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

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
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

模具常见异常之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录

一. 毛边

二. 冲头易断

三. 跳料

四. 拉伸破裂

五. 抽芽破裂及偏差

六. 脱料不顺

七. 螺丝易断

八. 折边呎寸及角度偏差.

九. 推平后间隙过大及翘边

十. 铆合不良

十一. 滑块不顺及易裂

一. 毛边

产品毛边是我们冲压厂冲压模具最容易出现的异常之一,下面我就对毛边出现的原因及排除分几类讲解.

1. 单纯冲孔模毛边:

原因分析

1>.凸模与凹模磨损严重(正常损坏)

2>.凸模与凹模被铲(包括材料冲二次或模腔内异物等)

3>.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大.

4>.凸模与凹模间隙偏移.

5>.凹模堵料而被挤裂.

改善对策

1>.研磨凸凹模刃口,保持刃口锋利.

2>.视被铲坏之程度,可修复之凸凹模,可研磨补焊,严重之则要换凸凹模.

3>.检查凸模与凹模,视实际情况修整凸模与凹模之间隙.

4>.根据孔的正确位置,再确定凸模或凹模移位.

5>.将凹模落料孔斜度加大,保証落料顺畅.

2.复合模及切料毛边

原因分析

1>.复合模自动化送料偏移或不到位导致切单边而将凹凸模刃口铲坏.

2>.内外导柱与凸凹模定位梢偏移,导致间隙不均.

3>.对于切料凸模(冲头)冲头端面无靠肩,而将凹模外侧磨损产生,冲头受挤外移产生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送料平行度及长度,保証不出现上述情况(模具上之定位作卡料装置)

2>.重新合模,试配凸凹模之间隙后固定,再加工凸凹模定位梢.

3>.将冲头端部追加靠肩.

3.其它之毛边.

原因分析

1>.工件定位过紧而刮出毛边.

2>.避位不够导致刮出毛边(如抽芽,折边后工序在后工站的避位)

3>.抽芽孔上之毛边(预冲孔即有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定位(保証工序件之定位正确性)

2>.将避位加大.

3>.修整预冲孔之毛边.

二. 易断冲头

冲头按断的机率大小来区分,应该依次为预冲头,结构薄弱之异形冲头而此二种冲头其一般为工作部位断掉,另切料之异形冲头,却经常因为冲头的凸定部位断掉,也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下面就一些造成这些冲头断掉的原因及一般的改善作简短的说明一下.

1. 预冲头易断之原因分析

1>.凹模因落料斜度不够或凹模磁性过大造成堵料,以致凸模断掉.

2>.工作部分过长,强度不够.

3>.凸凹模间隙偏移.

4>.材料冲二次时,材料卡放到位(或模腔内有异物)

5>.冲次量已到正常损坏.

6>.脱料板内弹簧断掉,致使脱板变形而折断.

7>.夹板与脱料板偏差.

改善对策

1>.将凹模下之落料孔斜度加大或孔径加大,凹模用退磁器退磁.

2>.工作部位减短一般采用4mm以内.

3>.研磨冲头或凹模,调整间隙(视呎寸之需要)

4>.产线人员保証材料不重压.

5>.更换冲头,保养时检查.

6>.检查弹簧,更换弹簧及冲头.

7>.修改夹板或脱料板之过孔间隙(视凹模之位置修改)

2.其它类冲头断掉之原因分析:

1>.对于结构薄弱之冲头断掉之原因及对策与预冲差不多.

2>.对于切料冲头固定方法的不一样而导致从固定处拉断.

3>.铆头之冲头回火不够,导致铆处崩掉而拉下(尽量不用铆头)

4>.挂钩之冲头因挂钩受力位置不对或挂钩根部直角而造成易断.

5>.夹板上之沉头不够.

改善对策

1>.固火后再用或改用挂钩及用螺丝锁.

2>.修改冲头挂钩之位置,保証受力均匀.

3>.加高沉头孔.

三. 跳料

跳料包括小型冲孔跳料及较大型切料废料跳料

原因分析:

1>.凹模间隙过大.

2>.凸模磁性过大.

3>.凹模刃口磨损,刃壁光亮.

4>.凸模进入凹模有效行程过短.

改善对策

1>.调整凹模间隙,重新线割入块

2>.凸凹模退磁.

3>.用披覆机将凹模刃口打粗糙.

4>.加长凸模的工作长度.

1. 另外对于型冲子加长后再将工作面磨一缺口成R角或刃口倒角均可(附图)

2. 对于较大型冲子,可在冲头内加装顶料梢或滚珠螺丝(附图)

四.拉伸(深)破裂

拉伸(深)破裂之原因

1>.凸凹模之间隙过小(包括整体间隙和凸凹模偏移之局部间隙)

2>.凹模无圆角粗糙度过大.

3>.材料材质过硬,塑性不好.

4>.拉深高度超过材料塑性变形的极限(拉深次数为一次)

5>.第二次拉深材料未到位

6>.压边力不够,拉深后凸台边缘起皱或凹陷.

改善对策:

1>.将凸凹模之间隙修整至正常值.

2>.按产品要求研磨相应R角并抛光.

3>.如果材料超规太多则更换材料,另可相应加大凹模R角及光亮度可

避免.

4>.可以分几次拉深.

5>.调整定位使其能正确定位.

6>.凹凸模之脱料板加弹弹力,增加压边力

五.抽芽破裂及偏差

1. 抽芽破裂之原因分析:

1>.抽芽冲头预冲刃口断掉.

一次性抽芽:2>.凸凹模偏位.

预冲孔抽芽: 3>.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小.

4>.预冲孔毛边过大或冲头断掉,孔未冲出.

5>.凸模破裂(抽芽冲头工作部位崩缺)

改善对策: 1>.更换抽芽冲头.

2>.调整凸凹模位置.

3>.将凸凹模间隙调整至适中.

4>.更换预冲冲头.

5>.更换抽芽冲头.

2. 抽芽高度不够之原因分析.

1>.预冲孔孔径太大.

2>.抽芽冲头工作部位进入凹模深度不够.

3>.抽芽冲头直径太小,与凹模间隙太大(或凹模直径太大)

4>.预冲孔之材料到抽芽工站时错位,以致抽芽后一边高一边低.

改善对策;

1>.将预冲孔修改至适当之直径(如果预冲孔太小,导致抽芽后偏高.

2>.加长抽芽冲头工作长度.

3>.将抽芽冲头修改至所需要的直径,凹模也一样.

4>.调整抽芽或预冲孔二个工站的定位,视抽芽孔的位置来调整.

六脱料不顺

脱料不顺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模板磁性太大

2定位太紧

3脱料梢弹簧失效(脱料板也一)

4脱料板上无脱料梢

5材料受压线挤压宽度增加在后工序定位不良造成

6材料变形平面度不良

7产品折边或成形后模具上避位不够.

