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张厚粲答案

心理统计学张厚粲答案

【篇一: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完整版】txt>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

称之为随机变量总体:又称为母全体、全域,指据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成为频数,用f表示

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

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畅用比例或百分数表示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用符号p表示,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

出现的次数,也就是某一事物或某种情况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叫做特征值

参数:总体的特性成为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观测值:在心理学研究中,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也就

是具体数据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 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首先要分析一下试验设计是否合理,即所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其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第三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

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4. 什么叫随机变量?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属于随

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定义:①率先无法确定,受随机因素影响,成随机变化,具有偶然性和规律性②有规律变化的变量

5. 怎样理解总体、样本与个体?

总体n:据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又称为母体、样本空间,常用n表示,其构成的基本单元为个体。特点:①大小随研究问题

而变(有、无限)②总体性质由组成的个体性质而定

样本n: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交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

本数目用n表示,又叫样本容量。特点:①样本容量越大,对总体

的代表性越强②样本不同,统计方法不同

总体与样本可以相互转化。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有时个体又叫做一个随

机事件或样本点 6. 何谓次数、频率及概率

次数f:随机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用f表示

频率:即相对次数,即某个事件次数被总事件除,用比例、百分数

表示

概率p:又称机率或然率,用p表示,指某事件在无限管侧重所能

预料的相对出现次数。估计值(后验):几次观测中出现m次,p (a)=m/n 真实值(先验):特殊情况下,直接计算的比值(结果

有限,出现可能性相等) 7. 统计量与参数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

参数:总体的特性称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

统计指标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特征值二者关系:参数是一个常数,统计量随样本而变化

参数常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当试验次数=总体

大小时,二者为同一指标

当总体无限时,二者不同,但统计量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参数的估

计值 8. 试举例说明各种数据类型之间的区别?

9. 下述一些数据,哪些是测量数据?哪些是计数数据?其数值意味

着什么?

17.0千克 89.85厘米 199.2秒 93.5分是测量数据 17人 25本是计

数数据

10. 说明下面符号代表的意义

x反映样本平均数

第二章统计图表

1. 统计分组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分类要正确,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为基础②分类标志要明确,

要包括所有数据

条形图也叫做直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

3. 圆形图适合哪种资料

又称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

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显示的资料多以相对

数(如百分数)为主

4. 将下列的反应时测定资料编制成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

直方图、次数多边形。

177.5 167.4 116.7 130.9 199.1 198.3 225.0 212.0 180.0

171.0 144.0 138.0 191.0 171.5 147.0 172.0 195.5 190.0 206.7 153.2 217.0 179.2 242.2 212.8 171.0 241.0 176.5 165.4 201.0 145.5 163.0 178.0 162.0 188.1 176.5 172.2 215.0 177.9 180.5 193.0 190.5 167.3 170.5 189.5 180.1 217.0 186.3 180.0 182.5 171.0 147.0 160.5 153.2 157.5 143.5 148.5 146.4 150.5 177.1 200.1 137.5 143.7 179.5 185.5 181.6

最大值242.2 最小值116.7 全距为125.5

n=65 代入公式k=1.87(n-1)2/5=9.8 所以k取10 定组距13 最低

组的下限取115

表2-1 次数分布表

分组区间 232~ 219~ 206~ 193~ 180~ 167~ 154~ 141~ 128~ 115~

合计

组中值(xc)

238 225 212 199 186 173 160 147 134 121

次数(f)

216614165113165

表2-2 累加次数分布表

分组区间 232~ 219~ 206~ 193~ 180~ 167~ 154~ 141~ 128~ 115~

向上累加次数

次数(f)

2

1 6 6 14 16 5 11 3 1

实际累加次数(cf)

65

63 62 56 50 36 20 15 41

相对累加次

数 1.00 0.97 0.95 0.86 0.77 0.55 0.31 0.23 0.06 0.02

向下累加次数

实际累加次数(cf)

