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分)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

D.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4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3.(4分)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

,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为

AB连线的中垂线,先将一正电荷q

3

由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电势能逐渐减小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4.(4分)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E 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5.(4分)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B点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6.(4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6分)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

A.电场力F B.电场强度E C.电势差U D.电场做的功W

8.(6分)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8 J的功,那么()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B.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

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9.(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两金属板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先将电键K闭合,等电路稳定后再将K断开,然后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并且保持两板间的某点P与A

板的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变大

C.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D.P点电势升高

10.(6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到b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和b点的加速度相同

C.该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时大

D.该粒子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时大

三、实验题(12分)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11.(4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12.(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乙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J,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点B时的速度V B=m/s,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3.(10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带电荷量q=﹣6×10﹣6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2.4×10﹣5J的功,再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 的功.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U BC;

(2)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为零,则A点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3)作出过B点的一条电场线(只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做法).

14.(12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L=20cm.(取g=10m/s2,结果要求二位有效数字)求:

(1)试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电场强度大小、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15.(14分)如图所示,在E=103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

R=0.4m,一带正电荷q=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kg,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因数μ=0.2, g取10m/s2,求:

(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16.(14分)如图所示,EF与GH间为一无场区.无场区左侧A、B为相距为d、板长为L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上加某一电压从而在板间形成一匀强电场,其中A为正极板.无场区右侧为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点电荷的位置O为圆弧形细圆管CD的圆心,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120°,O、C在两板间的中心线上,D位于GH上.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两板间的中心线射入匀强电场,粒子出匀强电场经无场区后恰能进入细圆管,并做与管壁无相互挤压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管的粗细)求:(1)O处点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

(2)两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

甘肃省张掖二中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分)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

D.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考点:电场强度;电势.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借助电场线可以形象直观表示电场这两方面的特性: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

解答:解:A、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而电场线方向不确定,故无法判断电势高低,故A错误;

B、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不变,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总是逐渐降低的,故B错误;

C、电势为零,是人为选择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沿着电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则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但场强不一定减小.

2.(4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考点:电场线.

分析:电场线的疏密代表场强的强弱,场强处处相同的电场为匀强电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解答:解:A、由电场线的分布可以看出,此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故A错误;

B、b点电场线比a点电场线密,故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故B错误;

C、根据电场线的方向知a点的电势比b点的大,故C正确.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分别沿a、b两点的切线方向,方向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代表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的方向.

3.(4分)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1和q2,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为AB连线的中垂线,先将一正电荷q3由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电势能逐渐减小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由题,q1、q2是两个等量的正电荷,DC为A、B连线的中垂线,作出CD线上的电场线,根据电场线方向判断正电荷q3由C点沿CD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电势的变化,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其电势能的变化.运用极限法判断场强的变化,确定电场力的变化.

解答:解:

A、B,由题,q1、q2是两个等量的正电荷,作出中垂线CD上电场线如图,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正电荷q3由C点沿CD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电势不断降低,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不断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电场的叠加可知,C点的场强为零,而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所以由C点沿CD移至无穷远的过程中,场强先增大,后减小,q3受到的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对于等量同种和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情况要掌握,这是考试的热点.特别是抓住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电场线与等势面的特点.

4.(4分)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E 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考点:电势能;电势.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只有当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根据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分析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如何变化.电场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场强的大小.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

解答:解:

A、当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时,由于沿电场方向相同距离电势差相等,则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当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时,在c点处的电势不一定为4V.故A错误.

B、一条电场线无法比较电场线的疏密,就无法比较场强的大小,则a点处的场强E a不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故B错误.

C、由题,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正电荷从c 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故C正确.

D、由题可判断电场线方向从a指向b,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a指向b.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抓住电场线的物理意义: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势的高低.

5.(4分)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B点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电场线;电势.

分析: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

解答:解:A、A点和B点不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所以它们的电势不同,所以A错误.B、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可知,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相同,但是它们的方向不同,所以B错误.

C、从A点移至B点,电势降低,所以正电荷从B点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所以C正确.

D、C点和D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先增加后减小,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即可解决本题.

6.(4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B.C.D.

