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评价成其谦(第三版)计算题答案

投资项目评价成其谦(第三版)计算题答案
投资项目评价成其谦(第三版)计算题答案

计算题答案

第2章

5.解:

①P = ―T1+T2(P/F,i,4)+T3(P/F,i,10)―A(P/A,i,6)(P/F,i,4)

②F = T3 + T2(F/P,i,6)―T1(F/P,i,10)―A(F/A,i,6)

③A = [-T1(F/P,i,4)+ T2 + T3(P/F,i,6)](A/P,i,6)

6.解:设n 年还完。1200

则A=250的个数为:n-2+1= n-1 个。

故:1200 = 250(P/A,6%,n-1)(P/F,6%,1)

(P/A,6%,n-1)=1200÷250÷0.9434=5.088

查表知n—1在6—7年之间,插入:

5.088 —4.917

n—1 = 6+ = 6.257 ≈6.3年

5.582—4.917

∴n =7.3年

7.解:5000=500(P/F,8%,1)+1000(P/F,8%,2)+1500(P/F,8%,3)

+2000(P/F,8%,4)+X(P/F,8%,5)

X=(5000—500×0.9259—1000×0.8573—1500×0.7938—2000×0.7350)÷0.6806 =(5000—462.95—857.3—1190.7—1470 )÷0.6806

=1019.05÷0.6806=1497.28(元)

方式3:A=80(A/P,10%,4)=80×0.31547 = 25.24

总金额25.24×4=100.96

方式4:F=80(F/P,10%,4)=80×1.464=117.12

总金额即117.12

第3章

7.解:与书上原题一样,需要求出i=0.04;A=200美元。现金流量图仅有15年(30

期)的区别。

下面我们依题意使用试算内插法计算IRR:

设NPV=0,

即—4750+200(P/A,IRR,30)+5000(P/F,IRR,30)=0

设i1=5%,则NPV= —4750+200×15.372+5000×0.2314

= —4750+3074.40+1157= —518.6

设i2=4%,则NPV= —4750+200×17.292+5000×0.3083

= —4750+3458.4+1541.5=249.9

% 3.4

% 3.0

% 4

%)

4

%

5(

9.

249

6.

518

9.

249

%

4

=+

=

-

+

+

=

IRR

而投资者半年计息一次(15年30期)的机会成本=0.1/2=5%

因为4.3%达不到5%的要求,故该债券现在不能买。

8.解:将残值作为收益

AC A= [—3400—2000(P/A,12%,3)+100(P/F,12%,3)](A/P,12%,3)= [—3400—2000×2.402 + 100×0.7118]×0.41635

= [—3400—4804+71.18]×0.41635

= —8132.82×0.41635= —3386.1≈—3386

或者:AC A = —3400(A/P,12%,3)—2000 +100(A/F,12%,3)

= —3400×0.41635—2000+ 100×0.29635

= —1415.42—2000+29.6 = —3385.82≈—3386

AC B =[ —6500—1500(P/A,12%,6)+500(P/F,12%,6)](A/P,12%,6)= [—6500—1500×4.111 + 500×0.5066]×0.24323

=[—6500—6166.5+253.3]×0.24323

= —12413.2×0.24323 = —3019.3≈—3019

或者:AC B= —6500(A/P,12%,6)—1500+500(A/F,12%,6)

= —6500×0.24323—1500+500×0.12323

= —1580.99—1500+61.6= -3019.4≈—3019

∵AC B<AC A∴B优

9.解:

2000

A= [1000(F/P,8%,2)+1500(F/P,8%,1)+2000](A/P,8%,10)= [1000×1.166+1500×1.08+2000]×0.14903

=713.2575 (万元)

10.解:(1)通过累计净现金流量,求出Pt。

0 1 2 3 4 5 6 7

NCF ―300 ―400 0 200 200 200 200 200

∑NCF -300 ―700 ―700 ―500 ―300 ―100 100 300

―100

Pt = 6 -1+ =5.5(年)<6可行

200

ROI= 180/ 700 = 25.7%>25% 可行

NPV = ―300―400(P/F,10%,1)+200(P/A,10%,5)(P/F,10%,2)= -37.32 (万元)<0 不可行

(2)据计算结果来看,发现各指标所得结论不一致。

因为静态指标Pt和ROI各自的缺陷(按教科书详答)和一定的适用范围,以及NPV的优点(请详答),应当以动态指标NPV的结论为准,即项目不可行。

11.解:(1)-8000+1260(P/A,IRR,8)= 0

(P/A,IRR,8)= 8000 / 1260 = 6.3492

当IRR=6%时,(P/A,IRR,8)=6.210

当IRR=5%时,(P/A,IRR,8)=6.463

6.463-6.3492

∴IRR = 5% + (6%-5%)= 5% + 0.45 = 5.45 %

6.463-6.210

解:(2)设使用年限为n,求使NPV=0时,n =?

