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题目: 长 度 测 量 (1)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2)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3)实验原理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如图2.2.1-3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 ,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 ,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 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0.1=0.n mm ,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 时,则副尺上第n 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 的n 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1mm 的道理。

其他类型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②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2.2.1-4所示,A 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C 是螺距为0.5mm 的螺杆,B 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 。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δ=0.5/50=0.01mm ,这样,螺杆移动0.01mm 时,就能准确读出。

③移测显微镜

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01mm 。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

(4)实验数据与处理(橙色字体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测量出的原始数据,其他数据是计算所得。) 一、用米尺测量

①用米尺测量木条长度,米尺的量程2m ,最小分度值1mm 。 单次测量: l =45.55(cm) Δl =0.10(cm)

图2.2.1-4

=0.00946mm ≈0.01mm

测量结果:l ±U C (l ) =15.51±0.06(cm)=(1.551±0.006)×10-1(m)

二、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铜套的高H 、外径D 、内径d 等基本量度,估算各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估算不确定度。

=0.00955mm ≈0.01mm

同样可以计算出U A (D)=0.00843mm ≈0.01mm ,U A (d)=0.00989mm ≈0.01mm , 计算铜套的体积及其不确定度: V=

H )d D (4

22

?-π=4063.73mm 3=4.0637×10-6(m) 2

2

2

)()()()(??

?

????+??? ????+??? ????=H U H V d U d V D U D V V U

2

2222)]()(4

[))( 2())( 2(H U d D d U d H D U D H -++=π

ππ(式中的不确定度U(D) U(d) U(H)代入C 类不确定度)

=21.68 mm 3-9

三、用螺旋测微器(外径用千分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D ,并计算其体积336

34D r V ππ==

333006.56

142.3634?===D r V ππ=65.68574926≈65.69mm 3(不要求计算体积V 的不确定度)

四、用移测显微镜测量(量程100mm 、最小分度值0.01mm )毛细管直径

D=│A -B │,计算A 类不确定度U A 也就是平均值标准偏差d

σ'。 测量结果:玻璃毛细管内的直径 d ±U A =0.337±0.008(mm)=(0.337±0.008)×10-3(m) 实验感想:写出自己实验时所获得的启示或掌握的知识。

注意:写实验报告必须用专用的A4实验报告纸,不能用其他形式的作业本信纸方格纸等,并且一定要写上班别、学号、组别、实验题目、实验日期等内容。并且要与预习报告装订在一起交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怀化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系别物信系年级2009专业电信班级09电信1班姓名张三学号09104010***组别1实验日期2009-10-20 实验项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 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 型,分度值0.1g ,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 【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 一、游标卡尺 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 (游标的n 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 x n n 1 -(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 ),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n x x n n x =-- 1,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 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 ?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k 和卡尺的分度值x/n 读取:n x k x n n k kx l =--=?1 读数方法(分两步): (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n x k l l l l +=?+=00,对于50分度卡尺:02.00?+=k l l ;对20分度:05.00?+=k l l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 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mm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50=。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mm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 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 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n S m =?,它表示天平两盘 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如果天平不等臂,会产生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复称法,先正常称1次,再将物放在右盘、左盘放砝码称1次(此时被测质量应为砝码质量减游码读数),则被测物体质量的修正值为:21m m m ?=。 【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 米尺测XX 面积:分别测量长和宽各一次。

