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阐明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和流出结点的各电流间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的定律,是 1845 年由德国物理学家 G·R·基尔霍夫提出。原始基尔霍夫定律给出了三个必备条件:两组方程的线形函数形式;确定方程组中每项正负号的法则;两组方程的独立方程个数。现在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原始的基尔霍夫定律并不完全相同,在某种程度上,它破坏了原始基尔霍夫定律所包含的三点的内容的统一,也破坏了原始基尔霍夫定律自己单独可以唯一确定支路电流分布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积分形式的两组独立方程组独立完整和统一的证明原始基尔霍夫定律没有证明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内容。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或各部分电压之间的约束的关系,与电路中连接的是什么元件(元件小性质)无关分析复杂电路分析复杂电路可见在电路理论中基尔霍夫定律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分析求解电路的万能钥匙,本文阐述如何正确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关键词:基本信息、发现背景、几个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一、基本信息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

二、发现背景

基尔霍夫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电学基本定律。从19世纪40年代,由于电气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电路变得愈来愈复杂。某些电路呈现出网络形状,并且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由3条或3条以上支路形成的交点(节点)。这种复杂电路不是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所能解决的,刚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年仅21岁的基尔霍夫在他的第1篇论文中提出了适用于这种网络状电路计算的两个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定律。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

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三、在基尔霍夫定律中的几个概念:

1、支路:一个二端元件视为一条支路,其电流和电压分别称为支路电流和支路电压。下图所示电路共有6条支路

2、结点:电路元件的连接点称为结点。

图示电路中,a、b、c点是结点,d点和e点间由理想导线相连,应视为一个结点。该

电路共有4个结点。

3、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4、网孔:将电路画在平面上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

图示电路中的{1,2}、{2,3,4}和{4,5,6}回路都是网孔

四、基尔霍夫定律:

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

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是电流的连续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电荷守恒公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节点电流定律,它的内容为: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

在直流的情况下,则有:

通常把上两式称为节点电流方程,或称为KCL方程。它的另一种表示为:

在列写节点电流方程时,各电流变量前的正、负号取决于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对该节点的关系(是“流入”还是“流出”);而各电流值的正、负则反映了该电流的实际方

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是相同还是相反)。

通常规定,对参考方向背离(流出)节点的电流取正号,而对参考方向指向(流入)节点的电流取负号。

KCL的应用

图KCL的应用所示为某电路中的节点,连接在节点的支路共有五条,在所选定的参考方向下有:

KCL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设的封闭面。即在任一瞬间,通过电路中任一假设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

第二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记为KVL,是电场为位场时电位的单值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能量守恒公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回路内各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的内容为:在任一瞬间,沿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在该回路上电动势之和恒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即:

在直流的情况下,则有:

通常把上两式称为回路电压方程,简称为KVL方程。

KVL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组成任一回路上各支路(或各元件)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沿选定的回路方向绕行所经过的电路电位的升高之和等于电路电位的下降之和。回路的“绕行方向”是任意选定的,一般以虚线表示。在列写回路电压方程时通常规定,

对于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同时,取正号,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时取负号。

KVL的应用

图KVL的应用所示为某电路中的一个回路ABCDA,各支路的电压在所选择的参考方向下为u1、u2、u3、u4,因此,在选定的回路“绕行方向”下有:u1+u2=u3+u4。

KVL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具体回路,还可以推广应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想的回路。即在任一瞬间,沿回路绕行方向,电路中假想的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KVL的推广

图KVL的推广所示为某电路中的一部分,路径a、f 、c 、b 并未构成回路,选定图中所示的回路“绕行方向”,对假象的回路afcba列写KVL方

程有:u

4+u

ab

=u

5

,则:u

ab

=u

5

-u

4

由此可见:电路中a、b两点的电压u

ab

,等于以a为原点、以b为终点,沿任一路径绕行方向上各段电压的代数和。其中,a、b可以是某一元件或一条支路的两端,也可以是电路中的任意两点。

3、基尔霍夫定律基本内容的论述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荷守恒法则运用于集总电路的结果。电荷守恒的意思是: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对于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某一时刻,流进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Σi (t),即:dq/dt=Zi k(t)(其中q为节点处的电荷)。而节点只是理想导体的汇合点,不可能积累电荷,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因而节点处的dq/dt必须为零,即得:Σi (t)=0(式中i (t)为流出或流人节点的第K条支路的电流,K为节点处的支路数)。KCL定律指出:任一瞬间,流入

一个电路节点电路节点的 电流代数和为零,KCL 定律也可以推广应用到电路中任意假设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该电路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或表述为,所有流入和流出一个封闭界面的电流相等。即如下图中的流入和流出单元电路的各条支路的电流总和为零。

对节点①有:I 1+ I 2 = I 4

对节点②有:I 3 + I 5= I 1

对节点③有:I 3 + I 6 =–I 2

对节点④有:I 4+ I 5= I 6

KCL 的推广 KCL 不仅对一个节点适用,它可推广到任意一部分电路上。假想将一部分电路用一闭合面围起来,由于流人每一元件的电流等于流出该元件的电流,因此,每一元件存贮的净电荷也为零,所以整个闭合面内存贮的总净电荷为零。于是得KCL 的另一种表述:流人或流出封闭面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同时说明,不论电路中的元件如何,只要是集总电路,KCL 就总是成立的,即KCL 与电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沿任意回路环绕一周回到出发点,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回路各支路电阻(包括电源的内阻在内)和支路电流的乘积(即电压的代数和)。用公式表示为: ∑E=∑RI 又被称作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KVL 定律指出:任一时刻,电路中任一回路内,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下图所示的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端电压的关系如下:

+ I 1+ I 3=0

U s1+ I 3 -I 2 =0

各电量的参考方向如上图所示。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理论基础是稳恒电场条件下的电压环路定理,即:沿回路环绕一周回到出发点,电位降为零。电流及电动势的符号规则是:人已选定一绕行方向,电流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同时电动势符号为正,反之为负。由此列出的方程叫做回路电压方程。例如在一个简单的回路ABCD 上有一个电源E ,内阻为r ,分别有, 1

, 三个电阻。选择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在这个简单的电路中只

有一个回路,所以电流都是I 。 那么有:

rI+I+I+I=E 其实在更为一般的电路中一个回路的各个边上的电流并不一定相等,但是仍然可以将各个边上的电流设出来(如果未知的话,可以计算出来的就不要设了,表示一下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的应用当电路中各电动势及电阻给定时,可任意标定电流方向,根据基尔霍夫方程组即可唯一的解出支路的电流值。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计算的理论基础,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导出其他一些有用的定理:例如网孔电流定理,回路电流定理,节点电压定理等等,这些定理给电路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是电路分析和计算的有效工具。基尔霍夫定律在稳恒条件下是严格成立的,在准稳恒条件下,即整个电路的尺度远远小于电路工作频率下的电磁波长时,基尔霍夫定律也符合得很好。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能量守恒法则运用于电路的结果能量守恒的意思是:若在某时间内的电路中某些元件得到的能量有所增加,则它的另一些元件的能量必须有所减少,一定保持能量的收支平衡。这一情况对电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如知,沿这三个回路各支路的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同理,对任一集总电路,若元件有K 个,得: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即:ΣUk=0,这就是KVL 。 对于 KCL 是守恒律的体现,守恒量是电荷,电流是电荷的运动形成的,KCL 正好体现了这一无法证明的守恒定律这也是集总元件的特性的体现 对于 KVL : 1、 体现了电压与路径无关; 2、也是集总元件的特性,两点无论从哪一条路径看进去或者从不同路径的计算,都是相同的电压量,也就是说两点之间的电压式单值量。

五、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KVL 可以从由支路组成的回路,推广到任一闭合的结点序列,即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结点序列的各段电压(不一定是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对图l -11电路中闭合结点序列abca 和 abda 列出的 KVL 方程分别为:

cb ac bc ca ab ca bc ab 0u u u u u u u u +=--==++db

ad bd da ab da bd ab 0

u u u u u u u u +=--==++

从以上叙述可见:

1、KVL 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根据电路中已知的某些支路电压,求出另外一些支路电压,即

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支路电压等于与其处于同一回路(或闭合路径)的其余支路电压的代数和,即

或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两结点间电压u ab 等于从a 点到b 点的任一路径上各段电压的代数和,即

由支路组成的回路可以视为闭合结点序列的特殊情况。沿电路任一闭合路径(回路或闭合结点序列)各段电压代数和等于零,意味着单位正电荷沿任一闭合路径移动时能量不能改变,这表明KVL 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l) KCL 对电路中任一结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施加了线性约束。

(2) KVL 对电路中任一回路(或闭合结点序列)的各支路电压施加了线性约束。

(3) KCL 和KVL 适用于任何集总参数电路、与电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KCL 不仅适用于结点,也适用于任何假想的封闭面,即流出任一封闭面的全部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例如对图示电路中虚线表示的封闭面,写出的KCL 方程为

2、KCL 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根据电路中已知的某些支路电流,求出另外一些支路电流,即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一支路电流等于与其连接到同一结点∑==m k k

u u 21jb

ij cd ac ab ....u u u u u ++++=0

643=++-i i i

(或封闭面)的其余支路电流的代数和,即

结点的 KCL 方程可以视为封闭面只包围一个结点的特殊情况。根据封闭面 KCL 对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可以得到:流出(或流入)封闭面的某支路电流,等于流入(或流出)该封闭面的其余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由此可以断言:当两个单独的电路只用一条导线相连接时(图l -10),此导线中的电流必定为零。

在任一时刻,流入任一结点(或封闭面)全部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意味着由全部支路电流带入结点(或封闭面)内的总电荷量为零,这说明KCL 是电荷守恒定律的体现。

3、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实例

例1、如下图(图一)求各支路电流。

解:分析此电路有4个节点、3个网孔(如图Ⅰ、Ⅱ、Ⅲ) 、6条支路。分别设6条支路的电

流为I 1、I 2 、I 3 、I 4、 I 5、 I 6 如上图所示。

跟据KCL 定律有: I 1+I 2=I 4﹒﹒﹒﹒﹒

图l -10 ∑==m k k

i i 21

I3+I4=I5﹒﹒﹒﹒﹒⑵

I1+I6=I5﹒﹒﹒﹒﹒⑶

根据KVL定律有: E1=I1×r1+I4R1+I5R2﹒﹒﹒﹒﹒⑷

E2-E3=I2×r2+I4R1-I3×r3﹒﹒﹒﹒﹒⑸

E3=I3×r3+I5R2+I6R3﹒﹒﹒﹒﹒⑹

由以上六个式子可求得六条支路的电流。

例2、如下图要求推导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推论:沿任一回路,各元件(无源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各电压源电势的代数和。即:

解:分析有电路中的一个回路,由四条支路组成,各支路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选择顺时针方向作为该回路的绕行方向,则有:

(1)

根据各支路的组成元件,写出各支路电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

(2)

将(1)式代入(2)式,并整理得到:

(3)

(3)式左边是沿绕行方向回路中全部电阻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当电阻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取负号;右边是沿绕行方向回路中全部电压源电势的代数和,当电压源电势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反之取负号。于是,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推论:沿任一回路,各元件(无源元件)上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各电压源电势的代数和。在只含有电阻元件的电路中,其表达式为:

上式中当各元件电压、各电压源电势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

例3、如下图所示电路,求电压u

解:分析有本问题包括有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可通过列写基本方程、辅助方程联立求解。设

节点a 、巡行回路A 及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标对节点a 、回A 分别列写基本的KCL,KVL 方程为

节点a: i 1 =8i

回路A : 4i+u=20

控制量i 与待求量u 的关系为

u=2i 1=16i

i=1/16 u

将这一方程代入回路A 的KVL 方程中,有

1/4 u+u=20

故得 u=16v

例4、如下图所示电路,求电压U ab 。

解:分析 自a 点沿任何一条路径巡行至b 点,沿途各段电路电压的代数和即得电压U ab 。这

是计算电路中两点间得电压得基本的常用方法。一般,选择各段电路电压容易计算,甚至不用计算的路径巡行。

设电流I 1、I 2、I 3,并作封闭曲面S 如图中所标。由KCL 推广可知,I 2=0,I 3=5A ;由KVL 及欧姆定律,得电流

I 1=20÷(18+2)=1A

电压 U ab =8 I 1+2 I 2+2-3 I 3=-5V

总结

阐明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和流出节点的各电流间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的定律。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提出。集总参数电路指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远小于电路中电流或电压的波长的电路,反之则为分布参数电路。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任一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瞬间流出该节点的所有电流的代数和恒为零,即就参考方向而言,流出节点的电流在式中正号,流入节点的电流取负号。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荷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任一集总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瞬间沿此回路的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12 Ω 8 Ω 2 Ω

20 V 2 V 3 Ω

5 A a b I 1

I 2 I 3 S .

零,即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相同时,该电压在式中取正号,否则取负号。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基尔霍夫定律及解析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与计算电路的基本定律,分别称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几个常用名词如下: 支路;同一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在图 1.11中有三条支路。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在图 1.11中有a 、b 两个节点。 回路;由若干支路所组成的闭合路径。在图 1.11中有abca 、abda 、adbca 三个回路。 网孔;不含支路的闭合路径。在图 1.11中abca 、abda 两个网孔。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用来确定电路中任一节点各支路电流间的关系式。由于电流的连续性,在任一瞬时,流向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电流之和。即 =入I ∑出I ∑ (1.5) 在图 1.11所示电路中,对节点a 可写出 I 1+I 2=I 3 上述关系式可改写为 I 1+I 2―I 3=0 即 0=∑I (1.6)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也可表述为:在任一瞬时,通过电路中任一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假定选流入节点的电流取正值,则流出节点的电流取负值。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通常应用于节点,还可以应用于任一假想的闭合面。即在任一瞬时,通过电路中任一闭合面的电流代数和也恒等于零。如图 1.12所示闭合面包围的三极管电路。 I b +I c =I e 或 I b +I c -I e =0 ` 图1.12 KCL 用于闭合面 图1.13 例 1.3直流三相供电系统如图 1.13所示,若电流I A =5A ,I B =3A ,试求电流I C 。 解:假想一闭合面将三角形的负载包围起来,则 I A +I B +I C =0 I C =-I A -I B =-5-3=-8A 负号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图中参考方向相反。 图1.11 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

基尔霍夫定律介绍

学科《电工学》 课题§1-5《基尔霍夫定律》班级机电57班 人数47 课时2学时课型教授课周次第九周授课时间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第5、6节 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 3、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事物本质、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论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重点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解题步骤及例题讲解 教学难点电流参考正方向的理解及电阻电压、电源电动势正负的确定教学方法观察演示法、讲授法、启发讨论法、媒体应用法 教具及参考书1、完整的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一块 2、万用表三支 3、多媒体课件 4、电化教学设备 5、连接导线若干 6、电阻若干 参考书:《电工与电子基础》(机工4版)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复习提问 3、新课引入 4、新课讲授 5、提问 6、归纳总结 7、布置作业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法,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并详细讲解在列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的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释疑解难、突破难点,学好课程内容。