-8000+1260(P/A,10%,n)= 0

(P/A,10%,n)=8000 / 1260 =6.3492

∵若n =10,则(P/A,10%,10)=6.144;

若n =11,则(P/A,10%,11)=6.495

6.3492-6.144

∴n = 10 + =10 +0.58 =10.58 (年)

6.495-6.144

因为在i=10%的情况下。n越大,(P/A,10%,n)的值越大,故只要n≥10.58年,即可保证NPV≥0,即使用年限至少为10.58年,该设备才值得买。

12.解:计算各方案的NPV和IRR

方案NPV(10%)IRR

A 434.21 16.3%

B 1381.58 22.9%

C 1355.26 19.7%

D 1718.42 19.8%

(1)如果无资金约束,方案D优。因为其NPV最大。

(2)若使B最优,必须使其他方案都不可行,只有B可行。则22.9%≥i>19.8% (3)若ic=10%,本应方案D优,如果企业实施B方案,则在经济上的损失为:

损失净现值1718.42-1381.58=336.84 (万元)

13.解:因两证券初始投资相等,根据伯克曼规则,采用证券A-B的增量现金流量,即除0外,第1个现金流量符号为负。0-4年增量现金流量为:

0,-5,-1,2,5

利用Excel表求出△IRR A-B=6.2%>6% 故“投资大”的A优;

利用Excel表计算△NPV A-B=0.03(万元),也证明方案A优。

第4章

6.解:总投资=3000+2000+200×12 +400 +600=8400(万元)

计算各融资方案在总投资中的比例:

银行贷款:3000/8400=35.7%

发行债券:2000/8400=23.8%

普通股票;2400/8400=28.6%

海外捐赠;400/8400=4.76%

企业再投资资金:600/8400=7.14%

K* =6.03%×35.7% + 8.2%×23.8% + 10.25×28.6% +8.2%×4.76% +8.5%×7.14% =2.15%+1.95%+2.93%+0.39%+0.61%

=8.03%

因为已知发行债券的资金成本为8.2%,企业机会成本为8.5%,都大于K*,故取最低期望收益率取8.5%

最终i= 8.5% + 2.5% = 11%

第5章

5.解:由于必须购买两快餐中的一个(不论是否可行),所以我们可以不管投资小的方案是否可行,直接进行增量指标的计算。

两方案的增量净现金流(汉堡包减比萨饼)如下所示:

年0 1 2 3

△NCF -30 20 20 20

列方程△NPV=0 即:△NPV=-30+20(P/A,△IRR,3)=0

(P/A,△IRR,3)=1.5

根据给出的提示(P/A,30%,3)=1.816 ;(P/A,40%,3)=1.589

可以判断,△IRR>40% ,即大于最低期望收益率30%。

∴投资大的汉堡包方案较优,应当选择购买汉堡包许可经营权。

6.解;本题仅有费用现金流,方案寿命期不等,故选用AC指标进行比选。

AC1=40000(A/P,20%,5)=13375.2 (元)

AC2=30000(A/P,20%,3)=14241.9(元)

AC1<AC2故选择方案1,即40000元的漆

如果方案2——寿命3年的漆,降价为20000元,5年的漆价不变

则AC2=20000(A/P,20%,3)=9494.6(元)

这种情况下方案2优,应使用降价为20000元的漆。

7.解:鉴于技术进步比较快,设备方案不可能重复实施,故不能使用AC指标(它隐含着重复实施的情况)。所以我们设定以方案A的寿命为分析期,需要计算设备B可回收的账面价值(净值)。假设按直线折旧法,后3年的账面价值为;

(16000-4000)

16000—×6=8000(元)

9

PC1=9000+5000(P/A,10%,6)=9000+5000×4.355=30775(元)

PC2=16000+4000(P/A,10%,6)—8000(P/F,10%,6)

=16000+4000×4.355—8000×0.5645

=28904(元)

PC2<PC1,故方案2优

8.解:①各项目现金流量图如下所示:

NA V A=[-10+4(P/A,10%,5)(P/F,10%,1)](A/P,10%,6)= 0.86921

NA V B=[-15+5(P/A,10%,6)(P/F,10%,1)](A/P,10%,7)=0.98515

NA V C=[-22+6(P/A,10%,7)(P/F,10%,1)](A/P,10%,8)=0.85341

∴若只建一个项目,应当选项目B。

解②:只选一个方案的状态省略,因为它们的NPV均小于两个方案的NPV。3个方案都选的组合总投资超出限额40万元,故不在分析范围之内。

组合状态投资总额NA V总额

序号 A B C (万元)(万元)

1 1 1 0 35 0.86921+0.98515=1.85436

2 0 1 1 37 0.98515+0.85341=1.83856

3 1 0 1 32 0.86921+0.85341=1.72262

∴在限额40万元的情况下,应当选择第1组,即A+B 方案组。

第6章

8. 解:首先求出项目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C—Cf (5200—2000)104

Cv= = =640 (元/ 件)

X 50000

Cf 2000×104

BEP(X)= = =14706 (件)

P—Cv 2000—640

这是保本时的最低产量,在其他因素为预期值(即不变)的情况下,高于14706件即可获利。与项目设计产量(5万件)相比,1.4万件是比较低的数额。故说明项目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Cf 2000×104

BEP(P)= Cv+ = 640 + =1040 (元/ 件)

X 50000

这是保本时的最低价格,在其他因素为预期值(即不变)的情况下,高于1040元/件即可获利。与项目预测价格(2000元)相比较,1040元/件是比较低的,故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X* 14706

BEP(E)= = = 29.4%

X 50000

这是保本时的最低生产能力利用率,近30%,值比较小,说明项目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故综合来看,该项目的风险比较低,(或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9.解:(1)计算IRR的目标值

NPV = —1000+(450—280)(P/A,IRR,10)= 0

IRR=11.03%

(2)计算I、S、C分别变化±10%时,对IRR的影响。

①固定其他因素,设I变动的百分比为X

X=10%时:NPV =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1100+170(P/A,IRR,10)=0 IRR=8.81% X=—10%时:NPV= —1000(1—10%)+170(P/A,IRR,10)= 0

