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_波兹曼论技治主义_刘永谋

尼尔_波兹曼论技治主义_刘永谋
尼尔_波兹曼论技治主义_刘永谋

第30卷,第6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Vol.30No.6 2013年12月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2013

尼尔·波兹曼论技治主义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波兹曼对技治主义的评论非常具有典型性。他分析技治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危害,指出当代技术与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批评社会科学是技术统治工具和伪科学,提出以技术无神论应对技治主义的问题。波兹曼的分析是基于人文主义立场的,对于技治主义者和当代社会是必要的警醒,但用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专家的精英主义,忽视了技治主义进步的一面。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技治主义;专家政治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13)06-0052-05

当代公共决策和政治活动中的技治主义(tech-nocracy)倾向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技治主义的核心立场包括:(1)科学管理(或称之为技术统治),即用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来管理社会;(2)专家政治(或称之为精英治国),即由接受了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教育的专家(包括社会技术专家)来掌控政治权力。[1]归根结底,其主旨是社会运行的理性化,尤其是政治运作的科学化。专家治国是技治主义的实践形式,实质是施行科学管理。专家掌权若不遵循科学思想、不运用技术手段、不依赖数量方法,则不算技治主义者。一般情况下,纯粹的人文学科专家由于对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的隔膜,难以成为真正的技治主义者。

技治主义一直被各家尤其是人文主义者所诟病。尼尔·波兹曼力主媒介生态学为人文主义研究。[2]他将技治主义称为社会工程学或唯科学主义,总体上对其持强烈批评的立场,但却呼吁精英控制社会信息传播,在反技治主义者中独树一帜。

一技治主义在当代社会盛行是有害的

波兹曼所称的唯科学主义大致等同于技治主义的主张。他将唯科学主义归纳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观点:“第一个不可或缺的观念是,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行为。……第二个观念是,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用来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第三个观念是,科学可以用做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使人产生不朽的感觉。”[3]86-87前两个观念构成了“社会工程学”的基本立场,而后者则为“技术神学”的核心观念。他认为,社会工程学思想起源于18世纪的巴黎高等技术学院,可追溯到圣西门、安凡丹、拉普拉斯和孔德等人,主张运用实证化、经验化和自然科学化的社会科学实施对社会的工程化管理。技术神学思想把技术推到类似伊朗等神权社会中真主的至高位置,代替宗教成为当代社会的道德、意义和信仰的源泉,而把“精神治疗专家、心理分析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推上了新神父的位置。[4]因此,社会工程学是唯科学主义更为操作性的组成部分,而技术神学是唯科学主义中更为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力图将人的世俗事务和心灵事务一统于科学技术的权威之下,给社会工程学提供超越性的宏大诠释。与之相同,技治主义同样包含着由浅入深两个层面的含义:科学管理、专家治国更为具体,蕴涵于其中的是将科学理性应

【收稿日期】2013-02-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2XNJ023)

【作者简介】刘永谋(1974-),男,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等。

25

用于整个人类社会,以将其建成为“科学城邦”的乌托邦理想。比如,圣西门就主张组成各级牛顿会议,来代替教会教育、管理和智慧所有社会成员。[5]总之,波兹曼所称的唯科学主义与技治主义是基本重合的。

技治主义在当代流行是有害的。首先,何为生命,何为人,社会工程学并不能回答诸如此类问题。波兹曼认为,唯科学主义要求科学回答类似问题,盲目接受科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归根结底“是一种绝望中的希冀和愿望,归根到底是一种虚幻的信仰”[3]96。其次,社会工程学危害人的主体性。波兹曼指出,“人的判断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歧义性是技艺的敌人。”[3]94因此,社会工程学要把人转变为可以测量、计算和控制的客体和控制对象,让人逐渐失去自信以及思考、判断的能力,将自身交给技术。最后,技术神学实际上在消解道德和信仰。波兹曼指出,技术神学把罪孽、邪恶等传统道德概念转变成社会偏离、心理疾病等可以客体化和量化的技术概念。这从根本上消解了道德,技术专家们“服务的神灵不讲述公义、行善、悲悯或仁慈。他们的神灵讲述的是效率、精密和客观。”[3]51

更重要的是,波兹曼从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对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威胁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从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角度,他把人类文化分成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6]孔德以及其他法国技治主义者思想的传播,尤其是泰勒、福特等美国技治主义者的努力,唯科学主义开始在美国流行,促成了技术垄断文化20世纪初从美国发端。泰勒提出技术垄断社会的主要预设:“即使效率并非人类劳动和思想的唯一目标,它至少是劳动和思想的首要目标;技术方面的精打细算总是胜过人的主观评判,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实际上,人的评判并非稳妥可靠,因为它受到粗疏大意、晦涩不清和节外生枝的困扰;主观性是清晰思维的障碍;不能计算的东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没有价值;公民的事务最好是由专家来指导或管理。”[3]30可以说,所谓技术垄断社会在实质上是技治主义社会。在其中,技术至上,技术对文化构成了致命威胁。波兹曼指出,“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太愚蠢了。”[7]文化不得不服从技术的权威,接受技术的指令,技术反对、压制和破坏一切与之不一致的文化因素,不断消解传统的符号和叙事。并且,当代技术压制文化对其进行反思,让人们沉浸在极端技术乐观主义的迷梦中。因此,波兹曼大声疾呼:“失控的技术增长毁灭人类至关重要的源头,它造就的文化将是没有道德根基的文化,它将瓦解人的精神活动和社会关系,于是人生价值将不复存在。”[3]自序,1-2

