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尖培养教案

茎尖培养教案
茎尖培养教案

农艺专业课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茎尖脱毒培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方法及影响培养效果的因素。

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茎尖脱毒培养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让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农业的热爱。

教学重点:

茎尖脱毒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茎尖剥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热处理脱毒的原理是什么?

2.热处理脱毒方法有哪些?

3.热处理脱毒有哪些优缺点?

三、导入新课

1.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

由“为什么只选用茎尖作为植物脱毒培养的对象?”的问题来引出病毒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以确定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

原理:应选用几乎不含病毒的茎尖作为培养对象。

2.茎尖脱毒培养的方法

茎尖脱毒培养的过程:

过程详解:

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病毒危害较轻的健壮植株,采集外植体。根据需要将植株盆栽后进行热处理(这样可以切取较大的茎尖培养)。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选取 1.5~2cm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半小时,用75%的酒精消毒30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5min,取出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备用。

茎尖剥离:在超净台下,将茎尖切成1.5cm长,下端约1.0cm长留作夹持部分。先用肉眼剥离外面的幼叶,至0.5cm大小时,再移至双筒解剖镜下,用镊子夹住茎部,用解剖针轻轻剥掉幼叶和叶原基,解剖针可蘸少许酒精,过火灭菌,但要注意解剖针的冷却,当剥到看见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点,只剩两枚叶原基时,可用解剖刀将微茎尖切下来,然后接到培养基中。

茎尖培养:培养条件为25℃,光照16h,光照强度为2000Lx。

3.影响茎尖培养的因素

(1)茎尖大小茎尖大小与脱除病毒的效果成反相关,即剥取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大小与茎尖的成活率成正相关,即茎尖越小培养难度越大,成活率越低。考虑到脱毒效果及提高成活率,一般切取0.2~0.5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培养材料。

(2)培养条件在茎尖培养中,光下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效果好。

(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茎尖最好从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一般地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效果好。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1.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

2.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3.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分布规律为()。

A.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多 B.从茎尖到底部含量越来越少

C.病毒在植株体的分布是均匀的 D.茎尖含量最多,底部几乎没有

六、布置作业

作业:简述茎尖培养的过程。

思考:在外植体表面消毒时,为什么要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两种溶液?为什么浸泡的时间不同?

七、板书设计

茎尖脱毒培养

一、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

二、茎尖脱毒培养的方法

三、影响茎尖脱毒培养的因素

八、教学反思

茎尖脱毒培养

桦南县职教中心学校

张春丽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一组:郭保密、尹韵绮、张岳 摘要: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的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的危害,是目前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从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过程以及影响病毒去除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病毒类型;影响因素 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2n=48)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1]。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于南美洲秘鲁以及沿安第斯山脉智利沿岸、玻利维亚等地,在五大洲140多个国家都有种植和分布。2004年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国际食品政策中心(IFPRI)合作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到2020年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有望增长40%,超过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对马铃薯的需求将增长更快[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到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00万hm2,产量达到1.8亿t[3]。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而病毒在马铃薯植株中是系统感染,能阻碍病毒增殖的药剂往往也会影响寄主植物的代谢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防治病虫害一样能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化学药剂。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引起了马铃薯的退化,马铃薯退化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80%以上[4]。随着病情逐年加重,严重者失去发芽能力,最后失去利用价值,给我国马铃薯乃至世界马铃薯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使得栽培面积及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5]。在我国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7种,它们是PVX、PVY、PVS、PVM、PAMV、PAV、PLRV[6],其余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是来自其它寄主植物的病毒。 采用无病毒植株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有效途径,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途径有自然选择、物理学方法、化学药剂处理和生物学方法[7]。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生物学方法中的茎尖脱毒。文章就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中各个环节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做出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马铃薯脱毒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茎尖脱毒的效果最好,已成为最常用和经济有效的脱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即根尖和芽尖的分生组织含病毒量少或不含病毒的特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l)分生组织旺盛的新陈代谢活动。病毒的复制须利用寄主的代谢过程,无法与分生组织旺盛的代谢活动竞争;(2)分生组织缺乏真正的维管组织。大多数病毒在植株内通过韧皮部进行迁移,或在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输,因为细胞与细胞间的移动速度较慢,在快速分裂的组织中病毒浓度高峰被推迟;(3)高浓度的生长素。分生组织的生长素浓度通常很高,可能影响病毒的复制[8-9]。 根据这些原理,Morel等人在1955年以马铃薯为材料,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获得了无病毒植株[10]。这个试验的成功,为马铃薯脱毒开辟了新途径。现在几乎所有马铃薯生产国都在使用这种技术,马铃薯脱毒去除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效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的问题。 2马铃薯脱毒过程 2.1脱毒种薯生产程序 采用微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出苗,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或指示植物方法鉴定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经鉴定后,无主要病毒及类病毒的试管苗可定为脱毒试管基础苗。试管

