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讲义

仪器分析讲义

绪论

(Introduction)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经常使用仪器分析方式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要求学生初步具有依照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类仪器分析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式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份。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映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信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式。测按时需利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它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成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式,测按时,常常需要利用比较复杂的仪器。它是分析化学的进展方向。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不同,具有如下特点:

(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µL、µg级,乃至更低。它比较适用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份的测定。

(2)选择性好。很多仪器分析方式能够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按时,彼其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决,易于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样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儿。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样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测定。

(5)需要价钱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1-1.仪器分析方式的内容和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分类:

1.光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式

(1) 分子光谱: 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分子荧光拉曼光谱

(2)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AES 原子吸收AAS 原子荧光AFS

(3) X射线荧光: 发射吸收衍射荧光电子探针

(4)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

2.电化学分析法溶液的电化学性质用于确信物质化学成份的方式

(1)电导法:电导分析法电导确信物质的含量

电导滴定法溶液的电导转变确信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2) 电位分析法:二个电极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电位法指示电极的电位与被测物质的浓度关系进行分析

电位滴定法溶液电位的转变来指示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内容 PH计离子选择性电极(F-、I-等) 气敏电极(NH

3

(3) 电重量分析及电解分离法

电重量分析称量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重量

电解分离各类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析出电位

(4) 库仑分析法

恒电位库仑分析操纵电位,电流效率100%

恒电流库仑分析

(5) 伏安法极谱法电流——电压和极化曲线测量物质的含量

3.色谱法物理分离方面法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原理: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二相中的吸附能力、分派系数或其它亲和力的不同作为分离的依据,流动相流(气体或液体)流

动使各组分分离的方式。

流动相——气相:气相色谱法

——液相:液相色谱法

4.质谱法——有机物分子组成的测定

原理:回旋加速器中,分子中的各类形成的离子,按荷质比大小分离开取得质谱图,从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5.放射化学分析——利用同位素

6.热量分析

教学安排:绪论光化学导论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叶明德

原子发射紫外与可见——程亚倩

色谱法——陈帆

电化学分析法——缪谦

仪器分析实验 15个(实验60学时,理论为48学时)

§1-2 分析方式的选择

要求准确度在%,关于含量较高>1% ——化学分析法

关于低含量<1%,乃至10-4 %以下痕量——仪器分析法

即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是扬长避短,相互配合。

§1-3 仪器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仪器分析从对象上分:无机分析——无机物

有机分析——有机物

(1) 有机四大谱:

红外——有机物的基团

紫外——有机物的共轭体系

核磁——有机分子中氢原子的结合方式

质谱——有机分子量结构

(2) 环境分析化学:试样复杂含量极低——环保局

(3) 其它领域:自来水厂药检所商检卫生防疫站化工厂

§1-4 仪器分析的进展趋势(Developing Instrumental Analysls)

在二十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由于物理学和电子技术的进展并被引入到分析化学中、显现了由经典的化学分析进展为仪器分析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专门是一些重大的科学发觉,为新的仪器分析方式的成立和进展奠定了基础。例如:Bloch F和Purcell E M发明了核磁共振的测定方式,取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Heyrovsky J发觉了在滴汞电极上的浓差极化,开辟了极谱分析法、获195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Martin A J P和Synge R I M开辟气相色谱分析法,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运算机应用为要紧标志的信息时期的来临,给科学技术的进展带来了庞大的冲击,分析化学进入了第三次变革的时期。运算机的应用可使操作和数据处置快速、准确与简便化,显现了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各类傅里叶变换仪器接踵问世,比传统的仪器具有更多的功能和优越性,如提高灵敏度、快速扫报、便于与其他仪器联用等。

生产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对分析化学提出新的课题。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材料科学,60—70年代进展起来的环境科学都增进了分析化学学科的进展。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进展正在增进分析化学又一次庞大的进

展。

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需要对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对生物药物分析,对超痕量、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分析和对生物活体进行分析。质谱在扩大质量范围、提高灵敏度、软电离技术方团的进展,使其愈来愈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及热不稳固化合物的测定。电化学微电极技术的显现,产生了电化学探针,可用来检测动物脑神经传递物质的扩散进程,进行活体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的进展为多肽、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提纯和分离分析提供了可能。

