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首先,以国际视野下的巴黎和会为导入。讲述国人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国人对会议的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既是中国国际地位的写照,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其次,教材以时间为序,展示了“五四”运动由爱国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的过程。最后,点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先进分子开始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为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中考要求:简述五四运动的过程,理解五四运动的影响(b)

3. 学习目标:

①知道“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②明确“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划时代意义。

③感悟“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的背景、过程

难点:“五四“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导课用《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和时政热点(2014年5月4日,习主席与北大学生青年节),渲染气氛,激趣引趣;结尾用青少年入团宣誓仪式感悟五四精神。

2. 利用多媒体手段:视频《五四运动》的经过介绍加深对史实的印象.

3. 精讲导学法:利用史料深入浅出分析五四运动为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

五四运动一节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是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化运动,这为下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本课十分重要。为此我根据教材特点,按照史实的发展脉络,整合教材内容,将本课教学分成:探源五四、图解五四、感悟五四和弘扬五四这四部分,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为达成教学目标,采用了视频《共青团团歌》导入新课来激发学习兴趣,播放视频《五四运动》经过,展示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再现当时的时代背景,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引用一些图片与材料,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做到论从史出,创设情境探究五四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预设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播放【视频】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齐唱)

导: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大家都应该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告诉同学们好消息,今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与青年共度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五四青年节会如此隆重吗?五

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结果如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青春燃烧的历史吧!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激趣引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探究

第一环节:探源五四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呢?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49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正当的要求?结果如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巴黎和会是一次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积贫积弱已久,弱国无外交)

2.陈独秀在巴黎和会前后对威尔逊评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中国人对“公理战胜强权”巨大反差的失望、愤怒与不满)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当你听到巴黎和会上传来的消息,心情又会怎样?

3.你是如何理解顾维钧所说的“如此之惨”与“如愿以偿”的?

[讲解]:1.一战期间,日本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企图独霸中国,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人民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北洋政府派出了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但是主宰会议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强国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正义的要求,而且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了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时,长久积压在人民心目中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板书:一.背景

1.一战后,人们热切盼望利用战胜国的身份取消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

第二环节:图解五四

【过渡】让我们结合当时的镜头一起去感受一下五四学生的激情吧。

【视频欣赏】

要求:带下列问题欣赏视频

1.在斗争中,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运动的中心、斗争的主力和主要形式发生了什么样变化?

2.上海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图解经过】

1.结合课文第50页图2-47和图2-48,让学生梳理运动第一阶段(从开始到6月初)的知识要点,即时间、口号、中心、主力和斗争形式。

2. 结合课文第50-51页图2-49和图2-50,让学生梳理运动第二阶段(从6月初到6月底)的知识要点,即中心、主力和斗争形式。

3.图2-51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形势。通过此图,联系上下文,感受运动的风起云涌之势。

强调:此时,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结合两幅图即罢免三个卖国贼的《晨报》和阅读卡史料总结五四运动的结果:

(1)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做出了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决定。

约》上签字而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那么它对当时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深刻的影响意义?

第三环节:感悟五四

1.根据课文第51页的图2-52,联系近代以来女性地位的变化,说明五四运动的影响,结合活动设计,强调了五四运动的四个方面意义。

[归纳影响]

(1)性质: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思维拓展]

对比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情境设计: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重点强调: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是指代表工人阶级的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这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不同的。一般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把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称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环节:弘扬五四

问题:什么是五四精神?提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情境设计:1.【百度视频】习近平主席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大《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2. 五四青年节中华世纪坛2000名中学生宣誓成人仪式

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但是五四精神却长存至今,21世纪的青年应该怎样弘扬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勇于展示成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结语]:新时期的“五四精神”———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崇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振兴中华,全面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要让青春绽放光彩,我们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发奋进取,为祖国的明天,我们的未来而奋斗。

(四)知识体系:详见课件

(五)课后作业

百度搜索关于五四运动的图片、视频、文字,整理后以“青春五四”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进行课上展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