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2021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2021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2021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分式5

||-x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x ≥0 B .x ≠±5 C .x ≥0 且x ≠5 D .x ≥0且x ≠±5

2、不等式2(x-2)≤x-2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若方程k

x x +=+233 的根为正数,则k 的取值范畴是( ) A 、k<2 B 、 -3

4、若3y=4x, 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 、47=+y y x

B 、14=-x y y

C 、8

32=y x D 、41=-y y x 5、假如2m , m ,1-m 这三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从左到右依次排列,那么m 的取值范畴为( )

A 、 m>0

B 、 m> 0.5

C 、 m<0

D 、0

6、若不等式组???>-<+m

x x x ,148的解集是3x <,则m 的取值范畴是 (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7、假如x-3是多项式2x 2 -5x+m 的一个因式,则m 等于( )

A 、6

B 、 -6

C 、 3

D 、 -3

8、若将分式24a b a

+中的a 与b 的值都扩大为原先的2倍,则那个分式的值将 ( ) A .扩大为原先的2倍 B .分式的值不变

C .缩小为原先的2

1 D .缩小为原先的41 9、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觉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宽约为( )

A .12.36cm B.13.6cm C.32.36cm D.7.64cm

10、已知x 2 -5x -2006=0 ,则代数式2

1)1(2(23-+---x x )x 的值是( ) A 、 2006 B 、 2007 C 、 2008 D 、2010

二、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1、分式方程

1-x x +1=1

-x m 有增根,则m= 12、若分式23a x -的值为负,则a 的取值范畴是 . 13、已知: a:b:c=3:5:7且2a+3b-c=28, 那么3a-2b+c 的值是 .

14、为使x 2 -7x+b 在整数范畴内能够分解因式,则b 可能取的值为 。

15、已知m ,n 为整数,3m+2 = 5n+3 ,且3m+9>30 ,5n+3<40, 则mn 的值是 .

三、解答题(55分)

16、分解因式

①3231827a a a -+ ②22

44243x xy y x y ++---

17、解分式方程

2244212-=-++x x x x 18、化简求值:23,13)181(-=++÷+--x x x x x 其中

18、已知:

23234a b b c c a ---==,求代数式567439a b c a b c

+--+的值;

19、先将231()11x x x x x x ---+化简,然后在不等式组. 的自然数解中,自选一个你喜爱的x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10分)

20、(2010济宁)某市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米的管道,决定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这一工程,已知甲工程队比乙工程队每天能多铺设20米,且甲工程队铺设350米所用的天数13423(1)253x x x x x -?+≥-???-+<+?

与乙工程队铺设250米所用的天数相同。

(1)甲、乙工程队每天各能铺设多少米?

(2)假如要求完成这项工程的工期不超过10天,那么为两工程队分配工程量(以百米为单位)的方案有几种?请你设计出来。

(3)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究吗?假如能,请添加适当的条件,并解答之。(10分)

21、

B卷(满分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2、已知:22230a ab b --= (0)ab ≠,则b a a b

+的值是

23、当2a =2211a a a a

----的结果是 24、分解因式:(2)(3)(1)8x x x x -+++=

25、 已知:11a b +=,21b c +=,则2c a

+的值为 . 二、解答题:(共30分) 26、已知:214x xy y ++=,228y xy x ++=,求x y +的值;(10分)

27、 (1).已知a=4,c=9若b 是a , c 的比例中项,求b 的值。

(2)已知线段MN 是AB,CD 的比例中项,AB=4cm,CD=5cm ,求 MN 的长。并摸索两题有何区别。

28、 “华联”超市预备从上海购进甲、乙两种商品进行销售,若每件甲的商品进价比每件乙种商

品的进价少2元,且用80元购进甲种商品的数量与用100元购进乙种商品的数量相同.

