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1-01-27T15:22:43.14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少玲

[导读]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西横县横州镇二中张少玲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国家教委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的课程和要求来看,英语从中学开始就成了各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必考科目。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实施良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所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在飞速发展。今天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精彩,更加现代化,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了许多最新的前沿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推陈出新,更新思想、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愿学、好学、会学、能学。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英语教育第一线的课堂教育工作者懂得英语教学艺术。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只知道成绩的取得需要经过努力的学习、艰苦的付出,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在教学中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英语课就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英语教学就会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艺术,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抢摘知识的果实,而不只是被动的知识吸收器。运用英语教学艺术,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动大脑右半球学习潜力,加强刺激。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简笔画、组织教学能力等基本功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即采用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形式,加强艺术气氛,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右大脑半球的潜力,即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直觉学习、整体学习、全自感知、情感记忆等重要功能。而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几乎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势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活动节奏,以及绘画、音乐、造型、表演等等。不难想象,如果英语教师相当充分地注意这些方面,并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如此众多的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那么英语课就既是综合性的工具课,又是综合性的艺术课。这样,中学英语教学就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言语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中学英语教学就同教育、教养统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艺术性的教学形式表现为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多种感官活动等,教师不仅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好学生的听课,还要使英语课交际化,不拘一格,使学生学英语时非常放松,没有压力感,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而且要尽量营造出有利于交际的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法加以研究,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中学英语教学艺术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为:

1. 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各个环节,凡是能使用英语的地方,如开始上课打招呼用语,课堂用语如打开书、跟老师读课文、布置作业、考试结果的总结等都要尽量用英语。这样不知不觉就会使学生吸收许多英语用法,经常输入有利于将来学生的输出,即英语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其输入的准确性,否则会对学生产生负影响。

2. 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研、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运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英语情境活动过程中,可适当运用简笔画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表演。教师的板书板画设计要美观合理,条理清楚,令人赏心悦目,并且板书要把知识点系统化,以便于学生做笔记和今后的复习有更高的效率。

3. 打破某些课堂常规。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习惯,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步骤习以为常。常规是要的,没常规就没有次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了活力。英语课堂应朝着协商式交际方向改革,某些常规应当打破。198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导师J?F范斯娄(Fanselow, 1987)发表了《打破常规》(Break Rules)一书。这部巨著侧重理论阐述,打破的常规实例不多,但他针对外语课堂发出的“打破常规”的呼吁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常规,建立新规并非易举,我们也不主张一下子打破过多常规。从当前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指出下列初步建议。

(1)教师先问好。在传统的课堂上,通常上课之始学生起立,齐声说“老师好”,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好”。现在许多课堂已改为教师先说“Good moming”。上课时,教师先问好,启动一堂课的交际活动,似乎顺理成章,但目前有一些教师习以为常,学生先起立问好;有的是学生起立后,教师要整顿纪律,要求全体站立,有时还要严肃批评几句,再说“Good moring, class”这种问好,徒具仪式,丝毫无互相问候的意思。

(2)站立交谈。英语课堂经常进行“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一般都是坐在位置上进行的。学生上课老是坐着,现在站起来了,互相协商,心旷神怡,兴趣很高。协商时面对面,有各种姿势,心情放松了,形式随便了,交谈自然,效果当然不一样。

