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

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
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

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1 总要求

可以作为归纳性审核的条款,审核记录应覆盖4.1主要的要求,尤其应说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过程,或说明删减了哪些过程,如有ISO9001以外的内容应加以说明;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有无外包过程,如何控制?例如可包括,通过与供方签订协议而规定对供方过程的规范和或确认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现场检验或验证和或审核。并应纳入“采购”条款来监视其输出。

4.2 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哪些?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单独发行,还是纳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有多少个?有无三级文件?如有,应写出其类别,如管理制度,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验证规范等;质量记录。总之,记录中对应于4.2.1的a)、b)、c)、d)、e)的内容应有明确的体现,举例如下: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程序文件16个;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国家标准等,质量记录。

4.2.2 质量手册

可简要说明,现举例如下:

编号QM-01-2005 批准人:王刚实施日期:2005.12.1

其内容包括:质量方针,2005~2006年质量目标,删减条款为7.3,有删减的说明,对16个程序文件的内容进行了引用,其过程及相互作用的表述完整。

4.2.3 文件控制

程序文件,如QP-423-2005

审核的重点:文件的批准、发放、更改、废止作废和外来文件的控制,其他内容可放在各个过程的审核中进行。要有抽查文件的编号,批准人,接收人,管理人的记录。其中外来文件应是与QMS有关的文件,如顾客来文,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作业标准和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

4.2.4 记录控制

程序文件,如QP-424-2005

审核的重点:①保持记录的范围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21类以及产品研制生产的要求。②控制的内容是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重点查审核计划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③也抽查一个部门的执行情况(也可以放在其他过程的审核中进行)。④应反映抽样的证据。

5.1 管理承诺

在此条和5.2/7.2/8.2.1以及7.3.2/7.3.6/7.5.4等相关条款中的审核中突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重点审核:a)以何种方式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组织的产品涉及哪些法律、法规,其传达方式能否满足要求,后面4条采用归纳表述的方式加以记录,也可采用引见方式陈述:b见5.3;c见5.4.1;e见6.1的审核记录。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审核中突出:a)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开展各种各类的销售活动;

b)如何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组织要求时应突出顾客所关心的与产品有关的特性: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和售后服务等;

d)审核中应记录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实例,例:产品招回,三包理陪,抱怨处理及服务等。

注:标准的7.2.1和8.2.1可协助本条款要求的实现,但不能代替或等同于5.2的实现,两者管理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

5.3 质量方针

审核中应突出:a)质量方针内容;

b)质量方针是否与经营目的相一致;

c)全体员工是否记住、理解和执行;

d)质量方针是战略性文件,内容丰富,简洁,通畅,生动应富有号召力和凝聚力,但忌口号化,

如有此问题应予以指出,希望改进,并在记录中反映。

5.4.1 质量目标

审核记录中应有企业质量目标值的记录。各部门的质量目标不必记全部内容,但应有是否建立了部门质量目标(含班组)的证据,同时还应记录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以便对其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以证据评价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是5.4.1这一条款中最重要的审核内容。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初次审核应以记录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为主,可涉及到质量体系文件(含记录)、组织机构、人、财、物、产品的实现,过程优化,外包过程控制等。监督审核中则以体系的变更为主,是否保持了体系的完整性。

5.5.1 职责,权限与沟通

应记录其职责、权限在什么文件的哪个章节中有表述,涉及到那些岗位,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相互关系,处理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问题的级别,有无遗漏和互相矛盾的地方。沟通的有效性应使每个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在现场观察和审核其他条款的过程中都应关注职责和权限的落实,不能在审核记录中只写“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均已明确,如果有矛盾由总经理协调”,这只是结论,事实证据不足。如果受审核方提供的质量手册及其它文件中没有对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的说明,在文件审核时也未提出,应以一般不符合项提出,令其补充文件。沟通也可在相关过程中顺便提问,允许在此条款中不作记录。

5.5.2 管理者代表

审核时应注意:a)管理者代表应由最高管理者/层指定/集体研究决定,没有任命书不是不合格项;

b)指定二人或二人以上管理者都是管理者代表是不合格项;

c)不在管理层(不一定是最高管理层)中指定,如在工人中指定是不合格项;

d)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仅限于标准中的4条,不能混同于他在其他方面的行政职责,如批准图纸、

工艺文件等;

e)以上四方面的问题可以作为口头观察项处理

f)管代对其4条职责是否理解和执行应在记录中反映

5.5.3 内部沟通

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即确定沟通的渠道、方式、时间间隔等规范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沟通的内容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包括业绩、质量问题,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等。

5.6 管理评审

允许将5.6.1~5.6.3合起来记录,但其内容应含概每一条的要求,不能遗漏。

5.6.1总则

应记录评审的频次,必要时记录距上次评审的时间,本次评审的日期、主持人、与会人,应向组织的管理层指出评审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要有充分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不作这些准备就可能导致评审失败。

5.6.2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应关注标准要求的七个方面(不限于这七方面)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并且改进的机会是重点。应记录输入的内容含概了哪几个方面,文字不必太多,能识别出所属方面即可。

5.6.3评审输出

审核中应把5.6.3作为5.6的三条中的重点来审核,其输出内容应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运行有效应有结论性意见;

b)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改进的地方;

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适宜应有明确结论;

d)关于体系改进、产品改进和资源需求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如果没有前三条内容,以口头/书面观察项指出,如果没有第四条即没有任何决定和措施则作为一般不符

合项对待。

6.1 资源提供

此条款以现场查看和受审核方领导介绍为依据进行归纳,写出结论性意见,即能否满足体系和产品的要求。

6.2.1总则

应识别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各岗位人员的能力,即从受教育水准、培训情况、所具有的技能、工作经历经验等相关方面确定人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确定其能力是能够胜任的,但并未强调要形成文件。

6.2.2能力、意识的培训

本条与6.2.1的区别在于:6.2.1是策划,对各岗位人员的资质提出具体要求,6.2.2是实施。其中:

—a)款是确定具体的人员对照资质要求还需要哪方面的能力,也包括人数不足等;

—b)款是确定通过培训/人员岗位调整/招聘等措施以满足a)款的要求;

—c)款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即所规定的培训和措施实施的结果是否解决了a)款中人员能力需求的各项问题,并非仅指某次培训效果;

—d)款作为随机抽查项目进行,允许在6.2.2的审核记录中不作专项表述;

—e)款是查记录,重点是特殊工程和重要人员的资质文件,每类不少于1个,若没有此类工种和人员时,在记录中写明,否则视为漏审。

6.3 基础设施

其关键词是确定、提供和维护,适用时a)、b)、c)三条都要审核。一般企业仅写a)、b)两条即可。运输是指有特殊要求的运输,如危险品、易损件,有可能造成污染等物资的运输,需要特殊运输车或需要特制辅助运具的。审核记录应能反映出企业的规模(如厂房面积,其它条款如6.1和6.4等都不再记录其面积)、实力和特点,过程设备中的特殊专用设备应写出型号、名称、数量。有些企业有书面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平面布臵图、设备分布图、设备台帐、维修计划、设备档案,一二三级保养,大中小修、项修等具体要求,维修记录也相当齐全,这些作法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这些并不是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因此对没有这些文件的企业不能判为不合格,只要提供和维护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即可。这种情况下,应记录维修保养的职责是怎样落实的,写出具体的设备管理人,维护保养执行人,维修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人。

