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

导赤散
导赤散

导赤散

英文名称:daochi powder

定义:同名方约有24首,现选《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组成:生地黄、甘

草(生)、木通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目录

方名

导赤散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异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

竹叶(6克)

【方组趣味记忆】草地通竹。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禁忌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

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方论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方解

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化裁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注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

亦不是虚热。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文献

方论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2.《古今名医方论》:钱氏制此方,意在制丙丁之火,必先合乙癸之治。生地黄凉而能补,直入下焦,培肾水之不足,肾水足,则心火自降;佐以甘草梢,下行缓木之急,即以泻心火之实,且治茎中痛;更用木通盗小肠之滞,即以通心火之郁,是一治两得者也。此方凉而能补,较之用苦寒伐胃,伤其生气者远矣。

3.《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阳药也。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木通除心火入小肠,草梢达茎中而止痛。

4.《古方选注》: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肠;甘草和胃而下疗茎中痛;木通、淡竹叶皆轻清入腑之品,同生地、甘草,则能从黄肠导有形之热邪入于赤肠,其浊中清者,复导引渗入黑肠而令气化,放曰导赤。

5.《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方以泄导小水为主,虽曰清心,必小溲黄赤短涩者可用。一本有黄芩,则清肺热,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

导赤散

【药物组成】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方剂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临床应用

口腔科

陶氏以加味导赤散为基本方,治疗放射性口腔溃疡82例,同时用西药滴注等治疗75例做对比实验。治疗组方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桔梗、牛蒡子、玄参、生地、竹叶、木通、薄荷、甘草、黄连。结果,中药治疗组82例,痊愈25例,占37.1%;有效44例,占53.7%;无效13例,占14.6%;终止放疗5例,占6.1%;总有效率为85.4%。西药对照组75例中,痊愈16例,占21.3%;有效28例,占37.3%;无效31例,占41.4%;终止放疗20例,占26.6%;总有效率为58.6%。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文氏用导赤散化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例,方用党参、茯苓、白术、玄参、生地、木通、黄连、栀子、甘草。结果,治愈14例,有效12例,无效6例。王氏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口腔溃疡24例,方用淡竹叶、生石膏、鲜芦根、鲜生地、木通、生甘草、生大黄。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21例,有效2例,无效仅1例,总有效率达95.8%。陈氏用玉女煎合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牙周炎20例。方用生地、生石膏、麦冬、知母、牛膝、丹皮、木通、甘草。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显效23例,占57.5%;有效14例,占35%;无效3例,占7.5%;牙周炎显效11例,占55%;有效7例,占35%;无效2例,占10%。刘氏等采用导赤散随证加减,并外敷生肌消炎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显著。结果,显效20例,占25%;有效54例,占67.5%;无效6例,占7.5%;总有效率92.5%。余氏运用中西医结合应用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100例。方用黄连、金银花、生地、木通、甘草、淡竹叶。结果,痊愈31例,显效43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满氏运用泻黄散合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疮31例。方用藿香、山栀、防风、黄连、生石膏、当归、、生地、木通、丹皮、升麻、竹叶、薄荷、甘草。结果,痊愈26例,有效5例,有效率为100%。陈氏在导赤散的基础上加味,易散成汤,治疗小儿口疮66例。方用生地、麦冬、木通、车前子、鲜竹叶、甘草梢。随证加减,结果均获痊愈。开氏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心脾积热型口疮54例,并与西药对照组52例对比观察。其中,治疗组以导赤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并用冰硼散外敷;对照组用左旋咪唑口服,并用维生素C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占72.22%;有效11例,占20.37%;无效4例,占7.41%;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26例,占50%;有效14例,占26.92%;无效12例,占23.08%;总有效率为76.92%。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意义。朱氏等运用导赤散随证加减治疗溃疡性口腔炎30例,并用15例运用西药抗生素静脉点滴加维生素口服相比较。两组病历全部治愈,但中药价格便宜,疗程短,复发率低。陶氏自拟加味导赤散治疗化疗后口腔炎。方用淡竹叶、木通、细生地、甘草梢、龟板、阿胶、知母、生石膏、玄参、珍珠粉、凤凰衣、细辛、熟大黄。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张氏以导赤散加减结合西医对症处理45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并与23例支持与对症处理的西医疗法对照。其中,中医方用生地、淡竹叶、木通、连翘、银花、板蓝根、生石膏、生甘草。结果,中西医组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西医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中西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刘氏运用导赤散合清胃散加减治疗磷毒性口腔病30例。方用生地、黄连、生麻、竹叶、木通、归尾、丹皮、甘草梢、生石膏。结果,一个疗程治愈24例,两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1例(改变工种后服用一个疗程痊愈)。肖氏等[运用清心导赤散加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0例。方用生地、滑石、板蓝根、金银花、白鲜

皮、苦参、丹皮、竹叶、通草、黄连、生甘草、灯心草,并随证加减。在运用本方治疗后,全部治愈。郭氏等[17]运用加味导赤散治疗疱疹性咽峡炎32例,并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两组均以美林退热,治疗组方用生地、淡竹叶、金银花、木通、生甘草、黄连、栀子,对照组药用病毒唑、青霉素、维生素C静滴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吴氏等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导赤散加减并加以西医维生素、激素、心理疗法治疗舌痛症27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9%.