(3)面向全体。J?F范斯娄认为,师生之间提问时,教师不宜站在讲台上,应退到教室后部,使学生回答不只是面向教师而是面向全体。我国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师指名提问不宜靠近被提问的学生,而应当远离这一学生。教师逼迫学生会使该生紧张,使其他同学置之度外,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总之,英语教学法是无定式的,正如艺术是无边缘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完善、去创新,只要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可以试着去尝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们广大师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英语教学法艺术化的努力和研究方向也应以此为中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更新知识,调整结构,树立形象。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1-01-27T15:22:43.14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少玲 [导读]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西横县横州镇二中张少玲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国家教委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的课程和要求来看,英语从中学开始就成了各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必考科目。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实施良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所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在飞速发展。今天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精彩,更加现代化,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了许多最新的前沿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推陈出新,更新思想、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愿学、好学、会学、能学。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英语教育第一线的课堂教育工作者懂得英语教学艺术。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只知道成绩的取得需要经过努力的学习、艰苦的付出,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在教学中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英语课就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英语教学就会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艺术,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抢摘知识的果实,而不只是被动的知识吸收器。运用英语教学艺术,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动大脑右半球学习潜力,加强刺激。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简笔画、组织教学能力等基本功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即采用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形式,加强艺术气氛,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右大脑半球的潜力,即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直觉学习、整体学习、全自感知、情感记忆等重要功能。而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几乎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势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活动节奏,以及绘画、音乐、造型、表演等等。不难想象,如果英语教师相当充分地注意这些方面,并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如此众多的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那么英语课就既是综合性的工具课,又是综合性的艺术课。这样,中学英语教学就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言语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中学英语教学就同教育、教养统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艺术性的教学形式表现为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多种感官活动等,教师不仅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好学生的听课,还要使英语课交际化,不拘一格,使学生学英语时非常放松,没有压力感,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而且要尽量营造出有利于交际的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法加以研究,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中学英语教学艺术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为: 1. 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各个环节,凡是能使用英语的地方,如开始上课打招呼用语,课堂用语如打开书、跟老师读课文、布置作业、考试结果的总结等都要尽量用英语。这样不知不觉就会使学生吸收许多英语用法,经常输入有利于将来学生的输出,即英语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其输入的准确性,否则会对学生产生负影响。 2. 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研、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运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英语情境活动过程中,可适当运用简笔画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表演。教师的板书板画设计要美观合理,条理清楚,令人赏心悦目,并且板书要把知识点系统化,以便于学生做笔记和今后的复习有更高的效率。 3. 打破某些课堂常规。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习惯,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步骤习以为常。常规是要的,没常规就没有次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了活力。英语课堂应朝着协商式交际方向改革,某些常规应当打破。198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导师J?F范斯娄(Fanselow, 1987)发表了《打破常规》(Break Rules)一书。这部巨著侧重理论阐述,打破的常规实例不多,但他针对外语课堂发出的“打破常规”的呼吁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常规,建立新规并非易举,我们也不主张一下子打破过多常规。从当前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指出下列初步建议。 (1)教师先问好。在传统的课堂上,通常上课之始学生起立,齐声说“老师好”,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好”。现在许多课堂已改为教师先说“Good moming”。上课时,教师先问好,启动一堂课的交际活动,似乎顺理成章,但目前有一些教师习以为常,学生先起立问好;有的是学生起立后,教师要整顿纪律,要求全体站立,有时还要严肃批评几句,再说“Good moring, class”这种问好,徒具仪式,丝毫无互相问候的意思。 (2)站立交谈。英语课堂经常进行“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一般都是坐在位置上进行的。学生上课老是坐着,现在站起来了,互相协商,心旷神怡,兴趣很高。协商时面对面,有各种姿势,心情放松了,形式随便了,交谈自然,效果当然不一样。 (3)面向全体。J?F范斯娄认为,师生之间提问时,教师不宜站在讲台上,应退到教室后部,使学生回答不只是面向教师而是面向全体。我国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师指名提问不宜靠近被提问的学生,而应当远离这一学生。教师逼迫学生会使该生紧张,使其他同学置之度外,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总之,英语教学法是无定式的,正如艺术是无边缘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完善、去创新,只要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可以试着去尝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们广大师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英语教学法艺术化的努力和研究方向也应以此为中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更新知识,调整结构,树立形象。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请描述一下你的朋友,看看他(她)过去和现在有什么变化,请从外貌、性格、爱好来说明。词数:80~100左右。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竞赛、练习等 四、教学步骤 1.复习词组和句子:通过小组竞赛和俩俩对话复习谈论某人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表达。为学生写作做铺垫。如: used to do sth. play basketball play soccer play the piano play the violin enjoy doing sth. prefer doing sth.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climb the hill go swimming like doing sth. all the time collect stamps My hobbies are changing all the time. 2、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教师介绍用第几人称、用什么时态、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3、小组讨论,详细构思:由小组成员讨论有关话题,如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进行交流观点,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补充有关信息等,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拓展其写作思路。 4、认真独立完成作文:通过交流和探讨,每个学生认真编写提纲、打草稿,在这个过程中,有问题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能抄袭他人作品。完成后认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5、小组成员互评互改: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同桌互相阅读作品,并做必要的修改,并用红笔划出好词、好句.草稿必须签上批改同学的名字后上交。 6、在班上朗读一篇优秀的作文和中等的作品并一一进行点评。 7、抄正作文:让学生抄正作文后上交。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整个课堂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同时活动形式多样,如小组活动、个体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成功。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薄弱的环节,在教学中必须从基础抓起,尤其是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英语同步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1.词汇听写、默写、单词拼写、连词成句、英汉互译、句子转换、句

