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之分析

新闻调查之分析
新闻调查之分析

自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播出,《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其中历经了三次改版,栏目形式的成熟稳定、个性特征的清晰明确,使《新闻调查》逐渐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由于其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度调查的节目形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良知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精英阶层的追捧。但是,十年后中国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地方电视台的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内部新闻资源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今天的《新闻调查》面临着十年前同样的境遇:如何在绝境中探询新的途径,如何在陈旧中摸索出新的形式。

一、选题策划标准

选题往往是节目的灵魂,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选题标准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往往是决定栏目长久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策划是一个节目在运行之初,首先要做的工作。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前期策划。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界较早成功引入“策划”理念的栏目,于1998年成立了专业的策划组。对选题是否具有独家性、资料信息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可行进行敲定,并根据新闻线索及所收集的资料确定节目样式、基本结构、采访提问和镜头的设计等等。关于《新闻调查》选题标准应该准确我觉得应该确定为以下五点:

1、事件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深度的调查类新闻栏目,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是为众人所关注,具有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具有某种焦点性因素,无论是重大的社会热点,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对于缺乏重大性和重要性的选题无法在心理诉求上满足观众,也无法体现《新闻调查》一贯所承担的社会道义。其次,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是决定节目是否具有可看性的重要因素。英美传媒业甚至是学术专著中都将新闻事件称作“故事”,将制作新闻节目称为“讲故事”,其根本在于电视要想吸引受众,视听表现的可能性必须强调。[1]过程性为节目的深入挖掘提供了可能性,不至于调查很快走向终结,曲折性是保证节目悬念丛生的关键,而故事性则能为节目编排提供较大的活动余地,吸引观众深入了解事件真相、参与事件的思考,否则无力支撑《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长度。

2、代表性

也可以认为是选题的影响力。《新闻调查》面对的是全国上十亿观众,因此其选题应该是反映广大的公众生活,与公众的利益相关。它应该能代表某一个社会阶层、代表某一个社会群体,代表某一种社会观念。反映出某一个社会现象、揭示出某一种社会问题、体现出某一种价值观。最终是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以达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目的。

3、深度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调查类栏目,其吸引观众且能运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深度

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查过程的深入性。事件展现的过程是层层深入式,从事件表象这个露在地面的茎深入挖掘,直至其根部,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各个真相尽其所能地展现给观众,引发观众思考。另一方面是事件本身含义的深度性。对于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新闻调查》也要敢于触摸其敏感部位,以发挥一个国家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舆论监督的职能。

4、时效性

在这个信息扩散如此迅速的时代,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等这些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时效性”不仅仅只是消息类新闻的基本属性。《新闻调查》作为周播的深度调查栏目,不仅要对当下的重大的新闻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还要迅速广泛地收集资料,以能在第一时

间对事件真相进行细致深入地报道,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率先披露事件真相。对于广泛关注地新闻事件不但要跟进报道,而且对于被社会和大多数民众所忽视的社会问题和新闻事件也能敏感、及时地发掘出来。这在另一层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要具有独家性。在这方面《新闻调查》的选题不应该被动地受到其他媒体的左右,而应该主动出击,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掘出新的新闻价值。

5、话语的平衡

当下社会主要存在三种话语:主流话语、精英话语和大众话语。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话语而屏弃其他的话语权,尤其是作为一个国家级大台的新闻栏目,更不应该在这三种话语空间中出现失衡状态。但是,在现在的电视栏目里往往出现两个话语权相互勾结、同谋以排挤另一个话语权。

《新闻调查》一开始就以严肃性、深度性被视为一种精英文化,它提出“看真相,看内幕,一期一个真相”的口号,更是明显地将精英话语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现在《新闻调查》的精英话语渐渐消失,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主流话语和大众话语,而播出时段的延后,给这个栏目的收视率造成更大的压力。特别是现在博客的迅速发展,网络上一时充斥着各种话语,人们在主流媒体上寻找不到代言的境遇下,必然会转向其他的途径。一旦一个主流媒体无法在话语平等上得到更广泛的公众的信任,其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将大打折扣。因此《新闻调查》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尽量在这三种话语中找到平衡。

二、栏目模式:创新与突破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的央视品牌栏目,必然有其有别于其他栏目的特殊模式。而作为一个存在了十年的栏目,更应该有其固定的模式。从结构上来说,《新闻调查》的特色就是逐层深入的段落式结构,大致分为:事件介绍——事件进展——事件内幕——意义阐释。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调查模式,将整个事件作为一个大的悬念分解为几个小的悬念,逐个讲述、逐个解析、逐个击破。其特殊之处是在于能用紧凑的编辑方式将事件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丝丝入扣,另观众欲罢不能。

一)、创新

1、片花的运用

《新闻调查》中事件的递进式叙述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片花的使用。在45分钟的节目时间里,基本上会插入四次片花。片花的使用是《新闻调查》的一大特色,在内容叙述上起着结构性的作用——承上启下,其中“承上”的功能更为明显,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对之前的内容进行概括,一方面增强叙事节奏,吸引正在观看的观众继续收看。另一方面,保证刚看到这个节目的观众也能继续观看下去。

一般在节目开始采用对剪的方式,从采访人物的对话中截出关键语句,一人一句,形成节奏,清晰快捷地展现观点的交锋,呈现矛盾,扣人心弦,迅速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情绪。在第一次片花之后出现演播室主持人,简单讲述事件背景和原因,使观众了解事件原因,清楚为什么会对该事件进行调查报道,并引出接下来的深度调查。在深度采访过程中,从事件的表象着手,抓住事件的关键点逐渐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需要3到4个片花,将事件过程分成段落,形成逻辑,完成叙述。

