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列举分析历史史实,理解真理的具体性。通过分析材料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人类的渺小。探索宇宙的真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来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新课讲授』

一、仰望星空探索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教师设问:人类在探索宇宙时,无疑,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是:谁是宇宙的中心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提出过哪些不同的观点

学生回答。

呈现文字材料——三种观点

教师设问:他们的认识是正确的吗请你判断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学生思考、回答真理的含义。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教师设问:我们如何判断刚才的第三种认识是正确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如我们借助的工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实践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真理的内容是由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决定的,因此,真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因此,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教师设问:对宇宙的中心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会是

真理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会因为你身份高低、相貌

的美丑而由真的变成假的,或者假的变成真的。

3、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

教师设问: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呈现文字材料——牛顿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不同

教师设问:量子力学的发现是否表明,牛顿经典力学不再是真理为什么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都是具体的

教师设问: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真理会转化成谬误,你能举例加以

说明吗

学生讨论并举例分析说明。

教师总结: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教师总结: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时,曾借鉴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实践证明行不通,由此可见,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二、永进无止追求真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三段材料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分析,早期人类缺乏对月球的正确认识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2)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播放视频——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

教师设问: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呈现一种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时代延续

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教师设问:认识既有反复性又有无限性,你能想象人的认识是一个怎样运动变

化的过程吗请动手画一画。

学生画图展示。

教师总结: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方法论启示

呈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陈雪飞的故事。

教师设问:陈雪飞的故事对我们如何探索真理有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脚踏实地践行真理

教师设问:在你的求学路曾遇到过什么困难或挫折学习力今天的知识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追求真理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我们都曾有过气馁甚至放弃的念头,但是,我们要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小结』

学生思考归纳,教师展示知识结构。

『探究作业』

请同学们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习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习题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10年的各项工作,其中科学发展观属于 ①意识②认识③真理④科学理论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 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 D.真理是主观的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上海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产品将对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构成严峻挑战。业内专家表示,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未得到印证。因此,我国民族动漫产业也有望与上海迪士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沃尔玛定律”现象,表明 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 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有人在网上发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短短两天内回复数达30多万条,点击人数超过760多万。而真实的贾君鹏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网友对他展开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隐私在网上被披露,许多网民张冠李戴,还常常添油加醋,致使贾君鹏被公司除名、亲人离他远去,最后被逼疯进了精神病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件事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网络上的言论毫无真理可言,必须远离网络 B.在利用网络信息时,必须正确甄别真理和谬误 C.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总是难免的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word版本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 理的历程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黄丽如班级:高二班时间:2012年5月31日地点:新一中教学楼B205 一、教材分析: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部分。本课的内容继续探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即看待认识和实践。它围绕着“求索真理”这一主题,讲述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过程这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近三年的高考题来看,每年都有涉及对本课知识点的考查,频率高,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视教材,并依据教材的内在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让学生从题中揣摩所考查的知识点,并总结出

答题方法。三、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运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历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培养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知识框架的习惯。牢固树立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 四、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践观;真理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的概念;真理是客观的。作为高二年级的文科班

学生,前面已学完《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内容,教学对象有一定的基础。作为即将步入高三的学生,将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亟需学会自我复习。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授课类型自主探究法、训练法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六、教学流程:知识构图考点提示难点突破重点讲解原理归纳城方法指津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知识构图 1.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本课的内容。 2.围绕着这三个词,课本讲了哪些知识点。 3.要求学生试着用两个字来概括“求索真理的历程”这一课的内容。4.围绕这两个字,构建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图。设计内容师生活动设计分析宏观上把握整课的核心知学生自主整理,老师指导。识;培养学生 2 的发散思维。高考考点展示: 1.实践实践的概念2009~2011年认识论高考考点分布考点试题分布2010安徽文综,38 实践2010全国文综,39 2009海南单科,22 实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1. (2013 ?) 该漫画(作者:周锐)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围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1. B 2. (2013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 新代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 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 C 3. (2013 ?) 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A. 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 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C. “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 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3. C

