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陈恒标

10601144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0化本(一)

摘要:二乙醇胺的发展史,由二乙醇胺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近几年二乙醇胺的出产和

销售数据以及它的运用领域预测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二乙醇胺EA 2 2’-二羟基二乙胺

前沿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DEA)是乙醇胺(Ethanolamine,EA,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同系产品之一。乙醇胺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最初在1860年由法国化学家Wurts首先发现,从1930年开始工业制备,1945年以后实现大规模生产。

二乙醇胺的结构式为:

H

N

HO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别名2 2’-二羟基二乙胺,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易溶于水、乙醇。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气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沸点269.1℃,熔点28℃。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也可用于制药工业用缓蚀剂、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生产用交联剂;与三乙醇胺混合作为飞机引擎活塞的去结剂;与脂肪酸反应生产烷基醇酰胺;也用于有机合成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和酸性气体吸收剂。

目录

1 二乙醇胺的简介 (1)

2 二乙醇胺的发展情况 (3)

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3)

4 工业设计工艺及流程 (4)

5 用途 (5)

6 表征 (6)

7 消费市场现状与预测与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一发展情况

我国乙醇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原料环氧乙烷多产自氯醇法生产工艺,含有一定量的醛酸等杂质,加上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落后,大多采用间歇法生产,能耗和物耗高,产品质量差,影响了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到1998年以前,我国乙醇胺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万吨/年左右,生产规模平均不到2000吨/年,产量不足6000吨/年,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乙醇胺工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吉林化工集团农药厂和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华丰化工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我国乙醇胺工业才开始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目前国内的乙醇胺生产厂家已达10多家,2007年乙醇胺总产能超过了6.7万t/a。2007年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0%以上。

2008年7月嘉兴金燕化工10万t/a的乙醇胺装置顺利投产后,国内乙醇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t/a。

二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简称:DEA

别名二乙醇胺

分子式C4H11NO2;HO(CH2)2NH(CH2)2OH

相对分子量:105.14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分子量105.14 蒸汽压0.67kPa/138℃ 闪点:137℃

密度:1.097

凝结点(℃):28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mPa·s(20℃):351.9(30℃)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和乙醚,有吸湿性。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9;相对密度(空气=1)3.65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化学性质:性质:无色易挥发的可燃液体,有强烈氨臭,呈碱性反应。能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熔点-49.8℃,沸点55.9℃,相对密度0.7056(20/4℃),折射率1.3823,闪点-23℃,自燃点254.4℃。爆炸极限1.8%-10.1%。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盐,与羧酸、羧酸酯和酸酐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三、工艺技术路线

乙醇胺合成方法有:氯乙醇氨解法、甲醛氰醇催化加氢法、硝基乙醇还原法和环氧乙烷氨解法。氯乙醇氨解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合成乙醇胺的方法,该工艺的缺点是反应中生产难以分离的副产物氯化铵;甲醛氰醇催化加氢法是在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除生成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外,还副产氨气;环氧乙烷氨解法是以环氧乙烷(EO)和氨为原料合成并蒸馏分离春乙醇胺的三个组分,该法反应产物容易分离和精制,是目前世界上生产乙醇胺的主要技术路线。

现代利用环氧乙烷生产乙醇胺的工艺技术路线,大致可分干法和湿法两种。所谓干法,是EO与90%以上氨水反应,再经脱氨、脱水、精馏分离出三种EA 产品,德国BASF、Hüls,瑞典Akzo-Nobel表面化学公司等装置属于此种,其中我国浙大-太原日化新开发的工艺中无反应混合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所谓湿法是EO与25%~50%浓度的氨水反应,再经脱氨、脱水、精馏分离出三种产品,美国VCC、墨西哥IDESA和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装置属于此种。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对引进Sulger/conser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改进装置,使DEA产品比例达60%以上。

