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合作关系

中美战略合作关系
中美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希望

--中国软实力现状与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32210120

张萃妍

中国希望

——中国软实力现状与发展

摘要:

随着21世纪的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国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软实力上。作为新崛起的大国,中国更应加强自我的感召力和其他国家的认同感——软实力,从文化,政治理论等软实力上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软实力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改激流勇进,真真正正的完成和平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软实力,竞争力

正文:

软实力,它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

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①对于现如今的中国软实力来说,不得不说近些年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一)文化软实力

中国5000年来的文化底蕴深厚,这给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中国热的队伍。中国文化已经逐渐被其他国家接受,中国文化软实力得到很大提升,实力加强。

从国外形势来看,唐人街,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既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把目标放入中国市场,从而,也给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功夫熊猫》、《花木兰》陆续在美洲拍成电影,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中国元素。好莱坞电影,如《变4》中,MADE IN CHINA 的字眼随处可见。最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仁爱、和谐,这与西方国家奉行的民主,法制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共鸣,所以在文化、价值观和国际形象上,中国都已逐渐被认可。

从国内形势看,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精神需求逐渐加大,文化产业得以长足发展。影视产业中,国内影视剧琳琅满目,电影产业中更是蓬勃发展,如《唐山大地震》票房6.73亿,而国内电影产业总票房已达100亿,打破了长久以来美国电影占据电影产业的市场情况。而一批中国艺术舞蹈,如《飞天》和牵手观音,武术等中国元素重新回到观众视野,政府加大了传统文化的宣传,掀起了一阵古文化潮流。②

(二)政治政策吸引力与外交软实力

从中国的政治制度来看,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提倡民主,共和。虽与西方的资本主义不同,然而却在内涵上是大体相似的。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得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

从外交来看,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原则中处理国家问题的基本规范。中国文化精髓在于仁爱,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飞速进行和平崛起,虽在一片质疑声中,但中国政府一直对外奉行和平友好政策,也让各国重新审视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也让国际舆论偏向了中国。中国能在联合国事务中良好的决策,也让人们看见了大国风范。中国作为新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采取计划经济

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政策,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成功保持了8.9%的增长,给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也让其他国家更加相信中国。最最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和平崛起,从不采取任何侵略性,非法性的占有和扩张,一个正义,自主,负责人的大国形象也因此而确立!所以中国外交软实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中国近些年来的软实力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从冷战开始,西方国家一直对苏联进行的文化战争,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让苏联失去民心的支持。而中国现如今正面临着日韩流的文化入侵,“哈日”“哈韩”让中国文化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其次文化逆差特别严重,一些中国元素在本国不受重视,却成了欧美赚钱的利器。

③而且,仍有国家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这让中国的国际信誉度收到了很大的威胁。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民族自信和骄傲的根本,也是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来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国家,必然也能全方位提高软实力,获取最大的支持,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发展国家软实力。

(1)提升文化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科学文化的国家软实力,是国家崛起、民族昌盛、经济科技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既是社会的文化生产力,又是国家软实力。在当代社会,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实现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政治、经济、科技等均属于硬实力的发展范畴。这自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软实力的发展范畴,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而且在特定意义上,这还是不可忽视、不可偏废、不可替代的文化哲学和精神基础。所以,可以从内外分别考虑发展文化实力。在本国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教育。重视传统文化,多样传统文化的衍生形势,从中国原有经典文化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符合当前要求的新文化,如孔子学院。利用硬实力推动软实力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国民素质教育建设,可以通过加大经济人力投资进一步普及传统文化,坚持改革开放,继续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在国外,充分利用广为认知的中国元素,中国符号,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和互信,利用历史发展因素,加强中国文化在邻国的影响力,宣传中国价值观中的人文主义关怀,更易被其他国家接受。

(2)提升国际政治势力

世界上的强势势力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了软实力外交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冷静分析,理性对待,发掘并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发展硬实力,通过硬实力的发展的获得广泛认可,给软实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支持。第一以和平发展为基本路线,;坚决落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不偏移;第二努力营造世界环境的和平建立,为其他国家的和平发展提供便利;第三顺应全球化趋势,用维持完整秩序的行为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良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发展过程中,让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认可,更加认可中国是一个世界管理新势力。虽然中国发展自身软实力的道路上存在着种种障碍和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相比起西方国家中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但是,中国的逐渐崛起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中国必然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软实力虽然不能如硬实力一样,从数字、实体中衡量一个国家的强硬程度,但不得不说,软实力争霸作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成为了21世纪崛起中国的必争之地。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沃土之上,软实力是中国发展的新希望。要想在世界发展中取得一席地位,中国就必须从

