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挑战。

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基本有两种策略方案:一是排斥,一是学习引进,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后一种,从师夷长技开办洋务到维新改制,共和革命,再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学习与引进的内容不断深化,成为中国进步的主线。

一.五四运动前的文化讨论

当时主要有两派观点:以陈独秀,李大钊代表的“新青年”派,主要舆论阵地是《新青年》;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主要舆论阵地是《东方杂志》。

1以陈独秀代表的“新青年”派,.

新青年派的陈独秀,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上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队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他们认识到西方文化对于完成中国的启蒙任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倡导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2. 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

杜亚泉1911年任《东方杂志》的主编,历时八年,曾积极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大量论文中发表关于东西文化应该调和折中,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间接,但在更深层文化观上却是维护旧文化。

他主张以儒家文化为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统整”因西学输入而造成的“人心之迷失”“国是之迷失”“精神之破产”。使中国固有的文明发扬光大。

二.现代新儒学和30年代“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之争

(一)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派

现代新儒学当代社会中持续时间较长的思想流派,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它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宋明理学的道德心性之学和内圣外王的思维模式。强调由儒家,尤其宋明理学的道德心性之内圣,开出现代西方民主与科学之外王,以期在现代化浪潮的激荡中得以延续与复活,并重新居于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思想之精华所在,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部,其旨归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内圣外王之道”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

道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代新儒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五四到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冯友兰等

梁漱溟(1893——1988),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西洋是“身的文化”“个性本性”;中国是“心的文化”“伦理本位”。他强调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普遍意义,中国文化复兴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当然也要吸取西洋文化,或日援洋如儒。

第二阶段是50年代左右的新儒学,主要有唐君毅,钱穆等

钱穆(1895——1990),自学成才

第三阶段即现在的海外新儒学,代表人物有牟宗三(1909——1995)等

牟宗三被人称为当代港台新儒家的重镇。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他提出了“开出说”,即本儒家的“内圣之学”而开出“新外王”,由“道统”开出“正统”和“学统”。也就是从道德主体转出民主和科学,他认为儒道佛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归宿,德行,道心,佛性是宋明新儒学的三维结构。由“内圣而开出新外王”“返本开新”就是伦理和科学民主的统一。

(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高潮

五四运动后的30年代中期,曾形成一次“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高潮

全盘西化也称自由主义西化派,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

陈序经在1934年发表的《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指出,中国文化有三条出路,文化界也分成三派:其一主张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其二是主张调和的方法;其三是主张全盘接受西洋的西方化。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走第一与第二条路,唯一可行的道路是第三条道路:全盘西化1935年1月,王新命等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主张文化建设应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判态度,既不守旧,也不盲从。不守旧是淘汰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华,努力开拓出新的道路。不盲从,是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在从善如流之中,仍不眛其自我的认识。

胡适的文学主张先是全盘西化,后来在于“中国本位文化论”者的论战中改为充分世界性,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要将其连根拔去,让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不必为中国文化本位“担忧”。只有努力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中调和上去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讨论

(一)讨论的概括与趋势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再次启动现代化运动,许多人喜欢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来概括这个时代。

邹广义《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将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概括为六大方面:

(1)产品经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2)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

(4)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

(5)同质的单一型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

(6)伦理性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变

80年代,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运动的启动,现代东西方文虎再度激烈碰撞,它促使一代文化人再度思索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发展前景。此时,人们多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在相当程度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翻版,反传统是要轮的基调,学者一般称为文化热。

进入90年代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的主流地位被二者的协进关系取代,从传统文化中为现代化寻求支持成为关注的中心,弘扬探寻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成为讨论的主调,学界一般称为国学热。

(二)什么是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主要有六种看法

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积淀,是由历史凝聚沿传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总和,,具有十分多样且庞杂的内容和宽广的外延,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文化因素

(三)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有以下几种说法;

1.儒家核心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一线贯穿的精神主宰,始终局核心地位。

2.道家主干说。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其次,道家的认识方法也构

成了中国不同与西方的重直觉的传统思维特色。

3.儒道互补说。中国文化有南北之别,北方以儒家为代表,南方文化以道教为代表。儒道学说的对应和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4.儒释道三位一体说。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释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

5.多元演进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古老的华夏族为主,也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长期积累形成的综合体,其中也融合了周边民族以

