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

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

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

一、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二、胰岛素的作用有哪些三、胰岛素的分类

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1、胰岛素分泌什么细胞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D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可分别刺激和抑制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可进一步引起胰岛素的释放。胰岛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刺激右侧迷走神经,既可通过M受体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也可通过刺激胃肠激素释放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者作用于B细胞的α2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2、胰岛素的结构组成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16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3、胰岛素的影响因素

血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有哪些1、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

胰岛的细胞组成与功能

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人类的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α细胞、β正常胰岛细胞、γ细胞及PP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β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γ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 胰岛素对人体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都有影响,但对于糖代谢的调 节作用尤为明显,胰岛素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进入组织 细胞被储存和利用。缺乏胰岛素时,血糖难以被组织细胞摄取,糖的 贮存和利用都将减少,这时血糖浓度如果过高,就会有一部分从尿液 中排出,形成糖尿。如果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可以通过注射 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2生物学作用 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 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 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 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 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 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 α-磷酸甘油,脂肪酸与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

中,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 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生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 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作用可在蛋 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 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 ②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的生成; 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 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由于胰岛素能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过 程,所以,它对机体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胰岛素单独作用时,对 生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很强,只有与生长素共同作用时,才能发挥明显 的效应。受体。胰岛素受体已纯化成功,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 3分泌调节 (1)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当血糖浓 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从而促进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下 降至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也迅速恢复到基础水平。在持续高血糖 的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三个阶段:血糖升高5min内,胰岛 素的分泌可增加约10倍,主要来源于B细胞贮存的激素释放,因此持续时间不长,5-10min后胰岛素的分泌便下降50%;血糖升高15min 后,出现胰岛素分泌的第二次增多,在2-3h达高峰,并持续较长的 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相,这主要是激活了B细胞胰岛素合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__。 答:蛋白质 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 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____个肽键,失去了__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 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__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_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 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__。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__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__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__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__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节血糖上的关系是__作用。具体说,胰岛素分泌能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能__胰岛素的分泌。 答:外;内;B;A;血液;拮抗;抑止;促进 7、和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四种细胞器是__、__、__、__;胰岛素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答: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外排作用。 8、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也可通过刺激__的某些部位,而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__,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实现的。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或通过刺激__的另一些部位来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通过促进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答:下丘脑;血糖氧化分解、血糖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血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下丘脑;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乘血糖。 9、(2001广东高考)注射一种较大剂量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浑睡,该激素是() A 甲状腺激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答:D(大剂量注射胰岛素,会使小白鼠的血糖浓度过低,出现低血糖昏迷) 10、当人的血糖浓度为150 mg/dL时,机体会作何反应() A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B 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C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D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答:B . 人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0~120 mg/d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11、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只有胰岛素和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组织细胞才能将葡萄糖搬运到细胞内利用,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 答:糖蛋白 12、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胰岛__细胞受损,使血糖浓度超过__即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随__排出体外。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既__、__、__、__。 答:B;肾糖阈;尿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3、糖尿病的确定是检测病人的尿液,检测方法有__、__、__。 答:用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尿糖试纸检测。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1 对血糖代谢的调节 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时,迅速引起胰岛素的分泌,使全身各个组织加速摄取和储存葡萄糖,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贮存和利用。肌肉组织在无胰岛素作用时,几乎不能摄取葡萄糖。 肝细胞和肌细胞大量吸收葡萄糖后,一方面将其转化为糖原贮存起来,或在肝细胞内将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转运到脂肪组织贮存;在肝脏,胰岛素使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大量转化成糖原,并促进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转运到脂肪组织贮存。此外胰岛素还抑制糖原异生。胰岛素不但可使葡萄糖迅速转运入肌细胞,而且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肌糖原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缺乏时糖不能被贮存利用。另一方面促进葡萄糖氧化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结果使血糖水平下降。 1.2 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对脂肪合成和贮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在肝脏能加速葡萄糖合成脂肪酸,然后贮存到脂肪细胞中,而且脂肪细胞本身在胰岛素作用下也可合成少量脂肪酸。胰岛素还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使其转化成a-磷酸甘油,并与脂肪酸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中。胰岛素还抑制对激素敏感的脂解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缺乏不仅引起糖尿病,而且还可造成脂类代谢的严重紊乱、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并常常导致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严