同时片花的使用,能在画面空间上形成调整和变化。电视的视听特征决定了电视节目在画面和声音上不宜保持一种节奏。片花的平均使用,能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起动和跳跃,加上音乐的运用和声音节奏的改变,能保证观众在较长的视觉和听觉疲劳后,再次接受刺激,以全新的心态重新投入节目的观看中去。

2、解说词和空镜的使用

从形式上来说,《新闻调查》主要由两种基本形式组成。一个是出镜记者与被采访人一对一的专访形式。节目的主要内容、事件的核心部分主要出现在这种直接地交流与质疑中。另一种形式是利用空镜头完成关键环节的解说。由于整个事件仅靠记者与事件人物的访谈不可能完全展现,需要解说词进行过渡和阐释,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插入空镜头以在画面上协助解说词的完成。

解说词一般界于两个采访段落之间,在与上面的采访段落连接时一般运用运动镜头,而与下一个采访段落连接时,采访的声音先入。《新闻调查》中空镜头的运用都十分考究,可以说空镜不空,一般都会运用到和解说词内容相切合的画面,具有表意功能。除了解说的力量,更能在影像上通过意味深长的空镜头丰富表现形式、唤起观众的思考、浓化栏目的严肃风格。

二)、突破

以上都是《新闻调查》的特色,也是它的优势。随着媒体竞争态势的加剧,媒介资源的广泛分享,使得一些优秀、成功的栏目形式迅速地为他人所用。仅在央视内部我们会发现,《新闻调查》一对一的专访形式被后来的《面对面》借用,其探讨式的栏目样式在《央视论坛》中也能找到身影。由于其成功的运做模式,有着巨大的效仿和借鉴功能,很快就会有别的栏目学会并超越《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开创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努力尝试和借鉴新的形式和工具。一个成熟的栏目,往往容易被长期沿袭的固定模式所束缚。虽然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现实考验得以形成,但毕竟只是适合当时状态下的人们的收视喜好。观众不可能对一种节目永远保持最初的兴趣,一旦观众产生了厌倦,再成熟、再可靠的模式也应该放弃。

《新闻调查》每一期节目独立成章,在选题内容和选题角度上更多体现编导的个人意愿和价值去向,却忽视了信息的接受者——观众的心理需求。可以说《新闻调查》的封闭性大于它的开放性,如果能建立互动平台,接受观众的广泛意见选择题材和角度,在内容的可取性上将会更为可靠,在运作模式上也会更为稳定。

同时也可采取连续报道的方式,改变以往节目结束,调查结束,新闻事件也结束了的状况。对于观众感兴趣的,有继续报道价值的事件应该尽可能的继续追踪调查。也不要将一个事件完全拘泥于45分钟的时间框价内,可以根据事件的复杂性可以分作多期进行报道。

总之,《新闻调查》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将现有的栏目模式用到极至,而是要努力探索出新的形式,以走出目前势态疲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三、主持人地位的重新界定及人才储备

目前电视节目的栏目化生存使得主持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一个品牌栏目,在打造自己的独特风格时,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往往会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电视调查类新闻节目是以展现记者调查过程为特色的,因此强调出镜记者的原创性与独立性。所调查的新闻真相往往是有损公众利益的,又往往是被掩盖的,在各种阻力中,记者不仅要收集完整的事件信息,分辨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选择重要的事件人物,敏锐地察觉出事件的关键点,在采访交流中还要有冷静的思辩能力、强烈的质疑精神、巧妙的提问技巧、健康平和的心态、游刃有余的现场控制能力。

一个没有新闻热情和新闻敏感的人,一个在新闻现场缺乏发现眼光的人,一个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的人,一个不具备社会交往与主动协调能力的人,一个对社会问题缺少分析、思考和认识的人,一个不能站在时代高度来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望和审视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调查记者。[2]在王志专访刘姝威的那期《新闻调查》中,我们亲见了一位优秀的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是《新闻调查》铸就了像王志、董倩、长江、柴静、杨春这样一批优秀的主持人,但同时他们独具魅力的采访报道又为《新闻调查》风格的确定、影响力的扩大奠定了基础。没有《新闻调查》也就没有后来的这些名牌主持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出色的主持人,《新闻调查》又该何以维计?《新闻调查》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辨别是“戏保人”还是“人保戏”。如果是“戏保人”,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作为一个成功的主要因素会逐渐压倒主持人的个性特征,或者说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果是“人保戏”,主持人在以自己的个性魅力赢得节目的成功的同时,也使得节目的成败维系在了这一个人身