二当代技术与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波兹曼深入分析了官僚主义与机器意识形态,指出了技术理性与官僚主义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一方面,他是从社会信息活动的角度来理解官僚主义的。他认为,官僚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由于政府管理领域不断扩张,而社会不断复杂化,社会管理方面的信息急速膨胀、复杂,于是政府引入官僚主义来应对管理信息泛滥的局面。“官僚主义原则上只不过是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协调机制而已,意在减少需要加工的信息量。”[3]48官僚主义没有整体性、终极性的伦理关怀和政治理想,只有一个核心假设:社会制度的目标是效率至上,按照可计算性和文牍中心两个原则来处理管理信息。官僚主义本来只是技术手段或工具层面的,但最终将服务于社会理想的一套技术方法转变成为凌驾于社会理想之上的超级制度,从工具僭越为目的。“19世纪官僚主义关注的主要是提高运输、工业和商品流通的效率。技术垄断时代的官僚主义挣脱了这样的限制,它声称拥有凌驾于一切社会事务的权威。”[3]49显然,官僚主义离不开各种技术和技术性机制。另一方面,他从反工具论的角度理解机器。在波兹曼看来,机器不仅是工具,背后隐藏着嵌入的理念即他所谓的“隐形机器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是机器力量的真正来源。这一观念类似哈贝马斯所谓的“隐形意识形态”[8],但波兹曼主要从人们忽视机器理念的意义上讲“隐形”,哈贝马斯则意指科学技术伪装成对既有制度保持中立。机器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包括:简单化,确定化,精确化,标准化,可观察,可计算,可操作等,这些均与官僚主义的追求是相吻合的。

当代技术的可能强化官僚体制,压制社会变革。波兹曼指出,技术在官僚机构的应用出现“动因漂移”现象。所谓“动因漂移”指的是当代社会将许多问题交给技术处理,因此当出现问题时,官僚机构可将责任推给技术设备,而掩盖官僚的责任。显然,“动因漂移”[3]65-66类似于鲍曼所讲的“道德漂移”[9],但前者讲的是官僚责任漂移到技术,后者说的是个体责任漂移到集体。正是动因漂移,官僚主义者拥抱技术,各种问题都被解释为技术升级问题

35

或程序改进问题。比如,“电脑强化了官僚机构,压抑了追求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动,至少是产生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3]67

反过来,官僚主义支持技术的扩展。首先,官僚主义者在政治活动尤其是行政活动中大量引入各种“软技术”。波兹曼用测谎设备、民意测验、公务员考试等技术被官僚机构迅速接受和广泛应用,说明官僚主义对技术及其可操作化理念的认同。其次,官僚主义赋予技术专家以重要位置,将相当多公共决策权力转移给专家。

波兹曼对官僚主义与技术的结合是持警惕的态度的。首先,他不认为官僚主义解决了问题,因为官僚主义引入技术方法实际增加了管理信息量。其次,技术手段如电脑是打着提高效率的名义与官僚机构结合的,但是未必提高了机构效率,只不过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技术细节,把技术进步与机构进步乃至人类进步等同起来,而不是整体改进官僚机构。这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最后,专家们除了狭窄的专业领域,此外所知甚少,被赋予过高的位置。

三社会科学是技术统治工具和伪科学

波兹曼认为,社会科学实际是技治主义强有力的工具,试图按照技术原则、方法和规范来控制整个社会。社会科学在当代社会迅速崛起,正是借助唯科学主义、技治主义的力量。对此,他是不满的,甚至称当代社会科学为“神学”。[10]22社会科学不能以控制社会、管理人群为目标,否则社会技术实质就是为技术统治帮凶。

波兹曼指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媒介生态学等社会科学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智能无关的自然过程,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的决定和行动有关的实践,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如blink(眨眼睛)与wink(使眼色)的区别。观察、量化和精确并非自然科学的排他性特征,实际上探案、商务和司法等许多活动都具有类似特征。实际上,社会科学自称科学与对自然科学的崇拜有关。社会科学总是重复着常识观点,但出于对数字的崇拜,用学院化的方法将常识量化和复杂化。但是,精确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问题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波兹曼认为,社会科学努力成为伪科学(pseudo -science),一是要实现某种社会工程的业绩,这并不应该成为理论家的首要考虑,二是向争取社会给予自然科学的心理、社会和物质上的利益。

在波兹曼看来,社会科学是一种讲故事(story-telling)的形式,与小说类似,但又有区别。讲故事意味着作者给一系列人类事件以某种独特理解,通过给出例证以支持这种理解,并且,这种理解并不能被证实或证伪,其吸引力来自语言力量、解释深度、例证关联和主题的可信度,而不是来自真理或客观。讲故事意味着作者有一个可以辨识的道德目标,它受到时间、环境以及最重要的文化成见的影响。而社会科学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1)小说是在叙述(narrative),社会科学是在阐释(exposition);2)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fiction),社会学家的故事是记录(documentary);3)19世纪小说是讲故事的主要形式,20世纪社会科学成了讲故事的主要形式,当代文化中有力的隐喻和图像大多出于社会科学家之手;4)小说注重细致描绘细节,社会科学讲求勾勒整体轮廓;5)小说专注于展示(show),而社会科学致力于解释(explain),更多地运用抽象的社会事实、推理、逻辑和论证。[10]28-31

波兹曼深入反思了语言技术、测谎技术、统计学技术、信用技术、成绩测验、教育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所谓具体的“软技术”或“隐形技术”(意思是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意识到它是技术)的应用。所有社会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支撑均为唯科学主义。它以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看待、干涉和改造人的世界,塑成了社会技术的一般标准。比如统计学技术。技治主义缺乏一套明晰的伦理,又排斥传统,却要寻求合法性的权威,只能求助于统计学的客观数字崇拜。波兹曼认为,用统计数字进行论证的要害有三:1)把某个抽象概念转变成某个客观的可测量的事物;2)排序即将个体按照某个标准安放在某个序列中;3)忽略未经或不可数字化的问题,让定义客观化和数字化。显然,人类行为的抽象概念大多无法转变为可测量物,对于同一个对象有无数序列标准,不同标准背后有不同的预设,而要研究人,不能忽视不可数字化的东西,因此,统计技术是非常有问题的,却被广泛运用和神化。统计数字产生了大量的无用信息,造成信息的混乱。

当然,波兹曼并非完全反对社会技术的使用,而是反对技术的神化。“一句话,争论的核心不是技艺本身,而是应不应该让技艺高歌猛进,应不应该神化一些技艺,应不应该排除其他一些技艺。”[3]84很多时候,社会技术的使用往往已经僭越了它所服务的目的,成为独立自主的存在,甚至反过来压制使用技术的人。