(1)求每件甲种商品、每件乙种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5分)

(2)若该“华联”超市本次购进甲种商品的数量比购进乙种商品的数量的3倍还少5个,购进两种商品的总数量不超过95个,该超市每件甲商品销售价格为12元,每件乙种商品的销售价格为15元,则将本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全部售出后,可使销售两种商品的总利润(利润=售价-进价)超过371元,通过运算求出“华联”超市本次从上海购进甲、乙两种商品有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5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及答案

金台区小学教师命题比赛(期末)参赛试卷 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在相应等级 上划“√”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任务,面对 下面的检测,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心想事成! 一、仔细想,认真填 1、淘气8:30到校学习,下午4:25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 )时( )分。 2、在一幅比例尺为1 : 00000的地图上,表示72千米的距离,地图上应画( )厘米。 3、 10 3 =( )÷( )=( )%=6:( ) 4、三千九百零四万零五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5、做10节底面直径20厘米,长1米的烟囱,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6、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的( )。 7、把1米长的铁丝截成每段长 1 5 米的小段,要截( )次,每段是全长的( )%。 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1 : 2 : 1,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9、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有 ( )只,兔有 ( )只。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4个白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 11、六年级4个班之间将举行拔河比赛,采用单循环制进行比赛, 全年级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

12、按规律填空:15 ,210 ,315 ,… n ( ) 13、一位船工在河面上运送游客过河,每小时运送5次。如果船工早上7时在北岸开始运送第一批游客到南岸,中午12时船工在( )岸吃午饭。 (填“南、北”) 14、2时15分=( )时 1 m 2 8 cm 2=( ) m 2 二、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正确打“√ ”,错误打“×”) 1、圆的直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 2、1 的倒数是 1 ,0 的倒数是 0 ( ) 3、六(1)班有50人,今天2人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 4、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 5、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圆。 ( ) 三、慎重选择,对号入座。(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增加( )立方厘米。 A 314 B 1256 C 942 2、一条直径为2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 A .6.28厘米 B .3.14厘米 C .5.14厘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条射线长50米 B 、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 、20XX 年是平年 4、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量得每段绳子长n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 、3n B 、6n C 、8n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A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 在式子a 1,π xy 2,2334a b c ,x + 65, 7x  +8 y ,9 x +y 10 ,x x 2 中,分式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2 2.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22 =--a b b a B .b a b a b a +=++12 2 C .b a b a +=+111 D .x x ÷2=2 3. 下列关于分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x =2时, 21-+x x 的值为零 B .无论x 为何值,1 3 2+x 的值总为正数 C .无论x 为何值,13 +x 不可能得整数值 D .当x ≠3时,x x 3-有意义 4. 把分式)0,0(2 2≠≠+y x y x x 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都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 的值将是原分式值的( ) A .2倍 B .4倍 C .一半 D .不变 5. 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三边之比为5∶6∶7 B .三边满足关系a +b =c C .三边之长为9、40、41 D .其中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 6.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12 -m ,m 2,12 +m ,其中m 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 )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 -m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m 2 C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为12+m D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为6,另两条边长是连续偶数,则该三角形周长为( ) A. 20 B . 22 C . 24 D . 26 8.已知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当x <0时,必有y <0 D.点(-2,-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y 轴上点A (0,2)出发, 经过x 轴上点C 反射后经过B (6,6),则光线从 A 点到B 点所经过的路线是( ) A.10 B.8 C.6 D.4 10.为迎接“五一”的到来,同学们左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 准备召开“五一”联欢晚会,小刚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 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距离应为( ) A.0.7米 B.0.8米 C.0.9米 D.1.0米 二、填空题 第9题图

最新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最新北师大版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 4.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即;当n为正整数时,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a≠0); (5)商的乘方:;(b≠0) 7.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1)审;(2)设;(3)列;(4)解;(5)答. 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四种: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得边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边的关系,判断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 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2 b c a +=,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 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 2 2,1,1n n n -+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 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222a b c +> 锐角三角形,222a b c +=直角三角形,222a b c +<钝角三角形 判定直角三角形 a..找最长边; 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 c.确定形状 第二章 实数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30 分)★★ 1 、一个两位数同时能被 2 、5 、 3 整除,这个两位数是( ),最小是( )。 2 、一个数的因数是18 ,这个数是( ),它有( )个因数,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3 、一个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是最小的既是合数又是奇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 ,这个数写作( )。 4 、①4500dm3 =( )m3 ②0.85dm3 =( )cm3 ③73cm3=( )ml ④50L= ( )ml 5 、如果675□4 能被3 整除,那么□ 里最小能填( ),能填( ) 6 、把210 分解质因数:( )。 7 、在比10 小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 和( )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 ) 和( ) 。 8 、数据12 、13 、15 、14 、15 、11 、0 的中位数是( ) ,众数是( ) 。 9 、一个长方体,三条棱的长分别是5 分米、4 分米和3 分米。如果把这个长方体放在地面上,占地面积是( ) 平方分米,最小占地面积是( ) 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所占的空间是( ) 立方分米。 10 、用棱长1cm 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棱长4cm 的大正方体,至少需要( ) 个小正方体。 11 、3/8 千克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3 份;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14 、5 个1/4 写成假分数是( ),化成带分数是( )。 二、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1 0分)★