NPV= —990+170(P/A,IRR,10)=0 IRR=13.62%

②固定其他因素,设S的变动百分比为Y

Y=10%时:NPV= —1000+[450(1+10%)—280](P/A,IRR,10)=0

NPV= —1000+215(P/A,IRR,10)=0 IRR=17.04% Y=—10%时:NPV = —1000+[450(1—10%)—280](P/A,IRR,10)

NPV = —1000+125(P/A,IRR,10)= 0 IRR= 4.28%

③固定其他因素,设C的变动百分比为Z

Z=10%时:NPV=—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42(P/A,IRR,11)=0 IRR=6.94%

Z=—10%时:NPV = —1000+[450—280(1—10%)(P/A,IRR,10)

=—1000+198(P/A,IRR,10)= 0 IRR=14.83%

(3)计算每个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系数S AF、临界点和临界值。

①计算敏感度系数S AF

可以看出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NPV 的影响S >C >I 。可以认为S 是最敏感因素。

② 若 使NPV ≥0,I 、S 和C 允许变动的范围(临界点和临界值) 令NPV = —1000(1+X )+170(P/A ,10%,10)=0 —1000—1000X +170×6.144=0 1000X=44.48 X=4.45%

即若使NPV ≥0, I 的变动范围是X ≤4.45% 当X=4.45%时, I 的临界值为1044.5万元。

令NPV= —1000+[450(1+Y )—280](P/A ,10%,10)=0

—1000+[450+450Y —280]×6.144=0 —1000+170×6.144+450Y ×6.144=0 2764.8Y= —44.48 Y= —1.6%

即若使NPV ≥0,S 的变动范围是Y >—1.6%. 当Y=-1.6%时,销售收入的的临界值为442.76万元

令NPV= —1000+[450—280(1+Z )](P/A ,10%,10)=0

—1000+170×6.144—280Z ×6.144=0

1720.32Z=44.48 Z=2.59% 即若使NPV >0,C 的变动范围是Z <2.59% 当Z=2.59%时,总成本的临界值为287.25万元

()()45

.31

.003

.11/)03.1183.14(271

.31.003

.11/)03.1194.6(112

.61.003

.11/)03.1128.4(245

.51.003

.11/)03.1104.17(135

.21

.003.11/03.1162.13201

.21

.003.11/03.1181.81-=--=

-=-=

=--=

=-=

-=--=

-=-=

AFC AFC AFS AFS AFI AFI S S S S S S

(4)将上述结果列表、作图

不确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可以看出,S和C的允许变动范围都非常小,I的允许变动范围实际上也比较小,即说明项目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建议:一是必须重点对S和C重新精确地预测和估算,

二是在项目实施中必须对这两个因素严格控制。

10.解:NPV1=—1500+180(P/A,10%,9)+380(P/F,10%,10)

=—1500+180×5.759+380×0.3855

=—1500+1036.62+146.49= —316.89

NPV2=—1650+460(P/A,10%,9)660(P/F,10%,10)

=—1650+460×5.759+660×0.3855

=—1650+2649.14+254.43=1253.57

NPV3=—1800+530(P/A,10%,9)+730(P/F,10%,10)

=—1800+530×5.759+730×0.3855

=—1800+3052.27+281.42=1533.69

E(NPV)=—316.89×0.3+1253.57×0.4+1533.69×0.3=866.47

D(NPV)=(—316.89—866.47)2×0.3+(1253.57—866.47)2×0.4

+(1533.69—866.47)2×0.3

=420102.27+59938.56+133554.76=613595.59

σ(NPV)=√613595.59 =783.32

0—866.47

P(NPV≥0)=1 —P(NPV<0 )= 1—P(Z<)

783.32

=1-P(Z<—1.1062)

=P(Z<1.1062)

=0.8656

大于0的概率为0.8656

866.47—866.47

P(NPV>866.32)=1—P(Z<)

783.32

=1—(Z<0)

=1—0.5=0.5

故NPV大于期望值的概率为0.5。

11.解:1)E(NPV)=0.42×0.04+(—0.62)×0.1+(—1.66)×0.06+1.86×0.10+0.82×0.25+

(—0.22)×0.15+3.30×0.06+(—0.1)×0.15+1.22×0.09

=0.0168—0.062—0.0996+0.186+0.205—0.033+0.198—0.015+0.1098

=0.506 (亿元)

2

插入计算NPV=0时的概率:

(0.5—0.46)/((0.42+0.1)=0.0769 (单位NPV的累计概率)

从—0.1到0的NPV 对应增加的累计概率为:0.1×0.0769=0.00769

故NPV小于0的累计概率为;0.46+ 0.00769 = 0.468 即为46.8%

由于NPV小于0的概率接近50%,故该项目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第7章

14.两种方法:

(1)固定资产原值= 总投资—无形、递延资产—流动资金投资

其中:总投资= 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投资

(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所以需要求出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第一年:560÷2×10% = 28

第二年:(560+28+1500/2)×10% = 133.8

第三年:(560+28+1500+133.8+800/2)×10% = 262.2

建设期利息= 28+133.8+262.2 =424 (万元)

下面用两种方法求原值:

①总投资=4254+424+700 = 5378 (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 5378—200—700 = 4478 (万元)

②固定资产原值= 4000+54+424 = 4478 (万元)

4478(1—5%)

折旧费= = 472.68

9

圆整为473万元,故残值为:4478—473×9= 221 (万元)

建设期利息为:130÷2×10% = 6.5 (万元)

从表中可知,在第4年仅用54.5万元即可将尚未偿清的借款全部偿还,能够满足银行的要求,故项目是有偿还能力的。

16.解;(1)首先求出各年建设期利息:

第1年;160/2×10%=8 (万元)

第2年:(168+240/2)×10% =28.8 (万元)