茎尖培养教案

农艺专业课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茎尖脱毒培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方法及影响培养效果的因素。 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茎尖脱毒培养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让学生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农业的热爱。 教学重点: 茎尖脱毒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茎尖剥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热处理脱毒的原理是什么? 2.热处理脱毒方法有哪些? 3.热处理脱毒有哪些优缺点? 三、导入新课 1.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 由“为什么只选用茎尖作为植物脱毒培养的对象?”的问题来引出病毒在植物中的分布规律,以确定茎尖脱毒培养的原理。 原理:应选用几乎不含病毒的茎尖作为培养对象。 2.茎尖脱毒培养的方法

茎尖脱毒培养的过程: 过程详解: 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病毒危害较轻的健壮植株,采集外植体。根据需要将植株盆栽后进行热处理(这样可以切取较大的茎尖培养)。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选取 1.5~2cm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半小时,用75%的酒精消毒30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5min,取出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备用。 茎尖剥离:在超净台下,将茎尖切成1.5cm长,下端约1.0cm长留作夹持部分。先用肉眼剥离外面的幼叶,至0.5cm大小时,再移至双筒解剖镜下,用镊子夹住茎部,用解剖针轻轻剥掉幼叶和叶原基,解剖针可蘸少许酒精,过火灭菌,但要注意解剖针的冷却,当剥到看见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点,只剩两枚叶原基时,可用解剖刀将微茎尖切下来,然后接到培养基中。 茎尖培养:培养条件为25℃,光照16h,光照强度为2000Lx。 3.影响茎尖培养的因素 (1)茎尖大小茎尖大小与脱除病毒的效果成反相关,即剥取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大小与茎尖的成活率成正相关,即茎尖越小培养难度越大,成活率越低。考虑到脱毒效果及提高成活率,一般切取0.2~0.5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培养材料。

培养自信心理健康教案

培养自信心 一、课程分析 自信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些中学生对中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往往是有较多不成功的体验,容易对自己产生疑问和否定。而在这个年龄段,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运用暗示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开展辅导活动,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用积极的思想、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从而达到提高自信水平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信的含义;了解拥有自信的重要性;掌握培养自信的技巧。 方法目标:能够利用所学的培养自信的技巧有意识地培养自信心,从而学会克服自卑。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培养自信的技巧 难点:运用培养自信的技巧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大冒险(玩玩想想,激趣导入)(5分钟) 老师:课堂开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大冒险的游戏,老师随便找一本书翻一个页码,这个页码在1-100之间,告诉你们范围,然后大家依次猜是哪一个数字,每猜完一次,我会告诉你们谜底比刚才猜的数字大还是小,直到猜中谜底为止,猜中的同学接受“惩罚”。重复这样咱们再重复2次,选出3个同学来参加大冒险。 惩罚是:讲台上有三个信封,请接受惩罚的同学上台任选一个信封把它拆开,面对全班同学大声读出信封上的内容。 信封一上写着:我勇敢、自信、聪明又好看,我一直就是最棒的,同学们请为我鼓掌。 信封二上写着: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微笑是我的财富,我喜欢大家,大家也喜欢我。 信封三上写着:我积极,我上进,我努力,我一定能赢。 老师:刚刚同学们的鼓掌都很热烈嘛,说明同学们是真心为你的自信大方而觉得厉害,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自信地面对很多事情,但是,同学们又有几次像刚才那样自信地表达过自己呢?恐怕很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就是自信。 (幻灯片上出现今天的主题) (二)了解自卑心理 1、对话(同学们通过以下对话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3分钟) 对话1: 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 乙:“我怎么能行呢,他们都那么厉害。” 甲:可是你在咱们班演讲得最好了。 乙:天外有天,我其实很一般般啦。 对话2:

植物的茎尖培养

植物的茎尖培养 姓名: 李希东专业: 植物学学号: 200808201 日期: 2009.4.25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茎尖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2. 练习使用实体显微镜剥离茎尖;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每个植物细胞含能产生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基因。理论上讲,只要条件合适,含全部遗传基因的细胞都能分裂分化,产生完整植株。 在茎尖和根尖的分生组织中一般是无毒或仅含极低浓度的病毒粒子,而较老的组织中,病毒含量随离茎尖距离的增加而提高。据此原理采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无毒植株。 三、实验材料、器皿: 实验材料:冬青顶芽 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锅、电子天平、微波炉、三角瓶、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实体显微镜、酒精灯、烧杯、量筒、移液器、pH试纸、橡皮筋、解剖针、滤纸、剪刀、容量瓶、长柄镊子、酒精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配制 配制母液:(按照培养基配方,配置不同扩大倍数的培养基母液) 大量元素:母液扩大20倍;微量元素:母液扩大1000倍;CaCl2·2H2O:母液扩大100倍;铁盐:母液扩大200倍。 培养基配制方案: 1. MS 2. MS+BA 0.5 mg/L 3. MS+BA 0.5 mg/L+IAA 0.1 mg/L 4. MS+BA 1.5 mg/L+IAA 0.1 mg/L 5. MS+BA 0.5 mg/L+NAA 1.0 mg/L 6. MS+BA 1.5 mg/L+NAA 1.0 mg/L 按方案依次加入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质,加入蔗糖30g/L,琼脂6.0g/L,肌醇50mg/L,水解乳清蛋白300 mg/L,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定容到400ml,混合后微波炉加热溶解,再按配方加入各种激素,调节pH值为5.8-6.0,分装到锥形瓶中,每瓶20-25ml,用锡箔纸封口。 本实验选取1,4,6号培养基。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活动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l)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愿意帮助谁? 第 2 页共 5 页

(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3)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 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更好? (4)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你在家里、幼儿园、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过什么困难并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幼儿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你试过在妈妈病时,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吗? 如果发生了,你怎么办?你曾试过与妈妈走散吗?如果发生了,你怎办?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你不认识的叔叔走来说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办? 第 3 页共 5 页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及答案