材料的各类宏观物理性能(强度、硬度)、化学性能(催化、抗老化等)不仅与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平均含量有关,还取决于组成该材料的各类原于的微观层次的特定排列、空间散布。表面和微区的分析现今已很重要。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子能谱是这种分析的重要手腕。

红外遥测技术在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烟尘排放等)、流程操纵、导弹、火箭飞行器尾气组分测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能够在白天及夜晚进行监测。在对河流质量进行周期性的监测操纵中,电化学的pH计、电导仪、溶解氧及氧化还原的在线传感器起着专门大的作用。

信息时期的到来,给仪器分析带来了新的进展。信息科学主若是信息的搜集和处置。运算机与分析仪器的结合,显现了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加速了数据处置的速度。它使许多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实验室自动化,图谱的快速检索,复杂的数学统计可轻而易举得以完成。此刻傅里叶变换技术已经普遍地应用到仪器分析方式里,大大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使这些方式加倍灵敏。信息的搜集和变换要紧依托于各类传感器。这又带动仪器分析中传感器的进展,显现了光导纤维的化学传感器和各类生物传感器。

联用分析技术已成为当前仪器分析的重要进展方向。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专门是分离方式(如色诺法)和检测方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法)的结合,聚集了各自的优势、弥补了各自的不足,能够更好地完成试样的分析任务。

1.各类仪器联用

GC——IR(气相色谱与红外)

GC——MS(气相色谱与质谱)

2.为新兴学科提供新的仪器

如环境科学大气中ppm——ppb的SO

2 NO

x

O

3

自动持续监测

3.分析化学本身的理论和技术正在进展

仪器分析要紧参考书:

(1)Skoog D A,West D M: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Saundern College Publishing, 2ed.,1980;1980;金钦汉译:仪器分忻原理,第二版、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2)Chritian G D 著,王镇浦、王镇棣译:仪器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方惠群.史坚、倪君蒂:仪器分析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邓勃、宁永成、刘密新:仪器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5)赵藻藩、同性尧、张悟铭、赵文宽: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高鸿主编:分析化学前沿,北京,科学出版让,1991。

(7)朱明华、施文赵主编:近代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北京大学教材:仪器分析教程,1997。

(9)., 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李克安、金钦汉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一章光学分析法引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

光学分析法是依照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彼此作用而成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式。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而不只局限于光学光谱区。电磁辐射与物质彼此作用的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与、衍射、偏扳等。

光学分析法能够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历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式。

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原于光谱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转变产生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种分析方式的有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于吸收光谱法(AAS),原于荧光光谱法(AFS)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等。

分子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转变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种分析方式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分于荧光光谱法(MF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MPS)等。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彼此作历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与、衍射和偏振等转变的分析方式。非光谱法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的跃迁,电磁辐射只改变了传播方向、速度或某些物理性质。属于这种分析方式的有折射法、偏振法、光散射法、干与法、衍射法、旋光法和圆二向色性法等。

本讲义要紧介绍光谱法。若是依照电磁辐射和物质彼此作用的结果,能够产生发射、吸收和联合散射三种类型的光谱。

仪器组成:

(1) 能源提供能量,

(2) 能量与被测物质彼此作用

(3)产生被检测讯号

§1-1 电磁辐射的性质(Properties of E1ectromagnetic Radiation)

波粒二象性:△E = hν= hc/λ

h=6.626x10-34J·s; C为光速。光子的能量可用J(焦耳)或eV(电子伏)表尔。eV经常使用来表示高能量光子的能量单位,它表示1个电子通过电位差为1v的电场时所取得的能量。leV=(1240nm),或1J=。在化学顶用J.Mol-1为单位表示1mol物质所发射或吸收的能量:

γ射线 X射线远紫外近紫外可见

5-140pm 10-2-10nm 10-200nm 200-400nm 400-750nm 核能级内层能级原子或分子的价电子能级

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微波射频μm 50-100μm 1-1000m

分子振动能级分子转动能级电子或核自旋成份分析:紫外可见——分子或原子的价电子或成键电子跃迁 2-20ev 结构分析:红外微波——分子振动 ev) 转动(< ev) 自旋