8 滑块被卡死,活动不顺

9对于复合模,材料与废料未完全分开

改善对策

1将模板退磁

2依产品定位的位置正确性调整定位

3更换脱料梢弹簧(脱料板也一样)

4在脱料板上追加顶料梢

5最好能采用内定位.或定位在没有变异的位置

6调整材料的平面度

7加大模具上之让位

8修整滑块.使其能滑动顺畅

9上下模追加顶料梢.使材料与废料能顺利分开

七螺丝易断

螺丝断裂: 分正常损坏与非正常损坏

一正常损坏之原因

1螺丝本身的受力设计就不够(规格不对或数量不够)

2螺丝本身的材质太差

3螺丝的正常损耗冲次已到而断

改善对策

1将螺丝规格改大.如用M8或M10数量增加(视实际情况而定) 2更换新材质之螺丝

3保养模具对更换

非正常损坏

1二块板之间错位而强行紧固

2凸凹模间隙过小(特别是成形模具)

3对于有气垫之模具,顶杆过长.气垫压力过大..导致下模螺丝断掉4折边.成形模.,冲压二片料或冲二次

改善对策

1扩孔或重新鑽孔

2詷整凸凹模间隙

3顶杆与模具气垫板标准化

4尽量避免冲二次或二片料

八折边尺寸及角度不良

一. 折边尺寸不良之原因:

1. 设计时材料展开长度错误.

2. 定位鬆动.

3. 折边角度偏差影响呎寸.

4. 材料未压死,致R角太大(模高,气垫压力等)导致尺寸偏差.

5. 在冲孔时就已错位.

6. 折块螺丝鬆动或断掉导致尺寸不稳定.

7. 预折边压线位置偏差.

8 材料变形,平面度不良影响定位不良.

改善对策:

1. 变更材料之下料长度或可增加预折边压线可修整过来.

2. 调整定位.

3. 将折边角度调整至规格内,

4. 调整模高及气垫压力或弹簧保证材料能压死.

5. 调整前工站冲孔及切料,保证前工件之正确性.

6. 更换螺丝坚固.再调整定位.

7. 调整预折边压线位置.

8. 调整材料平面度.

折边角度不良之原因分析:

1. 凹凸模间隙偏大角度偏大.

2. 气垫压力过大或过小(凹模弹力过大或小)致角度偏大或小.

3. 凸模R角过大时.

4. 折块螺丝鬆掉或断掉.

5. 材料变形及平面度不良.

6. 预折边压线位置不对或深浅不一.

7. 凸模压线过高或过低致角度偏小或偏大.

折边角度不良改善对策:

1. 调整凹凸模之间隙.

2. 调整凹模之气垫压力.

3. 修整凸模R或凸模负角度减少回弹.

4. 紧固或更换折块螺丝.

5. 调整材料之变形及平面度.

6. 调整预折边压线位置及深浅.

7. 修整凸模上之压线高度.

九翘推平后间隙过大及翘边

间隙过大原因分析:

1. 预折边压线过深或位置偏移.

2. 折边后角度偏大及往外变形.

3. 推平滑块让位不够.

4. 推平滑块之间隙过高或过低或模具闭合高度压得太死或未压死.

5. 推平滑块让位不够.

6. 推平滑块之间隙过小或过大.

7. 材料材质过硬.

改善对策:

1. 修改预折边压线的高度或位置.

2. 调整折边角度及材料变形度.

3. 调整上模压块之高低或模高.

4. 加大推平滑块之让位.

5. 调整推平滑块之间隙.

推平翘边之原因分析:

1. 预折边压线过浅及位置不对或折边凸模无压线或压线过浅.

2. 推平模压块高度不够未压死.(包括模高不够)

3. 推平滑块之间隙过大.

4. 材料材质过硬.

改善对策:

1. 调整压线之深度及位置.

2. 加高推平压块之高度.

3. 修整推平滑块之间隙.

4. 更换材料或修整预折边压线之宽度及深度可克服. 十铆合不良

铆合不良之原因分析:

1. 铆合冲头R角过大或过小.

2. 抽芽孔与铆合孔偏位(折边成形时).

3. 抽芽高度不够.

4. 产品在铆合模内定位不良.

5. 铆合冲头破损.

6. 铆合冲头与凹模孔错位.

7. 铆合冲头与凹模间隙过大或过小.

8. 铆合冲头过短进入凹模深度不够.

改善对策:

1. 修整铆合冲头R角.

2. 调整折边成形时之抽芽孔与铆合孔之位置.

3. 修整抽芽高度.

4. 调整定位.

5. 更换铆合冲头

6. 调整铆合冲头与凹模.

7. 调整铆合冲头与凹模之间隙.

8. 加长铆合冲头.

十一滑块不顺及易裂

滑块不顺及易裂之原因分析:

1. 滑块与模板之间隙过小.

2. 滑块内弹簧断掉.

3. 滑块压二片料或模腔内异物造成裂开或变形.

4. 滑块模内R角过小造成易裂.

5. 滑块模内脱料位置不对受力不均.

6. 滑块与模板接触太粗糙.

7. 结构设计太薄弱,

改善对策:

1. 修整滑块与模板之间的间隙.

2. 更换滑块内之弹簧.

3. 修复滑块补焊研磨.

4. 最好变更滑块及模板内的槽的R角.

5. 调整滑块与脱料位置让其受力均匀.

6. 抛光滑块及模板间隙的接触面.

7. 加强结构不能改的可改为快换式镶件式.

关于模具的异常报告

关于模具的异常报告 450-04-76模具用料POM 该模具的76号产品粘模严重,并且脱模不顺;同时该产品的批锋较多,给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其原因是该产品的后模省模不到位,;同时产品的筋位多,致使产品在脱模时有一定的困难,而该产品的批锋多是模具的滑块碰模不好而产生的批锋. 建议解决方法: (1):把76号产品的后模重新省模并且在产品的边缘开多一个冷料孔其目的是让产品在脱模时后模无阻力,而冷料孔是铺助产品脱模. (2)关于产品的批锋多主要是模具制作时滑块与模具飞模不好,现在只能从新烧焊,再重新飞模以达到没有批锋的效果.(该模具省模.烧焊及重新飞模.加开冷料井所有费用累计¥2000元) 450-04-19模具用料POM+GF10﹪ 该模具的前模漏水,致使前模无法装水生产,导致产品的生产周期严重延长;而后模冷却又不是很到位,同时19号产品的前端又无法通水,这样就导致了19号产品内部容易热收缩,出现在假缺胶现象;而打油生产是为了冷却模芯使产品不容易热收缩,给正常生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也给品质带来了隐患. 建议解决方法: (1)查找前模漏水的原因,看是否有补救的方法,如果有补救的方法 则从新钻运水道加强模具的冷却系统;如果品没有补救的方法则重新开前模;而后模也只能是加强产品的冷却系统,也得多开运