重疾病。 1.3 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能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然后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还能抑制蛋白质分解。 2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生理机制 2.1 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 在人体内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细胞水平发挥生理作用,首先必须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开始发挥其生物效应,这是胰岛素发挥正常生理作用的先决条件。不同种类的细胞,其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亦不相同,每个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膜上大约有300 000个受体,而每个红细胞膜上大约有40个受体。胰岛素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2.2 安排糖分的贮藏和使用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和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以“命令”从食物中吸收进血液的糖分加速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并以糖原的形式贮藏起来备用;同时又约束贮存在这些组织里的糖原不能轻易溜回血液里,免得引起血糖过高。 2.3 帮助脂肪的合成和贮存 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使三酰甘油合成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快。它还可以抑制脂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的分

胰岛素制备

生物技术制药参考资料 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定义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二、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来源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重组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三、目前,国际上生产医用重组人胰岛素(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rhI)的方法 1、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一)分别发酵生产人胰岛素(human insulin,hi)的A、B链,然后经化学再氧化法,使两条链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形成二硫键,得到hI。这一方法缺点较多,目前已较少使用; 2、用基因工程E.coli发酵生产人胰岛素原(hu—man peoinsulin,hPI),后经加工形成hI。E.coli系统表达量高,但缺点是不利于表达hI这样的小蛋白,产物易降解,故常采用融和蛋白形式将hPI连接在一个较大的蛋白质后,表达产物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后加工才能形成有活性的hi; 3、通过基因工程酵母菌发酵生产hPI,经后加工形成hI。酵母系统下游后加工比细菌表达系统简单,但缺点是生产慢,生产周期长,且重组蛋白分泌量少(1~50 mg/L),产量低。因此,虽然rhI投放市场已久,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探索更加有效的表达系统和高效的表达策略I2 J,尤其是对E.CO一尻表达系统的研究更是越来越深入,用E.coli系统表达hPI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生产中,下游处理非常复杂,复杂的下游处理极大地降低了胰岛素的最终收率。本研究围绕着提高重组目的蛋白表达量,简化下游处理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了一套经过优化的高效完整的基因工程E.coli发酵表达(His)6一Arg—Arg一人胰岛素原[(His)6一Arg—Arg—human proinsulin,PPh—PI],后加工成hI的制备工艺。 四、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 1、提取目的基因:既从人的DNA中提取胰岛素基因,可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基因从原DNA中分离。主要有如下4种方法: (1)鸟枪法:用一大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附近基因进行剪切,再提取所需要的。至于如何筛选,用DNA分子杂交,即DNA探针 (2)人工合成法:根据转录蛋白或者mRNA推导出基因序列,然后人工合成,没有内含子。 (3)从基因文库中提取:也就是事先已经提取完毕的拿来用 (4)PCR扩增技术:用于大量生产该段基因片段,用于商业化运作…… 2、提取质粒:使用细胞工程,培养大肠杆菌,从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提取质粒,质粒为 环状。主要有如下2种方法: (1)碱裂解法:此方法适用于小量质粒DNA的提取,提取的质粒DNA可直接用于酶切、PCR扩增、银染序列分析。 (2)煮沸法

胰岛素早相分泌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早相分泌在正常人中的生理意义 正常人体中葡萄糖刺激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包括基础(吸收后)和刺激后(餐后)两种状态,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它的双时相分泌。早在1968年,Donald等人在离体大鼠胰腺葡萄糖灌注1h的试验中就观察到这个现象: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速度快,从第3min开始持续约2min减弱,随后是胰岛素缓慢释放的第二时相,持续到葡萄糖灌注的结束。同年,Cerasi等用葡萄糖输注试验将健康个体同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现人体中也存在双相的胰岛素分泌,并观察到IGT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或完全消失。 在空腹的非糖尿病受试者中,胰岛素呈规则脉冲式分泌,每12~15min一次,葡萄糖是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因素。在正常人体中,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的信号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其动力学特征是胰岛素的双时相分泌。正