以上两种方法的不同,仅仅是用氨水的浓度不同而已,作为催化剂,反应过程必须有水的存在。

各专利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于各公司根据产品方案,相应采取不同的摩尔比和工艺条件,在同一装置上灵活获得不同产品。欲获得较高比例的DEA,采取降低氨与环氧乙烷比以及将MEA循环或将他与环氧乙烷在另一个反应器中反应,可获得较高比例的二乙醇胺。

最近有资料报道,日本Shokubai公司开发出以沸石为催化剂,可使DEA 的产品比例达90%。巴西某公司将分离出的MEA与EO反应,可使DEA的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

现代化EA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处于闭路状态,原材料利用率高,几乎不产生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是极小量漏的氨或氨水。

目前,我国乙醇胺生产技术主要来自Sulger/conser和浙大-太原日化,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对于Sulger/conser技术,工艺技术相对先进,物耗能耗比较低,由于产品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产品质量竞争力比较强,但设备投资相对较大;对于浙大-太原日化技术,其优势是装置投资相对较少,但产品质量市场反映一般。

四用途

【用途一】用作气体的净化剂,也用作合成药物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用途二】用作分析试剂、气相色谱固定液、软化剂及润滑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用途三】亚氨基二乙醇又称二乙醇胺,是除草剂草甘膦的中间体。

【用途四】二乙醇胺主要用作CO2、H2S和SO2等酸性气体吸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擦光剂、工业气体净化剂、润滑剂。在洗发剂和轻型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泡沫改进剂,在合成纤维和皮革生产中用作柔软剂。二乙醇胺与70%硫酸作用,脱水环化生成吗啉(即1,4-氧氮杂环己烷)。吗啉和二乙醇胺都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例如可用来生产纺织工业中某些光学漂白剂,吗啉的脂肪酸盐可用作防腐剂,吗啉还可用来生产中枢抑制药福尔可定或作为溶剂。二乙醇胺在分析化学上用作试剂和气相色谱固定液,可选择性地保留和分离醇、二醇、胺、吡啶、喹啉、哌嗪、硫醇、硫醚和水。

【用途五】酸性气体吸收剂, 氧化剂,有机合成,软化及润滑剂。气相色谱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60℃,溶剂为甲醇),选择性保留和分离醇、二醇、胺、吡啶、喹啉、哌嗪、硫醇、硫醚和水。

五表征

红外表征

二乙醇胺raman光谱

二乙醇胺的核磁谱图

六消费市场现状与预测

我国二乙醇胺主要的消费领域是草甘膦和表面活性剂。与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相比,最近几年二乙醇胺价格增加较快,所以在金属清洗和加工、纺织、涂料等行业,二乙醇胺用量较小,主要使用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

(1)农药

二乙醇胺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草甘膦常用的合成路线分为甘氨酸路线和亚氨基二乙酸(IDA)路线,IDA路线又分为氢氰酸和二乙二醇路线。在我国,最主要的工艺路线是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草甘膦路线,占全国产能的70%,其次为二乙醇胺—IDA—草甘膦路线,占另外的30%。

2007年国内草甘膦产能为30万t/a,共40多家草甘膦生产企业,其中有十几家以二乙醇胺为原料生产草甘膦,其总规模大约为9万t/a。2004年,国内草甘膦产量为10万t/a,原药对二乙醇胺的消费量在2.8万吨左右。2007年,国内草甘膦产量为19万t/a,原药对二乙醇胺的消费大约为5万t/a。

二乙醇胺法草甘膦比国内普遍采用的甘氨酸法具有技术上有优势。由于二乙

醇胺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不断上涨,用二乙醇胺法生产草甘膦成本高,限制了二乙醇胺—IDA—草甘膦路线在国内的发展,随着草甘膦需求的继续增长,二乙醇胺价格的稳定,草甘膦原药生产对二乙醇胺消费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0年,草甘膦生产将消耗二乙醇胺8.5万t/a左右。

(2)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中国乙醇胺较大的消费领域。乙醇胺主要用于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乙醇胺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洗涤剂和清洗剂配方中;其中二乙醇胺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椰油酸)反应生成的烷醇酰胺是最主要的衍生产品。