四以技术无神论应对技治主义的问题

波兹曼主张以技术无神论对抗技术神学,纠正

45

唯科学主义、技治主义的错误。技术神学神化技术,“宣称通往天堂的路是技术创新”[11]。技术无神论不把技术看成神、主宰或终极关注,主张机器运算并不优于人类思想,技术思想不能主导信仰系统,世界是不可完全计算的,公民事务不应由技术专家负责。技术无神论对新技术持怀疑的态度,始终不忘记:(1)所有技术都是双刃剑,好处坏处同时存在;(2)新技术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总是有利于一些人不利于另外一些人;(3)技术并非简单工具,每一种重要技术均包含着认识论的、政治的或社会的成见;(4)技术影响不是单一或局部的,而是整体性和生态性的;(5)技术是特定政治和历史语境下的人造物,但倾向于宣称自己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12]1-3波兹曼的“技术无神论”并不成体系,实际包括一些零散的建议。第一,审视新技术,“对新技术提问”[13]。要对新技术的影响和效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消除社会中不必要的技术控制。波兹曼还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人们审视新技术,包括新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谁的问题,产生什么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何人和何机构因新技术而获得权力,新技术对语言有何影响,等等。“我们需要继续睁大我们的眼睛,我们许多人才能运用技术,而不是被它使用。”[12]8第二,加强技术教育,避免对技术社会影响的无知。波兹曼所指的技术教育围绕技术与社会、人的关系展开,而不仅是科学普及教育。技术教育主要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教育学生如何使用技术而非被技术所用。[14]在中国的学科建制中,技术教育大体相当于科技社会学、科技史和科技哲学中有关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的内容。第三,社会科学研究非技术化,回归正确的道路。波兹曼指出,如果接受社会科学是讲故事的观点,社会科学则没有太多的局限,历史反思、哲学思辨、文学批评、案例研究、传记学、语义符号分析、人类学方法等都可以用于社会科学讲故事之中,恰恰不要过度地追求模仿自然科学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正确目标应该是:有益于人类理解和体验,重新发现社会生活的真实。波兹曼认为,社会科学只是“道德神学”(moral theology),不发现新的东西,而是重新发现社会生活中不断被阐明的真相,评论道德行为,最终促进人们理解和实践高贵生活。最后,要努力继承传统文化,反对当代技术垄断文化。技术成为当代文明的垄断性力量,所有非技术文化都受到压制。当代文化人要在技术垄断中自保,并且进而做抵抗技术垄断的斗士。

五简要评论

指责其为无视大众、贬低大众的精英主义,从民主主义的角度批评技治主义是很常见的意见。的确,技术与政治精英结合起来将变得异常强大,民主有可能在科学的名义下被破坏。然而,波兹曼并不是从精英主义的角度来批评技治主义的。虽然攻击专家地位过高,但他主要认为技术专家知识太狭窄不够全面,并非主张精英无权在公共决策中拥有更多的权力。实际上,波兹曼的精英主义倾向很严重,为精英控制社会信息传播辩解,不怕被人攻击为威胁言论自由。[15]在他看来,公众面对电子时代的信息泛滥是没有分辨力、受人摆布的,只有寻求像他一样的精英的帮助。波兹曼不满的似乎是公众没有寻求他的帮助,而是寻求了技术专家的帮助。比如,他批评技治主义者托夫勒:“不要读任何未来学家的书,比如阿尔温·托夫勒。因为他们对现代技术了如指掌,却对人性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的预言总是错误的。”[16]

实际上,这是用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专家的精英主义。波兹曼的潜台词是科学技术专家最好还是在自然事务中发言,人类事务是人文知识分子才有能力处理的复杂领域。事实上,尽管都被称为知识分子,人文知识分子与科学技术专家之间在理念、目标、地位等各个方面均差别很大,并且对后者在当代社会中获得的权力和尊崇既羡慕又嫉恨。正如古德纳所言,所谓知识分子“新阶级的内部已经开始分化”[17]。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专家更多地与既有体制和政权相结合,而人文知识分子被相对边缘化,在知识分子两个不同部分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人文知识分子试图放弃精英主义,与大众结合,从大众身上获得力量,而一些人文知识分子无法放弃精英主义,只能在厚古薄今的叹息中孤芳自赏,如波兹曼对印刷时代的无限怀念。当然,按照马克思主义,上述所谓分化在于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阶级。

总体上看,波兹曼是从人文主义尤其是道德、信仰的角度来批评技治主义的。他并不讳言争做道德卫道士的立场。在他看来,所有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道德学,即以增进人类道德为目标。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批评技治主义亦是一种常见的批评。这种观点认为,技治主义是机械主义,把人看成数字、零件,缺乏道德观念甚至是反道德、反信仰的,更忽视人的意义、价值和终极关怀;因此,技治主义导致社会冷漠、道德沦丧和信仰失落。应该说,这种批评是非常

55

有道理,对于技治主义者是必要的警醒。

技治主义不能是民主的吗?技治主义不能是道德的吗?这是两个值得进一步剖析的问题。美国是公认的技治主义国家,波兹曼亦如此认为,但谁能断定美国因此不是民主国家,因此而道德滑坡?这里的关键是技治主义可以定位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即操作方法层面和社会乌托邦层面。作为一种操作方法,技治主义可以为实现社会理想(如宪政)服务,提高公共决策和行政的效率,促进社会民主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乌托邦,技治主义试图建成科学城邦或机器社会,无疑对民主、道德、人文和信仰等具有颠覆性的破坏力。实际上,技治主义的乌托邦从来就没有被足够多的人接受,更不用说付诸实施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技治主义者试图将技治主义付诸实施,因而掀起了技治主义运动。但是,该运动很快就分裂,类似全盘颠覆既存社会制度进而重建所谓“技术人员的苏维埃”的激进乌托邦理想很快就被大多数技治主义者抛弃,而如社会测量、计划调控、能源调控等温和的操作措施则被坚持,并被当时的政府所采纳和吸收。因此,技治主义可以仅仅作为一种提高行政效率的工具理论,而不是宏大的贯穿性社会理想。当然,如此技治主义既可以和资本主义结合,亦可以和社会主义结合,服务于既有社会制度的完善。实际上,从实际历史看,各种技治主义变种中,多数是定位于这个层面。无论如何,相对于封建世袭的权力分配制度来说,作为工具的技治主义主张以知识为标准来赋权,无疑具有正面意义。总之,波兹曼忽视了技治主义进步的一面,尤其是对于落后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永谋.论技治主义:以凡勃伦为例[J].哲学研究,2012(3):93.