4. (2013 ?天津)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 ) A.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围 D. 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4. B 1. (2015 .模拟) 下列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 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 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 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1. A 2. 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围,这说明了() A. 真理是普遍的 B. 真理是有条件的 C. 真理是主观的 D. 真理是绝对的 2. B 3. (2013 .全国大纲) 说:“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 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实践 (2)真理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认识具有反复性 (7)认识具有无限性 (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 (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实践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列举分析历史史实,理解真理的具体性。通过分析材料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人类的渺小。探索宇宙的真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来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新课讲授』 一、仰望星空探索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教师设问:人类在探索宇宙时,无疑,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是:谁是宇宙的中心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提出过哪些不同的观点 学生回答。 呈现文字材料——三种观点 教师设问:他们的认识是正确的吗请你判断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学生思考、回答真理的含义。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教师设问:我们如何判断刚才的第三种认识是正确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如我们借助的工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实践是客观的。另一方面,真理的内容是由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决定的,因此,真理的内容也是客观的。因此,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教师设问:对宇宙的中心为什么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都会是 真理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会因为你身份高低、相貌 的美丑而由真的变成假的,或者假的变成真的。 3、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 教师设问: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真理与谬误有着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呈现文字材料——牛顿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适用范围不同 教师设问:量子力学的发现是否表明,牛顿经典力学不再是真理为什么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真理都是具体的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附答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10年的各项工作,其中科学发展观属于①意识②认识③真理④科学理论 A.①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 性 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 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 D.真理是主观的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上 海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产品将对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构成严峻挑战。业内专家表示,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未得到印证。因此,我国民族动漫产业也有望与上海迪士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沃尔玛定律”现象,表明 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 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有人在网上 发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短短两天内回复数达30多万条,点击人数超过760多万。而真实的贾君鹏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网友对他展开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隐私在网上被披露,许多网民张冠李戴,还常常添油加醋,致使贾君鹏被公司除名、亲人离他远去,最后被逼疯进了精神病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件事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网络上的言论毫无真理可言,必须远离网络 B.在利用网络信息时,必须正确甄别真理和谬误 C.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总是难免的 D.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一定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 知识点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5.(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中)2010 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

政治必修4人教版教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教材分析 人教实验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题。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该问题也是《生活与哲学》整本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 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深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是单元的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具 体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发展真理;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二)能力目标: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真理和谬误,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面临的挫折和困难,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发展真理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并有很强的德育功能)。 难点:真理的客观性(依据:比较抽象,理论层面较高)。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能力基础:学生已基本具备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经验。但即兴探究的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 3、心理基础: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与课联系:本节课实际上是对“实践与认识关系”的再现和深华,因此,完全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点拨、诱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所在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单元中最终是由本框内容来实现的。本框题是所在单元的归宿,是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关系的整体呈现与升华,是如何正确看到我们周围世界问题在世界观上的升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内容,基本具备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但是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真理的含义。 ②理解真理是客观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理解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具体的事例分析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和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进而懂得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去认识真理;感悟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难点: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 五、教学方法 教法: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学法: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PPT展示德国诗人莱辛的名言:“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宝贵”。让学生谈谈看到这句话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目的: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探究活动。创设形象情景,引起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讲授新课】 (一)真理是客观的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用PPT展示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话: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提问学生: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如何区分真理和谬误?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讲解真理是什么: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应,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

【人教版】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四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的物质性活动。有二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1)实践的主体是人,动物的本能活动不能为人的实践活动。 (2)实践的对象不是整个世界,而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实践的性质是“活动”: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4)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制定、法律制度的实施等。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首先,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提示】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提示】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正确发挥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 (3)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强调的是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强调的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和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3.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人们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的。 【注意】 ①“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 ②“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就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注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注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高中思想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列举分析历史史实,理解真理的具体性。通过分析材料理解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 持真理反对谬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图片——《你能看到什么》) 导入语:乔布斯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创办的苹果公司在科技界也是一段不朽的传奇。那么,他在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挫折?他又是怎样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乔布斯的脚步,一起《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新课讲授』 (壱)认识真理 材料:通过乔布斯的名言引出苹果强烈的未来概念:大多数时候,你还没把设计给用户看之前用户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乔布斯 呈现文字材料: 本世纪初,苹果公司的iMac 电脑一体机并没有配置软驱,而是设置了USB 接口,用它来连接外围的设备。软驱是当时所有的电脑的标准配件。iMac 的设计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当时外界普遍质疑iMac 注定失败。但是,短短几年,软驱被市场淘汰,电脑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乔布斯的独到眼光。 教师设问:1)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相同吗? 2)对于iMac 的设计,哪个观点是真理?什么样的认识,能被称为真理?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真理的含义 认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真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的认识谬误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西山一中朱自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掌握真理的含义及特征。 2、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通过情景设置,提高论证和探究能力,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明理的环节“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喜欢改诗。他为同时代的诗人改诗,而且还为古人改诗。有一次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故事说明了①、实践决定认识;②、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2、讲授新课 (1)、真理的含义 教师: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不符合客观对象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的特征 学生:阅读教材47页,对两个观点进行真理性判断,并指出真理具有什么特征? 观点一: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提示:三角形内角和在平面内等于180°,在 球形凸面上大于180°,在凹曲面上小于180°。 观点二:造反有理。 提示: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 学生: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师:正因为如此,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学生:通过“我指你话”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被指定内容的正误,并阐明观点。 规则: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按小组依次选定相应内容并指定对应的小组(不能指定自

