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安全文化论

古今安全文化论
古今安全文化论

古今安全文化论

一、中国古代灿烂的安全文化

安全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抵御野兽的侵袭,制造了石器和木器,作为生产和安全的工具。早在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就知道在自己居住的村落周围,开挖沟壕来抵御野兽的袭击。大禹治水和都江堰工程更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付水患的伟大创举。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为人类认识地震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在生产作业领域,人类有意识地安全活动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时代,当时人类生产从畜牧业时代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时代转移,由于机械的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始出现人为事故。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出现和发展,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安全防护技术随着生产的进步而发展。在公元七、八世纪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毒气,并提出测知方法。公610年,隋代方巢著的《诸病源侯论》中记载:凡古井冢和深坑井中多有毒气,不可辄入必入者,先下鸡毛试之,若毛旋转不下即有毒,便不可入。公元752年,唐代王涛著的《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中提出,在有毒物的处所,可用小动物测试,若有毒,其物即死。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实践,积累了许多关于防止灾害的知识与经验。我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及其安全防护技术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湖北铜绿山出土的古矿冶遗址来看,当时在开采铜矿的作业中就采用了自然通风、排水、提升、照明以及框架式支护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在我国古代采矿业中,采煤时在井下用大竹杆凿去中节插入煤中进行通风,排除瓦斯气体,预防中毒,并用支板防止冒顶事故1637年,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详尽地记载了处理矿内瓦斯

和顶板的安全技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采煤时,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凡煤炭去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公元%%年,北宋木结构建筑匠师喻皓在建造开宝寺灵感塔时,每建一层都在塔的周围安设帷幕遮挡,既避免施工伤人,又易于操作。防火技术是人类最早的安全技术之一。早在公元前七百年,周朝人所著的《周易》中就有水火相忌、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据孟元老《东京梦华集》记述,北宋首都汴京的消防组织就相当严密:消防的管理机构不仅有地方政府,而且由军队担负执勤任务;每坊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一所,铺兵五人负责值班巡逻,防火又防盗。在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乃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火索、铁锚儿之类;一旦发生火警,由军弛报各有关部门。中国古代沉淀的安全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的确光辉灿烂。

更为突出的是,在古老的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进程中,流传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安全方略,对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的安全活动有着极有价值的借鉴。下面这些我国古代的安全方略,至今也有参考价值。

安全方略之一:居安要思危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预防为主,正像孔子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乃安全行动的原则和方针是也。

安全方略之二:长治能久安出自《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是的,只有发达长治之业,才能实现久安之势。这不仅对于国家安定是这样,生活与生产的安全也需要这一重要的安全策略。

安全方略之三:有备才无患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未然时,才能遇事安然,成竹在胸,泰然处之。能说不是重要的安全方略吗?

安全方略之四:防微且杜渐源于《元史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之苗头,使事故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之战术。

安全方略之五:未雨也绸缪出自《诗幽风鸱》: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事故对策。

安全方略之六:亡羊须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尽管已受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再受更大的损失。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故曰:吃一堑,长一智。;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谓之:前车之鉴。这些良言古训,虽是马后炮,但不失为事故后必须之良策。

安全方略之七:曲突且徙薪源自《汉书霍洌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则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只有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这是预防为主之体现,是防范事故的必遵之道古语指教的安全方略,不失为警世良言。但应予注意的是,面对现代复杂多样的事故与灾祸大千世界,以教条不变的策略对待,是必定要失败的。正如秘本兵法《三十六计总说》中所云:阳阴燮理,机在其空;机不可设,设在其中。只有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在实践中探求和体验,才能在与事故和灾祸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社会的安全观念文化

观,观念,认识的表现,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它是方法和策略的基础,是活动艺术和技巧的灵魂。进行现代的安全活动,需要正确的安全观指导。只有对人类的安全态度和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有高明的安全行动艺术和技巧,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走入了文明的时代。那么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观念文化呢?