2007年表面活性剂市场对二乙醇胺的消费量约5500吨。预计到2010年,表面活性剂对二乙醇胺的消费为6000吨。

我国二乙醇胺消费领域现状与预测见表2。

表2 我国二乙醇胺消费领域现状与预测

二乙醇胺进出口情况

2006~2008年我国乙醇胺和二乙醇胺进出口情况见表3和表4。

表3 我国乙醇胺及其盐2006~2008年8月进出口情况

注:表中平均价格=金额*10000/数量,单位为美元/t。

表4 我国二乙醇胺及其盐2006~2008年8月进出口情况

注:表中平均价格=金额*10000/数量,单位为美元/t。

图1 2006年~2008年乙醇胺与二乙醇胺进口量比较根据调查访问二乙醇胺用户及进口经销商,了解到二乙醇胺盐进口量很小。

价格现状

我国乙醇胺类产品出口单价高于进口单价,出口量少且不稳定;我国乙醇胺类产品进口价格基本呈逐年上涨大趋势。因国内进口乙醇胺产品占主导地位,所以乙醇胺产品进口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2003~2008年间,乙醇胺价格变化很大,主要是由原料环氧乙烷价格的变化所导致。

近年来,我国二乙醇胺价格变化情况见表5和图2。国内外各生产商二乙醇胺价格差距很大,以下数据取平均值。

表5 二乙醇胺近几年价格

单位:元/t

图2 二乙醇胺近几年价格变化

七、结论

近几年来,国内二乙醇胺需求增速很快,国内生产能力只能部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装置规模较小,加之受原料EO价格影响,开工率不足。在2009年之前,国内二乙醇胺需求量仍将快速增长,如果进口二乙醇胺价格公平,EO价位合理,我国二乙醇胺生产发展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6年04期高峰鲁波《化学世界》1965年第09期作者:潘健恒

《化学工程》2009年09月15 11期作者;薛全民周亚平

《黎明化工》1993年02期作者:陈晓波张丽华

《化学通报》2009年7月18 3期作者:叶瑞阳杨

帆李建晓

湘潭大学Cu/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二乙醇胺脱

氢性能研究罗爱文硕士2011年4月11日

乙醇胺

乙醇胺 乙醇胺水溶液呈碱性.有极强的吸湿性,能吸收酸性气体,加热后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有乳化及气泡作用.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成盐类,与酸酐作用生成酯.其氨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酰卤、卤代烷等置换.可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的危险,蒸汽有毒。密度: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2.11 稳定性稳定 1 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82504 CAS号:141-43-5 中文名称:2-氨基乙醇 中文别名:2-氨基乙醇;2-羟基乙胺;一乙醇胺;单乙醇胺 英文名称:Monoethanolamine;2-Aminoethanol 英文别名:2-Aminoethanol; 2-Hydroxyethylamine; Ethanolamine solution; Ethanolamine Monoethanolamine; olamine; Monoethanolamine; H-Glycinol; 2-aminoethanethiol 分子式:C2H7NO;HO(CH2)2NH2 分子量:61.08 InChI:InChI=1/C2H7NO/c3-1-2-4/h4H,1-3H2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 蒸汽压0.80kPa/60℃ 闪点:93℃ 折射率:1.4540 熔点10.5℃ 沸点:170.5℃ 溶解性与水混溶,微溶于苯,与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 水溶液呈碱性.有极强的吸湿性,能吸收酸性气体,加热后又可将吸收的气体释放.有乳化及气泡作用.能与无机酸和有机酸生 成盐类,与酸酐作用生成酯.其氨基中的氢原子可被酰卤、卤代烷等置换.可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的危险,蒸汽有毒。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2;相对密度(空气=1)2.11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用作化学试剂、农药、医药、溶剂、染料中间体、橡胶促进剂、腐蚀抑制剂及表面活性剂等。也用作酸性气体吸收剂、乳化剂、增塑剂、橡胶硫化剂、印染增白剂、织物防蛀剂等。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陈恒标 10601144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0化本(一) 摘要:二乙醇胺的发展史,由二乙醇胺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从近几年二乙醇胺的出产和 销售数据以及它的运用领域预测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二乙醇胺EA 2 2’-二羟基二乙胺 前沿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DEA)是乙醇胺(Ethanolamine,EA,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同系产品之一。乙醇胺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最初在1860年由法国化学家Wurts首先发现,从1930年开始工业制备,1945年以后实现大规模生产。 二乙醇胺的结构式为: H N HO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别名2 2’-二羟基二乙胺,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易溶于水、乙醇。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气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沸点269.1℃,熔点28℃。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也可用于制药工业用缓蚀剂、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生产用交联剂;与三乙醇胺混合作为飞机引擎活塞的去结剂;与脂肪酸反应生产烷基醇酰胺;也用于有机合成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和酸性气体吸收剂。