浅谈英语教学艺术

浅谈英语教学艺术 摘要:农村教学条件差,孩子们学英语有困难,要想教好英语,就需要教师从 点滴英语教学艺术上下工夫。本文从注重形象性,渗透情感,追求创造性、灵活性、表演性,运用幽默语言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教学艺术 农村教学条件差,孩子们学英语有困难。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交际语言, 是世界各国的通用语言,可见学好英语非常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如何教 好英语,学生又如何学好英语呢?这就需要教师从点滴英语教学艺术上下工夫。 一、英语教学艺术注重形象性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教学必须具有强烈的形象性,以便更好地引发 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探索的动机,为将来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 基础。在教学形象的诸因素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是最主要的形象特征。形象的 教学语言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到美好的意境中,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倾心领会知识的真正内涵,达到掌握知识和启迪思想的 最终目的。 如学习英语故事时,教师用形象的语言讲故事,娓娓动听,余味无穷,会让 学生沉浸,陶醉在故事之中。如学“apple”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学 习“animal”时,可以出示一幅动物挂画。运用这种手段,同样也可以增添形象感。总之要根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促进英语教学的想象性。 二、英语教学艺术渗透着丰富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土壤里。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 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研究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课堂教学活动一旦注入了强烈的情感,教师与学生便会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师生情感相互交流与激荡,也就为课堂增添了丰富的情味和明快、激越、感人的 氛围。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秀生,不歧视学困生,更不能以貌取人。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更应伸出援助之手,从物质上帮助,从精神上鼓励。 三、英语教学艺术追求创造性 创造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教学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现代作家苏灵扬说过:“教师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造,而且比艺术家的创造更有创造性”。教师面对着随时变化、千差万别的教学对象,是不能用刻板如一的现成模式去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的。教师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只能靠 自己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组织 等都需要教师灵活安排,不断创新。教师要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以自己创 造性的劳动去驾驭复杂的教学要素和协调教学与社会条件之间的联系。现代社会 需要创造性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必然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四、英语教学艺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古人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学既是有意识、 有计划、有章可依、有序可循的,又是即兴的、应变的。即兴发挥不在原教学设 计或方案之内,但顺乎教学情景之必然,有锦上添花的功效。教学要有随机应变 的能力。例如:正在讲课时,一只小鸟突然飞进了教师,几十双眼睛都投向了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宋瑞艳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 计划地运用一些艺术形式,利用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 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艺术 第一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每个人都认识到学习和掌握英语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人类“学会生存”和“适应生存”的基本要求。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影响和束缚,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是千篇一律:复习(问答)—呈现(单词及句型)—操练(听、说、读)—表演—作业;教师过多的将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过多的苛责小学生的书写及单词与句型掌握的数量;课堂教学程序单调,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犹如听的是天方夜谭,完全不能感同深受,久而久之不懂的越来越多,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其结果是即使小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或单词及句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仍然不会应用,无法与他人用英语进行交流。 在此文章中我试图以自己多年小学英语教师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教育学理论,通过对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明确教学艺