安全第一的哲学观

安全第一是一个相对、辩证的概念,它是在人类活动的方式上(或生产技术的层次上)相对于其他方式或手段而言,并在与之发生矛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如下方式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安全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权威大于其他组织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重于其他工作所需的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知识(规章)学习先于其他知识培训和学习;在检查考评上,安全的检查评比严于其他考核工作;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技术、效益、生产等)的基础。建立起辩证的安全第一哲学观,就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

重视生命的情感观

安全维系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人生之本;反之,事故是对人类安全的毁灭,即人的生存、康乐、幸福、美好的毁灭。因此,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强化善待生命,珍惜健康的人之常情,是我们社会每一个人应当建立的情感观。不同的人应有不同层次的情感体现。员工或一般公民的安全情感主要是通过爱人、爱己、有德、无违。而对于管理者和组织领导,则应表现

为: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教育职工;用衷情的服务支持安全技术人员;用深情的关怀保护和温暖职工;用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用绝情的管理严爱职工;用无情的事故启发人人。以人为本,尊重与爱护职工是企业法人代表或雇主应有的情感观。

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而且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企业效益实现的基本备件。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这是企业法人代表应建立的安全经济观。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而且能产生直接的效益。

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期型管理的方法,这是生产实践证实的科学真理。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这种客观实际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所以说,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因此,人类应该通过各种合理的对策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把工业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限度。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这些是我们应建立的安全生产科学观。根据安全系统科学的原则,预防为主是实现系统(工业生产)本质安全化的必由之路。

人机环管的系统观

保障安全生产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管理管理的欠缺。二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认识事故系统要,对指导我们用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虽然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但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具有科学性。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2657018.html, 对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的认识与解析 作者:王天歌卢静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马林诺夫斯基所著的《文化论》,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文章对全书二十四章内容逐一进行了梳理解析,对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文化观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我们只有认清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历程,才能知道不同地域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文化功能 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人类学家,现代英国人类学的奠基人。他对太平洋新几内亚地区的原始部落,特别是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他的多部著作都是以此为基础写成的,是人类学田野调查范式的开创者。马林诺夫斯基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田野考察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民族志的写作方法。其代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至今仍是民族志写作的典范,该书和《文化论》一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林诺夫斯基在学术上对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和历史特殊论都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作为物质的器具和社会意识,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时,才能保存和传播,若失去了这类功能,发挥不了作用,便会在历史上消失。 《文化論》作为马林诺夫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对文化功能的理解,可以说是人类学功能主义理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一个总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物质设备,如器物、房屋、船只、武器等,它们是文化中最显明、最易把握的方面,决定了文化的水准和工作的效率。二是精神方面的文化,包括各种知识以及道德上、精神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和语言。而“标准化的、身体上的习惯或习俗,亦即机体上较巩固的修正”,是精神文化最基本的要素。三是语言,它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四是社会组织,它是物质设备与人体习惯的混合复体,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它依靠外在的规则、法律习惯等手段进行维系,这些手段的内在根据则是个体的良心、情操等道德动机。马林诺夫斯基还认为,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文化的意义依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所关联的思想,以及所有的价值而定”。在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下: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 《文化论》以洗练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全书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明确的研究指向和范例。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该书做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来阅读。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四章,作者开篇提出了人类的错综复杂和文化差异的关联性,对文化做了定义,并且阐述了文化的四个基本方面,着重强调了对精神心理的认识,最后通过对进

中国文化通论

导论 1、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2、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易经系辞下》、程颐、宋濂、刘向《说苑指武篇》。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知道中国文化也有负面,我们认识和弘扬优秀的,同时不回避了解其拙劣的并加以摒弃,避免被某种优秀所征服,避免被简单的道理说服。 5、地理环境 P5 6、农耕经济: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发现了石镰、石锄等。 在南方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北方则生活着游牧民族,发展着游牧经济。 7、传统农业模式风格特征:农民大多聚族而居、自给自足、安土重迁。 8、中国文化的基本有四大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务实精神)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1、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 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 3、出现游牧经济结构,占第二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难发展的原因: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牧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 2,官商盛行; 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家族性。 4商人经商致富后,往往喜好置田产、开当铺、或放高利贷使利润增值。 3、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P24 第二章政治制度 1、秦朝以来所确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延续了2000年之久,这种政体具有下述三个基本特征:1、君权至上 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 3、官僚系统庞大。 2、政治文明的成就:1、为君之方:亲贤远佞2、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3、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日本文化论文