得出: ⑴支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组成的无分支电路。(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流过同一支路的电流有何特点?) (生答略)师:图中共有5条支路,支路电流分别标于图中。 ⑵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生答略)师:图中共有a、b、c三个节点。 ⑶回路: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路径。(生答略)师:图中共有6个回路。 ⑷网孔:中间无任何支路穿过的回路。网孔是最简单的回路,或是不可再分的回路。(请问上图电路中共有几个网孔 呢?)(生答略)师:对,图中最简单的回路aR 1R 2 a,aR 2 R 4 ba,bR 4 R 5 b 三个是网孔。 〖动动脑筋〗请问下列电路有几条支路、几个节点、几个回路、几个网孔? (生答略)师答: 6条支路 4个节点 7个回路 3个网孔 出示EWB仿真模型演示,了解电路组成,以此集中学生注意力。得出结论:同一支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注:名词解释采用问答形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教学效果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阐明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和流出结点的各电流间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的定律,是 1845 年由德国物理学家 G·R·基尔霍夫提出。原始基尔霍夫定律给出了三个必备条件:两组方程的线形函数形式;确定方程组中每项正负号的法则;两组方程的独立方程个数。现在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原始的基尔霍夫定律并不完全相同,在某种程度上,它破坏了原始基尔霍夫定律所包含的三点的内容的统一,也破坏了原始基尔霍夫定律自己单独可以唯一确定支路电流分布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积分形式的两组独立方程组独立完整和统一的证明原始基尔霍夫定律没有证明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内容。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或各部分电压之间的约束的关系,与电路中连接的是什么元件(元件小性质)无关分析复杂电路分析复杂电路可见在电路理论中基尔霍夫定律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分析求解电路的万能钥匙,本文阐述如何正确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关键词:基本信息、发现背景、几个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一、基本信息 基尔霍夫定律Kirchhoff laws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 二、发现背景 基尔霍夫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电学基本定律。从19世纪40年代,由于电气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电路变得愈来愈复杂。某些电路呈现出网络形状,并且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由3条或3条以上支路形成的交点(节点)。这种复杂电路不是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所能解决的,刚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年仅21岁的基尔霍夫在他的第1篇论文中提出了适用于这种网络状电路计算的两个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定律。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与应用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二、 实验电路与工作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包括: ①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LC ):在任一时刻,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0i 。一般流出节点的电源取正号,流入节点的电流取负号(其物理含义:表征电荷不灭,即流出的电流等于流入的电流)。 ②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C ):对于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之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即0=-∑∑IR E ,其中E 为电源,沿参考方向为正,IR 沿参考方向(的电压降)为正。(其物理含义:表征能量守恒,即对一个封闭回路,电位升等于电位降,而电位是电场力对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作的功)。 2、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电路采用3-1所示的电路 图3-1 直流电源并联供电电路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的最典型的电路是直流电源并联供电负荷分配的研究,其电路如图3-1所示。图中1S U 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2S U 为直流稳压电源,串入1r 与2r 的目的是为了显示电源电路电阻(它通常由电源内阻和导线电阻等构成)。

三、 实验设备 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单元R01、R07 3、数字万用表 四、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按图3-1电路接线,L R 处接入100 的电阻。在图3-1中,用数字万用表测定三个支路电流1I 、2I 、3I 、1S U 和2S U (电源内阻相对电路电阻阻值可忽略不计),填入表3-1。 表3-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数据 五、 实验注意事项 1、在接电压时,可调稳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值要先调到指定要求,然后关闭电源后再接线。 2、在记录电表数值时,要注意相对假设的参考方向是一致(取正号),还是相反(取负号)。 六、 实验报告要求 根据电源电压(略去内阻压降)和各电阻标称阻值,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出各支路电流1I 、2I 和3I 。并与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照,看看是否一致。

第7讲基尔霍夫定律

课内试验项目操作分析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 编制部门:编制人:编制日期: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基尔霍夫定律训练对象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学时1 试验目的(1)掌握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及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和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一、仪器设备: ZH-12通用电学实验台、万用表 二、注意事项: 1、试验之前应先检查设备、器材的好坏。 2、电路连接时,要注意电源极性,避免反接。 3、使用万用表时,要正确选择档位,且要规范操作。若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应注意选 用合适量程的表,并且电路连接时要注意极性。 4、测量电压时,应将表并在所测对象两端;测量电流时,应将表串入电路。 三、试验电路: 试验<1> 图

四、操作步骤: (1)调节ZH-12实验台上的稳压电源,使其输出电压为9V,待用。 (2)(2)按图<1>所示电路图接线。 (3)(3)经教师检查后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电压及各支路电流,并将结果填入表<1>中。 五、结果汇总 六、结果分析 1、分析试验电路(1)中各电流的关系 2、分析试验电路(1)中各段电压的关系 七、评分 1、操作是否符合规范(40%) 2、结果是否正确(30%)总分:_________ 3、分析是否正确(30%)

课题7:基尔霍夫定律 课型:讲练结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2)学会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技能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2)进一步熟练电路连接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1)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难点:(1)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2)列方程∑I=0、∑U=0过程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 定。 教学分析 本节课采用学生先根据电路及要求进行试验,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老师再加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及表达式,再详细讲解在列KCL、KVL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课程 的内容,突破难点。 复习、提问: (1)电路开路及短路时的特点? (2)什么是简单电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题:简单电路是指可以用元件的串、并联加以化简求解的电路,复杂电路是指不能用元件的串、并联化简得以求解的电路, 如下图所示电路。

990-1_教案-基尔霍夫定律

课程电工 基础 第六节:基尔霍夫定律 授课班级06电工1班授课时间2006.11.15 授课时数 2 教学分析 上节课已学习过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学生学会判断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电磁感应。本节所要学习的基尔霍夫定律是为了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在电磁学中是个很重要的定律,在以后要学习的电机和变压器中有很多的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磁的知识比较抽象,电与磁之间的变化和联系纷繁复杂,需要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基于此,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实物实验和多媒体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直观观察和理解。 同时,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对学生不同智能的开发,并给不同学生不同智能一个展示的舞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认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电路的方法——基尔霍夫定律。 2.充分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能力目标: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德育目标: 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 难点:对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广应用 关键:将抽象表达形象化,分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的表达式。 授课方式方法、手段1、启发引导式; 2、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贯穿在课堂中,让试验成为本节课的主线 3、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循序渐进。 4、学生分组进行试验,调动学生兴趣,发展每个学生不同的智 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作业见详案 教学小结 通过实验课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大部分 学生能够达到要求,掌握本次可课所学内容。

