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无从下手。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学生看关于实物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实物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

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

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写作文有畏难的情绪。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本身涵盖了很多语文知识点,很考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笔者的相关教学和工作经验,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中有畏难情绪。很多小学生本身词汇积累不够,知晓并能使用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足,造句方面的能力也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有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觉得作文难,对作文不感兴趣。 2.小学生作文欠缺情感的抒发。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发展健全,其身心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塑造。小学生们的感受很直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身的看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的作文过于平白如话,作文语言过于口水话。有时不能清楚明了的描述一件事情,不能用合理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情。很多小学生写的日记就是描述自己今天干了什么,发生的什么事情,语言过于平淡化,很多时候缺乏自身情感的真实抒发。

3.小学生作文脱离现实生活。 我们都知道,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对现实生活和一些人和物的感受,再通过柔和自身的一些情感,借助相关的语言、词汇、文字等来渲染表达。多数作文都是源于现实,生于现实,作文的写作源泉就是现实生活。在应试教育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限制学生写作的想象力,通过拼凑语文书本上的词汇来指导写作,脱离现实生活,这样的语文作文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1.帮助学生摆脱写作文的畏难情绪。 作文没有现成的公式作依据的,它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它需要作者用心去体会,潜心去感觉;需要一番苦苦修行,才能要厚积而薄发。要做到这些,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使得好多小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就是这种神秘感使得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视作文为畏途。怕字当头当然做不好,所以,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让他们不怕写作文。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激情和动力,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写作文的困难之处。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教师教育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浅谈 ◆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苏家桥小学刘云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吐不出;即使勉强写成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词不表意。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词汇积累;内涵挖掘;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126-02 一、热爱生活,美点追踪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学生多数都勤学好问,但不少学生学习吊儿郎当,但每次作文都有好文章出现。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学生生源较差,其父母多数不注重孩子的入学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孩子只需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因而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监管。但是,基础差就意味着未来也差吗?家长差就意味着孩子也差吗?差班就不能产生优秀生吗?事实证明:不是! 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初步形成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若有老师适时适当培养、指导,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很快就会提升。在平时的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学生们没话说是因为没生活经历:好多学生平时都不出屋,被家长关在家里,最多就是看看

电视,或者是在电脑上玩游戏。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可是学生没有生活叫他写什么呢? 笔者思考了很久,联想到班上的好多学生都会做饭,于是就和他们在一起聊做饭,看谁做的好吃,需要几道工序。学生们一下活跃起来,说炒西红柿时,鸡蛋先打在碗里再放进烧热的油里,炒出来更好吃……你一言他一语,课上热闹非常,到下课了,还有学生为没有来得及展示而遗憾。于是,笔者趁机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把想说的写下来,“民以食为天,会做饭是幸福人生的前提啊!”这一鼓励,学生们跃跃欲试,都纷纷表示还会做好多好吃的,结果,这一次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文章中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才艺。 二、阅读摘记,积累词汇 笔者在教学中了解到,学生其实是有话想说,可是满肚子话不会表达。为此,笔者就鼓励他们有啥说啥,别怕不合逻辑,别怕丢丑,只要能写就算成功。有个学生听话了,周记写了一大篇,好长一段,写的是:“这周我妈不在家,我就玩去了,找同学玩一上午,“摔片子”、玩电脑,啥都干,一上午,高兴啊。他还给我做饭,西红柿炒鸡蛋,吃完接着玩,天黑了,就回家了。”“啥都干”看来玩了不少,可是哪个都没叙述明白,没有中心,而且大白话,倒是很率真。于是,笔者就找到他,和他谈了一上午的开心事,由于笔者采取了谈心的形式,取得了这名学生的信任,所以在此过程中是无话不谈,心里很放松。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他在说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不清楚,明显感觉他积累的词汇太少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因此,笔者建议他多读书,他说家里没有。想到班里都有图书角,就叫他自选两三本带回家去读,读完后再到学校来讲给同学们听。此外,在读的过程中,如果