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半径为R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圆盘上电荷,与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在b点处的场强为零,说明各自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d点处场强的大小即为两者之和.因此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强度为即可求解.解答:解: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b处产生电场强度为,

而半径为R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圆盘上电荷,与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在b点处的场强为零,

则圆盘在此处产生电场强度也为.那么圆盘在此d产生电场强度则仍为.

而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d处产生电场强度为,由于都在d处产生电场强度方向相同,即为两者大小相加.

所以两者这d处产生电场强度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考查点电荷与圆盘电荷在某处的电场强度叠加,紧扣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关系,从而为解题奠定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6分)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

A.电场力F B.电场强度E C.电势差U D.电场做的功W

考点:电场强度;电势差.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电场中几个概念的理解情况,物理中有很多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要正确理解比值定义法的含义.

解答:解:A、电场力F=qE,知电场力与检验电荷有关.故A错误.

B、电场强度的大小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故B正确.

C、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由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决定,电势与检验电荷无关,所以电势差与检验电荷无关.故C正确.

D、电场力做功W=qU,知电场力做功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对于物理中各个物理量要明确其确切含义,以及其定义式和决定式的不同,这要在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

8.(6分)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8 J的功,那么()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B.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

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电势能.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在本题中只是知道从P到Q电场力做负功,可知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减小,而电荷的正负不知道,因此无法判断电势高低,电场线或者说电场分布情况不知,也无法判断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关系可以动能和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D、因带电粒子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则有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故AD正确.

B、由于电场分布情况不知,无法判断P点和Q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

C、因为电荷正负不知,故无法判断电势高低,故C错误;

故选:AD.

点评:要正确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的决定因素和大小判断方法,不能混淆概念.

9.(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是两金属板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先将电键K闭合,等电路稳定后再将K断开,然后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并且保持两板间的某点P与A

板的距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变大

C.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D.P点电势升高

考点: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专题:电容器专题.

分析:在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将B板下移,则导致电容变化,电压变化,根据E=与c=相结合可得E=,从而确定电场强度是否变化.再根据电荷带电性可确定电势能增加与否.

解答:解:A、根据c=,当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间距d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导致电容变小,故A正确;

B、根据E=与c=相结合可得E=,由于电量不变,场强大小不变,故B错误C正确;

D、B板接地,场强不变,所以P点与地间的电势差增大,即P点电势升高,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做好电容器的题目要把电容的定义式、决定式和场强的推导式结合应用.

10.(6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到b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在a和b点的加速度相同

C.该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时大

D.该粒子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时大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根据电荷的运动轨迹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粒子的电性,根据带电粒子的受力,确定其运动情况.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分析电势能的大小.

解答:解:

A、由于粒子运动轨迹越来越向上弯曲,可判断它受的电场力方向为竖直向上,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应带负电,故A错误;

B、匀强电场中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恒定,加速度相同,故B正确;

CD、从a到b由于电场力方向速度方向成锐角,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该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时小,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时大.故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的合力大致指向轨迹的凹向,这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实验题(12分)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11.(4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

(3)作出W﹣v草图;

(4)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专题:实验题.

分析:小车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先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恢复原长时,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前进,做匀速运动.

解答:解:A、当橡皮筋伸长量按倍数增加时,功并不简单地按倍数增加,变力功一时无法确切测算.因此我们要设法回避求变力做功的具体数值,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做功记为W,用两根橡皮筋做功记为2W,用三根橡皮筋做功记为3W…,从而回避了直接求功的困难;故A正确.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使木板适当倾斜,小车阻力补偿的方法是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本实验中小车先加速后减速,造成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说明摩擦力没有平衡,或没有完全平衡,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故C正确.

D、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瞬时速度,而不是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小车的运动,小车先加速和匀速,最后如果橡皮条与小车不能分离,则小车会再减速.

12.(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乙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 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2.28J,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点B时的速度

V B=2.13m/s,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2.27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实验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分析:根据物体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解答:解: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mgh=1×9.8×0.2325J=2.28J.

B点的瞬时速度,则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2.28; 2.13; 2.27;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难度不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3.(10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带电荷量q=﹣6×10﹣6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了2.4×10﹣5J的功,再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了1.2×10﹣5J 的功.求:

(1)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和B、C两点间的电势差U BC;

(2)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为零,则A点和C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3)作出过B点的一条电场线(只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做法).