《精选总结范文》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理解。 2、进一步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 二、实验原理 基本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1)基本霍夫电流定律 对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的代数和为零。即∑I=0 2)基本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即∑U=0 三、实验设备 xxxxxxxxxxx 四、实验内容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 2、按原理的要求,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 3、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于下表。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下表。 五、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 I1+I2=I3??(1)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510+510)I1+510I3=6??(2)(1000+330) I3+510I3=12??(3)解得: I1=0.00193AI2=0.0059AI3=0.00792AUFA=0.98VUBA=5.99VUAD=4.04VUDE=0.98VUD C=1.98V六、相对误差的计算:E(I1)=(I1(测)-I1(计))/I1(计)*100%=(2.08-1.93)/1.93=7.77% 同理可得: E(I2)=6.51%E(I3)=6.43%E(E1)=0%E(E1)=-0.08%E(UFA)=-5.10%E(UAB)=4.17%E(U AD)=-0.50%E(UCD)=-5.58%E(UDE)=-1.02% 七、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I1、I2、I3、UAB、UCD的误差较大。 八、误差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 (1)电阻值不恒等电路标出值,(以510Ω电阻为例,实测电阻为515Ω)电阻误差较大。

基尔霍夫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推导

基尔霍夫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推导

————————————————————————————————作者:————————————————————————————————日期:

基尔霍夫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推导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实质是稳恒电流情况下的电荷守恒定律,其中推

导过程中推出的重要方程是电流的连续性方程即SJ*dS=-dq/dt(第一个S是闭合曲面的积分号,J是电流密度矢量,*是矢量的点乘,dS是被积闭合曲面的面积元,dq/dt是闭合曲面内电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意思是说电流场的电流线是有头有尾的,凡是电流线发出的地方,该处的正电荷的电量随时间减少,电流线汇聚的地方,该处的正电荷的电量随时间增加对稳恒电流,电流密度不随时间变化,必有SJ*dS=-dq/dt=0,这就是稳恒电流的闭合性,同时也是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导基础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实质是电力线闭合。 第二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电场为位场时电位的单值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能量守恒。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回路内各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的内容为:在任一瞬间,沿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在该回路上电动势之和恒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形象地说就是电力线闭合。也称作:克希荷夫电路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含数据和计算)

【实验名称】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目的】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学会测定电路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两台),分别为12V和6V; 万用表(一台); 标准电阻(三个),分别为100Ω、100Ω和430Ω。 【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和流出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路中任意时刻,沿闭合回路的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实验内容】 按照图1所给的电路图搭建电路。 【实验步骤】 1.验证电流定律 用万用表测量R1支路电流I1。 用万用表测量R2支路电流I2。 用万用表测量RL支路电流IL。 将上述所得数据填写到表1中(单位:mA)。 2.验证电压定律 用万用表分别测出各支路的电压Uab、Ubc、Ucd、Uda。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记录数值,填入表2中(单位:v)。 图1 实验电路

实验报告 (一)填写数据表格 (二)实验结论 1、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和流出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1+I2+IL=0 2、电路中任意时刻,沿闭合回路的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即:Uab+Ubc+Ucd+Uda=0 误差分析: 1、电路中电阻阻值与标示值有差异(430欧电阻值实测为435欧)阻值误差产生的差异; 2、导线连接点因存在接触电阻产生误差; 3、仪表存在的基本误差 4、串接电流表电表本身阻值及导线存在的阻值产生误差 (3)用表1和表2中实验测得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结论:数据中大部分相对误差较小,基尔霍夫定律是正确的。求:I1 ; I2 ; IL ? I1=0.01875A ;I2=0.020625A ;IL=0.039375A