1 、把18 分解质因数是:18=l×2×3×3 。……( ) 2 、个位上是0 的自然数一定是2 和5 的倍数。……( ) 3 、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4 、没有因数2 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 ) 5 、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6 、长方体的棱长扩大2 倍,它的体积也扩大2 倍。……( ) 7 、真分数都小于1 ,假分数都大于1 。…… ( ) 8 、1 千克的1/5 和2 千克的1/10 同样重。…… ( ) 9 、因为5/13 =10/26 ,所以5/13 和10/26 的分数单位相同。…… ( ) 10 、妈妈买回一个蛋糕,我们一家3 口人分着吃了,每人吃了它的1/3 。…… ( ) 三、选择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 1、分数单位是1/6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A 、2 ; B 、3 ; C 、4 ; D 、6 2 、把一个正方体分割成两个小长方体后,表面积( )。 A 、不变; B 、比原来大了; C 、比原来小了 3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 倍,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 )倍。 A 、3 ; B 、6 ; C 、9 ; D 、27 4 、棱长是 5 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 )平方厘米。 A 、10 ; B 、25 ; C 、50 ; D 、125 5 、用一根长( )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长 6 厘米、宽5 厘米、高2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CGS2009-2010学年度下册期中文化素质调研试卷 八 年 级 数 学 亲爱的同学:人生就像花一样,尽力地发芽,尽力地生长,尽力地开花,尽力地结果。枝可长可短,花可香可淡,果可大可小,但只要尽力了,就是圆满无悔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你! 一、我的选择我做主(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式子: a 2、x y π+、32x 、1+x x 、x x x )1(+、x 1+y 1,分式的个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 5个 D 、 2个 2、把分式方程 21-y -y y --21=1的两边同乘y -2,约去分母,得 ( ) A 、 1-(1-y )=1 B 、 1+(1-y )=1 C 、 1-(1-y )=y-2 D 、 1+(1-y )=y-2 3、如果 1 12 --x x 的值为0,则代数式x 1+x 的值为 ( ) A 、 0 B 、 2 C 、 -2 D 、 ±2 4、已知函数y = x k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 、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 、y 随x 增大而增大。 D 、此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5、在反比例函数y =x 2 的图像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 < x 2 <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精华版)

1.1 不等关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不等式概念的理解 难点: 怎样建立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1. 如图1-1,用用根长度均为l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那么绳长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 =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 =12呢? (4)改变l 的取值再试一试,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分析解答:在上面的问题中,所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 )4 (l ,圆的面积可以表示 为2 2?? ? ??ππl 。 (1) 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2,就是 25)4 (2 ≤l ,即25162≤l 。 (2) 要使圆的面积大于100㎝2,就是 2 2?? ? ??ππl >100, 即 π 42 l >100 (3) 当l =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41682 2cm =,圆的面积为)(1.54822cm ≈π ,