[2]Postman N.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J/OL].

[2010-03-18].http://media-ecology.org/publica-tions/MEA_proceedings/v1/postman01.pdf.

[3]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Postman N.Deus Machina[J].TECHNOS Quarterly,1992(4):20.

[5]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1卷[M].王燕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3.

[6]刘永谋.媒介技术与文化变迁:尼尔·波兹曼论技术[J].天津社会科学,2010(6):31.

[7]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4.

[8]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69-71.

[9]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4.

[10]Postman N.Social Science as Theology[J].ETC,1984(1).

[11]Postman N.The Information Age:A Blessing or a Curse?

[J].The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2004(2):6.

[12]Postman N.Five Things We Need to Know About Techno-logical Change[J/OL].[2010-06-21].http://www.

mat.upm.es/ jcm/neil-postman--five-things.ht-

ml.

[13]尼尔·波斯曼.通往未来的过去———与十八世纪接轨的一座新桥[M].吴韵仪,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0:54-56.

[14]Postman N.End of Education:Redefining the Value of School[M].New York:Vintage Books,1995:190-192.[15]刘永谋.媒介编码VS社会控制:尼尔·波兹曼的信息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5):94.

[16]Sternberg J.Neil Postman’s Advice on How to Live the Rest of Your Life[J].General Semantics,2005(6):155.[17]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5.

Neil Postman’s Criticism of Technocracy

LIU Yong-mou

(School of Philosoph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Neil Postman’s criticism of technocracy is a typical kind of comment.Uncovering the harms of technocrac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he points out the intimacy between bureaucracy and modern technology.He argues that being pseudo-science,social sciences are tools for technocracy,and that we should adhere to technological atheism against technocrac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m,Postman’s comments on technocracy are necessary warnings to mod-ern society and technocrats.In a certain sense,Postman’s critique is a distinct case of humanities intellectual fighting for power with technology experts.

Key words:Neil Postman;technocracy;expert politics(责任编辑殷杰)65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读《娱乐至死》有感 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这学期,终于借着这个机会阅读了这部书和相关资料。它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从以下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娱乐业时代的到来 1、作者观点: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是一个愉悦温馨的画面,但画中的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看得到躯干。这略带诡异的画面,配合着“娱乐至死”的标题,似乎已经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电视将人们变成了一个空壳,没有了思想,丧失了判断,麻木不仁,任人摆布。为阐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分别对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四大电视内容进行了分析。 电视新闻本该是严肃的,然而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粗俗而狰狞的面目。我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的“好……现在”中,只能看到零散杂乱的新闻,再残忍的谋杀、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再悲惨的事件,被紧跟在后面的广告瞬间消解了它的重要性,让人感觉这不是真实的事件。电视提供的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隐藏在其中的是以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反交流理论。 通过电视传播的宗教带有明显的现世主义倾向。以前的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吸引人们,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来让我们获得神性。但电视里的宗教节目通过舞台的搭建、名人的捧场、市场的推广来吸引观众,获得商业利益。扎根其中的娱乐性实际上让我们离神越来越远。 电视广告是现代政治观点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已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征。在政治竞选中,政治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作为娱乐素材推出,塑造一个观众期待的政治形象似乎比他想要表达的政治内容更为重要。 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的教育似乎变得轻松而愉快。观看教育节目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不需要有记忆,学习和运用的东西不需要阐释,任何信息、故事、观点都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对电视来说,教育节目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作者援引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证实:人类已从印刷业时代步入到娱乐业时代,电视具有娱乐性无可厚非,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2、写作背景:1980后的美国社会转型 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