6.4 工作环境

应识别出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加强管理,创造好的工作氛围和安全清洁的工作场所,突出三个方面:

a)是否具备使产品符合要求的通用条件,有无隐患或潜在不合格;

b)产品对工作环境有无温湿度,噪音,防尘,防磁,防静电等特殊要求;

c)安全方面的要求,如防火,防磁等。

开展“5S”活动的组织应将该项活动纳入工作环境内容,不作深入审核,只在记录中反映其成果,但作为审核员应知道“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养”五方面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工作环境虽不属于专业条款,但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审核员如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应由专业审核员给予指导。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审核记录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a)抄录的ISO9001的7.1的内容,没有任何具体的实例;

b)只记录了7.1a的内容,未提及b)、c)、d)的内容;

c)质量目标同5.4.1,未提及产品的制造依据、性能、功能、寿命等方面的目标值。

在审核7.1时应注意到,7.1是第七章的纲,它是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进行策划,包括7.2-7.6的所有要求,但又不能代替7.2-7.6的具体要求,只是一个大纲或质量计划。

审核记录中应反映以下内容:

(1)特定产品、项目和非特定产品、项目都要明确其名称、型号等。

(2)按7.1的要求,顺序记录其策划内容:

a)质量目标和要求是指其制造依据,如图纸、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实样、工装等,以及所要达到的质量特性、功能特性和质量等级,顾客的特殊要求等,该目标也属 5.4.1质量目标的一部分;

b)产品实现中所需要的过程、文件和资源,其中的过程包括7.2-7.6中适用的过程,生产流程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为确保这些过程以及支持过程有效运行所需要的设备、人员,不可缺少的指令性文件,即可按生产流程、设备、文件、人员四方面来记录;

c)记录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其接受准则应写出文件编号或其他依据的编号,如检验用工装编号;检验活动中专用的计量器具等;

d)包括产品实现的过程记录和产品满足要求的记录,写出最主要的一、二种记录名称。

对策划的输出形式由组织自行决定,做好记录即可。

涉及多个认证范围时,以认证范围中的小类为单元抽样,分别审核,并记其所属专业代码。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应注意区分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和顾客要求的不同,顾客要求只是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一部分。审核记录中首先应反映销售产品的型号、名称、主要客户群,如果只是外销、不在国内销售的应特别表述清楚,这涉及到适用的法律法规范围,如客户名称是保密的,可作技术处理,不使其泄密为原则,如宁波某进出口公司等。

允许将7.2.1和7.2.2合并在一起审核、一起记录,但不能漏项。按审核计划中的产品类别,每类至少抽一个样,记录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客户名称(或代号)、合同编号(无此编号时写明签订合同或接受订单的年、月、日)、交付日期(或特殊要求)、评审人[确认人,合同签订人,接口头、电话、订单人(可视为确认人时)等]。对涉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要求的产品应评价其是否满足这些要求。评审的原则是每一个合同都要经过评审,但评审的方式、级别依具体情况而定,记录的格式也不要求使用专用表格,不经评审和没有记录都是不符合项。值得注意的是正确识别评审的方式,一般性合同,有产品储备来电话、订单即可发货的,即7.2.1的b)、c)、d)都已确定,顾客的要求确定(包括价格、交付方式、交付地点等)后,评审过程就已结束,合同上的签名、发货单上其他方式的记录(要有确定人的姓名)都可以作为评审结果的记录。

7.3 设计和开发

①关于设计和开发的删减。

1)删减仅限于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因此审核中应紧紧抓住能力和责任两方面的要求。如有的质量手册中写到:三年来未开发新产品,都是老产品,有成熟的工艺,故将7.3删减。这个理由是不充分的,只考虑对能力没有影响,但其责任由谁来承担?任何产品和服务的实现都是经历过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所不同的是设计和开发的形式,难易程度,输出的方式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找不到承担责任的一方,如顾客提供的图纸、实样、工装或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就不能将7.3删减。

2)有些服务行业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的实现过程的开发,因此删减了7.3。若其服务规范和服务提供规范已经得到了批准,也是可以予以尊重的。删减的理由是什么?只能是将设计和开发纳入7.1进行管理,不影响其能力和法规责任。

3)在7.3中的7.3.1-7.3.7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删减其中的7.3.2/7.3.3或其他的条款。

4)企业未作删减,但在审核中发现其不具备设计能力,如只做了工艺性设计,应与顾客充分沟通,说明删减的必要性。

这里顺便提一下仅有设计和开发的企业,如设计院、所等,7.3以外其他条款的删减,

7.4/7.5.2/7.5.3/7.5.4/7.5.5/7.6中的任何一条都可能被删减,但7.1/7.2/7.5.1不能删减,其中7.5.1是

有偿/无偿服务,如设计思想说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的处理。更不能删减8.2.4和8.3等第八章的条款,这两条的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和服务过程,如提供的设计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成套性、包装、标识以及施工过程的服务内容等均应按7.1的策划进行监视和测量,判断其合格与否。

②设计和开发的审核

a)抽样。按审核计划中的产品类别每类抽一个,如果将两类产品合并只抽一个样时,需要对合并的理由

加以扼要说明

b)老产品,多年未进行设计变更的企业。审核时不应按7.3.1~7.3.7的顺序进行,只需要将产品的历史、

演变和现状进行综合表述即可。其中应重点说明知识产权的属性,对生产的适宜性、指导性、完整性

c)企业不具备设计能力,其图纸、配方是通过协议或继承破产老企业的,只要不涉及侵权,可按b)的做

法进行综合表述,如有设计更改,只需对更改部分涉及的范围进行审核,如7.3.4/7.3.5/7.3.6/7.3.7。

d)7.3.1a)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是企业按照产品设计的复杂程度、涉及部门、采购产品状况等情况划

分的,如市场调查、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首批(件)试制、试验测量、试用等,而标准中

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只是插入各个阶段的一项工作。

7.4.1 采购过程

采购产品是指制造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电脑、空调以及桌椅办公用品应归到6.3a);工类模具应归到6.3b);专用运输车辆(辅助抵架)应归到6.3c);计量器具应归到7.6;不应和采购产品混在一起。采购过程的输入是7.3.3,即设计和开发输出,企业的采购部门若把6. 3和7.6的采购任务一起承担时,也不应作为7.4的审核任务。对供方的控制程度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并非所有采购的产品都要有合格供方,应允许市场随机采购,关键是看对产品的实现和最终产品有无不良影响。标准中的“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并不一定要形成文件,评价和选择供方也不一定非要形成文件,本条中仅要求保持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合格供方名单也仅是记录的一种方式。外包过程的供方应纳入合格供方进行管理,采用加强产品验证的方式也可以,在自己或其他审核员的记录中反映。

7.4.2 采购信息

采购计划、采购单是采购信息的证据,也允许其他方式的证据对采购产品的表述,适当时包括a)、b)、c)三条,并不是强制性要求,但涉及到法规性要求时如3C认证等采购信息中应予以表述。本条的重点是: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此项活动包括实施检验、试验、化验、试验、试用等一切检测试验手段,也可以依据供方的合格证明文件,也可以仅对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质量等进行验证,只要能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即可。如有到供方验证的情况时,审核记录应给予反映。