小学一年级作文写作教学几点做法

小学一年级作文写作教学几点做法 读书、写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作文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展现,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在于:低年级与中年级作文要求相分离,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分离,语言与思维相分离,阅读与写作相分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对儿童作文能力的低估,缺乏相关科学性的研究和指导。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1——2年级的“作文”改为“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些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一要求就讲低了低年级写作的门槛,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和过渡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意识的培养很有帮助。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情绪体验是制约低年级儿童写作的重要因素 作文思维是贯穿于作文活动始终的、直接影响作文活动质量和方向的内部心理结构。据上海师大学者研究:“小学低年级作文思维主要包括材料加工、情绪体验和构成监控三个主要心理成分。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思维水平高于一年级,情绪体验在一年级学生作文思维中最低;低年级作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小学一年级。”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很多小学一线教师都从一句话日记开始,“我手写我口”,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将其体验和情绪由口语顺利转化为书面语,从小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一句话日记中的几点做法,以便于广大基层工作者交流学习。 二、以情绪体验带动习作创作的做法及其成果 1.我手写我口,激发儿童写作的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加上汉语拼音教学结束,很多学生多能够用拼音写出自己的感受兴趣浓厚,我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不对日记内容进行要求,这样不受限制自由表达的氛围形成,对写话的畏惧感消失。每天写日记成为学生自己不成文的作业。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和成人有巨大差异,极具趣味性和想象性。在这一过程中,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点和时间、天气的不同,观察者的心情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好像观察我们学校校园内的花园,在晨雾里,朝阳下,烈日中,风雨中,夕阳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景象。如果观察点站在校门口看,我们描绘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 边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观察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有效的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有效的作文指导 三年级正是初写作文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 一、抓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再到小说、报刊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抓修改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新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4812199.html,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新策略 作者:贾丽颖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作文教学能客观详实地考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要组织好作文教学,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多的知识素材储备,能够发挥语文知识功底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在新作文教学时代,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创新作文教学策略,选择策略性、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模式,让作文教学实现提效见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作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067-01 随着新作文理念深入语文课堂,让作文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从多角度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策略,让学生的作品富有真情、观点鲜明、突出、有见解,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收获满满。作文教学要想实现说出真情话,吐露心声,富有实感,写出“有血有肉、感情饱满、富有文学性、体现语言美”的好文章,就必须从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动真招,用实功。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时,我们身上仍存在着一些传承性问题,如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还是讲作文、记范文等方法,让写作教学枯燥缺乏情感,老师很少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小学生生活写作素材欠缺等,这都严重影响习作效果,语文教师必须足够重视这些问题,采用富有实效的作文教学新举措,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1.抓住新闻事件,捕捉文学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多留意周边的新闻事件,让小学生学会捕捉文学素材,从这些素材中感悟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责任担当,主动去宣传正能量信息,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出去。比如,讲冀教版语文课《布达拉宫》,文章从建筑特色及典藏价值等方面介绍了布达拉宫,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和惊叹之感。在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渗透时政新闻,展示布达拉宫作为联合国认定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为后人留下无限的旅游财富和资源财富……小学生听的很是入迷。这样安排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素材视野,还积累了文化素养。语文教师趁机鼓励小学生书写一处我国或别国的文化遗产,可以从网上搜寻提炼素材,也可以向老人、名家请教,要求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用心去感悟,选择不同的角度去描写,使自己的作文具有特色。 2.抓住身边人物,深化道德情感 语文写作涉及面广,要求小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常识,做到学用兼顾。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抓住感动你我是身边人物或者荧屏上的人物,从中感悟到人的爱心、善举,服务意识,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无从下手。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让学生看关于实物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实物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

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技巧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技巧 教师:张艳 一、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学会修改习作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学生,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我们常常在改作文时出现的因一些语句表达、标点符号不恰当闹出的笑话。有些作文我们可从学生模糊不清的表达中,能读出选材不错,感情很真挚,但由于表达有问题,读起来总不够舒畅,这样的作文,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好好修改会是一篇佳作。我在一次作文课上,将学生的一篇在语句、标点、用词上均有毛病的典型作文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修改,发现学生都会修改!他们七嘴八舌,将此篇作文的毛病一一改过,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有很大差别,简直是两篇作文!经过集体修改后,学生既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又明白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以后的作文,学生都能认真修改,有的还请同学帮着修改,作文效果一下子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培养评价兴趣 作文讲评在作文指导中也尤为重要。我在上作文课时,尽量安排在连续的两节课中,一节课讲要求起草作文,一节课讲评作文,将典型的文章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找出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这样其他学生会在自己的作文中有则改之,扬长避短。更有利于学生总体作文水平的提升。