上,一旦失去了这个主持人,整个节目就会进入休克状态,开始走下坡路。因此,无论是“戏保人”还是“人保戏”都是电视节目的一种亚健康状态,是最好不要出现的情形。

作为一个周播的深度调查类新闻栏目,仅靠一两个优秀的出镜记者是不可能一直保证节目的质量,也不可能维持栏目高质量的运作。在最近的《新闻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些节目制作地仓促和粗糙。在《举报人李文鹃》中我们甚至看到了两个出镜记者,这与《新闻调查》一贯的节目形式不相符合。精彩提问的缺失、事件发掘地不够深入、社会意义揭示地不够深刻,同样是关于举报人的正义举动无法受到司法保护的题材,由王志出镜的《与神话较量人》却做到了直逼人心、深刻尖锐。一期品牌栏目的节目中如果少了品牌主持人的身影,一个以主持人所主导的的精彩交谈互动和个性魅力为支撑的节目,如果只是充斥着平淡、枯燥、无法从被采访人那里获得重要信息的提问,甚至是大段的被截取的被采访人的谈话,而少了采访交流的过程性和连续性,必然会使节目质量和可看性大打折扣。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新闻调查》缺乏足够的出镜记者,而且是优秀的出镜记者。王利芬离开《新闻调查》到经济频道任制片人,王志去了《面对面》,张羽去主持《东方时空》,董倩虽然偶尔会出现在《新闻调查》里,但在《央视论坛》还担任着主持人的工作。杨春和柴静在几年的实践磨练中已经渐渐成熟,也成为了名牌主持人,但仍能发现《新闻调查》在记者人才上的捉襟见肘。同央视的许多栏目一样,《新闻调查》也面临着严峻的“主持荒”。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的主持人选拔制度,如何培养和储备具有专业素质的记者人才,如何使主持人的个性特征融入到整个栏目的风格特征中,是《新闻调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题材、叙事、新闻、视听 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选择的三个范围: 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 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 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 道主题的载体。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60分钟》 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 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 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 2、同期声 3、解说 4、音乐 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调查》节目分析 新闻传播学院10广电班黄露1006010138 节目形态 节目类型: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调查》的成立时建立在《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上的。当年由于《焦点访谈》节目播出时长太短,受客 观原因限制,对新闻的调查不能够太深入,所以为了要成立一档能够 深入调查新闻事实的栏目,《新闻调查》应运而生。 节目时长:45分钟,这较之前的《焦点访谈》多出了十几二十分钟,这使得记者对新闻的采访深度和报道的张度都有所提高。 节目播出时间:(首播)周六21:30-22:15,(重播)周日0:15-1:00、2:45-3:30、4:15-5:00 14:10—14:55 节目播出方式:录播形式。 节目口号: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节目定位:比《焦点访谈》更深层次的解剖社会问题的大型深度节目。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 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拍摄方式:双机拍摄,一台拍采访对象,一台拍记者。这样,一方面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采访对象的行为言语,又能够客观地记录记者的提问和评论。 拍摄后期也可以在两个机位之间相间选取画面剪辑拼接,如此可使得 节目更加真实可信,提高了片子的记录性特点。 节目内容 选题:选题方向:《新闻调查》选取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节目的选题。主要有以下类型:1、全面深入的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2、国计民生改革热点话题难点疑点解惑3、大时代背景下一波三折的新闻故事。例如,98抗洪三部曲,在《新闻调查》历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记录。《保卫荆江》全国收视率排名第六,创下了《新闻调查》的收视纪录。 选题来源:l、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 2、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3、自主策划 4、内参资料 5、各部委新闻办 6、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7、互联网 8、报纸、电台等其他媒体 叙事方式:1、《新闻调查》的叙事方式是多角度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并进行递进式分析的。比如当年《新闻调查》做了一期关于《宏志班》的节目, 就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到了城市贫困的问题上,这对于当时社会只关注 农村贫困的问题是有突破性的,可以说它的叙事角度是很新颖的。而

调查报告特点

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 调查报告的类型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将调查得到的材料和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调查的报告。由于申论是根据现成材料完成考试内容,调查这一步所收集的材料可以由申论材料直接提出,所以,申论考试中涉及调查报告的可能性还是很大。调查报告依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大类型。下面,专家就如下五种类型的调查报告作出如下简要介绍: 1.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类报告通常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或一个部门的基本情况,它可能提供全面的情况,或者反映出某种动态、倾向,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成为决策的参考依据。 2.总结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这类报告通过对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的典型经验的分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阵、政策提供具体的经验和方法。它往往通过对某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收效的调查,分析概括出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的经验和办法,以指导和推动整体工作。 3.介绍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比较全面完整地反映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成长规律,揭示它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它多在“新”字上下功夫,重在扶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 4.揭示问题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是根据工作需要,为了解决矛盾和问题而写的。它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的调查,指出其危害性,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引起重视,促其解决。 5.查明真相的调查报告 这类报告多针对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事件进行调查,以披露真相,还其本来面目,消除人们的疑惑。它一般只叙述说明事实,不作过多的议论。这类调查报告的对象还包括未曾显露真相的历史事实,其目的仍然是还其本来面目,还历史以真实。 调查报告的特点 在申论考试可能涉及的其他实用性文体中,属于事务文书的调查报告,写作内容由于和申论的考查内容最接近而考到的可能性很大。 1.针对性 调查报告的目的是直接服务于现实工作。这就需要针对现实中的具体工作或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将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或总结经验,提供情况,或反映问题,查明真相,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成为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因此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关键,针对性越强其价值也就愈大。这一点也与申论的特点相契合。 2.客观性 调查报告的内容必须真实,作者写作时要力求客观。事实是调查报告的基础,在调查报告中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作者不能弄虚作假,必须客观地反映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否则,没有真实性,调查报告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3.叙述性 调查报告的重点在于表述调查所得的材料和结果,同时要从中得出结论和意见,这就决定了它要以叙述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议论。它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事实,说明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析综合,而无需完整的论证过程。 4.时效性

