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代数.ppt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ppt探索规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学习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 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 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 (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课件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3个图都是由几个正方形摆成的?我们能用6个正方形依次摆出每一个图形吗?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图,摆完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摆,边摆边说是怎么摆的。 教师:观察这3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根据教学内容与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与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要根据不同的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把数学每一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她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她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就是一堆死东西,而就是由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组成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思考的全过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学中: 三、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便架设“认知桥梁”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还要了解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要注意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深刻理解徐长青教育专家所倡导的,

简约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就是“问题解决”的前提与条件。问题就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经济发展与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就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就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就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瞧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就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她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探索周期规律》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中,主要呈现了图形的颜色、形状等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周期规律,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有句名言:熟悉的未必熟知。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些看似熟悉的规律,学生真的熟知吗?于是,我对执教的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研。 调研结果: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欣喜的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直观感知规律,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中“以组为单位重复出现”这一特点,同时学生在表达规律上也是存在困难的。看来,对于看似“熟悉”的规律,学生并不完全“熟知”。那么,怎样帮助学生从“熟悉”到“熟知”呢?通过对此问题的不断思考,我寻找到了答案。 三、学习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周期规律,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并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 2.在发现规律、表达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欣赏数学的规律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并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引发质疑,激起兴趣 问: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数学绘本,书的名字叫《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宝石王冠是怎么消失的?“规律”和消失的宝石王冠有什么关系?封面上的人是干什么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还有你们会观察的眼睛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中,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绘本封面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阅读绘本,探索规律 (一)从颜色和形状的角度观察 1.绘本情境:某一天,大鼻子侦探和他的助手迷糊虫来到博物馆参观,大鼻子侦探教育迷糊虫说:“要想当一名出色的侦探,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知力,因为犯人的行动通常是有某种规律的。说着说着,大鼻子侦探看到了一顶王冠,然后突然指着王冠大喊“这顶王冠是假的!” 糊涂虫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王冠是假的呢? 大鼻子侦探说“这顶王冠之所以有名,就是它每一层的宝石都是有规律的。” 2.问:你们能看出这个王冠上的宝石有什么规律吗?你能在题纸上圈一圈,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2019-2020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3.2探索规律 同步训练C卷

2019-2020学年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3.2探索规律同步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2分) 1. (2分)已知a>1,0

D . 6 5. (4分)一个两位数除以5,所得的商和余数相同,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A . 11 B . 12 C . 13 二、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6. (5分)列竖式计算。 (1)75÷5= (2)365÷5= (3)530÷9= (4)342÷9=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 7. (5分)不计算,将表格填写完整。 被除数49.2 4.9249.2 除数1212 1.2 1.2 商 4.1410410.41 8. (10分)连一连。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5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二、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6-1、 6-2、 6-3、

6-4、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 7-1、 8-1、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提纲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要根据不同的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把数学每一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一堆死东西,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组成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思考的全过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学中:三、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便架设“认知桥梁”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还要了解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要注意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深刻理解徐长青教育专家所倡导的,简约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营造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2 探索规律(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2 探索规律(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1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第3,4题及思考题,数的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依据本节课探究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可为学生设置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列排列绿,并能按照规律填数。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变化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形成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找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初步形成探索意识。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发现、理解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卡片若干。 学生准备:圆形卡片若干、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观察下面的数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1、2、3、4、5、6、7、8。 (2)1、3、5、7、9、11、13。 2、根据规律填空 (1)5、10、15、20、( )。 (2)10、8、6、( )、2、( )。 教师: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些数排列的简单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做些什么,学些什么有所了解,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例题3。 1、1、 2、 3、5、8、。 (1)探索规律。 教师:这组数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认真观察、比较。 出示思考问题,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 ①这些数字在增加还是减少? ②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联系吗? ③每相邻3个数之间有联系吗? ④这组数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简洁地表述为: ①这些数字在逐渐增加。 ②每相邻两数字之间相差的数是0,1,1,2,3,这些数字没有规律。 ③如果每3个数字为一组,可以发现:第3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④这组数的规律是:从第3个数字起,每个数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 (2)运用规律(完成例3填空)。 教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填出横线上的数。 (3)反思。 教师:想想,这个规律我们是怎么发现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计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规律,比单纯放给学生,让学生漫无目的的找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那样学生会无从下手,费了时间反而找不到点子上。】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例题4。 (1)探索规律。 教师:用小圆片摆出例题中的图形。思考: ①数一数,每组图中圆形的个数有没有变化?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自主探索事物的排列规律,理解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2.通过观察、猜测、计算、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挑战性,发现和欣赏规律美,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发现事物排列中的规律。 难点:理解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初步学会应用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感知规律