错觉的实验报告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书 实验一 错觉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证实最典型的缪勒-莱伊尔(muller--lyer) 视错觉现象的存在和研究错觉量大小。 2、实验器材: 错觉实验仪 3、成员:某某 4、实验内容: (1)仪器有三种不同箭羽线夹角的线段,实验时选择一种做实验,其余的二种用挡板挡 住。 (2)仪器直立于桌面,被试位于一米以远,平视仪器的测试面。主试移动仪器上方的拨 杆,即调整线段中间箭羽线的活动板,使被试感觉到中间箭羽线左右两端的线段长度相等为 至。可以验证箭头线与箭尾线的长度错觉现象,并读出错觉量值。 5、实验数据: 6、实验小结: 本实验中,通过对错觉实验的实施,我们测试了小组成员的长度错觉,差值数据普遍在 3mm左右,我们了解到了人体错觉的基本测量方法。 实验二 大小常性测量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用比对法验证视觉大小常性现象;(2)学习测定大小常性的方法;(3)讨论距 离对大小常性的影响; (4)讨论标准刺激大小对大小常性的影响。 2、实验用具: ep510大小常性测定仪两台。 3、小组成员: 某某 4、实验内容: (1)选择长度为2m以上的场地,让被测者站在距离实验仪器1.5m位置。(2)测试员 调节手边大小常性测量仪,改变两个测量仪三角形大小,使其不同,注意应有时从大到小调, 有时从小到大调,采用abba的序列。指导语如下:“请你注意正前方屏幕上三角形的大小, 并照此大小指挥测试员调节手边的测量器,直到你主观感知到一样大小为止。”报告记录员记 下你调节后图形的数值。 (3)记录员将读得的数据记入大小常性记录表。实验中,记录员不得将测量数据告知被 试。 5、实验数据:(单位:mm) (1)根据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实际差别计算大小常性系数。 kb=(r―s)/(a―-s)或 kt=(lgr―lgs)/(lga―lgs)式中,a:标准三角形 高;r:被试匹配的三角形高; s:完全没有常性时三角形应有的高 s= d /(a* d) (式中d:被试与标准刺激的距离,d:被试与比较刺激的距离) (2)我的测量数据(差值,单位:mm) 6、实验小结: 实验结果发现:无论是在标准刺激下还是在标准距离下,人对物体的大小直觉恒常性系 数都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结果说明:物体远近会导致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变化,而在人的知觉中仍然能较正确地 反映不同物体的实际大小。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169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Experimental report o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性别:班级: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人体生理学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3.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4.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 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 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可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 格长0.01mm(即10μm)。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 矫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3.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 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 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 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 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大放 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 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4.球菌用直径来表示其大小;杆菌则用宽和长的范围来表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 径约为0.8μm,枯草芽孢杆菌大小为0.7~0.8×2~3μm。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中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 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 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 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 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 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 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 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 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电阻抗测定法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 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 1.电阻抗测定法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 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 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 四、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 1.电阻抗法 体脂肪率为28.3% 2.皮质厚度测法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 可得:Fat=19.47%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电阻抗法 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2.皮脂厚度法 肩胛下区:皮肤褶皱厚度男性为9.1-14.3mm,平均13.1mm;女性为9-12mm,平均为11.5mm,如超过14厘米可诊断为肥胖。 上臂部:男性均为18.1mm,如男性超过23mm,女性超过30mm为肥胖。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因此,本人测试结果为正常。 由皮脂厚度测出的数据计算可得的体脂肪率(19.47%)与电阻抗法测出来的值(28.3%)有所差距,原因应为:a.皮脂厚度测试部位较为局限;b.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人体测量 一、试验小组成员及分工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获取人体计量尺寸的方法 2.掌握如何应用人体尺寸进行作业空间设计 三、实验容 1.测量人体的12个主要指标 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四、实验仪器 身高坐高计、人体形体测量尺(长马丁尺、中马丁尺、短马丁尺、直角规)、人体秤等 五、实验步骤及方法 1.测量小组全体成员的13个人体主要指标,填入表1-1。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某些长度的测量,即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测量者要求脱掉外套。 表1-1 身体测量数据及使用仪器单位:cm

2.设计一个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符合所测人群使用的舒适的数据输入工作地。包含座高、键盘高度、显示器高度以及显示器距离眼睛的距离等。设计简图如下图1—1。 座高:以座椅使用者群体“小腿加足高”的第五百分位数38.60cm作参考,使椅面高度稍低于这一测量值。所以座椅高度取值38cm。 键盘高:坐姿大腿厚第95百分位数为15.95cm,坐姿肘高第5百分位数为23.61cm,心理修正量取8cm,考虑到键盘高稍低于坐姿肘高为最佳 所以键盘高为38+23.61+8=69.61cm。取值69cm 显示器高:设计抽屉高度为14cm,显示器的垂直高度为22cm,所以显示器的高度为69+14+22=105cm 显示器距离眼睛:屏幕边长约为305cm,此时视距最小为305/(2tan15)=569mm,即56.9c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

