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好的明天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由于历史原因,在清朝时期被割让给其他国家,现在的我们与以前大不一样啦,我们的祖国已经不再惧怕外国列强的威胁,恐吓。现在,我们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会手拉手,向美好的明天

出发,台湾与我们的祖国是密不可分的,永远是一个整体。今天我们与台湾两地的小朋友携起手来共同为台湾与大陆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我相信,现在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有了更深的友谊。现在的我们与以往大不一样啦,今天我们有了“坚船利炮”不再怕敌人的欺负啦,我们两地的同胞们已经紧紧地抱成了一团,台湾与大陆的新一代在今天已经手拉手走在了一起。“我们”在这今天这美好日子里我相信台湾与大陆的友谊一定会发展下去,台湾与大陆的明天将会更美好。我记得历史老师好像说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来在清朝时由于战乱的原因,无奈之下把台湾割给了西方列强。”在许年以前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可他却想不到他离世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再次被其他国家的人占领,他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不过我们的母亲——中国现在拥有了把台湾要回来的实力了。今天台湾与大陆的小朋友手拉手来向前走去,今天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今天努力会换来美好的明天。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部分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对台湾的记述。 隋代,宋元时期的人们对台湾逐渐接触的更多,并开始在台湾发展,元朝开始,便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 15、16世纪,世界进入海权时代,荷兰在台湾建立了殖民地,最终被郑成功驱逐了出去。 明清时期,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付出巨大的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国民政府将台湾设置为中国的一省,省会定于台北。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九二共识”) 近代以来,台湾同胞经历的历史和中国大陆同胞所经历的一样,都深受列强殖民侵略的苦痛,同时台湾同胞也与中国大陆一道艰苦地抗争,寻求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在经历了历次战乱之苦后,两岸同胞都认识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历史,完全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殖民的结果,完全是中国长期衰弱和内乱的结果。中国的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标志,更是两岸中国人走向全面现代化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所以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及范围,掌握台湾省的概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3.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们读图法,发散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台湾自然环境特征中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的分析、归纳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视频: 视频插入语: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多么美的一首歌曲啊,让我们一下子来到了美丽的台湾!今天就有老师做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那旖旎的风光!这里有神奇的阿里山,秀丽的日月潭,宏伟的台北故宫,高入云霄的101大楼,奇特的民俗风情,回味无穷的饮食文化,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海岸,还有那令人闻名遐迩的神木!它是台湾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听了导游的解说,同学们,你们说台湾美不美?(美)你们想去旅游吗?(想)要想去旅游的话,我们就必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5页。(板书课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确定自探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2)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课前设计,形成自探问题。教师预设: 1、你能介绍一下台湾的概况吗?(从位置、范围、面积、组成、人口等方面) 2、台湾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如何?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由于台湾可以说是我国现在的一个热点,大部分学生关于台湾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熟悉省级区域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省级区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学习香港澳门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份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 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把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 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熟悉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特色;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教学难点:台湾省物产资源的分布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基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的学习内容,主要采取了一下的教学方法:读图识图法、讲授释疑法、分组探究法。 (二)学法: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读,培养学生读图、读课文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老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将围绕“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问题情景让学生理解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视频赏析,导入新课: 请同学一边聆听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一边欣赏台湾的景观图片。让同学判断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图中景观是哪个地区,从而引入新课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 (二)、讲授新课: 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针对台湾领土归属问题,我设置了第一个活动: 活动一:追溯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的历史源渊,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追溯台湾的历史源渊,明确“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课文的活动题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文化渊源等方面证实台湾省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再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地图上通过比例尺量算出基隆到福州的距离,并计算出海轮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以飞机400公里的时速行驶到达两地港口所需的时间,让学生明确台湾与

八年级地理第四节_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地图准确地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能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物产及经济特征。 (3)描述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简单了解影响台湾省人口分布的因素。 (4)能够运用有关资料说明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对台湾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3)运用相关地图,学会描述台湾省相关地理要素的分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2.教学难点 分析台湾省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的设计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引入新课时,用歌曲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合歌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正课进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设置了以随机“刮刮乐”为主线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结时,利用台湾各地理要素的关联图,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联系。课件中设置了随机抽人小插件,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参与到教学中来。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小组内组织组员课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用由闻一多作词、袁忠宜作曲、谢华演唱的《七子之歌──台湾》导入。 歌词: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我要回来…… 随着歌曲的进行,五个不同大小的画面分别展示和台湾相关的内容。PPT底部显示歌词。通过歌曲、歌词、画面相互配合,能够极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有两段,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全部放完,如果时间紧的话,则可只放第一段,但部分图片则得不到展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证据