1.“猜一猜”游戏。 多媒体依次出示各种情境:春节街上有规律排列的彩灯,小红裙子上有规律排列的图案,地板砖上有规律排列的图形,校园升旗台旁边有规律排列的各种盆花…… 2.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有很多,透过现象找规律,我们会感受到规律的奇妙!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事物排列中的规律。(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教学例1 (1)自主摆 小兴在数学活动课上玩摆图形,他摆的图形有规律吗?请你像他那样摆一摆。 (2)合作学习 四人小组合作:①找一找小兴摆的图形的规律,你是怎样找到的? ②猜一猜接下来会摆什么图形,第16个摆的是什么图形。 (3)汇报交流

预设1:小兴摆的图形排列的规律是1个圆形,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我先看小兴摆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再数了数个数,看了看它们摆的顺序,就发现了规律。 小结: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看图形的形状,数图形的个数,更要看图形的排列顺序。(板书:观察形状数量顺序)预设2:按这个规律接着摆下去,后面应该摆1个圆形。我发现每摆4个图形就重复一次,说明4个图形是1组,2组摆8个……4组正好摆完16个,所以第16个是正方形。 小结:1个圆形,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称为一组,像这样图形按一定的顺序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称为“重复排列规律”,寻找重复排列的规律,我们一般要先对图形分组。(板书:重复排列分组) 预设3:我也认为第16个是正方形,因为我按这样的规律摆完了16个图形的。 如果有足够多的学具,我们不厌其烦地摆下去,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准确性会更高。不过,你得随时准备足够多的学具,否则无法操作。 预设4:其实不用这样麻烦的,我是像这样每4个图形圈成1组,16÷4=4(组),说明刚好摆四组,第16个就是每组的最后一个图形--正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能用比较简练和完整的语言表述规律。 2、经历自主探究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观察、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体会创造美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找到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比较简练和完整的语言表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宝葫芦,请看(出示课件)这个宝葫芦里装了很多的宝贝,想不想看?好,那就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并用响亮的声音叫出他的名字。(师放课件奶牛、小鸡、长颈鹿、老虎) 问:你来猜一猜下一个小动物会是谁?(生猜,叫3-4名)让我们看看到底是谁?(出示课件:小狗) 师:宝葫芦里不光有小动物们还有很多宝贝呢?你们看看这都是什么?(出示课件,生一边看一边叫出来的水果名字) 师:猜一猜下一个水果是什么?(叫几名学生回答)(梨)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生可能说:它排列的时候是按照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个苹果一个梨这样排列的,所以我猜是梨。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对呀,它们就是按照一个苹果一个梨这样的顺序排列的,所以苹果后面一定是梨。 师:刚才猜动物你们说了很多种答案,但是猜水果为什么就一个答案

呢? 师小结:是啊,小动物们的排列没有一定的顺序,而水果的排列是有顺序的,也就是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其实数学中也有很多有规律的图形和数字,(板书:图形、数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板书:探索)。 一、探索新知 (一)、探索图形规律 1、探索彩旗规律 师:这些水果是小动物们举行联欢会时准备的,它们不仅准备了吃的,还准备了彩旗来装饰房间呢,想看吗?(出示课件) 师:这些彩旗漂亮吗?这么漂亮的彩旗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说说,你发现这些彩旗的颜色有什么规律吗?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彩旗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指导学生说出:我发现彩旗是按照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 师:几个彩旗是一组?(3个) 师:哪三个?(红黄黄3个一组)(出示课件) 问:是这样吗?(红黄黄闪烁,数线)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彩旗是按照红黄黄3个一组的规律排列的,谁照着老师的说法来说一说?(叫4、5个学生说一说) 师:还有几个彩旗没有颜色呢,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说出下一个彩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下一个呢?再下一个呢? (因为彩旗是按照红黄黄3个一组的规律排列的,所以。。) 2、探索彩灯规律 师:它们不仅准备了彩旗,还挂起了漂亮的彩灯,(出示课件) 细心的同学们你快看看这些彩灯,你发现彩灯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停几秒)问: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