§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学习重点: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记录长度测量的数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2回答下列问题) (一)测量的必要性 1、完成课本P7想想议议,回答人的感觉和视觉准确么?估计一下看看与实际是否相符,根据感觉来估测一个物体,准确吗?要想得到准确地数值应该怎么做?P1-4 2、要对物体进行定量的测量,必须要有什么?什么是单位?P5 3、了解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二)长度的测量 4、长度的国际主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 常用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是什么? 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是什么? 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 6、什么是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7、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哪三个方面问题? 8、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9、记录结果:“数字+ !! 10、如果刻度尺的零刻线磨损了,该刻度尺能否使用?若能使用,应怎样读数?预习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测量上述物理量,常用的测量工具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___。 2.单位换算: (l)25厘米= 微米;(2)52毫米= 米; 3.填入适当的单位: (l)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2)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3)一枚一角的硬币的厚度是2.4 4.【下列几个关于单位换算的式子,哪个正确(). A.7.4米= 7.4米× 100厘米= 740厘米; B.7.4米=7.4× 100=740厘米; C.7.4米=7.4×100厘米=740厘米; D.7.4米=7.4米×100=740厘米. 5.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6.观察如图刻度尺,它的零刻线在端,量程是,分度值是 7.如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应为:A cm, B cm.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系 班别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长度测量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 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2.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2.2) 图2-7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2.3)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2–9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常见的螺旋测微器如(图2–10)所示。它的量程是25mm ,分度值是0.01mm 。 螺旋测微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微螺旋杆。螺距是0.5 mm 。因此,当螺旋杆旋一周时,它沿轴线方向只前进0.5mm 。 螺旋柄圆周上,等分为50格,螺旋杆沿轴线方向前进0.01 mm 时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转过一个分格 这就是所谓机械放大原理。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轻轻转动螺旋柄后端的棘轮旋柄,推动螺旋杆,把待测物体刚好夹住时读数,可以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格数,(每格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题目: 长 度 测 量 (1)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2)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3)实验原理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如图2.2.1-3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 ,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 ,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 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0.1=0.n mm ,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 时,则副尺上第n 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 的n 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1mm 的道理。 其他类型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②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 如图2.2.1-4所示,A 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C 是螺距为0.5mm 的螺杆,B 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 。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δ=0.5/50=0.01mm ,这样,螺杆移动0.01mm 时,就能准确读出。 ③移测显微镜 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01mm 。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 (4)实验数据与处理(橙色字体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测量出的原始数据,其他数据是计算所得。) 一、用米尺测量 ①用米尺测量木条长度,米尺的量程2m ,最小分度值1mm 。 单次测量: l =45.55(cm) Δl =0.10(cm) 图2.2.1-4

基本长度测量测定实验报告[1]

基本长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装置的原理; 2. 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掌握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进行正确读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用品: 游标卡尺 (精度值:0.02mm 量程:125mm ) 螺旋测微器( 分度值:0.01mm 量程:25mm ) 被测物体:小钢球、空心圆柱体玻璃杯 量筒。 三、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及其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下图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上图。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下图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下图所示。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金工实习实验报告

金工实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手工电弧焊 一、实验目的 二、 1. 了解交流电弧焊接的工作原理。 三、 2. 掌握起弧、运弧等操作的方法。 四、实验仪器及材料 交流电弧焊机、焊条、铁板、面罩、手套 五、实验原理 六、手工电弧焊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 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或称永久连接的一种加工方法。焊接时,首先在焊件与焊条间引出电弧,电弧热将同时熔化焊件接头处和焊条,形成金属熔池,随着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移动,新的熔池不断产生,原先的熔池则不断冷却、凝固、形成焊缝,使分离的两个焊接连接在一起。 七、实验示意图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准备工作 二十五、①熟悉构件的焊接工艺、焊缝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十六、②准备好工具及防护用品,检查调整设备,保证焊机可靠、牢固地接

地或接零。 二十七、③检查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二十八、④检查施焊件支撑是否可靠平稳、施焊工地零件堆放是否安全。 二十九、⑤焊件上若附近有油污,水锈等,必须清理干净。 三十、操作步骤 三十一、①引弧:引燃并产生稳定电弧的过程称为引弧。引弧方法有敲击法和磨擦法两种。引弧时焊条提起动作要快,否则容易粘在工件上。如发生粘条、可将焊条左右摇动后拉开,若接不开,则要松开焊钳,切断焊接电路,待焊件稍冷后再作处理。 (1)焊条与工件接触短路(2)接触处受电阻热作用而熔化(3)电弧产生 ②运条:焊接时,焊条应有三个基本运动;焊条向下送进,送进速度应与焊 条的熔化速度相等,以便弧长维持不变;焊条沿焊接方向向前运动,其速度也就是焊接速度;横向摆动,焊条以一定的运动轨道周期地向焊缝左右摆动,以获得一定宽度的焊缝。这三个运动结合起来称为运条。