水道,才能真正的使模具得到及时有效的冷却.(该模具前后模加开运水所需费用¥2500元,其中包括前模漏水的地方烧焊.飞模) 450-04-18-21模具用料PPS 该模前后模都无运水,产品无法及时有效的冷却;使模具的温度降不下来,由于该料的性能和PA相近,产品需要及时有效的冷却,而该模具根本就没有冷却系统,使产品无法冷却,导致18号产品容易出现如拉高.变形.收缩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同时又加长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模具在这次生产时模温一度达到了近200℃,完全造出了PPS料所需的模温;而18号产品的前端有缩水现象是前模排气不好,也和模具上没有冷却系统有很大的关连;而21号产品表面有明显的不平整现象是模具的滑块也不是很平整,使做出来的产品外观不光滑,并且也有热收缩现象,再者模具没有冷却水,如果大批量的生产很容易让模具的司同.顶针.滑块.顶板.导柱出现烧死. 建议解决方法: (1)给模具加上冷却系统,让模具得到有效冷却(加开运水道),给18号产品的前模加开排气槽,让模具里面的气有地方排出去;关于21号产品表面不平整现象,可以将模具的两个滑块进行省模抛平整.模具加开运水以后能有效的让模具的司同.顶针.滑块.顶板.导柱得到有效的冷却,不容易出现烧死的情况.(该模具前后模全部加开运水以及21号产品的滑块.抛光.省模所的费用累计¥4500元) 450-04-32模用用料POM 由于该模具的制作工艺有一定的问题,模具无法试模,并且产品严

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

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模具常见异常之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录 一. 毛边 二. 冲头易断 三. 跳料 四. 拉伸破裂 五. 抽芽破裂及偏差 六. 脱料不顺 七. 螺丝易断 八. 折边呎寸及角度偏差. 九. 推平后间隙过大及翘边 十. 铆合不良 十一. 滑块不顺及易裂

一. 毛边 产品毛边是我们冲压厂冲压模具最容易出现的异常之一,下面我就对毛边出现的原因及排除分几类讲解. 1. 单纯冲孔模毛边: 原因分析 1>.凸模与凹模磨损严重(正常损坏) 2>.凸模与凹模被铲(包括材料冲二次或模腔内异物等) 3>.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大. 4>.凸模与凹模间隙偏移. 5>.凹模堵料而被挤裂. 改善对策 1>.研磨凸凹模刃口,保持刃口锋利. 2>.视被铲坏之程度,可修复之凸凹模,可研磨补焊,严重之则要换凸凹模. 3>.检查凸模与凹模,视实际情况修整凸模与凹模之间隙. 4>.根据孔的正确位置,再确定凸模或凹模移位. 5>.将凹模落料孔斜度加大,保証落料顺畅. 2.复合模及切料毛边 原因分析 1>.复合模自动化送料偏移或不到位导致切单边而将凹凸模刃口铲坏. 2>.内外导柱与凸凹模定位梢偏移,导致间隙不均. 3>.对于切料凸模(冲头)冲头端面无靠肩,而将凹模外侧磨损产生,冲头受挤外移产生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送料平行度及长度,保証不出现上述情况(模具上之定位作卡料装置) 2>.重新合模,试配凸凹模之间隙后固定,再加工凸凹模定位梢. 3>.将冲头端部追加靠肩. 3.其它之毛边. 原因分析 1>.工件定位过紧而刮出毛边. 2>.避位不够导致刮出毛边(如抽芽,折边后工序在后工站的避位) 3>.抽芽孔上之毛边(预冲孔即有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定位(保証工序件之定位正确性) 2>.将避位加大. 3>.修整预冲孔之毛边. 二. 易断冲头 冲头按断的机率大小来区分,应该依次为预冲头,结构薄弱之异形冲头而此二种冲头其一般为工作部位断掉,另切料之异形冲头,却经常因为冲头的凸定部位断掉,也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下面就一些造成这些冲头断掉的原因及一般的改善作简短的说明一下. 1. 预冲头易断之原因分析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

A版 汇签: 制定:审核:批准:修订记录:

1.目的 为了规范产线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并能通过相关人员确认、分析、及时解决,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户与工厂合作产品之生产线发生的异常现象。 3. 职责 3.1 工厂品质:提出异常问题,确认是否属实。 3.2 工厂工程:负责产线异常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善对策。 3.3 工厂IQC:跟进改善结果及效果确认;对来料进行管控。 3.4 工厂品质:提供异常的最终处理方案,并对改善方案评估/验证;供应商改善报告回复及监控。 3.5 客户项目、结构、工程:负责结构、软/硬件异常问题的解决。 3.6 客户采购:负责来料异常商务方面的处理。 3.7 客户计划:负责异常发生时总体计划的协调和异常发生产生的工时和物料的签合。 3.8 质量总监:让步接收最终审批。 4. 异常处理流程 4.1工厂仓库按客户计划要求根据BOM及套料单领取物料安排生产! 4.2产线在生产中发现产品与样板不符、功能缺失、装配出来的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来料无法使用等现象时, 及时上报IPQC、工厂品质&工程等相关人员确认。 4.2 工厂品质确认异常可接受,通知产线继续生产;如确认异常成立则交工厂工程分析同时开出《生产异常报 告》。 4.3 经工厂工程分析,给出初步分析结果,结果分为工艺问题、设计问题、来料问题。 4.4 由工厂工程分析为工艺问题,由工程辅导产线纠正生产工艺,工厂品质监督确认,产线恢复正常生产。 4.5 经工厂工程初步分析异常属于设计问题,在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自行处理,但需将解决办法知会客户,若 无法解决的则书面知会客户品质、项目、结构、计划。由客户计划主导协调客户项目结构分析在30分钟内给出临时处理解决办法,经工厂品质确认合格恢复生产;对于后期的改善对策,由客户品质主导负责协调项目、结构工程等一起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并进行验证,得到工厂品质确认方可进行生产安排! 4.6由工厂工程及品质确认异常是来料问题,第一时间以邮件通知客户计划、品质、采购,并要求客户品质在 30分钟内对物料问题给予回复处理意见(临时解决办法),工厂给予相应配合和支持!同时客户品质联系供应商到工厂工厂及时解决,并要求供应商给出不良原因分析及改善报告回复,客户品质对其进行验证,同时要求供应商挑选符合品质标准的物料经品质确认后方可恢复生产。 4.6.1若供应商没在规定时间(原则上要求供应商4小时内)到工厂处理,先由采购或品质与供应商沟通,如 果供应商同意接收工厂工厂挑选并承担其挑选费用和不良物料,产线予以上线生产! 4.6.2 由于A 物料来料不良比例较高,拆修时造成B物料不良,产线立即提报生产异常单和提报预估损耗比例, 让客户品质现场确认,后续以此作为退料依据! 4.7.生产异常时产线处理: 4.7.1当产线单项不良超过20%,通过加工处理,不良率仍超过5%,经与客户计划协商,产线开出异常通知单, 通知停线。工厂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提报工时损耗及物料损耗明细,让客户计划汇签确认! 4.7.2生产过程中造成A类物料≥1%的损耗,连续二个小时达到此标准产线暂停线待处理,如超1.5%应立即暂 停线待分析处理。 4.7.3生产过程中造成B类物料≥3%的损耗,应立即暂停线待分析处理。 4.7.4生产异常发生时如客户品质有人在工厂由客户品质确认,如无则由工厂品质确认,必须在接到异常半小