填入下表: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简化)(单位:万元)

(2)各年流动资金利息:

第3年:24×8%=1.92 (万元)

第4年:(24+8)×8%=2.56 (万元)

第5—12年;(24+8+8)×8%=3.2 (万元)

(3)流动资金借款的本金40万元,应当在寿命期末,即第12年末偿还。

环境质量评价试卷 3

环境质量评价试卷 (课程代码0247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常见的环境风险识别方法包括________、幕景分析法与__________。 2. 环境风险:目有两个主要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土壤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业“三废”、______和______。 4. 特尔斐法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__________、轮回反馈沟通情况及_______。 5. 在进行效益计算时,-----_______________一般不能货币化,难以估算。 6. 统计推断法的实质或核心是——。 7. 预测学的预测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类比分析法、专家系统法等四类,但在环境质量评价学中,常用的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8.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内在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9.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动一般分为三个不同阶段:___________、实施阶段和_________. 10. 从时间角度来看,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11. 在进行大气环境污染评价时,分级评价法中的______________相当于污染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环境质量评价学研究内容包括【】 A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标准 B.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C.环境污染物的分析监测方法 D.环境污染物的治理 13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A.三类B.三级c.五类D.五级 14.衡量经济效果好坏的标准是【】 A. E:B/C—min B. E=B/C----max C. E=B/C≥l D.E=8/C≤1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活动支持并约束着环境质量 B. 量多质高的环境要索环境质量发展的价值较高 C.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增强必然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D.环境要素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支持仅体现于物质资源的提供 16根据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对社会功能区的界定,居民区属于【】 A.一类区B.二类区C.三类区D.四类区 17.属于减轻环境风险的措施是【】 A.迁出建设项目周边居民B.原有工艺不变、提高产品合格率 C.改变生产原料 D.取消拟定的建设项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狭义上的环境风险评价 20.环境质量 21.生态学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附件二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 总则 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保证经济评价的质量,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1.2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 (包括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中间评价和后评价可参照使用。 1.3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项目初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规范的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做出全面评价,为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经济方面的依据。 1.4建设项目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项目的目标,分为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按项目的产出属性 (产品或服务),分为公共项目和非公共项目;按项目的投资管理形式,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按项目与企业原有资产的关系,分为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按项目的融资主体,分为新设法人项目和既有法人项目。 1.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及侧重点,应根据项目性质、项目目标、项目投资者、项目财务主体以及项目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确定(见附录A)。 1.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深度,应根据项目决策工作不同阶段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经济评价,应系统分析、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多方案经济比选推荐最佳方案,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评价。项目规划、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经济评价可适当简化。 1.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必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通过 "有无对比"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和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某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定条 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2、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 类,10m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 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 4、某工厂烟囱高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 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轴线上SO2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 5、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若使 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 6、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 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处0.5h 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7、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该项目的大 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 8、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 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9、设农村某电厂烟囱高280m,烟囱出口处温度烟温200℃,平均风速u10为3.8m/s,环境温度平均10℃, Pa为1013hPa,D稳定度。已知烟囱出口的直径为6m,每小时燃煤250t/h,试求Q h、△H和H e。当出口烟温为30℃时(采用水膜除尘),计算Q h、H和H e。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案例表格》

用款计划表 项目金额(万元) 1 2 3 土地费用420 100% 前期工程费28 100% 基础设施建设费10 100% 建筑安装工程费9917 10% 33% 57%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96 63% 33% 4% 开发间接费 管理费用99 33% 33% 33% 销售费用99 17% 50% 32% 开发期税费367 41% 33% 26% 其他费用183 55% 33% 12% 不可预见费449 33% 33% 33% 税费率表 税费项目税费率税费项目税费率 营业税 5 公益金 5 城市维护建设税7 法定盈余公积金10 教育费附加 3 任意盈余公积金0 企业所得税33 不可预见费 4 房产税(按租金)12 土地增值税30、40、50超率累积进 敏感性分析表 序 号项目变动幅度 (%)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内部收益率 (%) 净现值 (万元) 投资回收期 (年) 0 基本方案28.8 781 3.8 1 开发产品 投资+10 20.1 12 4.0 —10 39.2 1550 3.6 2 售房价格+10 39.7 1769 3.6 —10 17.7 —206 4.2 3 预售款回 笼进度+10 31.4 942 3.7 —10 24.1 398 4.1 4 租房价格+10 28.8 787 3.8 —10 28.7 775 3.8

临界点分析表 敏感因素基本方案结果临界点计算 内部收益表(%)28.8 期望值20.00 开发产品投资(万元)12391 最高值13651 售房价格(元/平方米)1670 最低值1538 土地费用(万元)420 最高值1580 售房面积(平方米)122660 最低值108377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 Ⅰ 1 1.1 1.2 项目设计规模 房地产开发产品总建设面积 商品房销售 高层住宅楼 多层住宅楼 营业房 出租房 营业房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123320 122660 91000 31000 660 660 Ⅱ1 2 3 4 5 6 7 8 9 项目经济数据 开发产品投资 其中:财务费用 资金筹措 其中:资本金 借款 预售房款 经营收入 经营税金及附加 总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土地增值税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2391 722 12391 3000 3891 5501 4134 227 2476 991 327 664 440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Ⅲ1 2 3 4 5 财务评价指标 商品房投资利润率 商品房投资利税率 商品房资本金净利润率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 % % % %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某城市远郊区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 定条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解:已知条件为: (1)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 △T=T s-T a=190>35K (2)烟气热释放率Q h Q h=0、35P a Q v△T/T s=0、35×1000×20×190/473=2811、84kJ/s>2100 kJ/s (3)查得,城市远郊区不稳定条件下的P=0、15 (4)烟囱几何高度100m处的风速U U=U10(H/10)P=U10×(100/10)0、15=2、825 m/s (5)由于Q h>2100kJ/s,且△T>35K,查得,n0、n1、n2分别为0、332,0、6,0、4 (6)烟气抬升高度△H △H=n0Q h n1H n2U-1=0、332×2811、840、6×1000、4/2、825=87、00 m (7)烟囱的有效源高H e H e=H+△H=100+87、00=187、00 m 答:烟囱的有源高度为187、00m。 2、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类,10m 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解:已知条件为: (1)查得,800m处的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1、垂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γ2分别为0、914370,1、09356,0、281846,0、057025 (2)800m处的横向扩散参数σy