五官科

沈氏运用中药加味导赤散联合球结膜转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6例38只眼。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黄芩、生甘草梢、归尾、红花、赤勺、蝉蜕,并结合手术治疗。观察随访半年至两年,38只眼仅1只眼复发,37只眼局部结膜平坦,无充血,无胬肉生长,眼球转动灵活,视力均有不同程度进步,术后复发率为2.66%。殷氏等先后采用西药平阳霉素混合液局部注射,和与平阳霉素混合液局部注射联合口服加味导赤散对照的方法对98例翼状

胬肉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黄芩、归尾、红花、赤勺、蝉蜕、生甘草、防风、白蒺藜、荆芥,而平阳霉素混合液由地塞米松、硫代硫酸钠、平阳霉素、注射用水配制而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22例,占51.2%;显效15例,占34.9%;有效6例,占14.0%;停药一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4.7%,总有效率为95.3%;西药组治愈19例,占34.5%;显效18例,占32.7%;停药一个月复发5例,停药两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12.7%,总有效率为87.2%。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医组。张氏运用导赤散加味配合放射治疗和西药对症支持治疗鼻咽癌40例并与40例只用放射治疗和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的相比较。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柴胡、麦冬、玄参、芦根、蒲公英、白花蛇草、当归、川芎、生甘草,并随证加减。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局部肿瘤消退时,放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鼻咽部及颈部肿瘤全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咽黏膜反应(P<0.05)。而对白细胞下降及胃肠反应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李氏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小儿鼻衄60例,并设西药31例加以对照。治疗组方用生地、木通、竹叶、甘草、连翘、白茅根、黄芩,对照组药用安络血针肌注、维生素C口服。经2疗程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42例,占70%;显效13例,占22%;有效5例,占8%,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5例,占49%;显效12例,占39%;有效4例,占12%,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痊愈率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泌尿科

赵氏等运用加味导赤散治疗急性泌尿性感染124例。方用生地、木通、竹叶、甘草、金银花、小蓟、旱莲草、滑石。结果,痊愈112例,较好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90.32%。刘氏自拟四金导赤散加大剂量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结石56例。方用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生地、木通、牛膝、车前子、王不留行、延胡索、白芍、甘草、滑石、琥珀,随证

加减,并进行黄体酮肌注。52例患者经一个疗程后,经B超复查证实,结石完全排出,占92.8%;3例经两个疗程治疗结石排出,占5%;1例系多发性充满型右肾结石,肾及输尿管功能近乎丧失,建议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武氏等以导赤散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26例。方用生地、淡竹叶、连翘、莲子心、甘草梢,随孩子年龄增减剂量,并随证加减。结果,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梅氏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尿路感染60例。方用生地、木通、竹叶、甘草梢、石苇、扁蓄、生栀子、车前子、黄柏、猪苓、滑石、蒲公英。结果,痊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何氏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与西医组对照。其中,治疗组方用生地、木通、淡竹叶、六一散、焦山栀、八月扎、琥珀、炒川断、白茅根,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环丙沙星,回春通淋丹。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占36.4%;显效45例,占45.9%;有效15例,占13.6%;无效10例,占9.1%;总有效率90.9%;治疗组治愈6例,占15.0%;显效11例,占27.5%;有效12例,占30.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72.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有效。

内科

卢氏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导赤散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66例。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淡竹叶、木通、生地、甘草梢。结果,治愈47例,显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周氏等以导赤散为主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6例。所有病例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中频发早搏18例,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者12例,Ⅰ度或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者9例,明显ST-T波改变者9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对照组频发早搏14例,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者8例,Ⅰ度或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者6例,明显ST-T波改变者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治疗组以导赤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对照组用ATP、辅酶A、肌苷、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并口服维生素C。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痊愈42例,占75.00%;好转11例,占19.64%;无效3例,占5.36%;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痊愈16例,占42.11%;有效9例,占23.68%;无效13例,占34.21%;总有效率65.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皮肤科

刘氏等将消风导赤汤改为散剂,外敷脐部,治疗婴儿湿疹96例。方用生地、赤茯苓、牛蒡子、白鲜皮、金银花、薄荷、木通、黄连、甘草、荆芥、肉桂,粉碎填脐。结果,53例痊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92.7%。

其他

黄氏运用酸枣仁汤合导赤散治疗性病恐怖症。方用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生地黄、木通、淡竹叶、甘草。结果,痊愈2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浅议导赤散配伍的增效减毒_崔海月

