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的心理应激源

警察的心理应激源
警察的心理应激源

警察的应激源

许多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强调,相对于警务人员,他们面临的肢体危险更多。建筑工人、矿工、杂技表演人员以及爆破工人的潜在死亡和损伤比执法人员还多。根据现有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具有那么多种类的应激源。我们应当记住,应激情境的首要因素或刺激是应激源,而且,警察面对的应激源十分丰富,肢体危险仅是其中的一种。

可以将应激定义为需要人们在生理反应、思维、情感或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的任何事件。所以,完全规避应激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人们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适当的调整。

关于应激的思考,我们认为,对一定反应的任何要求都是应激。这些要求可以是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不愉快的。后者则被定义为烦恼。

我们坚信,健康人需要应激。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任何一段时间无事可做都会对他产生相当消极甚至灾难性的影响。通常,应激包括那些可以产生快乐、实现和自我表现的经历。由于警务人员比其他人更需要灵活性,因而我们可能将他们标定为寻求应激的人。正是因为警务工作充斥着刺激和风险,警务人员才更喜欢这一职业。同时,当应激过多并变为烦恼的时候,应激就成了问题。

这里概括介绍的应激因素包括如何处理自由裁量权、死亡、伤害、失败、危险情境、不当行为、骚乱、审判体制、媒体和公众批评、工作条件变换、女警、乡村警务等。

一、自由裁量权

警察执法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自由裁量权,这可以决定是否执行某一法律。我们国家、地方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如果尽可能地去执行这些法律,我们就会比现在更加超负荷运转。通常在工作几年后,大多数警察都会变得聪明,会根据情境选择适用的法律。如果愿意,大多数警察都会找到几乎适用任何情境的法律。

自由裁量权也是一个应急因素。警察面临使用自由裁量权的工作时,如是否马上决定如何处置其他人的行动、是否询问或传唤、继续盘问嫌疑人,这些都会成为负担。当公众的眼睛注视着你,领导关注甚至质疑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严重。

二、各种死亡

普通人很少看到尸体。不少人在40岁之前都没有看过尸体,甚至没去过医院,没参加过葬礼。相比于警察经常处置的街头、路边、沟河以及家庭死亡,医院和葬礼中的尸体要清洁卫生得多。处理尸体的时候,对警察所有感官的刺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

(一)警察开枪

与警察相关的死亡往往与开枪联系在一起。一种情况是警察开枪击伤、击毙别人;另一种情况是同伴被击毙。即使正当开枪,警察也会因此出现强烈的消极反应。这些消极反应可能是事件不断浮现、失眠和烦躁等。

(二)损伤事故

警务人员最经常地碰到的损伤事故是机动车交通事故。在农村还有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事故。尽管此类事故经常发生,但是,偶尔的一次也可能特别恐怖,会让警察赶到震惊。涉及飞机坠毁、多辆汽车相撞和多名被害人被杀的灾难事故特别容易激发人们的应激反应。

我们还发现,如果警察经历事故被害人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死在自己身边之类的事情,这名警察就会因此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内疚感。

(三)自杀

最具刺激的自杀是其他警察的自杀。在一些经历了同事于自己面前结束生命的警察中,他们曾经见证过频率极低的特别强烈的应激反应。即使同事的自杀与他们毫不相干,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应激反应的强度取决于被害人是谁及其尸体的状况。如果自杀发生期间警察在场,那么应激的强度决定于他与自杀者已经建立的关系及他认为可以防止自杀的可能性。劫持人质的犯罪自杀时,现场的警员会感到轻松。产生抑郁的另一个原因是,警察在自杀现场需要面对那些死者家属,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深爱的人永远地离开了。

(四)凶杀

遭遇凶杀最容易产生应激反应。首先,需要处理尸体。这些尸体各不相同,有的像熟睡,有的浑身是伤、面目全非。即使老警察也会不停地唠叨,比这更惨的尸体他们都处理过。其次,需要询问目击证人,了解谁是嫌疑人。最后,还需要通报死者家属,告知他们,他们的家人已经离开人世。

(五)自然死亡

经历过几次自然死亡案件之后,警察们会发现,即使在因为心脏病发作或者因飞来横祸导致死亡的现场,他们的处理也没有多少麻烦。搬运死后几天才被发现的、已经腐烂变质的尸体,才最可能导致警察产生抑郁。腐烂的尸体发出的难闻味道不是出现,令人一想到就倒胃口。

与死亡的接触使警察远离普通人群。即使是那些没有外伤的死亡,也可能会使警察的个性因此改变。这些经历没能使他们更充实,反而让他们发生了变化。有些警察变得更加严厉、更冷酷、更缺乏同情心;有的警察变得更加富于同情心、更敏感、更冷静,并且对事业更投入。有些时候,最早出现的情绪可能是愤怒。当然,出现什么反应不仅取决于警察处置的尸体类型,而且取决于警察的人格和人生哲学。

三、身体损伤

自己或其他警察的身体损伤都可以成为应激的来源。通常我们认为,涉及开枪的事件最可能引发应激。其实,机动车事故以及其他事故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比如,一个警察在制止街头斗殴的过程中损伤了大腿,致使两个月不能工作,这就会成为他的应激来源。不仅如此,如果医疗费用未得到令其满意的解决,则医疗费又成了应激来源。

四、职业挫败

执行公务中受伤仅仅意味着工作不顺利,而如果被停职或者被辞退开除那就大难临头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晋级考试失败,或者感到能力不及自己的警察晋升却比自己还快。为了避免影响警察的升迁,公众不该过多地关注警察的内部事务。然而,这种事情却经常发生,甚至,不少公安机关的领导,为了博得公众好感,主动将内部事务公之于众,这总是引起警察对职业挫败或不良考核的担心,并成为应激的来源。