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计算题 1、计算如下几个噪声之和:52dB ,61 dB ,58 dB ,55 dB ,52 dB ,64 dB ,57 dB 。 解:2 1 10lg (/) n PT i i L p p ==∑ 由于2010lg(/)P i L p p =所以20(/)i p p =100.1L P 代入数据得2 1 10lg (/) n PT i i L p p ==∑=67dB 2、锅炉房2m 处测为80 dB ,距居民楼16m ;冷却塔5m 处测为80 dB ,距居民楼20m ,求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 解:锅炉房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1218020lg(/)62p L r r =-= dB 冷却塔对居民楼产生的噪声:2218020lg(/)68p L r r =-= dB 共同影响0.11 0.1210lg(10 10)Lp Lp pt L =+=69 dB 3、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 )排出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 处测得噪声为80 dB ,排气筒距居民楼12m ,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 )?如果超标应离开多少米? 解:排气筒在居民楼产生的噪音为:218020lg(/)P L r r =-=64 dB 标准为60 dB 故超标要想达标设应离开r 2米 即60=80-20lg(r 2/r 1) 解得r 2=20m 4、一位于工业区的噪声源,在离声源5米处测得噪声维85dBA ,问其厂界(距离声源100米)噪声是否超标?(提示: 2 1 log 20r r A div =) 解:L P =85+20lg(5/100)=59 dB 5、两个声源分别在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为20dBA 和80dBA ,加合后最终的结果是多少dBA ? 解:0.11 0.1210lg(10 10)Lp Lp pt L =+=80dBA 6、某工厂年排废水200万吨,废水中COD 220mg/l 排入三类水域,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COD 去除率50%,三类水体标准为100mg/l 。请提出该厂COD 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 解:1、处理前COD 排放量:200×104×220×103×10-9 =440吨/年 2、处理后排量:440×(1-50%)=220吨/年 3、达标排放量:200×104×100×103×10-9 =200吨/年 则总量控制建议指标≤200吨/年 7、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 =19440m3/d ,BOD 5(E )=81.4mg/l ,河水Q P =6.0m3/s ,BOD 5(P )=6.16mg/l ,B=50.0m ,H 均=1.2m ,u=0.1m/s ,J=9‰,K 1=0.3/d ,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 5浓度是多少? 解:(1)混合过程段污染带长度: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与练习 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综合练习 (1)选择题 1、相比较其他方法,资料复用法的特点是(2) ⑴所得结果偏小,应用时应修正 ⑵较为方便,但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⑶计算工作量较大 ⑷能够在评价工作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中广泛应用 2、清洁生产指标选取原则不确切的是(1) ⑴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⑵体现污染治理思想,主要反应出建设项目建成后所使用的资源量及产生的废 弃物量 ⑶容易量化、既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⑷数据易得 3、影响地面水环境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划分为(4) ⑴持久性污染物 ⑵非持久性污染物 ⑶水体酸碱度 ⑷点源和面源 4、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3)—— ⑴实测法、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⑵物料平衡法 ⑶实测法、物料平衡法和经验估算法 ⑷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5、关于S~P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⑴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bod关系的最早的、最简单的耦合模型 ⑵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⑶可以用于计算河流的最大允许排放量 ⑷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 6、高斯模式的理论依据为(2) ⑴梯度输送理论 ⑵湍流统计理论 ⑶相似理论 ⑷相对论 7、下列哪些条件会造成烟气的抬升高度的增加(3) ⑴风速、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⑵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⑶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⑷风速减低,排气速率减低,烟气温度减低 8、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属于(3) ⑴物理法

⑵化学法 ⑶生物法 ⑷物理化学法 9、对下列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原则,哪个实际上就是解决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归宿问题(2) ⑴资源化 ⑵无害化 ⑶减量化 ⑷清洁化 10、下列选项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4) ⑴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 ⑵污染物分析 ⑶清洁生产分析 ⑷人员编制安排 (2)判断题 1.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的环境影响的评价类型仅有建设项目、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X) 2.建设项目可划分为以污染为主和以非污染环境影响为主两大类(X) 3.环境评价是否就是环境质量评价(X) 4.环境质量就是指环境的优劣程度(X) 5.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不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环境质量评价就是评价环境质量自身的好坏(√) 7.工程分析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 8.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拟建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非污染性质的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如:主要对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及 珍稀物种灭绝、流行病和地方病的传播等问题的预测分析(X) 9.确定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评价的等级(√) 10.由于存在大气不稳定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的扩散,故易造成污染 (X) 11.主导风向主要指拟建工程项目所在地点多年统计结果中出现风频率最大 的风向(√) 12.风向就是风矢量箭头所指的方向(X) (3)填空题 1. 按照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遵 循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 2.我国环境标准中主要的标准至少包括有_环境质量标准,_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_两大类标准 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_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写,由_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来编写 4.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为_环境监控,环境管理与保护,和环境规划与服务。 5.环境质量评价中,统计指数法确定的环境指数又可分为_单因子环境指数,

