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算法语言

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算法语言
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算法语言

基本算法语句

【基础知识】

1.输入、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INPUT 对应框图中表示输入的平行四边形框

输出语句PRINT 对应框图中表示输出的平行四边形框

2.赋值语句

格式为变量=表达式,对应框图中表示赋值的矩形框

3.条件语句一般有两种: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语句格式及对应框图如下.(1)IF—THEN—ELSE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体2.

(2)IF—THEN格式

4.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2)UNTIL语句

5.

......................................巧是把题目中的算法语言依照上面的对应关系翻译成框图。

.....解决算法语言试题的基本技

..温馨提示:

【例题分析】

考点一 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应用

例1 分别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1) a =5

b =3

c =(a +b )/2

d =c*c

PRINT “d =”;d

(2)

a =1

b =2

c =a +b b =a +c -b

PRINT “a =,b =,c =”;a ,b ,c

【解答】 (1)∵a =5,b =3,c =a +b 2

=4, ∴d =c 2=16,即输出d =16.

(2)∵a =1,b =2,c =a +b ,∴c =3,又∵b =a +c -b ,

即b =1+3-2=2,∴a =1,b =2,c =3,

即输出a =1,b =2,c =3.

练习1 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__________. a =10

b =20

c =30

a =

b b =c

c =a

PRINT “a =,b =,c =”;a ,b ,c

【解答】经过语句a =b ,b =c 后,b 的值赋给a ,c 的值赋给b ,即a =20,b =30,再经过语句c =a 后,a 的当前值20赋给c ,∴c =20.故输出结果a =20,b =30,c =20.

考点二 条件语句的应用

例2 阅读下面的程序,当分别输入x =2,x =1,x =0时,输出的y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PUT “x =”;x

IF x>1 THEN

y =1/(x -1)

ELSE

IF x =1 THEN

y =x^2 ELSE

y =x^2+1/(x -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解答】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是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嵌套时注意内外分层,避免逻辑混乱.

由程序可知分段函数是:

y =???

x 2+1x -1, x<1x 2, x =1

1x -1, x>1

∴输入x =2,输出1;

输入x =1,输出1;

输入x =0,输出-1.

故输出的y 的值1,1,-1

练习2 阅读下面的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1)若x =6,则P =______;(2)若x =20,则P =

______.

【解答】(1)2.1 (2)10.5

考点三 循环语句的应用

例3 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n =5

s =0

WHILE s<14

s =s +n n =n -1

WEND

PRINT n

END

A .-1

B .0

C .1

D .2

【解答】解题导引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程序,理解程序功能.必要时,根据程序画出框图辅助分析.

C [由程序画出对应的程序框图,这是一个当型循环语句.

由框图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s =5+4+…+n 到首次不小于14的n -1的值,即(s ,n)由以下运

算得:(0,5)→(0+5,5-1)→(5+4,4-1)→(9+3,3-1)→(12+2,2-1),所以输出n =1.]

练习3 下面的程序运行后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1 B.32

C .2 D.52

【解答】C [该程序中关键是循环语句,

第一次输出的数是1,

第二次输出的数是x =1+12=32

, 第三次输出的数是x =1+12+12

=2.]

【课后练习】

1.(2011·银川模拟)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 i =1

S =0

WHILE i<=100

S =S +i i =i +1

WEND

PRINT S

END

A .5 050

B .5 049

C .3

D .2

【解答】A [该程序的功能是求S =1+2+…+100的值.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S =1002

×(1+100)=5 050.]

2.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i =0

DO

i =i +1

LOOP UNTIL i*i>=2 000 i =i -1

PRINT i

END

A .42

B .43

C .44

D .45

【解答】C [程序功能是求使i 2≥2 000成立的最小i 值,输出结果为i -1.∵442=1 936,452=2 025>2 000,

∴输出结果为44.]

3.利用计算机计算:s =11×2+12×3+13×4+…+199×100

,某同学编写的程序语句中,①处应填________.

【解答】k >99

解析 循环体执行到k =99.

4.为了在运行下面的程序之后得到y =25,键盘输入的x 应该是________.

INPUT x

IF x<0 THEN

y =(x +1)*(x +1)

ELSE y =(x -1)*(x -1)

END IF

PRINT y

END

【解答】-6或6

解析 程序对应的函数是y =?