尼尔_波兹曼论技治主义_刘永谋

第30卷,第6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Vol.30No.6 2013年12月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2013 尼尔·波兹曼论技治主义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波兹曼对技治主义的评论非常具有典型性。他分析技治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危害,指出当代技术与官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批评社会科学是技术统治工具和伪科学,提出以技术无神论应对技治主义的问题。波兹曼的分析是基于人文主义立场的,对于技治主义者和当代社会是必要的警醒,但用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反对科学技术专家的精英主义,忽视了技治主义进步的一面。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技治主义;专家政治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062(2013)06-0052-05 当代公共决策和政治活动中的技治主义(tech-nocracy)倾向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技治主义的核心立场包括:(1)科学管理(或称之为技术统治),即用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来管理社会;(2)专家政治(或称之为精英治国),即由接受了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教育的专家(包括社会技术专家)来掌控政治权力。[1]归根结底,其主旨是社会运行的理性化,尤其是政治运作的科学化。专家治国是技治主义的实践形式,实质是施行科学管理。专家掌权若不遵循科学思想、不运用技术手段、不依赖数量方法,则不算技治主义者。一般情况下,纯粹的人文学科专家由于对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的隔膜,难以成为真正的技治主义者。 技治主义一直被各家尤其是人文主义者所诟病。尼尔·波兹曼力主媒介生态学为人文主义研究。[2]他将技治主义称为社会工程学或唯科学主义,总体上对其持强烈批评的立场,但却呼吁精英控制社会信息传播,在反技治主义者中独树一帜。 一技治主义在当代社会盛行是有害的 波兹曼所称的唯科学主义大致等同于技治主义的主张。他将唯科学主义归纳为三个互相联系的观点:“第一个不可或缺的观念是,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行为。……第二个观念是,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用来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第三个观念是,科学可以用做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使人产生不朽的感觉。”[3]86-87前两个观念构成了“社会工程学”的基本立场,而后者则为“技术神学”的核心观念。他认为,社会工程学思想起源于18世纪的巴黎高等技术学院,可追溯到圣西门、安凡丹、拉普拉斯和孔德等人,主张运用实证化、经验化和自然科学化的社会科学实施对社会的工程化管理。技术神学思想把技术推到类似伊朗等神权社会中真主的至高位置,代替宗教成为当代社会的道德、意义和信仰的源泉,而把“精神治疗专家、心理分析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推上了新神父的位置。[4]因此,社会工程学是唯科学主义更为操作性的组成部分,而技术神学是唯科学主义中更为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力图将人的世俗事务和心灵事务一统于科学技术的权威之下,给社会工程学提供超越性的宏大诠释。与之相同,技治主义同样包含着由浅入深两个层面的含义:科学管理、专家治国更为具体,蕴涵于其中的是将科学理性应 【收稿日期】2013-02-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2XNJ023) 【作者简介】刘永谋(1974-),男,湖南常德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等。 25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 作者:[美] 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书笔记 工业技术与受众的行为习惯在引导着传媒的发展走势,然而其实这种影响本应该是相互的,但目前看来,似乎是科学技术与受众倾向占据更强的引导力。如果说报纸的衰弱不可逆,那么一些专业性的杂志能否可以通过某种努力而精彩逆袭? 近几年纸媒十分不景气,但《纽约客》(The New York)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态度和导向,《纽约客》于1925年创刊,内容涉及政治观察、人物介绍、社会动态、电影、音乐戏剧、书评、小说、幽默散文、艺术、诗歌等方面。从其创刊伊始,《纽约客》面向那些能够欣赏其幽默和深入报道的读者,在《纽约客》中,它的读者反馈常常是这样的——一定会读到些许的震惊和意外。 又比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许多老牌的著名报刊关的关、卖的卖,能够活下来的基本也都是苟延馋喘,读者们拿到手的杂志一期比一期要薄,一片哀鸿遍野中,《经济学人》却创造了逆市飞扬的神迹,发行量从2004年的60万飙升到2013年的160万。 在2012年财年,这本杂志的母公司经济学人集团的利润高达6800万英镑;2013财年的数据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35900万英镑。能够取得这样的业绩,与这本杂志的立场和风格坚持分不开。自1843年创办以来,这本杂志一直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超党派和自由主义的立场,它对自己的读者十分挑剔,它认为只有富有独立见解和批评精神、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才配读它,所以它从来不去迎合大众,文章中提到很多经济名词和法语或拉丁文的时候,甚至都懒得去解释,就是这么傲娇。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杂志能否也可以实现这样的逆袭? 傲娇的前提是,你的确具备傲娇的资本,在杂志上来说就是存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够充分吸引大量的受众,并且这种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如果杂志逆市场趋势而不做自己的新媒体形式,不做任何推广应用,而坚持以纸质形式发行,同时选择留住那么一批能够思考,且思考独到、深刻、有力的记者和编辑,是否能够凭借其杂志内容本身的的价值和吸引力,去促使读者购买纸质杂志?是否就有足够的理由来吸引广告商?是否这样的杂志就能够成为纸媒最后的经典,历久弥新? 或许,在历史新陈代谢的发展规律下,纸媒未必能够真正实现逆袭,但从延长纸媒寿命这个角度看,也许这些想法是一点有用的思考。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人都在问“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大环境下,时效性高的浅阅读与思考性强的深度阅读其实都无可厚非。我不能说哪一种阅读习惯是对的,但个人认为,传播应该与科学技术、受众选择拥有势均力敌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应该是可以引导受众的阅读习惯的。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心理治疗是帮助求助者学会正确地想、正确地做,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及正确的行为来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及病态行为,留下心理健康的部分,祛除心里垃圾。本文主要是介绍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介绍了行为主义疗法和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重点分析和论述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针对患有不同心理障碍的罪犯,采取怎样的技术治疗。 关键词:行为主义疗法心理矫治治疗技术 (引言)行为主义疗法是罪犯矫治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疗法,是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一项专门技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人们心理上的冲击与影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心理上出现偏差,加剧了罪犯形势的恶化,而罪犯心理矫治在打击、预防和矫治犯罪方面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研究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具有意义重大。 一、概述 (一)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代币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二)罪犯心理矫治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 罪犯心理矫正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运用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罪犯所进行的治疗活动。心理治疗是与躯体治疗相对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罪犯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心理障碍是其中得一个相对的区域。必须从整体上认识罪犯心理障碍形成、发展与消除的过程综合运用监管改造和心理矫治的各项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变罪犯的心理和行为。 罪犯心理矫治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对象 罪犯心理矫治的是罪犯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有两种情况,一是入监前就有的,其中一部分与犯罪有联系;二是入监后产生的。因此,罪犯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也与罪犯受到刑罚惩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其他社会影响,即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狱内我们常见的罪犯心理障碍有下列几种: (一)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类疾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逐渐成为威胁罪犯心理健康,影响罪犯积极改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理解和治疗罪犯的心身疾病尤为重要。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原理与案例分析

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与方法 摘要:人本主义疗法,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而创立,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应当注重提供良好的咨询气氛,给来访者以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和准确共情,调动来访者自身的潜力,开放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经验世界,从而迈向自我实现的境地。人可以独立自主、自我引导自己的生活,无须凭借心理分析和行为指导即可有效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的中心应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来访者自身的潜能和积极能动作用,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心理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疗法理论方法 一、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概述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该治疗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1902~1987)于1940年代创立,强调调动患者(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即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做心理治疗。1974年,罗杰斯又进一步发展,改称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潜能未尽发挥或暴露的阶段性逆遇或问题,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由此形成了社会工作领域重要的治疗模式。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是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二是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

心理咨询行为主义疗法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及原理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行为疗法又名行为矫正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咨询的派别。它是继精神分析疗法之后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二、基本治疗原理: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逐渐纠正或者消除来访者的异常或不良行为,并建立起新的适应行为。 (二)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 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的建立是通过刺激—反应反射而形成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接近且条件刺激恰好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 1、条件反射的形成(巴甫洛夫实验)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 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 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 唾液。对狗来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