环境影响评价多套计算题(含答案)汇总

1、假设3个不同的噪声源同时作用于A点,声压值分别为P1=8.6×10-4 N/m2,P2 =9.2×10-4N/m2,P3 =58 P0,请计算总声压级LPT的值?若B点离A点相距5米,该噪声源由于随传播距离而引起衰减,那么B点的噪声值LB是多少? 2、某工厂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为0.3 m3/s,苯酚浓度为30ug/L,河流流量为8m3/s,流速为1m/s,苯酚的背景浓度为1ug/L,苯酚的衰减系数在该河流中满足方程:X=100米时,C=25 ug/L;X=300米时,C=20 ug/L。试求排放点下游1.6公里处的污染物浓度? 3、某地计划建一化工厂,有一个烟囱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烟囱高45米,每小时燃煤1.8吨,已知烟气抬升高度55米,煤含硫量为1%,风速u = 2 m/s。问:该厂建成后在其正下风向1000米处距离地面100米的高空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 =0.15X0.8;σz =0.1X0.9;S的原子量为32,O的原子量为16)

4、有一条铁路与风向垂直,列车平均速度为72公里/小时,每小时有36辆列车经过,每辆列车向大气排放SO2的浓度为8 g/s,已知列车烟囱高均为5米,风速u = 2 m/s,烟气抬升高度为25米。试求该厂建成后在铁路下风向离铁路800米处的地面上SO2的贡献浓度是多少?(σy =0.11X0.9;σz =0.12X0.85) 5、某企业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2m3/s,BOD5=75mg/L;河流流量Q=9.8m3/s,流速Ux=0.1m/s, BOD5背景值为1 mg/L. BOD5的降解系数为0.2d-1。求排污口下游2000m处的BOD5浓度。(忽略纵向弥散作用)

投资项目评估 导论概述

投资项目评估导论缩写 第一节项目周期与投资决策程序和项目管理 一投资与投资运动过程 (一)投资:指投资主体(业主)为获取预期效益或报酬而投入的不断转化为资产(资金)的一定量货币资金及资源。投资的含义具有双重性,既是指特定的形成资产的经济活动又表现为特定的货币资金。投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二)投资运动过程:指在投资循环周期中价值川流不息的运动过程。投资运动过程本质上是价值运动过程。包括资金筹集,投资分配,投资运用,投资回收四个阶段。资金筹集是投资运动的起始阶段,投资资金形成并筹集起来以供使用,它来源于生产价值的创造。投资分配:投资在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一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是投资运动过程的第二阶段。预算外投资增多,经济手段和市场调节将逐渐成为主要的投资分配手段。投资运用:指投入资金转化为物质要素而形成资产的过程,是投资运动的第三阶段。投资回收:指投入资金转化为资产,生产出社会产品提供劳务,供应市场获取收益,实现投资的增值,从而回收投资的过程,是投资运动的末尾阶段。 二项目与投资项目 (一)项目:指在一定时间内,按预算规定的范围,达到预定质量目标的一项一次性任务。 (二)投资项目:指投入一定资金以获取预期效益的一整套投资活动,是在规定期限内为完成某项开发目标(或一组目标)而规划投资、实施政策措施、组建机构,以及包括其他活动在内的统一整体。这里说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用固定资产投资兴建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评估与投资决策工作应该紧紧围绕投资项目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客观规律对投资项目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判断和决定。 (三)投资项目分类:可以根据项目性质,投资用途,产品属性,管理形式,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项目投资性质分类可分为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一、判断题 1.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2.在河流的托马斯修正模型中增加了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修正。 3.环境污染后,后导致被污染水体生物种群总的生物种类下降,而耐污型种类的个体数增加。 4.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河流中的BOD- DO 的变化规律,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扩 散和降解等多种运动模式。 5.S-P模型用于描述湖泊水库中的BOD- DO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二、问答题 1.常见的水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 2.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包括那几个过程? 3.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 4.试列出一维河流的水质模型方程及河流处于静态时方程的解。 5.何谓湖泊(水库)的分层的箱式模型? 6.何谓湖泊(水库)的“翻池”现象? 7.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那些容? 8.简要说明水环境现状调查容和调查时间要求。 9.如何确定水环境影响的等级? 10.说明污染物在水体自净机理? 11.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容? 三、计算题 1.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5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 h=0.10m3/s,含酚浓度为 C h=5mg,/L,上游河水流量为Q p=9m3/s,河水含酚浓度为C p=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k=2 d-1,求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多少? 2.有一条河段长7.5km,河段起点BOD5的浓度为7mg/L,河段末端BOD5的浓度为5mg/L,河水