???? (x +1)2,x<0(x -1)2,x ≥0. 由题意得,????? x<0(x +1)2=25,或?????

x ≥0(x -1)2=25, 解得x =-6或x =6.

5.当a =1,b =3时,执行完如下的一段程序后x 的值是( )

INPUT a,b

IF a

x =a +b

ELSE

x =a -b

END IF

A .1

B .3

C .4

D .-2

【解答】C [∵1<3,∴x =1+3=4.]

6.(2011·淄博统考)当x =2时,下面的程序运行结果是( ) i =1

s =0

WHILE i<=4

s =s*x +1 i =i +1

WEND

PRINT s

END

A .3

B .7

C .15

D .17

【解答】C [当x =2时,i =1≤4,s =0×2+1=1;

i =1+1=2≤4,s =1×2+1=3;

i =2+1=3≤4,s =3×2+1=7;

i =3+1=4≤4,s =7×2+1=15;

i =4+1=5>4,输出s =15.]

7.(2011届温州期末)下列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11

s =1

DO

s =s*i i =i -1

LOOP UNTIL i<9

PRINT s

END

【解答】990

解析 由题意s =11×10×9=990.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教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本章教材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算法的应用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学习算法的应用,目的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算法的学习,对完善数学的思想,激发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进行实践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章主要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算法案例和小结.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算法入手,通过研究程序框图与算法案例,使算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也展现了古老算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密切关系.算法案例不仅展示了数学方法的严谨性、科学性,也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算法初步这一章中让学生近距离接近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使数学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和提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建模”也是高考考查重点. 本章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学生在学习中会经常用到“算法思想” “转化思想”,从而提高自己数学能力.因此应从三个方面把握本章: (1)知识间的联系; (2)数学思想方法; (3)认知规律.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1.1 算法的概念 一、教材分析 算法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没有一个精确化的定义,教科书只对它作了如下描述:“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教科书先从分析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出发,归纳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教学中,应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引出算法,再通过例题加以巩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 (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一个人带着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同学们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这一问题将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算法. 思路2(情境导入) 大家都看过赵本山与宋丹丹演的小品吧,宋丹丹说了一个笑话,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 答案: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上述步骤构成了把大象装进冰箱的算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算法的概念. 思路3(直接导入)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旧版本对照版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 新课标的理念旧课标的理念 1.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

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3.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算法初步

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算法初步【】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学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一数学重点知识点:算法初步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

加以解决. 1.1.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名称功能 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

高一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 【一】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能够 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 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点: 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 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 到确定的结果,而不理应是模棱两可. ③顺序性与准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 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实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 问题. ④不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的,对于一个问题能够 有不同的算法.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能够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 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二】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实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 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 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

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 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 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 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 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能够 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 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 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 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①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 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 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②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 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 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 来判断。所以,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 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 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 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 【三】

考试必备-高中数学专题-程序框图-含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2程序框图 一、选择题 1 ① (高考北京卷(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 A ① 1 B ① 2 3 C ① 1321 D ① 610 987 【答案】C 2 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若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59 ,则 ( ) A ① 4=a B ① 5=a C ① 6=a D?7=a (第5题图)

【答案】A 3 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 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 A ① 16 B ① 2524 C ① 34 D ① 1112 【答案】D 4 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执行如题(8)图所示的程 序框图,如果输出3s =,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 A ① 6k ≤ B ① 7k ≤ C ① 8k ≤ D ① 9k ≤ 【答案】B 5 ① (高考江西卷(理))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5i =,那么在空白矩形框中应填入的 语句为 ( ) A ① 2*2S i =- B ① 2*1S i =- C ① 2*S i = D ① 2*4S i =+ 【答案】C 6 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

框图,若输入的10k =,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 ) A ① 计算数列{}12n -的前10项和 B ① 计算数列{}12n -的前9项和 C ① 计算数列{ } 21n -的前10项和 D ① 计算数列{ } 21n -的前9项和网Z ① X ① X ① K] 【答案】A 7 ①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执行右面的程 序框图,如果输入的10N =,那么输出的S = ( ) A ① 1111+2310+ ++…… B ① 111 1+ 2310+ ++……!!! C ①1111+2311+ ++…… D ① 111 1+ 2311+ ++……!!! 【答案】B