模具异常及处理方法

模具常见异常之原因分析及对策目录 一. 毛边 二. 冲头易断 三. 跳料 四. 拉伸破裂 五. 抽芽破裂及偏差 六. 脱料不顺 七. 螺丝易断 八. 折边呎寸及角度偏差. 九. 推平后间隙过大及翘边 十. 铆合不良 十一. 滑块不顺及易裂

叮叮小文库 一. 毛边 产品毛边是我们冲压厂冲压模具最容易出现的异常之一,下面我就对毛边出现的原因及排除分几类讲解. 1. 单纯冲孔模毛边: 原因分析 1>.凸模与凹模磨损严重(正常损坏) 2>.凸模与凹模被铲(包括材料冲二次或模腔内异物等) 3>.凸模与凹模间隙过大. 4>.凸模与凹模间隙偏移. 5>.凹模堵料而被挤裂. 改善对策 1>.研磨凸凹模刃口,保持刃口锋利. 2>.视被铲坏之程度,可修复之凸凹模,可研磨补焊,严重之则要换凸凹模. 3>.检查凸模与凹模,视实际情况修整凸模与凹模之间隙. 4>.根据孔的正确位置,再确定凸模或凹模移位. 5>.将凹模落料孔斜度加大,保証落料顺畅. 2.复合模及切料毛边 原因分析 1>.复合模自动化送料偏移或不到位导致切单边而将凹凸模刃口铲坏. 2>.内外导柱与凸凹模定位梢偏移,导致间隙不均. 3>.对于切料凸模(冲头)冲头端面无靠肩,而将凹模外侧磨损产生,冲头受挤外移产生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送料平行度及长度,保証不出现上述情况(模具上之定位作卡料装置) 2>.重新合模,试配凸凹模之间隙后固定,再加工凸凹模定位梢. 3>.将冲头端部追加靠肩. 3.其它之毛边. 原因分析 1>.工件定位过紧而刮出毛边. 2>.避位不够导致刮出毛边(如抽芽,折边后工序在后工站的避位) 3>.抽芽孔上之毛边(预冲孔即有毛边) 改善对策 1>.调整定位(保証工序件之定位正确性) 2>.将避位加大. 3>.修整预冲孔之毛边. 二. 易断冲头 冲头按断的机率大小来区分,应该依次为预冲头,结构薄弱之异形冲头而此二种冲头其一般为工作部位断掉,另切料之异形冲头,却经常因为冲头的凸定部位断掉,也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下面就一些造成这些冲头断掉的原因及一般的改善作简短的说明一下. 1. 预冲头易断之原因分析 1>.凹模因落料斜度不够或凹模磁性过大造成堵料,以致凸模断掉. 2>.工作部分过长,强度不够. 3>.凸凹模间隙偏移.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车间异常处理流程图 1、生产计划的异常 如若出现生产计划异常,生产车间应根据计划进行调整,迅速合理的做出工作安排,保证生产效率,确保总产量不变;安排因计划调 整而遗留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盘点、入库、清退等处理工作; 安排因计划调整而闲置的人员做前加工工作;安排人员以最快速度做 计划更换的物料、设备等准备工作;利用计划调整的时间做必要的教 育训练。 2、物料计划的异常 接到生产计划后,相关人员要立即确认物料状况,查验物料有无短缺,随时掌控各种物料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避免异常的发生; 物料即将告缺前30分钟,用警示灯、电话或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 资财、生产管理部门;物料告缺前10分钟必须确认物料何时可以接上;如属短暂断料,可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整理整顿或其它零星 工作,如断料时间较长,可安排教育训练,或与生管协调做计划变更,安排生产其他产品。 3、设备异常 立即通知工程维修部门协助排除,安排闲置人员整理整顿或做前加工工作。如排除故障需要教长时间的,应与生管部门协调另作安排。 4、制程品质异常 对有品质不良记录的产品,应在产前做好重点管理,异常发生时,迅速用警示灯、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品管部及相关部门;协助品管、 责任部门一起研究对策,配合临时对策的实施,以确保生产任务的 达成,在对策实施前,安排闲置人员做前加工或整理整顿工作,如 果异常暂时无法排除时,与生管协调做生产变更。

5此外,如遇到设计工艺异常应迅速通知品管、生技或开发部。 水电异常则要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通知工程动力维修部门抢修,对于闲置人员可做其他安排。生产异常排除后,一定要坚持“三不”原则进行处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模具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

欧阳学文 射出成型不良 状况改善对策 整理单位:

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 3.调整射出压力 4.调整射出曲线 5. 检查浇口是否阻塞(污染) 注:如果必要的话,加大浇口 D.塑料流动不足1.检查浇口位置 注:如果必要的话,增加或安排浇口位置(平衡) E.模具太冷或模具冷却不均匀而造成 1.提高模具高度塑流动不良或不规则2.检查模具冷却是否均匀/或阻塞 F. 模具污染如:过度润滑1.检查模具的合模面是否污染注:如果必要的,清洁并拋光

4.检查浇口尺寸注:如果必要的话,加大或重新安排浇口位 置(以求平衡) D. 由于料管温度太高造成过度收缩1.降低料管温度

鳞片上的塑料从表面剥落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塑料受污染或含有水份1.检查原料有无受污染 2.避免原料结露 注:请不要将原物料从较冷的地方取出后 立刻做射出 B. 塑化温度太低或不平均1.提高料管温度 2.提高喷嘴温度 3.提高热浇道温度 4.提高背压压力 5.提高螺杆转速 C. 射出速度不正确1.调整射出速度 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 3.调整射出压力 4.调整射出压力曲线 D. 模温太低(溶胶在模腔内壁太快冷却)1.提高模具温度 2.调整模具部分区域的冷却 注:尤其是浇口附近 E.色母不兼容1.藉由不加色母的射出来检查色母与所选 择的塑料和成型条件(温度)之间的兼容性, 使射出时不会混合不均 F. 模面上有润滑剂1.减少使用润滑剂,不管是混合在塑料中或 是喷在模面上的离型剂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 由于模具温度造成收缩不正确1.检查模具冷却的均匀度及阻塞的情况 2.调整模具温度 注:较低的模具温度成品的收缩率较小 3.调整冷却时间 B. 由于保压少造成收缩率不对1.调整保压压力 2.调整保压时间 C. 由于熔胶温度造成收缩率不对1.调整料管温度曲线 2.调整喷嘴温度的设定值 3.调整热浇道温度设定 D. 成品脱模时产生真空1.改善成品与模具间的空气流动,沿着顶出 处加工排气或使用空气顶出 E. 模仁未在中心位置(壁厚偏差)1.定位模仁 F. 成品无法从模具顺利脱离1.检查模具表面受损情况 2.使用润滑剂,不论是内部(添加于塑料中)或外部润滑(脱模剂) 3.调整顶针控制 4.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容易 注:必要时,使用较多且较大的顶针 6.检查模具 1)调整拔模角度 2)调整倒角 3)调整圆弧 G. 机台运转不稳定1.检查模具: 1>检查液压油压 力 2>检查液压油温 度 3>检查液压油油 量 4>检查液压油泄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问题可能成因解决方法 小黑点 熔胶筒内壁烧焦,胶 块脱落1.清洗炮筒内壁(拆螺杆清小洗) 2.用较硬胶料进入,以擦净炮筒内壁(小船坞机,如用清 洗剂及亚加力等) 3.避免胶料长时间受高温(料温不宜太高,储料不能太多, 黑点 空气带来肮脏物或模 腔腔内有空气引至1.封盖料斗 2.胶料封闭好,保持干净 3.增加或减低熔胶筒和模具温度,以改变胶料进入模腔的速度 4.减低注塑压力或速度 黑色条 纹1.料筒或螺杆不干 净,原料不干净 1.清理料筒及螺杆并小心处理胶料不受污染 2.料筒能胶料局部过 热 2.使炮筒之每段受热圴匀 3.冷胶料互相磨擦或 与炮筒壁磨擦时烧焦 3.A加入有外润滑剂的胶料B胶料加小许白矿油C增 加炮筒后段温度 4.射嘴过热烧焦胶料 4.减低射嘴温度