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快速分泌相包含不同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当静脉注射葡萄糖后,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min 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峰值很高可达250~300mU/L,持续5~10min 后减弱,即使通过静脉继续维持葡萄糖浓度也是如此。该快速分泌相称为第一时n相。第一时相在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可诱发,是较好地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其生理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抑制血糖的升高。第二时相为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min左右。持续数小时,直到刺激消失,或血浆葡萄糖回落至基线水平。第二时相释放的胰岛素大约占B细胞胰岛素储备的2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显示的是葡萄糖促使来自储存在B细胞中分泌胰岛素颗粒的迅速释放,第二时相分泌除了来自储存的分泌颗粒外,还包括不断新合成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消失,常低于 50mU/L,由于第一时相异常导致血糖升高,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分泌峰值时间向后推移。随着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第二时相可无峰值出现,最后基础分泌也逐渐消失。因此,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受损是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的最早标志之一。影响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 高热量饮食

胰岛b细胞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胰岛b细胞是什么 导语:胰岛b细胞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都想全面了解到,特别是很多胰岛素出现问题的一些患者,更想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下面的内容就 胰岛b细胞是什么,这是很多人都想全面了解到,特别是很多胰岛素出现问题的一些患者,更想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下面的内容就给很多想了解的朋友做了具体的介绍,如果你想全面的了解一下,可以对下面的内容全面的了解一下。 胰岛b细胞是什么?胰岛B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补充微量元素硒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并且,根据病人机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同时进行适量微量元素的摄入,特别是硒的摄入,为糖尿病人带来极大的福音。 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内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医生通过让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胰岛b细胞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健康人,和一些患了糖尿病的人,通过以上的了解,已经了解了是什么?在全面了解以后,如果自己的胰岛素出现了问题,达不到自己的需求,一定要尽快的到医院全面检查一下,可以通过补充微量元素硒,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给自己带来的身体伤害。 生活知识分享

胰岛素及其分泌

胰岛是在胰脏腺泡之间的散在的细胞团。 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考资料:胰岛人类的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A细胞、B细胞、D 细胞及PP细胞。A细胞约占胰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主血糖素(glucagon);B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insulin);D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成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eptide)。一、胰岛素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6000,胰岛素分子有靠两个二硫键结合的A链(21个氨基酸)与B链(30个氨基酸),如果二硫键被打开则失去活性(图11-21)。B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以后加工成八十六肽的胰岛素原,再经水解成为胰岛素与连接肽(C 肽)。图11-21 人胰岛素的化学结构胰岛素与C肽共同释入血中,也有少量的胰岛素原进入血液,但其生物活性只有胰岛素的3%-5%,而C肽无胰岛素活性。由于C肽是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产生的,其数量与胰岛素的分泌量有平行关系,因此测定血中C肽含量可反映B 细胞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清胰岛素浓度为 35-145pmol/L。胰岛素在血中的半衰期只有5min,主要在肝灭活,肌肉与肾等组织也能使胰岛素失活。1965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创举。(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

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α-磷酸甘油,脂肪酸与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中,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和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作用可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②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 的生成;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由于胰岛素能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以,它对机体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胰岛素单独作用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很强,只有与生长素共同作用时,才能发挥明显的效应。近年的研究表明,几乎体内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已纯化成功,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α亚单位和两个β亚单位构成的四聚体,α亚单位由719个氨基酸组成,完全裸露在细胞膜外,是受体结合胰岛素的主要部位。α与α亚单位、α与β亚单位之间靠二硫键结合。β亚单位由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抗体和血糖测定 试验。 二、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方法: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食75g葡萄糖或100g面粉的馒头前后分别于空腹,餐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抽静脉血测定五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值。 2)注意事项: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三、胰岛素释放试验 1概述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其前体胰岛素原,经生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的转化和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从而维持血糖的恒定。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可超过肾糖阈,发生胰岛素依赖型。血清或血浆胰岛素定量的测定,主要用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的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临床意义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0.5小时、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3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 升迟缓,咼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咼峰,其峰值明显咼于正常值,