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1)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求出AB间的电势差、BC间的电势差.(2)根据电势差等于电势之差,结合B点电势为零,求出A、C点的电势.

(3)找出等势线,结合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作出电场线.

解答:解:(1)U AB== V=4 V

U BC= V=﹣2 V

(2)U AB=φA﹣φB,U BC=φB﹣φC又φB=0

解得φA=4 V,φC=2 V

(3)取AB的中点D,D点的电势为2V,连接CD,为等势线,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如图所示.

答:(1)AB间的电势差为4V,BC间的电势差为﹣2V.

(2)A、C的电势分别为4V、2V.

(3)如图所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知道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14.(12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所示,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L=20cm.(取g=10m/s2,结果要求二位有效数字)求:

(1)试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电场强度大小、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动能定理的应用.

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1)根据直线运动的条件并结合受力分析,得到电场力的方向,最终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2)根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结合几何关系得到电场力,求出电场强度;

(3)对粒子的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AB直线运动,故合力一定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微粒所受合力的方向由B指向A,与初速度V A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即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qE=mgtan﹣1θ

故电场强度E==1.7×104N/C,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左.

(3)微粒由A运动到B的速度v B=0,微粒进入电场中的速度最小,由动能定理有:mgLsinθ+qELcosθ=mv A2解得v A=2.8m/s

即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2.8m/s.

点评:本题关键结合运动情况得到粒子受力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15.(14分)如图所示,在E=103V/m的水平向左匀强电场中,有一光滑半圆形绝缘轨道竖直放置,轨道与一水平绝缘轨道MN连接,半圆轨道所在竖直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其半径

R=0.4m,一带正电荷q=10﹣4C的小滑块质量为m=0.04kg,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因数μ=0.2,g取10m/s2,求:

(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多远处释放?(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P为半圆轨道中点)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

分析:(1)在小滑块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和重力做负功,电场力对滑块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以求得滑块与N点之间的距离;

(2)在P点时,对滑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滑块受到的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以求滑块得对轨道压力;

解答:解:(1)设滑块与N点的距离为L,

分析滑块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qEL﹣μmgL﹣mg?2R=mv2﹣0

小滑块在C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

所以 mg=m

代入数据解得 v=2m/s,L=20m.

(2)滑块到达P点时,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qE(L+R)﹣μmgL﹣mg?R=mv P2﹣0

在P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qE=m

解得N=1.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1.5N.

答:(1)要小滑块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L,滑块应在水平轨道上离N点20m处释放.(2)这样释放的滑块通过P点时对轨道压力是1.5N.

点评:本题中涉及到的物体的运动的过程较多,对于不同的过程要注意力做功数值的不同,特别是在离开最高点之后,滑块的运动状态的分析是本题中的难点,一定要学会分不同的方向来分析和处理问题.

16.(14分)如图所示,EF与GH间为一无场区.无场区左侧A、B为相距为d、板长为L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上加某一电压从而在板间形成一匀强电场,其中A为正极板.无场区右侧为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点电荷的位置O为圆弧形细圆管CD的圆心,圆弧半径为R,圆心角为120°,O、C在两板间的中心线上,D位于GH上.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两板间的中心线射入匀强电场,粒子出匀强电场经无场区后恰能进入细圆管,并做与管壁无相互挤压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管的粗细)求:(1)O处点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

(2)两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根据粒子进入细管,由几何关系求出粒子射出电场时的偏转角,粒子进入细管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即可.

解答:解:(1)粒子进入圆管后受到点电荷Q的库仑力作匀速圆周运动,粒子带正电,则知O处点电荷带负电.由几何关系知,粒子在D点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进入D点时速度为:

v==v0…①

在细圆管中做与管壁无相互挤压的匀速圆周运动,故Q带负电且满足k=m…②

由①②得:Q=

(2)粒子射出电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

tan 30°=…③

v y=at…④

a=…⑤

t=…⑥

由③④⑤⑥得:U==

答:(1)O处点电荷的电性为负和电荷量为;

(2)两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

点评:本题是电场中偏转与圆周运动的综合,类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是运动的分解和合成,圆周运动的关键是确定向心的来源.29224 7228 爨35391 8A3F 訿32434 7EB2 纲23782 5CE6 峦26907 691B 椛34136 8558 蕘22442 57AA 垪H39940 9C04 鰄32881 8071 聱V21272 5318 匘737177 9139 鄹33158 8186 膆

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由,可知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 . 由 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C .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 . 将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 2. 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R1:R2=3:1 B . 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 . 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 . 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3. 有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偏电流)为Ig=1mA,表头电阻Rg=30Ω,若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V的电压表和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应分别:() A . 串联一个2990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15Ω的电阻 B . 并联一个2990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15Ω的电阻 C . 串联一个2970Ω的电阻和并联一个0.05Ω的电阻 D .