本条内容因其主管部门可能和8.2.4相同,允许与8.2.4合并审核,但两条的区别必须清楚:①7.4.3是采购过程的结束,是入库前进行的一项活动,而8.2.4也包括产品的组成部分的监视和测量,那是入库以后,包括库存期间、投产加工过程、出厂检验、客户使用中都可能发生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总成等的质量问题,组织是采取什么措施予以监视和测量的。②7.4.3没有要求保持验证的记录,而8.2.4中有此要求。③采购的产品是供方的产品,验证合格入库(付款)后才是本企业的物资,也才可以称为产品的组成部分。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审核中的抽样按审核计划中的产品类别,每类至少一个样。

本条款是执行7.1的策划或在7.1的策划大框架下进行深入细致的再次策划,使生产和服务的受控条件得到完善,如编制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其内容包括:

a)必须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7.3.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删减7.3时,就是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顾客提供的图纸、实样、工装等),或7.1中给出的有关文件,如服务规范等。这是实施细节策划的依据,应记录这些信息和细节策划的文件,如派工单、流程图等。但有的审核记录中只有派工单,而无任何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就偏离了审核的要点。

b)记录有没有作业指导书,写出其文件编号或文件名称。

c)使用适宜的设备。一是指7.1中规定的加工设备;二是指能满足精度要求的设备;三是关键设备,就是对

其适宜性的审核。

d)首先记录专用装臵。通用装臵的选择是否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

e)现场观察到的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当天看到的为主,也可追记近期的活动和记录,以确保过程的输出满足

规定的要求。

f)是对原材料的投产(装配)、过程检验、成品检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等过程输出质量的控制程度的审核,

是对这些活动的职责、权限和要求是否落实到位的审核,审核记录应能证明这些活动进行的有效性,如检验人员姓名,放行的产品,交付状态,有无售后服务活动等。本条款的a)—f)表明生产和服务的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若有失控的环节就是不符合项。

7.5.1的e)、f)仅审核检验活动是否正常进行并不强调检验记录,而8.2.4则是强调检验的依据和证据,即

产品符合性。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本条款不管是否删减都要再次确认,专业审核员在审核的全过程中都要留意是否有需要确认的过程,不要盲目相信质量手册中“无此类过程”的描述,也不要受前次审核结论的束缚,是否有此类过程应以事实为依据。能否正确识别需要确认的过程是审核员素质的体现,也是认证公司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体现。确认时注意以下几点:

1)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这里应特别注意其验证的准确率,如热处理,一般企业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打硬度。二是特种校验。这两种方法都受到部位和深度的限制,不能100%的反映质量状况,一般校验结果都注明仅对样品负责。若要100%确保其准确率,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反复验证,势必造成高昂的检验费。

2)是否合格,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能显现,这些过程通常涉及产品的那些与时间有关的特性,如疲劳寿命、耐腐蚀性等。

3)产品的质量往往由一组过程参数来保证,如温度、湿度、电压、电流、时间、清洁度等,确定并监视这些过程参数是操作者的中心任务。

以上的过程一般都是需要确认的过程。但在识别过程中应从产品的质量要求的程度来考虑。同时询问客户反馈的意见,是否发生过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过程的确认就是通常说的过程鉴定或合格评定。7.5.2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是指对过程的确认规定需确认的具体项目、内容和要求以及审查和批准的程序(不一定要形成文件)。审核记录中应反映确认的结果,如含有工艺参数的文件编号或由谁批准,操作人员的上岗证或由谁批准其上岗,等等。

再确认,一般是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使用的设备、操作人员、过程方法,接收准则发生变更或停产时间过长等,或组织认为需要时进行再确认。

关于7.5.2的删减理由的确认,应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要求为准则,而不是以企业的生产手段为依据,如黑色金属机加工后,多数情况下会有热处理和表面处理过程,这些都是典型的特殊过程,就不能删减。也不能因为是外协就可删减。应记录外包方的名称,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进行产品入厂复验,合作时间,有无质量问题以及确认人的姓名、单位、职务等。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分为:①法规性要求是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如汽车的车架号,发动机的出厂编号等②企业自行规定的追溯性要求,商标、厂名、工厂代号、产品出厂编号等,没有这两方面要求的可不审核此内容。

7.5.4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是指顾客拥有但在组织控制之下或由组织使用的产品、设施、信息、财物等,从顾客中购买的财产、半成品、总成等不在此范围之内。

7.5.5 产品防护

①防护产品范围: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②防护活动范围: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

③成品的防护应符合顾客要求

其中,标识仅指防护标识,如包装箱上的防潮、向上、防火、防压等标识,应与7.5.3的标识区别清楚。

7.6 监视和测量装臵的控制

1)其范围是为产品的符合要求提供证据的用于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的装臵。超出此范围的装臵,如采暖、供水、环境监测等,可以不予审核,即使一起审核,这个范围的缺失也不以书面形式提出。

2)强制性检定项目是关注的重点,应严格执行6号公告,其内容如下:

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

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1999年3月1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第6号发布)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能配臵、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规定(国办发[1998]84号),国家质量监督局决定对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是指除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方式,由企业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在本单位鉴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鉴定、测试,任何单位不得干涉。

三、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强制检定目录

的工作计量器具,应当进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符合者,企业不得使用。

特此公告

3)当测量活动的有效性与测量要求不一致时,应作为不符合项提出。

4)当不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的测量标准时,主要是指进口设备或自制的设备,偶尔有新制造的设备,当地尚未有标准计量器具。此时,其校准或检定的依据应记录下来就可以了,一般不提书面不符合项,以免引起争议。

5)正确区分监视用还是测量用计量器具,重点关注测量用装臵,但当监视的参数与产品质量特性密切相关时,也必须予以关注。

6)当测量要求较低,如其公差带为±0.1毫米,其计量器具检定的周期可以更长一些,或由组织比对确认也是可以的,只要能满足测量要求就可以,此时应记录其测量要求。

7)当测量要求较高,如其公差带为±0.05毫米以内,其计量器具不检定已无法保证量值准确,而企业又未将其列入检定计划时,应作为不符合项。

8)另外两种情况应在审核记录中反映:

a)测量装臵不符合要求(如偏离校准精度)的情况是否发生过;

b)计算机软件是否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

8.1 总则

可以作为归纳性审核条款记录组织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的策划并实施的情况,不能漏掉统计技术的应用的确定。但需注意的是,没有应用过任何统计技术的企业是很罕见的,只是文件中未明确其应用的方法和程度,如PDCA、分层法、对策表等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统计技术。

8.2.1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的监视包括获取顾客满意和不满意两方面的信息,监视的方法必须确定,在审核记录中应反映出确定的方法、信息量、业绩和改进的地方,是否计算出满意度不是标准的要求。

8.2.2 内部审核

审核记录中应反映:

a)策划的时间间隔、审核日期;

b)内审组长、成员的姓名;

c)审核的范围,若有超出ISO9001的情况,应有说明;

d)内审程序文件中规定的记录及其实施结果;

e)内审中有几个不符合项;

f)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验证人、日期;

g)内审员是否审核了自己的工作。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①控制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不仅仅是产品实现过程)

②目的:证实过程实现预期目的的能力

③方法:适合企业特点的方法,如现场查看、碰头会、电话询问、摄像、照片、目标考核、统计报表等;生

产过程中对过程参数的监控和测量记录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统计技术的应用,如控制图等;资源确认方法,即投入(人员、材料、设备等)产出对比验证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的是:

a)8.2.3的范围与8.2.2相同,但侧重不同,8.2.3总是把当前有问题的过程作为重点,监视的频次多,

甚至全天候监视;

b)企业以生产(服务)过程、采购、销售过程为重点,其他过程视情况而定,并不违犯标准的要求;

c)5.6/8.2.2/8.2.4等过程的实施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是有本质的区别,更不能代替8.2.3的要求,适宜