高中数学 算法初步 教师版

算法的引入 想想你每天从起床到去学校中,必不可少要有三个环节,分别是起床、穿衣服、出门,比如说起床,甭管你是爬起来,跳起来,还是嗖的钻起来,总之你得起床,除非你希望你爸妈抬着你家的床到学校,然后你再穿衣服……考虑其中的两项,可以调换顺序么?比如说穿衣服和出门互换,先出门后穿衣服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只要你不介意裸奔嘛,只是随后可爱的警察叔叔就会带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么,像这样的处理一类问题的步骤我们称之为算法。 事实上,算法的迅速发展是在1945年之后,1945年发生一件什么大事?除了日本投降之外,计算机诞生了.那么计算机的诞生就导致人们发现,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够规定出一个计算方法来,那么计算机就会比你执行的快.这个年头,大家都用计算机,而且用得非常遛了!但是,你知道有些事情计算机能替你做,有些事情计算机替你做不了.所以,这时我们就希望,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用计算机来替我们算,所以,我们需要给计算机提供一个算法.换句话说,一件事情该怎么计算的方法,要由我们来提供,然后由计算机去执行. 提到算法这个概念,大家会觉得比较抽象,其实在数学里,有一些比较经典的东西,你要是仔细来说的话都是算法.比如说《九章算术》里介绍的“合分”就是一个很好的算法案例,所谓的合分就是两个分数相加,书中说的是:母互乘子,并以为实.母相乘为法.也就是两个分母相乘作为新的分母, 分子分母互乘之后加起来得到分子.具体的如21 ? 32 +=,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但它运算的实际过 知识切片 4.1算法基本概念与算法特性 知识点睛 看到这些算法,都惊呆了!

程是先通分再加减,为什么这么算,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老师说以后看到这个式子你就这样算就行了,只不过,现在我们越来越熟悉,在脑海中这个过程唰一闪就出来了,式子都不用列,结果就出来了,那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算法.就是一个东西该怎么运算,你给规定了一个方法,你按照这个方法执行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东西就都是算法了,比如说1324?,这个计算过程也是一个算法.那么稍微高级一点的东西,比如说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智慧的结晶: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这个也是算法.还比如说“韩信点兵”,这都是算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算法的概念. 1.算法的概念: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一定规则解决 某一类问题的明确的和有限的步骤,称为算法(). 2.算法的特性: ⑴明确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有确定的含义; ⑵有限性: 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执行完,即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⑶可执行性:①算法的每个步骤必须是能实现的;②算法的执行结果要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备案】因为各个参考书对算法的特性总结的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重点总结了三条,其它的老师 可以根据班里学生的情况进行补充,下面是算法特性的一种讲解方法,老师可以借鉴. 计算机执行算法不是无休止的,也不是没有结果的,设想一个计算机等输入了东西然后 运行直到地球毁灭宇宙重生都没有而且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的将是不可行的算法.根据计 算机处理问题的特点,算法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⑴明确性(Definiteness) 指下的指令必须是清晰明确的,比如:你跟计算机说,小计啊!一会你会收到一个数, 不管你收到什么数,你遇见它以后,你就平方显示出来,那么计算机收到明确的指令,收到2给你返回4,收到3给你返回9,收到5-给你返回25,很明确的指令.或者你跟它说,不管一会你收到一个什么数,你把它减3给我显示出来,那现在收到一个4,显示一个43-,收到一个5,显示一个53-就OK 了.这叫明确性,你给算法的指令必须是清晰明确的,你不能跟它商量,算法很晕的.你跟它商量说,一会你收到一个数,你愿意减3你就减3,你愿意平方你就平方,然后显示出来,那计算机拿到以后啪就晕了,它不会有思想,它只是执行,所以你必须给它明确的指令. ⑵有限性(Finiteness ) 因为我们最终要解决一类问题,问题的解决要有限才可以,叫做解决.比如说,你告诉 计算机,你把10万以下的质数给我输出来,当然根据你程序的快慢,早晚有那么一天,如果你程序编的好,一分钟就出来了;如果你程序编的不好,有可能下礼拜就出来了,但是,早晚有那么一天,你还可以算出来.如果你给计算机下这么一条指令,你听说过“哥德巴赫猜想”吗?计算机点点头说听说过,你要干嘛啊!我这慎得慌呢!你把“哥德巴赫猜想”给我证一下吧,从6开始,挨个往上你给我拆一遍.什么时候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不可能解决.所以,我们说有限性,要让计算机在有限的步骤内解决.当然了,对于计算机实用的角度来说,我们还希望有限步越少越好.有同学说,是有限步,100年以后就算出来了,这就太不切实际了,所以一般来讲,有限性如果说数字忒大,大到这个计算机虽然能算,但是要几年,几百年之后才能结束,那么往往也不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算法. ⑶可执行性(Effectiveness) 执行性在计算机里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比如说,数码相机、摄像头、计算机里的数码 相片,都有一个概念叫像素,像素越高画面越清晰,像素代表什么意思呢,计算机里面对于图象所识别的最小单位每一个点是什么颜色,然后很多密密麻麻的点摆在一起,一个点是绿的,一个点是黄的,一个点在稍微黄点,这么多有颜色的点摆在一起,看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从绿到黄的草坪,实际上它只是每一个点是一个单一的颜色.那么, 对于计算机来说,有没有可能做出纯我们视觉看到的那种自然色,这不可能,它可以像素非常非常的细密,比如说iPhone 像素很高就看不见点了,但仍然是数字化处理一 格一格的,不是自然的.你返回1.732,但是反过来你告诉它小数,你问它这是根号几?注意,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会认不出来,因为它处理不了,他只能处理到你看起来好像已经几乎没有差别了而已,就是说计算机永远在做模拟,在很多程度上,计算机的工作不具有可执行性.