目录 1 二乙醇胺的简介 (1) 2 二乙醇胺的发展情况 (3) 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3) 4 工业设计工艺及流程 (4) 5 用途 (5) 6 表征 (6) 7 消费市场现状与预测与结论 (7) 参考文献 (11)

一发展情况 我国乙醇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原料环氧乙烷多产自氯醇法生产工艺,含有一定量的醛酸等杂质,加上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落后,大多采用间歇法生产,能耗和物耗高,产品质量差,影响了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到1998年以前,我国乙醇胺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万吨/年左右,生产规模平均不到2000吨/年,产量不足6000吨/年,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乙醇胺工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吉林化工集团农药厂和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华丰化工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我国乙醇胺工业才开始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目前国内的乙醇胺生产厂家已达10多家,2007年乙醇胺总产能超过了6.7万t/a。2007年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0%以上。 2008年7月嘉兴金燕化工10万t/a的乙醇胺装置顺利投产后,国内乙醇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t/a。 二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简称:DEA 别名二乙醇胺 分子式C4H11NO2;HO(CH2)2NH(CH2)2OH 相对分子量:105.14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分子量105.14 蒸汽压0.67kPa/138℃ 闪点:137℃ 密度:1.097 凝结点(℃):28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mPa·s(20℃):351.9(30℃)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和乙醚,有吸湿性。

二乙醇胺MSDS

二乙醇胺msds 名称: diethanolamine二乙醇胺分子式:C4H11N O2 分子量:105.14 有害物成分:二乙醇胺 健康危害:吸入二乙醇胺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二乙醇胺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二乙醇胺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二乙醇胺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二乙醇胺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前苏联 MAC(mg/m3): 5 TLVTN:ACGIH 0.46ppm,2mg/m3[皮]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乙醇胺行业分析

乙醇胺简介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的总称,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乙基(-CH2CH2OH)依次取代后的产物。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医药及农药、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未来3至5年亚洲乙醇胺需求还将维持6%-7%/年增速 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美国乙醇胺需求将以年均6.2%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市场份额将达到6.55亿美元,约占到有机胺市场19%的份额。其中二乙醇胺仍将是乙醇胺市场最大的消费品种,主要用于草甘膦除草剂生产;单乙醇胺受木材处理市场需求的刺激而出现增长;而三乙醇胺市场需求将受到个人护理产品和纤维软化剂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 据报道,市场人士周三表示,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持下,未来三到五年亚洲乙醇胺需求预计还将以年均6%-7%的增速继续增长。同期美国和欧洲需求增速仅为2%-3%/年。据ICIS数据,近年来亚洲地区乙醇胺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达到56万吨,占到全球市场需求三分之一。特别是中国需求强劲增长正促使亚洲地区不断扩张产能。 据统计,2011年中国乙醇胺消费量已达36.6万吨,是2005年的12.5万吨的近三倍。另据东南亚一家主要生产商称,“中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市场,而中国国内价格则已成为我们定价的主要基准。”2011年中国乙醇胺在主要下游行业—表面活性剂,杀虫剂,聚氨酯(PU)和水泥行业中应用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其中表面活性剂和杀虫剂应用约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 在过去三年中,一些乙醇胺国际大公司均来华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得中国乙醇胺产能已超过50万吨/年,较2005年增长了10倍,占到全球产能的四分之一。 这些包括台湾东方联合化工(OUCC)的江苏仪征4万吨/年工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在宁波的8万吨/年综合厂,以及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在江苏南京的7.5万吨/年综合胺厂。据统计,2011年亚洲已拥有乙醇胺产能86万吨/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胺生产能力地区,超过美国的80.6万吨/年。