并联一个2970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0.05Ω的电阻 4.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6 V,12 W”的灯泡与一个绕线电阻为的电动机串联。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灯泡正常发光,则此时() A . 电路中电流为 B . 小灯泡电阻为 C . 电动机两端电压为24 V D . 电动机输出功率为48 W 5. 如图所示,一电动机与一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20V,内电阻r=1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0V,已知电动机的内阻RM=1Ω,电阻R=9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电动机输入功率20W B .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9W C . 电源的输出功率20W D . 电动机的热功率是10W 6. 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A . 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 B . 电阻为1 . C . 电源的效率为90% D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6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瓦房店市高级中学十月份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电流是矢量 2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A 点运动到B 点,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的场强 B. A 点的电势一定比B 点的电势高 C.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D. 电场力一定对粒子做正功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电阻都是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 、C 两点间加6V 电压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 A .1A B . 0.5A C .1.5A D .2A . 4如图所示,C 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1、R 2的滑片处于各 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电容器C 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要使尘埃P 向下加速运动,下列方法中唯一可行的是 A .把R 1的滑片向左移动 B .把R 2的滑片向左移动 C .把R 2的滑片向右移动 D .把闭合的开关S 断开 5.某种金属导体的U —I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上A 点和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 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关于导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姆定律对于该种导体是不适用的 B .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 .在A 点,导体的电阻等于tan β D .在A 点,导体的电阻等于t an α C P S R 1 R 2

高一 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题 一、选择题 1.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6 s C.0.7 s D.0.8 s 2.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则B木块受力个数为 A.4 B.5 C.6 D.3 3.下列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可能指向地心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D.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4.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B. C.D. 5.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6.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7.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9.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10.从离地面3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m

高二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第6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B . 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 C . 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 . 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2. 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选取的原料、相应的成分名称及适宜的提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玫瑰花、玫瑰精油、水蒸气蒸馏 B . 橘皮、橘皮精油、压榨 C . 胡萝卜、胡萝卜素、石油醚萃取 D . 胡萝卜、胡萝卜素、乙醇萃取 3. 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在果酒发酵后期拉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 .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 .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会有所下降 D .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4. 下表所列微生物与其特点、应用等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5. 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 . 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 . 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 D . 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6. 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采用下列哪组培养基可将它们分离 A . 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 B . 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 C . 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D . 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7. 硝化细菌广泛存在子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其部分代谢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碳源为葡萄糖 B . 培养时需隔绝空气 C . 氮源是氮气 D . 培养时需冷藏 8. 近年来,我国内地市场食品中多次检出大肠杆菌超标。有关大肠杆菌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其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②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需添加有机物; ③拟核DNA 因为比真核DNA 分子小,因此通常可作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 ④其遗传性状主要由拟核中DNA 控制 ⑤其代谢产物有抗生素、维生素、毒素和激素等; ⑥其生殖方式是通过细胞分裂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9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物理试卷(10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 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 .已知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 ,电子电荷量为e ,阿佛加德罗常数为A N ,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A . A MI N Se ρ B .A MIN Se ρ C .A IN M Se ρ D .A IN Se M ρ 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A 灯变暗,B 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A .R 1短路 B .R 2断路 C .R 3断路 D .R 4短路 3. 有一静电场,其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坐标x 的改变而变化,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场强沿x 轴正方向时取正值,则图乙中正确表示该静电场的场强E 随x 变化的图线是( )