中日文化认识的差异 摘要: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被遗忘了,被西洋节日入侵了。大多数人没有想着去过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特别是青年人都不愿意过传统节日。而日本人却用他们的灵活性把东西方的两大文明有机的融合、吸收、消化,最终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文明。 关键词:中国日本茶胡服节日 正文: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向西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面与库页岛、西伯利亚隔海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临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能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而且与亚欧大陆国的交流也变的更加方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自从日本国对外开放以来,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再吸收提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这种社会制度。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个大国,自中国而来的东西历来都是受到重视的,因为他们坚定的认为中国这个大国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有时候,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笃信甚至超过了中国人自己,在日本有一个江户医学,把中国传入的医书几乎本本奉为经典,尤其是对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真的是奉为圭臬,已经到了一个字研究的地步,这也是受了清代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影响,可以说日本人恪守中国学问准则的程度几乎天下第一。很多中国古籍的保存和整理都得益于他们,这一点是历代中国人都应该惭愧的。但是这也是日本人求真的结果,同时可以看出这个民族做事很认真。 日本人的席地而坐,木屐、踏踏米、和服什么的都是由中国传入的,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是前汉的时代,而茶的兴盛大约是在唐朝,日本人好多风俗习惯都是仿照唐朝的: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他们的文字,日本当时的都城平城京,城市建造布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摘要】网络新媒体、青年亚文化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现在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文化以特殊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当代青年亚文化有着娱乐性和批判性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存在,也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事物有多元化的诉求和自身复杂的心态,青年群体的外在表现是在狂欢中放逐自己,它的内在精神确是在批判中构建,这种形式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建立多元的引导方法和分级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 一、在狂欢中放逐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外在气质 (一)青年在娱乐狂欢中逃离主流文化的规律。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渗入到文化结构中,以它独特的风格形成了文化形式。青年亚文化真实反映了这些群体对文化的诉求和态度,使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在现实世界中,面对的压力有很多,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压力让他们变得焦虑不安。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就不同了,青年都罩着一层面具,没人会摘下他们的面具,在网络世界里,青年是自由的,他们隐藏在面具后,毫无顾忌的在论坛、贴吧等平台发表这自己的言论,利用图片,影

像等工具进行着网络文本的传播,他们制造网络热点和跟着网络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集体狂欢的效果。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的翱翔,成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不敢成为的人。用文字释放自己的不满,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也发泄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自娱娱人的过程里放纵自己,躲避着社会的规则,逃离现实社会的压力。 (二)青年在娱乐狂欢中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青年群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乐于尝试新事物,有强大的探索欲。但是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是否正确的迷茫感,他们需要别人的肯定,而其他人认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强化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有一种说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年亚文化和这个类似,是一群兴趣或其他方面有共鸣的青年自发聚集,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青年将自己的趣味来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们不断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和他们交流情感,最终所有人形成一个相互认同的情感共同体。 二、在批判中建构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精神 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批判建构精神从未陨落。这种批判精神只是变换了风格,隐藏在青年亚文化狂欢的现象之下,让人们发现不了。青年亚文化隐藏着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价值诉求,青年亚文化从来不是年轻人的游戏,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

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 陈霖、马中红 来源:南方周末2011-01-26 亚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部落的文化。曾记否,贾君鹏一帖发布后,潜伏在网络世界中的一拨人共同发力,将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炒出来,最终呈现了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这就是“无聊的力量”,它变成了一种亚文化的现象。 亚文化的多变性和流动性,明确昭示了一元文化存在的不合理性。文化话语权的争夺始终存在,青年群体试图通过亚文化的实践去获得自己的文化园地,获得相应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话语权,而主流文化为了巩固和强化自己的文化疆域,必然对其他文化怀疑、排挤。 陈霖笔名林舟,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新闻传播系主任。主要从事当代文学批评、新闻传播与大众文化的研究。出版《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等专著,近年发表《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黑客亚文化的媒介镜像》、《青年亚文化的跨文化解读》、《没有立场的立场》等论文与评论三十余万字。 马中红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广告研究所所长,《中国广告》杂志特聘学术顾问。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出版《被广告的女性》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发表《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等多篇学术论文。 一个时期以来,从凤姐、小月月到恶搞“我爸是李刚”,这些与主流文化差异大的亚文化现象隔三差五地出现,犹如风暴来袭,在网络新媒介上卷起一片尘埃。有的很快风平浪静,有的持续发酵。如何看待这些亚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和存在是否有意义?对社会总体文化意味着什么?它们会有怎么的发展趋势? 1 我们谈论青年亚文化现象时,应以什么样的基本态度? 陈霖(简称“陈”):我们现在谈论亚文化时,好像还是脱离不了英国伯明翰学派(CCCS)有关青年亚文化的那几个经典关键词,比如抵抗、仪式、风格等等,但今天的亚文化与CCCS时期的亚文化已经有些不同了。 马中红(简称“马”):CCCS认为最重要的亚文化特征,我觉得依然被今天的亚文化传承着,比如“抵抗”的特性,只不过,抵抗的对象和抵抗的方式已经改变了。再比如“风格”,今天网络世界盛行的亚文化有没有“风格”化的东西?我觉得有,但是,这种“风格”呈现的状态和表征的意义有了不同。语言文字就是一个典型的方面。不同的亚文化类型有它们自己的语言风格,有一些专门的用词,比如同人文、火星文等等,以此同其他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相区别,确立自己的亚文化身份。所以,我觉得CCCS有关亚文化的理论依然可以用来考察今