胰岛素基因的获取

胰岛素基因的获取 和表达实验 生物技术一班

一、寻找高表达的靶器官,获取目的mRNA 胰脏是胰岛素的高表达器官。胰脏中有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在胰脏中切除含胰岛B细胞较多的组织用于提取目的mRNA 1.总RNA的提取 总RNA的抽提方法有多种,T rizol试剂是使用组广泛的RNA抽提试剂,只要由苯 酚和异硫氰酸胍组成,可以迅速破坏细胞结构,使存在于细胞质即核内的RNA释 放出来,并使核糖体蛋白与RNA分子分离,还能保证RNA的完整。提取RNA时,首先用液氮研磨材料,匀浆,加入T rizol试剂,进一步破碎细胞并溶解细胞成分。 然后加入氯仿抽提,离心,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收集含有RNA的水相,通过异丙 醇沉淀,可获得比较纯的总RNA,用于下一步mRNA的纯化。 2.mRNA的纯化 该方法利用mRNA 3'端含有PolyA﹢的特点,当RNA流经寡聚dT纤维素柱时, 在高盐缓冲液的作用下,mRNA被特异性的结合在柱上,再用低盐溶液或蒸馏水洗 脱mRNA。经过两次寡聚纤维柱后可得到较高纯度的mRNA。 3 .RNA甲醛变性胶电泳 提取样品的总RNA后,一般根据RNA的凝胶电泳图来判断RNA的质量。由于R NA容易形成二级结构,因此常用甲醛变性胶来进行RNA电泳,得到的电泳图能真实反映RNA的质量状况。 4. 设计引物 根据已知的编码胰岛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将目的mRNA筛选出来。 5.合成cDNA 用逆转录法以目的m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cDNA。 目的mRNA顺序是从NCBI中搜索得到的,数据如下: Homo sapiens insulin (INS) mRNA, partial cds /translation="WGPDPAAAFVNQHLCGSHLVEALYLVCGERGFFYTPKTR REAED LQVGQVELGGGPGAGSLQPLALEGSLQKRGIVEQCCTSICSLYQLENY CN" sig_peptide <1..25 /gene="INS" misc_feature 26..115 /gene="INS" /note="insulin B chain" misc_feature 124..216 /gene="INS" /note="C-peptide" misc_feature 223..>285

胰岛细胞及其功能

胰岛细胞及其功能 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一、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缺乏胰岛B细胞将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二、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三、D细胞(δ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抑素。 四、胰岛PP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1%,分泌胰多肽。 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它位于胃的后面。胰腺含有多组特异性的细胞,我们称之为朗格汉斯岛(胰岛)。这些细胞构成了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无导管),其功能与外分泌腺部分(有导管)截然不同,后者在消化过程中向小肠内分泌消化酶。胰腺作为内分泌腺发挥作用时直接向血流中分泌激素,其中最重要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作为特定物质如葡萄糖的转运机制,形成细胞膜上的载体,使葡萄糖能够穿过细胞膜。胰岛素促进糖原的合成,即将胰岛素转化为糖原,后者继而储存在肝脏中以供将来需要时使用。 ?胰岛素通过增加葡萄糖向细胞内的转运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降低血糖的代谢(降低血糖的效应)。 ?胰岛素通过促进氨基酸向细胞内的转运,增加了蛋白质的合成。 ?当血糖水平高时,胰岛素能够防止糖原异生作用(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转移进入肝脏的各个细胞。这刺激了胰岛素的释放,其作用是阻止糖原向葡萄糖的转化并随后被释放到血流中。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胰岛细胞不能产生胰岛素时,葡萄糖就无法进入细胞内,这样,它会蓄积在血液中并随尿液排出。这种情况导致的疾病被称为糖尿病。与此相反,胰岛素的过度分泌导致低血糖症