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一)、语言艺术 每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一定会用到教学语言。为了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引导学生学习,沟通师生的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调节教学的节奏,从而带领他们更好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简意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征与他们目前现在的理解能力,老师在讲授时应尽量精练,一语中的,对概念的描述应准确、明白、到位,切不可 长篇冗缀,让学生觉得云里雾里。 2、指令清晰 小学英语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 化的英语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应尽量和学生用英语交谈,包括描述情 境、发出指令等等。在用英语向学生发出这样那样的指令的时候,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1.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TBLT这是新课标之后实行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这个意识半会儿说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这个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会很好。 2.五步教学法: Step1Warming up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Step3Present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ost Task 3.五指教学法:RPCPP Step1Review Step2Presentation Step3Consolid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roject Presentation 4.3P教学法 Warming-u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Homework 5交际型教学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谈一谈英语学习方式 前面提到四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学习。下面就对它们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个介绍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涉及不到十分具体的技巧。关于技巧方面可以在培训班另安排时间深入探讨。过去(甚至目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这里介绍的四种学习方式,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这里介绍四种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其他学习方式不好,或者无效,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交替使用、综合使用。而且,教师讲解也不是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地位,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或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合作学习或者称为共同学习,用于外语教学,基于以下几个理念。 一、课堂外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合作,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二、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就是合作行为。语言哲学里提