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一、实践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误区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 点评:①真理是有用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真理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肯定题目中的可取观点并分析) ②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的事物是指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理。(指出题目中的不足之处) ③“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有害的。(小结题中观点的实质) 误区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点评: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因此,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③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误区3:真理永远都是正确的。 点评: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它就会变成谬误。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高二 政治组 主编人: 审核人 班 姓名 月 日 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知识探究】:1.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实践的历史性在 于它是有目的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5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6.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7.直接经验和 间接经验都是认识 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 【知识落实】: 1.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 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①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 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胖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 ③④ 3.“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 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遂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 .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 .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 .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D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4.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是说 A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B .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C .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D .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5.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 “此数所由生也”,“此数”即指勾股定理。这个传说表明 A .实践是发展的动力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在农村,人们发现鸡被吃了,总以为是黄鼠狼干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否定了黄鼠狼专门吃鸡的恶名,它是个灭鼠“能手”。据估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8.2016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外发布:由中国国家天文台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北京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这是科学家首次用连续光谱的特征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 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③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人们不小心打破花瓶,除了沮丧别无他为,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在打破花瓶时细心收集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重量级间的倍数关系,于是“碎花瓶理论”产生,这一理论在恢复破损文物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认识的差异源于认识主体的不同 ③获得真理是人的认识的根本目的 ④服务实践是科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 .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活动多种多样,18.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A .蜘蛛结网 B .“一国两制”构想 C .工程施工方案 D .“十三五”规划方案实施 1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日趋完善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法制等观念日益增强,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12.“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一一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能让患者告别打针之痛。这一事例说明了(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3.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 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也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2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分析:⑴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⑵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船夫说。“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更不懂。”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P42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要了解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就得从下面的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指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也就是说,作为实践,它必定是人的活动,其主体只能是人,像牛耕地、蜜蜂建巢都不是实践。 二是指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想和做)。——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活动,不同于观念的活动,另外,实践还能把我们脑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知识目标 ◇识记:(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基本属性 ◇理解(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运用 (1)举例说明“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2)试举典型事例说明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我探究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无限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并由此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真理及其客观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多媒体展示人们拍摄的关于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的照片和一副古埃及金字塔的照片,提出讨论问题。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石像神秘的金字塔问题:你还知道人类社会有哪些未解之谜(让学生说)你认为这些谜将来能被解开吗 (通过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让学生针对上述情景讨论探究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引出本框题要讲的中心内容: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昨天的未解之谜,已经不再神秘,今天的未解之谜,相信早晚也会被解开。但人们要解开这些谜,就像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一样——阳光总在风雨后,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实践中去追求和发展真理。 (二)共同探讨:真理是客观的 关于真理的含义 教师首先展示三种关于真理的观点 1、有用的就是真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必修) 答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标导读: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B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B 3、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C 问题导思: 1.如何理解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既然真理是客观的,就不能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3.怎样认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所以人们始终不能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例题导练: 1、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历史的统一。(错) 2、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就能完成。(错)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对) 3、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点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 A ) ①否认了真理是有条件的②否认了真理都是具体的 ③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④歪曲了判断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A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绕”、“落”、“回”,是中国探月工程在2020年前设定的三大目标,并由此划分为三期阶段。“绕”——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首次实施中国人的绕月探测,是为一期工程;“落”——嫦娥二号、三号、四号卫星陆续出发,在2013年前后,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并开展月基天文观测,是为二期工程;“回”——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在现场分析取样的基础上,采集关键样品返回地球,是为三期工程。 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探月工程为什么要经历“绕”、“落”、“回”三个阶段。 16、解析:本主要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回答时可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角度回答。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多次航天和深空探测实践,才能不断积累正确的认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探月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完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实践 (2)真理 ◇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6)认识具有反复性 (7)认识具有无限性 (8)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分析: (1)列举历史上对实践观点的不同理解,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以上观点的不同 (2)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结合实用主义者关于真理观点的理解,分析说明什么是真理 (4)结合欧几里得定理,说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结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 (3)在讲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真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讲述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及认识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联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观点,弓I导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认识真理 (3)通过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

高中思想政治《求索真理的历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前预习案】 【学习目标】 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特点,真理与谬误;认识的反复性、无 限性和上升性。 【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 分钟在体系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一.实践 1 含义是一种活动 想一想: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实践吗?蜜蜂酿蜜、老鼠打洞是不是实践?为什么? 2 特征:①、②③ 温馨提示:准确理解实践的三个特征。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想一想: ①“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有什么区别? ②“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② ③ 注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 ② ③ 温馨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真理 1 含义

2 特点①客观性(真理是绝对的)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②具体性:③条件性 温馨提示: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说明了真理是;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3 真理和谬误。 (1)二者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正确地反映了 4.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从认识的客体看。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基础(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我的疑惑】 【体系构建】(具体要求:5 分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探究案】 1.重点检查(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1)什么是实践?其特点有哪些?(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4)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其特点?(5)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2.判断正误或选择 (1).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实践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3).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看实践,二看大多数人的意见。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5).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6).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因而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7).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2016 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 周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载人的飞船顺利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11 月3 日,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回望一甲子,中国弹星箭船的每一次升空、每一次飞行,无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