因为缺少高级职位,大部分警察部门的警察晋升得很慢。因为职务晋升还不是那么公开,为晋升而努力工作却错过机会的警察就会十分悲惨,或者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没能得以晋升。造成的结果就是,警察因此不再对工作那么热心了。由于已经为退休而投入了许多时间,他们一般都不会更换工作了。那些准备放弃退休利益的警察会发现,新工作的薪水不如原有的警察职位。

五、危险情境

危险、刺激并能在保护人们免受犯罪侵害时大显身手,是成为一名警察的很好理由。追捕持枪嫌疑人、劝阻劫持人质者、控制暴乱、干预重罪、查抄吸毒人员等都充满着危险,都是警察必须面对的工作,大多数警察期望这些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而且不仅是参与这些工作本身,他们还期望着冒险。

警察在追捕逃犯的时候,其肾上腺素开始喷发、感知率达到了顶峰,许多警察会有一种高峰体验的兴奋。事后数小时,神经才会慢慢平静下来,而且会留下一个或数个美好的故事。有些警察会因此而产生肾上腺素依赖,便经常寻求刺激,甚至制造机会,以体验危险。

另一方面,这种情景可能造成死伤。如果警察没有死亡准备,那么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惊吓。正常情况下,警察在此后几周常常因为提及相关线索而重现当时的惊恐场面。这些重现经常会带回与当时情景相联的情感,重复当时的恐惧。

六、不当行为

个人腐败、收受贿赂、蛮横粗暴以及黄赌毒等都能产生应激。不仅仅实施这些不当行为的人会因此而苦恼,而且由于此类行为会激发消极情绪,那些目睹腐败、蛮横或黄赌毒有关的人也会因此而产生应激反应。警察之间相互认同,以至于会因为其他警察的违规行为而感到内疚。

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警察行业具有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一旦另一名同事做了错事或者其不当行为引起注意,那些没有实施不当行为的警察也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因为担心公众对不当行为的强烈反应,所以警察经常会掩护那些犯错的同事,以图把事情在内部了结。

警察因受到刑事、行政指控以及对其负面的新闻报道而激发起警察的防卫机制,且在其尊严遭受质疑时会变得异常激动。尽管他们也会对其他警察的腐败行为嗤之以鼻,但却谁都不愿意配合对受控警察的调查工作。从事内部调查而没有不安感受的警察属于另类。

七、与领导的关系

有些人在其职业的早期就可以看出已经江郎才尽。他们的能力只可以胜任某一水平的工作。随着职位的晋升,他们的能力就显得难以满足职位的需要。作为一名领导,晋升到能力所不及的位置就意味着其晋升之路已到了终点,不过,下属和领导之间的冲突有时与领导的能力无关,而与双方的性格有关。

无论是领导无能还是与领导性格不和,大多数警察都不愿意因此与领导发生冲突。在一位无能或者令人讨厌的领导手下工作,而领导又掌握着业绩考核,与领导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即使领导属于人见人爱型,其管理风格也备受称赞,如果他改用一种新的方式吩咐下属做这做那,也同样会增加下属的工作应激。

八、处置骚乱

控制群体骚乱、阻止街头打斗、抓捕正在犯罪的嫌疑人、处置丈夫殴打妻子的家庭纠纷,如此等等,这些工作各不相同,却日复一日没有尽头。大多数警察可以既快又好地处置这些情境。但是,这些日常争吵日积月累地耗去警察许多精力,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置这些需要应对的应激源。

警察一般不愿意与百姓发生口角。即使闯红灯的妇女顶撞他们、醉酒的者坚持要求送其回家、盗窃嫌疑人抵赖,他们也不会与其争吵。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还会使警察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乐趣。然而,这些事情短期内处理过多则会使警察的苦恼水平大大提高。应激过高的标志是警察难以根据职责汇报工作、酗酒,或者由于对工作对象的不配合而愤怒或者大打出手。

九、与检察院、法院打交道

其一是个人卷入,比如在证人席上作证等会使警察赶到焦虑;其二是因为感到不公或者不能控制起诉、判决而产生挫折感。第一次出庭可能让警察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听证、审判,特别是交叉询问都充满应激性。然而,许多警察很快就会适应,他们会为以后的出庭作证做好充分准备。

在警察看来,一旦出庭作证就意味着案件准备充分,证据确实可靠。因此,警察对各种可能的法律后果格外关注。这些后果包括因不公平的诉讼交易而将嫌疑人释放,或者被证明有罪的人却因程序性瑕疵无罪开释而造成的舆论质疑、上司责备等。因为在证人席作证,警察在庭上不断地受到辩护律师的折磨,以便让其看起来那么无知、那么富于偏见。口供也可能被法庭技术性的放弃而不采用。

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警察只得这样安慰自己:“这次就这样,下次不会了。”或者“我的工作就是立案、抓捕嫌疑人、审讯,检察官的工作是证明其有罪。没将那狗日的送入监狱不是我的错。”然而,许多警察会相信,无论对于他们还是公众,这都意味着法律的失败。有时他们觉得他们的工作就像那些挖了一个无比完美的大坑然后再填上的人,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精力。

十、外界批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警察开枪击毙无辜人士”的新闻。在这样的报道中一般不提及被击毙人员手中还拿着刀具,而是一名首先开枪的警察。新闻媒体对具体警务活动的事前指引、事后评论都会给相关人员很大的应激。新闻记者应当了解,警务决策是在信息有限情况下做出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不得不怀疑,有些媒体私下强调,要将执法人员和政治家等公务人员描述得看起来像个坏人。针对媒体的这种偏向,有些警务部门尽量不给新闻记者提供信息。