浅谈小学三年级初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初步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是教与学明显发生转折,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学年,经过 了两个年度的学习,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智力上已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看图说话,写话和一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很低级、很初步,甚至很朦胧的,在这一种犹如种子发芽,但又未破土而出的特定环境和特殊条件的制约中,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尤为重要。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心理学认为: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作文前注重鼓励学生,可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我是这样做的,向学生讲古今的文人,怎样写好文章的故事,给学生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并告诉他们只要积极参与也同样可写出这样的好文章来;其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就能无可拘束地放开胆子说写,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熟练地掌握口头语言书面化的技巧再次,是老师指导作文时,语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尽力用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听时兴奋,说是畅快,写时轻松作文低下的学生,不能拨冷水,尤其是差生只要有一词一句或一标点,用得恰当给予表扬,总之让学生在欢乐、愉快中来写作文,对作文不是望而生畏,而是被兴趣代替。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材料。小学语文 教材中的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看图作文,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顺序边看边想,或从上到下,从下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到人。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人物的衣着还可以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 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文结合,使学生印象深刻。三、重视片断训练。 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往往是观察了、做了也可能是“无话可说”甚至“无材可写”,仅仅靠教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因此,应重视片断练习,帮助学生选择写话的材料,把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例如写人物的片断,可指导选择以下材料: 1、描写人物外观,先指导学生观察让熟悉的人物,如教师、同学、亲人、朋友等,他们身材、外貌、衣着、表情各有什么特点,再按不同的人,表现不同的个性; 2描写人物对话,先指导观察师与生、同学与同学的对话等,然后要求写出不同说话的语气、神态,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结合学生的课文,学写对话的几种表达形式; 3描写人物动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构建了?乐意写(一、二)年级→自由些(三、四)年级→学会写(五、六)年级→独立些(七、八)年级的训练序列。其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过程与乐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需要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那如何正确把握写作课程目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有序训练 低年级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基本能说出图意,但是怎样才能将图的内容全面、流畅的写下来,还应当分两部进行训练。第一步,训练学生会写最简单的句子。第二步,训练学生写有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三年级为作文启蒙阶段,应以?放胆文?的形式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人,经历的事,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植物、小物件等,写出真情实感,而升入四年级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把内容写具体的训练,通过优秀作文和内容空洞作文的对比,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中那些内容不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补充内容。 进入高年级后,由于记叙的事物比较复杂,学生常常出现条理不清,

主次不分,缺乏想象等现象。因此,就要具体的指导学生编写作文的提纲,把文章的中心一层一层的表达出来,分清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把与表现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祥写,使文章主次分明祥略得当,还要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使?放胆文?与命题文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运用相结合,细水长流与作文强化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二、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乐意去写。只要写了,就会有收获,写作能力就会有提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有收获了,能力提高了,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这样的良性循环的局面一旦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费时多,效率低?的尴尬局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呢? 1.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写作目标中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文永明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老师们更是无法教。经过这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分层;模仿;评价修改 一、激发兴趣 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精力,且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累词汇 1、通过写日记积累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这就要学生多积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每日一记至关重要,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 2、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分层定段落 学生的资智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结构不清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给他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与开头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一) 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二)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三)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四)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注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 “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一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五)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论文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下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侯坪完小胡玲芝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看图说话写话向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中年级的学生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作训练到片段写作训练有了一定的练习和经验,另一方面却又缺乏写作方法的积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要注重写作方法的提炼及对应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自行修改作文的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有长足地进步。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1】小学生作文教学也就是引导小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根据现行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小学低年级主要为说话、写话阶段,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要形式,以词句训练为主要内容;中年级主要为段的训练阶段,以观察作文为主要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侧重抓好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围绕中心,按一定关系组句成段的能力。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中年级处于小学语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他们一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从一句话的写作到片段写作有一定的练习和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却又缺乏写作方法的积累。这一时期的训练重点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写作,因此不但要讲究作文的篇章结构,也要求用上一定的写作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却发现三、四年级的作文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许多学生调查后发现,他们对待作文的态度却只是将其看成是老师交代的任务,只要字数划够,老师一交就完事。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动机已为目前小学生作文中最大的问题。其次,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想写点什么,可又不知从何下手,写出来的内容杂乱无章毫无头绪,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写作方法的欠缺。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中年级是由看图写话向命题作文过渡的一个阶段,打好这个基础,也就为高年级"篇"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更为学生今后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展开?笔者试着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期能够为日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一)解放身心,激发写作兴趣 都说“兴趣最好的老师”,对写作充满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当前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一听到要写作文便唉声叹气,毫无兴趣,这如何能让他们写出一篇篇情感饱满,内容充实的佳作?中年级是作文训练的初始阶段,因此,从这一时期起,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心理素质入手,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