导赤散出自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生地黄、木通、甘草梢、淡竹叶组成,具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功效。原治小儿心热证,此后其临床应用范围从儿科扩展至内科,主要治疗心经有热或心热移于小肠证。其组方配伍特点为清热与养阴之品配伍,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滋阴而不恋邪[1]。 方剂配伍根据证候性质及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二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中药七情体现了通过药物的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增效减毒是方剂学“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内涵之核心。 本文通过探讨该方中起毒副作用的关木通以及该方配伍的增效减毒作用,来阐明更多方剂合理配伍对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这对于发掘和提高中医药理论有重要意义。 1 关木通在导赤散中的减毒作用 木通在导赤散中为君药,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具有清心泻火,通淋,通经下乳的功效。但关木通具有中毒性,中毒早期有明显的消化道不适症状,浮肿,夜尿增多,肾功能急剧下降,偶伴有贫血,轻度血压升高,糖尿,尿蛋白等;慢性损伤型的临床特点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为主。 学术界大多认为,马兜铃酸A是致毒成分,主要是肾小管-间质性损害。因此,减少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溶出量是防止肾小管-间质性损害的关键所在。关木通或马兜铃酸的肾毒性是相对的,不仅与其剂量、用药时间有关,而且与配伍、煎煮时间、用药方式等相关。导赤散中关木通常规剂量(3~6g)无毒,当其含量增加至24g以上时则具有明显毒性[2]。故使用关木通严格控制剂量是防止肾毒性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还有按照方剂组方理论合理的配伍也可以显著改善或制约关木通的肾毒性。李春香等[3]研究表明复方导赤散配伍具有减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复方导赤散配伍和/或竹叶分别具有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作用。这一结果为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体现中药复方“增强药效,减低毒性”配伍原则的物质基础性。 2 导赤散配伍的增效减毒 导赤散的组方体现了方剂学配伍理论中的两个核心,一是增效,功效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相辅相成,增强药物的作用;二是减毒,消除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赤散清心与养阴兼顾,泻而不伐正气,导下而不伤阴液。在药物选择和配伍上,尤其是生地与甘草、木通与甘草、生地与木通、木通与竹叶的配伍,无论从中医增效减毒原理,还是现代药理研究方面都有其精妙之处。 方中木通入心与小肠,味苦性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为方中要药。生地入心肾经,性苦寒、甘凉而润,清心凉血,又可达肾经以生津滋阴,肾水足则心火自降。淡竹叶甘淡寒,清心除烦,引热下行,使热邪从小便而出。甘草清热解毒,本方选用甘草梢,取其能直达茎中而止淋痛,可调和诸药,且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 甘草长期服用可引起水肿、血压增高、水钠潴留、低血钾和瘫痪等糖皮质激素样副作用,生地黄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血浆皮质酮浓度明显受抑制的现象有明显改善作用,甘草配伍生地,可制约其利水伤阴、苦寒败胃的毒副作用而体现减毒原理。木通和竹叶,均为寒凉之品,皆有清热利水之功,相互配伍则其功益彰;木通与甘草有利尿与抗利尿相反相成的作用,木通佐以甘草梢,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引用淡竹叶清心除烦,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而体现增效减毒原理。生地与木通配合,利水而不伤阴,补阴而不恋邪。 竹叶清心,生地黄养阴,木通利水,甘草调和诸药,既防生地黄滋阴太过,又防木通利水伤阴。四药配伍,共奏清心导赤、利水养阴之功。 浅议导赤散配伍的增效减毒 崔海月1,崔京男2,指导:王庆国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摘 要:导赤散通过合理的配伍体现其配伍的增效减毒原理,证实了方剂组方理论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对今后复方的研究有一定实质性指导价值。 关键词:导赤散;增效减毒;关木通;合理配伍 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5- 0041- 02 Discussion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Daochishan for Efficacy Enhancing and Toxicity Reducing CUI Hai-yue1, CUI Jing-nan2, advisor:WANG Qing-guo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anbian,Yanji 133000,Jilin,China)Abstract:Daochishan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efficacy enhancing and toxicity reducing by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The reliabilit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theory on composing prescriptions were confirmed.It have certain substantial guidance value in future research on compound prescription. Key words:Daochishan;efficacy enhancing and toxicity reducing;Aristolochi manshriensis;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收稿日期:2009-02-01 作者简介:崔海月(1976-),女,吉林延吉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41

导赤散

导赤散 英文名称:daochi powder 定义:同名方约有24首,现选《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组成:生地黄、甘 草(生)、木通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目录 方名

导赤散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异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 竹叶(6克) 【方组趣味记忆】草地通竹。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禁忌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 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方论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方解 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化裁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注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

8中医儿科口诀

中医儿科口诀(刘文澄编) 2007-05-25 10:00:23 中医儿科学口诀 1咳嗽 风寒咳嗽,咳嗽频作痰白稀,喉痒声重鼻流涕,恶寒无汗身酸痛,金沸草散方无欺。风寒夹热咽喉痛,宣肺清热三拗汤加黄芩。风热咳嗽痰粘稠,口渴咽痛流浊涕,头痛发热身微汗,疏风清热桑菊饮。痰热咳嗽多粘稠,面红目赤口苦渴,溲短便干脉滑数,清肺化痰清宁散。阴虚燥咳咳无痰,口渴咽干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润燥沙参麦门冬汤。 2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重症麻杏石甘汤。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沙参麦门冬汤。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 3哮喘 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合葶苈丸。外寒内热定喘汤。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4鹅口疮 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5口疮 脾胃积热,凉膈散。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 6泄泻 伤食保和丸。风寒藿香正气散。湿热葛根黄芩黄连汤。脾虚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伤阴连梅汤。伤阳参附龙牡汤。 7厌食 脾虚失运,曲麦枳术丸。胃阴不足,养阴增液汤。 8积滞 乳积,消乳丸。食积,木香大安丸。脾虚夹积,健脾丸。 9疳证 疳者甘,过食肥甘。疳者干,肌肤枯瘦。疳气,面萎黄,毛发稀疏脾气强,资生健脾丸。疳积肚膨胀,毛发也稀黄,疳积散是方。干疳,皮肤干,皮包骨头大肉脱,腹凹如舟有低热,益气补血八珍汤。兼证还有疳肿胀,身肿溲短面无华,温阳利水五苓散。 10惊风 急惊风感受风邪,感受风热咽必红,咳嗽流涕又头痛,神昏惊厥当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湿热疫毒起病急,突然壮热神志昏,惊厥抽搐又腹痛,呕吐惊厥便腥臭,方用黄连解毒汤。惊恐惊厥面时青,惊惕痉厥大便青,震惊安神抱龙丸,或者安神丸也可。慢惊身疲面色黄,嗜睡露睛大便稀,不欲饮水面浮肿,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面潮红,虚烦神疲手心热,舌光无苔津液亏,方选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11肠道虫证 蛔虫使君子散。蛔厥证乌梅丸。 12小儿水肿 风水相搏,水肿多从眼睑始来势迅速遍全身,恶风、发热肢酸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热内侵小便黄稍有浮肿不明显,三妙丸合导赤散。肺脾气虚面少华,倦怠乏力浮肿轻,参苓白术玉屏风。脾肾两虚,全身浮肿腰下甚,便溏脘胀神倦冷,腰酸怕冷尿清频,温肾健脾真武汤。水气凌心肢浮肿,心悸胸闷不能卧,口唇青紫指甲绀,己椒苈黄合参附汤。水毒内闭全身肿,尿少或闭头晕痛,恶心呕吐又昏迷,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13感冒 风寒感冒轻证葱豉汤,重者荆防败毒散,风寒咳嗽用杏苏散。风热感冒热重银翘散,咳嗽明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整理(最终版)