政务官员也会批评警务活动。他们会因为公众价值或者重要支持者被指控而对警务活动说三道四。这些无理抱怨的百姓也会诋毁某些具体的警务活动。

十一、特殊任务

一旦被领导注意,警察就可能被指派去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可能是公共关系、犯罪预防或者人质谈判等工作,也可能是诱捕、守候等工作,甚至去做卧底。如果需要潜伏很长时间,卧底工作就会特别具有应激性。长期卧底后回来的警务人员会发现,他们已经很难适应正常的执法工作。

十二、工作条件的改变

在警察的诸种工作中,最经常的一个应激源就是倒班。因为许多人需要4—5天时间调整身体内的化学变化以适应新的节奏,所以每周有一个倒班就对工作特别不利。其他一些增加应激的变化,包括晋级、调动、适应新搭档、适应新的或者不熟悉的设备、到一个新辖区或者承担任何新职责。

消极经历

职业病以及年终考评等不太经常发生的事件,也需要警察做出全面调整。其他应激源还包括要求警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比如,正在享受小别胜新婚时受领导召集立即赶赴刑侦现场开展工作。

十三、女警独特应激源

对女警而言,其他警察的性别优势对于她们来说更富于应激性。别人的性别优势能否让召集产生不安取决于其他人的道德信念。由于有时不受百姓或者其他警察的尊重,女警会产生应激。

十四、积极经历

犹如范进中举,一个人的积极经历也会打破人的平衡。奖励、感谢信或者成功破获案件也会让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许多警察发现,处理棘手问题、面对危险情境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自尊。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值得做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即使富于应激也会保持内心平衡。

十五、乡村警务

乡村警察机关比如派出所、交巡警中队等因地理上的偏远以及人财物方面的不足,在其中工作的警察会体会到孤独、厌倦。在辖区内身份的公开使其难以摆脱别人对他们“警察”身份的认知,即使下班了也会被百姓看作警察并处理各种警务。这给许多警察带来应激,因为这使得他们感到在其生活中只有上班没下班。缺乏同事的及时支持以及家庭宗族的抱团,在处置警察事务时很容易因势单力薄而出现问题。小单位可资利用的人事、教育、培训等资源有限导致难以更新知识及获得晋升。

综上所述,似乎思维正常的人绝对不会为了紧急事件的风险及其应激效应而进入警察机关。然而,应激确实存在一些积极效应,这样的积极后果称作为有益应激。

稍加思考后你会发现,难以培养的、有价值的品质往往在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中才能形成。有益应激源则包含这样的思想:富于应激的情境要求我们变得更机智、更富于创造性。有时会要求我们不要过于自我封闭,要积极争取家人、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增强共同感。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克服了那些乍一看难以克服的困难,我们会对自己的内在力量大加赞赏:“是那些没把我杀死的事情使我更坚强。”

应激要求我们心无旁骛,确定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哪些原则赋予你生命的意义和方向?是什么驱使你从事这一职业?你最在意谁?谁最关心你?何时大厦将倾?需要时回答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成长得更快。我们需要欣赏我们的灵活和机警,从这些角度来讲,警察这个职业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职业。

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与医患沟通技巧相关知识讲座 第五讲心理应激 一、总论 (一)塞里的应激学说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塞里将其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GAS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GAS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期。 (二)心理应激的定义 1.根据过程模型,心理应激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2.根据系统模型,心理应激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时,就是心理应激。 3.医学心理学将心理应激定义为:个体在觉察(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4.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法则): ⑴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⑵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⑶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 ⑷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⑸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5.心理应激理论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健康促进教育等领域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⑴在医学认识论方面:心理应激理论特别是系统模型使我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激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之中。 ⑵在临床医学的病因学方面:“过程模型”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心理疾病和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⑶在预防医学方面:“系统模型”有助于认识和指导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动态平衡,促进个体在不同内外环境下的健康成长或保持适应。 6.应激系统模型在医学心理学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应激系统模型及其基本法则在临床个体心理咨询(治疗)程式、压力管理和家庭婚姻咨询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⑴应激系统模型与临床心理咨询:首先根据系统模型,对患者的心身问题以及相关因素作出三级评估。第一层次的评估分析患者的应激反应和心身症状情况;第二层次评估进一步分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程度,确定应激各因素在“问题”中的地位以及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层次评估分析人格特点(特别是观念方面的人格特点),如求全、完美主义倾向。然后,在系统模型的评估基础上,以系统论与整体观的水平作出干预决策,可以决定采用心理教育、心理指导、系统心理治疗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电子教案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呢?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心理应激┼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心理营养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上面的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多种多样,工作中的失误和不顺利,恋爱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内部,个人的特殊遭遇或社会生活中的共同问题,如战争、洪水车祸等都足以构成人们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生理的应激反应。如果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个人承受的能力,就会对人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现代医学心理学把“哮喘”、“癌症”和“心脏病”等,都称作心身疾病,这些病都是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所导致的,其治疗及转归过程也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都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都是难以避免的。谁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谁都会有自己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公式中,如果分子上的成份越大而分母上的成分越小的话,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越大的消极的影响。相反如果加大分母的比重,提高个体的自信心,提高个体的心理应付技能,加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适当的心理营养就可以降低分子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甚至把消极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动力。“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内在品质,自信心越强,一个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的能力也就越强,他就越能调动自身资源来处理自己所面临的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等问题。“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在精神上的支持。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精神上的支持指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的主观体验。动物应激试验发现,如果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有同窝动物或动物母亲存在,或有熟悉的实验人员安抚,则可以减少小白鼠胃溃疡、地鼠的高血压、山羊实验性神经症和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些与自己患难与共的朋友,有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或丈夫,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那么当他遇到心理压力的时候,也就有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和依靠。此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也可以为遇到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的人,提供及时而有力的帮助,提供必要的心理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抵消身心疾病和心理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的产生 心理应激是我们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的存在,从大的方面来说,诸如国内或国际间的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或人为的灾难,都必然会给人们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小的方面来说,面临一次考试或考核,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等等,也都会给正常生活带来意外的冲击和干扰,也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应激的来源。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生活应激事件量表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学家Holmes等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life crisis)归纳并划分等级,编制了一张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表5-1)。该评定表列出了43种生活变化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为指标加以