及中亚,印度,甚至西方的某些成分。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1.伦理政治性特征

2.顽强的再生力,延续性

3.有多元化到大一统

4.入世思想构成社会主导思想,避免全民宗教化

5.重政务,轻自然,反技艺

6.朴素的整体观念,注重直觉体悟思维方式

(二)礼的特征。礼是中国文化世代相沿的主要形态。兼有生活方式,伦理结构,社会制度的一体化内容,成为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模式。(三)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不同,中国的人文就是文德教化,与天文相对。中国文化以伦理,政治为轴心,不甚追求自然之所以,缺乏神学宗教体系,它重天人合一,重人文研究。西方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与科学,宗教并列为西方三大思想传统。西方文化重天人分离,重对宇宙真相的探索。

(四)封闭性特征(五)注重人际伦理(六)实用理性

(七)宗法注意(八)中和主义

(五)关于传统文化的取舍

1.儒学复兴论(也叫文化保守主义)

2.全面否定和全盘西化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以传统学者李敖,柏样最为偏激。

全盘西化论:在八十年代,与所谓的资本主义自由化紧密相连,其中有两个,一是私有制,二是人的解放,其意为公有制在中国行不通。马列主义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

与否定观点联系的是否定的可能性

一种是从存在角度思考的,不是价值判断,是非判断,传统文化与其说应不应该放弃不如说能不能抛弃得了

另一种是从取舍的角度上认识,纯粹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有时候精华往往是糟粕,糟粕就是精华,是无法及吸收又抛弃的。取其精华,糟粕也来了,否定其糟粕,精华也不存在了

3.综合创新论

倡导此论的是张岱年,与三十年代形成雏形。梁漱溟八十年代正式提出文化观,文化综合的创新论,综合是兼综中西文化之优长,创新是创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其主张概括为中西马三位一体,原则是今中为体,古洋为用,即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原则为体。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从而创造出超越中国古代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4.西体中用论

李泽厚首倡此论,西体包括西方先进科技,生产力等社会存在和生产方式,也包括主体意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但西体的实质是现代化,而中用包括西体运用于中国,又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学应作为实现西体(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西体中用就是用现代化的西体,在新的社会存在的本体基础上,对中学,对中国传统积淀或文化心理结构进行改变和转化,从而现代化。

5.和合学的文化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首创。所谓和合就是在诸多文化要素相互融合冲突以及在融合冲突过程中吸取各优质成分而和合为全新文化体系的学说,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名族文化走向世界,其最佳文化选择就是和合学

讨论.中国文化可取的几点

①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心理结构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不会因中国走向现代化而彻底改变,尤其是物化的文化成果,比观念形态的成果更具现代意义。

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留下了宝贵财富

③孔子主张用人格去塑造人,社会与发展就越能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塑造是儒学与现代化的结合点,人论思想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有共同点

④刚健自强,吃苦难劳与现代企业精神有共同之处

⑤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现代企业的系统管理虽不能并提,但都有着眼于大系统的协调运转。

第三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一.赫赫先祖的功业

二.从刻画符号到文字的发明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三.中国的龙文化

(一)龙是远古一种有灵气的动物与灵物的集合体

①许慎《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古者蓄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②宋罗愿《尔雅对》,龙者,其形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③考古中的远古龙:辽宁查海石块摆型龙,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石块堆塑龙,既无脚也无腿,是按照蛇的形貌特征进行艺术加工而形成的;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壳摆塑龙,西水坡蚌壳摆塑龙发现与仰韶文化早起底层,三组动物图案的年代距今约6400年,第一组蚌壳动物图案有龙和虎;湖北黄梅焦墩卯石摆型龙;红山文化玉龙,距今5000---6000年,猪首蛇身是龙山文化最常见的龙的形制。

从上述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龙当由灵物逐渐集合发展而来,是模糊集合了蛇马鱼熊猪虎龟等动物于一体的人造神物,由于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龙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龙常常被称为鳞族之长,众兽之君,是各种动物的总代表。

(二)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远古盘古,女娲,太昊伏羲氏,神农氏都是龙种。

(三)龙是原始部落的图腾

最早提出龙图腾的是闻一多,而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龙凤是东夷太昊,少昊的图腾

(四)龙的人格化,偶像化

中国人对龙的人格化偶像化,并作为神灵来信仰,主要是龙王信仰,是由与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而完成的

