲酸未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3.实验方案改进 采用TLC跟进反应进程。

第二次实验 实验过程 将实验装置中的三口烧瓶改为1000ml 四口烧瓶。 ①在1000ml 四口烧瓶中加入12g 对硝基苯甲酸,24g 锡粉和60ml 浓盐酸。 ②盖上活塞,打开电动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的电源,打开冷凝水。开始搅拌加热,设定回流温度95℃. ③大约半小时后,反应液变澄清。 ④配制对氨基苯甲酸展开剂于层析瓶中。(正己烷9ml ,乙酸乙酯3ml ,另加两滴冰醋酸中和硅酸上的羟基,以便展开。) ⑤取一张TLC 层析板,用铅笔轻轻划一条线,距离一端约一厘米。用点样毛细管取适量对硝基苯甲酸,点到画线的左端上;另取一根点样毛细管,用镊子夹紧,从三口烧瓶中取适量反应液于画线的右端上。用镊子夹取层析板轻轻放入层析瓶中,注意铅笔线不能被层析液浸没。 ⑥两分钟后,用镊子轻轻取出层析板,打开紫外可见光灯,将层析板放于灯光范围内。观察到反应液点扩展为两个点,其中一个点与对硝基苯甲酸点齐平。说明反应液未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⑦继续加热回流,约一个小时之后。同上述⑤⑥步骤,进行TLC 跟踪,两个试验点扩展到齐平位置。说明对硝基苯甲酸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⑧停止反应,稍冷,把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开始时有悬浮状沉淀产生,到PH 接近8时呈白色均匀沉淀,停止滴加。抽滤,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⑨在得到的滤液中慢慢滴加冰醋酸至PH=5,有白色晶体产生,用冰水浴冷却,抽滤,即得白色的对氨基苯甲酸晶体。在滤液中重新滴加冰醋酸,又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在同一布氏漏斗中抽滤,重复滴加多次,直至无白色沉淀析出。沉淀烘干后用电子天平称量产物质量,m=6.26g 。用熔点仪测定产物熔点,为184℃. 实验总结: 产率为63.62% 由文献中查得对氨基苯甲酸: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外观 :白色晶体 熔点 :186–189 °C 实验所得产率有很大提高,所测熔点略低于文献记载,说明产物含少量杂质。粗产物进行下一步酯化反应。 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按第二次实验结果处理) 实际产量m =6.26g 理论产量m =g mol g mol g g 84.9/137/16712=? 产率? = %10084.926.6?g g =63.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