浅谈中学英语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英语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情感交流师生关系主体地位自信心意志力 1以情动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这一载体,所获得的智能发展,是认知和情感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从这一意义来讲,情感是课堂教学 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通过情感调控,产生情感共鸣,达 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在外 语教学中任何注重情感教学,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呢?作为教师应重视 并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而不是对教育教学的结果加以 研究。面对有差异的学生,用统一的要求,培养出整齐划一的学生 是一种空想,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 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为一体,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并正视差生, 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素质化。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尊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学生交谈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 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重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 最后,蹲下去看学生,与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变化,尽力解决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 问题和困难。对于学习上要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充分理解他们的 情感以及在英语学习上要求进步的需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决不一味批评、训斥,教师应站在学生 的角度,换位思考,关注和体谅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距离,从而 达到情感共鸣。 2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助学者,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师生双方的角色和作用结合起来才构成教学整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 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 和实践者,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3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英语的表现欲,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广东教育学院编著.《现代教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3]徐惠良主编.《江南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期 [4]《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教学和谐统一律三序和谐统一律知识与智力 [论文摘要]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掌握运用教、学和谐统一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将教材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学生认识规律的序和教学结构程序三序统一,循序渐进,教学才能 高质量高效率;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 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 发展。 笔者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及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出如下一些中学英语教学规律,供同仁们参考,如有不妥 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教学和谐统一律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14-01-25T10:55:40.67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作者:薛瑞瑞 [导读] 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把握。 薛瑞瑞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中心小学718206 教学语言艺术正如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说的:它是专业语言,它集哲学语言的深刻,逻辑语言的严谨、语言学的规范、数学语言的精确、文学语言的生动、相声语言的幽默、群众语言的通俗于一身,是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它向我们揭示了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中的教学。课堂教学由于其语言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科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教师是一个集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全才,不仅要对“文学编著”(教材)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而且要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设计曲折动人的“剧情”(教学过程的设计),更要有“演员”(有学生参与)精湛的表演(课堂活动的实施)。因此,教师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地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每一课堂都有精彩的导入,引人入胜的讲授,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以及很完美的结尾。 一、语言要严谨,简练,富于逻辑性。讲课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需精心修炼课堂语言的艺术特色,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后,让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坐下时,分别用了“Sit down,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一词之差含义不同,恰到好处,反映出该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和准确。此外,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使语言有声有色,增强感染力;合适的停顿能起到叙述清晰,引起思考的作用;关键词的重读能起到引起注意,促进思考和重点记忆的作用;语言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 二、语言要有幽默感,富于情趣性。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把握,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教材透彻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高度智慧和极高的审美内涵。英语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艺术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保持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言行结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此基础上的语言才有分量。平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愿意学习他们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科目,而抵触学习他们厌恶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学生因获得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因受责备,奚落挫伤了积极性和自尊心而影响学习;学生因与老师的友好合作而增进自身学习的责任感,因与老师的僵化关系而逃避学习。因此,成功的教学总是以融洽的师生情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后盾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必须蓄意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渴求知识的学生的热爱,对所教英语学科知识的热爱,创造一个有情感的学习氛围。尽管教师的工作很忙,心理压力大,情绪很容易紧张,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把不良的情绪发泄给学生。其次,要取得师生情感的良好效应,还必须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知他们之所想,释他们之所疑,一切为了学生,尤其是“落后生”,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对他们启发和扶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甚至夸张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习暂时落后者给予加油鼓励,相信他们只要继续努力就会成功。过去有过挫折和失败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就可以消除他们的焦虑感。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的方式要适当,有些错误可以不必纠正,如学生在复述课文时,或对老师的提问做较长较复杂的回答时,由于紧张口误或马虎而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当即指出而打断学生的思路以致加剧其紧张程度。有些错误是不熟练造成的,由学生自己改正,改正后应给予鼓励。对那些必须纠正的错误,如严重的语法错误或不符合言语表达的错误,典型和带有普遍性的错误等,可以采取先表扬做的好的地方,后纠正错误的做法。 四、教师口语要流利,语音语调要地道。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纯正的语音语调所吸引而产生羡慕之情,同时一种渴望象老师那样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心情便会随之出现,这种羡慕与渴望首先表现在对英语教师的崇拜与欣赏,随之便会转化到对英语学科的喜爱,慢慢的就产生了学英语的兴趣。我之所以选择了英语专业,成了一名英语教师,完全是我中学英语教师对我影响的结果。当时英语教师流利的口语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立志象老师那样拥有流利的英语口语。于是我学习英语的劲头骤然大增,英语成绩也突飞猛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今,为人师表的我同样像我的英语老师那样影响着我的学生,从同学们上课注视我的目光中,我感受到我的影响力发生了作用,因为他们在英语课上所表现出的特有的热情足以证明学生对英语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完成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过程。 五、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使用英语。英语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表达方式使用英语授课,让课堂充满“英语味”。这样学生会带着对老师的敬佩和对自己的自信投入到交际活动中,从而深深地爱上这门语言。初学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英语。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经学的英语来表达或解释新的教学内容,这样也是向学生提供活用英语的的真实教学情景。对于用学过的英语不能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但不宜过多地进行英汉对比。 六、把书面语言运用到批改中。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要注意到他们的作业态度及学习水平的变化,同时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激励语,这些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情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儿童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儿童接触“A、B、C”的起始阶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在教nose, ear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捏捏学生的鼻子、摸摸学生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满怀激情,以丰富的体态语言与面部表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单词或句型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即使是夸张的动作或朗读语调,孩子们也会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结合游戏和儿歌教学,努力创设英语活动情境,动静穿插,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穿插,吸引年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中高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进行free talk ,如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如:——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 教师在教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09-04-08T20:44:32.873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李崇芳[导读] 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英语教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创新英语教学,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一、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1.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学生在中学学习英语之后,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语言交流。 2.使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并学会学习人类知识浩如烟海,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学会学习是一个人在21世纪立足的基础,是通往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护照。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掌握知识,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参与实践,在合作与交流中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人文修养学习英语,既是学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教学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并拓展国际视野。 二、运用先进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1.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教学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以满足各种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营造民主、和谐、互助、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主动学习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第一,教师要努力去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追求者。教师要把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成一体,尊重、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第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学困生大都是由于性格原因、家庭原因、智力原因和学习习惯等原因造成学业困难的。他们缺乏信心,意志薄弱,目标不明确。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摸准其脉搏,对症卜药。 3.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高,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做到以卜几点。 第一,掌握教材,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的基木思想、概念,甚至是每句话,都要弄懂吃透。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深、越透,处理教材的能力越强。这样讲起课来浏一能得心应手。 第二,教学方法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每位教师都应该懂得“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因此,要提侣启发式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当然,教无定法,只要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新颖别致的。第三,教学手段要先进。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先有现代化思想武装起来的教师队伍。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技术成为重要的英语教学手段之一,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程序化的电脑教学,要更多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第四,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尤其是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得到拓宽,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三、目前英语教学所临的问题及其对策1.教师中存在不稳定的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外语人才己供不应求。部分优秀教师感到自己的劳动和获得的报酬不成正比,受经济、环境、观念的影响,教师‘东南飞”现象严重。教师外流,势必对目前的教学秩序产生冲击。同时,教师工作是“铁饭碗”的观念依然存在,也使部分不十分称职的教师占据岗位。没有优秀人员的补充,没有新人的注入,教师之间的竟争就不可能实现,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就不可能出现。在用人机制上应采用灵活的办法,尽快实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2.教材的难度系数增大,中考英语试题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态度多为“初一乐于学,初二跟着学,初三拉着学,初四不愿学”。学困生随年级增长而增多。从初二年级就出现“干坐生”,到毕业时部分学生等于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中的失误、教师的能力、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目的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分层次教学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影响下,部分教师师德失范的现象经常发生,且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如:有些教师乱补课、乱办班,靠学生谋取私利;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态度粗暴。这此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教与学之间产生矛盾,必然严重地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师德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