● 1.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 1)台湾海峡平均水深仅60米,是由于陆地下沉形成的,海峡两岸联系从未间断。(地缘关系) 2)台湾汉族占97%,祖籍多为福建省,通用闽南话。(血缘关系) 3)台湾古称夷洲琉球,1624年被荷兰侵占;1661年郑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1895年起被日本侵占50年,1945年回归。(历史关系) 4)台湾和福建共同信奉妈祖,随处可见妈祖庙,“前殿妈祖,后殿观音”。(文化渊源) 2.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特点以及河流水文特征; 1)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2/3,则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2)地势东高西低,地表起伏较大;河流数量多,流程短,落差大,水能丰富。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台湾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它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加上东临太平洋,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所以季风气候显著。除此,台湾还有少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台湾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丰沛。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

台湾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因为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另外,台湾易出现台风等气象灾害,因为台湾南部处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受来自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影响明显。 ●台湾的美称、资源及其成因 水产王国:四面临海,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珊瑚王国:珊瑚一般形成于热带海区,受纬度因素影响,台湾盛产珊瑚 硫磺之乡:硫磺一般形成于火山口附近,而台湾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所以盛产硫磺; 东方甜岛:台湾处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台湾处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 水果之乡:受气候影响,亚热带、热带水果种类多,数量大; 森林宝库: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面积广阔; 东南盐库:西部沿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地形平坦,利于晒盐●阶段经济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原因; (1)台湾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教材70页): 20世纪50年代,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茶叶和樟脑等,当时发展的主 要是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好的明天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由于历史原因,在清朝时期被割让给其他国家,现在的我们与以前大不一样啦,我们的祖国已经不再惧怕外国列强的威胁,恐吓。现在,我们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会手拉手,向美好的明天

出发,台湾与我们的祖国是密不可分的,永远是一个整体。今天我们与台湾两地的小朋友携起手来共同为台湾与大陆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我相信,现在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有了更深的友谊。现在的我们与以往大不一样啦,今天我们有了“坚船利炮”不再怕敌人的欺负啦,我们两地的同胞们已经紧紧地抱成了一团,台湾与大陆的新一代在今天已经手拉手走在了一起。“我们”在这今天这美好日子里我相信台湾与大陆的友谊一定会发展下去,台湾与大陆的明天将会更美好。我记得历史老师好像说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来在清朝时由于战乱的原因,无奈之下把台湾割给了西方列强。”在许年以前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可他却想不到他离世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再次被其他国家的人占领,他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不过我们的母亲——中国现在拥有了把台湾要回来的实力了。今天台湾与大陆的小朋友手拉手来向前走去,今天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今天努力会换来美好的明天。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史角度: 1.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 2.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 4.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地理角度: 1.从地质角度看,台湾和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下陷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还有一个原因是第四纪冰期过后,气温回升,大量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回升,使台湾又成为海岛(岛的历史仅几十万年)。 2.台湾属于大陆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岛上的动植物种类大多和大陆相同,且台湾海峡水下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水下森林遗址,这些都证明它原先和大陆相连。 三、人文角度: 台湾居民大多从广东、福建迁入,语言、文化也与当地相同,都讲闽南话,都信奉妈祖。

报效祖国的海外赤子 王兆松 王兆松先生幼年贫苦,无奈下南洋谋生,经艰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著名侨领、企业家。从1934年起,王兆松每年从国外汇款为文昌家乡修路,还在通往家乡的公路上建起5座木桥。后来因为汇款麻烦,王兆松在文昌买下3间铺面房,以房租支付维修费。又在海口买下2栋楼房(今新华北路“长安旅店”和得胜沙51号),托人代理,租金全数用于公路维修和解决乡亲困难,不足部分再从国外汇款。海口得胜沙步行街,以及文昌中学、南岛小学、冠南小学等处,都有充满南洋风格的、有着同样名字的建筑———“王兆松楼”,这些楼宇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着王家四代人的爱国爱乡情怀。 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 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南洋群岛华侨。一八七三年生于爪哇,一八八七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一八九一年赴美国留学,一八九七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受到孙先生的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一九○五年回国,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参加曾少卿发起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良,担任复旦总教习(即今教务长),兼课中国公学。一九○七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作国际宣传.辛亥革命军兴,