4.两等大的圆锥体组成如图所示图形,在两圆锥的顶点A与B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的两个异种点电荷,O点为圆锥底面圆的圆心,C、D两点在圆锥母线上,关于O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锥底面上同一圆周上的所有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圆锥底面上所有点电势大小相等 C.C点与D点场强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 D.将一正电荷由C点移动到D点电势能增加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与静电计外壳相连且接地,电容器的上极板与静电计小球相接,下极板上部放置一定厚度的金属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P点处静止一个带电颗粒.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板内场强变大 B.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C.带电颗粒将向下运动 D.P点处电势升高 6.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则通过电流最大的电阻是() A.R1 B.R2 C.R3和R4 D.R5 7.如图所示,电阻R和内阻为r的电动机M串联接到电路中,接通开关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W1,产生热量Q1,电流流过电动机做功W2,产生热量Q2,则有() A.= B.< C.Q1=t,Q2=t D.W1=t,W2=t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2019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 B I =( ) A .{1} B .{4} C .{1,3} D .{1,4} 2.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U ( ) A .{1} B .{12}, C .{0123},,, D .{10123}-,,,, 3.已知集合{} { } 2 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U e( ) A .[2,3] B .( -2,3 ] C . [1,2) D .(,2][1,)-∞-?+∞ 4.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 A .M N U B .M N I C .()( )U U M N U 痧 D .()( )U U M N I 痧 5.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6.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A .1y x =+ B .2 y x =- C .1 y x = D .||y x x = 7.某学校要招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 10 x ] B .y =[ 3 10 x +] C .y =[ 4 10 x +] D .y =[ 5 10 x +] 8.设集合A ={1,2,3,4,5,6},B ={4,5,6,7,8},则满足S ?A 且S ∩B=?的集合S 的个数是( ) A .64 B .56 C .49 D .8

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2020级高一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2020.10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 卷必须用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注意:共50分,1---7题为单选,其余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理想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2.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从A 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 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 别是( ) A . 23R π、23R π B .2 3R π、2R C .2R 、2R D .2R 、2 3R π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 .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 B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后在轨运行约68小时后安全返回 C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 D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平均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0<t <2s 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7.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 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v 1+v 22 , v 1+v 2 2 B. v 1-v 22 , v 1-v 2 2 C .0, v 1-v 2v 1+v 2 D .0,2v 1v 2 v 1+v 2 8.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2 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 m/s ,则在这2 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 2 B .3 m/s 2 C .5 m/s 2 D .7 m/s 2 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 内通过的位移为0.4m ,则( ) A .第1s 末的速度为0.4m/s B .加速度为0.8m/s 2 C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4m/s D .在第2s 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卷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填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中性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二、实验题 11、(12分)在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 A R

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 Q、血红蛋白、H+B C .尿素、Ca :载体D 3?激素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一般所具有的特征是: A. 可为化学反 应提供能量B C.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泛D 4. 根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 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 a > b > c B. c > b > d C. b > a > c D. a = b < d 5.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可消灭抗原 B. 吞噬细胞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C. 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6.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1.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①一⑤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细胞呼吸酶、抗体、激素 2 .HPO、葡萄糖、氨基酸 ?对生理生化过程一定起促进作 用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 .氨基酸和咼尔基体

7.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 .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F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 的 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②③.①③ D .②① 8.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 . HIV 是一一种RNA病 毒 C. HIV可通过血液、拥抱等途径传播 D . HIV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 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执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IP,: C 10.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MB 11 th(1 > 1 --I (1 / Ip U- > > i i a 11 、 F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 式。 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 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 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 胞, B. 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 胞, C. 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 D . 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 胞, 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3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为单项选择题,8-12为多项选择题,漏选得2分)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电势P E q ?= B .电阻I U R = C .电势差q W U AB AB = D .电场强度d U E = 2.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B .电源就是产生电荷的装置 C .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在搬运单位电荷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D .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3.如图所示,被绝缘杆支撑的导体A 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 靠近A 时,A 带的( ) A .正电荷增加 B .负电荷增加 C .电荷数不变 D .正、负电荷均增加 4.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皆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比为5∶1,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的吸引力为F 1,如果让它们充分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 2,则F 1∶F 2为( ) A . 5∶4 B .5∶2 C .5∶6 D .5∶9 5.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 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路径运动通过N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负电 B .粒子在M 点的加速度大 C .粒子在N 点的速度小 D .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 6.如图所示为一空腔球形导体(不带电),现在将一个带正电的小金属球A 放入空腔中,当静电平衡时,图中a 、b 、c 三点的场强E 和电势φ的关系是( ) A .E a >E c >E b 、φa >φb >φc B .E a =E b >E c 、φa =φb >φc N M