0.填空 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格养、原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 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培养等类型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为一门新兴学科。 一.填空、 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调机、_天平、显微镜、_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 养基成分主要包括①无机营养成分、②有机营养成分)、_③植物生长调节物质、_④碳水化合物、⑤其它物质 3、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_蔗糖,使用浓度在1%-5%常用3% 4、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棱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培养基渗透压 5、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凝固剂和支持物般用量6-10g/L之间 6.驯化的目的:在于于提高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试健壮,提高苗的移裁成活 7、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低:有利于芽的形成 8、培养基灭菌一般在108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_121℃C,维持_20-30min、 9.选择外植体时应选择①选择优良的种质、②选健壮的植株、③选最适的时期和④选取适宜的大小。 10、诱导胚状体比诱导芽的优点:(1)数量多、(2)速度快、_(3)结构完整 11、试管苗的生态环境:高温且恒温、高湿、弱光、无菌 12、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利用其吸附能力,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大 13、筛选培养基的方法:单因子试验法、多因子试验法、广谱实验法 14、植物培养技术:灭菌、接种种、培养、驯化四个环节 15、试管苗的驯化注意:基质、温、光、水、肥、气的综合管理 二.填空 1.绝大多数培养植物再生植株时都先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2.愈伤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诱导期、分裂期一和分化期三个时期 3、愈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要注意:种类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不定芽方式和胚状体方式 5.组织培养细胞再分化包括四个水平:细胞水平的再分化、组织水平的再分化、器官水平的再分化(器宣发生)和植株水平的分化 三.填空: 1.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2、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对茎尖长度不超过,最小只有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培养,目的是获得无病毒植株:后者是对几毫米乃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目的是离体快繁 3.不定芽产生的途径一是从外植体上直接产生二是从由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上产生 4.离体叶培养是指包括叶原基、叶栖、叶鞘、叶片、子吐等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填空 1、胚胎培养包括幼胚培养、成熟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2、离体胚的培养分为二种类型:。成熟胚培养和_幼胚培养六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活动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 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愿意帮助谁? 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 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更好? 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初代培养基:是指用来第一次接种外植体的培养基。 2.脱分化: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3.液体培养:指在进行培养时,培养基中不加琼脂等凝固剂,一般需要通过振荡等方法解决培养基的通气情况。4.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能产生一个完整植株的固有能力,或植物细胞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不论是性细胞还是体细胞,在特定环境下,能进行表达而产生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 5.再分化: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或不定根或胚状体。 二、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常用和调节pH,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范围内。2.可以通过、、、、等措施预防褐变的发生。3.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4.应用微尖嫁接技术进行脱毒培养无病毒苗,主要程序为 → → → → 。 5.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途径有两条:一是发生,另一是发生。6.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7.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温度为、维持时间为。8.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吲哆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哆丁酸(IBA),萘乙酸(NAA),它们的作用强弱顺序为> > > 。9. 茎尖微繁殖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10.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为了使脱毒效果更好,可以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结合起来。脱毒处理的试管苗,在用于生产之前,必须进行。11.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般将微量元素母液均配制成10倍,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量为10ml/L。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2.对于金边虎尾兰等遗传学上的嵌合体植物,要是组织培养繁殖的植株保持原有的园艺价值,只能通过叶培养。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使用不当时,材料也容易褐变,生长素有刺激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的作用。 4.利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时,茎尖外植体大小与脱毒效果成正比。 5.某些植物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苗。 6.无病毒植株不具有抗病毒的能力,而且在清除病毒之后,体内营养和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而对其他病毒和病原体的侵染更为敏感,因此在种植脱毒苗的一定要隔离种植。 7.微繁不定芽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是不定芽不通过愈伤组织由外植体直接产生,二是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上产生不定芽。后一途径相对较为优越,因为通过愈伤组织不会出现一些突变。 8.细胞的全能性,可以通过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得以体现。 9.培养基中的铁盐,常用不易分解的乙二胺四乙酸铁螯合物,以防在pH较高时铁被氧化为不溶的氢氧化铁。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植物生长物质如何调控外植体形态发生? 答案要点: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在高生长素(如使用高浓度2,4—D)时能促进外植体的脱分化,在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比值较高时,促进不定根的发生,比值较低时促进不定芽的发生。 2.为什么要对脱毒苗进行多次检定? 答案要点:由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的试管苗,经第一次扩繁后要对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以确定材料的脱毒情况。因为剥取茎尖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脱毒效果,一船剥取的茎尖愈小成苗率愈低,但脱毒率高,而培养的茎尖愈大,成苗率愈高,但脱毒率低。脱毒苗中病毒有可能再次出现,病毒的再现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脱毒不彻底,脱毒后试管苗血清检测没有病毒反映,是因为植株体内病毒含量非常少,以致检测不到,试管苗多次

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教案

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教案 活动主题: 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准备工作: 1、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 2、关于气质的心理健康辅导。 3、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4、制作辅助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卑心理 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对话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 课件一:自卑的心理现象(录像片断) 对话: 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 乙:“我怎么能行呢?” 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这表现出乙缺乏自信,自卑。