台湾是如何成为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台湾是如何成为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没办法,爱国同志们团结紧力量大板砖又结实,俺先给自己找顶钢盔戴上) 本文只谈历史,莫及政治。。。虽然你应该看的懂我想说的是什么。。。 历史上,台湾,或者叫夷洲,跟中国的关系(虽然当时似乎并没有中国这个概念,但是既然可以有现在之中华民族一说,那么我姑且称当时之为中国也不算什么了),我这里整理了一下资料。仅做历史考证用。资料来源基本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选修课本-历史。也就是我课上老师教偶的内容。 第一次的接触大概在三国时期,东吴政权。见教科书上曰: 为了控制长江天险和适应水上交通需要,吴国大力发展造船事业,所造船只最大的有20多丈。船队到过辽东,也到过夷洲,即今台湾。 哎呀呀,5000的历史文明古国哎到底是不一样。这样算来祖国大陆跟台湾宝岛有了近2000年的历史呀! 啊哦~不过only是"到过"。。。。。。如果这样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那就太牛X了。。。我们的先人们走过一个地方,屙坨S那就是咱们大中华的土地了呀呀呀呀~~相比之而后不列颠、XX牙、OO牙之流的国家还要使上几千个几百个的士兵用洋枪炮来跟土著们火拼还要落个殖民者的声名,我们到底还是强大了无数倍呀!!再者,东吴政权当时只是割据政权中的一个,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政权。。。。下面开始找第二次。。。我翻翻翻。。。翻到这里......(两晋和南北朝时的相关没看到~.~) 隋炀帝曾3次派人去流求,使流求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 书上再有小字: 607年,隋炀帝派朱宽到流求视察。第二年,朱宽又去慰抚流求人民。609年,炀帝又派人从义安(今广东潮州)出海,到达流求。当地的高山族人民见大量船舰到来,以为是商旅,许多人拿了土特产到军中来请求贸易,这说明当时大陆与流求已有贸易往来。 哎哎,这次有够详尽呦!不过这"贸易往来"用的。。。。。不正说明了当时"中国"与"流求"还没进一家门哩?如果以此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证据那恐怕东、南亚各国无不要惊惶万分了——1400多年前买他们两匹布现在就要被拉向祖国母亲的怀抱了呀! 那么台湾是什么时候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呢? 书上没有直接说,我只能用自己所知的那些微薄的不知道算不算是知识的DD了......(雷峰:小P孩,多读读书去!)

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 1.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 目标、引导——学练——堂堂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思维拓展: 有一首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说说出你对台湾省知道那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由此可见台湾所处温度带? 3.台湾岛的山脉走向?其主峰是?找出台湾最大的湖泊以及河流,并分析河流水量水能特点。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组成。 2、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 3、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认识台湾的地理位置、组成部分;分析台湾的地形气候。 2、通过地形、气候分析台湾人口的分布。 3、阅读资料,认识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台湾人口分布的原因 重难点突破方法:强化读图训练,从图上获取信息,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启发式讲授法、读图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多方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制作精美、适用的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朗读《乡愁》。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短短数语就把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为这节课的导语,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这头、那头分别指的是哪里?(学生回答) 导出课题: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台湾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认识台湾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呢?请同学们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谈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科相互渗透,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学科之间是有关联的。 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历史的见证: 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同内地的联系。 2、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台湾正式隶属中央政权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加强了两岸关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4、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省 5、1895年日本根据《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此后长时期两岸隔绝。 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同学们对我们的宝岛台湾了解吗?它的位置在哪?地形情况如何?是什么气候?人口怎样分布?资源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台湾。首先我们来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

祖国的神圣领土1

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周围海域 2.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3. 联系地形气候说明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的宝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 竞赛法,情景设置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法、启发法、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台湾——祖国神圣的领土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以及周围海域 2.通过阅读史实材料,学生明确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3联系地形气候说明台湾为什么是我国的宝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3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教案

《3 祖国领土不可分割》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我国自国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只有一个中国的信念,热爱祖国。 2、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是密不可分的。 教学难重点: 通过利用收集的信息,分析出祖国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中国中,只有中国地俄历史渊源流长,从未间断过,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明。 1、你知道我国古代对中国统一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故事? 学生将自己搜集有关祖国统一和发展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对这些故事都是我国人民为了统一的中国做出的不懈努力。 2、介绍书中秦始皇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学生分析,统一这些文字和货币有什么好处? 小结:对我国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影片回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5、了解历史,让学生感悟到香港和澳门始终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听七子之歌,感受歌曲表达祖国人民的一种什么心情? 为了实现统一我国对台湾和澳门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政策,什么叫做一国两制? 7、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对我国有什么好处? 小结:港澳回归后,中国内地与港澳之间平凡密切的经贸交流、联谊活动、文艺交往,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双方整修受共同走向繁荣富强。 课后反思:学生懂得了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我国自国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只有一个中国的信念,热爱祖国。 第二课时 1、看中国地形图,找到台湾;