全方位发展软实力。只有一个人才济济的中国,一个高速度高境界的中国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支持,用最快的速度武装自我。软实力,新战场,中国新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①摘自《百度百科》“软实力”词条http://baike.https://www.360docs.net/doc/106181742.html,/view/42133.html?wtp=tt

②参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重要性》吴永东百度文库

③参考《中国软实力现状与发展前景》袁征百度文库

中美贸易关系简介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索。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使得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商业活动,从而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郭彦英(2005)强调国际产业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差额的不平衡实质是国际产业分工所处位置高低导致的利益分配链条上的层级关系;而贾怀勤(2006)和李月芬(2006)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传统贸易统计背离了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这种观点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基础,但是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姚枝仲等(2006)虽然提出了“中国国民对外贸易差额”的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很粗略的估算,但只能说明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无法真正揭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 因而在引进美国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的前提下,以所有权为贸易统计原则,通过捕捉FDI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致,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不平衡,使得理论界、实务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 所有权原则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失衡 由于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在统计外国附属机构这种更为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数据上的无能为力,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中美贸易现状的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关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 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1]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使中国正确清晰的认识到双方的真实贸易现状。

1 中美贸易的现状和分析 1.1中美贸易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越来越繁荣和中国的入世。中美近年来正是在全球化这种大背景下,使双方的经济贸易额逐年大步提升使中美两国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然而双方在获得共赢的局面下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摩擦。 通过数年来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主要使是有机电产品、鞋类、玩具、服装、服饰、皮革制品、家具、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中国也已成为美国飞机、机电设备、纸及纸制品、化肥、谷物、化工、石油设备等的主要购买者之一。 与此同时,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为入世7年来最低点。据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增长17.4%,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708.6亿美元,增长4.6%。近年来,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美国《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企业中至今已有200多家在中国落户。美商对华投资涉及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农业和医药等。此外,美商投资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在金融、保险、商业、会计和旅馆等领域。中国对美的投资规模较小,集中在服务业,至今不足5亿美元。[2]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协议。美国政府还承诺无条件地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并提交美国国会批准。这将一劳永逸地消除多年来在中美经贸关系上没完没了、纠缠不断的痼疾,为新世纪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由於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时出现一些摩擦、争议乃至冲突,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足为奇的。目前,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贸易不平衡、反倾销、经济制裁和高科技出口管制、纺织品贸易、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劳改产品出口以及动植物检疫等。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大国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项卫星 〔内容摘要〕中美建交20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经济贸易关系 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纽约开往广州的航程;而现代中美经贸关系则始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特别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在中美建交20周年和《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20周年之际,对2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中美经济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据中国方面的统计, 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415亿美元,到1998年增至5491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22倍多。在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双边贸易额累计达到3645亿美元(而美方统计显示,双边贸易在20年内增长了35倍)。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弥补了美国市场因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低档消费品停止生产或生产不足造成的需求缺口;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努力则为美国的技术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2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在1980年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目前已上升为第4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美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为26581个,协议金额为46218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21411亿美元。以协议金额排序,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居各国对华投资首位。至于美商对华投资的领域,则涉及中国的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农业、医药、房地 东 北 亚 论 坛1999年 第3期

中美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希望 --中国软实力现状与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 1132210120 张萃妍

中国希望 ——中国软实力现状与发展 摘要: 随着21世纪的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多的国家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软实力上。作为新崛起的大国,中国更应加强自我的感召力和其他国家的认同感——软实力,从文化,政治理论等软实力上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软实力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改激流勇进,真真正正的完成和平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软实力,竞争力 正文: 软实力,它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 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①对于现如今的中国软实力来说,不得不说近些年的发展的确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一)文化软实力 中国5000年来的文化底蕴深厚,这给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中国热的队伍。中国文化已经逐渐被其他国家接受,中国文化软实力得到很大提升,实力加强。 从国外形势来看,唐人街,孔子学院在各国的建立既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把目标放入中国市场,从而,也给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功夫熊猫》、《花木兰》陆续在美洲拍成电影,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中国元素。好莱坞电影,如《变4》中,MADE IN CHINA 的字眼随处可见。最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仁爱、和谐,这与西方国家奉行的民主,法制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共鸣,所以在文化、价值观和国际形象上,中国都已逐渐被认可。 从国内形势看,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精神需求逐渐加大,文化产业得以长足发展。影视产业中,国内影视剧琳琅满目,电影产业中更是蓬勃发展,如《唐山大地震》票房6.73亿,而国内电影产业总票房已达100亿,打破了长久以来美国电影占据电影产业的市场情况。而一批中国艺术舞蹈,如《飞天》和牵手观音,武术等中国元素重新回到观众视野,政府加大了传统文化的宣传,掀起了一阵古文化潮流。② (二)政治政策吸引力与外交软实力 从中国的政治制度来看,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提倡民主,共和。虽与西方的资本主义不同,然而却在内涵上是大体相似的。其次,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得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 从外交来看,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原则中处理国家问题的基本规范。中国文化精髓在于仁爱,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飞速进行和平崛起,虽在一片质疑声中,但中国政府一直对外奉行和平友好政策,也让各国重新审视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也让国际舆论偏向了中国。中国能在联合国事务中良好的决策,也让人们看见了大国风范。中国作为新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采取计划经济