初中英语写作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初中英语写作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转载于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一环。我们应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进行行之有效的讲、评、改,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 二、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没有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段和语篇结构特征等知识,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抓好基础。 1.听写练习 听写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子。听写练习既能练听又能练写,一方面检验了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写的速度及准确性,还可巩固所学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的练习 每节课前几分钟,可采用值日生报告制,内容不限,可以是读过的小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习作;教师也可就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连串的提问,或让学生把所学对话改写成短文等。通过这种说的练习,让学生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3.词组识记以及固定表达句型背诵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识记词组。词组就是单词根据语用实际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果想写出或说出地道的英语,就要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词组。例如,表达吃药的词组是“take medicine”而不是“drink medicine”或“eat medicine”。记住词组have a good time 意义及用法, 写作中就不会出现“I played happily”汉语式的错误了。英语中有许多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如:I am afraid that…. It is hard to…等,掌握了它们,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 4.五种简单句的句型结构训练 五种简单句是指以下基本句型:SV、SVP、SVO、SVOC、SVOO。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五个基本句型,因此对这五个基本句型的训练就尤为重要。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1.英汉互译练习 每个单元都有一两个重点句型,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语言。 2.仿写 教师容易围绕句型设计小作文,鼓励学生阅读后仿写相似题材和内容的文章,这样的写作就不会出现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现象,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如Unit 4 What would you do?这一单元主要句型是I would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我设计这样的作文题:假如你中了一百万的彩票你将会怎样做?同学们写出的作文就比较成功了。 3.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的能力 Go for it! 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这些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广泛,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以及自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 4.对写作主题加以讨论,并整理、组织成文