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

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 1 前言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的总称。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2 乙醇胺的生产工艺 2.1 反应机理 在水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成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的混合物。生成的三种乙醇胺的比例由环氧乙烷和氨的比例确定。 2.2 生产工艺流程 整个生产装置可分为以下三个工序: ①原料工序:主要是贮存原料并把符合工艺要求的原料向反应工序输送。在此过程中,液氨被配制成95%~99%的浓氨水,与液态环氧乙烷按比例进入预混合器进行静态混合,然后进入塔式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 ②反应-蒸氨、脱水工序:进入到反应器中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高压液-液均相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高压闪蒸,脱去90%以上的氨,残余的氨在一定的温度下于蒸氨塔中蒸净。而从蒸氨塔中出来的混合乙醇胺进入常压脱水塔,脱去物料中的大部分水,残余的水分脱水塔中蒸净。蒸出的水和氨定期返回原料工序。 ③精制工序:本工序采用连续精馏技术,混合乙醇胺从MEA塔中部进料,在高真空条件下,高纯度的MEA 从塔顶蒸出。脱掉MEA的混合液进入DEA、TEA塔,DEA从塔顶精制而出,从侧线和塔低分别得到TEA的系列产品。 3 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进展 3.1 国外技术发展状况 由于乙醇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国外从19世纪早期就对此技术的进行了开发和应用。生产乙醇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3.1.1 甲醛氰醇催化加氢法:该法利用甲醛氰醇和氢气在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除生成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外,还生成氨。 3.1.2 氯乙醇氨解法:该法始于1860年,是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法国化学家Wurty把氯乙醇和氨水在封闭管中加热合成了乙醇胺。其缺点是在反应产物中的氯化铵难以分离。 3.1.3 硝基乙醇还原法:该法既可用硝基乙醇在镍催化下还原,也可用电解还原或酸性铁还原。 3.1.4 环氧乙烷氨解法:1897年,Knorr利用环氧乙烷和氨水反应,合成并通过分馏获得了三种乙醇胺。该法反应过程的催化剂是水或醇胺等的羟基,不需特殊的催化剂。 表1 的发展,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的技术路线也相应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取代了其它的几种工艺。此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进行乙醇胺的生产,使乙醇胺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目前,国外利用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技术的专利公司如表1所示。 利用环氧乙烷生产乙醇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方法。国外SecientificDesign Company.Inc(SD)、Oxriane International、 Union Carbide Company等公司的专利技术都已实现工业应用,其年生产规模都在万