4<5.1,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 =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916122 2cm =,圆的面积为)(5.1141222cm ≈π , 9<11.5,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 不论怎样改变l 的取值,通过计算发现:总是圆的面积大,因此,我们可以猜想, 用长度增色为l ㎝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π42l >16 2 l 2. (1)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能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 离地面1.5m 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这棵树至少要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只列关系式) (2)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 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2m/s ,人离开的速度为4m/s ,导火线的长度x (m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答案:(1)设这棵树生长x 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则5+3x >240。 (2)人离开10m 以外的地方需要的时间,应小于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410<2 .0x 分析巩固练习: 用不等式表示: (1) a 的相反数是正数; (2) m 与2的差小于3 2; (3) x 的 3 1 与4的和不是正数; (4) y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不小于3。 解答:(1)a 的相反数是-a ,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所以“a 的相反数是正数”就是-a >0; (2)“m 与2的差”就是m-2,“ 差小于 32”即是m-2<3 2 ; (3)“x 的31”就是31x ,“x 的31与4的和不是正数”就是3 1 x+4≤0; (4)“y 的一半”不是2 1 y,“x 的2倍”就是2x ,“不小于3”即指大于或等于3,故 “y 的一半与x 的2倍的和不小于”就是2 1 y+2x ≥3。

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 (1)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质,还具备等腰三角形和 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即:两个锐角都是45°,斜边上中线、角平分线、斜边上的高, 三线合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外接圆的半径R,而高又为内切圆的直径(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均为45°,高又垂直于斜边,所以两个小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则两腰相等); (3)若设等腰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1,则外接圆的半径R=2+1,所以r:R=1:2+1. (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 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 (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c2-b2,b=c2-a2及c=a2+b2. (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 的每一条直角边.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 是直角三角形. 说明: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 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 (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 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 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说明: 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 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 们不是够勾股数. 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 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5,12,13;8,15,16;7,24, 25 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 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

最新北师大版2018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 班别:姓名:评分: 一、计算。(12分) 12-6= 11-2= 16-7= 4+8= 17-8= 12-3= 17-9= 6+7= 13-7= 11-7= 14-7= 9+5= 二、填一填。(8分) 1、6比13少(),15比6多()。 2、妈妈买回13个桃子,吃了一些后还剩下6个,吃了()个。# 3、给每只小动物1个雪梨,还差()个。 4、7再添上()就是15,5加()等于14。 5、()比12小5,()比12大5。

三、算一算,给小鱼排排队。(将算式填入鱼缸中)(10分) 15-9 18-8 13-8 17-8 12-9… >>>> 四、小蜜蜂采花蜜。(算一算,连一连)(10分) * 6+7 13-4 13-8 17-4 16-9 13 7 5 9 5+8 14-7 [12-5 9-0

五、在○里填上“<”“>”或“=”。(6分) 18-9○17-8 16-8○5+0 15-6○18-9 11-2○3+8 14-6○15-7 15-8○16-7六、看图列式(16分)只 1、 2、本8只 [ 13本15 只 □○□=□(本)□○□=□(只)七、谁多多几(10分) (1) ()多□ -□=□(只) (2)

: -□=□(个) ()多□ 八、解决问题。(28分) 1.(13分) , (1)()个,()个,()个 ○= (个)(2)比少()个。

(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 11-8= (个)解决的问题是: 2、(15分) (