日本文化论文

西安工业大学 日本文化 姓名学号 专业 院系 2013年5月

通过上选修课——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我爱上了这个有着很浓郁民族特色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的国家——日本。而谈起日本,就不得不说说它那别具一格的文化。下面我就就日本文化的饮食文化、企业文化、日语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我的论述吧。 一、日本文化之饮食文化 1. 日本饮食文化的三大特点 食物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在饮食文化方面,作为“世界第一的杂食族”,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是很值得探究的。因为它能反映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及认识事物的方式,反映日本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 早在绳文时代,日本已经有了明确的两性分工:妇女采撷坚果,男子打猎捕鱼。以后,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传入日本,日本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杂食这一基本特性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相反,他们的食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加丰富。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的畜牧业曾经不太发达。同时,在历史上,由于牲畜主要用于耕地拉车而非食用,以及佛教禁忌杀生,因此,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人的肉类摄入量一直不足。但是,最近几十年,这种状况已有改变,肉类作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与鱼类“分庭抗礼”——日本四面环海,在日本可以品尝到的海鱼达三百种以上,日本人自称“彻底的食鱼民族”,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产品而自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和身高、体重均有显著的增长。产生这种状况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按照赖肖尔的说法,就是“食物更加丰富多彩。” 日本人在饮食中兼收并蓄的特性,和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日本人认为,万事万物均以“平衡”为第一要义。由于各种食物均有“阴阳”之分,自古以来,日本人始终贯彻杂食的原则,以保证“阴阳”的平衡。正是这种观念,使杂食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日本饮食文化的另一特色是“生”和“鲜”。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新鲜有助于卫生,时鲜则有助于健康。因为,“时鲜”之际,生长激素最旺盛,营养价值当然最高。日本人很久以前就已认识到这一点,在《万叶集》中屡屡可见的食用“时令”物的叙述,无疑就是一种证明。 日本饮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追求造型美”。日本饮食讲究“艺术性”和“优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等。除了名称以外,凡是到过日本的中国人或许都会感觉到,日本的菜肴与其说是让人饱口福,倒毋宁说是让人赏心悦目。 最近几十年,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剧烈的变化莫过于日常饮食。今天的日本,随着人们口味的多样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各种食品充斥市场,烹调方式也各有千秋。 从欧式面包到方便面,从麻婆豆腐到通心粉,从十六世纪传自葡萄牙的“天麸罗”(油炸食品)到十九世纪中叶一些离经叛道的医科学生发明的“寿喜烧”(音译“司盖亚盖”,意为煎烤牛肉),从法式大菜到韩国烧烤,从麦当劳汉堡包、肯德基炸鸡到泰国、印度小吃,应有尽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的日本已成为“世界食府”,它与日本多元的民族文化特征互为表里。 2.日本饮食文化之种类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比较有名的料理有:怀石料理。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