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有诸多不同之处:

其一,中国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一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

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上天入地沟通天地,能为神仙乘御,来往于天地之间,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

其三,佛教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虽也被封为主宰雨水的神,但基本没有地域性,是个名族的普遍崇拜的灵物的集合体,印度人虽封龙为王,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

(五)传说中的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作为民间传说应该由来已久,至明孝宗弘治年间,由于皇帝重订龙生九子的名目,从此盛极一时,为复命,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糅合民间传说,创出了龙生九子的名目,并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杨慎《升庵集》说,俗传龙生九子各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蚨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首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妞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利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趴夏,性好水,故利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

性好闲,故立于铺首。

李东阳之后,关于龙生九子的名目,明代学人笔记多有记载。

(六)龙文化的意韵

(1)龙的崇拜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发愤图强的奋斗,进取精神和永不止息的活力。它的基本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

(2)龙是中华远古多元化文化逐渐融合统一的象征。

中华文化是由炎黄为代表的华夏族,太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族,蚩尤为代表的九黎族以及戎狄苗蛮等许多个文化中心融汇而成,龙的形象是模糊集合了蛇马鱼熊猪虎龟等动物和合,抽象混血而成,它是中华文化多元发生的主动写照,蕴含着多元文化的综合创新精神。

(3)隐含着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

龙集各种动物的形象与一体,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症瑞,兆祸,示威等基本神性,龙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人追求普遍和谐的四大主体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矛盾关系和多元文化关系。

(4)龙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有威力的吉祥物,龙凤呈祥等说法反应了中国人逢凶化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儒学

一.儒家经书——十三经和四书

1.术语①经就是纲(先经后纬)

先秦时,经是对早期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献典籍的通称

②传是阐述解释经义的文字

③注是汉朝以后学者为经,传做的解释,称注,笺

④唐宋时期,学者们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著也进行注释和阐发,称作疏,正义

2.六经,五经,七经

①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经最早见于《庄子。天运》

②先秦六经到西汉时《乐》已失传,成为五经。

③汉朝以孝治天下,到东汉,又在五经之外把《论语》《孝经》定为必读书,扩大为七经

④熹平石经共计刻碑四十六石,无界格,用隶书镌刻,称为一体石经。刻了《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公羊传》《论语》,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

3.九经,十二经

(1)唐初,以五经为本,把古代阐述经义的传记也包括进里面,形成九经,《诗》《书》《易》《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

(2)唐文宗刻九经与《论语》《孝经》《尔雅》于石碑,称作十二经,这就是有名的开成石经亦称唐石经。今存于西安碑林

4.十三经与十三经注疏

(1)宋朝理学家把《孟子》也提高到经书的地位。北宋时期,在唐十二经上加《孟子》形成十三经,传至今日没变化

(2)南宋以后,把十三经以及较好的注疏正义刻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经书和注文,称十三经注疏。

5.宋代,《孟子》《中庸》《大学》《论语》四书与五经相配,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科举取士的标准读本。

6儒家经典传承的价值取向

①法圣人,重经典的学术倾向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不息的的精神源泉,但它形成重历史轻现实的陋习)

②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惰性思维模式

(十三经的积累和尊奉,把儒家经典奉若神明,把子曰成为一切是非标准,让未来服从过去,让成法固定了思维,维护尧舜禹汤文周孔的道统,后世学者视挖掘先圣隐含天机为天职,它窒息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意识,也印证了祖宗之法不能改变的律条,成为中国变法改制的阻碍)

③崇尚官本位,缺乏自然科学精神

(古代中国属于官本位社会,官本位价值观把许多人的心力引向仕途,儒家经典及种种著作只阐述治国安民之道,说明修身养性之功,少有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缺乏,导致科技和文化畸形发展)

二《论语》和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1.阐发了礼和仁的政治伦理思想。(以礼和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礼指周礼,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礼仪规定。主要有吉凶军宾嘉五种,

它把西周的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等所有政治制度用礼乐规定和表现下来)

①吉礼讲祭祀,《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氏”

②凶礼多指丧葬凶荒(灾荒赈济)《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③军礼是师旅操练,征伐之礼,军礼还包括均土地,争赋税,狩猎,营造修建,勘定疆界等。《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

④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这里主要是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

⑤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的礼仪,饮食,婚冠皆属嘉礼,《周礼春宫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