胰岛素制备

生物技术制药参考资料 09级制药工程(1)班叶溢民090219011 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定义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二、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来源 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重组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三、目前,国际上生产医用重组人胰岛素(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rhI)的方法 1、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一)分别发酵生产人胰岛素(human insulin,hi)的A、B链,然后经化学再氧化法,使两条链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形成二硫键,得到hI。这一方法缺点较多,目前已较少使用; 2、用基因工程E.coli发酵生产人胰岛素原(hu—man peoinsulin,hPI),后经加工形成hI。E.coli系统表达量高,但缺点是不利于表达hI这样的小蛋白,产物易降解,故常采用融和蛋白形式将hPI连接在一个较大的蛋白质后,表达产物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后加工才能形成有活性的hi; 3、通过基因工程酵母菌发酵生产hPI,经后加工形成hI。酵母系统下游后加工比细菌表达系统简单,但缺点是生产慢,生产周期长,且重组蛋白分泌量少(1~50 mg/L),产量低。因此,虽然rhI投放市场已久,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和探索更加有效的表达系统和高效的表达策略I2 J,尤其是对E.CO一尻表达系统的研究更是越来越深入,用E.coli系统表达hPI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生产中,下游处理非常复杂,复杂的下游处理极大地降低了胰岛素的最终收率。本研究围绕着提高重组目的蛋白表达量,简化下游处理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了一套经过优化的高效完整的基因工程E.coli发酵表达(His)6一Arg—Arg一人胰岛素原[(His)6一Arg—Arg—human proinsulin,PPh—PI],后加工成hI的制备工艺。 四、基因工程制备胰岛素 1、提取目的基因:既从人的DNA中提取胰岛素基因,可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基因从原DNA中分离。主要有如下4种方法: (1)鸟枪法:用一大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附近基因进行剪切,再提取所需要的。至于如何筛选,用DNA分子杂交,即DNA探针 (2)人工合成法:根据转录蛋白或者mRNA推导出基因序列,然后人工合成,没有内含子。 (3)从基因文库中提取:也就是事先已经提取完毕的拿来用 (4)PCR扩增技术:用于大量生产该段基因片段,用于商业化运作…… 2、提取质粒:使用细胞工程,培养大肠杆菌,从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提取质粒,质粒为 环状。主要有如下2种方法: (1)碱裂解法:此方法适用于小量质粒DNA的提取,提取的质粒DNA可直接用于

糖尿病知识题(糖尿病)

一.单项选择题 1.1910年,Jean de Meyer 建议将由胰腺分泌而糖尿病患者缺乏的物质命名为“(B)”。 A. 细胞团 B. 胰岛素 C. 激素 https://www.360docs.net/doc/104703904.html,ngerhans 胰岛 2. 胰腺主要是由(A)、()、()和血管共同组成,共同调节着营养的平衡。 A.外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导管细胞 B. 外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腺细胞 C. 泡心细胞、β细胞、导管细胞 D. 泡心细胞、β细胞、腺细胞 3. 在成人胰腺的胰岛中,β细胞约占胰岛重量的(D)。 A. 15-20% B. 40-50% C. 50-60% D. 70-80% 4.内分泌细胞类型:产生胰岛素的(B)、产生胰高血糖素的()、产生生长抑素的()和产生胰多肽的()。 A. α细胞、β细胞、PP细胞、δ细胞 B. β细胞、α细胞、δ细胞、PP细胞 C. δ细胞、α细胞、β细胞、PP细胞 D. PP细胞、α细胞、β细胞、PP细胞 5. β肾上腺素能神经刺激可减少(D)和()的分泌。 A. 生长激素、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胰多肽 C. 胰岛素、胰多肽 D. 胰岛素、生长抑素 6. 主要的3个刺激物(A )、()和()可刺激β细胞生长。 A. 催乳素、生长激素、葡萄糖 B. 胰高血糖素、催乳素、生长激素

C. 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催乳素 D.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葡萄糖 7. 胰岛素的分泌不仅依赖于周围(B)浓度,而且与此浓度的变更速率有关。当()水平缓慢升高,胰岛素分泌率平行升高。但是,当()浓度急剧增高,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胰岛素分泌呈双向时间过程。 A. 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B.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 C.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D. 胰高血糖素、葡萄糖、葡萄糖 8. 很多其他药物阻滞β细胞K+-ATP通道,并(A)胰岛素分泌,导致()发作,夹杂于临床药物应用中,见于奎宁和某些抗心律失常制剂。 A. 增加、低血糖 B. 减少、低血糖 C.增加、高血糖 D. 减少、高血糖 9.(D)通过其作用与葡萄糖代谢及其对抗胰岛素作用,而间接()胰岛素分泌。 A. 催乳素、减少 B. 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 D. 糖皮质激素、增加 10. 在稳定状态下,血浆中的(B)可以准确的评价胰岛素的分泌速率。 A. 葡萄糖 B. C-肽水平 C. A 链 D. B 链 11. 按照先前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的速率输注葡萄糖,发现静脉葡萄糖负荷后所分泌的胰岛素比口服葡萄糖负荷后的反应(A)。 A.低26% B.高26% C.低56% D.高56% 12.通过对每天标准三餐进食受试者24小时胰岛素分泌反应的测定,发现最高的餐后反应出现在(A)后。 A.早餐 B. 午餐 C. 晚餐 D.以上均不正确 12. 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以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这一背景下高胰岛素血症反映的是胰岛素产生(C)及清除()的联合作用,而大部分的证据提示()是主要因素。 A. 减少、增加、清除增加