总论: 一、伤寒学派始于晋唐,盛于明清。外感热病的辩证论治体系 1.宋金以前伤寒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 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 2.明清伤寒学派 错简重订派:方有执(首先提出)喻昌(喻嘉言)(大力倡导) 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陈修园) 辩证论治派:柯琴,徐大椿(以方类证) 尤怡,钱潢(以法类证) 陈修园,包诚(分经审证) 二、医经学派:内经等经典著作为研究对象,重理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疡门开手第一方。 三、经方学派:重方药(秘方) 四、中西汇通派唐宗海(第一人) 五、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 (为攻邪学派、丹溪学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是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形成的先导) 荆山浮屠:罗知悌 六、易水学派张元素李杲 七、攻邪学派张从正“汗、吐、下” 八、丹溪学派养阴 九、温补学派 宋《局方》温燥 金朱丹溪寒凉降火———苦寒 明温补 清寒凉 十、温病学派温疫学派: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 温热学派:叶桂,吴瑭,薛雪,王士雄(温病四大家) 华佗145-208东汉末医家建安三神医(董奉,张仲景)“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麻沸散: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 2.五禽戏:运动养生(华佗对中医养生的最大贡献) 3.漆叶青黏散:黄精漆叶桑葚何首乌茅山术 《华佗神方》孙思邈著 整易麻药神方:川乌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专为开取箭头时用,服之令人不痛。 外敷麻药神方: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胡椒蟾酥荜茇细辛专为施割症时,可治骨质增生“阳化气,阴成形”解麻药神方:人参生甘草陈皮半夏白薇菖蒲茯苓 神膏:乳香没药血竭儿茶三七冰片麝香 热加黄连,腐加轻粉,有水加龙骨,收口加珍珠、蟹黄,杖伤三七倍用。 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把虚损分为五劳六极七伤)注重养生、医德。 对《伤寒论》的研究采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一则麻黄,一则青龙” “以方类证”“三纲鼎立”之说 治疗经验 中风:1.伤风,太阳中风 2.关节不利,疼痛风寒湿痹乌头,天雄,附子 3.半身不遂,口僻,言语不利独活酒,牛膝酒 真中风风邪入中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在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中医治疗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的方药

中医治疗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的方药 一、心火 心火的症状:失眠、心烦、焦虑(舌尖会比较红、长口疮),容易失眠 上火的原因:着急、劳心 降心火的方法:连子心茶、黄连阿胶汤、牛黄清心丸、导赤散 中医助眠药:中医没有治失眠的药物,它只是把导致失眠的原因祛除,所以这些药不会在失眠药里面出现,但是它们确实能够助眠。 天王补心丹:有口唇、舌尖都很红,失眠健忘、手脚出汗的症状,就适合吃天王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精神抑郁 柏子养心丸:柏子养心丸,说到养,它里面有黄芪,所以柏子养心丸治失眠的同时,还适合那种胆小心虚,一惊一乍的症状。 牛黄清心丸:心火烧、昏沉、心烦、大便干。 七叶安神片:胸痛、胸闷、有冠心病者,更适合年纪较大、有血瘀问题的病人。 二、肝火 1、肝火旺的症状:眼干、血压高、长斑、肝淤 2、肝火的原因:心思过重 3、降肝火的方法:天麻钩藤、舒肝丸、加味逍遥丸 天麻钩藤:是中成药,当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有高血压症状的时候,天麻钩藤能够平息上亢的肝阳、降高血压。 加味逍遥丸:适合压抑、胸闷、两肋胀、总喜欢长舒气的症状。女性中年的时候,会有黄褐斑、雀斑等问题,这些班都叫肝斑,是肝瘀所致。一些美容(如:去死皮、光子亮肤等)外科治法,肝瘀本身不能被根除,所以最多维持二十天,就又会长出新的斑来。所