基尔霍夫定律的实质研究

2012年第·1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7期 Dec2012 [摘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实质是电荷守恒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研究。 [关键词]电荷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2-0163-02 基尔霍夫定律的实质研究 刘爱萍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物理学的任务在于发现普遍适用的规律,这种规律 最简单的形式之一,就是某种物理量的守恒。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计算的理论基础,需要用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作定量的分析,因而用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它作更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实质是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在任一时刻,流入任一节点(或封闭面)全部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实质是电荷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对于一个节点或封闭面来说,它不可能储存电荷。 (一)电荷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宏观体现 在电路中进入某一地方多少电荷,必定同时从该地方出去多少电荷。无论是抽象出来的电路节点还是包围电路的任一闭合面,流入量等于流出量,没有储存电荷,电流是电荷的运动形成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正好体现了这一无法证明的电荷守恒定律,守恒量是电荷。 (二)电荷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微观体现 对于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某一时刻,流进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Σik(t)(k为节点处的支路数),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截面的电荷量,即dq/dt=Σik(t)(其中q为节点处的电荷)。而节点只是理想导体的汇合点,不可能积累电荷,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因而节点处的dq/dt必须为零,即得:Σik(t)=0。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荷守恒定律的体现。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定律,自然界任何现象都符合这一定律。物体有许多不同的运动形式,每种运动形式都有一种对应的能,例如机械能、内能、电能、磁能、化学能、核能。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用于热现象的形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用于磁现象的形式就是楞次定律,它用于运动的形式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它用于电路就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它的特例,它表述为:任意时刻沿任一回路中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0。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当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后,其做功代数和为0。 (一)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宏观体现 单位正电荷沿回路绕行一周的过程中,一部分电源消耗的非电能等于另一部分电源所储存的非电能与所有内外电阻上放出的焦耳热之和。 如图1所示电路中,Us1=130V、R1=1Ω为直流发电机的模型,电阻负载R3=24Ω,Us2=117V、R2=0.6Ω为蓄电池组的模型。 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方程式: 解得:I1=10A,I2=-5A,I3=5A。 电源Us1发出的功率为:Us1I1=130×10=1300W 电源Us2的功率为:Us2I2=117×(-5)=-585W(吸收功率) 即Us2接受功率585W。说明电源Us2不是输出功率,而是从外部输入功率,处于充电状态。 各电阻接受的功率为: 即电源Us1输出的功率等于各个电阻接受的功率与Us2吸收的功率之和。 可见,电源Us1输出的功率,一部分消耗在各个电阻 上, 另一部分输入电源Us2,为之充电。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也是非电能与热能之间的转换。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如图2元件1吸收功率500W,元件3、4分别发生功率400W和150W,由于电路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则 163 ··

(完整版)基尔霍夫定律练习题

基尔霍夫定律 一.填空题 1.能应用 电路和 电路 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的电路,叫简单电路.这种电路可用 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不能应用 电路和 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的电路叫复杂电路,适用此电路重要定律是 . 2.三个或三个以上电流的汇聚点叫 .两个 节点间的任一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 .电路中从某一节点出发,任意绕行回到原出发点的闭合路径叫 .最简单的回路叫 .任何一个独立的回路中,必须至少包含一条其它 中没有用过的新 . 3.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叫 定律 ,可用字母 表示.其数学表达式Σ.I=0含义是:进某一 的全部电流之和恒等于零;数学表达式ΣI 入=ΣI 出的含义是:进入某一节点的全部电流之际 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全部电流之 . 4.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叫 定律 ,可用字母 表示.其数学表达式.ΣU=0含义是:沿回路绕行一周,沿途各部分 的 恒等于零;数学表达式ΣE=ΣIR 的含义:沿回路绕行一周,沿途各电动势的 恒等于沿途各 两端电压的 . 5.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中有n 个节点,就可以列出 个 的节点电流方程,若电路 中有m 条支路,应该列出 个 的回路电压方程. 6.如果某复杂电路有3个节点,3个子网孔,5条支路,要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共应列出其 个方程.其中,节点电流方程 个,回路电压方程 个. 7. 基尔霍定律是进行电路 和 的 的最 的定律.它适合于 电路. 8.如图.有 个节点,其中独立的节点 个,有 条支路;有 个回路,有 网孔. 9.如图,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的五个方程应是.(1) (2) (3) (4) (5) . 10.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都是 ,参考点而言的.如果事先没有指 ,谈电路中某点电位就毫无意义了.在计算电路中某点电位时,必须首先确定该电路 的 .电位的高低与计算时绕行 和参考点的 有关,而与绕行的 无关. 二.选择题 A直流电路B交流电路C简单电路D.复杂电路E.线性电路F.非线性电路 2.如图.为某一电路中的一个节点,则I4是( ) 3.如图,E1=10V,E2=25V,R1=5Ω,R2=10Ω,I=3A,则I 1与I 2分别是( ) A.1A,2A B.2A,1A C.3A,0A D.0A, 3A 4.如图,E 1=12V,E 2=9V ,R 1=R 6=1Ω,R 2=0.5Ω,R 3=5Ω,R 4=6Ω,R 5=3Ω,则A,B 两点电位( ) A.V A >V B ,B,V A

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 一、复习提问(2分钟)◆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二、提出任务: (5分钟) ◆勾起同学们求知欲望(新课引入) 二、链接知识: (60分钟)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讲授(出示标题) ◆与学生互动问答 ◆与学生互动问答 ◆知识延伸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讲授(出示标题) ◆与学生互动问答三、运用知识完成任务(5分钟) ◆知识延伸 四、分析归纳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5分钟)五、课堂练习、讨论与答疑(8分钟) 六、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1、什么叫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请一学生回答) 2、写出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欧姆定律表达式(请一学生 回答) 注: 新课要用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 图1 已知R1=4Ω,R2=6Ω, R3=1Ω,U1=10V,U2=20V,试求I1、I2、I3。 请问哪一位同学会解这道题?(停顿片刻,让同学们充分思考) 这道题目不光同学们不会解,欧姆也不会解。这道题目用我们中学学到的知识——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是无法求解的。 如何解这道题就是我们今天这两节课的任务。也就是说今天的课程学完后,同学们会解这道题就完成了今天这两节课的教学任务。 既然这道题目欧姆不会解,我们就需要请教另外一位高人。这位高人在他还是21岁大学生时,提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两大定律——电流和电压定律。(停顿片刻)他就是基尔霍夫(G.R. Kirchhoff)。那么,当时21岁的德国小伙基尔霍夫,他提出的电流定律是什么? “小基”说,对一个节点来说,节点无电荷聚集。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某一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这个节点的电流。数学表达式为:∑I入=∑I出。这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简称 KCL。 那么,什么叫节点(Node)?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浅析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浅析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是分析计算电路的重要工具。基尔霍夫定律反映的是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或各部分电压之间的约束的关系,与电路中连接的是什么元件(元件小性质)无关分析复杂电路分析复杂电路可见在电路理论中基尔霍夫定律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分析求解电路的万能钥匙,所以我们必须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 关键词:基尔霍夫定律、理解、应用。 一、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 基尔霍夫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在介绍基尔霍夫定律之前,首先介绍若干表述电路结构的名词。 1、支路 2、节点 3、回路 4、网孔 1、支路:单个或若干个元件串联成的分支称为一条支路。例如上图所示电路中含有6条支路:和电压源串联成一条支路;和电压源串联成一条支路;、、 和分别单独成为一条支路。 2、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的联接点称为节点。图1-4-1中含有4个节点①②③ ④ 。