(转引自G P.Paychology and Medicine,1981) (转引自G P.Paychology and Medicine,1981) 生活变故的人群中,37%有重大的健康变化;有重大生活变故者中,70%呈现重大健康变化。Holmes等提出,LCU一年累计超过300,则预示今后2年内将有重大的病患;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若一年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LCU为150~300,则有50%的可能性来年患病;LCU 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1976年他们报道。从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表晨,心脏病猝死、心肌梗塞、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与LCU升高有明显关系。一般变为伴心理上丧失感(feeling of loss)的心理刺激,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例如亲人死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丧失感,例如工作的失败等。其中,尤以亲人(如配偶)丧亡的影响最大。有些研究工作者指出,丧失或亲人的丧亡能引起个体一种绝望无援(helplessness),束手无策)的情绪反应,此时个体不能从心理学和生物学上来应付环境的需求。在这一方面,已经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如有人对新近居丧的903名男性作了6年的追踪观察,并与年龄、性别相仿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居丧的第一年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死亡率为对照组的12倍,而第二、三年的影响已不甚显著。另有研究发现,中年丧偶者与同年龄组相比,对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有一调查还发现,不仅是配偶死亡,而且子女或其它近亲的死亡对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年内的死亡率为对照组的5倍。当然这此生活变故对于不同个体的影响不会是等同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 摘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心理应激预警与支 持系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源识别干预 1.相关概念的阐释 1.1应激。应激( stress)的最早的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它是由紧张刺激引 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对应激源在有机 体内产生的频繁适应不良的一种状态。应激源就是那些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给 人造成紧张的条件和环境又称之为应激情境或状态。1937年,加拿大学者塞里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先赋予其新的含义。他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 激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被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症”,如应激源,应激状态下的心理、行为反应,应激与身心健 康的关系以及应付应激的各种策略等问题。 1.2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个体感受或察觉到某种环 境的刺激时,由于心理和生理反应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人们的现实生 活世界,心理应激与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对心理应激的习惯性应对方式失败,会 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降低。 1.3应激源。应激源( stressors)就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或者是来自外界 的顺应要求。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应激源中居主导地位。如出生于现代化、文明、开放的大城市的学生考到了坐落在小城镇的、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的大学读书,其 在读大学的教育环境与管理氛围就可能成为该大学生的应激源。应激源是关系到 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的应激源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 危机状态。心理危机是由各种应激源引起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的应激源包括 以下四类: 2.1家庭危机。黑利(J.Haley)认为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当面临生活周期 的转折点时,家庭的紧张达到高峰。在这些关键时刻,家庭易变得“脆弱”,从而 需要有某些治疗性的干预,使当事人容易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就大学 生而言,大学毕业生从面临升学或就业,这一期间就经历一些考试、选校、找工作、择业等紧张事件。这些事件,我们称之为横向的应激源。 2.2环境应激。用应激的概念来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早研究开 始于坎农( W. Cannon)。他提出“攻击和逃跑”的反应,以揭示动物用生理反应对环 境作出行动。环境刺激不一定是应激源,只有当个体把它看成是紧张因素时才起 作用。环境应激源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应激源,包括社会经济地位、营 养不良、学习条件、工作条件、教育水平、居住地点、生活质量等。这是文化社 会条件冲击个体的各种因素。 2.3突发性灾害刺激。任何突发性灾害都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有的甚至造 成悲剧性后果。例如发生在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就产 生极大的影响。这种突发性灾害刺激会引起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几乎每个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精编版】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一)填表项目 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文化程度: 职业: 婚姻状况: 住址或工作单位: 填表日期: 年月日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谢谢您的合作。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 1-2个 (3)3-5个(4) 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邻居都很关心您。 (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无极少一般全力支持 A.夫妻(恋人) B.父母 C.儿女 D.兄弟妹妹 E.其他成员(如嫂子)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 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I.其它(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 一个人得心理状况可能就是健康得,也可能就是不健康得,那么就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与决定着一个人得心理健康状况呢?我们认为个体得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得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心理应激┼心身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心理营养 在这个公式里,分子上面得因素,对人得心理健康有很大得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多种多样,工作中得失误与不顺利,恋爱婚姻与家庭关系得内部,个人得特殊遭遇或社会生活中得共同问题,如战争、洪水车祸等都足以构成人们得心理压力,出现心理生理得应激反应。如果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个人承受得能力,就会对人得健康构成严重得威胁,导致心身疾病得产生。现代医学心理学把“哮喘”、“癌症”与“心脏病”等,都称作心身疾病,这些病都就是由于身体与心理得双重影响所导致得,其治疗及转归过程也明显受心理因素得影响与制约。 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都就是生活中得客观存在,都就是难以避免得。谁都会遇到不顺心得事,谁都会有自己得心理压力。在这个公式中,如果分子上得成份越大而分母上得成分越小得话,一个人得健康状况就会受到越大得消极得影响。相反如果加大分母得比重,提高个体得自信心,提高个体得心理应付技能,加强社会支持系统,提供适当得心理营养就可以降低分子对人产生得消极影响,甚至把消极得“压力”转化为积极得动力。“自信心”就是一个人重要得内在品质,自信心越强,一个人对付心理压力乃至身心疾病得能力也就越强,她就越能调动自身资源来处理自己所面临得身心疾病与心理压力等问题。“社会支持”就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得她人在精神上得支持。社会联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精神上得支持指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被同情得主观体验。动物应激试验发现,如果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有同窝动物或动物母亲存在,或有熟悉得实验人员安抚,则可以减少小白鼠胃溃疡、地鼠得高血压、山羊实验性神经症与兔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发生。如果一个人能有一些与自己患难与共得朋友,有一个体贴入微得妻子或丈夫,有一个温暖幸福得家庭,那么当她遇到心理压力得时候,也就有一种强有力得支持与依靠。此外,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也可以为遇到身心疾病与心理压力得人,提供及时而有力得帮助,提供必要得心理营养,提高机体得“免疫力”,抵消身心疾病与心理压力对个体得消极影响。 第一节心理应激 一.心理应激得产生 心理应激就是我们人类生活中得一种必然得存在,从大得方面来说,诸如国内或国际间得战争、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或人为得灾难,都必然会给人们乃至社会带来沉重得压力与负担。从小得方面来说,面临一次考试或考核,自己生病或亲友生病等等,也都会给正常生活带来意外得冲击与干扰,也都会成为我们心理应激得来源。 格拉斯通在1978年在《测验您自己得心理健康:自我评价工作手册》一书中指出,有以下类型得生活变化,会给人带来明显得心理压力:(1)就任新职,就读新得学校,搬迁新居等。(2)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离婚等。(3)生病或身体不适等。(4)怀孕生子、初做父母。(5)更换工作或失业。(6)进入青春期。(7)进入更年期。(8)亲友死亡。(9)步入老年。 雷瑟斯与奈维德1983年在她们合作得专著:《适应与成长:生活得挑战》一书中指出了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日常生活规律得改变:比如变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开始做人父母等。(2)身体病痛或不舒服:包括自己所感到得生理疼痛、生病或者就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所引起得不适感等。(3)抑郁或焦虑:包括由于某种事件或情景所引起得情绪低落与焦虑不安,以及由于个人得气质或性格所造成得长时期抑郁与焦虑。(4)遭受挫折:

警察心理行为课后感1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后感 警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法力量,警察队伍更是一个强调团结协作的团队。作为警校学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于警察心理行为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在学习了为期两天的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之后,我的感触颇深,下面来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是两个课时的理论学习。俗话说“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理论课上,老师讲解了警察作为一类高压人群,在接触社会阴暗面的同时,需要有适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信任、合作、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警察必备的职业能力。所以,认真参与到之后的实践活动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接下来是体验式学习,我认为对我挑战最大的三个项目——信任背摔、飞跃自我、攀岩,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三个项目。尽管最后都顺利完成了,但这其中还是客服了极大的心理障碍。 信任背摔是一个考验彼此间的信任关系的项目。当人站在1.4米的跳台上直挺挺地向后倒下的时候,在台下方的同学手掌掌心向上交叠放在对方锁骨上,将脚和膝盖贴紧,抬头看背摔者,托起成一个“人床”把台上摔下的人接住。在每个人上跳台之前,同组的人员会给倒地者加油。起初,我不太敢尝试,一直在跳台下面接人。看着大家都稳稳地倒在人床之上,我开始跃跃欲试,虽然是女生,但也不能退缩。站在跳台上,绑好双手背对大家,“准备好了吗?”“请相信我们!”“我来了!”“来吧!”下面同学的承诺给了我很大的勇气,闭眼,后倒,说真的,在我腾空的一瞬间脑子是空白的,当我在失重的惊惧中倒在倒在团队温暖的怀抱时,我深刻地感触到信任的重要性,虽然,

直到自己双脚站到地上还是心有余悸。不过,我还是很为自己骄傲,因为我成功了! 结束后老师要求我们谈感想,我认为一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打败恐惧,恐惧绝不是为了让我们退缩,而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才能倒下去很标准,这样就减少了对跳台下面同学的伤害。二是就是要相信别人,相信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队友,相信一个集体。只有付出了所有的真诚那么你的同伴,你的队伍也会给予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和帮助。在心灵的交流中,只有充分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队友,才能毫无顾忌的倒下去,你交给他们的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他们回报给你一份肯定,一份勇气。信任背摔这个项目鼓舞了做个无所畏惧,永不退缩的人,做个相信别人也值得别人相信的人。 飞跃自我是我认为最难的一个项目,因为我恐高,站在高楼上都不敢往下看的我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考虑到男女生抓杠要求不一样,老师要求女生先完成,那就硬着头皮上吧!起初怕上去很轻松,就在我准备站到8米杆的平台上时,杆子开始晃动,此时我往下一瞥,只能说心中除了恐惧还是恐惧。在站起来的过程中,我花了很长时间,下面的同学一直在鼓励我,咬咬牙,我成功站在了圆盘上面。此时杆子一直在晃动,我心中几近有了放弃的想法,纵身一月,抓住前方的杆子,要如何才能迈出那一步?我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之前努力了那么多,不能在这个时候放弃。稍作停顿,我找好平衡点,