5.射嘴温度变化大 5.采用恒温控制器控制电热 黄点 黄线棕色条纹变色1.溶胶筒全面或局部 过热 1.A 减低温度B减低螺杆转速C减低回料背压 2.胶料黏住炮筒内壁 或射嘴以至烧 2.清理射嘴或炮筒螺杆 3.胶料在炮筒内停留 时间过长 3.缩短注塑周期 4.炮筒内存有死角 4.更换螺杆 产品哑 白 原料潮湿烘干原料再生产 气泡模腔填料不足,原因:模具达人微信:mujudaren 1.A制品切面厚,模 腔壁上有突起线 1.A 再设计模具 B 注塑压力太低 B 加大注塑压力 C 注塑时间太长 C 增加注塑时间 D 入料不足 D 增加注塑速度及增加入水口阔度 2.胶料潮湿 2.模塑前胶粒避免受过大的温度变化及要干燥胶粒 3.模具温度不均匀 3.重新排列运水信道,使模具温度一致

生产过程中异常处理规定

文件修(制)订履历 N0. 版次修(制)订日期修(制)订内容拟制人1 1.0 2013-04-22 首次发布杨雨风 文件发放范围及份数(在“( )”中打“√”表示需分发的单位,在“[ ]”中填写该单位发放文件份数): ( √ ) 总经办 [ 1 ] ( √ ) 品质部 [ 1 ] ( √ ) 工程技术部 [ 1 ] ( √ ) 物控部 [ 1 ] ( √ ) 制造部 [ 1 ] ( ) 营销部 [ ] ( ) 财务部 [ ] ( ) 人力资源部 [ ] ( √ ) 文控中心 [ 1 ] ( ) 设备部 [ ] ( ) 其他: [ ] 拟制杨松日期2013-4-21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为更加规范生产现场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并能通过相关人员确认、分析、及时解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特制订此规定 2.范围: 适用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线上发生的品质异常现象 3.定义: IPQC-----制成检验控制 PQC------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造线品质控制)。 PE-------Process Engineer(制造工艺工程师)。 4.职责: 4.1品质部:IQPC或PQC发现的生产异常,由品质IPQC进行异常处理单的开具并由上级主管审核。同时负责跟进改善结果及效果确认 4.2生产部:产线管理人员负责对自行发现及品质开具的异常事项的确认,产线技术员对异常进行初步分析与处理,无法自行处理解决时,以联络单方式开具给工程PE工程师 4.3工程部:负责生产线上异常分析,找出异常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制定长期预防措施. 4.4物控部:负责及时将因生产物料,设备引起异常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供应商,监督供应商落实对异常处理的决议; 并负责因生产异常而导致的交期延后同营销部的沟通和确认; 5.作业程序 5.1产线员工在作业中如发现品质异常的产品,应立即通知组长,再由组长通知品质IPQC进行判定,制造部车间技术人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解决。在车间技术人员无法处理时,则应依品质开具的品质异常单开具《生产异常处理联络单》通知工程部协助处理。 5.2工程部到达现场后依据品质部开具的品质异常单(包含异常的具体信息)及不良实物,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需相关部门协同解决生产异常的,由工程部电话通知各部门现场共同解决或召开现场会。 5.3当工程部PE工程师通知相关人员时,被通知人员在上班期间应30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如遇特殊情况应告知可以到达的时间或可以代行决策的人员,原则上不可以超过45分钟),如部门负责人不能及时赶到现场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到场,并参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A.立即对所发异常按照“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异常原因; B.立即判断出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可能的影响程度,如事态严重由工程部召开现场会并汇报上级领导; C.找出发生异常的原因,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异常,防止事态继续扩大; D.落实相关参与处理部门责任。并对品质异常单进行填写,在实际异常得到解决后当天,品质部对参与部门进行完整《品质异常单的》文件的分发. 5.4相关部门在接到《生产异常处理联络单》后应立即了解情况,并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A.品质异常:由品质部负责对异常的发现与开具品质异常单(全员品质,全员都可以发现品质异常),车间技术员能自行分析与解决的由车间技术员处理,车间技术员无法处理的品质异常时,则由异常车间以联络单方式通知工程部协助处理。工程部PE工程师给出分析原因,改善对策,同时在三方统一方案后,以工程改善对策,交生产执行,由品质监督。进行改善。同时在PE工程师无法处理时,则由工程部主管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及处理,同时上报至工程部经理。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解决; B.设备异常:由车间设备维护人员或与相关人员一起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由生产车间责任人签署维修结果; C.物料异常:由物控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解决。 5.5如果出现严重异常时生产部主管应根据事故解决的可能性作出暂时停产或转产的决定; 5.6对可能影响生产进度的情况,由车间管理人员在异常发生后需以电话通知或在《生产异常处理联络单》注明知会物控部,物控部应按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调整生产计划,对受影响交货的订单需及时通知销售部。 5.7 异常处理结束后,由承接部门印发《生产异常处理联络单》给相应部门,各负责人必须在承诺的时间内完成各部门应完成的事项。 5.8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生产异常时,相关部门主管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加强培训。 5.9生产恢复正常后,工程部应会同品质部、物控部应对异常问题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制定长期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同样异常的再次发生。

模具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

射出成型不良状况改善对策 整理单位:

5.检查浇口是否阻塞(污染) 注:如果必要的话,加大浇口 D.塑料流动不足 1.检查浇口位置 注:如果必要的话,增加或安排浇口位置(平衡) E.模具太冷或模具冷却不均匀而造成1.提高模具高度 塑流动不良或不规则 2.检查模具冷却是否均匀/或阻塞 F.模具污染如:过度润滑 1.检查模具的合模面是否污染 注:如果必要的,清洁并抛光

4.调整射出压力曲线 注:尤其是刚开始射出的阶段 B.保压压力太高 1.降低保压压力(曲线) C.料量太多 1.将转换保压,使进料量减少 D.模具的分模面不洁或受损 1.检查合模面是否污染 2.检查合模面是否受损 注:如果必要,修整并抛光 F.塑料温度太高 1.降低料管温度 2.调整喷嘴温度的设定 3.调整热浇道温度设定 注:以空射料检查实际温度首设定之间的差异G.排气孔太深 1.排气孔改小