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

§1-2.光分析法的分类(Types of Optical Analysis )

分类:能源分——红外紫外 X光化学发光

被作用物质分——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被检测的辐射——吸收发射散射折射反射干与衍射偏振原子光谱——线光谱: 原子的能级跃迁只能取固定值

共振线:基态——第一激发态谱线最强激发电位最低分子光谱——能级:E=Ee+Ev+Er

带状光谱: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改变。

持续光谱:固体或溶液中由于分子与分子,

分子与溶剂(距离短)彼此作用。

1.吸收光谱

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

跃迁所需的能量能知足△E=hν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有以下几种吸收光谱法:

(1)

由与被测元素相同的同位素作为γ射线的发射源,使吸收体(样品)的原子核产生无反冲的γ射线共振吸收所形成的光谱,光谱波长在γ射线区。从谱可取得原于的氧化态和化学键、原子核周围电子云散布或临近环境电荷散布的不对称性和原子核处的有效磁场等信息。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它是利用溶液中的分子或基团在紫外和可见光区产生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可用于定性和定量测定。

(3)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待测元素气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定量测定的方式。其吸收机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跃迁,波长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

(4)红外光谱法

利用分子在红外区的振动—转动吸收光谱来测定物质的成份和结构。

(5)顺磁共振波谱法

在强磁场的作用下,核自旋磁短与外磁场彼此作用割裂为能量不同的磁能级,核磁能级之间的跃迁吸收或发射微波区的电磁辐射。在这种吸收光谱中,不同化合物的耦合常数不同.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依照耦台常数,可用来帮忙结构的确信。

(6)核磁共振液谱法

在强磁场作用下,核自旋磁矩与外磁场彼此作用割裂为能量不同的核磁能级,核磁能级之间的跃迁吸收或发射射频区的电磁波。利用这种吸收光谱可进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和分子的动态效应、氢链的形成、互变异构反映等化学研究。

2.发射光谱

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进程取得能量,变成激发态原于成份子,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通过测量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叫做发射光谱分析法。有γ射线光谱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分析法、分子磷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

(1)γ射线光谱法

天然或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在衰变的进程中发射α和β粒子后,往往

使自身的核激发,然后该核通过发射γ射线回到基态。测量这种特点γ射线的能量(或波长),能够进行定性分析;测量γ射线的强度(检测器每分钟的记数),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2)X射线荧光分析法

原于受高能辐射激发,其内层电子能级跃迁,即发射出特点X射线,称为X射线荧光。用X射线管发生的一次X射线来激发X射线荧光是最经常使用的方式。测量X射线的能量(或波长)能够进行定性分析,测量其强度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用火焰、电弧、等离子炬等作为激发源,使气态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发射特点光学光谱,利用这种光谱进行分析的方式叫做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波长范围在190-900nm,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

(4)原子荧光分析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点波长的辐射后,原于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波长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在与激发光源成必然角度(一样为90。)的方向测量荧光的强度,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5)分子荧光分析法

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物质分子吸收了辐射而成为激发态分子,然后在回到基态的进程中发射出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荧光。测量荧光的强度进行分析的方式称为荧光分析法。波长在光学光谱区。

(6)分子磷光分析法

物质吸收光能后,基态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跃迁至第一激发单重态轨道,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能级,经系统间交叉跃迁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并通过振动弛豫至最低振动能级,由此激发态跃回至基态时,便发射磷光。依照磷光强度进行分析的方式称为磷光分析法。它要紧用于环境分析、药物研究等方面的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7)化学发光分析法

由化学反映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其中一种反映产物的分子的电子被激发,形成激发态分子。激发态分子跃回基态时,就发出必然波长的光。其发光强度随时刻转变,并可取得较强的发光(峰值)。在适合的条件下,峰值与被分析物浓度成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分析。由于化学发光反映类型不同,发射光谱范围为400-1400nm。