3、回路:由若干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在图1-4-1所示电路中,和、、所在的三条支路组成一个回路;和、和、所在的三条支路组成一个回路;、 、和、所在的四条支路也组成回路。 4网孔:回路内部不含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上述的和、、所在的三条 支 路组成的回路就是网孔。 (二)、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 1.节点电流定律: 对于任意一个节点或封闭面有:流进节点(或封闭面)的电流等于 流出节点(或封闭面)的电流。 即:∑I入=∑I出 如果流进节点(或封闭面)的电流为正,则流出节点(或封闭面)的电流为负,则电 流定律的另一个表达式为: ∑I入—∑I出=0 即:∑I=02. 2. 回路电压定律: 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回路(此回路断开与否均可)。 有: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电压降的代数和。其数学表达式为: ∑E=∑IR=∑U 电动势和电压降的正负由方向确定,即电动势和电压降的正方向与回路的循行方向一 致时取正,反之取负。 (三)、基尔霍夫定律基本内容的论述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电荷守恒法则运用于集总电路的结果。电荷守恒的意思是: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对于集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某一时刻,流进该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Σi (t),即:dq/dt=Zi k(t)(其中q为节点处的电荷)。而节点只是理想导体的汇合点,不可能积累电荷,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因而节点处的dq/dt必须为零,即得:Σi (t)=0(式中i (t)为流出或流人节点的第K条支路的电流,K为节点处的支路数)。KCL定律指出:任一瞬间,流入一个电路节点电路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KCL定律也可以推广应用到电路中任意假设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该电路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或表述为,所有流入和流出一个封闭界面的电流相等。即如下图中的流入和流出单元电路的各条支路的电流总和为零。

1.4基尔霍夫定律练习题

1.4 基尔霍夫定律 1、不能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电路称为__复杂电路_______。 2、电路中的_____每一分支_______称为支路,____3条或3条以上支路___所汇成的交点称为节点,电路中__________闭合的电路______________都称为回路。 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_____基尔霍夫电流定律_____________,其内容是:______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意某一节点,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为:_∑i入=∑i出。 4、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__基尔霍夫电压定律_,其内容是__任一时刻,对于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_,数学表达式:________∑u=0_________。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7、每一条支路中的元件,仅是一只电阻或一个电源。(×) 8、电桥电路是复杂直流电路,平衡时又是简单直流电路。(√) 9、电路中任一网孔都是回路。(√) 10、电路中任一回路都可以称为网孔。(×) 11、在列某节点的电流方程时,均以电流的参考方向来判断电流是“流入”还是“流出”节点。(√) 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13、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14、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15、从物理意义上来说,KCL应对电流的实际方向说才是正确的,但对电流的参考方向来说也必然是对的。(√) 16、基尔霍夫定律只适应于线性电路。(×) 17、基尔霍夫定律既适应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与非线性电路。(√) 18、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19、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任务5-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任务5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与计算中的重要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基尔霍夫定律,在此之前先要学习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几个有关的电路名词,这几个名词的结合统称为集总参数。在一个电路中,若这几个参数都存在,那么这个电路则称之为集总参数电路。 (1)什么是支路? 由多个电路元件或单个电路元件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并且流经的是同一个电流分支,这样的每一个分支称为支路,如图1.1-14所示的电路中,abc、adc、ac为三条支路。其中abc、adc支路包含电源,称为有源支路;ac支路无电源称为无源支路。 (2)什么是节点? 由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相连接的公共接点称为节点,在图1.1-14中,a、c就是节点,b、d不是节点。(3)什么是回路? 电路中由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环路称为回路,在图1.1-14中abcda、abca、adca都是回路。(4)什么是网孔? 电路中,内部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称网孔。在图1.1-14中,abca、adca都是网孔,dabcd就不是网孔。这里我们要知道网孔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理解了以上几个概念,对学习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就较为容易了。