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

西方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走向 马中红 内容提要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体系独树一帜,一度影响深远。然而,随着后现代理论话语的盛行和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全球范围内的青年亚文化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症候。新一代亚文化研究者在质疑和批评伯明翰学派的“阶级”、“抵抗”、“风格”等核心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方式”、“新族群”、“场景”等后亚文化研究理论关键词,旨在考察变化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后亚文化研究的理论引起了进一步的争议,甚至有学者呼吁回归伯明翰青年亚文化学术理论体系。 关键词后亚文化研究生活方式新部落场景理论走向 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art)在伯明翰大学建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CCCS)。这一中心在其文化研究中发展了一种特别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体系,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文化研究自身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以及它们赖于建构理论体系的“阶级”正从我们眼前消失,加之西方后现代理论话语在文化研究领域的迅速扩张,新一代的亚文化研究者们开始质疑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并试图发展新的亚文化概念和理论,人们称其为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第二波”,[1]或后亚文化研究;而其代表人物玛格尔顿(Muggleton)则将其命名为“后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②后亚文化研究的崛起和理论建构是青年亚文化研究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一、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 据资料考证,“亚文化”(sub-culture)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戈登(M.Gordon)首次提出并加以界定。1947年,戈登发表了《亚文化概念及其应用》一文,其中将亚文化概念的出现溯源至1944年在纽约出版的《社会学词典》中的“culture-sub-area”,特指在一个大文化区域中那些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亚区域(sub-division),[2]并进一步发展这一概念。在戈登的界定中,亚文化是被视为民族文化的再划分加以使用的,是基于种族、经济、宗教和地区等不同社会要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3] 戈登之后,亚文化的内涵一直充满着热烈的争议和戏剧性的变化。弥尔顿·英格尔(MiltonYinger)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其一是指有别于其所属的规模较大的群体行为规范而形成的较小规模的团体行为规范的文化,其二是指这一团体文化与其所属的较大群体之间因为关系紧张而形成的具有特定行为规范的文化。他将后者称为“反文化”。反文化的亚文化具有颠覆社会价值观的行为特点和思想倾向。[4] 萨拉·桑顿(Sarah Thornton)在《亚文化读本》的总论中将对“亚文化”的理解置入与社团、公众、大众、社会等更为人所熟悉的场域关系中加以考察,并研究这一术语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的隐含意义。桑顿认为,亚文化具有社团的特性,但这个词语又有着天生的反抗性质,是一种追求与主流成人社团相异的社会团体。“公众”与“大众”不仅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同时也与亚文化概念相对立。“公众”通常是指理性和负责任的市民主体,他们可以通过官方的、有组织的民主渠道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亚文化则倾向于被建构为剥夺了公民权的、充满敌意的和非官方的组织,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表现自己。与公众的理性不同,“大众”往往被描述成分散的、无理性的和被政治操纵的,是大众媒体和消费社会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产物。与理性的公众和无理性的大众不同,亚文化群体是矛盾的综合体,它既是反抗的,又是从属的,既充满了政治希望,又是相当虚弱无力的。大卫·雷斯曼(David Riesman)也将亚文化诠释成具有颠覆精神的文化形态,认为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5]而“社会”一词通常在宏观

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的樱花文化 “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平生知己知谁是合有扶桑木屐儿。”我国诗人这样描述英豪的美 而日本情怀的春樱花是——“花如樱美人若武士威”。无论是含苞欲滴、绽放五分还是展颜七分、倾力奔放、不容否认燃烧,热切的粉粉樱色,开一树为一生。樱花绽放的时节,走过樱花树下,枝头上饱满的花苞绽放吐蕊或白或粉红的花瓣为街道染上一层新妆的时候散步在街道上都显得脚步轻松、心情愉快。 一、樱花——日本国花的历史起源 早在远古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日本人眼中的樱花,美在盛开时的那种执著追求和热烈,美在绽放后飘落时的那种弧高纯洁和壮烈。日本语中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这种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特别是进入江户时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平民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樱花更是成为从宫廷到民间约定俗成的最大乐趣。日本人酷爱樱花更乐于赏樱。据说,赏樱在日本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在日语中被称为“花见”。广义地说“花见”的意思是“赏花、观花”。但是只要一提起“花见”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春天里日本各地都要举办的各种赏樱活动。“花见”虽不是法定的节日但它的热闹非凡却不亚于日本任何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庆典。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二、樱花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人喜欢樱花,走到哪里种到哪里,并常以此为礼物赠送给友好的国家。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程度恐怕不身临日本,是难以想象的。从古老的《源氏物语》到日本的现代小说,几乎有春天就有樱花的大段描写。樱花不仅植根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而且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

设计学专业推荐书目

艺术设计学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一、经典著作 [一年级] 《考工记注释》,张道一著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天工开物译注》(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设计艺术史论》,李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在民间》,张道一,廉晓春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美术长短录》,张道一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民俗与民间美术》,陈瑞林编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美术史》,王逊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艺术:让人成为人》,(美)加纳罗、阿特休勒著,舒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 《艺术形态学》,(俄)莫卡冈,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学概论》,王朝闻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原始文化研究一一对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陈炎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古代社会》,(美)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论汉字的文化底蕴