到了孔子,礼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礼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目标,主张克己复礼。

(2)礼是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和自觉意识。孔子主张尊尊亲亲,约之以礼

(3)礼是一种治国方略。孔子把德和礼当做维护统治的手段,而不主张单纯的政和刑。这就使儒学完全成为一种在位者的学说,而不是夺位的学说。

仁是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创立的道德伦理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仁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格,是所有人类美德的综合。

(2)人的本质是一种人类之爱,即仁者爱人。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的爱人是发自人的内在心理的仁,是超功利的,但要由近及远,荀子叫爱有差等。

(3)克己复礼为仁,在珍视传统和倾向保守的价值取向中,又透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4)仁的道德底线是不损人,基本内容是利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予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阐发了人文主义世界观

从论语的内容来看,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和人生问题,充分肯定人得今生今世的价值观,对天命鬼神即不否定,也很少宣传,采取了一种敬而远之的理性态度。

3.倡导尊尊亲亲,把孝悌作为维护当时宗法登记制度的手段。

孔子把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发散到社会政治,从而把外在的等级制度内化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伦理道德意识和自觉要求。因此,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一种君臣父子论。在孔子孟子之时,严格的忠君意识还未形成,它是一种带有血缘伦理意识的政治上的人际关系。孔子孟子君臣父子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称赞歌颂圣君,二是正君臣名分,三是强调君臣双方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带有鲜明的互利互惠等价变幻的特色。

4.创立了儒家的道德化人格理论

论语中有许多发人深思,极富教义的人生格言,很值得借鉴。

三.《孟子》和孟子的基本思想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学说主要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从《孟子》一书的内容来看,其主要思想有:

1.性善的理论

孟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固有的本性,《孟子告子上》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

孔子把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孟子又把家庭人伦内化为人的本性,强调其先验性,普遍性。这种道德品格不是外在的命令,而是内在的本性。

2.施仁政的思想

仁政的基本含义,是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原则运用和体现在政治之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实行仁政的具体主张:

(1)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2)取于民有制,薄其税敛。

(2)保护工商(4)重教化,省刑罚。(5)尊贤使能

3.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仁政的思想的核心是处理君民关系,为此,孟子提出了他出名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孟子认为君民关系是否和谐,主要取决与君如何待民,国家安宁的前提是君仁,君正,同时他还激烈地提出了反对暴君的思想,颂扬了汤武革命

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改善,古代社会的封建统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关于道德化人格理论

孟子心中的理想人格是道德化人格,所谓“道德化人格”是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人格典范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四.汉代经学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天道系统

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是董仲舒的儒学(《天人三策》即《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对儒学的两大贡献:

其一,使秦朝焚书坑儒后,受压抑,受迫害的儒学取得了政治上的独尊地位,并将儒家思想付诸实践。

其二,以儒家为主,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等思想进行再创造,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天人感应的天道系统。

1.天道的基本内容

(1)“天人相类”“天人相副”——天人合一说

董仲舒认为,天是整个自然的代称,是有意识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他把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神秘化的比附,认为天按照自己的形体制造了人。人是天的副本,天人之间存在一种和谐和协调一致的关系,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春秋繁露》

(2)神学的灾异谴告——天人感应说

在天人合一说的基础上,董仲舒大为宣扬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不仅为人们安排了正常秩序,还密切关注人间的活动,监督正常秩序的实现。如果人间违背了封建道德即天的意志,君主有了过失而不省悟,天便会降下灾异警告,这就是所谓“谴告”说。反之,如果君主之力天下太平,天就会出现福瑞或祥瑞。

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的中心目的就是: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他认为天子是代替天在人间实行统治的,君主之权是天所授予的,并按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这就是维护君权,神话君权的君权神授思想,另一方面,灾异谴告还有限制,匡正劝谏君主,改良政治的作用。在汉代政治生活中,用灾异建言政治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模式。

(3)“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

天道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他对五行的顺序进行了调整,以木火土金水为序。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样循环相生,这就是“比相生”。另一关系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这样循环相胜,就是“间相胜”

邹衍的“五德循环论”为“朝代的顺序”,也是和五行的自然顺序一致的。以土德王的黄帝为以木德王的商朝所克。以金德王的商朝为以火德王的周朝所克,以火德王的周朝将为以水德王的朝代所克,以水德王的朝代将为以土德王的朝代所克。