的方法中不包括管理评审和内审;

d)不能把8.2.3和8.2.4混为一谈,如检验员用卡尺测量某个零件是进行产品的验收,是8.2.4的工作,

检验科长也使用卡尺测量同一个零件,将测量结果对比,是对检验员工作质量的监视,是8.2.3的工作;

e)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审核中不能漏掉此点;

f)8.2.3中不要求提供记录,无记录时以受审核方领导口头介绍的为据。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①对产品的组成部分的监视和测量和7.4.3是有区别的,审核记录中应注意,详见7.4.3的说明。投产加

工、装配前首先要看其有无合格证明文件(有可能与入库前的文件有变动)请注意审核组内部协调,不

要重复审核。其它内容也一样,同一个条款/活动不能由两个审核员在同一个部门重复审核,会得出相差

很大的结论。

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指投产开始到成品检验之前的各工序之中和工序之间的监视和测量,如首件检验,

过程中的巡检,半成品的验收,某些关键,重要特性的验证等。

③成品检验(出厂检验)应按审核计划中的产品类别抽样,每类至少一个。有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应对

照标准审核,以确认符合程度,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型式检验报告,例行检验报告,非例行检验报告等

都可以作为符合性证据,在记录中反映这些报告的编号、时间、结论和报告单位等复现性信息。

④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性质的判定:

a)记录不完整,检验员偶而漏签姓名等判为观察项

b)没有记录、检验员从来(或连续一个月以上)不签姓名应判为一般不符合项

c)不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没有法人批准或客户认可)就出厂未达到国家、行业标准等应判为严重不

符合项。

8.3不合格品的控制

①控制范围: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②控制目的:防止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③审核记录中应反映:

a)程序文件的编号或名称;

b)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臵的职责和权限;

c)现场看到的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d)不合格品的性质及采取措施的记录;

e)交付和使用后是否发现不合格品及处理结果;

f)不合格品纠正后重新验证的记录。

④在8.3 中仅记录“未发生不合格品”视为漏审

8.4 数据分析

①数据范围:与产品质量和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

②控制目的:证实QMS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实施改进。

③数据分析应提供的也是审核记录中应反映的信息:

a)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

b)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信息;

c)过程、产品特性及趋势信息,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产品、过程、体系的相关信息。

④信息量不足或未能提供出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都是一般不符合项。

⑤未形成文件不作为不符合项,但可以提出最好形成文件的建议。

8.5.1 持续改进

①策划持续改进即确定持续改进目标,所需资源和活动安排等。

②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不等于有了以上活动就等于或代替了持续改进,更不能照抄标准内容代替审核记录,其他

条款亦然,标准内容是要求,审核记录中是证据,这种低级错误不能犯。

③标准没有要求持续改进必须有形成文件的质量计划,对于有此质量计划的企业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④此条款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持续改进十分重要,应鼓励企业重视持续改进的策划。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8.5.2的审核记录仅写:“近半年无书面纠正措施”;8.5.3仅写:“未发生预防措施”。这是审核不够深

入的反映,都没有回答实际上是否采取了措施。一个组织半年不采取纠正措施,也不采取预防措施是不可能的,除非已经停业。这样的记录,客观上反映了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8.5.2和8.5.3失效或未运行。“缺少或未实施/保持一个或多个标准条款的要求”是属于严重不符合项,对此,每个审核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十一、认证范围的确认

认证范围的确认是审核组长或组长委托的专业审核员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该范围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应准确表达企业申请的并经审核证实了的业务范围,所谓证实即在审核记录中能查到审核范围中的所有产品,具体反映在以下条款之中:

1)7.2合同评审中,按专业代码抽样,每个企业中至少有一个。

2)7.1产品实现的策划,每个专业有一套策划输出的方案

3)7.5.1每个专业有一套反映受控状态的纪录

4)8.2.4成品检验纪录,覆盖各个专业产品,每个专业至少一个。

在初次审核中与客户共同确认范围,如有变动可在客户信息确认表上划改,必要时,请客户在划改处签名。

十二、建筑、监理、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审核

必须对在建的施工现场和监理现场进行审核,并记录现场的项目名称、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必要时,还应记录行走线路图、抽样方案等。没有现场的审核纪录,视为重大不符合项。

十三、关于审核纪录的要求

审核纪录应为有效纪录,只要能满足取证的基本要求即可,如审核8.2.4抽查出厂检验纪录,应记录该检验纪录的编号和检验结论。对于无编号的检验纪录,应纪录该检验记录中的检验日期、班次、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批次和检验结论等具有唯一可追溯性的信息,不要过度将具体内容都记下来。为了客户的信息保密,不提倡复印企业的检验报告和检验纪录。

审核记录中应反映出现场审核的情况,如记录行走路线、工位、现场使用的设备、作业指导书、产品批号;对于当天没有生产的产品,应指出现场看到的设备(编号/名称),以评价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只能说明你是在办公室审核的,是否去过现场就没有了证据。

对于上次不符合项的确认,不能只记录“询问了上次纠正措施的情况”,而应按上次不符合项的编号顺序逐一描述,并注意以下四点:

1)涵盖不符合项的核心问题;

2)制定了几项措施;

3)落实了几项措施;

4)至确认时止,此问题有无重复发生。

确保审核纪录的完整性是审核员的职责,但在审核过程中,应以察看现场、查阅文件和沟通密切结合的形式进行。有的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2个小时中,几乎没有向受审核方发问,也没有对审核方的任何评价,一直在抄纪录。这种做法就不能及时向受审核方指出有没有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受审核方的任何反馈信息。这对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我们认证公司的形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十四、删减条款的确认由谁执行

应以企业的职能分配为准由执行该条款的审核员负责确认,涉及专业条款时应由专业审核员或由技术专家和该条款的审核员一起确认,在编制审核计划时应此原则执行。

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

检验机构内部审核流程简析及注意事项总结 实验室内部审核是质量负责人最重要的岗位职责,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年度内审计划,定期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目前,大多数的实验室都有制定相关的内部审核程序文件,但是对于内部审核工作的具体开展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笔者结合多年内审工作以及最新体系的学习,现将内部审核的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加以总结,仅供 内部审核流程 依据计划日程表及管理层需要制定内审年度计划表内部审核的周期通常应该为一年,内审必须在当年完成,不可跨年度。特殊情况下,可根据管理层需要时,决定是否做临时内审,也叫附加审核,比如说,对于很严重的不符合项情况下,才加附加审核,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详细可参考: CNAS-CL01 4.11.5 附加审核的要求。 一般的内审年度计划表则可以在本年度年初制定。属于年初制定五大计划的一种。 年初制定五大计划包括: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人员培训计划; 仪器校准计划;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能力验证计划。 年度内审计划一般是由质量负责人编制,由单位最高管理者批准实施。 组建内审组 质量负责人组织策划内部审核,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必须是经过20 个学时的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由单位出具内审任命书。 编制内审实施计划表(内部审核方案)此处编制的计划表是针对本年度本次内审实施计划,不是年初制定的年度内审计划。内审实施计划表是针对本次内审的详细计划,内审前一周下发相关部门科室内审实施计划表,相关科室提前准备材料。内部审核计划表要包含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日期、审核组名单、首次会议具体时间、审核日期时间、受审核部门及其对应的要素条款,相应实施内审的审核员姓名,末次会议时间、审 核报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如图,内部审核方案表供参考。 内部审核方案表