警察的心理应激源

警察的应激源 许多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强调,相对于警务人员,他们面临的肢体危险更多。建筑工人、矿工、杂技表演人员以及爆破工人的潜在死亡和损伤比执法人员还多。根据现有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具有那么多种类的应激源。我们应当记住,应激情境的首要因素或刺激是应激源,而且,警察面对的应激源十分丰富,肢体危险仅是其中的一种。 可以将应激定义为需要人们在生理反应、思维、情感或行为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的任何事件。所以,完全规避应激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人们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适当的调整。 关于应激的思考,我们认为,对一定反应的任何要求都是应激。这些要求可以是令人愉快的,也可以是令人不愉快的。后者则被定义为烦恼。 我们坚信,健康人需要应激。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任何一段时间无事可做都会对他产生相当消极甚至灾难性的影响。通常,应激包括那些可以产生快乐、实现和自我表现的经历。由于警务人员比其他人更需要灵活性,因而我们可能将他们标定为寻求应激的人。正是因为警务工作充斥着刺激和风险,警务人员才更喜欢这一职业。同时,当应激过多并变为烦恼的时候,应激就成了问题。 这里概括介绍的应激因素包括如何处理自由裁量权、死亡、伤害、失败、危险情境、不当行为、骚乱、审判体制、媒体和公众批评、工作条件变换、女警、乡村警务等。 一、自由裁量权 警察执法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自由裁量权,这可以决定是否执行某一法律。我们国家、地方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如果尽可能地去执行这些法律,我们就会比现在更加超负荷运转。通常在工作几年后,大多数警察都会变得聪明,会根据情境选择适用的法律。如果愿意,大多数警察都会找到几乎适用任何情境的法律。 自由裁量权也是一个应急因素。警察面临使用自由裁量权的工作时,如是否马上决定如何处置其他人的行动、是否询问或传唤、继续盘问嫌疑人,这些都会成为负担。当公众的眼睛注视着你,领导关注甚至质疑你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严重。 二、各种死亡 普通人很少看到尸体。不少人在40岁之前都没有看过尸体,甚至没去过医院,没参加过葬礼。相比于警察经常处置的街头、路边、沟河以及家庭死亡,医院和葬礼中的尸体要清洁卫生得多。处理尸体的时候,对警察所有感官的刺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 (一)警察开枪 与警察相关的死亡往往与开枪联系在一起。一种情况是警察开枪击伤、击毙别人;另一种情况是同伴被击毙。即使正当开枪,警察也会因此出现强烈的消极反应。这些消极反应可能是事件不断浮现、失眠和烦躁等。 (二)损伤事故 警务人员最经常地碰到的损伤事故是机动车交通事故。在农村还有与农业机械相关的事故。尽管此类事故经常发生,但是,偶尔的一次也可能特别恐怖,会让警察赶到震惊。涉及飞机坠毁、多辆汽车相撞和多名被害人被杀的灾难事故特别容易激发人们的应激反应。 我们还发现,如果警察经历事故被害人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死在自己身边之类的事情,这名警察就会因此产生一种持续不断的内疚感。 (三)自杀

霍尔姆斯-心理应激评定表

个人、家庭在生活的某个阶段出现了用以前的方法不能解决的困难、障碍,使均衡状态向不均衡状态发展,称为家庭危机。家庭危机大多是突然发生的(多是状态的危机,呈“冲击”状)无论是不可预测的危机(疾病、死亡、离婚、火灾、灾害等);又称状态危机;还是能预测的危机(如:升学、就业、结婚、升迁、搬家等)又称发展危机;人生经历,充满精神压力的状况,家庭危机会对家庭造成连带影响。 发展的危机不能克服时,容易发生状态危机,状态的危机不能克服时也容易产生发展危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有多种假说,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早就有认识,同时高血压患者由于内、外环境等因素可导致抑郁,二者为因果。有报道,高血压抑郁症状发生率27.78%~48.10%,抑郁情绪可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度。 然而,家庭危机可以促成心理障碍、精神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情绪的加深,无疑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长期心理社会应激和焦虑、恐惧、愤怒等紧张情绪的变化,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其中以焦虑引起的血压增高最为显著。 在中等生活变故的人群中,37%有重大的健康变化;有重大生活变故者中,70%呈现重大健康变化。Holmes等提出,LCU一年累计超过300,则预示今后2年内将有重大的病患;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若一年LCU不超过150,来年可能是平安;LCU为150~300,则有50%的可能性来年患病;LCU超过300,来年患病的可能性达70%。1976年他们报道。从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表晨,心脏病猝死、心肌梗塞、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与LCU升高有明显关系。一般变为伴心理上丧失感(feeling of loss)的心理刺激,对于健康的危害最大。这种丧失感可以是具体的事或物,例如亲人死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丧失感,例如工作的失败等。其中,尤以亲人(如配偶)丧亡的影响最大。有些研究工作者指出,丧失

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

《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实训指导手册 四川警察学院 实训指导手册 课程名称: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 实训对象:在职民警 一、课程实训目标 本课程是四川省公安厅重点培养和建设的在职民警培训科目,是四川公安机关在职公安民警培训的必修课程。 通过实训教学,帮助民警树立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掌握和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基本方法。 二、实训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实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帮助民警树立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掌握和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基本方法,在重大突发事件后能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维护为教学重点、难点,结合丰富而多样的实训项目,多方面培养民警心理健康维护能力。 2、讲、练结合的原则 《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教学应把对增强民警的心理健康维护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组织学员实践实训的关系,保证学员操作训练的课时比重,讲中有练、强化训练指导,讲、练结合。 3、多种形式实训教学的原则 应根据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操作训练方法培养学员心理健康维护能力。 4、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 尊重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讲授和训练中,应深入了解学员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加强教学指导,运用行为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直观形式,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 1、教学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核心,以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用于学员操作和训练的课时不得低于总课时的50%。

2、教学中,应根据不同能力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和条件,运用行为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扮演、案例讨论、临场演示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学员,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 3、在实践环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员操作训练的组织,深入了解学员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加强指导和讲评。教师应收集或制作学员训练时的影像资料,供学员观摩对照,融会贯通。 4、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比重,学员实训操作完成的作业成绩所占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课总成绩的比重不低于50%。 四、实训课时分配情况 五、实训内容 (一)抗压能力训练 1、压力管理训练 2、呼吸调节 3、自我冥想放松 (二)自信心训练 1、自我肯定训练 2、练习当众说话 3、优点轰炸 (三)基础心理能力训练 1、人像描述、记忆训练 2、街景记忆训练 3、逻辑推理能力训练 4、抗干扰能力训练 5、注意分配能力训练 (四)心理行为训练 1、空中器械训练项目 2、团队协作项目 第一单元抗压能力训练 一、压力管理训练