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人类的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A细胞、B 细胞、D细胞及PP细胞。A细胞约占胰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B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insulin);D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eptide)。 胰高血糖素 人胰高血糖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分子量为3485,它也是由一个大分子的前体裂解而来。胰高血糖在血清中的浓度为50-100ng/L,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5-10min, 主要在肝灭活,肾也有降解作用。 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1mol/L的激素可使3×106mol/L的葡萄糖迅速从糖原分解出来。胰高血糖素通过cAMP-PK系统,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强是因为激素加速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并激活糖异生过程有关的酶系。胰高血糖素还可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同时又能加强脂肪酸氧化,使酮体生成增多。胰高血糖素产生上述代谢效应的靶器官是肝,切除肝或阻断肝血流,这些作用便消失。另外,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和胰岛生长抑素的分泌。药理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可使心肌细胞内cAMP 含量增加,心肌收缩增强。 胰岛素 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6000,胰岛素分子有靠两个二硫键结合的A链(21个氨基酸)与B链(30个氨基酸),如果二硫键被打开则失去活性。B 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以后加工成八十六肽的胰岛素原,再经水解成为胰岛素与连接肽(C肽)。胰岛素与C肽共同释入血中,也有少量的胰岛素原进入血液,但其生物活性只有胰岛素的3%-5%,而C肽无胰岛素活性。由于C肽是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产生的,其数量与胰岛素的分泌量有平行关系,因此测定血中C肽含量可反映B细胞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清胰岛素浓度为35-145pmol/L。胰岛素在血中的半衰期只有5min,主要在肝灭活,肌肉与肾等组织也能使胰岛素失活。1965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创举。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 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存在情况,进一步检测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率及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TC、BMI、空腹C 肽、餐后2hC肽水平低于抗体阴性组(P<0.05)。结论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对筛查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LADA。 关键词: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血糖水平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of adult,LADA)早期临床表现和2型糖尿病类似,故临床中漏诊及误诊率均较高。LADA的胰岛功能衰退速度大幅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准确

诊断而按照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进行诊治,将无法有效逆转病情进展[1]。LADA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胰岛相关抗体,是其筛查的金标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血清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6~72岁,平均(6 2.17±7.11)岁;病程3~12年,平均(7.81±0.96)年。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非糖尿病患者群92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48~70岁,平均(60.27±8.9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集所有入组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3ml,37℃下静置30min,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内备用。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入组对象的胰岛细胞抗体(ICA),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及C肽水平。所有操作步骤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以上抗体检测完成后,进一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功能检测

胰岛素功能检测 作用 胰岛素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分辨患者是否有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意义 ①.可以帮助进行糖尿病分型 ②.评估患者病情 ③.做用药选择 ④.做预后判断 分类 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在无摄入任何热量八个小时后,清晨空腹状态下在五分钟以内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标准的馒头餐二两,从口服的第一口开始计时,餐后的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在血糖异常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为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可以采用该试验 注意: 试验期间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安静休息,不能吸烟,禁食、水。 对于怀疑有反应性低血糖的而患者,延长试验时间,加测服糖后4小时和5小时的血糖。观察患者服糖后的反应,如患者在试验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晕厥应停止试验。若以上症状是在服糖后3~4小时出现,应考虑低血糖反应,立即采血查血糖,嘱患者食用稀饭、馒头之类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采取血糖后应立即送检。 ②.胰岛素释放试验 就是令病人空腹时定量口服葡萄糖(或馒头),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注意: 不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此类人群应检查c肽释放试验 ③.c肽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可测定C肽,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 C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在特殊的作用下,裂解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和一个分子的C肽,因此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血清中游离的C肽不被肝脏破坏,它的半衰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C肽水平更能反应β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

胰岛素分泌方式及2型糖尿病与Β细胞功能的相互影响(一)