新闻调查主持人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把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在明确了某一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自身的角色意识之后,角色的担负人就需要进入并承担起这个角色,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传统的角色理论把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扮演。角色理论研究者之所以使用“角色扮演”这样一个词汇来定义这个过程是由于他们认为社会舞台和戏剧舞台有着高度的类似。 可以说社会这个大舞台为每一个角色赋予了明确的地位,并由此为他们设计好了具体的角色行为。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以冷静、客观、理性著称的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为例,探讨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 一、开放式的“漂流”调查———以控制论的视角来看 《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调查”。“调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那么套用这个概念,《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行为可以概括成为是到新闻现场去获取信息并形成意见。用这样的一个视角去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为代表的记者型主持人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特征:首先,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活动是在新闻现场而不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其次,记者型主持人在事先对于所要报道的事件是出于未知的态度,因此才要到现场“了解情况”,所以他在报道中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过程是彼此相容的,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同时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而演播室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播的“最后一棒”,通常而言是手边或头脑中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节目文稿或提纲,其传播的过程是在演播室里对已有的文稿在有声语言方面进行二次创作。 那么,作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其角色行使的主要途径便是“调查”,调查的起因就是对所报道的事件存在着未知因素,要通过调查对这些未知因素进行求解,从而“探寻事实真相”。正是由于有了调查的空间和必要,调查行为才能据此以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方式合理展开。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能够总结出《新闻调查》主持人最重要、最明显、最具区分特征的角色行使方式,就是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的调查———具体而言,《新闻调查》的证据与结论都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的,而是伴随着调查行为的开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好比在江河上漂流,虽然可以事先大致确定一个草拟的路线图,但是一旦付诸实践,则更多的还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分类的方法有多种。为了方便初学者,我们大体上可以按照表现手法上的区别,把导语简单分为三大类型。 1.叙述型导语 与新闻报道要可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叙述型导语。 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 (1)叙述型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例如——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出新一届中央军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等决议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又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这种导语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是要写好它,并不容易。这类导语弄不好,易陷于平淡,缺乏吸引力。要避免这个弊病,首先必须鉴别一下,你所要报道的内容中,哪一个新闻事实最有新闻价值,对读者最有吸引力,就在导语中突出这个新闻事实。一般而言,这样的导语必须具有较大的新闻信息量,而且所涉及的人或事必须有较为显著的特点。 (2)概括式导语,又叫综合性导语。它的特点是对整篇报道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这类导语通常适合那些内容较为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例如,浙江省仙居县百货公司有一大批女带鞋积压在仓库里,曾经委托几个供销社“移动代销”,并削价出售,结果仍未销出去。 后来又两个商贩买去60双下乡摆地摊,仅20分钟就被争购一空,第二天又去带了900双,不到一个钟头全部卖光。《浙江日报》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一个概括式导语: 本报讯积压在仙居县百货公司两年半的两千双女带鞋,和农民见面后,竟变成了畅销货。 这条导语从纷繁的内容中,概括出积压商品与农民见面后成畅销货这个主要新闻事实,突然了全文精华,对读者有一定吸引力。 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概括时的抽象程度不能过高,以免给人空洞的感觉。如果抽象程度较高,那就应该补充一点实实在在的内容。例如,《羊城晚报》有这样一天消息的导语:

新闻调查之分析

自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播出,《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其中历经了三次改版,栏目形式的成熟稳定、个性特征的清晰明确,使《新闻调查》逐渐成为央视的品牌栏目。由于其独特的新闻视角、深度调查的节目形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度被认为是社会的良知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精英阶层的追捧。但是,十年后中国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地方电视台的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内部新闻资源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今天的《新闻调查》面临着十年前同样的境遇:如何在绝境中探询新的途径,如何在陈旧中摸索出新的形式。 一、选题策划标准 选题往往是节目的灵魂,作为央视的品牌栏目,选题标准的明确化和清晰化,往往是决定栏目长久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选题策划是一个节目在运行之初,首先要做的工作。而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前期策划。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界较早成功引入“策划”理念的栏目,于1998年成立了专业的策划组。对选题是否具有独家性、资料信息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可行进行敲定,并根据新闻线索及所收集的资料确定节目样式、基本结构、采访提问和镜头的设计等等。关于《新闻调查》选题标准应该准确我觉得应该确定为以下五点: 1、事件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深度的调查类新闻栏目,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是为众人所关注,具有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首先,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必然具有某种焦点性因素,无论是重大的社会热点,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对于缺乏重大性和重要性的选题无法在心理诉求上满足观众,也无法体现《新闻调查》一贯所承担的社会道义。其次,过程性、曲折性和故事性是决定节目是否具有可看性的重要因素。英美传媒业甚至是学术专著中都将新闻事件称作“故事”,将制作新闻节目称为“讲故事”,其根本在于电视要想吸引受众,视听表现的可能性必须强调。[1]过程性为节目的深入挖掘提供了可能性,不至于调查很快走向终结,曲折性是保证节目悬念丛生的关键,而故事性则能为节目编排提供较大的活动余地,吸引观众深入了解事件真相、参与事件的思考,否则无力支撑《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长度。 2、代表性 也可以认为是选题的影响力。《新闻调查》面对的是全国上十亿观众,因此其选题应该是反映广大的公众生活,与公众的利益相关。它应该能代表某一个社会阶层、代表某一个社会群体,代表某一种社会观念。反映出某一个社会现象、揭示出某一种社会问题、体现出某一种价值观。最终是能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思考,以达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目的。 3、深度性。 《新闻调查》作为一个调查类栏目,其吸引观众且能运作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深度