警务训练心得体会共5篇

警务训练心得体会共5篇 警体技能培训有感 曲靖监狱九监区高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们却是永恒的回忆。带着一份欣喜,我参加了工作之后的第一次警体技能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训练带给我的启发、领悟将是一生的财富。无论面对现在的工作还是以后的人生,那些真心体会到的人生感悟,都像是一把心灵的钥匙,开启我心灵的大门。 这次的技能培训于监狱党委的精心部署和安排,监区党支部本着岗位练兵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警力参与到本次训练中来。第一天党委书记、监狱长杨曙伟亲临培训现场,对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做了重要发言,之后大家在党委副书记、政委王丕雄生动、活泼的警容着装和警务礼仪的讲座中进入了本次的集训。最后监狱邀请了武警官兵通过队列动作、队列指挥以及体能训练对我们进行培训,并进行了严格的考核。此次培训进一步规范我们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增强警体技能,展示了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使我更深刻地懂得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端庄的举止、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

通过这些科目的训练,给我的启迪如下: 第一、明确目标是完成任务的首要条件。 在接受任务后,先要明确目标,在没有搞清楚目标,就盲目行动,就是耽误时间、走弯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只有明确目标,确定 方向再行动,才能为完成任务奠定好的基础。 第二、制定周密正确的方案是成功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在执行任务前,制定周密正确的方案对于完成任务是必要的。如果在完成一项任务前,没有制定好正确的安全,就会遭受失败、挫折。当认真完全分析好整个任务,理出头绪,把尽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不要等出现问题后再去研究对策,这样不仅问题得不出解决,反而会造成更新的问题。 第三,提高执行力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训练中每个人都正确地对待任务,充分展示个人能力,都为完成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认真执行任务,才能使训练得以顺利完成。

中学生心理学应激源量表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郑全全陈树林编 指导语:下面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好的或不好的日常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个人有影响(如出现紧张、有压力、兴奋或苦恼等),而且这些事件对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也可能不一样。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忆近一年内及此时此刻有无下列的事件发生,发生的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用数字表示:0=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极重度影响。填表不记名,完全保密,请在量合适的答案上打勾(在01 2 3 4上打勾)。请注意,事件没有发生或发生了但对自己没有影响,请在“0”上打勾。 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1 考试前复习紧张 0 1 2 3 4 2 老师教育方式粗暴 0 1 2 3 4 3 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破裂 0 1 2 3 4 4 被同学朋友误会 0 1 2 3 4 5 恐怖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 6 情绪不稳定 0 1 2 3 4 7 考试成绩不理想 0 1 2 3 4 8 被老师讽刺挖苦 0 1 2 3 4 9 家里发生天灾人祸(亲人病重、死亡、受灾等) 0 1 2 3 4 10被同学朋友歧视、冷落 0 1 2 3 4 11淫秽、色情的影视、小说、杂志等 0 1 2 3 4 12意志不坚强 0 1 2 3 4 13学习任务过紧,心理负担过重 0 1 2 3 4 14老师偏心、不公正 0 1 2 3 4 15经常受父母打骂、训斥 0 1 2 3 4 16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纠纷 0 1 2 3 4 17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赌博) 0 1 2 3 4 18老师教学水平低 0 1 2 3 4

经典心理压力测试题 看你的压力程度

经典心理压力测试题看你的压力程度 核心提示:你有心理压力吗,你想知道你在生活中处理心理压力的能力吗?在下面的测验中找出最接近你实际生活的一种情况,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可选择最接近你的想法的一种。 1、生日,婚礼……,免不了花钱。 A、你不想在这类场合出现,以免花钱买礼物; B、尽管不少花钱,可在各种场合,你还是乐天选择小巧而特别的礼物; C、只在对你很重要的场合送礼; 2、你的自行车与别人的车相撞,你不得不与对方约个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A、这件事引起的焦虑和不安使你失眠; B、这并非重要的事情,只是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中的一件,你会在问题解决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以便尽快忘掉那不愉快的事; C、开始时你不去管它,只要在解决问题的那一天到来时再想办法应付它; 3、你的家具或电器由于水管破裂被损坏了,而且发现你的财产保险不能完全弥补损失。 A、你很失望,痛苦地抱怨保险公司; B、开始自己修复家具; C、考虑撤销保险,并向有关事务机关投诉; 4、你由于某件生活中的小事和邻居发生了争执,却没能解决任何问题。