图1.1-14 电流支路 图1.1-15 节点电流O 图1.1-16 例5-12题图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 。它是指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比如图2.1-15中的节点O ,在图示各电流的参考方向下,依KCL 得出节点电流方程(简写为KCL 方程): I 1+I 3+I 5=I 2+I 4 或 I 1+ I 3+ I 5—I 2—I 4=0 如果把图中流入节点的电流取正值,那流出节点的电流则为负值。当然也可以做相反的规定,这里各电流前面的正、负号与电流本身参考方向的正、负无关。 例1.1-8 在图1.1-16所示电路中,已知R 1=2Ω,R 2=5Ω,Us=10 V ,求各支 路电流I 1、I 2、I 3。 解:首先设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由于Uab =Us =10 V ,根据欧姆定律,得: I 1=1Uab R =102=5A I 2=—2Uab R =—105=—2A 对节点a 列方程,有:一I 1+ I 2+I 3=0 ,I 3=I 1一I 2=5一(一2)=7 A 。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 ,是指在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意闭和回路内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比如图1.1-17所示的各电压关系为U l +U 2-U 3一U 4+U 5=0,简写为U 0=∑,该方程称为回路电压方程,简称为KVL 方程。在列写KVL 方程时,首先应设定一个绕行方向,凡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则该电压前取“+”号,否则取“一”号,比如图中设定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才能得出U l +U 2-U 3一U 4+U 5=0的电压方程。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 电子组潘顺中10计算机1 2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改要求: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实践为主线”等先进理念展开设计。 教材分析:复杂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的依据是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叠加定理、 戴维宁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的概念。分析方法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电路图等效化简,是计算简化,这类方法有:叠加定理、电源的等效变换和戴维宁定理;二是选取未知量并列出方程求解,如支路电流法等。支路电流法的实质就是基尔霍夫定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简单直流电路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能简单运用欧姆定理简答 基本题目。但对于复杂直流电路的概念及其计算,还是一无所知,所以帮助学生建立复杂直流电路的概念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简答。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 3、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事物本质、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论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2、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解题步骤及例题讲解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次课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法,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 及数学表达式,并详细讲解在列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的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释疑解难、突破难点,学好课程内容。观察演示法、讲授法、启发讨论法、媒体应用法 课前准备:1、完整的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一块;2、万用表三支;3、多媒体课件;4、电化教学设备;5、连接导线若干;6、电阻若干;7、参考书:《电工基础》(第2版) 教学过程:

实验一 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2.掌握Multisim软件的在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操作。 3.掌握Multisim软件中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集总电路中,在任何一个时刻,对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或流入)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2-1)式(2-1)中,若取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KCL反映了电流的连续性,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要验证KCL电流定律,可选一个电路节点,按标定的参考方向测定出各支路电流值,并约定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为正,将测得的各电流代入式(2-1)加以验证。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任何一个时刻,按约定的参考方向,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元件两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2-2)KVL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式(2-2)中,通常规定:凡支路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三、实验内容 1.打开Mutisim软件,建立电路模型如图2-1。

图2-1 单击工具栏中的电源库,选择POWER_SOURCES中的DC_POWER,确定后,可在工作区中放置直流电压源,双击图标后更改电压值为15 V。单击基础元件库,选择电阻RESISITOR,确定后在工作区中放置电阻,双击图标可任意更改阻值,也可以在上一步直接在库中选择适当阻值。将所有元件按图连接,最后选择任一点接入接地点就搭建好了电路模型。 图2-2 选择电源

基尔霍夫定律基础知识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的。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电学基本定律。从19世纪40年代,由于电气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电路变得愈来愈复杂。某些电路呈现出网络形状,并且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由3条或3条以上支路形成的交点(节点)。这种复杂电路不是串、并联电路的公式所能解决的,刚从德国哥尼斯堡大学毕业,年仅21岁的基尔霍夫在他的第1篇论文中提出了适用于这种网络状电路计算的两个定律,即著名的基尔霍夫定律。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基本概念: 1、支路: (1)每个元件就是一条支路 (2)串联的元件我们视它为一条支路 (3)流入等于流出的电流的支路。 2、节点: (1)支路与支路的连接点 (2)两条以上的支路的连接点 (3)广义节点(任意闭合面)。 3、回路: (1)闭合的支路 (2)闭合节点的集合。 4、网孔: (1)其内部不包含任何支路的回路 (2)网孔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主要内容: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记为KCL,是电流的连续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电荷守恒公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节点电流定律,它的内容为:在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

基尔霍夫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推导

基尔霍夫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推导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它既可以用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也可以用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还可以用于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的分析。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时,仅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构成该电路的元器件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无关。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而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该定律能够迅速地求解任何复杂电路,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阻碍电气技术发展的难题。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及电压环路定理的基础之上,在稳恒电流条件下严格成立。当基尔霍夫第一、第二方程组联合使用时,可正确迅速地计算出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值。由于似稳电流(低频交流电)具有的电磁波长远大于电路的尺度,所以它在电路中每一瞬间的电流与电压均能在足够好的程度上满足基尔霍夫定律。因此,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范围亦可扩展到交流电路之中。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实质是稳恒电流情况下的电荷守恒定律,其中推

导过程中推出的重要方程是电流的连续性方程即SJ*dS=-dq/dt(第一个S是闭合曲面的积分号,J是电流密度矢量,*是矢量的点乘,dS是被积闭合曲面的面积元,dq/dt是闭合曲面内电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意思是说电流场的电流线是有头有尾的,凡是电流线发出的地方,该处的正电荷的电量随时间减少,电流线汇聚的地方,该处的正电荷的电量随时间增加对稳恒电流,电流密度不随时间变化,必有SJ*dS=-dq/dt=0,这就是稳恒电流的闭合性,同时也是基尔霍夫定律的推导基础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实质是电力线闭合。 第二定律又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电场为位场时电位的单值性在集总参数电路上的体现,其物理背景是能量守恒。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确定电路中任意回路内各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因此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的内容为:在任一瞬间,沿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在该回路上电动势之和恒等于各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形象地说就是电力线闭合。也称作:克希荷夫电路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