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 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分泌唾液称为非条件 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2、条件反射的消退

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4、条件反射的分化 是指只对原来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有机体这种排斥不适当的刺激的能力就称为辨别作用。例如铃声所发出的音调过高或过低,那么,就不会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是由斯金纳所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自发的做出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的发生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两大类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答

(完整版)《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在第一章节中,作者对于“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文中,作者用“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一句,阐述了媒介的主要内涵方式,让读者从另一面认知媒介的重要地位。而对于“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所以对于第一章节的理解可以简述为:媒介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受众所接纳的文化内容。这也是媒介即隐喻的真正涵义。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我认为前两个章节,作者都在给读者普及一定的传播学理论背景,而此章节又是对上一章节“媒介即隐喻”做一个概念的延伸。当然,对于文中的举例很容易让读者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但是其实作者至始至终都围绕着“认识论”这个中心展开叙述。作者用大量的例子为了解释:证明一个真相,媒介的方式不但决定其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可以支配我们的认识论。相对于文字,电视限制了我们更加理性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性、真实性,它更加直接的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图像、画面、甚至是声音,从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导向性。但从反面看,作者并未否定电视对于观众的必要性,这反而是一种文化的制衡。而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对于印刷术退败的担忧。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从美国殖民时代直至十九世纪,铅字在美国人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形成了一个理性、严肃的公众话语模式,美国也因此跻身世界文明之林。然而,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现如今的文化背离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本中介中,作者对于书面形式公众话语的含义,它的内容特征以及它对公众的要求作出阐述,在作者的观点中,印刷机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阐述时代”,新时代被称为“娱乐业时代”。然而作者的立场鲜明的站在阐述时代这一方,作者认为铅字是有序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是理性、严肃、连贯、寻求意义的。这无疑是一个人人懂得思考,精神文明萌芽迸发的时代。4、5章节是坐着对本书观点的强化。 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我认为这是作者对这个篇章最好的总结。 电报和电视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时代从一个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的转变。信息、画面支离破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受众不得不汲取信息,被动的认识信息。当我们开始离不开电视,离不开这些不连续的、没有意义的信息时,也代表着我们完全接受了电视即为真理这

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 二,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 三,人是可以信任的。 (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 三、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特征 一,人本主义所持的态度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注; 二,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是摈弃医学模式的,不把来访者当做患者,而是平等的主体对象; 三,治疗作用:仅限于当前的人体验和感受; 四,注意的重心是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 五,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成功的标志是病人态度发生改变真实体验自己的情感; 六,治疗模式的动力基础就是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 七,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关心的问题是人格改进,而非人格结构; 八,人本主义治疗模式适用于各种患者(来访者)。 四、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 一、是真诚交流的技术。它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真诚、平等的主体间交流; 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要求工作者要对案主进行无时无刻的尊重和重视,这是促进患者心理积极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是共情的技术,即要求社工与案主实现情感共通。 五、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林,女,22 岁,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一个月服安眠药自杀,被室友发现,送医院抢救,自杀未遂,由辅导员和室友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 系统脱敏法,亦称为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由沃尔帕创立。 治疗原理基于对抗条件反射。沃尔帕曾对此作了简明的概括:“如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亦即使用放松方法以减弱患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患者逐渐地接近他所恐惧的事物,最后不再恐惧。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实施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 1、系统脱敏法对焦虑症、恐惧症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结合认知疗法等其 他疗法,效果会更明显。 2、在进行逐级放松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在前一个等级的焦虑完全消除 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吸烟等,也可用于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同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疗法。 初期,心理学家把注射阿朴吗啡用作厌恶性的刺激;随后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还可以采用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近年来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腕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实施厌恶疗法注意事项: 1、能够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用厌恶疗法。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 2、应用厌恶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厌恶刺激的量的大小。不能因为太小,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因为量过大,对患者产生身心伤害。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称满灌疗法。此疗法强调快速地、长时间地暴露于病人感到恐惧的刺激物,此时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患者又不能逃脱,从而使这种情绪反应在短期内有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因此短期内使障碍消除。

《娱乐至死》内容概括

《娱乐至死》内容概括及脉络梳理 2《娱乐至死》内容概括及脉络梳理: 2.1总起 在本书《前言》开始,就是波兹曼老师给出的骇人的预言。他指出,人类最终会因为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电视媒介——最终走向消亡。 人类将会不再愿意费神读书;淹没在汪洋如海的信息里,变得自私和被动;真理也被琐碎所淹没;文化变做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会毁于我们最热爱的东西”。 2.2理论铺垫 波兹曼老师认为,在后工业时代,技术的发展反而是妨碍人们有效思考的无形壁垒。技术的飞速进步绝不仅仅只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欢愉,而且还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对周围认知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老师提出“媒介即信息的”的观点,波兹曼老师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即隐喻”(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什么意思呢?书中这样说:“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事物实质的方法。”同时他又提出“媒介即认识论”(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即来说明:我

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媒介形式的改变是显性的,比如媒介经历的口头——铅字——电视;但是认识的改变却是隐性的。所以由于媒介的表现形式而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是不易被察觉的。 “媒介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控制文化”,从而也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而“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于是由于媒介的改变,我们认知世界事物的方式也一再改变,我们对文化的认知也会随之改变。 以上第一,二两章都是对全书的理论铺垫。 2.3开始入题 在第三,四章,分别以《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和《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为题。波兹曼老师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试图说说明了美国民主社会早期的公共话语和印刷术不可分割的关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当时发表时的副标题是“演艺时代的公共话语”)。 由以下摘录可以证明:“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行为主义心理治疗