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11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10月月考试题 第I 卷(共18分) 1.(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 2 |20,|55A x x x B x x =->=-<<,则 ( ) A .A B =? B .A B R = C .B A ? D .A B ? 2.(本小题4分)当0a >且1a ≠时,函数13x y a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 A.()4,1 B.()1,4 C.()1,3 D.()1,3- 3.(本小题10分) : )(1 22 )(R a a x f x ∈+- =对于函数 (1) 判断函数)(x f 的单调性,并证明; (2) 是否存在实数a 使函数)(x f 为奇函数? 若存在,求出a ;若不存在,说明 理由. 第II 卷(共42分) 4.(本小题4分)已知集合{} {} 2log 1,1P x x Q x x =<-=<,则P Q = ( ) A .10,2? ? ??? B .1,12?? ??? C .()0,1 D .11,2? ?- ? ? ? 5.(本小题4分)函数||)(x x x f =的图象大致是 ( )

6.(本小题4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1,x y y x == B .211,1y x x y x =-+=- C .3 3 ,y x y x == D .()2 ,y x y x == 7.(本小题4分)已知幂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4,2?? ??? ,则()8f 的值为 ( ) A . 24 B .64 C .22 D .164 8.(本小题4分)设c b a ,,都是正数,且c b a 643==,那么 ( ) A . 111c a b =+ B .221c a b =+ C .122c a b =+ D .212 c a b =+ 9.(本小题4分)设1 25211 (),2,log 55 a b c ===,则 ( ) A.c a b << B.c b a << C.a c b << D.a b c << 10.(本小题8分)已知集合 {}()(){}2|230,,|220,,A x x x x R B x x m x m x R m R =--≤∈=-+--≤∈∈. (1)若{}|03A B x x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1.(本小题10分)已知函数)1,0(21)(2≠>--=a a a a x f x x (1)当3=a 时,求函数)(x f 的值域; (2) 当1>a ,]1,2[-∈x 时,)(x f 的最小值为7-,求a 的值. 第I I I 卷(共60分) 12.(本小题4分)全集U R =,集合2 {|20}A x x x =-->,{|128}x B x =<<, 则() U C A B 等于 ( )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上册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D.两个物体只要速度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3.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 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

C.D. 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8.火车从甲站出发,沿平直铁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乙站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火车的位移一定相等 B.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火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等 9.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1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A.6m/s2B.4m/s2C.3m/s2D.12m/s2 12.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 答案) 2019年高二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和内质网 B. 细胞膜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中心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2.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 B. 激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C. 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元素C、H、O D. 激素是由外分泌腺细胞分泌或人工合成的高效能物质 3、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对两种生物细胞中的何种物质进行化学分析( ) A.糖类 B.磷脂 C.蛋白质 D.脂肪 4、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5、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

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6、下列关于实验鉴定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鉴定脂肪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7、右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8. 有一种物质只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二物理下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分)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下面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也不变 C.电场强度为零处,电势一定为零 D.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4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C.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3.(4分)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 ,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为 AB连线的中垂线,先将一正电荷q 3 由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电势能逐渐减小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D.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4.(4分)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V,φb=3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E 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5.(4分)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B点移至A点,电场力做负功 D.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6.(4分)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6分)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 A.电场力F B.电场强度E C.电势差U D.电场做的功W