1.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现场记录表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及现场记录表 □GB/T19001□GB/T50430□GB/T24001□GB/T28001 受审核部门(现场)质量部审核时间陪同人员页码 体系要素检查要点及检查方式现场记录(评价栏中,合格划“√”其余须用文字记录) 评价 Q QJ E S Q: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E: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Q:是否识别和收集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户的需求及期望? 1.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 2.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 3.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 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审核员:日期:年月日审核组长:日期:年月日 1

□GB/T19001□GB/T50430□GB/T24001□GB/T28001 受审核部门(现场)质量部审核时间陪同人员页码 体系要素检查要点及检查方式现场记录(评价栏中,合格划“√”其余须用文字记录) 评价 Q QJ E S Q: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E:6.2环境目标及 其实现的策划 S:4.3.3目标和方案Q:1、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 3、质量目标是否适用于公司? 4、质量目标是否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5、是否对质量目标进行监视? 6、是否将质量目标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 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更新? 8、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并保存? E/S:是否建立QEOH目标,目标是否围绕职责、是否围绕部门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并考虑风险和机遇? 目标值、目标项适当时是否提供?目标是否选择适当的参数来量化评价?如何沟通?E:通过哪些方法实现目标? 评价目标结果的参数是哪些? 审核员:日期:年月日审核组长:日期:年月日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 现场审核记录作为审核证据的信息载体,记录了审核中所收集到的、已经证实的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适当信息,表明了审核所取得的结果,并提供了审核所完成活动的证据。充分、适宜的审核记录是形成审核发现和得出可信的审核结论的基础,与审核实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3 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

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

现场审核和审核记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1 总要求 可以作为归纳性审核的条款,审核记录应覆盖4.1主要的要求,尤其应说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过程,或说明删减了哪些过程,如有ISO9001以外的内容应加以说明;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有无外包过程,如何控制?例如可包括,通过与供方签订协议而规定对供方过程的规范和或确认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现场检验或验证和或审核。并应纳入“采购”条款来监视其输出。 4.2 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哪些?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单独发行,还是纳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有多少个?有无三级文件?如有,应写出其类别,如管理制度,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验证规范等;质量记录。总之,记录中对应于4.2.1的a)、b)、c)、d)、e)的内容应有明确的体现,举例如下: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程序文件16个;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国家标准等,质量记录。 4.2.2 质量手册 可简要说明,现举例如下: 编号QM-01-2005 批准人:王刚实施日期:2005.12.1 其内容包括:质量方针,2005~2006年质量目标,删减条款为7.3,有删减的说明,对16个程序文件的内容进行了引用,其过程及相互作用的表述完整。 4.2.3 文件控制 程序文件,如QP-423-2005 审核的重点:文件的批准、发放、更改、废止作废和外来文件的控制,其他内容可放在各个过程的审核中进行。要有抽查文件的编号,批准人,接收人,管理人的记录。其中外来文件应是与QMS有关的文件,如顾客来文,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作业标准和主管部门的强制性规定) 4.2.4 记录控制 程序文件,如QP-424-2005 审核的重点:①保持记录的范围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21类以及产品研制生产的要求。②控制的内容是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理,重点查审核计划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③也抽查一个部门的执行情况(也可以放在其他过程的审核中进行)。④应反映抽样的证据。 5.1 管理承诺 在此条和5.2/7.2/8.2.1以及7.3.2/7.3.6/7.5.4等相关条款中的审核中突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重点审核:a)以何种方式向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组织的产品涉及哪些法律、法规,其传达方式能否满足要求,后面4条采用归纳表述的方式加以记录,也可采用引见方式陈述:b见5.3;c见5.4.1;e见6.1的审核记录。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审核中突出:a)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开展各种各类的销售活动; b)如何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c)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组织要求时应突出顾客所关心的与产品有关的特性:符合性、可信性、可用性、交付能力和售后服务等; d)审核中应记录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实例,例:产品招回,三包理陪,抱怨处理及服务等。 注:标准的7.2.1和8.2.1可协助本条款要求的实现,但不能代替或等同于5.2的实现,两者管理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 5.3 质量方针 审核中应突出:a)质量方针内容; b)质量方针是否与经营目的相一致; c)全体员工是否记住、理解和执行;

ISO现场审核检查表DOC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指导清单 项目编号: 受审核方名称: 审核人员: 审核组长: 审核日期:

使用说明 1.本检查指导清单按主要活动和过程编制,为现场审核提供指导。 2.使用本清单时,审核组应结合审核计划的分工情况和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过程,选用不同的清单内容。 3.在现场审核时,请审核员结合本清单的要求,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应关注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策划阶段: 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 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 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 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 通是否及时、顺畅?(5.5.3) 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 6.2) 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 二、实施阶段: 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4.1) 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 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 4.2) 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条款的要求?(7.4.2) 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 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 保证要求时; 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 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 7.4.3) 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7.4.3) 三、检查阶段:

ISO9000现场审核检查表(DOC)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指导清单 项目编号: 受审核方名称: 审核人员: 审核组长: 审核日期: 33

使用说明 1.本检查指导清单按主要活动和过程编制,为现场审核提供指导。 2.使用本清单时,审核组应结合审核计划的分工情况和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过程,选用不同的清单内容。 3.在现场审核时,请审核员结合本清单的要求,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应关注PDCA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策划阶段: 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 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 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 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 通是否及时、顺畅?(5.5.3) 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 6.2) 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 33

二、实施阶段: 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4.1) 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 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 4.2) 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a/b/c条款的要求?(7.4.2) 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 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保证要求时; 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 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 7.4.3) 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7.4.3) 三、检查阶段: 1.是否确定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按要求对此过程的实施进行检查?查证相关的检查记录。(8. 2.3) 2.是否对检查结果或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查证本过程目标的实现程度。(8.4、5.4.1) 四、改进阶段: 33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现场审核记录作为审核证据的信息载体,记录了审核中所收集到的、已经证实的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适当信息,表明了审核所取得的结果,并提供了审核所完成活动的证据。充分、适宜的审核记录是形成审核发现和得出可信的审核结论的基础,与审核实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 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 3 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 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 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 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5.2.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体系策划方案或质量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质量体系变更时是否策划,以保持质量体系的 完整性。 5.5.1职责和权限 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职责是否有明确规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这种规定。 5.5.2管理者代表 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参考要点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参考 General Checklist – ISO 9001:2008 for Document Assessment and Site Audit 通用检查表—— ISO 9001:2008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 Company公司: Current Address现地址: ....................................................................................... Post Code邮区编号:................. Tel电话: ................................. Fax传真: .......................................... Current Contacts现联络人: ....... ........................ Current Employees现员工总数: Assessment Scope审核范围: Washing and cleaning the Anti-static clothes and cleaned clothes............. Exclusions删减: 7。 3 ...........................Documents Submitted已提交之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Doc Assess Date文件审核日期: 2007-08-28 ..............Prog Date计划日期: Sep,12-13,2007.................. Site Assess Date现场审核日期: Sep,12-13,2007 ...... Lead Auditor主任审核员:............................... Team Members(s)小组成员: ...................................... Comments备注: ............................................................................................................................... ................................................................................... .................................................................... ............................................................................................ This document or attached notes shall be completed in sufficient detail to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depth and content of the audit. 文件及所附记录应充分且详尽地提供审核深度和内容的证据 (E) = enhancement/clarification澄清Compared to ISO 9001:1994 (N) = new requirement新要求 These notes are for guidance only and reference should be made to the specific terms of the ISO 9001:2000 standard. 本检查表仅提供指南,应参考ISO9001:2008标准的条款