算法与程序框图汇总

算法与程序框图 一、程序框图与算法基本逻辑结构: 1.程序框图符号及作用: 例:解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 2.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为了使大家彼此之间能够读懂各自画出的框图,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下面对一些常用的规则做一简要介绍. (1)实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必须有终端框,用于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 (4)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 符号,另外,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还有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个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用于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 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 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 个算法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如图,只有在执行完步 骤n 后,才能接着执行步骤n+1. 例:.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5、8、9,写出求梯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 S1 a ←5; S2 b ←8; S3 h ←9; S4 S ←(a +b )×h /2; S5 输出S . 流程图如下: (2)条件结构 一些简单的算法可以用顺序结构来实现,顺序结构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自然串行,线性排列的.但这种结构无法描述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的操作,(例如遇到十字路口看信号灯过马路的问题)因此,需要另一种逻辑结构来处理这类问题. 条件结构的结构形式如图,在此结构中含有一个判断框,算法执行到此判断框给定的条件P 时,根据条件P 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执行框(步骤A ,步骤B ),无论条件P 是否成立,只能执行步骤A 或步骤B 之一,不可以两者都执行或都不执行.步骤A 和步骤B 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 例: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 50, 500.53(50)0.85, 50, c ωωωω?≤?=? ?+-?>?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步骤n 步骤n+1 ↓ ↓ ↓ 开始结束b h a 589S (+)×/2a b h 输出S 满足条件?步骤A 步骤B 是否满足条件?步骤A 是 否

高中数学程序框图,算法语言

基本算法语句 【基础知识】 1.输入、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INPUT 对应框图中表示输入的平行四边形框 输出语句PRINT 对应框图中表示输出的平行四边形框 2.赋值语句 格式为变量=表达式,对应框图中表示赋值的矩形框 3.条件语句一般有两种:IF—THEN语句;IF—THEN—ELSE语句.语句格式及对应框图如下.(1)IF—THEN—ELSE格式 当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体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体2. (2)IF—THEN格式 4.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2)UNTIL语句 5. ......................................巧是把题目中的算法语言依照上面的对应关系翻译成框图。 .....解决算法语言试题的基本技 ..温馨提示: 【例题分析】