2.董仲舒的儒学与原始儒学的区别

(1)孔孟的儒学歌颂尧舜禅让,主张正君臣名分,董仲舒维护绝对君权,倡导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天道系统掩盖着的政治主张。

董仲舒对孔子孟子和韩飞等前人加以继承和神化,第一次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说法,虽然尚未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正式条文,但其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董仲舒把君臣关系纳入他的天道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君臣关系成为永恒的,不可违背的天道,亦即君权神授

其二,把君臣父子阴阳化,把五常五行化

其三,通过对君,父,夫的意志的服从,是三纲五常得到绝对体现。三纲五常虽也衍化出每个人道德义务的具体要求: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挮,君纤尘忠,但它的根本宗旨是:女服从于男,幼服从于长,卑服从于尊,它的本质是:强调绝对服从,弱化君,父,夫的义务和臣,子,妻的权力,强化君,父,夫权力和臣,子,妻的义务,这些弱势阶级在社会中逐渐只有义务没有权力,逐渐迷失了自己。

(2)旧儒学“敬鬼神而远之”注重人事,董仲舒讲天道

孔子儒学是伦理化的儒学,董仲舒儒学是神学化的儒学,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董仲舒虽然大讲天道,但并没有忽略人事,没有改变孔子孟子的初衷,没有改变儒学的入市特征。董仲舒的天是自然,道义的天,不是外国宗教的人生彼岸,而是注入了仁的情感,增添了人格特色。他认为,之忧仁政和道德才符合天意和人的本性。

(3)先秦儒学复古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素质教育概论 HY77分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 1. ()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教育学生做集 体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五爱”思想、 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 社会主义 (B) 个人主义 (C) 集体主义 (D) 人文主义 [分值: 2.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满足儿童 发展的需要。 (A) 人体需要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刚性需要 [分值: 3.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 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A) 学生成绩 (B) 素质教育 (C) 升学率 (D) 教育质量 [分值: 4.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 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 (A) 个别教学 (B) 个别化教学 (C) 单一教学 (D) 针对性教学 [分值: 5. ()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 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 精神审美素质 (B) 个人品德素质 (C) 独立人格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分值: 6. 成熟的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操作和理念的 ()。 (A) 共享性 (B) 公开性 (C) 发展性 (D) 同一性 [分值: 7. 人类一切文明进步都以文化成果的积累和()的提 高来体现。 (A) 文明水平 (B) 科学水平 (C) 教育水平 (D) 生产力水平 [分值: 8.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 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A) 教案 (B) 经验 (C) 成果 (D) 内容 [分值: 9. 全面传授知识即()、方法和手段全面。 (A) 授知内容 (B) 授知途径 (C) 授知对象 (D) 以上都正确 [分值: 10. 教育与()具有天然的联系,原始教育与原始社 会生活就曾融合在一起。 (A) 家庭生活 (B) 学校生活 (C) 社会生活 (D) 社区生活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2019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重农主义 周人极度重视农耕生产。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在《无逸》篇中,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1)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2)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重农主义”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2. 血缘九族制 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 行业组织 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四、简答题 1.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 历代农书所包含的思想及生产知识 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3. 儿童启蒙读物的特点 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 ①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 ②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

最新素质教育概论-考试90分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 正确 1. ()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 保障综合育人。 (A) 课程教育 (B) 文化底蕴 (C) 环境教育 (D) 素质教育 [分值: 2.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分值: 3.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分值: 4. 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 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有适宜 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 (A) 个性潜能 (B) 品德修养 (C) 发展潜力 (D) 文化修养 [分值: 5.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受教育 者的自教方法等。 (A) 教学经验 (B) 培训经验

(C) 教育方法 (D) 课改方法 [分值:6.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A) 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 (B) 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一段教育便能持续健康发展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D) 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 [分值: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 等。 (A) 揭示事物本质 (B) 反映内在规律 (C) 符合客观实际 (D) 以上都是 [分值:

8.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分值: 9. 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 (A) 技术教育 (B) 劳动教育 (C) 道德教育 (D) 科学教育 [分值: 10. 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 (A) 经济 (B) 科技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河北自考 素质教育概论总结