教师: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 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自卑的危害 课件二: l、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 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自卑心理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 而告终,过于自卑等于自我毁灭。 既然自卑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 心理,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三、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教师:要消除自卑,必须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 课件三: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由此画面引出心理学家关于大象的成长实验:一只大象从小就被 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能挣脱链子的束缚站起来。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 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木会去努力。这是为什么?学生: 因为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行的认识。 教师: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行。其实它现在行不行? 学生:行。 教师:这就形成了自我认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必 然产生“错误的肯定”。这种“错误肯定”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产生“错误肯定”的原因很复杂,对人来说,除了行为结果之外,还有他人对自 己行为结果的不恰当评价和反应。 课件四: 产生自卑的原因:

大班社会课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大班社会课教案《自信心培养我能行》 。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教学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教学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l)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愿意帮助谁? (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3)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 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更好? (4)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

自信心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自信心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自信心训练 一、排除杂念: 做法:写出消极暗示,然后在旁边打“×”把它抛弃。如:▲“……”×▲“……”×…… ▲“高考复习实在是太辛苦了,太紧张了!”× ▲“我天生比别人笨。”× ▲“我的早期教育很差,比不上别人……”× ▲“我虽然明白了以上道理,可惜太晚了。”× 二、自我激励 ★我能够做到!★我正在达到我的目标! ★学习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 ★学习和记忆对我来说是容易的! ★我可以卓有成效地工作! ★我现在极其镇静…… ★我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答案! ★我知道我都记住了! ★我非常平静和充满信心! ★我的记忆是灵敏的,我的头脑是强有力的! 三、智力训练体操 ⒈全身放松:(调身)

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躺在床上,让自己全身的每一个部分都完全放松,默念“松……松……松……,空……空……空……,洞……洞……洞……(想象为○,即空洞)”。让自己进入全身放松的“气功状态”。 若你体会不到放松的感觉,可以在吸气后憋住,让全身每个部分都用劲:攥紧拳头、鼓起肌肉,体会这种紧张的感觉,然后边呼气边放松所有的肌肉,体会轻松的快感。 ⒉调整呼吸:(调息) 先介绍一种“逆腹式呼吸法”: 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放松以后,闭上眼睛,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在能够轻松地保持住它的情况下尽量多吸入空气。慢慢地呼出,并体会那种深深的放松感觉。当你觉得肺里的空气都已呼出时,再尽量多呼出去一些; 吸入尽可能多的空气,屏气,数三下,放松,然后非常缓慢地呼出,又屏气,数三下,再放松。吸气时尽量做到平稳和连续。 当你学会了这种基本呼吸法之后,即可进入以下练习── 吸气──2、3、4;屏气──2、3、4; 呼气──2、3、4;屏气──2、3、4; 重复四次这种四拍的呼吸练习,放松。 把呼吸再放慢一些,然后变成六拍,重复四次: 吸气──2、3、4、5、6;屏气──2、3、4、5、6; 呼气──2、3、4、5、6;屏气──2、3、4、5、6; 当你练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可以把这种有节奏的呼吸再放慢到8拍,也重复四次。 ⒊意念活动:(调心)

幼儿自信心培养教案:我能行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三、活动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l)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愿意帮助谁?(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3)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更好?(4)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诵读欣赏一茎灯草

诵读欣赏 一茎灯草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从动作、神态等角度刻而人物的方法,体会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特征。 2、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试用其中一两种方法进行片段描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儒林外史》是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活动和精神面貌。之前,同学们已经学过的《范进中举》便是选自其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节选自《儒林外史》另一篇课文《一茎灯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这是一篇古白话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有些不同,大家读的时候可能有些拗口,可以稍稍读得慢一点,读正确,读通顺。不大懂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或请教老师。 2、指名读,评议指导,重点指导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如怎样读好赵氏的话。 3、小组赛读,点评。 4、听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严监生临死前怕费了灯油,伸出两根指头,让赵氏挑掉一根灯草后才咽气。)三、再读课文,认识人物 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了严监生是这段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那么严监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吝啬鬼,守财奴) 四、二读课文,学习方法 1.、这篇短文可以说是写作技巧的百宝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特别精妙可以一边读一边做批注,也可以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活动。 3、学生交流汇报,师随即点评。 4、教师引导学生一一梳理 (1)虚实结合,突出特点