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

对中美贸易摩擦/贸易战的看法 一、美国贸易战回顾 当今世界,中、欧、美、日、俄形成了世界上5大力量中心。而美国在历史上与其他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贸易冲突。 1.1 二战后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的小型省油轿车迅速占领美国市场。1979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7%,1980年快速上升到24%,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与此相反,美国的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于是美国针对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投资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决定通过贸易战来抑制日本出口,进而降低其经济竞争。这使日本与美国等国家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随后美国对日本展开贸易、金融、汇率等多维打击,日本的贸易顺差与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之后,日本虽通过国际并购与境外投资刺激了经济,且国际资本受日元持续强劲升值预期的吸引进入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但日本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国内的股市、房市很快呈现泡沫化,且日趋严重。而同期日本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境外投资、国内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泡沫化的重大风险,以致在泡沫自然破裂后,日本房市与股市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遂陷入长期低迷,迎来了“失去的20 年”。 1.2 二战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欧共体成立后,规定了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共同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建立了共同农业基金,同时,还主动调节农产品市场,对

出口进行补贴并进行技术革新等。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提升了西欧各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使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西欧各国也逐渐从农业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显然对美国的农业市场构成了威胁。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欧共体内部的调节手段进行批评,认为欧共体在农产品领域的高额关税行为属于“贸易保护”,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但并未能阻挡欧共体继续提升美国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随着欧共体农产品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并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共体的指责也从征收高额关税等“贸易保护行为”转为出口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上。 在钢铁领域,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七家钢铁企业以联邦德国等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接受政府补贴,并以低于成本以下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材为由,在1982 年1 月中上旬,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西欧十一国钢铁公司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诉讼。之后美欧在钢铁领域的贸易战显着升级。2001 年 6 月,全球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国内钢铁厂商经营困难。于是,在行业协会要求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钢铁产品出口可能给美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涉嫌违反“201 条款”进行了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确认上述国家钢铁出口违反了“201 条款”。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报告后,布什总统裁定,自2002 年3月20 日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进口征收为期3 年,最高达30% 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同时实行钢材进口许可制度。受此影响,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大减。 1.3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俄罗斯的贸易战回顾与分析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转为争霸,美苏贸易在此期间充当了美苏关系的“指示器”。