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叙事特点分析 以“深度报道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为案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注重过程性、深刻性,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如何将新闻事实讲好,需要通过叙事来整合新闻信息,把握报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在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地沟油案中,也通过新闻叙事的手法,即“故事”、“叙事话语”和“叙述行为”三个方面对新闻事实的介绍呈现。 首先是主播的画面,一开始就交待了事件的重要信息:深恶痛绝的地沟油走上餐桌,在今年8月22日,公安机关侦破了特大非法制售地沟油的案件,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正如导视一样,交待信息并引出具体的新闻事实。 首先从报道的情节和细节上来看,这起地沟油案件被侦破,2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随后便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度挖掘,即“这起案件是如何侦破的?”“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制售地沟油的呢?”通过这两个提问随即把视线转到去年3月份。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倒叙的方式,找准了时间的切口,有了结果再去分析过程。当时宁波市宁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煎炸废油,炼制地沟油。根据这个线索,警方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随着侦破工作的继续,警方顺藤摸瓜把销往外省的中间人和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一些违法的粮油经销商抓获。而后又提出问题“在侦破这一案件后,围剿地沟油的这一行动又路在何方呢?”并且对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做出分析,指明应该如何治理地沟油。 深度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事实材料不那么完整,因此要通过捕捉典型细节来连贯,通过细节也有利于报道的节奏快慢有致。整个报道的细节主要是叙述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的视频语言,里边有悬念的设置,有报道的波澜,把人和人、事与事之间的冲突都展现出来了。该公司收购地沟油为什么要测试酸价?为什么经常有大量的白土运进格林公司?这都能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当然这正是叙事手法的运用,有意铺设新闻事件如何发展的疑端,随着情节的发展,事情原委会逐渐清楚,做出释悬,满足观众的心里期待。还有就是里边的矛盾冲突,在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侦破过程情节波折,通过新闻事实的事件本身来设置冲突。首先是警方掌握的证据与犯罪嫌疑人当时的说法完全不一致,也即是有了对立的双方,而且双方存在分歧,尤其是警方在跟踪该公司出厂的油罐车时被犯罪嫌疑人发现,被对方车辆猛打方向挤出去,拦住了。这使得报道气氛紧张,形成波澜。 从这则深度报道的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在“故事”上的叙事艺术。好的“故事”叙述总是遵循着一个呈现冲突的戏剧性过程,电视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更是凸显了这一点,而且故事里的悬念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种事件发展的矛盾和悬念使观众处于期待中,从而关注节目的进程。这档《新闻调查》对全国特大地沟油案的深入分析一开始就把公众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对立,从审判现场到侦破回顾再回到审判现场,处处安排兴奋点,观众也好似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警方一起进行调查,最终才慢慢掌握事实的全部,走向节目尾声。 从叙事话语和叙事行为上,依旧少不了戏剧性的悬念和冲突,并且运用各种镜头语言和人物采访,将画面、解说和现场同期效果相结合,用细节还原了收集、炼制以及买卖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事实真相,结构清晰,在最后一板块还针对专家做采访,分析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通过这一个过程,把侦破这一特大制

浅说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浅说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发表时间:2019-01-04T10:25:21.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李欣然[导读] 内蒙古通辽日报社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新闻导语,是新闻人历来都重视的一个地方。新闻导语写作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如何写好导语?新闻突出在一个“新”字,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以最快的报道出去。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例如,1999年8月26日通辽日报一版刊登的由通辽日报社记者郝殿荣采写的《通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本文的第一段写道:8月是金秋送爽的季节,8 月是科尔沁草原各族人民喜庆的季节。8月26日下午,万众企盼的通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紧着写道:“14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通辽市第一届人代会的开幕,对于通辽市人民来说是一件重要事情,这篇消息不仅突出了“8月26日”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北京时间的几时几分。除了突出一“新”字以外,导语还可以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不仅可以使新闻的开头部分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够把读者带入现场,令人长久难忘。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有在导语中出现如电影镜头般可视的画面。在导语中使用现场的对话或直接引语。在导语中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等。此外,导语最主要的是要用最简练的字句。其中要注意使用最常用的动词,尽量少使用形容词。因为,动词总能给读者最强的冲击力,最常用的动词读者能认识并理解。尽量少使用从句。尽量少出现过的细节内容。通过使用简练的字句交代读者最关注的细节,导语的内容才会更具体。新闻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硬式导语”,主要是指“六要素”导语等。就软式导语来就说,它是与硬式导语相对而言的,它形式多样、写作手法灵活。其中以描写、抒情、说明手法最为常见。例如,2000年2月5日通辽日报二版刊登的由该报记者张俊华采写的《过年要过出质量来》文中第一段写道:转眼间,春节到了,忙碌了一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有机会放松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重视也最喜欢过的就是春节了。人们习惯上把过春节称为过年。过年当然图的是热闹、喜庆、愉快的气氛。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年究竟怎样过才有意义。诚然,谁都希望过一个健康、祥和而快乐的年。所以,过年时,在讲求气氛之余,当然更要过出质量来。这段导语很自然很贴切,一下子把读者拉过年的氛围中,心中暖暖的。复合式导语就是将硬式导语的准确性、客观性、快捷性与软式导语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感人性等特点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导语。 导语的写作技巧有很多种。例如:一语破的法;设置悬念法;欲擒故纵法;化静为动法;拟人修辞法;数字对比法;速写勾画法;巧用背景法;古诗名句法;抑扬顿挫法;特写镜头法;一张一弛法等等。在这里举一个数字对比法。2009年2月3日通辽日报一版刊登的由本人采写的《通辽市外贸进出口增速全自治区第一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第一段写道:2008年,通辽市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进出口增速迅猛,外贸结构明显改善。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675万美元,同比增长2.2倍,增速位居全自治区第一。其中进口3588万美元,同比增长2.7倍。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达14.087万美元,同比增长2.1倍,完成全年目标(5100万美元)的2.7倍。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又如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新闻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或听众阅读和倾听全文开头部分。一般来说,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期待有更精彩的新闻导语的出现。通辽日报社李欣然