一级建造师现场审核六大注意事项

年一级建造师现场审核六大注意事项 1.规定时间,规定地点 这是首先要注意的,绝对不能错过。你现在要准备的,就是将“毕业证”等证件的原件拿到身边,准备审核时用,提前几天才想起来就来不及了。尤其是报考增项的同志们,审核时需要“执业资格证书”原件,一定要提前向单位要过来,审核前几天才要的话,以很多人事部门的效率,怕是来不及,错过今年的报名。 相关新闻:年一级建造师报名资格审核时间汇总 2.填写报名 网报成功后,需要把报名表打印出来,做三件事:盖章、签字、贴照片。盖章,公司需要有相关资质,这个不用多说。但是这个不一定要公章,人力资源的章也是可以的,所以一般没有必要去麻烦找公章。签字,这个很多人会忘记,不过在现场临时签一个也没有关系。 贴照片,这个看起来不是什么技术活儿,但很多人却会在现场卡在这个地方,因为照片不符合规格。人事考试中心会明确规定照片的规格,如:2寸、蓝底、免冠、近期照。四个都得符合。很多人要么是白底,要么是很久前的照片,现在发型都变了,这些通常都是不能通过的,需要重新照,这就导致审核时,周围的照相馆生意火爆,而且收费比平时贵出好几倍。 有的地区还需要额外带上几张符合规格的照片,用作后期证件制作。 3.身份证 注意这个需要原件(有的地区还需要带上复印件)。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是让别人代为审核,那么需要你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写明让人代审的原因,然后签字。

4.毕业证 首先,如果你有多个学历证书,你在报名表上填写的是什么专业和学历,那就必须拿着对应的毕业证过去审核,不然也会通不过。毕业证是需要原件的,有的地区还需要带上复印件。 其次,如果你的专业,不是“专业对照表”上明确说明可以报考的,而是没有说明的“相关专业”,那你能否通过,就得听审核者的了。如果他说不行,可以稍作理论,但别太纠缠,没有作用的。(经验:一般审核时候有很多审核者,最好找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容易通过) 最后注意:千万不要拿着假证书过去拼运气,审核的人很多都能分辨真假证件,而且一旦发现是假的,立即没收,取消报考资格,并拉入黑名单。 5.高中、中专毕业证,有时会有大作用 如果你的学历和专业都符合条件,但工作年限达不到,不妨带上你的高中毕业证或者中专毕业证,尤其是中专的,会有一定的作用哦。 6.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社保问题:(具体以当地报名通知要求为准) 报考一级建造师的人员须要有单位缴纳的社保,不接受个人缴纳社保(农保)人员报考,正在缴纳社保的单位跟报名系统内填写的现工作单位必须一致。所有报考人员都必须准备好单位社保缴费记录单证明(社保中心盖章有效)备查,社保缴费记录单上要显示有工作单位及缴纳年度。 其中对于工作年限刚超过一建报考年限要求的新考生(一般为1987年后出生)现场资格审核须同时提供满报考年限的单位社保缴费记录单证明。 一级建造师资格审核现场如对其他考生工作单位、是否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岗位及工作年限等有疑义的,考生同样需根据审核意见及时核补满工作年限的

一级建造师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现场审核,就是在规定的时间,拿着你的报名表和相关证件,去指定的审核地点,交给人考中心人员审查。通过审核后,才能参加一建考试。 1.规定时间,规定地点 这是首先要注意的,绝对不能错过。你现在要准备的,就是将“毕业证”等证件的原件拿到身边,准备审核时用,提前几天才想起来就来不及了。尤其是报考增项的同志们,审核时需要“执业资格证书”原件,一定要提前向单位要过来,审核前几天才要的话,以很多人事部门的效率,怕是来不及,错过今年的报名。 2.填写报名 网报成功后,需要把报名表打印出来,做三件事:盖章、签字、贴照片。 盖章,公司需要有相关资质,这个不用多说。但是这个不一定要公章,人力资源的章也是可以的,所以一般没有必要去麻烦找公章。 签字,这个很多人会忘记,不过在现场临时签一个也没有关系。 贴照片,这个看起来不是什么技术活儿,但很多人却会在现场卡在这个地方,因为照片不符合规格。人事考试中心会明确规定照片的规格,如:2寸、蓝底、免冠、近期照。四个都得符合。很多人要么是白底,要么是很久前的照片,现在发型都变了,这些通常都是不能通过的,需要重新照,这就导致审核时,周围的照相馆生意火爆,而且收费比平时贵出好几倍。 有的地区还需要额外带上几张符合规格的照片,用作后期证件制作。 3.身份证 注意这个需要原件(有的地区还需要带上复印件)。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你是让别人代为审核,那么需要你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写明让人代审的原因,然后签字。 4.毕业证 这个也是需要原件(有的地区还需要带上复印件)。 首先,如果你有多个学历证书,你在报名表上填写的是什么专业和学历,那就必须拿着对应的毕业证过去审核,不然也会通不过。 其次,如果你的专业,不是“专业对照表”上明确说明可以报考的,而是没有说明的“相关专业”,那你能否通过,就得听审核者的了。如果他说不行,可以稍作理论,但别太纠缠,没有作用的。(经验:一般审核时候有很多审核者,最好找看起来比较年轻的,容易通过) 最后注意:千万不要拿着假证书过去拼运气,审核的人很多都能分辨真假证件,而且一旦发现是假的,立即没收,取消报考资格,并拉入黑名单。 5.高中、中专毕业证,有时会有大作用 如果你的学历和专业都符合条件,但工作年限达不到,不妨带上你的高中毕业证或者中专毕业证,尤其是中专的,会有一定的作用哦。 6.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社保问题:(具体以当地报名通知要求为准) 报考一级建造师的人员须要有单位缴纳的社保,不接受个人缴纳社保(农保)人员报考,正在缴纳社保的单位跟报名系统内填写的现工作单位必须一致。所有报考人员都必须准备好单位社保缴费记录单证明(社保中心盖章有效)备查,社保缴费记录单上要显示有工作单位及缴纳年度。其中对于工作年限刚超过一建报考年限要求的新考生(一般为1987年后出生)现场资格审核须同时提供满报考年限的单位社保缴费记录单证明。 一级建造师资格审核现场如对其他考生工作单位、是否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岗位及工作年限等有疑义的,考生同样需根据审核意见及时核补满工作年限的单位社保缴费记录单证明、劳务合同、法人资质、工程师职称、建筑行业五大员证之一等证明材料。严禁非施工管理企业人员报考一级建造师。