以,这种情况下,中医会讲,需要加味逍遥丸做基础,调节自身心态,彻底放松,这个斑就不长了。到一定年龄的女性,往往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的压力大,所以加味逍遥丸有点像抗压丸的效果,能减压。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态平衡,佟彤小妙招教你快速降血压:血压高分为泻着降和补着降,其中腰腿发酸的血压高就属于补着降的种类,这就要吃地黄丸系列了。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平和的药,它能够补肾阴,同时不会上火。因为六味地黄丸里面含有三种补药,三种泻药,非常平和,所以很多中医专家会建议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有一点阴虚症状的话就有事没事吃点六味地黄丸,这种药长期吃没坏处。 杞菊地黄丸中添加了枸杞和菊花。某人眼睛干涩,时常耳鸣,且耳鸣的声音很轻很细,这就应该是阴虚的症状了,这时候就应该吃杞菊地黄丸。如果耳鸣是那种嗡嗡隆隆的,很粗重的声音,就要吃泻着降的药了。 知柏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系列中清热作用最明显的一种药,它清虚火的作用很大。如果有腰膝酸软,手脚心下午会热、怕热盗汗的现象,这就是明显的阴虚症状,那六味地黄丸的清火功效对它而言就太小了,知柏地黄丸更适合。 对于肥胖的人,如果要减肥首先要补肾,一般小孩和老人容易发胖,就是因为小孩肾阳还没长起来,老人的肾阳已经虚了。补肾阳来减肥就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来消耗脂肪达到变瘦的目的。所以很多人吃了补肾的药会发现皮肤变得紧致了,这就是因为通过补肾增加了脂肪的代谢。 三、胃火 1、胃火旺的症状:口臭、口腔溃疡、反胃、长痘 2、胃火的原因:吃肉、辣、油、甜口味太重而导致 3、治疗药物: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 四、肺火 1、肺火的症状:咳嗽、发烧、痰浓 2、肺火的原因:吃得太饱或穿得过厚 3、药物治疗: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养阴清肺糖浆

方剂学

方剂学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甘草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紫苑款冬花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石膏杏仁小麦 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 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 半夏麻黄汤:半夏麻黄 麻黄加术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白术 越婢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生姜枳实 再造散: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羌活防风川芎人参黄芪附子细辛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牛蒡解肌汤:牛蒡子连翘薄荷荆芥栀子丹皮夏枯草玄参石斛 文蛤汤:文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麻黄附子甘草白术防风生姜 桂枝救逆汤: 桂枝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蜀漆 竹叶汤: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人参附子生姜大枣甘草 九味羌活汤: 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 新加香薷饮: 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止嗽散:紫苑百部白前桔梗荆芥橘红甘草 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薄荷川芎人参茯苓生姜甘草参苏饮:苏叶葛根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生姜大枣甘草木香人参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加减葳蕤汤:葳蕤葱淡豆豉白薇大枣桔梗甘草 防风通圣散:荆芥防风麻黄薄荷连翘黄芩栀子大黄芒硝石膏滑石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甘草 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桔梗竹叶芦根甘草

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薄荷连翘芦根甘草 杏苏散:杏仁苏叶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前胡生姜大枣 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麦冬豆豉栀子皮梨皮 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甘草 独活寄生汤;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川芎杜仲牛膝桑寄生十全大补汤去黄芪、白术 川芎茶调散: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甘草 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八珍汤石膏黄芩 续命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人参桂枝干姜当归川芎 千金三黄汤:麻黄细辛独活黄芪黄芪 消风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木通生地当归胡麻仁 石膏知母 藿香正气散;藿香半夏陈皮茯苓白术桔梗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 生姜大枣甘草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宣白承气汤:大黄石膏杏仁栝蒌皮 增液承气汤: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芒硝 导赤承气汤:生地芍药大黄芒硝黄连黄柏 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 新加黄龙汤:大黄芒硝甘草玄参生地麦冬人参当归海参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实 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大黄牡丹汤:大黄芒硝牡丹皮桃仁瓜瓣 温脾汤:大黄芒硝甘草附子干姜人参当归 济川汤:肉苁蓉当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厚朴 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大枣 大黄甘草汤:大黄甘草 外台走马汤:杏仁巴豆 厚朴大黄汤:大黄枳实厚朴 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甘草 柴胡桂枝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桂枝芍药生姜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黄芩桂枝干姜栝蒌根牡蛎甘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茯苓桂枝人参大枣牡蛎铅丹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班级:五年制一班学号:201602010148 姓名:龚亮宇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均是温病治疗的方剂,均用于温病后期,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治疗,两方又有什么渊源呢? 一、从药物组成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引《温病条辨》) 黄连四钱黄芩一钱阿胶三钱白芍一钱鸡子黄三枚 本方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只是用药剂用量有所变化。方中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泻心火,坚真阴;鸡子黄交通心肾,养心而滋肾,安中焦,补精血;阿胶、白芍滋肝肾,养真阴,抑亢阳。诸药配伍,上泄心火,下滋肾水,为泄火育阴、攻补兼施之方。吴鞠通分析该方“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 (二)连梅汤(《温病条辨》) 黄连二钱乌梅三钱(去核)麦冬三钱(连心)生地黄三钱阿胶二钱本方由《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生地黄、麦冬而成。方中以黄连苦寒清心火,阿胶、生地黄滋肾液;麦冬甘寒滋阴。方中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乌梅与生地黄、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充分体现了暑温后期“再用酸泄酸敛”的治疗原则。诸药合用,可使心火清而肾水复,即所谓“泻南补北”之法。 (三)总结 黄连阿胶汤证与连梅汤证均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部位同在心肾,但二者主症不同,故治法亦异。黄连阿胶汤证之主症为心烦不得卧,即以失眠为主,此因本证真阴亏损,邪热扰心所致,故黄连,黄芩同用,以加强泄火之力;而连梅汤证之主症为消渴不已,其邪热较之上方证弱而阴伤显著之故,因此,生地麦冬、乌梅与黄连同用,侧重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而生津止渴。 二、从临床应用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的临床应用 1、精神神经系统疾患 其治疗范围包括神经官能症、抑郁证、焦虑证、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痴呆等等。这些疾患临床上多伴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失眠表现。苏氏用此方加夜交藤、酸枣仁、五味子、炙远志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1剂即效者47例,最多服3剂,均获近期治愈。周氏用此方加生地治疗顽固性失眠18例。谭氏治疗42例焦虑患者,痊愈10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李氏用此方治愈一抑郁症患者及一阿狄森氏病患者。现代名医朱师墨治疗一七旬狂躁患者,运用此方加龙胆草、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生地滋阴凉肝。清心宁神,取得显著疗效。由日夜不眠到服药三剂即能睡2—3小时。陈氏等用黄连阿胶胶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并与尼尔雌醇组比较,前者较后者疗程短,副作用小,并且远期疗效好。邓氏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8例,并与服西药都可喜组7例对照,结果证明疗效可代替都可喜,且价廉经济。此外,某些患者精神紧张或惊恐后,可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亦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刘氏报道用此方加味戒断阿片瘾8例。经治疗后,烦躁、精神不振、夜不能寐等瘾发症状得到