最新如何分析电视节目资料讲解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分析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和影视作品分析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 考查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笔试协作的形式,即当场观看一段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电视节目分析文章。活着直接回答试卷上已根据此节目和形式提出的问题。 第二种是以免试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直接回答考官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 考查目的: 考官主要是想通过此项科目了解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片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应变和写作能力。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二、电视节目的特质和特征 1.电视节目的特质 2.电视节目的特征 三、电视节目的分类 1.新闻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调查等。 2.教育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类型。 3.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 4.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心上、健身健美等。 5.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

四、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丁文是否贴近节目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特点。 例如:《东方时空》,节目定位鲜明,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宗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 分析时刻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进行。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样开始、发展、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制作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运用镜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呵护要求的节目的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照明的不同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管,能否使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多情调场景。 (3)录音。分析录音室能否针对每一种不同性质的节目,恰当的运用录音设施,使录音的节目能反映其精华。 (4)剪辑。分析剪辑师画面镜头租借是否合理,各种特技画面是否到位。(5)合成。分析图像、语言、美术、影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分析节目制作时,要特别关注片头、片尾部分,分析片头是怎样出

新闻调查

《新闻调查》播出节目《天价住院费》,以下为节目内容。 被采访人: 富秀梅患者翁文辉的妻子 翁强患者翁文辉的长子 于玲范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 郭小霞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丁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 杨慧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纪检委书记 高松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物价科科长 谭文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王雪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 马育光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心外科专家 翁小刚患者翁文辉的三子 演播室: 去医院看病对很多家庭来说都很让人发愁,因为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已经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位观众向我们反映,他的家人在医院住了67天,光住院费就花去了将近140万,平均每天花去2万多。这么高额的费用,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钱又是怎么花掉的?《新闻调查》记者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

解说: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富秀梅:真是,老头儿这死的真是死不瞑目,不是说他死了以后闭不上眼睛,就是我们家属到现在为止我每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睡不着觉,我心跳马上就加快。 解说: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医院给富秀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件事:买药和交钱。 富秀梅:六点钟不打电话,七八点钟护士长打电话交钱每天,开始6月1号 6月2号两天交了十八万块钱,三号就马上就通知交钱,当时我们为了救人根本没有想别的,从此以后就是每天交五万块钱,每天,第二天早早的又要交钱。 解说:富秀梅保留着二个月来在医院给老伴交费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了139万7千多元。平均每天将近2万1千元。 富秀梅:我们从来没欠过医院一分钱,只要他提出这个药,不管是多贵,我们都是想尽办法,就是你要从他身上去割肉我都得让他割,为了给老头儿治病是不是。 解说:翁文辉夫妇以前都是中学教师,自己远没有能力拿出这么多钱看病。父亲的医疗费主要是由他们经商的大儿子翁强承担。 记者:这样每天几万块钱的花费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属估计都是无法承受的。 翁强:如果从做儿女的来讲呢,你说付出几百万我认为就是几千万它也值,它不像是一个生意,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肯定不会考虑它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或者有多大的价值,或者有多大的意义,对我来讲一分钟,只要能挽救一分钟,我都不会放弃的。 解说:几百万元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帐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 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 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 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例如: [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事件发展过程中,找出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时间点写进导语。例如:[美联社罗马1997年9月27日电]意大利文化部长昨天警告说,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庞贝古城可能面临着“再次死亡”,除非开辟更多的空间供游客参观,以缓解过分拥挤的现象。(《意大利古迹极其需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一、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 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收视的竞争,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就目前国际电视市场节目形态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信息形态、访谈对话形态、评论类节目形态、综艺娱乐节目形态、记录片节目形态、电视剧等不同的节目形态。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化,但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新闻传播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的主要形态分为消息类新闻,包裹式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 二、《焦点访谈》节目的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其结构模式: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演播室主持人引入(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我们小组分析: 1.在新闻事实陈述部分,它往往通过主持人的同期声,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这个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但是这些问题的局限性比较明显,都不够深入。 比如在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中,主持人的同期声配的问题是“何为氟乙酸甲酯”;“那么,既然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氟乙酸甲酯这种剧毒液体又是如何得以流入快递路线呢?”“那么为什么化工公司明知违规,还要借用普通快递公司渠道呢?”“事实上,若是