3.Raman散射

频率为ν

的单色光照射到透明物质上,物质分子会发生散射现象。若是这

种散射是光子与物质分子发生能量互换的,即不仅光子的运动方向发生转变,

它的能量也发生转变,那么称为Raman散射。这种散射光的频率(Vm)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称为Raman位移。Raman位移的大小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的能级有关。利用Raman位移研究物质结构的方式称为Raman光谱法。

习题

将以下描述电磁波波长(在真空中)的量转换成m。

(1)500nm; (2)1000cm-1 (3)1015Hz: (4)。

计算下述电磁辐射的频率〔Hz〕和波数(cm)。

〔1〕波长为900pm的单包X射线;

〔2〕在的红外吸收峰。

请按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别离排列以下电磁辐射区:红外,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X射线,微波。

对以下单位进行换算:

(1)150 pm X射线的波数(cm-1) (2)670nm Li线的频率〔Hz〕;

(3)3300cm-1波数的波长(cm);(4)Na nm相应的能量(ev)。

第三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3-1.概述(Generization)

1.概念: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式。原子吸收现象早在1802年就被人们发觉,可是,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式是在1955年以后。这一年澳大利亚的Walsh A(瓦尔西)等人前后发表闻名论文、建议将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分析方式,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随着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的显现,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法取得迅速进展。

组成部份:光源原子扮装置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2.特点:(1) 灵活度高,周密度高。 FAAS ppm,ppb GFAAS 10-10—10-14g

(2) 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谱线干扰少,共存元素阻碍小

(3) 适用范围广,测定的元素高达70多种。

(4) 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低。

缺点:(1) 测定难熔元素,如W、Nb、Ta、Zr、Hf、稀土等及非金属元素,不能令人中意;

(2) 一个元素需要一盏空心阴极灯;

(3) 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

3.简史

1954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物理研究所

1962 年少数几台,1964年400台,1966年2000台,1968年5000台, 1972年20000台,大多实验室有

温州的情形:试剂化工厂东方化工厂医学院自来水厂药检所商检局工科所市环保局区环保局地质大队冶炼厂 Walsh的奉献:(1) AAS的理论基础—峰值吸收理论

(2) 发明并利用了锐线光源—HCL

1961年沃尔夫(原苏联)开始了无火焰AAS工作

1965年威尼斯开始N

2O—C

2

H

2

3000o C

N

2O—C

2

H

2

的利用使测定元素30种—70多种

近代的进展:(1)背景校正,如Zeeman效应校正

(2)自动化自动进样、自动测定、微机贮存

(3)改良光源:激光

(4)联用技术 GC—AAS FI—AAS

国内的厂家:

沈阳北京(地质分析光学二光)上海

WYX GGX CFU WFX SP

国外的厂家:Perkin—Elmer 日本的岛津公司

原子吸收的三个分支: FAAS GFAAS HAAS

4.AAS的方框图:

发射光谱吸收分光光电转换

§3-2.光源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共振辐射。

对光源的要求:1)光谱纯度高, 2)发射锐线,3)起辉电压低,

4)结构牢固靠得住 5)寿命长,价钱廉价,利用方便。一.空心阴极灯(HCL,Hollow Cathod lamp)

1.构造管子用硬质玻璃制成,端口用一片透光窗口(石英玻璃)。两根钨棒封入管内,一根连有由钛、锆、钽等有吸气性能金属制成的阳极;另一根上镶有一个圆筒形的空心阴极,在空心圆筒内衬上或熔入被测元素。管内充有几百帕低压的惰性气体氖或氩。

材料: 光学玻璃大于350nm 石英玻璃小于350nm

中间空心阴极,圆筒状用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合金制成.

2.充气灯内惰性气体的作用:放电时,传输电流,溅射出阴极的金属原子并使之激发产生特点光谱。

一样用Ne 激发能和电离能较大,放电橙红色

Ar 激发能和电离能较Ne低,放电淡紫色

价钱上,Ar比Ne廉价强度差不多铬灯,,Ar有干扰,Ne可不能充气的压强:

难挥发元素Al Fe Cr Mn Ni Ti——充气压强稍低些,以利溅射

易挥发元素Bi Cd Pb Sn Sb Zn——充气压强稍高些,以操纵溅射。

一样 Ne 400 Pa Ar 135 Pa

3.供电

HCL的工作电压 150-300V 起辉时高出100-200V

发射强度 I = a i n i为灯电流,a为常数

Log I = Log a + nLog i

由于灯的工作电流一样在几毫安至几十毫安,阴极温度不高。因此Doppler变宽效应不明显,自吸现象小。灯内的气体压力很低,Lorentz 变宽也可忽略。因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空心阴极灯发射出半宽度很

窄的特点谱线。

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主若是阴极元素的光谱,因此用不同的被测元素做阴极材料、可制成各类被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除空心阴极灯

之外,在测定Ge、Se、Te、Ge、Hg等金属性较弱、熔点较低的元索时,还经常使用无极放电灯和高强度空心阴极灯作光源。因为这些灯发射的

谱线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

供电方式:交流脉冲调制电源幸免阴极温度太高排除火焰发射击干扰4.利用

空心阴极灯 1)能稳固放电并有适合的讯噪比的条件下(即正常起辉)

选用较小的灯电流。 2)不历时,要按期通电。

二.其它光源

1.高强度HCL:要用一套辅助电源的启动装置,价钱较贵,发射强度高。

比一般的HCL大30—100倍

适用于光谱较复杂的元素如:Fe、Co、Ni、Mo

共振线在紫外区的元素:Se、As

Ni共振线非吸收线

共振线的强度大,干扰可忽略。

2.多元素HCL

阴极材料: 把几种不同的金属做成圆环衬于电极内

要求: 幸免谱线的彼此干扰

现有: Ca-Mg Cu-Fe-Co-Ni-Mn-Cr Al-Ca Cu-Mn Al-Ca-Mg

缺点: 强度低,其中溅射击快的原子会覆盖在溅射较慢的元素表面,寿命短。

3.持续光源——氘灯背景校正。

§3-3.原子扮装置及样品导入方式

原子化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并原子化。

样品——预处置——溶液试样——雾化——蒸发——原子化——激发原子化效率:把样品中的分析物蒸发并转化成气态原子的转化率。

原子化器:火焰无火焰氢化法

最普遍的是: FAA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一.火焰原子化系统

1.火焰

化学火焰:可燃气体和氧化剂发生猛烈的化学反映时发生燃烧,并在反映进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燃气:氢气丙烷乙炔丁烷

助燃气:Air O

2 N

2

O

对化学火焰的要求:

原子化效率高,激发能力强,稳固性高,平安,

低的火焰背景,低噪声,低的费用,低的毒性。

几种经常使用火焰的燃烧特性

最经常使用的是乙炔—空气火焰,它的火焰温度较高、燃烧稳固、噪声小、重现性好,能应用于30多种元素的测定。另一种是乙炔—氧化亚氮火焰,它的火焰温度高,可达近3000K,是目前唯一能普遍应用的高温火馅。它干扰少,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够使许多难解离元素的氧化物分解并原子化,如A一、B.Ti、V、Zr、稀土等。它可测定70多种元素。还有氢—空气火焰,它是氧化性火焰,专门适合于共振线在短波区的元素,如As、Se、Sn、Zn等的测定,氢—氩火焰也具有氢—空气火焰的特点,并比它更好。

(1) 火焰的结构——预混型火焰

四区:

预热区——在紧靠喷口处

第一燃烧区——比第二燃烧区低200-300 o C

C

2H

2

+ O

2

= 2CO + H

2

用于测量少数易解离的元素

中间薄层区——温度最高,是要紧的观看区第二燃烧区——温度在2500 o C

4CO + 2H

2 + 3O

2

= 4CO

2

+ 2H

2

O

总反映 2C

2H

2

+ 5O

2

= 4CO

2

+ 2H

2

O

(2) 高温火焰

一样火焰C

2H

2

-Air 用于测定:

Ag、Au、Pt、Pu、Cu、Zn、Cd、Na、K、Li、Fe、 Co、Ni、Ga、In

高温火焰C

2H

2

-N

2

O 用于测定:Al Si Cr Mo

5N

2O = 5N

2

+ 5/2O

2

△H=

2 C

2H

2

+ 5O

2

= 4CO

2

+ 2H

2

O △H=

由于N

2

O分解放热,使火焰温度升高。

(3) 贫燃火焰和富燃火焰

化学计量火焰:2 C

2H

2

+ 5O

2

= 4CO

2

+ 2H

2

O

燃烧充分颜色敞亮分层清楚温度最高

贫燃火焰(氧化火燃):燃助比低于化学计量火焰

——用于易解离的元素Zn Cd Hg Ag Pb 碱金属富燃火焰(还原火焰):燃助比高于化学计量火焰

——用于亲氧元素:Al Si Mo Cr等。

由于燃烧不完全,第一反映区有可能产生游离的碳粒。较强的还原能力,有利于阻碍对氧亲和力大的元素的氧化,或能使耐

高温的氧化物易于还原。

2.燃烧器

可燃气体在引燃以后在燃烧器的顶端燃烧。

三种类型:园形网孔型单缝型三缝型

AAS的标准部件:单缝型燃烧器 100×

三缝型燃烧器长110mm ,宽二侧起屏蔽作用。

利用:持续利用的时刻不宜太长,利用终止后继续水。

缘故:燃烧器来不及散热,温度太高,噪声变大,并产生辐射,火焰产生黄色,并非断跳动,严峻时乃至发生回火。——冷却后消失3.原子化器的组成:雾化器、雾室、燃烧器

雾化器气溶胶雾室细雾滴燃烧器

预混合型燃烧器

4.原子化进程

方框图:

g l

凝聚

g s 不蒸发

(1) 雾化

要求:雾化效率必需稳固,雾滴细。目前这种气动雾化器雾化效率比

较低,只能达到约5%-15%。

决定因素: Q l =лr 4△P/8ηl

Q l 溶液流量cm/s , r 毛细管半径cm

溶 液 分 子 激发原子 原 子 分 子 气溶胶

气溶胶 激发分子 激发离子

离 子

△P 压力差, η溶液粘度, l 毛细管长度。

提升量(抽吸量):每分钟通过毛细管被吸入溶液的毫升数。 ——要紧取决于粘度

(2) 脱溶剂

阻碍因素: 雾粒大,时刻长 溶剂比重大,不利

溶剂的蒸发比热小的沸点低有利。

提高脱溶剂效率——提高测定灵敏度。

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溶液改善样品的表面张力,使雾滴更细,脱溶剂完全。

(3) 蒸发进程

气溶胶(g ) 升华 分子蒸气

气溶胶(g ) 熔化 L 蒸发 分子蒸气

几种情形:

NaCl (S ) MP 1100 K , BP 1750 K

含氧化合物 Al (NO 3) Al 2O 3 MP = 2320K

MgCl 2·H 2O 1160K MgO (MP 3070K)

磷酸的存在会降低测Ca 的灵敏度 缘故是生成难熔的磷酸(1940K) 有机络合物的生成可能有利于蒸发,提高原子化效率。

如:EDTA 8—Oxine

(4) 解离

金属化合物在火焰中行为:一样是双原子分子,或 三原子分子。 如CaO 、LiOH ,而NaSO 4不稳固。

碱金属,Cu 、Zn 、Ag 、Tl 完全原子化

碱土金属,La 、U 、Ti 极易生成稳固的氧化物。

卤素的存在,由于生成卤化物,碱金属、碱土金属的自由原子浓度将降低。 解离平稳 MX = M + X

解离度αd = [M]/[M]+[MX]

平稳常数Kd = [M]·[X]/[MX]

αd = 1/(1+[X]/[Kd])

X << Kd 时, αd = 1 完全解离,

X >> Kd 时, αd = 0 完全不解离。

Kd 取决于温度:

LogKd = 5/2LogT – + (g m ·g x /g mx )+ Log(Q M ·Q X /Q MX )- 5040Do/T

Do 为解离能(ev),g 为统计权重,Q 为分派函数,要紧由 5040D O /T 决定。

一样:Do < ev MX 易解离

Do < 4-5 ev MX 也较易解离

Do < 6 ev MX 难解离。

(5) 电离

碱金属(电离能Ei=4-5ev),在2500K时显著电离。

M = M+ + e

电离度α

i

= [M+]/[M+]+[M]