趣味方剂

第一章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止嗽散《医学心悟》:百草园前臣敬接。 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猪吃草帘脖子更白。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哥要草。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母牛早餐河东柳叶,哥姐馋。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妈姓石。 三、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再造散《伤寒六书》:早起穿少干活,缝织人生幸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地将割,白吃白睡。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皇后只是笑。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二人笑大肚。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陷胸汤谁大笑。 二、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皇子细心。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为姜大人附子干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三物备急黄豆浆。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二人要小承气。 济川煎《景岳全书》: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四、逐水剂 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达古愿找谁。 舟车丸《景岳全书》:请陈将军轻骑花牛,干香槟。 疏凿饮子《济生方》: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 五、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猿人皇帝卖姜炒小海龟。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深冬皇帝忙。

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给予导赤散加味治疗(处方:木通6g 、淡竹叶15g、生地15g、黄芩、黄连各15g、菊花15g、丹皮15g、白及15g、细辛3g、甘草10g)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3天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明显。 【关键词】导赤散加味;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 导赤散出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决》,由生地、木通、生甘草、竹叶四味药组成,是钱氏治疗心热的代表方;临床广泛用于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笔者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均为门诊病历,年龄18—65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病程2个月—2年。所有病历都曾用过中西药治疗,仍然反复发作不愈。 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有关标准;全部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或口唇、舌、上颚等不同部位有大小及深浅不一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红润,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进食时疼痛尤其剧烈。大部分病例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1.3治疗方法导赤散加味药物组成:木通6g ,淡竹叶15g,生地15g,黄芩、黄连各15g,菊花15g,丹皮15g,白及15g,细辛3g,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用水1000ml,煮取200ml,分早晚服用,三天为一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有关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面完全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而溃疡面未完全愈合,或3至6个月复发,服上药仍有效;无效:临床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 2 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 3 病案举例 刘某,男,45岁,农民。主诉口疮反复发作2年,近半月因过食辛辣复发。诊见舌面数个溃疡面,呈圆形,周围红润,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伴见口苦干渴,舌红,苔黄,脉滑数。曾服甲硝唑片、黄连上清片、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

辨证用药

辨证用药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利阴虚。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服,阳盛格阴四肢厥,承气荡热须急图。亡阳大汗参附暖,亡阴独参饮自苏。 表里 表寒荆防为败毒,表热银翘脉数浮,表虚桂枝能解肌,表实麻黄恶寒除。里寒附子理中汤,里热口渴用白虎,里虚十全可大补,里实承气能通腑。半里半表小柴胡,表里俱病喘汗出,葛根黄芩黄连驱。 寒热 实寒腹冷用良附,虚寒理中四逆扶,实热白虎或承气,大补阴丸虚热服。虚实 气虚扶正用四君,血虚补血四物寻,虚实夹杂降气汤,真虚假实香砂君,真实假虚蜇虫存。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荡。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厥阴乌梅安蛔方。 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室宜攻承气汤。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泄少阳,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三焦辨证汤证诀 上焦入卫桑菊使,肺热银翘和麻石,邪陷心包厥神昏,清宫送服安宫治。热入中焦白虎清,热结腑实承气攻,湿热中焦热不扬,雷氏芳香化湿证。下焦伤肾劫真阴,复脉加减可回春,虚风内动多瘛从,大定风珠是福音。脏腑辨证汤证诀*心、小肠 心气不足宜养心,心阳不振加附温,心血不足多怔忡,四物合入酸枣仁。心阴不足补心丹,心火亢盛使泻心,痰迷心窍神志呆,导痰菖蒲和郁金。痰火扰心多狂妄,礞石滚痰可宁神,心血瘀阻胸窒闷,薤白失笑四物寻。饮遏心阳多头晕,苓桂术甘温化饮,心脾两虚归脾汤,黄连阿胶交心肾。心火小肠导赤散,小肠虚寒茱萸跟,气痛天台乌药亲。 脏腑辨证汤证诀*肝、胆 肝气郁结须疏肝,肝火上炎使龙胆,阳亢天麻钩藤饮,肝风羚羊钩藤攀。肝血不足四物汤,寒凝疝痛暖肝煎,肝阴亏虚用一贯,虚阳上亢使镇肝。肝肾阴虚杞菊丸,肝火犯肺黛蛤散,肝胆不宁酸枣仁,肝脾不和逍遥丸。心肝火旺烦不寐,泻青泻心自能眠,胆热蒿芩清胆汤,虚热温胆惊自安。脏腑辨证汤证诀*脾、胃 中气不足宜补中,归脾统血血归经,脾阳虚弱理中汤,寒湿困脾用胃苓。脾虚水泛实脾饮,湿热黄疸使茵陈,脾胃不和痛胀满,方选香砂称六君。脾湿犯肺多喘闷,二陈燥湿化痰饮,脾肾阳虚五更泻,附子理中合四神。胃脘灼热清胃散,胃中实寒良附暖,食滞胃脘痛拒按,保和导滞消胀满。胃阴不足应益胃,黄芪建中胃虚寒。 脏腑辨证汤证诀*肺、大肠 风寒束肺用麻黄,风热桑菊变辛凉,热邪壅肺石甘汤,痰浊二陈三子养。