中美关系战略分析

中美关系战略分析 回顾自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双方之间的关系,双方既有既有尖锐的矛盾,又不乏合作。可以说,中美双方关系一直处在一种“不对称竞争”的状态。中国正在其中逐渐取得相权总的相对领先优势当然,这种优势也并非全无逆转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逐渐开始放大战略目光,倾向于以中国持续和平发展为前提,逐渐迁就并接受这一事实,加强中美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双方之间的相互竞争、贸易关系、台湾问题等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但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一问题,中美双边关系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中美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 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确实,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国际格局的改变、一方的发展等等都是影响双方关系的重要原因。而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最阻碍中美双方关系的,无疑是中国的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只有一个中国,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搞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行为”,而美方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再干涉中国内政,更是不断出售武器给台,这不仅仅是地大大阻碍了中美双方关系的发展,也是最容易导致双方发生直接冲突的问题。但只要中美双方用战略的目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健康发展。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遭遇了自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打破以来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其国际权势广泛和深刻地局部逆转。诚然,“911”事件是国际恐怖分子的袭击,但就其源头发展,可以说是美国一贯的强权政治和伊拉克战后局势所致,它们不仅造成了美国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使其精力和注意力长时间地受到了牵制,使之无法较多地阻碍其他大国的发展和世界越朝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无论以哪种形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地“侵害”美国的利益,使其无法主导世界。但是,要是将中国近几年来的崛起简单地理解成是因为美国的“无暇东顾”,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就算美国没有遭遇恐怖主义的袭击和战争给它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中国的发展是由于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的必然结果,即使美国一直把精力投入在限制中国的发展,它也无法从根本上阻碍中国的腾飞。 事实上,在美国权势相对减弱的背景下,美国缺乏真正内在连贯的对华大战略,此时美国毫无力气去抑制中国的发展,抑制中国的发展到头来只会给美国以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反作用。而相比之下,中国近几年来所采取的对美战略,都是在坚持以中国利益和发展我国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言行和举措,并尽可能地促使美国政府较多地与中国协调和合作,这些对美战略,都足以显示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表现出来的长远战略目光。 在中国愈发崛起和世界愈发多极化的趋势下,可以看出,美国近两年来的对华政策以有所改变,美国已开始考虑和倾向于在中国持续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长远的意义上接受中国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加强对华军事防范,加强与中国的贸易,系统地扩展对华的协商。说到军事问题,一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的军事能力在世界上一直是处于领跑地位的,而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更得注意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加强对美的军事防范。既要坚持军事现代化和发展中远程投射能力,又要坚定不移地把军事发展列入中国整体发展的框架之内,认清主战略与次战略的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全面发展,不断加强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无论如何,美国权势在世界上的相对减弱、中国的不断崛起、世界愈发多极化趋势发展,这些无疑都是意义深远的。关于中美的未来前景,我们有理由很积极地相信,在坚持“一个中国”和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中美之间的关系会愈发密切。中美双方作为巨大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

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

从经济全球化谈中美关系

从经济全球化谈中美关系 土木14-1 140234128 虞心瑶 摘要: 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又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联系交往的不断发展,注定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因此,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分析研究中美关系的发展规律,对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富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中美关系经贸关系 正文: 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及中国的迅速发展壮大让美国感到自己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威胁,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 近年来,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就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因素密不可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关系麻烦不断,一度曾面临严重危机。但是,由于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中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美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急需开拓国外市场,因而,中美间的经贸关系仍迅速发展。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出口为美国提供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双边贸易至少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着两国间的接触、对

话不断发展,双方搁置分歧,增进了解,加强协调,扩大合作。 一、中美关系的简要回顾 50多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大背景和两国自身现实的影响下,中美关系起伏跌宕、阴晴变幻,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这是中美战略对抗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是中美战略合作阶段。 第三个时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这是一个防范性的接触阶段。 第四个时期,是1997年至现在,这是中美关系重建阶段。 二、全球化下的中美关系 当我们谈到全球化时,首先面对的是经济全球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所谓全球化,就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正是由于这种流动和传播的增加,世界上各国经济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过了以往。然而,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从经济领域里发展的全球化还扩展到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这使得各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具有了全球的性质,需要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来加以解决。当前的中美关系就处于这样的全球化背景之下。 在中美关系中,受到经济全球化最直接影响的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美之间的经济交往是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中发展最快的。到2005年底,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1年中国是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而到2005年,中国就跃升为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2005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2116.3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之初的86倍多,美国对华出口比2001年增长了118%,是美国对全球出口增长比例的4.9倍,高于美国对所有主要出口市场的增长率。此外,美国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收益,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在华控股10%以上的企业利润从零猛增至30亿美元,2005年的利润额为32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另一个影响是,随着中美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和经济竞争也增强了。中国近年来一直保持