---------------------------------------------------------------最新资料推荐------------------------------------------------------ 论汉字的文化底蕴 1997 年第 4 期汉字文化论汉字的文化底蕴张莉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 ,不仅是很完满地务 ,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其华夏民族经历了悠悠几千载的沧桑 ,不断一块块化石 , 将古老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历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地前进 ,作为开华夏民族文明史的汉字则正如构字方式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史演进的轨迹 , 活生生地勾勒描绘出来 , 再现及精神生活风貌 ,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于你面前。 ( 一) 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 因此说 , 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人类社会的演进 , 大都是由渔猎而畜牧 , 我们这里所谓“文化” 指的是广义的文由畜牧而稼耕。 这些内容反映到文字中得到 , 化 ,即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了生动的体现。 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 ,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渔 ,甲骨文 ( 以下略) 从鱼、从手从线 ,意为文化两个方面。 用鱼杆钩鱼。 逐 ,甲骨文从鹿、从足 ,意为追逐汉字之所以能蕴涵文化意义并且在其发野兽。 虔 ,从网从手从虎 ,意为用手张网捕虎。 1/ 17

展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容量 ,这是由汉字的性摧 ,字形像手持木棒击鸟。 这些文字部分地反质决定的 ,汉字是世界上几种古老的表意体制映了先祖以渔猎为生的状貌。 采 ,甲骨文像用文字中唯一生存至今且呈现出旺盛生命力的手摘野果之形 ,反映了古人以草木之根实为食文字。 汉字的表意性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的原始生活。 解 : 一是汉字的形与意间的联系较形与音要更长期的劳动使古人的智力逐渐提高 ,他们直接、更紧密些 ; 二是汉字字形具有模糊提示的生产手段也有了改进 , 反映到文字中 , 如 , 字义的作用。 汉字的表意原则直接地体现在阱 ,甲骨文像一只鹿头朝下陷入井中之状。 此汉字的四种造字法中 ,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外甲骨文里还有“” 等字 ,生动地再现了字法 ,字形与字音间没有任何联系。 如果说象古人以井陷兽的猎取方式。 形字是对物象的静态描摹的话 , 那么指事、会使用火 ,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 它不仅使古意已是对复杂意念的动态显现了。 正是这三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同时火在生产中种造字法 ,通过动静虚实、内外表里的多角度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焚 ,甲骨文像大火烧的透视 ,在线条形体上作了曲尽其妙的挖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 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 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7、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其次,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再次,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

日本文化论文 我眼中的日本

论日本文化 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日本历史”公选课。就我所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都想选。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选呢?我认为首先是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中国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不论是古代的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还是近代日本发动了令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苦难的侵华战争。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的一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是怀着对日本的极大的兴趣来选这门课的。诚然大部分时间,说对日本感兴趣会让人觉得是亲日,是卖国倾向。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作为中国,想在与日本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处于一个上风的位置或者有利可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正确全面地认识日本。觉必须抛弃心中的偏见和痛恨,以一个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来学习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我个人对日本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十分的反感日本或者说是畏惧日本也不为过。后来上学了,通过书本或是电视上放的抗日电影,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努力战胜了小日本。便又变得十分自豪,但是对日本的讨厌却是未曾改变。知道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电影和动漫之后才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一.日本战国 此词汇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条中出现的“天下战国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从室町幕府时代爆发了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因此有的人说日本没有战国,但就我而言,不论战国与否,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是不会改变的。今川义元、北条早云、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斋藤道三、松永久秀,毛利元就、伊达政宗、上杉谦信等名字只要是玩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日本的这段历史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何其相似。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无义战”,但日本的战国时期也不例外。总结起来就是“下克上”三个字。整个日本战国时代都充斥着重臣杀害主公然后自立的事。以织田信长来说,他从西方购买了火枪的武器,可见日本当时的割据势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们虽然忙于国内战争,但并未一味排外,反而懂得引进先进事物,虽然这些是为了征战。但是我们也不能磨灭他的历史眼光。说到日本战国,武士道精神是不能忽视的。这种精神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了。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神道教和佛教,以及孔孟之道和亚洲甚至世界各国文化。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奥义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详]