方剂学 33 邓中甲

方剂学33 邓中甲 上节课讨论到仙方活命饮,这个外科方,它针对证候的一个病机,是一种热毒壅滞以后,气血瘀滞形成的红肿热痛,疮疡的初期。是阳证的痈疡初期,从证候的特点。当然初期局部的红肿热痛,是个很主要的表现。初期可以兼有一定的恶寒发热,所以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同时,要又一定的疏散。 清热解毒 君银花清热解毒 消肿 活血止痛 增加银花透邪透散的作用,防 臣白芷,防风 风除湿 归尾,赤芍,乳香, 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没药 佐贝母,天花粉贝母化痰,天花粉散瘀 穿山甲,皂刺溃坚排脓 陈皮舒展气机,化湿 佐使生甘草清热解毒,保护脾胃 仙方活命饮里用银花做君药。金银花是疮家的圣药,用量较大,才能使功效发挥方向体现在清热解毒的方面。这臣药主要在消肿,针对气血瘀滞的消肿。当然白芷防风,它有增加银花透邪透散的作用。防风这种除湿呢,也有助于消肿。归尾、赤芍、乳香、没药,一般都在这里使用可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做为肿胀,红肿热痛,既有热毒,又有气血瘀滞,当然也结合了津液的不能输布,所以最后在成脓以后,形成的脓血包括有血的腐败,有有津液壅滞。这方的佐药,考虑了贝母,天花粉,贝母能够化痰,也有助于散结消肿。天花粉散瘀,有助于消肿。 穿山甲,皂刺这两味药,在前期阶段一般用量较少,甚至于可以不用。成脓以后,可以溃坚,溃坚排脓。这是外科常用的溃坚排脓的药。有较强的通络的作用。 这方里也配点陈皮,能够舒展气机,能够化湿。所以整个从消肿的角度来讲,气血津液兼顾的。还是以活血止痛消肿,畅通血行,通络这个在气血津液当中是主要的。

甘草一般用生甘草,本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脾胃。可以看作佐使药。 这样一个基本结构,体现了外科的阳证,痈疡肿毒初起阶段的一个治疗方法。外科阳证痈疡肿毒治疗,一般来说,治法有消法,托法,补法。初期用消法,中期用托法,包括消托、补托,这些一个侧重不同,后期要结合补法。那在这地方是以消法为主。仙方活命饮作为阳证的痈疡肿毒的使用,它是一种消法的一个代表方。所以说疡科,起首第一方的意思,就是这个方是代表方,很重要,又有它作为初起阶段使用的首选的意思。 在清热解毒方面,它代表了外科应用的一个例子。 辨证要点:局部红肿,红肿焮痛,或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阳证痈疡肿毒,它和一定的部位有关,发生的部位,要相应的配一些引经药了。 1.头面,用川芎,可以引领这些方中的药物上达, 2.颈部,可以加桔梗引药上行,桔梗本身也有化痰、有散结作用。 3.胸部,用瓜蒌,它主要作用可以宽胸,可以引药作用于胸部,而且本身也有化痰散结作用。 4.两胁,用柴胡引经。 5.上肢,用姜黄引经,同时有活血作用。 6.下肢,用牛膝,引药下行。 痈疡肿毒也有一个程度,有些全身有发热,热毒很重的,可以配合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的力量不是很强,光靠一个银花。而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凉血力量很强,这是指的痈疡肿毒,热毒很重的可以使用这个配伍。 脓已经成了,要配合消肿溃坚排脓的药,就要适当增加了。 仙方活命饮过去说脓未成,有的书说脓未成使用,未成已成实际上都可以。 第四节清脏腑热 适用病症:邪热郁在某一个特定的脏腑所产生的热证 脏腑用药: 心经热盛黄连、栀子、木通、莲心 肝胆实火龙胆草、夏枯草、青黛 肺热炽盛黄芩、桑皮、石膏、知母 热在脾胃石膏、黄连

中医妇科学证型方剂速记(完美打印版)