行为主义心理治疗 [俄]生理学家Pavlon:研究条件反射 Watson:“法官的小孩做法官” B.F.Skinner:操作性的行为主义 行为—1: ?行为(包括对工作压力的反应)是学习得来的——直接学习、观察学习。 ?行为(包括对工作压力的反应)必须靠学习来改变。 ?学习的调控机制:强化—无往而不利。 ①积极强化(表扬、奖励……) A、当你在同事或同伴那儿缺少支持和帮助时→自我表扬 B、对别人: (1)仔细找需要表扬的点,然后进行表扬。 如:I、北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需要表扬的不多, 看他在哪些方面存在真正的表扬需求,而不是抓住别人的痛处表扬。 尤其是对于你身边比较重要的人,更需要如此。 II、母亲为重要会议梳妆打扮,表扬! 即使她嘴上不说高兴,但心里会非常高兴。 (2)表扬到位 ..。 美国某快递公司: 老板→小学六年级文化水平 雇员→前犯人 老板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记住别人的名字;2想尽办法夸别人。 ②惩罚 惩罚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消除。有时反倒容易击出逆反。 如:某高校禁止谈恋爱, 结果:1本来不打算谈恋爱的也开始谈了;2谈恋爱时花样翻新。 ③消极强化(遵守规则的前提) 对所有规矩的遵守是以对违反规矩者的严厉惩罚为前提的。 如:对大众交通规则的强化—“严”。 违章穿马路,结果顺利经过超车道,到了行车道被撞惨死。 ④无强化(做了某事后没有明显反应) 如:I、当男女朋友感情出现漩涡时, 周围人的反应最好是没有反应,这样才能把他们的压力减到最轻。 II、对待残疾人,有时不讲方法的过度关心反而使他压力更大。 他没有请你帮忙时,最好不要主动提供帮助。 “中庸”:尺度的把握。 行为—2: ?自我觉察的程序、线索与习惯:预警、识别、监控→判别行为的适宜性 “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的行为(言、行、举、止)对别人是不是合适?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主要模式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理论假设、治疗技巧。 特征: 开放性。 理论假设的核心包括: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三种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做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都强调: 1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2以学习做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3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信息加工过程、信仰系统、自我表述、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它对人的心理失调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ABC理论: A引发事件、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引发事件后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介入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介入时间有限、介入目标清晰、介入服务简要、服务效果明显、介入过程精密。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它是服务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 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具备两个要素(有系统、有反应),达到五种功能(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内容技巧治疗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性直接治疗技巧、反思性—)和间接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 治疗技巧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特点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1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2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 清晰界定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式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来,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这三个因素是: 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 个案工作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危机: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分为两类:

尼尔·波兹曼的现当代意义

尼尔波兹曼的现当代意义 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写过两本著名的作品《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均成书于20世纪后半叶,此时美国文化发生深刻变革:印刷术时代逐渐没落,电视时代开始崭露头角,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大众传播媒介的变革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界定。其结果是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波兹曼的观点的确引人深思,在一个传播媒介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里,新的传播媒介方兴未艾,波兹曼以一个评论家的敏锐眼光洞察了潜在的危险,并向世人传达了自己的观点,单就这一点来说他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波兹曼师承马歇尔·麦克卢汉,作为传媒界的又一大师,麦克卢汉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于前者,他的世界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先知般的洞察力预言了21世纪这个令人刺激又眼花缭乱的新时代。先知总是为人所诟病的,麦克卢汉曾一度被时代所遗忘,但是他最终以其预见性的观点、敏锐的洞察

力为大家铭记。直至21世纪的今天,他对当代社会传媒的预见性和批判性仍影响和指导着我们。【2】 波兹曼作为一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因其对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为世界瞩目。《娱乐至死》发表于1985年,作品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巨大反响。在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传媒对人们思想、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了西方人文学者对社会一贯的睿智和忧虑。该书自2004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立刻引起热议。这充分说明了尼尔波兹曼对当代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尤其他书中所提出的“娱乐至死”的观点,对今天“快餐文化”和互联网时代引发的“全民娱乐”仍具有预见性和批判警示作用。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到今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传媒方式的变化加剧了娱乐业时代的兴起,从前几年“超女”引发的全民参与娱乐狂潮,到“百家讲坛”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一大批“名人学者”,这些都印证了波兹曼“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有一句话可以简单概括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时代,也是一个全民狂欢的时代。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因“社交网络”成为21世