4.避免产生真空 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更容易 D.顶针太小,不正确的顶针位置 1.调整顶针控制 安排或不正确的控制顶针运动 2.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A.由于模具温度造成收缩不正确 1.检查模具冷却的均匀度及阻塞的情况 2.调整模具温度 注:较低的模具温度成品的收缩率较小 3.调整冷却时间 B.由于保压少造成收缩率不对 1.调整保压压力 2.调整保压时间 C.由于熔胶温度造成收缩率不对 1.调整料管温度曲线 2.调整喷嘴温度的设定值 3.调整热浇道温度设定 D.成品脱模时产生真空 1.改善成品与模具间的空气流动,沿着顶出 处加工排气或使用空气顶出 E.模仁未在中心位置(壁厚偏差) 1.定位模仁 F.成品无法从模具顺利脱离 1.检查模具表面受损情况 2.使用润滑剂,不论是内部(添加于塑料中) 或外部润滑(脱模剂) 3.调整顶针控制 4.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容易 注:必要时,使用较多且较大的顶针 6.检查模具 1)调整拔模角度 2)调整倒角 3)调整圆弧 G.机台运转不稳定 1.检查模具: 1>检查液压油压力 2>检查液压油温度 3>检查液压油油量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重点]设备异常处理流程及规定 设备异常处理流程 序流程图责任人表单作业内容号 班组长/线长不能处生产异常出现时,生产部门/设备生产异常理或异常会导致停产时间超过30分钟 1 相关部门/ 时,应立即上报,或开出《生产异常发现者报告单》进行处理。 生产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0分钟生产部门/内赶赴现场;必要时可同时通知相关相关人员 2 相关部门/ 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到通赶赴现场负责人知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 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达现场后立即对异相关部门异常分析 3 常进行分析,若部门负责人不能到场负责人应在10分钟内派人到达现场( 如不能立即处理应作出是否停产的意确定是总经办/总4 见,并注明预计恢复生产的时间(停否停产经理产应由总经理批准( 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问题应在30分钟制定应急相关部门生产异常 5 内制定出应急处理措施,制定措施时处理措施负责人报告单应尽可能地降低影响生产部门生产异常生产部门按应急措施进行生产按照处理6 负责人报告单调整生产措施生产 生产部/品 质部 NG 应急措施的有效性由生产部与品质部生产异常责任人措施7 共同验证,如验证不符合则重新制定报告单验证相关措施( YES 验证结果符合生产及品质相关要求,生产部负责恢复正8 可以在恢复生产后由品质部和生产部人常生产对异常进行跟进确认(

相关责任部生产恢复正常后相关部门应对问题的生产异常 9 制定长期门深层次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在两个工报告单预防措施负责人作日内制定出长期预防措施( 生产部生产异常生产部应协同品质部对责任部门的长10 负责人报告单期预防措施执行结果进行跟踪预防措施跟踪 异常处理规定 1(目的 为了更好的规范和完善公司生产异常处理作业,使生产问题发生后,各部门人员迅速、有效的处理,减免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异常的处理。 3(职责 3(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异常的反馈和处理措施验证。 3(2 品质部负责品质异常的处理及验证。 3(3 设备组负责设备异常的处理。 3(4 计控部负责物料异常的处理。 3(5 技术部负责技术、关键工序设备、工装模具、工艺异常的处理。 4(作业规范 4.1 生产异常反馈 4.1.1 当生产发生异常或有出现异常的趋势时,生产部发现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如班组长)应即时给予分析,并主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包括与相关人员联系,如能及时解决则不在本流程规定内。

注塑成型不良案例分析

注塑成型不良的案例分析 一、飞边(披锋) 系指从模具分型面拼出熔融树脂的现象,在成形作业当中属于最恶劣的情况,特别是当飞边粘在模具面上,残留下来,直接锁模的话,则损伤模具分型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损伤部分又会导致产生新的飞边,怎么也没办法,所以需特别注意不要出现飞边, 1、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 熔融粘度低的树脂,如尼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流动性好,往往从模具缝隙出现“边缘鼓出”现象,因此,不得施加过高的射出压力和保压压力。当有出现飞边的倾向时,应尽早让保压转换用限位开关动作,减少计量。降低射出压力。 另外,保压压力也有过高的时候,对于这些流动好的树脂,不要从一开始就施加高保压压力。应边观察成形品的状况,边一点一点提高压力。 2、最初锁模力不足时,当然会产生飞边,不了解所用模具所需锁模力究竟有多大,就不可能作出断。先利用锁模力调整手柄,增加锁模力试试看。 上图为在模具接触面(分型面)形成的飞边。飞边主要是发生在分型面,但其它如在小顶杆周围、抽芯周围有时也出现飞边。 所谓纵向飞边,几乎均起因于模具精度不够。象尼龙之类熔融粘度低的树脂,特别容易产生飞边,如聚碳酸酯之类粘度高的树脂则难于产生飞边。

时的判断方法是,当模腔内的压力乘以模腔、流道的投影面积所得的数值未超过机械是大锁模力的话,则不属于机械能力不足。 但需正确估计模腔内压力,然而不能把产品目录所列出的射出压力看作是模腔压力。射出压力充其量是料筒内的理论压力,树脂流入模具,即被冷却,压力急剧下降。平均压力从低粘度部件250kg/cm2到高粘度工业部件800kg/cm2左右,这种压力很难估计,虽然大体上有个基准,但要想保证估计精度,还需要凭经验。 3、在模具接触面产生了伤痕、夹有脏东西或是模具平行度差,当然会产生飞边,模具保管不善,则会使安装面打上伤痕,或是生锈,这样都会导致产生飞边。所以应该养成习惯妥善保管模具。绝对不得将模具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4、也应特别留意注塑机的模具安装面,安装模具之前应用抹布仔细擦拭。 5、计量过多,或是螺杆料筒的温度设定的过高,均会产生飞边,最初应慢慢增加计量,温度设定因树脂而异,最好记住大致的标准温度。 二、填充不足(缺胶) 所谓填充不足,是指模具填充不满的状态。在达到目的形状之前,冷却固化则完全成为废品。 1、将射出量设定为最大,情况仍得不到改善,则表示射出压力不足,或设定温度过低。 2、将计量设定为最大,温度压力根据常识判断亦无异常,出现填充不足的现象时,多半需要检查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模腔容积超过最大射出量时,绝对填充不完全。有成形品样品的话,这种检查很简单,成形之前当然需要检查,首先测量样品、浇口及流道的重量,低于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就不可以了。利用注塑机所具有的最大容积乘以树脂的假比重,即可算出该树脂的最大射出量。 成形品的重量刚好相当于注塑机的最大射出量,有时也会出现填充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没有把保压残量行程(俗称容让)扣除的缘故。 3、为防止逆流,则需安装止逆环。聚乙烯、苯乙烯、聚丙烯及尼龙等低粘度的树脂一定需要,不装的话,因逆流的关系,往往会导致填充不完全。 4、树脂温度过低,则粘度过高,流动性差,有时会造成模具填充不完全。 不管怎么说,树脂温度偏低一些好,过高则收缩加大,保证不了精度,或是造成热分解而炭化,应始终记住按标准温度进行设定。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析及解决方法.