实验室CNAS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实验室CNAS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一、授权签字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授权签字人的条件 CNAS-RL01《实验室认可规则》中要求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a)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工作经历,熟悉授权签字范围内有关检测/校准标准,检测/校准方法及检测/校准程序,能对检测/校准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了解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熟悉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和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认可要求; b)熟悉认可规则和政策、认可条件,特别是获准认可实验室义务,以及带认可标识检测、校准报告或证书的使用规定; c)在对检测、校准结果的正确性负责的岗位上任职,并有相应的管理职权。 授权签字人的权利 a)有权审核带有认可标志的检测报告及在报告上签字; b)有权拒绝在不符合要求的报告上签字; c)有权监督、指导授权签字范围内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 d)有权审核签字范围的过程文件,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e)有权监督认可标志的使用。 授权签字人的义务 a)对签字的检测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负责; b)对实验室违反认可委规定的行为,有向认可委报告的义务; c)检测结果发生重大失误时,有向认可委报告的义务。

授权签字人简单的自我介绍 a)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 b)在实验室从事的岗位: c)被授权签署报告的领域范围等。 二、如何确认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溯源性? a)国家级科研机构提供的参考标准(标准物质)是普遍被认可的; b)国家认可委认可的或国务院计量部门批准的机构所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 c)有合格证书的国际标准物质; d)技术文件明确指定使用的标准物质。 注:有证标准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出证的特性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三、什么情况下检测实验室的报告中必须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 ◆当顾客有要求时; ◆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 ◆当检测方法中有规定对检测结果加意见和解释(评价和说明)时。

(完整版)试验室过CNAS办公室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现场考核注意事项 (一)、软件组 1、每个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 2、清楚在质量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3、要仔细研究《质量手册》中职能分配表中的内容,找出哪些要素和程序文件与自己有关,然后认真阅读,并规范质量和技术行为。 4、现场考核时,各类人员参加座谈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交流,主要提问以下问题: (1)如何具体实现本单位质量目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本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分几层? (2)检测机构为什么要进行计量认证? (3)计量认证依据什么评审准则?评审准则有多少“要素”? (4)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是如何执行的? (5)本单位的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谁?他们的代理人是谁? (6)质量监督员是如何实施监督职责的?拥有哪些资源和权力?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采取了什么措施? (7)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是如何执行的? (二)、硬件组 1、产品检验数据的重复性如何保证?检验员对标准中一些定性描述如何理解? 2、出具检验报告后注意“三级”签名,尤其注意是否是授权签字人签发的?不要忘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 3、操作过程严格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4、对每个工位的技术规范要明白无误。 5、对各个人员上岗资格和每天开机检查要记录等要清楚! 6、检验现场要清除所有与检验无关的东西。 7、检验车间安全通道要畅通无阻,标识要明显! 8、所有人员要挂牌上岗。 9、所有参观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人员挂“参观证”件,评审专家挂“评审员”证。 10、正式评审时应对供电、供水部门联系好,防止突然停电停水现象发生,影响评审工作。 现场考核准备工作 1、准备好本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汇报材料。一般由总经理在首次会议中汇报。 2、将质量体系运行的所有档案或资料等统一集中存放并有专人负责,在考核时提供给评审组。 3、选择好联络员:软件组的联络员一般对质量活动要熟悉,硬件组的联络员要对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并要有解决突发事情能力的人。 4、准备好评审材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稿纸、笔,并用文件袋装好,每个评审员一袋,发放时让评审组长签字,评审结束后,统一收回,发现缺少质量体系文件要婉转和组长交流。 5、现场评审的首次会议要安排好会场,横幅要写正确:XXX公司计量认证现场评审首次会议。(末次会议) 6、现场评审会主动邀请当地主管领导出席。 7、住宿和接待工作要做得周到。要清楚男女评审员各几人,安排好住房,评审组什么时候到一定要提前电话联系,不要评审员到了无人接待。 8、评审组组长与总经理交换评审结论时,总经理发现有异议或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不符合项,要大胆的提出来,以别及时纠正减少不符合项。事后提出不给确认。

审核前的注意事项

API审核前的注意事项 一、现场审核回答注意事项 1、不要说:没有,不知道(要说有资料、要去找) 2、不要多说话,问什么,答什么 3、不要多提供资料,除必要的以外,他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二、记录 1、文件编制——经审核批准——文件发放——文件更改 2、培训考卷——效果评定——培训计划完成——(与生产现场一致) 3、员工花名册——员工培训履历表(档案)——上岗资格确认 4、目视检查记录(医院盖章)——全部检验员和无损探伤人员 5、设备建立台帐——设施保养计划——保养记录——日常保养维修单 6、工装模登记表——工装履历表 7、工作环境检查表——设备完好情况检查表——仓库物质检查表 8、合同评审(产品标准、裸管、光端,自提)——合同台帐——完成情况 9、供方能力调查表(9000证书)——供方实地考察(理化单位)——合格供方名录——供方业绩考核——供方评定记录 10、采购计划(总经理批准)——采购订单(合同)产品(采购依据标准)——检验通知单

11、生产计划(制定依据)——生产报表(完成情况) 12、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顾客满意度统计分析(分析数据) 13、进货检验记录——生产工艺卡——开卷记录——焊接记录——热处理控制记录——成型检验记录——平头记录——水压记录——超声波检查记录——成品检验记录——测长称重记录——成品入库单 14、不合格品处理单——纠正预防措施——不合格品总汇 15、纠正、预防措施表——纠正、预防措施表汇总表 16、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检查表——计量器具历史记录——计量器具发放记录(均有证书) 17、数据分析——会议记录(每个月至少一次,总经理参加) 18、特殊工序(焊接、热处理、无损探伤)——工艺评定——设备检定——人员资格 19、内审计划(分组)——实施计划——检查表——内审报告 20、管理评审计划(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报告——改进计划表 三、准备资料 1、所有的计量器具要有检定证书 2、钢板要作化学分析,机械性能报告 3、本厂的压扁、拉伸、冲击、金相、化学成份,机械性能报告。 4、各种作业指书、工艺规程——操作培训资料 5、焊工外培——培训资料

如何做好审核记录

如何做好现场审核记录 摘要:审核记录是审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足够重视。针对公司近年来体系内部审核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根据个人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简单实用的审核记录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公司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关键词:现场审核记录 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现场审核记录是收集审核证据并形成审核发现全过程的文字记载。必要时,审核记录可为追溯提供事实依据,也可为下次审核方案的策划提供参考,以保持审核的连续性,是审核案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运行已达7年,期间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内外部审核,也培训和煅练了很多质量体系内审员。审核记录是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的一项基本工作,相信对所有内审员来说都不陌生。作为公司标准质量管理人员,我认为审核记录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质量,也体现了一名审核员把握现场审核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现场审核记录,提高审核质量呢?对此,我将自己在此项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经验作了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司内审员都是兼职身分,平常各自工作繁忙,对质量审核工作接触、了解不多,往往也就是在每年一次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中才会编制检查表,记录审核情况,因此难免会因不熟悉标准条款要求,现场取证经验不足,在审核技巧或现场把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公司近几年质量体系内审的审核记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记录内容与标准条款要求有所偏离,不够准确。如:5.5.3 “内部沟通” 的审核,常见记录内容是“经常沟通,非常有效”。 2、 记录内容有判断无事实,即记录中有明确的“符合要求”的结论,但无事实依据。如:

供应商现场审核技巧

供应商现场审核技巧 供应商审核注意事项及审核技巧 在对供应商进行现场的 QSA、QPA 审核时,应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一、首次会议和结束会议的准备: 1、首次会议:目的在于: A 向供应商代表介绍审核组成员 B 确认审核的范围、目的、计划安排、审核进度 C 在审核组和供应商代表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络渠道(陪同人员) D 促进供应商代表积极参与 2、结束会议目的在于: A 现场审核的总结,确认审核发现的问题点 B 报告审核结果,宣布审核结论 C 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和后续的整改回复 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根据 QSA、QPA 审核表按审核计划的日程安排,通过现场观察、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与供应商人员的交谈和提问,必要时经实际测定等调查方法,抽取一定的样本,查证发现问题和获取客观证据,以确定相关条款的符合性、判定最终审核结论。 审核的基本方法是抽样检查,但如何抽取样本,查证记录、发现问题和获取客观证据,则必须掌握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1、审核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 4 种: A 按部门审核是以部门为中心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的要求以受审核部门有关的内容条款为主线进行审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审核效率高,但要求审核员对审核的条款很清楚,同时充分了解受审部门的职责。 B 按活动审核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审核,一个活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审核时要覆盖涉及的有关部门,但应以主要的业务职能部门为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

目标集中,易体现与审核的符合性,但要求审核员注意掌控,主抓主要职能部门。 C 顺向追踪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先后顺序进行审核。如从文件内容查到实施情况,从订单评审开始到产品的交付等(可以事先准备好公司与供应商合作的具体订单信息)。优点是可系统了解体系运行的整个过程,可观察查证接口协调情况,要求审核员对体系的运行有整体的了解。 D 逆向追溯按照质量体系运行的反方向进行审核,如从实施情况查到文件从交付查到订单,从形成的结果到影响质量的因素。优点是从结果查起针对性强,易发现问题。 2、现场检查要注意调查取证的方法,以便收集较多信息,获取可信的客观证据。归纳为“问、听、看、记” : A 问:要善于提问,以检查表为主线,抓住主题,适当延伸 B 听:要注意倾听,观察对方的态度、表情及反应,并适当引导 C 看:要仔细观察,注意现场环境、设备、产品和标记,查看有关文件和记录,通过测量、讨论和其他手段获取客观真实信息 D 记:要作好记录,“口问手写” ,对调查获取的信息、证据作好记录,包括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描述、凭证材料、涉及文件记录等,以做判断的依据。 三、审核过程的控制 1、审核进度的控制:通常情况下,在审核之前应按审核成员组成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核分工,作好大致时间计划,在审核过程中注意审核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控制。 2、审核活动的控制: A 样本策划的科学合理性。审核的基本方法是抽样,一要保证一定的数量;二要注意分层抽样;三要适度均衡;四是独立抽样。 B 辨识关键过程,评定主要因素。特别是做 QPA 审核时,要针对供应商提供产品类别辨别其制程的关键点及产品的关键参数的控制,明确审核的重点。 C 重视控制结果。行业和产业的不同,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控制形式也各不相同,审核应以控制效果为客观证据,重结果、轻形式,依据客观来评价符合性。 3、审核结果的控制 A 以可追溯的客观事实为基础,判断合格与否,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

怎么做现场审核记录

怎么做现场审核记录 审核记录是审核员在现场审核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所有内审员来说都不陌生。但如何做好现场审核记录或者说审核记录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一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质量,也体现了一名审核员把握现场审核的能力。就此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一、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公司内审员都是兼职身分,又频繁的流动,对质量审核工作接触、了解不多,所以,“专”不可能,“精”也就谈不上了,往往也就是在每年一次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中才会编制检查表,记录审核情况,因此难免会因不熟悉标准条款要求,现场取证经验不足,在审核技巧或现场把握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记录内容与标准条款要求有所偏离,不够准确。如:“内部沟通”的审核,常见记录内容是“经常沟通,非常有效”或“有沟通”。 2、记录内容有判断无事实,即记录中有明确的“符合要求”的结论,但无事实依据。如:“职责、权限的划分”审核,记录内容是“问XXX,回答正确。”答的是什么却无从知晓,根本无法判定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记录过于简单,缺少实际内容,无法作为认证决定的依据。如:“顾客满意”的审核,记录内容是“有采集记录及分析结果。” 二、审核记录的作用 根据国标中质量管理相关标准的阐述,审核记录的作用可概括为记录审核证据、记录审核发现、为审核结论和认证决定提供支持依据三个方面。因此,要满足以上要求,审核记录应包括足够的细节,使它能反映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判断认证标准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记录中应记有每个符合的审核发现及其支持的证据和每个不符合的审核发现及其支持的证据,用以支持认证决定的判断。 在审核工作中,按照每一次的审核计划,审核总体时间是一定的,审核记录

2015版ISO9001叫你如何进行供应商现场审核的

供应商现场审核的“六大关注点”及“四项基本原则” 2017-07-22 前言 供应商管理过程中,现场审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潜在供应商评估,新产品开发,生产件批准,供应商体系开发,问题分析与解决等环节,都需要对供应商的生产制造现场进行审核。而往往审核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审核员经验丰富且具备熟练的审核技巧,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供应商生产制造现场进行有效的评估。 1为何需要关注生产制造现场? 丰田的大野耐一将现场观察做到了极致,甚至在工厂休息日,他也会带管理人员到现场,让人站在车间安静地观察半个小时,然后指出需要改善之处。而中国的企业,许多企业管理者对很多问题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认为无伤大雅,或者认为无法改变。也有很多管理者往往对直观信息熟视无睹,只对数字情有独钟。 企业运营是一个大系统,所有环节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通过现场的任何细节,均可知微见著。任何大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现场找到根源。即便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走马观花,只要抓住重点,也能充分掌握生产制造过程的关键信息。 2关注点1:现场氛围 在现场首先可以直观地看到最真实的员工精神面貌,士气高昂的员工与邋遢、冷漠的员工会形成鲜明对比。与现场工人交谈几句,从工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可以得到重要的第一印象,因为这些直接反映了工人的情绪及对工厂的满意度。有一家工厂,大部分车间都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一眼看过去,工人们劳动热情很高,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效率相对更高,产品的质量也会让人更有信心。 在车间走动可以注意观察是否有忙闲不均的现象,例如机器在自动加工的时候,工人长时间在旁边无所事事,或者是有的工位上的工人在长时间等待物料。存在这种现象说明工厂缺乏精益管理,人员利用率低,闲散的员工也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氛围,整体工作效率低,成本必然更高。 另外,应该留意车间的光线是否充足,空气流通是否顺畅,现场是否有异味,噪音是否太大,车间是否整洁,因为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心情,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很难想像一个现场氛围懒散、低落、冷漠,员工或心怀怨气或无所事事的工厂能够做好产品、创造效益。3关注点2:空间利用与布局 中国的很多工厂都好大喜功,生产车间越大越好,结果往往利用率很低,设备及工序布局很分散,除了浪费空间外,物料也在工厂中进行着大量无谓的搬运。而日本的多数工厂看起来没那么壮观,甚至略显局促,但是空间利用率高,流转效率也很高。 生产车间大,物流线设计不合理,就会出现:生产制造过程同一批零件从A区搬到B区加工完后再搬回A区做后道加工,然后搬到C区处理,最后还要再搬回B区,造成了严重的物流浪费。原则上当天使用的生产物料应沿生产线存放,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存储。工具和工装摆放应尽量靠近机器。工厂布局应保证产品流动的顺畅性,尽量避免任何隔断。如果在一个工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