2

3 9 15 29 45 50 61 6

4 65

相对累加次

数 0.03 0.05 0.14 0.23 0.45 0.69 0.77 0.94 0.98 1.00

频率(p) 0.03 0.02 0.09 0.09 0.22 0.25 0.08 0.17 0.05 0.02 1.00

百分次数(%)

3 2 9 9 22 25 8 17 5 2 100

7. 下面是一项美国高中生打工方式的调查结果。根据这些数据用手

工方式和计算方式个制

作一个条形图。并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两种制图方式的差别和优缺

打工方式看护孩子商店销售餐饮服务其他零工

高二(%)

26.0 7.5 11.5 8.0 高三(%)

5.0 22.0 17.5 1.5

左侧y轴名称为:打工人数百分比下侧x轴名称为:打工方式第三章集中量数

1. 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

应用算术平均数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同质性原则。数据是用同一个观测手段采用相同的观测标准,能

反映某一问题的同

一方面特质的数据。

②平均数与个体数据相结合的原则③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相结

合原则

2. 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个适用于心理与教育研究

中的哪些资料?

中数适用于:①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两个极端数目时②次数分

布表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时③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代表值时

众数适用于:①要快速且粗略的求一组数据代表值时②数据不同质时,表示典型情况③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目时④粗略估计次数

分布的形态时,用m-mo作为表示次数分布是否偏态的指标(正态:

m=md=mo;正偏:mmdmo; 负偏:mmdmo)⑤当次数分布中出现双众数时

几何平均数适用于①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成偏态②等距、等比量表实验③平均增长率,按一定比例变化时

调和平均数适用于①工作量固定,记录各被试完成相同工作所用时间②学习时间一定,记录一定时间内各被试完成的工作量

3. 对于下列数据,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并计算它们的值。

⑴ 4 5 6 6 7 29 中数=6 ⑵ 3 4 5 5 7 5 众数=5

⑶ 2 3 5 6 7 8 9 平均数=5.71 4. 求下列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中数。解:组中值由“精确上下限”算得;设估计平均值在35~组,即

am=37;中数所在组为35~,fmd=34,其精确下限lb=34.5,该组以下各组次数累加为fb=21+16+11+9+7=64

x?am+

fd?i?37??27?5?36.14

n

157

n157?fb?64

md=lb+?i=34.5+?5?36.6

fmd34

5. 求下列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

年级

x

一 90.5 236

二 91 318

三 92 215

四 94 200

n

解:xt?

nxn

ii

i

?

90.5?236?91?318?92?215?94?200

?91.72

236?318?215?200

6. 三个不同被试对某词的联想速度如下表,求平均联想速度

【篇二:张厚粲心理统计所有名词解释】

数、以1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记为n(0,1)

f分布:p189基于正态分布建立起来的,:设x、y为两个独立的随

机变量,x服从自由度为m的卡方分布,y服从自由度为n的卡方

分布,这2 个独立的卡方分布被各自的自由度除以后的比率这一统

计量的分布即f=(x/m)/(y/n)服从自由度为(m,n)的f-分布,上式

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m,第二自由度为n的f分布。

品质相关:用于表示r*c(行*列)表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包括:四分相关、fai相关、列联表相关。

相对位置量数:是通过描述一个数据在其总体中所处位置的情况来

反映其差异程度。集中量数:主要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四分位数:把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处于三个分割

点位置的得分就是四分位数。

百分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

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可表

示为:一组n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如,处于p%位置的值称第p

百分位数。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有z检验、t检验、配对检验、比例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假设检验是数理统计学中根据一定假设条件由样

本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

两类错误:当检验结果为拒绝无效假设时,应注意有发生i类错误

的可能性,即错误地拒绝了本身成立的h0,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性

预先是知道的,即检验水准那么大;当检验结果为不拒绝无效假设时,应注意有发生ii类错误的可能性,即仍有可能错误地接受了本

身就不成立的h0,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性预先是不知道的,但与样

本含量和i类错误的大小有关系。

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

虚无假设:(想要拒绝之假设)按事实推论相反方向所陈述的假设,其

叙述变项间没有差异,没有影响,没有关系,但若经统计考验方法证实推翻虚无假设,则可获得与事实相符的结论。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们所预计的改变、差异、处理效果都不存在观察到的差异只是随