胰岛素分泌方式及2型糖尿病与Β细胞功能的相互影响(一) 【关键词】分泌方式;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GSIS;NGSIS;葡萄糖毒性 〔关键词〕分泌方式;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GSIS;NGSIS;葡萄糖毒性InsulinSecretetheWayand2diabeteswiththeBCellFunctionofAffectMutually Keywords:Secretetheway;Cellfunction;Insulinsensitivity;GSIS;NGSIS;Glucosetoxicity 胰岛素分泌Β细胞的有2个时相。糖耐量正常者(NGT)接受25g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后,会出现胰岛素分泌的第一个时相(即刻相),它有一个很高的峰值,但持续时间只有数分钟;接着是第二个时相(即延迟相),由于血糖水平随即下降,故正常人胰岛素分泌的第二个时相曲线较为低平。在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或者日常生活条件下进餐后,由于血糖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血浆胰岛素高峰在正常人多出现在30min(OGTT时),或45min~60min(进餐后)而不出现于0min~10min,故不称其为第一时相,而称其为早期分泌,之后的曲线代表胰岛素的后期分泌。同时,在从NTG到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的演变过程中,反应Β细胞功能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变化较为复杂,分泌量和时限的变化:其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分泌向相反方向发展,最先发生改变的是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减少或消失,接着是第二时相分泌量的增加及分泌峰值的后移,然后第二时相无峰值出现,最后第二时相基础分泌也渐消失。糖负荷刺激和胰岛素抵抗的双重调节:糖负荷量大,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素分泌量也增加。对不同的刺激物反应不同:在对糖刺激已不发生反应的个体在某些氨基酸或药物(如胰高血糖素)刺激下仍有胰岛素分泌增加〔1〕。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2〕。持续高血糖对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NGSIS)、Β细胞分泌的产物比例均有不利影响,并可诱发或加重胰岛素抵抗〔3〕。积极控制血糖对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将产生有利影响。但产生影响的时间、强度、对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各个环节作用的强弱等,尚无定论。当Β细胞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时,血糖升高。持续高血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加重胰岛素抵抗,称之为葡萄糖毒性。改善血糖控制,此毒性作用可有一定程度减轻或消失。葡萄糖毒性是诱发胰岛素抵抗的获得性因素〔4〕。胰岛素抵抗同血糖控制好坏呈负相关。临床上某些Β细胞功能近乎衰竭,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胰岛素用量可显著减少。对葡萄糖反应的敏感性是Β细胞维持正常血糖的前提,但长期高血糖可抑制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组织学改变后,即使恢复正常血糖后也不能完全逆转GSIS损伤〔5〕。在糖尿病个体,则可有GSIS消失,NGSIS存在,即所谓选择性“葡萄糖盲”。此时如控制血糖,解除毒性,GSIS可恢复。其机制可涉及从葡萄糖入胞到胰岛素出胞的各个环节〔6〕。近年来,认为葡萄胺也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个体,不同条件下受累环节不同,GSIS损伤表现也不同。毒性改善同具体降糖策略无关,临床上GSIS很少或消失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包括不影响激素水平者)强化血糖控制后,GSIS恢复。GSIS恢复时间及程度,不同糖耐量时体内外研究结论不同。一般认为相似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个体,病程短,基础Β细胞功能缺陷轻,恢复时间短,恢复程度较好〔7〕。血糖控制对NGSIS影响尚有争议:增强、不变或降低。葡萄糖强化作用〔8〕指在一定血糖范围内,血糖升高加强NGSIS的作用,即随血糖升高NGSIS 相应增高。这一作用随Β细胞功能衰退而逐渐减弱或消失。2型糖尿病早期NGSIS受损较轻,此时可能由于葡萄糖强化作用所致,故血糖控制后NGSIS增加就可能不明显。经血糖控制后NGSIS增加,根据Β细胞功能自然史,2型糖尿病早期GSIS衰退为主,此时NGSIS虽然受损伤,但保持相对完好,随着病程进展NGSIS衰退加剧,血糖强化能力降低,葡萄糖毒性较前明显。如此时予血糖控制,则毒性改善后NGSIS可明显增加。组织学损害有Β细胞空泡变性、凋亡及胰岛组织纤维化等。先GSIS受损,后NGSIS减退〔9〕。组织学损伤轻时毒性改善后恢复程度较大;而损伤重时,毒性解除后恢复较差。所以,毒性对GSIS、NGSIS影响程度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