平均流速为15km/d ,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 1为多少? 3. 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 =19440m 3/d , BOD 5(E )=81.4mg/l ,河水Q P =6.0m 3/s ,BOD 5(P )=6.16mg/l ,u=0.1m/s ,K 1=0.5/d 。 ①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段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 5浓度是多少? ②如果COD Cr (E )=100 mg/l ,COD Cr (P )=12 mg/l ,K C =0.3/d ,其它数据同上,计算COD Cr 浓度。 4. 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断面上为30mg/L ,DO 为7mg/L ,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20km.d -1, 河水的k 1=0.75 d ,k 2=1.15 d -1,试求: (1)距离为5km 处的BOD 5和DO 的浓度。 (2)若沿途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排污,何处河水BOD 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地表Ⅲ类水质中BOD 5=4mg/L 、氧气的饱和溶解度Ds =10 mg/L ) 5. 在忽略污染物的降解,污水在河岸边排入河流,河流二为均匀流场的稳定态方程的解为: ?? ???????????? ??--+???? ??-=x D u y B x D u y u x D uh Q y x C y y y 4)2(ex p 4ex p /42),(22π ①若某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求解此段这一距离L b 。 ②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可认为污染物均匀混合。地段面与由排放点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Lm,求解Lm 。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第1章 建设项目评估概述 本章综合介绍了建设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包括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的前期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其意义、主要作用与编写要求;项目评估的内容、程序以及在开展项目评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1.1项目发展周期与项目前期研究 1.1.1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 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是指项目从策划、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工作次序。 ⒉ 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一个建设项目从开始构想、施工建设、建成投产、直到最终报废所经过的时间。 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投资前期、投资建设期和建成投产期。 1.1.2 西方国家的项目前期研究 图1-1 西方国家项目周期各阶段及主要工作示意图 按基础资料占有程度,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及可信度不同,可将投资前期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 1. 机会研究:亦称投资鉴定或项目设想。它是可行性研究的第一阶段。任 务是研究和确定合理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也就是在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行业,地区规划、经济建设方针, 投产阶段 生产时期 谈判与签订合同 项目设计 施工安装 试运转 投资时期 机会研究(项目设想)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选择阶段)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拟定阶段) 评估与决策(评价报告) 投资前期 一般机会研究(地区研究、部门研究、资源研究) 项目机会研究 1.国家2.某一部门或地区3.某一特定产品

建设任务和技术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拟投资领域相关条件及环境背景的调查分析,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提出设想和策划。 机会研究 所需时间约用1—3个月,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1%,估算投资额和成本效益的精度在±30%左右。 2.初步可行性研究:又称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资机会研究已确定了大 致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时机的基础上,通过对投资项目的初步概算和经济效果评价,进一步判断投资机会研究的结论是否正确,并做出是否有必要进行下一步详细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主要内容: 1)判定项目有无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2)市场供求的预测,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3)判断项目是否可行。 这一阶段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20%左右,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0.25%—1.5%,需耗时约4—6个月。 3.详细可行性研究:亦称最终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对项目的技 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它为项目决策提供全面的评价参考,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主要内容: 1)深入研究,推荐一个以上可行方案; 2)开展详细的经济评价; 3)提供项目的最终可行性标准和依据。 这一阶段是项目的定性阶段。通常需耗时8—12个月甚至更长,所需费用约占投资总额1%—3%,估算额精度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10%左右。

环境质量评价期末考结业考试

1.环境质量评价目的:7目的(实现经济生产的合理布局)、(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有效控制新污染源)、(优化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为建设项目和规划活动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系统资料) 2.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8程序(划定评价的范围)、(确定评价的内容)、(提出评价精度的要求)、(统一评价方法和途径)、(资料收集)、(系统监测或模拟研究)、(数据处理和建立模型)、(成果分析和报告书的编制) 3.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1)按照环境要素分类:(单要素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要素评价) (2)按照评价参数分类:(卫生学评价)、(生态学评价)、(污染物评价)、(物理学评价)、(地质学评价)、(美学评价)等 (3)按照评价区域分类:(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矿区环境质量评价)、(交通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质量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风景游览区环境质量评价)、(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 (4)按照评价时间分类:(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4.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1)宪法 (2)环境保护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各种专门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4)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 (6)国际条约与协定 5.环境法律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总则第二条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征收排污费制度 (4)限期治理制度 (5)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6)环境保护许可制度 6.环境标准: 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以(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针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律、法规的基本依据。 7.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及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2、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 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 3、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4、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为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题: 1、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2、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 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4、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经常用工作程序来表示。 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方法。 6、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7、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 、10~14Km 、4~6Km 。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8~30Km 、2~8Km 、1~2Km 。 三、判断并改错: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环评工作成果的一般体现。(×)[集中体现] 2、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在河流横向断面上与河水充分混合需要一定的横向断面混合时间。(√) 3、划分环评工作等级的依据是投资者的主观意愿。(×) 4、S—P模式适用于任何状态、任何物质的衰减规律。(×) 5、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回顾性环境评价、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按评价阶段分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简答题: 1、中国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2、简述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2)建设项目概况 (3)工程分析(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5)环境影响预测 (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综合评价 一、填空题 1、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应做到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 相结合。 2、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 报告。 3、《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 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吨/平方公里?月。 4、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 _______和_______的要求。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_______。 5、计算SO2、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_______的采样时间。 6、计算SO2、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_______。 8、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_______。 9、空气污染指数(API)=101~200时,空气质量为_______。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_______类和_______ 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 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 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 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_______类标准; 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_______类标准。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_______ 项目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 16、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以Ⅲ类水质标准为依据,出现超标现象时,需列出_______及其

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环境质量评价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判断题 1.×,2.×,3.×,4.×,5.√,6.√,7.√,8.×,9.√,10.×(2)填空题 1.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3.可行性研究阶段,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4.环境监控,环境管理与保护,环境规划与建设 5.单因子环境指数,单要素环境指数,综合(多要素)环境指数 6.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噪声评价 7.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 8.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9.生产性,消费性 10.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11.气温垂直直减率,干绝热直减率 12.人群健康,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结构状态,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13.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 14.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招标或委托 (3)解释题 1.环境影响评价(EIA)是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2.国家根据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 3.工程分析就是影响环境的因素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关键环节。 4.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纲领和指南,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先编制环评大纲,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查后,才能开展进一步工作。 5.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6.环境的承载能力 7.逆温层是指其气温垂直温度分布上高下低的气层,与常规对流层中气温随高程递减大的规律相反,由于有逆温层存在,不利空气对流发展。 8.是指气温的垂直分布变化率,气温垂直直减率,用高度每增加或降低单位高差(100米)气温变化率负值γ表示 (4)简答题 1.污染源按排放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和热效应。 2.类比法,物料平衡法和资料复用法。物料平衡法基本原则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生产的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产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的设计资料或实测资料数据进行工程分析