2、介绍台湾是我国东南辽阔海域上的一座宝岛,它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隔着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望。 3、台湾岛的形成。 4、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5、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感受根脉相连,祖国与台湾的共同之处。 7、阅读材料:感受祖国对台的政策及情感。 8、学生交流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故事、诗歌、散文等,感受其中的感情。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 学说和理论体系。 3、世界上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两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7、世界时怎样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上物质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一、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 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台湾是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审稿)

台湾是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史角度: 1.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 2. 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 4. 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地理角度: 1. 从地质角度看,台湾和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下陷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还有一个原因是第四纪冰期过后,气温回升,大量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回升,使台湾又成为海岛(岛的历史仅几十万年)。 2. 台湾属于大陆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岛上的动植物种类大多和大陆相同,且台湾海峡水下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水下森林遗址,这些都证明它原先和大陆相连。 三、人文角度: 台湾居民大多从广东、福建迁入,语言、文化也与当地相同,都讲闽南话,都信奉妈祖。 报效祖国的海外赤子 王兆松 王兆松先生幼年贫苦,无奈下南洋谋生,经艰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着名侨领、企业家。从1934年起,王兆松每年从国外汇款为文昌家乡修路,还在通往家乡的公路上建起5

座木桥。后来因为汇款麻烦,王兆松在文昌买下3间铺面房,以房租支付维修费。又在海口买下2栋楼房(今新华北路“长安旅店”和得胜沙51号),托人代理,租金全数用于公路维修和解决乡亲困难,不足部分再从国外汇款。海口得胜沙步行街,以及文昌中学、南岛小学、冠南小学等处,都有充满南洋风格的、有着同样名字的建筑———“王兆松楼”,这些楼宇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着王家四代人的爱国爱乡情怀。 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 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南洋群岛华侨。一八七三年生于爪哇,一八八七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一八九一年赴美国留学,一八九七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受到孙先生的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一九○五年回国,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参加曾少卿发起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良,担任复旦总教习(即今教务长),兼课中国公学。一九○七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作国际宣传.辛亥革命军兴,武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邀他为外交部长,他以“不会做官”而婉拒之,仍在沪主持复旦教务。一九一三年,复旦监督(相当于今日之校长)马相伯年老退休,校董会董事长孙中山先生推他继任。一九一七年复旦公学扩充为复旦大学。 名人名言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省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读图,知道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形图和气候资料,了解台湾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台湾“美丽”“富饶”的缘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资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及数据,分析台湾岛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理解台湾“美丽”“富饶”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 提出问题,诗中所讲的浅浅的海峡是指哪个海峡,我在这头又是指哪里? 学生回答,揭示主题----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 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师:同学生台湾省到底在哪里,它离祖国大陆有多远呢?带着这些疑问,自学教材66页内容, 1.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2)找到北回归线,说说其通过台湾的位置 (2)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说出台湾省的范围。 学生回答,师课件展示加深印象 2.学生活动:利用比利尺量算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3.师生评价台湾位置的重要性 师转折,有人说台湾的形状像纺锤,有的说像一片一叶子,我觉得台湾更像一个

离家多年的游子,期盼着回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从哪些方面证明呢? 4..课件展示资料:理解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学生阅读,归纳从哪些方面说明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材料A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B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CD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教师:这些事实和史料充分证明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相信这一天为期不晚了。 (二)美丽富绕的宝岛 师:说到台湾我们亲切称它为美丽富饶的宝岛,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们回答 1.认识台湾是美丽的宝岛----名胜风景 学生介绍 师播放视频台湾的自然风光 2认识台湾是富饶的宝岛 师:播放台湾农产品图,引导学生归纳台湾丰富的资源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秀教案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 1.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记录。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38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优质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一、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41,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记录。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第三课时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活动目标: 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2、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体会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会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3、知道两岸人民为了祖国的统一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台湾的问题的解决,感受两岸人民盼望统一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大屏幕、课件、图片、歌曲等。 2、学生准备:图片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宝岛台湾》,学生欣赏 2、这首歌赞美的是哪里?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3、教师小结:在刚才我们听到的歌中,人们把台湾称之为"海上鱼米之乡",那里有晶莹如玉的玉山,有著名的日月潭,丰富的海产品、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祖国的瑰宝。今天就跟随老师一同走进美丽的宝岛台湾。板书《台湾》 二、交流汇报,初步感知 1、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 师: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2、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请看录像《台湾风貌》。 (1)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回报: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师小结: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开发台湾的故事?讲一讲。 三、放眼台湾,激发爱国情感

祖国的神圣领土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6.3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 1.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