(完整版)《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分析 (广电0802杨柳叶青) 片子立论 《以生命的名义》以男男同性恋这一艾滋高发群体作为切入点,进而调查对其作为艾滋病感染的第二大群体存在的干预工作。 然而,看过片子后,存在的疑问是,片子重点并不十分明确,它既想要讲男男同性恋的问题,又想要通过其来调查他们作为高危群体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既有在片子中给人以对同性恋群体的隐约偏见,又想要给人们传递消除偏见的信息。想要两者兼得的情况下,或者说通过同性恋群体的切入点来反映艾滋病妨预工作,而且“以生命的名义”片名,会让人有这样一种印象:无论男男同性恋是怎样的群体,都以其作为生命的个体/群体的存在对艾滋病传播带来的隐患,多少存在偏见的意味,如若正常看待,何必强调需要“以生命的名义”来证明呢?告诉观众我们要在“以生命的名义”为前提条件下来接受这一事实吗? 记者表现 柴静: 她是电视机里那个有着光洁的高高的额头的女子,那个清汤挂面的头发不时地垂下遮住面颊的女子。柴静在采访中绝大多数提问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带着女性记者特有的温柔,用心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使得她的新闻中有了柔软的一部分,柔软的这一部分,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对人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同情。《以生命的名义》中柴静问小江:“你为什么特别想让他唱这首歌(《我愿意》)呢?你觉得这首歌传达的是什么呢?”她让小杨在采访现场再次唱了这首歌,摄影师给了两人双手十指紧扣的特写,在略带沙哑的歌声里,观众感受到了同性爱人之间浓浓的爱意,这份爱与异性恋的爱情一样的美好。 然而同时,柴静也不缺乏记者刚性的一面,她不回避让人尴尬尖锐的问题,会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采访对象说出她想要的回答。片中柴静追问重庆市渝中区计生办的周生建:“这部分人(指男男同性恋者)是同性恋人群当中更为敏感的一群人,他们甚至是打击刑事犯罪的一个对象,你是一个政府的官员,你怎么来对待这个群体?” 片子的末尾柴静说道:“在这里(抗击艾滋的战场之上),科学、关爱、理解终将取代愚昧、歧视和偏见。”有着“新闻女侠”之称的柴静用她坚定的眼神,平静的叙述带给了观众波澜起伏的感动。 制作精良 《新闻调查·以生命的名义》在选题上就具有了天然的拉动力,同性恋群体,同时又是艾滋高发人群,容易吸引观众,将他们带入情感的意蕴空间。 1.提示视窗: 如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实在难以让看电视的人心平气和。对任何节目来说,观众的流失可能就在一二十秒之间,如何把握前奏和开头就显得十分重要。 “他们(同性恋者)同时也是艾滋高发的潜在人群。比一般男女要高十几倍或者几十倍,风险从何而来?安全套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性而不是安全。干预如何进行?艾滋病是一个很急的事儿,不能等。”短短二十秒的视窗,就包括了同性恋、艾滋病等敏感话题,节奏感强、内容紧凑,有紧迫感、有悬念,足以吸引观众眼球,锁定节目。视窗的信息量足够,让观众不仅知道节目讲什么,更应该让观众产生想知道结果是什么的冲动。 2. 采访对象选择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以《新闻调查》为例

2011年05月学术探讨 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以《新闻调查》为例 文/于芳 摘 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特色,并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调查实践为例,从报道手法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关键词:电视;调查性报道;本土特色;《新闻调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2-01 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在我国已经得到广大受众的广泛欢迎,比如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种媒体中却是发展最快的,也是最受受众普遍关注的。下面本文就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的新闻实践,从报道手法方面来分析一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 第一,富有个性的故事化叙事方式。 透过富有个性化的镜头语言,用电视特有的优势来阐述一个故事,承载一定的思想深度。无论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要探究某种社会现象,《新闻调查》都是在叙事,节目中充满悬念、冲突、隐秘,结构上一波三折、层层推进。“《新闻调查》要求每一个节目都应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不是漠视,其理想的状态是:不同的内容能够引起观众不同的情感与态度——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不人道与不民主的愤慨,对偏见的警觉,对观念与制度的反思等等;所以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程度、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1]新闻评论部的副主任梁建增曾把这一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2]凄婉可悲的《藏羚羊之死》、积极向上的《走进大山的年轻人》、发人深省的《贩毒家族覆灭记》等许多节目都因故事性而大为增色。《一个死囚的忏悔》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除了把母性、人性和社会的普遍美好的感情挖掘地够深够细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设置了故事化的悬念和情节。 《新闻调查?婚礼后的诉讼》节目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一个刚举行了婚礼七天的新娘,不仅逃离了新房,还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状告新郎强奸了她。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当女主人公说明他们只是举行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而找到公安局和妇联的时候,没有给她满意的答案,但是她没有放弃。在她一遍遍申诉时,她竟然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男主人公控告她用婚姻诈骗钱财。事情没有什么进展,竟然又受到阻碍,冲突、波折,记者又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当地引起的许多有关伦理、法律、习俗的争论,情节引人入盛,又引起观众的思考。 第二,报道始终坚持客观平衡的立场。 《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谈到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时这样说:“一个错误,表面看总有明确的受害与施害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历史、制度和法律的坐标系里就会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一个人的责任那么简单。在调查中,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起义愤或是控诉和指责,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3]《新闻调查》的记者在采访时尽量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报道中尽量客观真实的把事件展现给受众,尽量客观真实地把事件双方的话语、态度都表达出来,尽量给双方同等申诉或是辩解的机会,以达到一种客观的平衡,让受众自己从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价值的判断。而这种客观平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量保证报道中事实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并且要表明事实、背景、观点从何而来。 第三,报道充满了人文关怀。 特别是一些中性题材中,很多事物和人的身上总会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新闻调查》就很注意捕捉这种闪光点,给节目增添了很多情感的热点和收视的亮点。如《新闻调查?双城的创伤》中,记者柴静在采访心灵受到极大创伤的小学生时,没有像采访其他对象那样提出很多理性化的问题,而是设身处地的为小孩子的承受能力着想,当她看到孩子流泪时,要么轻轻地为他擦去泪水,要么拍拍肩膀表示安慰——每一个无声的画面传达出的报道内涵,都让观众心领神会。充满关爱的现场感拉近了观众和记者的情感认同和视角融合。在《新闻调查?逃亡日记》中,犯罪嫌疑人赵军在回忆自己的逃亡经历时“真的很傻,很可悲,我自己亲手把自己毁了……”,这个时候屏幕上出现了“电线上站着一只小鸟”的画面。通过节目我们可以知道在赵军逃亡时最大的心理感受就是孤独的滋味,他的这段充满悔恨的自白,想要诠释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编导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人犯罪逃亡时,还不如一只小鸟自由。一个画面就可以把主题表现的更加深刻,更加触动人心,编导在一篇短文里说自己是“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一个逃亡者”。 第四,报道始终保持理性和严肃的风格。 《新闻调查》始终遵循“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4]“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5]在媒体日趋娱乐化的今天,虽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不像西方的媒体,特别是西方的商业电视那样有明显的媚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但是很多新闻类节目更趋向于娱乐、轻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新闻栏目因向着娱乐化发展而收视率巨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新闻栏目经不起收视率的巨大诱惑和压力,慢慢被视觉刺激、猎奇、轰动效应、色情暴力等内容侵蚀。而《新闻调查》能够经受住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节目内容的严肃和精神气质的理性,是非常难得的。《新闻调查》冷静而深入的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又通过记者的采访尤其是追问,挖掘出深藏在表面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理性本质的东西。 电视调查性报道凭着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巨大的潜能,已经成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宣传形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我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特色做好电视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是所有媒介人努力的共同目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参考文献: [1]梁建增,赛纳,张洁.调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纪实报告.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246—254. [2]转自朴实的采访人生——记央视《新闻调查》记者董倩.新华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3948527.html,/newsmedia/2003-04/11/content_827128.htm,2003-04-11. [3]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采写编,2005年03期. [4][5]王俊臣.《新闻调查》——透视常人难以触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第四期. 312 2011.05