考点一 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应用 例1 分别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1) a =5 b =3 c =(a +b )/2 d =c*c PRINT “d =”;d (2) a =1 b =2 c =a +b b =a +c -b PRINT “a =,b =,c =”;a ,b ,c 【解答】 (1)∵a =5,b =3,c =a +b 2 =4, ∴d =c 2=16,即输出d =16. (2)∵a =1,b =2,c =a +b ,∴c =3,又∵b =a +c -b , 即b =1+3-2=2,∴a =1,b =2,c =3, 即输出a =1,b =2,c =3. 练习1 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__________. a =10 b =20 c =30 a = b b =c c =a PRINT “a =,b =,c =”;a ,b ,c 【解答】经过语句a =b ,b =c 后,b 的值赋给a ,c 的值赋给b ,即a =20,b =30,再经过语句c =a 后,a 的当前值20赋给c ,∴c =20.故输出结果a =20,b =30,c =20. 考点二 条件语句的应用 例2 阅读下面的程序,当分别输入x =2,x =1,x =0时,输出的y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PUT “x =”;x IF x>1 THEN y =1/(x -1) ELSE IF x =1 THEN y =x^2 ELSE y =x^2+1/(x -1)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解答】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是首先对IF 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 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嵌套时注意内外分层,避免逻辑混乱.

2.示范教案(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程序框图用图形的方式表达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清楚、步骤更直观也更精确.为了更好地学好程序框图,我们需要掌握程序框的功能和作用,需要熟练掌握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三维目标 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3.通过比较体会程序框图的直观性、准确性. 重点难点 数学重点:程序框图的画法. 数学难点:程序框图的画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我们都喜欢外出旅游,优美的风景美不胜收,如果迷了路就不好玩了,问路有时还听不明白,真是急死人,有的同学说买张旅游图不就好了吗,所以外出旅游先要准备好旅游图.旅游图看起来直观、准确,本节将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程序框图. 思路2(直接导入) 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开始学习程序框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什么是程序框图? (2)说出终端框(起止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3)说出输入、输出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4)说出处理框(执行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5)说出判断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6)说出流程线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7)说出连接点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8)总结几个基本的程序框、流程线和它们表示的功能. (9)什么是顺序结构? 讨论结果: (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加强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交流对于提高数学素养的价值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交流主要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接受、数学思想的表达、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三个方面。数学交流可以全面提高人的数学素养。 1.数学交流可以培养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运用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沟通能力的增强。 2.数学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将自己的数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能促进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数学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善于合作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而数学交流是促进学生树立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的极好途径。 二、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使其学会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的观点、方法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进行推理与交流,理解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新教材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培养数学

交流能力的实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1.创设数学交流的环境 努力营造数学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疑问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数学。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又可以有合作交流。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学理念,理解他人数学观点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流,数学素养就会得到升华。 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1》的第一章引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 可见新教材为学生的数学交流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些资源的存在,就会造成编著者理念的缺失。相反,如果恰当地利用这些素材,营造数学交流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阐述自己对集合的理解,相互交流,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感悟,提高数学素养。 2.提供数学交流的材料和资源 深入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于交流的材料,如每章节后面的阅读材料、书页边留白处的网站链接、习题中的探究拓展等。但仅靠课内的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列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源,以便学生收集整理,再与同伴交流。 3.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交流的障碍 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帮助那些胆小的或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堂上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地讨论甚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第十一章 算法初步与框图 一、知识网络 第一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 ※知识回顾 1.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是指按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3.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的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程序语言. 5.算法的基本特征:①明确性:算法的每一步执行什么是明确的;②顺序性:算法的“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 “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③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④通用性:算法应能解决某一类问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 解析:首先要理解各程序框的含义,输入a,b,c 三个数之后,接着判断a,b 的大小,若b 小,则把b 赋给a,否则执行下一步,即判断a 与c 的大小,若c 小,则把c 赋给a, 否则执行下一步,这样输出的a 是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所以该程序框图所表示的功能是求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 评注: 求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的算法设计也可以用下面程序框图来表示. 例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 ) (1)计算小于100的奇数的连乘积 (2)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 (3)计算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连乘积,当乘积大于100时,计算奇数的个数 (4)计算≥1×3×5××n 100成立时n 的最小值 解析:为了正确地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可以将执行过程分解,分析每一步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程序框图中含有当型的循环结构,故分析每一次循环的情况,列表如下: 第一次:13,5S i =?=; 第二次:135,7S i =??=; 第三次:1357,9S i =???=,此时100S <不成立,输出结果是7,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求使≥1×3×5××n 100成立时n 的最小值. 选D. 算法初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算法语句 算法案例 算法概念 框图的逻辑结构 输入语句 赋值语句 循环语句 条件语句 输出语句 顺序结构 循环结构 条件结构