机误差在起作用,用h0表示。

主效应:一个因素的水平之间的平均数差异,称为该因素的主效应。简单效应:简单效应就是指一个因素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上的效应。

组间变异:ss组间=离均平方和/组间自由度

组间设计:又称为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

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按肥力程度划分为等于重复次数的区组,一区组安排一重复,区组内各处理都独立的随机

排列。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行估

计和描述的方法。

推论统计:当样本总体的样本容量达到特定值时候,则[样本总体分布]的形状为z分布(样本容量三十以上)、t分布(样本容量为三十到八)或p分布(样本容量为十以下)的。这时,我们从样本总体

中随机抽出一个样本,这个样本落在这个样本总体的中心区域的可

能性较大,落在边缘区域可能性较小,出了某一区域的可能性很小。单侧检验:当统计量u的观测值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观测值落在区

间或时,则拒绝原假设,这时u的拒绝域而把内,称这样的区间为

关于原假设

拒绝域只位于一侧的假设检验称为单侧假设检验。

双侧检验:当统计量u的观测值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观测值落在区

间或

时,则拒绝原假设,这时u的

拒绝内,称这样的区间为关于原假设

域,由于这里的拒绝域分别位于两侧,因此称这类假设检验为双侧

假设检验。

参数:总体的那些特性,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统计检验力:p227

参数估计: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包含的未知参

数的方法,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部分。

统计误差:21

抽样分布:统计量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区间估计: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

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以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

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

无偏估计:无偏估计是参数的样本估计值的期望值等于参数的真实

标准误: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标准误越小,表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值越接近,样本对总体越有代表性,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

符号检验:通过两个相关样本的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进行检验,从而比较两个样本的显著性。符号等级检验:p349

秩和检验:从两个非正态总体中所得到的两个样本之间的比较,其零假设为两个样本从同一总体中抽取的

方差分析:根据不同需要把某变量方差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并用f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等级方差分析:351

非参数检验: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

【篇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ss=txt>1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

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①统计学为科学

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

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

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

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

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

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

可以进行测量。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

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

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

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

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

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

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为学习心理与教育

测量和评价打下基础。 3.先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答: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要用何种统计方法去分析,需要对实验数据

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做到对数据分析正确,才能对统计方法做出

正确地选用。选用统计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首先,要分析

一下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即所或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

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2)其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

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

法至关重要。

(3)第三,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

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4.什么叫随机变量?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属于随

机变量?答:(1)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

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2)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所获得的数据

属于随机变量。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科学研究中因观测人员、观测工具、观测条件的变化而具有随机变

化的现象。在心理和教育科学领域,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也具有一

定随机性质。观测数据的这种特点,称为变异性。即便使用同一种

测量工具,观测同一事物,只要是进行多次,那么获得的数据就不

会完全相同。随着测量工具的完善和精确,数据的这种随机性变化

就更明显。例如,人们对同一年级或同一年龄儿童甚至对同一个人

进行同一学科的学业测试,或对同一个心理特点进行评量、观察多次,得到的数据绝不会全然相同,这些数据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造成数据变异的原因,出自观测过程中一些偶然的不可控制的因素,称随机因素。随机因素使测量产生的误差称作随机误差。由于这种

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得在相同条件下观测的结果常常不止一个,并

且事前无法确定,这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称这类

现象为随机现象。在教育和心理科学的各类研究中,研究的对象是

人的内在的种种心理现象,不仅由客观上一些偶然因素会引起测量

误差,由实验者和被试主观上一些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也会造成测

量误差,这些偶然因素十分复杂,因而造成的随机误差就更大,也

就是使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得到的数据具有更明显的变异性。 5。

怎样理解总体、样本与个体。

答:根据其各自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表示。大圆表示

研究对象的全体,也就是总体;大圆中的小圆表示其中一个样本,

大圆中所有的点代表的是样本。

6统计量与参数之间有何区别和关系。答:(1)参数是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样本的特征值称作统计量。