废料堵穴 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b.落料孔有倒角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 c.刀口未放锥度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 d.刀口直壁位过长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 e.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重新研磨刃口 切边不齐 a.定位偏移调整定位 b.有单边成型,拉料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 c.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 d.送料不准调整送料器 e.送料步距计算有误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 冲头易断 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调整闭合高度 b.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因受力不均断裂 c.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d.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打板)偏移 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重新修配打板间隙 f.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 g.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h.冲头刃口不锋利重新研磨刃口 I.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重新换冲头 j.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重新换冲头类型 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成型不良 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 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 c.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 至冲头断裂 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 e.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f.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调配间隙

模具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1.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产品生产日益复杂与多样化,产品性能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冷冲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冲压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冲压加工自动化与柔性化 为了适应大批量高、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应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对于大型冲压件,例如汽车覆盖件,专门配置了机械手或机器人。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冲压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率,而且也增加了冲压工作的安全性。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多工位级模、多工位压力机或高速压力机。在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为了适应多品种生产时不断更换模具的需要,已成功地开发出快速换模系统。 2)塑性成形的基础理论已基本形成 冲压成形工艺近年来有很多新的发展,在精密冲裁、精密成形、精密剪切、复合材料成形、超塑性成形、软模成形以及电磁成形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冲压件的成形精度、生产率越来越高。精密冲压的范围越来越广,由平板零件精密冲裁拓宽到精密弯曲、精密拉深及立方体精密成形等。可加工的工件的厚度也不断提高,并可对高强度合金材料进行精密冲裁。 计算机辅助工程在冲压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可进行应力、应变等的分析,排样、毛坯的优化设计及工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等,实现冲压过程的优化设计。 此外,冲压成形性能和成形极限的研究,冲压件成形难度的判定以及成形预报等技术的发展,均标志着冲压成形已从原来的经验、实验分析开始走上由冲压理论指导的科学联系使冲压成形向计算机辅助工程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发展。 3)以有限元为核心的塑性成形数值仿真技术日趋成熟,为人们认识成形过程的本质规律提供了新途径

注塑件常见不良分析及处理措施

塑胶注塑不良的分析以及处理措施 注塑成型部分 注塑定型时发生不良现象的原因 *模具的缺陷 *塑料树脂的缺陷 *不适合的成型条件 *产品设计上的问题 *对成型机性能的过大评价 *周围环境的变化 1. 破裂白化 广义的破裂包括破裂及细微破裂的Crazing。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性破裂与化学应力破裂。 [1]机械性破裂(Mechanical Crack) 作用于塑料上的物理性作用力比塑料固有物性及结构上的支持力大的时候,因承受不了而产生破裂。为了防止破裂的产生,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须引起注意。设计时,选好所使用的材料与型号后,应考虑到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设计出既可反映稳定率又可以分散作用力的结构。提高结构上的支持力时,可加大产品的厚度或加固Rib,也可设计成Round结构以分散作用力。 [2]化学应力破裂(ESC Crack) 化学应力破裂(ESC: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是指因化学药品的作用,塑料膨胀,从而加重了内部应力,致使总应力值高出塑料的破坏强度而产生的破裂。 化学应力破裂在成型品的装配过程中,使用润滑剂﹑洗剂等时,其所含有的一部分物质可诱发产品破裂。根据产品的脆弱结构﹑残留应力标准,是否产生破裂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温度﹑压力等的影响。因化学药品造成的破裂,其破裂面很干净,有时会产生光泽,可轻易得到确认。 为了防止因化学应力引起的破裂,工艺上应禁止使用可诱发破裂的化学药品。在用户的使用条件下,会形成问题的配件应通过改变材料等方法作到防患于未燃。引发化学应力破裂的化学药品如下:冰乙酸﹑增塑剂(DOP等)﹑酒精类﹑石蜡系列的油脂﹑酯﹑过多的硅系列脱模剂﹑汽油石油等油类﹑豆油等食用油﹑溶剂类等。 2. 熔接线 成型品表面形成细线的现象。 熔接线发生在注塑成型时熔融树脂合流的地方。熔融树脂填充凝固后,树脂互相遇合的界面显示在表面上,致使强度及外观降低。出现在具有两个以上Gate的产品中或Hole﹑厚度

模具常见异常及处理方法

Page 1 of 201 射出成型不良 状况改善对策 整理单位: 整理者:

□流痕 在成品表面或透视成品时,可以看到流动的痕迹. 例如:冰线,橘皮及结合线. 注:其它成品表面的缺失请参考:银线 原因 A.熔胶温度太低或不均匀 B.保压压力太低或无效 C. 射出速度/压力不正确 D. 塑料流动不足 E. 模具太冷或模具冷却不均匀而造成 塑流动不良或不规则 F. 模具污染如:过度润滑

E毛边 在合模面形成薄的塑料薄面 原因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A.塑料射出太快1?降低射出速度 2?调整射出速度曲线 3?降低射出压力 4.调整射出压力曲线 注:尤其是刚开始射出的阶段 B.保压压力太高1?降低保压压力(曲线) C.料量太多1?将转换保压,使进料量减少 D.模具的分模面不洁或受损1?检查合模面是否污染 2?检查合模面是否受损 注:如果必要,修整并拋光 F.塑料温度太高1?降低料管温度 2.调整喷嘴温度的设定 3?调整热浇道温度设定 注:以空射料检查实际温度首设定之间的差异 G排气孔太深1?排气孔改小 注:一般标准材料的排气孔最大深度应该 是0.02mm,而咼流动性的材料为0.01mm

|~4~|受应力而白化(顶 白) 顶出造成成品变形而造成成品表面出现白色痕跻 原因 A. 料量太多,使成品信粘住,模具表 面太紧而使顶出不易 B. 因成品收缩而使顶出不易 C.成品与模面粘合太紧而无法顶出 D.顶针太小,不正确的顶针位置 安排或不正确的控制顶针运动 (压力及速度)解决方法/检查要点 1?降低射量 2?降低保压压力 3?降低保压时间 1.调整冷却时间 2?调整模具温度 注:必要的话,检查每一部分的温度1?检查模具表面是否受损 注:尤其是垂直于模具运动方向的模具表面,必要的话,加以整修并拋光2?使用润滑剂,不管是参合塑料里面或者喷离型剂 3. 检查模具: 1)调整拔模角度 2)调整倒角 3)调整圆弧 4. 避免产生真空 5?使用空气顶出针使顶出更容易 1. 调整顶针控制 2. 也许需要用到多次顶出 注:如果必要,使用较多/或较大的顶针