新闻导语分析5

新闻导语分析: 一、七好: 1、《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8日新闻——马尔萨斯有关中国和印度的预测离谱吗? 这则报道的导语是:当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还少几百万的时候,尊敬的马尔萨斯先生(Thomas Robert Malthus)就预测说,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将导致饥荒、饿殍以及高死亡率。 首先读者看到新闻标题就会被该报道吸引住,当读者看完这段导语时更会被其吸引。导语的首要目的就是吸引读者,也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这段导语中“当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还少几百万的时候”这一句完全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全世界的人口中当然包括印度人口,可是这里为什么说全世界人口比当今印度的人口少几百万呢?这无疑使读者对这篇报道“一见钟情”。当然我作为读者受众也想知道谁是马尔萨斯,他又预测了什么。这就是这段导语的好处。 2、《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2日新闻——中国房地产还能火多久? 导语:在《中国有多少人抱怨高房价?》一文中,笔者探讨了住房私有率(私有住宅面积占比)和住房自有率(拥有自有产权住宅的家庭户数占比)的差异,并粗略估算过去10年累计有至少6亿中国人抱怨高房价。 我们都知道房价问题是我们身边较普遍而且关系民生的问题。这则报道也是报道房价问题,可是它与其他报道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从房价本身入手,从它的导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则报道从一个侧面从购房者的角度去分析中国的房地产还能火多久。中国有多少人抱怨房价?导语告诉我们至少6亿,这说明是保守估计,那么购房者抱怨房价的原因是哪些方面呢?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哪些抱怨这些问题都是受众关心的问题,这就是这篇导语的好处之所在。 3、《华尔街日报》2011年4月8日新闻——中国保障房建设面临挑战 导语:中国政府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承诺正面临来自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中央政府的公信力将经受考验。 导语不仅要有实质性内容而且也要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是2011年两会提出的新的热点问题,这篇导语就抓住了这个热点,并提出了由保障型住房而引出的其他热点问题。这也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因此导语点到了要点。 4、《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4月8日焦点观察——双汇“安全”不是靠现场嚼出来的 导语:对于双汇来说,抛开一切急吼吼的“证明秀”,真正做好自己,让质量绝对过硬,才是最好的现实选择。 “瘦肉精”事件的的出现让消费者对双汇肉制品产生质疑。这条导语运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带有文学性质,是一条延缓性导语。 5、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10日新闻——京港澳高速粤北段特大交通事故死伤数增至16人 导语:中新社韶关4月10日电(李凌应春明夏辉)广东韶关市警方10日晚向媒体通报,4月9日凌晨5时左右发生在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北梅花路段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9日的4人增加至6人,10人受伤。 这则导语开门见山,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让受众一眼就能明白新闻传达的是一个什么信息。 6、《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1月新闻头条——京珠北连环撞殡仪馆收到七具尸体 导语:韶关京珠北4·9特大交通事故究竟是几死几伤?南都独家报道当地警方公布的4死4伤死伤人数有漏报后,昨日继续展开调查,发现坪石殡仪馆和乳源县殡仪馆共收到7具该车祸的尸体。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追踪报道的导语,它不仅回顾了上篇报道的相关内容,也提出了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并且突出了受众对交通事故的信息需求,这就是这则导语的优点。 7、《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1日电——一旅日留学生刀刺街机母亲 导语:南都讯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一名汪姓旅日留学生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数刀。上海警方透露,纠纷的原因是母子二人因为在日本上学的学费问题发生争执。 导语一般都是为全篇定音的,这则导语直接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信息传达出来,让受众被新闻事件吸引,进而继续看新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