1参数是从总体中计算得到的量数,代表总体特征,一个常数。统

计量是从一(2)区别:○

2个样本中计算得到的量数,它描述一组数据的情况,是一个变量,随样本的变化而变化。○

参数常用希腊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3)联系:1参数通常是通过样本特征值来预测得到, 7答案略

8、下述一些数据,哪些是测量数据?哪些是计数数据?其数值意味

什么?(1)17.0千克(2)89.85厘米(3)199.2秒(4)17人(5)25本(6)93.5分答:上面的数据中测量数据有:(1)17.0

千克(2)89.85厘米(3)199.2秒(6)93.5分计数数据有:(4)17人(5)25本。

(2)17.0千克、89.85厘米、199.2秒、93.5分,这些数据是借助

一定的重量、长度、时间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数据,分别代表

事物的重量、长度、时间或者分数。9 符号代表的意义(课本20页)分别代表(1)总体平均数,期望值(2)样本平均数(3)总体之间的相关系数(4)样本间的相关系数(5)总体标准差(6)样本标准

差(7)总体间的回归系数(8)有限个体数目的总体【张书中的表示,课本19页】(9)样本容量,样本大小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二章答案

1.统计分组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进行统计分组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1)分组要以被研究对

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面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时,有时需要先做

初步的分类,分类或分组一定是要选择与被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关的

特性为依据,才能确保分类或分组的正确。在心理与教育学研究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熟悉对分组的正确进行有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学业成绩研究中按学科性质分类,在整理智力测验结果时,按言

语智力、操作智力和总的智力分数分类等。(2)分类标志要明确,

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组时,所依据的特性称为分组或分类的标志。整理数

据时,分组标志要明确并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前后一致。这就是说,关于被研究现象本质特性的概念要明确,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

另外,所依据的标志必须能将全部数据包括进去,不能有遗漏,也

不能中途改变。

2、直条图或叫条形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详见课本45页。

3、圆形图或叫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

目的是为显示多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

比较。

答:(1)求全距

r=xmax-xmin=242.2-116.7=125.5

(2)确定组数和组距

n=65代入公式k=1.87(n-1)2/5,得k=9.8,理论组数为10,组距为12.5,由于理论分组不能包括116.7,因此组数定为11,组距为

12.5

(4)编制次数分布表

(5)编制累积次数分布表

表2-2反应时的累积次数分布表

5、6、7忽略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章答案

本答案由l老师整理。但由于本人时间及精力的限制,答案可能不

是很准确,欢迎加入到qq群资料:17019532,欢迎一起讨论。

1、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

3.对于下列数据,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并计算它们的值。(1)4 5 6 6 7 29(2)3 4 5 7 5 (3)2 3 5 6 7 8 9 答:(1)中数6,因为题目中有极端数据,不适合用算术平均数(2)众数5

(3)算术平均数5.71

4求下列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中数。

分组 f65~ 1 60~ 4 55~ 6 50~ 8 45~ 16 40~ 24

分组 f 35~ 34 30~ 21 25~ 16 20~ 11 15~9 10~7

5求下列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

答:以上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约为91.72

6三个不同被试对某词的联想速度如下表,求平均联想速度先求出每个被试的联想速度:被试a的联想速度x1为:13/2 被试b的联想速度x2为:13/3 被试c的联想速度x3为:13/2.5

将数据代入公式3.7得平均联想速度为5.2

7下面是某校几年来毕业生的人数,问平均增加率是多少?并估计10年后的毕业人数有多少?答:(1)平均增加率约为11%

(2)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1120*(1+11%)10=3180人

8计算第二章习题4中次数分布表资料的平均数、中数及原始数据

的平均数

答:次数分布表资料的平均数约为177.6,次数分布表的中数约为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