《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设计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introduction 课程代码: 适合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设计文化修养以及对前人、他人的设计成果的吸收能力,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学时:32 课程学分:2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风格,开发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学习设计概论,掌握设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非文字形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形成自己对设计的认识。 1、能力目标 (1)逻辑思维能力 (2)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 (3)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何谓设计; (2)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3)设计的形态、思维与美学; (4)设计风格学; (5)设计与科学技术; (6)设计心理学; (7)设计的历史; (8)设计与教育 3、素质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2)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 (3)具备设计的系统理论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优化课堂目标要求 在每一节课授课前,要客观、准确地确定出本节课知识点掌握上的要求,能力培养上的要求以思想方法上的要求等,并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标准。这种优化了教学目标要求有明确的表达,一定的衡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可操作性。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具体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很快地整体把握设计课题类型特征及设计要点,早日进入设计状态,并注意及时按进度要求转换角色,保证按时间要求完成作业。 3 、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容、自身特点及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发展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吸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例将设计作业容同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真题真做,以达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其设计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4 、优化导学关系。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容,恰当点拨和诱导,就不能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把所授知识转换成更贴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容,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 教” 与“ 学” ,即“ 主导” 与“ 主体” 之间的辨证关系,确立起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 学” 是教学的中心。“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窃” ,教师的职责在于“ 引路” ,而不是“ 包办”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理解、分析、加工所授教材容,把学生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本身的执行者。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收集、加工在学习过程中发出的每一个信息,及时教育引导,使他们不仅能够主动学习,而且学会学习,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自主地观摩事物,自主地发展思维,进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艺术离不开创新,设计离不开创意,在共性基础上个性创造实际上是建筑装饰设计师最为重要的素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其个性必须受到压抑。为此,对一些叙述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容,坚决摒弃那种“ 教师疯讲,学生傻记” 的填鸦式、满堂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 姜楠 内容提要近年来“文化研究”成为显学,不仅对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其以“文化”为重点、以跨学科为特色的研究方式也成为当前自然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亚文化是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和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对它的理论梳理和分析就尤其必要。 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亚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自始至终伴随着一个持续分化的过程。[1]因此,文化不是一个普遍的、内在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断发生发展、分化演变的复杂系统。早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分工尚未形成,文化处于高度统一的整合状态。[2]自阶级社会诞生后,文化开始分化,逐渐形成因阶级阶层、宗教信仰、年龄地域、性别种族的不同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及其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因此,单一文化的统一性是不可能维持的,任何社会和国家中都存在着主文化和多种多样的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社会普遍认同;亚文化是以主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类型,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都是隶属于文化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彼此渗透、相互交叉,共同建构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对立竞争的格局使文化具有排他性和对抗性。长期以来,亚文化一直处于统治阶级主导文化的高度压迫之下,理论界关注的也都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精英文化的研究,甚至将文化狭隘地定义为精英文化。随着文明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民主运动和现代思潮的推动下,文化逐渐摆脱政治、经济的束缚,拥有了高度的自律性,其

内部本身也进一步分化瓦解,各子系统为争取合法性和话语权,尖锐地对立冲突,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从此,知识分子逐渐把研究重心转向过去被忽略和否定的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置疑既有的观念系统和文化秩序,并因此获得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解释策略,于是学术理论从僵化转向变化,从一成不变的铁律转向历史的维度。 广义上讲,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类型都属于亚文化的范畴,这个意义上的亚文化研究没有一个“绝对的开端”。狭义上讲,亚文化专指青年文化,尤其是青年中的越轨群体,这个意义上的“亚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ons)在对美国中产阶级青年文化的分析中首次提出的。[3]1934年,美国社会学协会在耶鲁举行的青年问题讨论会上,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Linton)提出青年人创造了一种脱离成人社会的与众不同的文化 形式,进一步开启了亚文化研究学科化的视角。[4]当时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空前繁荣,但这并没有带来犯罪率的下降和更大程度的社会整合。与此相反,犯罪率日趋上升,尤其是青少年团伙暴力、吸毒事件显著增加,犯罪和越轨行为被浪漫化,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其中以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率先突入亚文化题域的纵深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芝加哥学派致力于城市生长机制、社会后果及城市社群特性的研究,开创了“社会生态学”研究范式,[5]把犯罪问题跟亚文化联系起来,用民族志的方法对芝加哥等大都市中的各种亚文化群体进行了实地调研,使亚文化从一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