1人的素质结构分为3个层面,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3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构成了素质的整体结构。2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全面发展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1,应试教育与考试制度。应试教育和用考试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表面上看两者似有共同之处,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应试教育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轻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单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办学模式。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不是对立的,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也需要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样也不否定升学的意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促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与统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只有弄清两者的关系,划清它们的界限,才能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区别相对立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与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性质与目的不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性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尖子生。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国民基础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②教育价值取向不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应试教育是把教育活动作为应试升学和某只求官的工具。具有鲜明的功利性。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即教育活动本身的意义: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③课程体系不同。课程是培养目标的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就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以是升学为目的设置课程。素质教育则着眼于人的素质全面培养和提高,以素质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体系。④教育方法不同,教育方法是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应试教育把教育方法视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使他们达到升学目的的技能与手段。而素质教育则把教育方法视为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与手段。⑤评价体系不同,应试教育实行的选拔性教育单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教师,以升学率为唯一考核标准来评价学校的好坏。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出发点,要求实行合格的水平考试,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学生教师学校。⑥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被忽视,产生厌学情绪或片面发展,或个性受到压抑,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今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时要有统一的一面。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互相依存互为条件,两者根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要求。②应试教育包含着素质教育的因素,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了生长点和营养素。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依据一定条件会互相转化。 5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而全面发展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 6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组成。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导向和动力作用。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发展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是传授给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7素质教育的基本素质分为8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思维素质,创新素质。 8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和创新知识结构四要素组成。 9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 10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11素质教育的提出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与素质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第二阶段对素质的直接探讨。第三阶段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与探讨。 12从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经历了由素质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研究,到素质教育与自身理论探讨的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13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并为满足终身教育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14应试教育的本质上是一种学科课程设置单一,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追求教育的短期效应的教育模式。15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标,以硬件学科为重点,以把要考的内容反复教为主要手段,从挤时间、加大工作量上找出路,根据考试分数定质量,以此种“质量”高低论奖罚。16应试教育单一发展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方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少数学生,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二是教育目标狭隘,造成全体学生的片面发展 17为什么说应试教育的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但其智育的目标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知识和应试技巧,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了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于课堂之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外各种有益发展学生智力的活动,导致他们的知识面狭窄和高分低能。 18为什么说应试教育阻碍个性发展抑制学生创造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式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极为不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有可能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而传统的英式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学校小天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般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19为什么说应试教育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种统考会考的指挥棒转,管理目标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的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高分,使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不再有其真正的内涵。教师忙于知识灌输,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这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 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 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 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 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 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 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 现,其中就含有规律 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 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 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 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 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 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 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 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 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 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 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 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 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 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 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 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 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 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 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 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 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 立诸侯国家,史称封 建,所形成的社会制 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 (311年),匈奴贵族刘 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 虏晋朝皇帝,西晋灭 亡,史称“永嘉之乱”。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 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 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 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 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 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 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 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 佛教、道教、穆斯林、 景教、阴阳先生、萨满 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 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 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 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 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 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 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 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 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 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 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 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 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 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 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 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 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 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 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 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 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 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 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 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 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 产活动。 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 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 律,《春秋》经义不但成 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 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 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 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 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 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 门。 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 地、人、社会看做密切 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 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 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 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存的联系。 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 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 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 维方式。 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 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 象及其变化。 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 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 最高的德。 二.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文:① 本义是“错画”,也 就是花纹。②引申为 后天形成的品德、修 养。③在政治领域 里,引申为“文治教 化”。④天文指的是 自然现象和规律,人 文指的是社会现象 和规律。“化”的本 义是改易。 2.广义的“文化”定义 是以人类与非人类 的分野作为立论的 依据。狭义的文化又 称人文文化。 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 文化、华夏文化、炎 黄文化,它属于国别 文化。 4.文化的特点:民族 性、区域性、历史性、 创造性、时代性。 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 两个层次:上层文化 和底层文化。 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 层文化是以文字典 籍为媒体的,而底层 文化主要靠口头传 承。 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 念。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 是以中华文化为源 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长期历 史发展所积淀的文 化。 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 性、延续性、普遍性、 可变性。 10.《中国文化概论》是 一门兼顾历史的关 于中国国别文化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课程,是中国传统 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 用四分法:生产生活 文化、制度文化、思 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 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分布。地势最高的是 青藏高原,号称“世 界屋脊”。 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 塞之地,黄河在它的 西、北、东三面环绕, 南面是秦岭山脉,西 北有六盘山、贺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