项目绩效评价表

附件 2 此处填写扶持工程名称工程绩效评价表 工程名称(全称) 工程承担单位(公章)工程实施地点 工程计划实施时间工程实际实施时间 工程计划总投资其中:财政预算安排此处填获得扶持资金金额工程实际投资其中:财政预算安排此处填获得扶持资金金额 一、工程简况 (文字说明:简要说明工程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 二、工程资金支出内容(此处填写获得的扶持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 支出明细内容数量单价(元)总金额(万元) 合计 三、工程目标完成情况( 此处已在绩效评价报告中自评,无需重复填写) 一级指标分 值 二级 指标 分 值 三级 指标 (可 调 整) 分值 (可 调 整) 指标解释评价标准(可调整) 得 分 20 工程 目标 4 目标 内容 4 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 化 目标明确( 1 分),目 标细化( 1 分),目标 量化(2 分) 工程决策 决策过程8 决策 依据 决策 程序 3 5 工程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 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 长期实施规划 工程是否符合申报条件; 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 相关管理办法;工程调整 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工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 划(2 分),根据需要 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 1 分) 工程符合申报条件( 2 分),申报、批复及工 程实施调整是否符合相 关管理办法和程序 ( 3 分),

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 资金分配8 分配 办法 2 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 法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 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 合理 办法健全、规范(1 分),因素选择全面、 合理(1 分) 分配 结果 6 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 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 理 工程符合相关分配办法 (2 分),资金分配合 理(4 分) 到位 率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根据工程实际到位资金 占计划的比重计算得分 (3 分) 资金到位5 到位 时效 2 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 及时到位,是否影响工程 进度 及时到位( 2 分),未 及时到位但未影响工程 进度(1.5 分),未及时 到位并影响工程进度 (分)。0-1 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 虚列(套取)扣4-7 工程 管理 25 资金 管理10 资金 使用 7 规、虚列工程支出的情 况;是否存在截留、挤 占、挪用工程资金情况; 分,支出依据不合规扣 1 分,截留、挤占、挪 用扣3-6 分,超标准开 是否存在超标准开支情况 支扣2-5 分 财务 管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 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 行;会计核算是否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支出规 范(2 分),会计核算 规范(1 分)。 组织 机构 1 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 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 分) 组织实施10 管理 制度 9 是否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 度;是否严格执行相关工 程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 (2 分);严格执行相 关工程管理制度(7 分) 产出 数量 5 工程产出数量是否达到绩 效目标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 数量(5 分) 工程产出15 产出 质量 产出 时效 4 3 工程产出质量是否达到绩 效目标 工程产出时效是否达到绩 效目标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 质量(4 分)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 时效(3 分) 工程绩效55 产出 成本 经济 效益 3 8 工程产出成本是否按绩效 目标控制 工程实施是否产生直接或 间接经济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产出 成本(3 分)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经济 效益(分)8 工程 效果 40 社会 效益 环境 效益 8 8 工程实施是否产生社会综 合效益 工程实施是否对环境产生 积极或消极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社会 效益(8 分)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环境 效益(分)8 可持 续影 响 8 工程实施对人、自然、资 源是否带来可持续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评价可持 续影响(8 分)

项目评估概述

概述 2.1.1 定义 项目评估,是指建设银行对列入备选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贷款项目,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先进合理性、经济效益、银行收益以及风险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评价,并提出决策性意见或建议的工作过程。 2.1.2 对象 由建设银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投资项目,包括利用建设银行信贷资金发放的本外币固定资产贷款(含房地产开发贷款),境外筹资转贷款,建设银行作为债权人的项目融资以及利用建设银行开出的借款保函等所兴建的项目等。 2.1.3 原则 项目评估应遵循客观、严谨、公正、科学的原则。 2.1.4 内容 主要包括对借款人/主要项目发起人资信、项目概况、项目技术及产品市场、项目融资计划、项目财务效益、风险防范、银行效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贷款是否可行的意见或建议,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2.1.5 条件 进行评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评估条件: 1.符合我行有关信贷业务管理规定对借款人和项目条件的要求; 2.客户提供的申请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我行有关规定。 2.1.6 时间 评估时间是指从接到评估任务起,到提交项目评估报告为止的过程。对

拟安排年度信贷计划的项目和小型贷款项目,评估时间原则上为2个月;大中型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评估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要说明原因。 一般程序 项目评估一般程序是:组织评估小组?制定评估工作计划、安排评估进度?调查收集有关文件、资料和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经济分析?评估报告撰写和审核。 2.2.1 组织评估小组 负责项目评估的部门接到项目评估计划后,首先要组织评估小组。评估小组一般由3-5名项目评估人员组成。评估小组的成员应兼具技术、经济方面业务能力,熟悉项目所属行业、地区特点。 2.2.2 制定评估工作计划 评估小组要根据项目的评估时间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对评估中的调研工作、落实相关条件、案头分析和撰写评估报告等项工作时间做出合理安排。 2.2.3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评估小组要根据批准的评估工作计划,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调查收集有关文件、资料和技术经济数据,并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核实。 2.2.4 技术经济分析 评估小组人员根据调查核实后的数据资料,按照评估办法规定,共同对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