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感悟

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感悟 发表时间:2009-03-18T17:31:11.107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1、2期合刊供稿作者:郭俊珍 [导读] 艺术是创造,创造是新奇,新奇是强刺激。 艺术是创造,创造是新奇,新奇是强刺激。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正是基于此原理,即通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形象和活动进行艺术加工,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感动,给学生以美的体验,使学生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摆进去,自觉地力求一般性的听、说、读、写升华到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变苦为乐,化紧张为轻松,从而愿学、乐学、会学、善学。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加强和进行艺术性教学呢? 一、教态艺术 1.营造美的情境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教态、灵活的教法、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工整漂亮的板书和广博深厚的知识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此外教室的巧妙布置,座位的合理编排等方面都能给学生以美感。通过潜心营造美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佳境。 2.引发美的情感 中学英语阅读课文体例丰富,选材广泛,有的反映中外文化习俗、体育竞赛、音乐、人际关系、保护动物;有的反映名人生平、体态语言、戏剧、文学、环境保护、航天技术;有的反映英语国家的历史和地理、生物、探险、保护古迹以及世界粮食问题等。“这些内容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启迪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美育不只是包括审美或美感,它还包括创造美、建设美、净化人的心灵、抵制丑恶、美化社会环境等内容。” 3.挖掘教材中的内涵美 (1)诙谐美。它是最高层次的美,最能反映人的思想品味和文化素养,也是人们渴望达到的精神境界。英语中的幽默与笑话更是不胜枚举,它们集中反映出英美人的机智与风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谐趣文,品味其中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其“幽默细胞”,并恰如其分地表现幽默,做一个品格健全的人。 (2)含蓄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生活中可应用一些比如委婉语或暗喻等手法,达到“明话暗说”的效果。既传达了信息,又避免庸俗和尴尬。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多由锋芒毕露或用词不当而引起的。社交需要含蓄美,外交更需要含蓄美。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要锻炼自己对外交流的能力。在交往中善于含蓄是语言美、修养高的表现。 4.获得应用英语的成就感 中学英语中的功能表达涉及面甚广,诸如问候、介绍、告别、看病、就餐、通知、建议、劝告、祝愿、约会、购物、通电话、谈天气、提供帮助、表达意愿等等。这些功能表达本身就向学生传授了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应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节日庆典用英语写名信片,互致贺辞,传递美好的心愿,使学生感受应用之美;举办圣诞晚会,传唱英语歌,表达美好的情感;有的写作爱好者勤于笔耕,并有英语习作见诸报端,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之美。 二、语言艺术 英语的语言艺术在于如何发掘出英语语言美的特点和内涵,并把它用于教学实践,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美的语言环境,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进而在欣赏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在享受中运用英语、巩固英语。教学语言美要求教师讲课时,要用英语讲授,尽量不用汉语;教师的语音、语调正确、甜润、声音和语速适合学生,既不太响,也不太快,语言纯真、流利、简明;教学语言美还要求教师讲课时生动、幽默,这本身就体现了英(美)人语言特点,使平淡、乏味的英语课充满欢声笑语,生机盎然。生动需要教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形象直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努力创造出优美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英语课,达到学而有趣,学而有效。 三、板书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板书有着其它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往往凝结着一堂课的精华。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兴趣和知识的掌握。板书的艺术性一方面表现于字体的美观、工整,另一方面表现于整个黑板板面设计与科学安排。 英语板书的形体艺术性要求字母写法要合乎标准外,还要求字母与字母、词与词、句与句、行与行之间距离结构合乎美感规律,既不拥挤,也不松散;既不上窜下跳,也不东倒西歪。板书设计要合理,原则上一节课使用一个板面,少数部分可随写随擦。课题要写在中上方;重点和难点内容写中间;次重内容写两边,以便可以擦了再写。中间板书内容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简洁明了。 四、演示和表演艺术 演示和表演是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缺少的技能和手段。演示和表演的艺术在于教师巧妙地运用实物、动作、对话、小品等来选好突破口。创造出一定的语境,进行显示和再现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的特点。努力把学生引到真实的生活情景,紧扣学生心弦,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走进课本,走向知识,从而激发其思维和实践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英语课堂必须一改以往那种刻板僵硬的程序化模式。而是师生共同步入的一种审美境界。要形成一个教与学,知识与能力,意志与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环境,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教学应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必须进行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