生产异常处理作业程序

1、目的: 为生产线出现异常时的处理方法提供指导,包括异常发生与解决、内部检讨、原因调查、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批量问题产生,以确保生产顺利高效运行. 2、使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异常发生时。 3、职责: 一线员工:负责产线的设备点检/药水参数/产品自检发生的异常反馈。 领班:负责处理简单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确认操作和参数是否异常; 临时改善对策提供; 主管:负责一般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组织分析原因、临时改善对策提供; 经理:负责重大问题的异常反馈处理,组织分析,临时改善对策提供、改善过程跟进以及异常对策的执行。 4、定义: 简单问题: 员工自检发现的偶尔产品缺陷、首板不合格、轻微设备点检/药水参数异常但不至于引起产品报废和设备停产维修的 一般问题: 员工自检发现的连续3片产品缺陷、首板连续3次不合格、引起产品报废和设备点检发现异常会引起设备停产的 严重问题: 品保部连续3批抽检不合格(同一产品、同一坏点、同一班次)且属性能不良问题(例如镀铜空洞,尺寸NG等); 生产发生批量质量异常:每批板超过2Panel报废的; 生产要素不满足,如机器故障、模具故障、缺料等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造成停线2小时以上。 5、异常问题反馈处理流程: 5.1严重问题处理 处理时限:严重问题处理时限为2小时,2小时无解决办法或无法改善至正常生产状态的,升级到营运总监处理并知会计划部。 5.2 流程: 5.2.1 当发生严重问题时生产主管应立即通知工艺或相关部门,报告经理并到现场,对问题初步分析。 生产经理必须立即对问题分析并直接处理,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讨论商谈解决措施,并将处理结论措施下达到各相关执行部门。2小时无法解决的立即升级到营运总监处理,以便公司采取相应对策; 5.2.2 当品保部连续3批检查不合格,主管必须向经理报告,分析原因,排查故障,如故障排除后恢复生产,确认问题得到解决的才能批量生产。 5.3一般问题处理时限: 一般问题处理时限为2小时,2小时内无解决办法或无法改善至正常生产状态的,需升级到经理处理并知会计划部。 5.3.1处理流程: 当一般问题出现时,工序领班或员工应立即停止放板,马上通知主管处理,主管应进行初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同工艺人员到现场进行分析确认,初步分析为:

模具维修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模具维修及注意事项 模具的维护要领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卸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 一.模具维护的要领 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卸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卸料板的拆卸要保证卸料板平衡弹出,卸料板的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1.凸凹模的维护 凸凹模拆卸时应留意模具原有的状况,以便后续装模时方便复原,有加垫或者移位的要在零件上刻好垫片的厚度并做好记录。更换凸模要试插卸料块、凹模是否顺畅,并试插与凹模间隙是否均匀,更换凹模也要试插与冲头间隙是否均匀。针对修磨凸模后凸模变短需要加垫垫片达到所需要的长度应检查凸模有效长度是否足够。更换已凸模要查明原因,同时要检查相对应的凹模是否有崩刃,是否需要研磨刃口。组装凸模要检查凸模与固定块或固定板之间是否间隙足够,有压块的要检查是否留有活动余量。组装凹模应水平置入,再用平铁块置。 如凹模面上用铜棒将其轻敲到位,切不可斜置强力敲入,凹模底部要倒角。装好后要检查凹模面是否与模面相平。凸模凹模以及模芯组装完毕后要对照料带做必要检查,各部位是否装错或装反,检查凹模和凹模垫块是否装反,落料孔是否堵塞,新换零件是否需要偷料,需要偷料的是否足够,模具需要锁紧部位是否锁紧。注意做脱料板螺丝的锁紧确认,锁紧时应从内至外,平衡用力交叉锁紧,不可先锁紧某一个螺丝再锁紧另一个螺丝,以免造成脱料板傾斜导致凸模断裂或模具精度降低。 2.卸料板的维护 卸料板的拆卸可先用两把起子平衡撬起,再用双手平衡使力取出。遇拆卸困难时,应检查模具内是否清理干净,锁紧螺丝是否全部拆卸,是否应卡料影起的模具损伤,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切不可盲目处置。组装卸料板时先将凸模和卸料板清理干净,在导柱和凸模导入处加润滑油,将其平稳放入,再用双手压到位,并反复几次。如太紧应查明原因(导柱和导套导向是否正常,各部位是否有损伤,新换凸模是否能顺利过卸料板位置是否正确,),查明原因再做相应处理。固定板有压块的要检查卸料背板上偷料是否足够。卸料板与凹模间的材料接触面,长时间冲压产生压痕(卸料板与凹模间容料间隙一般为料厚減0.03-0.05mm,當压痕严重时,会影响材料的压制精度,造成产品尺寸异常、不稳定等,需对卸料镶块和卸料板进行维修或重新研磨。等高套筒应作精度检查,它不等高时会导致卸料板傾斜,其精密导向、平稳弹压功能將遭到破坏,須加以维护。

生产异常问题反馈流程图

生产异常反馈处理流程 1.目的 为及时有效的处理生产中发生的问题,以减少效率损失,提高生产力,特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异常发生时,除另有规定外,均依本办法处理。 3.职责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异常问题信息的采集,确认,反馈及验证改善纠正措施。异常问题的汇总 品保部:确认物料异常问题,监督技术人员处理解决过程,确认改善措施的有效性以及闭环处理。 工程部:负责对生产异常问题的处理,解决。 4. 生产异常报告单 4.1. 定义 本办法所指的生产异常,系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之无效工时,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 生产异常:因制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异常。 (2) 设备异常:因设备故障或水,气,电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3) 品质异常:因制程中发生,发现品质问题而导致的异常。 (4) 技术异常: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 4.2. 生产异常报告单内容 发生生产异常,即有异常工时产生,不能快速的解决时,应填具《生产异常问题反馈表》。其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项目: (1)填表部门:由异常发生部门填写。 (2)生产产品:填具发生异常时正在生产的产品之名称,规格,型号。

(3)发生日期:填具发生异常日期。 (4) 异常发生部门:填具发生异常部门名称。 (5) 应用项目:填具发生异常产品的使用项目。 (6) 异常描述:填具发生异常之详细状况,尽量用量化的数据或具体的事实来陈述。 (7) 临时对策:由异常发生之部门和责任部门共同对策临时应争措施。 (8) 责任部门对策(根本对策):由责任部门填具对异常之处理对策。 4.3. 使用流程 (1) 异常问题产生记收集; (2) 生产人员发现异常问题并及时提出反馈,包括物料、生产过程以及成品出货各个环 节的异常信息; (3) 生产中出现异常反馈上报到部门主管判定是否需要填写《生产异常问题反馈表》; (4) 部门主管对异常初步分类并通知相应部门,前来研拟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 级。若异常已造成停产,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在接到通知5分钟内派人到现场处理; (5) 接收部门对问题初步分析整理并判定责任部门,并判定问题是否可控; (6) 异常问题可控生产部门会同工程部﹑品保部采取异常之临时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 以降低异常的影响; (7) 异常问题不完全可控,上报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确认; (8) 不完全可控(不可控)时相关责任部门分析确定根本原因,提出临时纠正措施和长 期预防措; (9) 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评审; (10)评审通过的方案反馈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进行方案实施和验证; (11)技术人员和质检员跟踪措施实施情况,并验证其有效性 (12) 方案实施效果确认有效可行后,工程部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标准化以防止异常重复 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