乙醇 案例分析

●课题编号:高中6号 ●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刘建英深圳市高级中学 ●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 【教材分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含乙酸和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三节的内容。乙酸和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碳的成键特点和烃的结构与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又可以通过本节两种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烃的衍生物和选修5打好方法论基础。 【教材处理】本节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乙醇》,第二课时《乙酸》。 ●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 教学模式: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习科学的理解性学习精神,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同时,“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评价贯穿在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方式设计:4-6人一组,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科学探究、微观分析或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细节学习。 第一课时乙醇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探究,需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结构的认知过程;性质的学习,需要科学的实验探究与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建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用途的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恰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 1、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乙醇的部分用途。 2、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结构及性质,了解了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乙烷的结构,并对“结构—性质”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乙醇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2,2'-二羟基二乙胺; 二乙醇胺 化学品英文名:diethanolamine; 2,2'-dihydroxydiethylamin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乙醇胺111-42-2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 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慢性影 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 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 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 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 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 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 TLV-TWA(mg/m3): 2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上下游产品市场分析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上下游产品市场分析 如图所示,其中列明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3种不同工艺路线涉及的原料,下面就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DEA工艺路线涉及的原料进行简要分析。 ①DEA:我国二乙醇胺的消费领域主要是农药草甘膦、表面活性剂和二乙醇单异丙醇胺。2015年,我国二乙醇胺产量约9.95万吨,进口3.47万吨,合计13.42万吨,表观消费量在12万吨左右。2017年,随着沙特DOW乙醇胺投产,盛虹集团在连云港10万吨乙醇胺装置投产,以及沙特Sabic、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泰国PTT公司等国的进口货源,未来我国二乙醇胺从供应面看,将货源充足;从需求面看,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全球草甘膦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2009到2015年,我国对草甘膦的需求增长缓慢,需求总量也比较小,但全球的草甘膦需求仍保持了13%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二乙醇胺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洗涤剂和清洗剂配方中,其中二乙醇胺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椰油酸)反应生成烷醇酰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表明,烷醇酰胺中的少量二乙醇胺虽不能引起鼠类基因突变,但其产生的二乙醇亚硝胺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发达国家在部分领域已限制其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替代,未来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对二乙醇胺的应用将带来较大影响。 ②EO: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聚醚、乙二醇醚等。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环氧乙烷总产能在356.7万吨,需求总量在228.5万吨左右,供大于求的现状已不可避免。而且,其产能扩增还在继续。EO的价格变化与东北亚地区外盘乙烯价格、煤制烯烃成本、装置开工率,及下游乙二醇的需求关联度较大。 ③乙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④PO: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及醇醚酯,异丙醇胺在环氧丙烷的应用中占比不足5%,聚醚

乙醇胺简介及工艺

乙醇胺简介及工艺 2010-02-10 14:25:49| 分类:产品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乙醇胺简介 乙醇胺(Ethanolamine)是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的总称。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工原料,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具有“工业味精”之称,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聚氨酯助剂、空气净化剂、橡胶加工助剂、纺织助剂、化妆品、化学武器以及防冻液助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乙醇胺,约占总产量的50%。其次是二乙醇胺,约占总产量的30%~35%。三乙醇胺按其纯度和颜色分成两类:TEA-I和TEA-II。 乙醇胺理化性质 一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又称2-羟基乙胺,氨基乙醇、胆胺;常存在于磷脂中,常与胆碱共存,在血清白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 发现有胆胺。 分子式:HOCH2CH2NH2 分子量:61.08 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有氨气味和强碱性,熔点10.3℃,沸点170℃,相对密度1.0180(20/4℃);与水和乙醇可无限混溶于乙醚。 它的羟基和氨基可分别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

用途:主要用作洗涤剂、纺织和染增白剂、乳化剂、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农药和医药中间体,此外还用于吸 收天然气中的酸性气体。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又称2,2’-羟基二乙胺 分子式:(HOCH2CH2)2NH 分子量:105.12 性状: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相对密度1.0966(20/4℃),熔点28℃,沸点268.8℃(760mmHg)。有吸湿性及碱性,能与水乙醇和丙酮混溶,微溶于苯和乙醚。它与硫酸作用生成吗啉; 吗啉为液体,常用作溶剂或试剂。 用途:主要用作酸性气体(CO2、H2S和SO2)等吸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擦光剂等,在酸性条件下用作油类、蜡类的乳化剂、皮革的软化剂,还可用于配制飞机引擎活塞的除灰剂。 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又称2,2’,2”-羟基三乙胺 分子式:(HOCH2CH2)3N H 分子量:149.16 性状: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相对密度1.1242(20/4℃),熔点21~22℃,沸点277℃(150毫米汞柱)。有吸湿性及碱性,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微溶于苯和乙醚。与 硫酸作用生成羟乙基吗啉。 用途:主要用作活性剂、洗涤剂、稳定剂、乳化剂、织物软化剂、硫化氢吸收剂、润滑油抗腐蚀添加剂、水泥增强剂和润滑剂、在 化肥工业中用作脱碳液等等。 乙醇胺主要生产方法