人本治疗模式

社会个案工作【作者】童敏编著【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丛书名】中国社会学实用教材系列丛书【原书定价】22.00【主题词】社会个案工作社会个案工作【参考文献格式】童敏编著. 社会个案工作. 北京市: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个案工作的理论基础,什么是个案工作,四种基本动机类型的分析,四种基本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个案辅导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190页—200页) 第一节人本治疗模式人本治疗模式的影响非常广,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行为治疗模式之后的第三种思想流派,无论在对人性的理论假设方面还是在实际的个案辅导工作中,人本治疗模式都与以往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不同。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在实际的个案辅导治疗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运用和总结形成独特的治疗模式。 一、理论发展概述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ts)创立的,其理论分析模式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非指导性治疗阶段、当事人治疗中心阶段、治疗的条件阶段和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①。 1.非指导性治疗阶段。非指导性治疗阶段的时间划分大致为1940年至1950年,在此阶段罗杰斯提出一种与传统的心理分析治疗模式不同的治疗方法,称为非指导性治疗,以区别以往的以个案工作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罗杰斯在其1942年出版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中指出,个案工作者应尽可能地不表露个人的观点和意愿,减少对求助者的影响,以促进求助者的自然成长。罗杰斯强调,个案工作者所需做的是通过运用注意、解释和情感反映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宽容、接纳和融洽的合作联系,以便 让求助者依赖自己的内部资源发展自己。 2.当事人治疗中心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950年到1957年。在这一阶段罗杰斯开始逐渐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治疗技术的运用转向个案工作者品质的强调,他在1951年出版的《当事人为中心治疗法》一书中提出,个案工作者应以求助者的情绪状况为主要感受对象,敏锐反映求助者的内心变化,了解求助者真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消除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使求助者形成协调统一的自我概念。这一阶段,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战方面,都有比前一阶段有所发展,对于自我概念、有机体经验以及求助者的主 观现象世界等问题,罗杰斯都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治疗的条件阶段从1957年起罗杰斯开始着重探讨治疗效果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他在1957年出版的《导致治疗性个性改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一书中指出,个案工作的重点不是纯粹地反映求助者的感受,而是创造一些可以促使求助者发生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无条件关怀、同感、真诚和尊重等,个案工作者需要积极介入整个个案辅导过程,依靠自己的个人品质引导求助者 探讨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罗杰斯注重个案工作者与求助者的伙伴关系,强调双方情感和体验的相互交流。这一阶段一直 发展到1970年。 4.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从1970年起,罗杰斯开始把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其它领域,例如,个人成长小组、游戏治疗、教育和行政等,罗杰斯希望广泛地运用自己的理论,使当代大多数人过一种人本主义的生活。1974年罗杰斯将他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改名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又称为人本治疗模式。在这一阶段,罗杰斯赋予个案工作者更大的自由,个案工作者除了可以运用非指导性治疗技术以外,也可使用一些影响性的治疗技术,如自我表露、提问和反馈等,罗杰斯认为只有通过个案工作者的 积极参与,才能使求助者体会到被接纳的感受。 二、理论假设。人本治疗模式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治疗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其主要的理论假设包括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求助者的主观经验世界、自我概念以及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失调等。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本治疗模式反对精神分析治疗的观点,它认为精神分析治疗模式是以心理障碍者的特点推论人性,把人视为充满各种本能冲动和矛盾的病态人。人本治疗模式也不赞同行为修正模式的看法,认为行为主义者把人视为动物。因此,人本治疗模式强调,人的本质是好的,人具有能力发展自己,并能够和谐地与别人合作逐渐变得成熟。 罗杰斯假设人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御人的生命驱动力,推动人发挥自己内在的各种潜能,追求发展,提高本身的功能,使人变得更加成熟。罗杰斯认为这种驱动力存在于人的有机体中,在生物学方面表现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人所特有的自我发展的倾向。 人所遭遇的任何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评估,以便确定对于自己的意义。这种评估能力源于有机体本身,称为机体智慧。作为个体这种智慧表现为,它能够评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对于好的个体倾向于接近和保持,对于不好的个体就会形成回避反应,抗拒那些令个体感到不愉快的感受。但是这种评估过程不是个体刻意思考的结果,而是自发的,它反映了个体的真实需要,是协助个体自我实现的动力所在。 2.求助者的主观经验世界。罗杰斯认为,与其说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还不如说生活在主观世界里,对于个案工作者来说,只有从求助者的主观角度着手才能体会各种事件对于求助者的意义,理解求助者的各种内心感受的变化。罗杰斯强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生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各种选择。因此,人本治疗模式反对依靠外在的一些标准衡量、评估求助者,认为这样做只会把个案工作者自己的观察标准强加给求助 者,从而忽视求助者独特的主观现象世界。 罗杰斯依据以上的理论作出推论,认为只有求助者自己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个案工作者只能通过建立和谐、接纳的合作关系帮助求助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个案工作者应当以求助者为中心。 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在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于治疗领域的一个关键概念。在罗杰斯看来,人的所有行为是由自我概念而定的。罗杰斯区分了自我和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是求助者真实、本身的个体,而

新传理论51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新传理论51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是当代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之一,创立了“媒介生态学”,代表作有《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等。 《童年的消逝》于1982年出版,该书以“童年”作为切入点进行媒介研究,提出随着媒介的变迁,童年在消逝,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在消失。新媒介环境下人的读写能力退化、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失、信息环节复杂化等等,共同指向了“童年的消逝”。 1.童年概念的产生——印刷时代的到来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概念的发明是文艺复兴的伟大成果之一,也可能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个发明。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尼尔·波兹曼通过观察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交过程,把童年置于社会学的层面进行讨论。 印刷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识字能力的重视程度上升,进而划分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距离。首先,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的读写能力进一步发展,现代童年概念的基本文化语境诞生。因而,有无阅读能力成为区分成年人和儿童的重要标准,儿童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为成熟的成人,从而产生童年的概念。其次,印刷可以重新赋予人类自我意识和人性意识。文字使儿童退回自己的世界之中,与社会

环境脱离,因而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印刷为基础的阅读强化了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是童年得以诞生的重要条件。最后,成人因为接触的社交范围更广,拥有儿童所不宜知道的信息,这些是儿童不得不经过长时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够获得属于成人的秘密。因此,印刷时代隔离了成年与儿童,“使儿童远离了成人的秘密、社会的秘密”。 2.童年的消逝——电子媒介时代 印刷时代使成人与儿童之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界线,而电子媒介的产生和传播使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童年在消逝的同时,成年的概念也在消逝。 电子时代改变了以文字为主的符号环境,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首先,电视等媒介带来了新的符号——图像,使得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文化鸿沟被重新填平。图像革命强烈的视觉冲击对观众的大脑有催眠作用。这些观众在瞬时之间即可清楚画面意义,不需要延后分析解码、思考等等。因此儿童不再需要长期的“成人训练”则可读懂成人世界的内容。其次,由电视传播的信息是一种不需要分辨使用权的形式,也就是说儿童和成人在共同接受电视传输的信息时,这些信息并没有加以区分,儿童可以接触成人的秘密,两者间的文化界限被拆解。 3.“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 童年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特征已经含糊不清,电子媒介的产生模糊了童年与成年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代币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理论基础】: 1、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S-R);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S);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注意、记忆、保持、定型); 【方法】: 1、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肌肉放松可分为全部放松和渐进放松两种程序,又可分为放松全身肌肉群的逐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两种形式。同时,按诱导方式又可分为直接放松和间接放松。 放松训练发展了五大类型:(1)渐进性肌肉放松;(2)自生训练;(3)自我催眠;(4)静默;(5)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 【适应症】: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放松技术现在除了肌肉性放松之外,还有意象性放松技术等等.也比较有效. 肌肉性放松虽然广泛使用,不过美国较新的研究现在表明:肌肉性放松不要使用在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来访者人群,因为其之前的肌肉先紧张有可能使其心血管系统方面承受压力.对于这类来访者,使用意象性放松技术比较合适. 【案例一】:放松训练或是渐进式的肌肉放松都是一种先刻意紧张然后再放松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