| (1)羊和小蜜蜂一共有几只 = (只) ) (2)小蜜蜂比小鸟少几只 = (只)(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a x x 31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把23x x m +-分解因式得2 3(1)(2)x x m x x +-=++,则m 的值是( ) A .2 B .3 C .—2 D .—3 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2b a b a -=- B .()2 2224y x y x +=+ C .()()a a a 21212822-+=- D .()()y x y x y x 4442 2 -+=- 3.如果分式 2 ||5 5x 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是( ) A .0 B .5 C .-5 D .±5 4.若不等式组的 解集是x<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2一5时,方科的解是正数 D .无法确定 7.把多项式m 2(a-2)+m(2-a)分解因式等于 ( ) A .(a-2)(m 2+m) B .(a-2)(m 2-m) C .m(a-2)(m-1) D .m(a-2)(m+1) 8.如果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3 B. m≤3 C. m=3 D. m <3 9.某商贩去菜摊买黄瓜,他上午买了30斤,价格为每斤x 元;下午,他又买了20斤.价格为每斤y 元.后来他以每斤2 y x +元的价格卖完后,结果发现自己赔了钱,其原因是( ) A .x y C .x ≤y D .x ≥y 841 x x x m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初二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2c b a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 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a2 +b2>c2锐角~,a2 +b2=c2直角~,a2 +b2<c2钝角~ 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 (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10。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 ()()341009161002510042 2 2 2 2 2 x x x x x x +=+===,,,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中考突破 (1)中考典题 例. 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 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A A E C B D (1) (2) 思维入门指导:梯子顶端A 下落的距离为AE ,即求AE 的长。已知AB 和B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C ,只要求出EC 即可。 解:在Rt △ACB 中,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在中,Rt ECD EC ED CD ?22222252225=-=-=.. ∴EC=1.5 ∴=-=-=AE AC EC 215 05..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米。 点拨:要考虑梯子的长度不变。 例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 ,CD=9m ,∠ADC=90°, 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思维入门指导:求面积时一般要把不规则图形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0分,共10.0分。) 1.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2. 53和35一样大。 ( ) 3.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4. 99大于100。 ( ) 5.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6.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7.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8.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9. 39和41的中间是42。() 10. 40+5比50+4小。() 二、单选题。(共10.0分。) 11. 从89开始往前数,第4个数是[ ]。 A、88 B、87 C、86 D、85 12. 最大的两位数是[ ]。 A、10 B、99 C、100 D、19 13.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大于65[ ]。 A、60+5 B、65-5 C、70+5 D、5+50 14. 下面哪个数与47最接近[ ]。 A、74 B、41 C、51 D、63 15. 从67开始往后数,数到73是第几个数[ ]。 A、6 B、7 C、8 D、9 16. 这个图与哪个图表示的数一样[ ]。 A、 B、 C、D、 17. 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既大于21,又小于27[ ]。 A、45-5 B、10+2 C、20+5 D、28-8 18. 合唱队有40人.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 A、10 B、38 C、43 D、85 19. 小军跳绳1分钟跳了38个,老师比小军跳得多得多,老师可能跳了多少个[ ]。 A、40 B、24 C、89 20. 爸爸今年36岁,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一些,妈妈可能多少岁[ ]。 A、38 B、20 C、34 21. 盒子里面有9颗珠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

初二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二第二学期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矩形 D. 直角三角形 2. 点A 的坐标为(2,3),则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 A. (-2,3) B. (2,—3) C. (3,2) D. (-2,-3) 3. 若x=2y ,则分式 y x+3y 的值为( ). A. 15 B. 25 C. 14 D. 12 4. 若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4,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2x B. y=4x C. y=8x D.y=16x 5. 下列分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 4x 2 = 2x B. -x+1x+1 = -1 C. 2x 4x-6 = x 2x-3 D. 1-x+1x-2 =x-2-x+1x-2 6.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 B. 对角线相等 C. 四个角都是直角 D.对角线互相平分 7. 关于反比例y=-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B. 图像经过(2,1) C. 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D. 当x>1时,-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逆命题、互逆命题的概念,及反证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测试卷六套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卷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0x > C .2x ≤ D .2x < 2.如图,在ABCD Y 中,AE CD ⊥于点E ,65B ∠=?,则DAE ∠等于(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1= C . D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25DAE ∠=?,AE 交对角线BD 于E 点,那么BEC ∠等于( ) A .45? B .60? C .70? D .75? 6.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 )上,设木棍中点为P ,若木棍A 端沿墙下滑,且B 沿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 到点O 的距离(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7.如图,在ABCD Y 中,90ODA ∠=?,10 cm AC =, 6 cm BD =,则AD 的长为( ) A .4 cm B .5 cm C .6 cm D .8 cm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边长之和为6,斜边长为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0.25 B .0.5 C .1 D .25 9.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 ) A .23 cm B .24 cm C .27 cm D .249 cm 10.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为24,点D 在线段AC 上,点F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4BC CF =,DCFE 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 B .4 C .6 D .8 11.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3BC =,6AB =,90BCA ∠=?.在AC 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则DE 的长度为( ) A .6 B .3 C . D 12.在x 轴上,且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的坐标是( ) A .(2,0) B .(2,0)- C .(2,0)或(2,0)- D .(0,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当3x =-_________. 14.如图,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AD 交于点O ,120AOD ∠=?,8BD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 1.判定(SSS) (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b,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