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111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56分(本题共14小题,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9-14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物理量中哪些与检验电荷有关? ( C ) A.电场强度E B.电势U C.电势能ε D. 电势差U 2.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稳定)与增加前比较,其内部的场强将 ( B ) A.一定增强 B.不变 C.一定减弱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 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 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若剪断丝线, 则小球的加速度为( D ) A.0 B.g ,方向竖直向下 C.g tan θ,水平向右 D.g /cos θ,沿绳向下 4.如图1所示,先接通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 。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电容C 、两极板间电势差U 、两极板间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 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 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 D .Q 不变,C 变小,U 变小,E 变小 5.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 A.,A A W W U q ε=-= B.,A A W W U q ε==- C.,A A W W U q ε== D.,A A W U W q ε=-=- 6.如图2所示,六面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 面与EFGH 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 面带正电,EFGH 面带负电。从小孔P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度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 、B 、C ,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辽宁省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10月份月考联考 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3}A x N x +=∈<,2 {|0}B x x x =-≤则A ∩B =( ) A. {0,1} B. {1} C.[0,1] D. (0,1] 2.特称命题p :0x ?∈R ,2 00220x x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 A .0x ?∈R ,2 00220x x ++> B. x ?∈R ,2220x x ++≤ C .x ?∈R ,2220x x ++≥ D .x ?∈R ,2220x x ++> 3.设x ∈R,则“x >1 2”是“()()1210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方程组???=-=+324 2y x y x 的解集为 ( ) A. {2,1} B. {1,2} C.{(1,2)} D.{(2,1)} 5.不等式|12|1x -<的解集为( ) A.{|10}x x -<< B.{|01}x x << C.{|1x x >或0}x < D.R 6.已知0t >,则函数241 t t y t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 2 C. 1 D. 2 7.方程组10 0x x a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1a >- B 1a ≥- C.1a <- D.1a ≤- 8.已知2a =73b =62c =给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a c >> 9.满足条件{}{},,,,,,A a b c a b c d e =的集合A 共有( ). A .6个 B .7个 C .8个 D .10个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2020年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7高二下·无锡会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小题.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入宫”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随后,两名航天员也成功从神舟十﹣号飞船进人天宫二号实验舱.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是在距地面393公里的圊形轨道上进行的,这比以往交会对接轨道抬高了 50公里,比一个马拉松全程距离还要远. 轨道为什么要抬高呢?这是因为运行在低轨道的航天器,距离地球不够远,仍会有稀薄的大气,受到大气阻力影响,会导致航天器轨道高度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相对穗定的轨道高度,就需要消耗航天器自身推进剂. (1) 下列情况中,不能将天宫二号视为质点的是() A . 研究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 B . 测量天宫二号在圆形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C . 测量天宫二号的离地高度 D . 研究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

(2)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某观察者观察到天宫二号处于静止状态,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 A . 远洋观测船 B . 地面指挥中心 C . 神舟十一号 D . 在天宮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 如图所示,活动发射平台载着质量为m的神舟十一号和质量为M的火箭,在车的牵引下缓慢地驶向发射场.若行驶过程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神舟十一号、火箭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A . 0、0 B . 0、Mg C . mg、0 D . mg、Mg (4) 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则航天器在较低轨道做圆周运动与在较高轨道做圆周运动比较() A . 航天器的周期缩短 B . 航天器的角速度减小

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 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①—⑤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A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D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2.+ B.细胞呼吸酶、抗体、激素 A.O、血红蛋白、H22-2+ D.、葡萄糖、氨基酸HPO C.尿素、Ca、载体4激素对生理机能的调节一般所具有的特征是:3. B.对生理生化过程一定起促进作用.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A D.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cb、、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4. 根据图示分析、 A. a > b > c B. c > b > d C. b > a > c D. a = b < d 5.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细胞产生的抗体可消灭抗原A.效应T B.吞噬细胞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 .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6. .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B .氨基酸和核糖体A.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 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8.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B.HIV是一种RNA病毒 C.HIV可通过血液、拥抱等途径传播 D.HIV主要破坏人体T细胞 9.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时间t1~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 C.时间t2~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10.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1、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 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 X.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B 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A细胞,乙是肌细胞,X.甲是胰岛C X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哈尔滨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卷

哈尔滨市2020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惠东期中) 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8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指针张角会随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其金属外壳和电容器a极板都接地。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静电计指针的偏角为,电容器的电容为C。现保持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靠近b但未接触。则:() A . 减小,C不变

B . 增大,E增大 C . 减小,C增大 D . 增大,E不变 3. (2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如图所示,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AC⊥BC ,∠ABC=60°, =20cm,把一个电量q= 1×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 . 866V/m,垂直AC向上 B . 866V/m,垂直AC向下 C . 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 . 1000V/m,垂直AB斜向下 4. (2分)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场线是电荷运动的轨迹 B . 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 C . 电场线时闭合的曲线 D .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 5. (2分) (2017高二上·普宁期末) 如图,平行金属板A、B水平正对放置,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一带电微粒水平射入板间,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