a、第一类: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病重得一连三一天不能说话。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b、第二类: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c.、大家看,同样是写严监生病重,这些句子有什么区别 d.、教师,小结;直接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是正面描写,也叫实写;通过描写其他人来表现严监生病重的句子是侧面描写,也叫虚写。这种写作技巧叫;虚实结合,突出特点。 ( 2)巧设悬念,抓住读者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伸出两个指头 ] a、读到这里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两根指头到底指什么) b、对啊,两根指头到底指什么呢是什么东西如此重要,竟让临死前的严监生这般牵挂呢你想知道答案吗那该怎么办 (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那你就中了作者的“圈套”了,作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就是悬念的作用,有了悬念,故事就好看。你能举个例子吗 c、教师小结:有了悬念的文学作品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这种写作技巧叫:巧设悬念,抓住读者。 ( 3)细节刻确,表现内心。 [出示众人猜测及严监生反应的句子 ] a、找出严监生反应的句子,读一读。你中体会到了什么说一说 (严监生的心急如焚、痛苦失望) B、教师引读: 当大侄子猜测时: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当二侄子猜测时: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当奶妈猜测时: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严监生想说什么呀 c、我们能对严监生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都是因为作者对临死前严监生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确。这也是我们刻画人物形象最常用到的方法,这种写作技巧叫: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一) 一、教学目的: 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使学生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观积极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了解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相信通过前几次的课程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发展自我了,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讲个故事) 小泽征尔的故事 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的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一)提出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什么是自信心?(先让学生界定) [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根据学生讲述情况,结合例子加以界定说明。) 2.自信心的作用。 [迸发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学习目的、任务](学生发言,略) 3.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句话概括(略))学生回答: (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一小组的回答) (2)正确认识自卑感,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二小组的回答)(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三小组的回答)(4)积极与他人交往。(四小组的回答)

《一茎灯草》教案第一课时

《一茎灯草》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持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茎灯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并理解“一声不倒一声、诸亲六眷、监生、挑掉、两茎、登时”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题引入 1.简介《儒林外史》。 师: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很多优秀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大文豪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连写作风格都深受影响。这部小说就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强调“梓”的读音。) 师: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笑又可悲的古代读书人。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去理解其中的一位。教师板书:严监生,强调“监”的读音。 师:这严监生姓严,名──? 师:“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谓,就像我们常说的秀才、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 3.感受“富有”。 师:《儒林外史》中是这样描述他的:屏幕出示句子──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里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 师:看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家财万贯,富得流油,富可敌国。 师:是啊,在那个时代,十两银子,就够一户普通人家用一年了。所以,用现在的话说,严监生绝对是—个── 生:大富翁,大富豪,大地主。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大富翁严监生临死前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和用字上和我们现在有些不同。请大家一字一句地读,努力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师:大家读得真是有滋有味,考考大家! 出示词语:监生、揩泪、挑掉、登时、诸亲六眷、两茎、一声不倒一声

《两茎灯草》赏析(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两茎灯草》赏析(部编本五年级下册)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中,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 严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 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性格中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 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做戏”的眼泪,诚如闲斋老人的评语:“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他爱财、聚财,但有时慷慨。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慷慨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 两茎灯草的故事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

家长学校教案—悉心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第二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三节悉心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 设计理念: “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一个人充满自信的表现。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信心的树立、培育、增强,学生家长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我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本次家长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认识到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2、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平时教育的弊端。 3、学习培养孩子学习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学习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这是充满自尊和自信的表现。假如每一个小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深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课件出示主题) 二、学习自信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自信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孩子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动力基础,更是完美人格的核心。缺乏自信是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严重阻碍,犹如拿破仑所说:“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创造机会”。

1、课件出示案例 案例一: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案例二: 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卡耐基本来就打算不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喝个名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卡耐基的意料,他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卡耐基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卡耐基,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