二乙醇胺(MSDS)

二乙醇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湖北仙粼化工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醇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anolamine 中文名称2:2,2'二羟基二乙胺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111-42-2 分子式: C4H11NO2 分子量: 105.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二乙醇胺含量 99.5% CAS No. 111-4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烟雾或粉尘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ACGIH 0.46ppm,2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 pH: 熔点(℃): 28 沸点(℃): 269(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0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5

二乙醇胺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醇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anolam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932 CAS No.:111-42-2 分子式:C4H11NO2 分子量:105.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二乙醇胺111-4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刺激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蒸气对眼有强烈刺激性;液体或雾可致严重眼损害,甚至导致失明。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大量口服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肾损害。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能腐蚀铜及铜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干粉、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醇胺的生产和市场状况

二乙醇胺(DEA)市场状况 侯乐山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一、概述 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DEA)是乙醇胺(Ethanolamine,EA,包括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的同系产品之一。乙醇胺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最初在1860年由法国化学家Wurts首先发现,从1930年开始工业制备,1945年以后实现大规模生产。 二乙醇胺的结构式为: H N HO OH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别名2 2’-二羟基二乙胺,常温下无色、粘稠液体,稍有氨味,易溶于水、乙醇。可腐蚀铜、铝及其合金。液体和蒸气腐蚀皮肤和眼睛。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酰胺盐。沸点269.1℃,熔点28℃。主要用于除草剂草甘膦的生产。也可用于制药工业用缓蚀剂、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生产用交联剂;与三乙醇胺混合作为飞机引擎活塞的去结剂;与脂肪酸反应生产烷基醇酰胺;也用于有机合成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和酸性气体吸收剂。 二、生产现状与预测 (1)生产现状 我国乙醇胺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由于当时使用的原料环氧乙烷多产自氯醇法生产工艺,含有一定量的醛酸等杂质,加上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落后,大多采用间歇法生产,能耗和物耗高,产品质量差,影响了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到1998年以前,我国乙醇胺的总生产能力只有2万吨/年左右,生产规模平均不到2000吨/年,产量不足6000吨/年,所需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乙醇胺工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吉林化工集团农药厂和抚顺北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华丰化工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我国乙醇胺工业才开始摆脱整体落后局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目前国内的乙醇胺生产厂家已达10多家,2007年乙醇胺总产能超过了6.7万t/a。2007年我国乙醇胺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见表1,其产能占全国总产能70%以上。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 二乙醇胺,化学药剂,中文名称 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双羟乙基胺;2,2`-亚氨基双乙醇。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1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2507 CAS号 111-42-2 中文名称 2,2'-二羟基二乙胺,二乙醇胺;双羟乙基胺;2,2`-亚氨基双乙醇 英文名称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结构式 别名二乙醇胺 分子式C4H11NO2;HO(CH2)2NH(CH2)2OH 相对分子量:105.14 外观与性状无色粘性液体或结晶。有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分子量 105.14蒸汽压0.67kPa/138℃闪点:137℃ 密度:1.097

凝结点(℃):28 沸点(℃):268.8 闪点(℃):146;137(闭式) 粘度mPa·s(20℃):351.9(30℃) 折射率:1.4776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苯和乙醚,有吸湿性。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9;相对密度(空气=1)3.65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2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酸性气体吸收剂,用于焦煤气等工业的净化,并可循环使用。也用于制洗涤剂、擦光剂、润滑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等,也可用于有机合成。 在洗发剂和轻型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泡沫改进剂,在合成纤维和皮革生产中用作柔软剂。二乙醇胺与70%硫酸作用,脱水环化生成吗啉(即1,4-氧氮杂环己烷)。[1] 3稳定性和贮藏条件 二乙醇胺易吸湿,对光和氧敏感。本品应置气密容器中,在干燥、阴凉、避光条件下放置。[2] 4制备 由氯乙醇或环氧乙烷与氨作用而得。 【提纯方法】常温下沸点太高,可以采取减压蒸馏提纯,气压为1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