专题:算法与程序框图[答案版]

专题:算法与程序框图 1.如下图,程序框图所进行的求和运算是( ) A.23111222+++ (1012) + B.11123 +++ ...110+ C.111+++ (118) + D.111246+++ (120) + 答案:D 2.在可行域内任取一点,规则如下程序框图所示,则能输出数对(x,y)的概率为( ) A.14 B.2π C.4π D.8 π 答案:C 3.已知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输入n=6,则该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 A.2 B.3 C.4 D.15 答案:B 4.流程线的功能是( ) A.表示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B.表示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C.赋值、计算 D.按照算法的顺序连接程序框 答案:D 6.在一个算法中,如果需要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最好采用的逻辑结 构是( ) A.顺序结构 B.条件结构 C.循环结构 D.顺序结构 或条件结构 答案:C 9.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x,y)值依次记为 1122()()x y x y ,,,,…()n n x y ,,,… (1)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9,t),则t= ; (2)程序结束时,共输出(x,y)的组数为 .

答案:-4 1 005 10.下边程序框图给出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答案:24 4.下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值是 . 答案:63 解析:2122+++…423133+=<,输出1+2+22+…+452263+=. 2.如下程序框图,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5 049 B.4 850 C.2 450 D.2 550 答案:D 4.如果下边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中UNTIL 后面的“条件”应为( ) A.i>11 B.i>=11 C.i<=11 D.i<11 答案:D 6.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 的值为( ) A.-1 B.0 C.1 D.3 答案:B 解析:第一次运行程序时,i=1,s=3; 第二次运行程序时,i=2,s=4; 第三次运行程序时,i=3,s=1; 第四次运行程序时,i=4,s=0,此时执行i=i+1后i=5, 退出循环输出s=0.

(完整word版)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河北孟村回民中学张万山 59号普通?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验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总体是继承, 删减了?些内容,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 ?、课程结构 ?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教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数学?化融?课程内容。1、必修课程为学?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考的要求。如果学?以?中毕业为?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加?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选择的课程,也是?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计划通过参加?考进??等学校学习,必须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数学?考。3、选修课程为学?确定发展?向提供引导,为学?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学?主招?提供参考。如果学?在上述选择的基础上,还希望多学习?些数学课程,可以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中,根据?身未来发展的需求进?选择。 ?、课程内容 (?)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逻辑?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程、圆与?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 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形”由原来单独的?章内容合并到“平?向量”这?章?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 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三)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1、必修课程 主题?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逻辑?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元?次?程和?元?次不等式。这四单元内容常?逻辑?语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精选.)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算法只能用伪代码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程序框图中表示计算的是 ( ). A . B C D 3 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A B C D . 4.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5.当2=x 时,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6. 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x , 输出它的相反数 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 ③输出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 ④求函数1,0 ()2,0x x f x x x -≥?=?+10

B. i<8 C. i<=9 D. i<9 9. INPUT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 A. INPUT “提示内容”;表达式 B.“提示内容”;变量 C.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D. “提示内容”;表达式 10.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 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 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11. 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是用来 ( ) A .计算3×10的值 B .计算93的值 C .计算103的值 D .计算12310???????的值 12. 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条件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B.循环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C.顺序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D.顺序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14. 如果执行右边的框图, 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 A .5 4 B.4 5 C. 6 5 D. 56 1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其中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 A .2()f x x = B .1 ()f x x = C .()ln 26f x x x =+- D . ()f x x = 二、填空题:

2021年高中数学1.1.程序框图教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2021年高中数学1.1.2程序框图教学案新人教B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2)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3)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经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学法与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引入: 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但为了使算法的程序或步骤表达得更为直观,我们更经常地用图形方式来表示它。 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1)程序构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的文字说明。 程序框名称功能 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 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 内。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 “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自然语言) 第一步: a=2,b=3,c=4; 第二步:p= 2+3+4 2 ; 第三步:S=p(p-2)(p-3)(p-4) 利用TI-voyage200图形计算器演示: A B 结束 开始 p= 2+3+4 2 S=p(p-2)(p-3)(p-4) 输入S

(完整word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doc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