A、回到家,你拼命喝酒,想轻松一下,忘掉这件事; B、准备到对方单位告他; C、通过散步或看一场电影来平息怒气; 5、当今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使你和你妻子(或丈夫)经常发生口角。 A、每当这个时候,你尽力放松自己,保持沉默,不去争执; B、你和朋友谈论这事,使你的观点和感情得到理解; C、寻求机会,心平气和地与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谈心,看如何摆脱由于日常生活压力而引起的争吵; 6、一个你所爱的亲密朋友准备与别人结婚了,对你来说这是个巨大的不幸。 A、你逃避现实,使用权自己相信这不可能发生,因此没必要担心,于是仍然乐观地抱希望; B、决定不去担忧,因为还有时间去改变这个“事实”; C、决定向你所爱的人提出你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严肃地向她(他)说明不该这样的理由; 7、每个人都承受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压力,你更担心食品价格上涨。 A、尽管价格上涨,你仍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因此不得不花更多的钱; B、每看到物价上涨,你怒气会大增,但不管怎么样还要买,甚至拼命抢购,担心还会再涨; C、设法少花钱,制定出一个营养而又实惠的信食谱; 8、终于有一天你的能力被人们认识并被赋予一项重要工作。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成人心理压力量表 (一)填表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 (岁) 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 住址或工作单位:填表日期:年月日 指导语:下面的问题用于反映您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支持,请按各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谢谢您的合作。 1.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 (1)一个也没有(2) 1—2个 (3)3—5个(4) 6个或6个以上 2.近一年来您:(只选一项)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4)和家人住在一起。 3.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邻居都很关心您。 (4)大多数邻居都很关心您。 4.您与同事:(只选一项)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3)有些同事很关心您。 (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5.从家庭成员得到的支持和照顾(在合适的框内划“√”) 无极少一般全力支持 A.夫妻(恋人) B.父母 C.儿女 D.兄弟妹妹 E.其他成员(如嫂子) 6.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 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I.其它(请列出) 7.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 (1)无任何来源。 (2)下列来源(可选多项) A.配偶; B.其他家人; C.朋友 D.亲戚;E.同事 F.工作单位; G.党团工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组织 H.宗教、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织;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进而认识心理应激对于个体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影响。文章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简单说明了现象与产生原因,并在文末给出了本研学小组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字:应激心理应激健康心理应激问题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方式 正文: 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进入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更为专业的知识,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元素,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怎么发展呢?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反应的呢?通过对于心理应激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 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引发应激的因素我们则称作应激原。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或局限性适应综合症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等反应。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具有应激性。尤其,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 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指个体因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造成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心理应激又包括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和精神应激(spirit stress)。情绪应激源是引起恐惧、喜悦、焦虑、生气等感觉。例如,跳降落伞、演讲应激、考试应激。精神应激源则需要更多合理的认知过程而缺乏强烈的情绪成分。例如,Stroop颜色—词汇冲突测验、心算等。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 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PSTR心理应激自测表

PSTR心理应激自测表 指导语:请用15分钟时间完成这个测验,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 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未 1.受背痛之苦 A B C D E 2.睡眠无规律且不安稳 A B C D E 3.头痛 A B C D E 4.颚部痛 A B C D E 5.如果需要等候,会感到不安 A B C D E 6.脖子痛 A B C D E 7.比多数人更容易紧张 A B C D E 8.很难入睡 A B C D E 9.感到头部发紧或痛 A B C D E 10.胃不好 A B C D E 11.对自己没有信心 A B C D E 12.对自己说话 A B C D E 13.担心财务问题 A B C D E 14.与人见面时感到窘迫 A B C D E 15.担心发生可怕的事 A B C D E 16.白天觉得累 A B C D E 17.下午感到喉咙痛,但并非感冒所致 A B C D E 18.心里不安,无法静坐 A B C D E 19.感到非常口干 A B C D E 20.心脏有毛病 A B C D E 21.觉得自己非常无用 A B C D E 22.吸烟 A B C D E 23.肚子不舒服 A B C D E 24.觉得不快乐 A B C D E 25.流汗 A B C D E 26.喝酒 A B C D E 27.很自觉 A B C D E 28.觉得自己像四分五裂了 A B C D E 29.眼睛又酸又累 A B C D E 30.腿或脚抽筋 A B C D E 31.心跳加速 A B C D E 32.怕结识人 A B C D E 33.手脚冰冷 A B C D E 34.便秘 A B C D E 35.未经医生处方乱吃药 A B C D E 36.发现自己很容易哭 A B C D E 37.消化不良 A B C D E 38.咬手指 A B C D E 39.耳朵有嗡嗡声 A B C D E

心理应激研究

应急管理中心的心理应激机理研究 1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心理学中的突发灾难事件,又称严重突发事件(Critical Incident),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情境。个体在这种情境中有可能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 2心理应激机理体系 2.1心理应激机理: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将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stress)。“应激”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心理的巨大混乱”。如前段时间的“非典”在我国造成的公众应激情况比较突出,甚至出现了“非典恐惧症”,并由此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盲目抢购药材、醋等,还出现了一些如“我有非典我怕谁”等一些不良文化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社会的群体应激,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反应异常: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忧郁、等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2)生理反应异常:心慌、气喘、恶心、肌肉抽搐、头痛、头晕、身体疼痛、疲倦、失眠。(3)行为异常:下意识动作、坐立不安、举止僵硬、暴饮暴食、攻击、强迫等行为异常。 2.2 应激演化机理(1)应激转化机理:突发应激事件发生后,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人类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后78-80%的个体会发生心理创伤性应激障碍而导致明显的甚至长期的精神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处于应激状态中的人们主要表现为:失眠、食欲减退、精神疲惫、情绪萎靡等症状,伴随着相当的应激性生理反应。这种生理性的反应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认知失调引起的;也就是由心理应激导致的生理应激,另一方面则是机体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而且这种对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本能反过来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心理承受力。也就是说,突发事件导致的人群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应激反应通常会与主体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应激反应相互转化,如长期的失眠以及精神疲倦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引发一些生理上的疾病。(2)应激耦合机理:“耦合”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中的控制论,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现象大致体现在三方面:情绪反应异常、生理反应异常以及行为异常。这三者之间不仅会在应激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同时也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而发生耦合作用。由耦合的强弱程度不同,带来的后果影响也不同。情绪心理上的异常反应会引发生理或行为上的异常反应,生理以及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反过来又会使心理上的应激恶化。 2.3创伤应激恢复机理:突发事件发生后给主体带来的应激障碍分为积极和消极应激障碍(stress disorder)两种情况。当主体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并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我们说这是应激积极障碍;而相对地,当人们经历了突发事件后,从此变得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则属于消极应激障碍。 3 应对措施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为了很好的有计划、按步骤地针对社会公众和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平息灾难,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心理反应:包括震惊、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测及信息管理,完善媒体传播(2)健全社会心理预警系统(3)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4)提供心理咨询热线(5)加强专业性心理干预(6)健全应急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