人体实验报告

人体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 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 A、人体侧高仪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 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 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 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为确保直立姿势正确,被测者应使足后跟、臀部和后背部与同一铅垂面相接触。(内容可略) 1.1.2 坐姿被测者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大致弯屈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为确保坐姿正确,被测者的臀部、后背部应同时靠在

第3节长度时间测量学案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测量学案 知识点津1、 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会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自学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 、 等。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数时________要与尺面垂直,(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___和________ 。 3.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_____;新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教室的长度是850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______。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微米=_____毫米=_______厘米; 75毫米=_____分米=________米; 60千米=______米=______毫米。 5.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 , 等,他们的换算关系怎样?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你都见过哪些钟表?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 进行测量时, 是应该而且可以避免的,而_____是不能绝对避免的,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7.只是为了测量身高,用最小刻度是____的刻度尺就可以了。为了装配窗玻璃,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度,要用最小的刻度是____的刻度尺。 学测同步 知识点一 单位换算 例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1) 0.25km=_______________=_______m (26)8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m=________nm 练习:(1) 35dm=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m (2)75m=__________cm=___________km (3)4.5×105 cm=____________m=___________km 知识点二 长度的估算 例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了的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一支铅笔的长度:0.175____ (2)一本字典的厚度:3.5_____ (3)一只一元硬币的厚度:1.9_____ 练习:一名粗心学生测量时忘记写单位,请替他补上: 黑板的长度为352____,一节5号电池长大约是50___,一枚壹圆硬币的直径为2.42____,小明同学的胸围为74.4___ 知识点三 分析测量值 例1.一只钢笔测出长度是14.26cm,则这支钢笔长度的准确值是_____,估计值是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练习:根据图1-3-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厘米,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 例2.用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 .2.4厘米 B .2.41厘米 C .2.411厘米 D .24 厘米。 练习: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 A .25.81 B .25.82dm C .25.82cm D .25.816cm 知识点四 平均值的计算 例.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厘米、17.50厘米、17.49厘米、17.49厘米,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________厘米。 练习: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B .12.365cm C .12.36cm D .12.37cm. 限时检测 1.一张纸的厚度大约只有0.1mm ,合 nm.主战坦克的主炮口径为120mm ,合 m ,合 μm 2.用刻度尺测出桌子的长度为1.243米,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测量的准确程度达到_____。 3.图1-3-2中物体的长度是 cm ,合 m 。 4.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118.7厘米 B .118.75厘米 C .118.753厘米 D .1187.5厘米 5.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有的是分米,有的是厘米,有的是毫米,使用时( ) A .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 B .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 C .要根据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 6.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厘米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厘米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录为( ) A .14厘米 B .14.00厘米 C .0.14米 D .0.140米 7.我国一分硬币的厚度接近于( ) A .1厘米 B .1毫米 C .1微米 D .1分米 8.“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 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 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 可能是 ( )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9.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 A .测量工具的种类 B .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 D .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10.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据为1.41厘米、1.43厘米、1.41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1.416厘米 B .1.43厘米 C .1.42厘米 D .1.426厘米。 11.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图1-3-1

防腐实验报告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谭娜 姓名: 学号:

实验一超声波检测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检测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和应用局限性。 2、熟悉超声波检测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使用垂直探头和斜探头探测试件内部缺陷的操作过程。 二、实验仪器设备(只需写明实验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需写具体型 号)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被测试块和耦合剂 三、实验原理 超声波工作的原理: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a 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b 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c 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d 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四、实验步骤 1.探头连接:将直探头、斜探头或其它类型探头与超声波探伤仪相连接。 2.超声波探伤仪基本参数的设定:根据探伤构件的材料、外形尺寸及选用的探头 类型,调节、设定超声波探伤仪的声速、声程等检测参数。 3.仪器校准:利用标准校准试块,校准仪器,设定仪器零点。 4.涂耦合剂:在探伤区域内涂抹耦合剂。 5.进行探伤操作。 五、实验结果描述 不同的缺陷显示的波形不一样,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显示器上的波形也增加。 六、回答思考题 1、简述超声波检测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答:a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b 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 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c 缺陷定位较准确;d 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e 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f 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现场使用较方便。 2、说明纵波探测法根据什么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答:工件无缺陷时,只显示始波T和底波B。当工件中有缺陷时,在始波和底波之间出现一个伤波;当缺陷横截面积很大时,将无底波,声束被缺陷全反射。设探测面到缺陷的距离为x,材料厚度为t,从示波器始波T到伤波F的长度为LF,从始波到底波的长度为LB,可得x=(LF/LB)t。由此,可求出缺陷的位子。另外,伤波高度岁缺陷或损伤增大而增高,所以可由伤波高度估计缺陷或损伤的大小。当缺陷或损伤很大时,可以移动探头,按显示缺陷或损伤的范围求出缺陷或损伤的延伸范围。 3、分析超声波探测法中使用斜探头产生横波的特点,说明为什么在超声波检测中使用横波探测来辅助纵波探测。 答;通过选择探头角度,使声束与缺陷走向垂直,从而使反射回波最大,达到监测目的。横波检测可以弥补纵波检测的不足之处。用纵波直探头检测,工件中垂直于探测面的缺陷或损伤不易被发现。因此,常辅以横波检查。横波波长短,检查能力比纵波高,波束指向性好,分辨力强。

人体尺寸测量实验报告

人体尺寸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人体尺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桌椅设计,切实感受和认识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初步领会在产品设计中正确处理人的因素的方法。 同时了解座椅与人体骨骼结构、血液循环、体压、肌肉、神经等生理解剖因素的关系,以及怎么样才能设计符合人体生理解剖要求的课桌椅。 二、实验要求 通过对人体测量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人体测量,以及各种测量工具使用的介绍,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人体测量的正确方法并熟练运用到设计中。利用已掌握的正确人体测量方法,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3-5人一组,完成个人数据的测量,并对如何进行课桌椅的设计展开初步的方案思考。 三、实验步骤: 1、认识测量工具 测量中所需仪器:人体侧高仪、人体测量用直角规、人

体测量用弯角规、软卷尺 A、人体侧高仪 技术标准:国标GB5704.1-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1996mm人体高度尺寸的测量 B、人体测量用直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2-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和0.1mm,测量范围为0-200mm和0-250mm人体尺寸的测量 C、人体测量用弯脚规技术标准:国标GB5704.3-85 适用范围:适用于读数为1mm,测量范围为0-300mm的人体尺寸的测量 2、介绍人体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本标准所规定的测量方法,只有在被测者姿势、测量基准面和其他测量条件符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始有效。 1.1 基本姿势 1.1.1 直立姿势(简称:立姿)被测者挺胸直立,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膝部自然伸直,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篇一: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性别:班级: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篇二:人体生理学 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 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两种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分别

人因工程-人体测量实验报告

西安财经学院 本科实验报告 学院(部)管理学院 实验室工业工程与物流实验室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工业工程0901 教务处制 2012年3月28日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工业工程及物流2012 年3 月28日 学院管理学院年级、专业、 班实验时 间 3月28日成绩 实验小组长 姓名同组实验者 姓名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 实验项目 名称 人体测量 指导 教师 石鑫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测量的意义。 2、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及测量数据的统计方法。 3、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熟悉人体测量数据在造型设计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测量人体的身高、眼高、肩高、肘高、坐高、坐眼高、坐肩高、坐肘高、腿弯部的高度、臀部-腿弯部的长度、臀部宽度、上身的长度、膝盖的高度、腹部厚度、肩宽、肩-肘的长度、上肢的长度、手心的长度、跨度、肘部跨度、站立时手掌的握点、坐姿下手的握点。 2、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思考人体测量的意义和所测得的数据可能应用到的设计问题,比较普通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备 人体形体测量尺(钢卷尺和围度尺)、坐高椅。 四、实验步骤 第一步:每组小组长负责根据实验室环境和布置选择实验区域。 第二步:调节座椅到同一高度。 第三步:每组分别由三个角色构成,测量员,记录员和校验员。确定以上三个角色,测量员两名,记录员一名和校验员多名。 第四步:一名测量员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另一名测量员用围度尺进行测量。 第五步:被测量的组员对测量员的结果当场进行校核。 第六步:记录员对校验员校验的数据结果进行记录(特别注明男性数据和女性数据),完成表一。 第七步:根据实验要求统计分析测量得到的数据 五、实验过程原始数据记录(记录入样表一,可做附表) 1、将测量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表一。(单位: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