论中美经贸关系

论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1、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经贸关系走向政治化 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利益,使得美国不得不采取经济措施来遏制中国发展。从开放式的经济模式,逐渐走向保守的、传统的经济思维。在关税大棒、贸易调查、反倾销等措施下,虽然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还未实质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令美国在往政治发面发力,特别是在当下的疫情期间。 目前来看,经贸关系逐渐恶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中美之间先前已经进行过多轮次的谈判,但真正双方都能够达成的协议或者条款很少或者还没有涉及到。由于全球保守主义抬头,双方合作的经贸模式正在不断改变,利益的跷跷板正在此起彼伏。一旦经贸关系从经济方面转向到政治层面,那么后果将非常严重,这也是世界各国所担心的。 二、双边贸易争端发展到全球多边争端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入世(WTO)以来,同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活动,颠覆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固有思想,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惊世举措。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逐渐紧密,这让原有与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变得复杂化。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或者限制经济措施,不仅不利于中国本身经济,而且还对与中国有关的贸易往来国家受到严重损害。在贸易谈判中,相关国家都在审视自身的利益关系,这早就了多边经济问题正在复杂化。 三、经贸关系问题将长期化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相关的经贸摩擦不断的增多,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看到,中国日益腾飞的经济与美国逐渐丧失优势的经济模式冲突不断,甚至于在某些前沿领域处于落后状态。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将在2050年左右逐渐取代美国,坐上第一大经济体的头把交椅。 从大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发展增加这是事实,而且其经济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这也是美国所看到的。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会带来与美国之间的摩擦愈发的强烈、频率会增多。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docx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头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潜在市场最大与竞争实力最强、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一、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现状 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自然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致使30多年来美中贸易持续增长。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贸易取得了更加快速地发展。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表1是20XX年中美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及其变化(注:中方角度)。 二、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19XX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又在20XX年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根据美国20XX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到了20XX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国。现如今,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建交30多年来,无论两国政Z关系上出现风风雨雨,还是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两国经贸关系一直强劲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不受干扰、持续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经贸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首先,互补性体现在中美两国的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不同。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一来,双方均可以获利。同时,H—O理论告诉我们,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决定比较优势的最基本因素。由于两国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倾向和比较利益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以及双方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不同,使中美两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差距非常大。对于中国来说,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而美国有丰富的资本与技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家电和旅行箱包等,这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结构,而从美国进口的主要是飞机、动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也是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结构。同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不同,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竞争性的,贸易的性质更多的是满足双方当地市场的供应不足。其次,互利性体现在,美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可以腾出资金和劳动力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技术工业和服务行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进口廉价的中国商品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还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在增加就业方面,双边贸易直接或间接为美

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建议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分工的效应充分显现的背景下,中美两国 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发展,特别是两国贸易的快速增长,为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两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等存在较大 差异,在双边贸易发展如此快速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和问题。积极妥善 地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双边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球经济 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字: 经贸关系;摩擦;合作;发展 The problem and suggestion about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 Abstract: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flects the effect of the background, the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ll continue to thrive. However, the two countries becaus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economic structures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t such a rapid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trade circumstances. Actively and properly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benig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global economy's development. Key word: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friction;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顾与思考

中美建交40周年回顾与思考 《旗帜》(原《紫光阁》)杂志2019年第2期 袁征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直接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史为鉴,回顾过去40年来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很多启示,这些则是未来处理中美关系的宝贵财富。 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伏不定。根据中美关系发展过40年的中美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从1979年正式建交至1989年是中美蜜月期。以邓小平访美为起点,双方建立起高层互访机制,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中美军事往来不断,安全合作日益加深。美方颁布出口管制条例,允许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及军事装备。中美两国签订贸易协定,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除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加强合作,中美在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等方面的交流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尽管两国间也不乏矛盾和分歧,但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处于健康和平稳发展的阶段,务实合作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

1989年至2000年是冷战后中美重新磨合期。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中美战略合作基础动 摇,中美关系一度陷入低谷。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而邓小平南方谈话则再次吹响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围绕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中美展开了多轮交锋。双方年复一年的博弈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协议、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收尾。整个20世纪90年代,还发生了“银河号事件”、1995-1996年台海危机和1999年“炸馆事件”,中美一度走到对抗的边缘。 2001年至2010年,反恐合作使得中美关系平稳发展。中美“撞机事件”一度使得两国关系紧张,但随后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从而使得整个形势出现逆转。美国主要精力关注恐怖主义,大量资源投入到两场反恐名义下的战争。而中国则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起点,抓住战略机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连续实现高速超车,并在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2011年至今,是中美战略博弈日益加剧的新阶段。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美国开始对华防范与遏制,中美关系日趋复杂。以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为标志,美国逐步从中东抽身,全球战

【中美关系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关系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举世瞩目,而经济关系更是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因此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弱到最低的限度。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不平衡;双边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影响,例如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会影响到美国国内轮胎企业而导致两国之间的矛盾发生。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2003年至2005年岁末,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部分随中美政治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幻而发生变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分析 引起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类型归纳为五种:因一方某些进口激增或者进口限制引起的微观经济摩擦;双方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宏观经济摩擦;与国际投资有关的投资摩擦;因双方贸易制度不同引发的摩擦;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技术摩擦。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美国都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属于正常现象。中美建交特别是中国的“入世”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但长期存在于两国贸易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汇率问题、贸易不平等问题等,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两国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双方在制度还会发生很多的碰撞,产生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