中医妇科学方剂速记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固阴煎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 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大补元煎 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 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型-乌药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 1)肝郁型-逍遥散 2)肾虚型-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保举笑 1)气虚型-举元煎 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 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 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 1)肾虚型-归肾丸 2)血虚型-滋血汤 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原地红 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 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 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 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 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 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 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 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四人血重阴 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十、痛经:圣清调少膈 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 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 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 经行泄泻:健身 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 经行吐衄:清静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 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 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 经行头痛:通林珍 肝火证: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通窍活血汤 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 经行感冒:采金菊 风寒:荆穗四物汤 风热:桑菊饮 邪入少阳:小柴胡汤 经行身痛:趁痛补 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血瘀:趁痛散 经行浮肿:淤八肾 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八物汤+泽泻益母草 十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 1)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 2)肾阳虚-右归丸 3)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 脾虚肝郁证:安老汤 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 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 1)脾虚证-完带汤 2)肾阳虚-内补丸 3)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 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5)湿热下注-止带方 带下过少:归营 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 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香橘 1)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 二、妊娠腹痛:爱玲要归 1血虚:当归芍药散 2气滞:逍遥散 3虚寒:胶艾汤 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异位妊娠:手术为主 三、胎漏胎动不安:寿元保枝 1)肾虚:寿胎丸 2)血热:保阴煎 3)气血虚弱:胎元饮 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四、滑胎:石桂英固气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 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菟丝、杜仲、白术 肾精亏损:育阴汤

趣味巧记方歌

方剂总结及速记歌诀一、解表剂辛温解表表实:麻黄汤:干妈姓桂表虚:桂枝汤:要支走蒋干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将为嘛甘心下跪外寒里有蕴热:九味羌活汤: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剌穿胸。外寒气郁:香苏饮:陈香炒苏叶。 2、辛凉解表温病初起平剂: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温病初起轻剂: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桑杏果。外感风热,邪热蕴肺: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蕴热:柴葛解肌汤: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3扶正解表:气虚感风寒湿: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气虚感寒,内有痰湿:申叔想陈杰,给钱夏苓割草。阳虚感风寒,暴喑:麻黄附子细辛汤。阴虚感风热:加减葳蕤汤:为何猪吃红草更白。二、泻下剂 1、攻下剂阳明腑实,热结旁流,里热实厥之癫、狂:大承气汤:黄硝朴实。肠痈初起,湿热壅滞:大黄牡丹汤:大硝丹东桃。水热互结之结胸:大陷胸汤:芒硝随军。 2、温下阳虚寒积:(脾虚)温脾汤:附大人炒肝。寒积里实:(无虚)大黄附子汤肠胃燥热,脾约便秘:麻子仁丸:麻子只要破黄杏。肾阳虚弱津液不足:济川煎:牛肉只归谢妈。 3、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枣戟芫遂。 4、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黄龙汤:(大承气)人皆当炒姜枣。三、清热剂清暑热暑湿:六一散阴暑:香薷散暑伤肺经气分热证:清络饮。暑湿证:桂苓甘露饮。暑温夹湿:新加香薷饮。清气分热气分热盛:白虎汤:石母炒米。气津两伤:竹叶石膏汤:夏甘族人卖金糕。清营凉血:热入营分:清营汤:西弟瞧黄花,卖丹参叶。热入血分:犀角地黄汤:西弟要母。清热解毒三焦火盛:黄连解毒汤:三皇子上中二焦邪热:凉膈散:黄小琴只瞧干荷叶大头瘟:普济消毒饮:马和牛愿吃草根皮,秦莲姐巧玩麻将。阳证痈毒初起:仙方活命饮: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草皮归汝乡。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防穷,三皇子借书连根归,将要和滑石硝甘草。温病,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西弟要母,二皇子借竹皮连炒石参。清脏腑热心经火:导赤散:通住草地。肝经实火湿热:龙胆泻肝汤:黄龙子推木车,当地卸柴草。肝炎犯胃:左金丸:吾皇(黄连6:1)肺痈,热壅痰淤互结:苇茎汤:苇冬已逃。肺热喘咳:泻白散:白耕草地。胃火牙痛:清胃散:连弟生母归胃热阴虚:玉女煎:麦地拾母牛。邪热下痢:葛根芩连汤:温热痢疾:芍药汤:秦香连当官,大吵要郎。热毒痢疾:白头翁汤:白头翁擒二黄。 6、清虚热温病后,邪伏阴分:青蒿鳖甲汤:贾母生丹青。肝肾阴虚,虚火上扰:清骨散:亲家母弟擒草狐、银狐。阴虚火旺、盗汗:当归六黄汤四、和解剂和解少阳伤寒少阳,热入血室:小柴胡汤:蒋干找人伴胡琴。少阳阳明合病:大柴胡汤:大琴只要半升枣胡。少阳湿热:蒿芩清胆汤:青竹碧玉凉,皮肤只半黄。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达原饮:情朗甘知后果。调和肝脾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四逆散:只烧干柴。肝郁血虚,脾弱气郁:逍遥散:江湖河草,要归白苓。脾虚肝旺之痛泻(木克金):痛泻要方:陈租药房。调和肠胃: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泻心汤:姜二黄炒半升枣。 ? 五、温里剂温中祛寒脾胃虚寒、阳虚失血、胸痹:理中丸:干厚猪皮。中焦虚寒、肝脾不和:小建中汤:大芍糖炒姜汁。肝肾虚寒、浊阴上逆:吴茱萸汤:将无人找。中阳虚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大建中汤:蜀江糖人。回阳救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