K

i

= [M+]·[e]/[M]

Ki 取决于温度

LogKi = 5/2LogT – + Log(g

M+·g

e

/g

M

)- 5040E

i

/T

E

i

为电离能, g为统计权重,T为火焰温度。

火焰中的一样电子浓度:[e]= 1010——1011/cm3

即存在着背景电子抑制[M]的电离。

(6) 原子化条件

元素的性质——MP ,BP ,E

i

,Do

燃气助燃气——燃气性质燃助比

观看高度——反映区

溶液的性质——粘度表面张力

二.电热原子化系统

1.大体原理:把固定体积的试样注入惰性气体爱惜下的石墨管中,经

热处置后试样迅速地原子化,取得峰形的吸收讯号,讯

号的高度或面积正比于分析元素的量。

进样量:数十个微升,

升温方式:台阶式升温或斜坡式

2.优缺点:

优势(1) 灵敏度高

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1%吸收,试样在还原介质的石墨管内进行,有利于难熔氧化物的分解和自由原子的形成。

火焰原子吸收中试样被喷雾气体稀释,灵敏度限制。

(2) 进样量小液体样品体积 1-50μl

固体样品重量

进样量小,代表性差,周密度比FAAS(2-5%)差.

(3) 直接进样,分析固体。

(4) 排除FAAS中火焰组分与被测组分的彼此作用。

——测定结果与试样组成无关。

(5) 直接测共振吸收位于真空紫外区的非金属元素。

如I: P: S:

缺点:周密度较差,有经历效应,背景干扰严峻

设备比较复杂,费用贵,误差较大(5-10%)

3.原子化进程

——采纳直接进样和程序升温方式惰性气体经常使用Ar或N

2

气原子化分四个时期:

(1) 干燥——主若是除去溶剂(高于BP),约

(2) 灰化——在分析元素不挥发的温度下,除去基体和干扰元素

100-1800o C,

(3) 高温原子化——C 参与反映

使各类形式存在的分析物(盐类或氧化物)挥发并离解为中性原子。1800-3000o C,5-10s

要紧反映: MX = M + X MO = M + 1/2O

2

2C + O

2 = CO CO + O

2

= CO

2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MO(s,l)+ C(s) = M(g) + CO(g)

如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 Cr、Sb、Mo、Fe、Co 碳化物的生成: MO(s,l)+ 2C(s) = MC(g-s) + CO(g)

易生成稳固碳化物的元素,3000 o C亦难原子化

——Al、Ca、Cr、W、B、Si、Hf、V、Nb、Ta

(4) 高温除残——除去残留分析物,减少和幸免经历效应

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化

测定八个元素:As、Sb、Bi、Ge、Sn、Pb、Se、Te

MHx的特点:(1) 熔沸点很低(常温下为气态),

(2) 很低的分解温度和很正的生成热。

样品 NaBH

4 H+氢化物(g)载气Ar或N

2

原子化。

优势:(1) 还原效率高,可达100%,反映速度快,易于自动化。

(2) 很高的灵敏度,可达ppb级。

HAAS比AAS高的倍数:

Ge 50, Sn 300,Pb As 800,Sb 120,Bi 220,Se100,Te30 较低的温度下原子化,T=800-900 o C

检出限比较:

元素 FAAS HAAS 降低倍数

Ge 50

As 788

Se 128

Sn 300

Sb 120

Te 30

Pb

Bi 220

——Anal Chem Vol 51 891A(1979)

(4) 基体干扰少(基体不被还原而分离)

(5) 不存在火焰气体成份转变的阻碍

四.冷原子吸收法

——测Hg,低温原子化(非火焰)技术

样品 SnCl

2

还原 Hg 载气吸收管测量吸收线

有机汞测定:(1) 样品用 KMnO

4、H

2

SO

4

消化

(2) NH

2OH·HCl除去过量的KMnO

4

(3) 同无机汞的测定

测定方式:

反映瓶中加入还原剂后当即盖上,开启(膜式)泵,记录吸收,待吸收值上升至一个平台稳固后,测定终止。最后拆去反映瓶,使A回到最小值。

FI-CAAS:HCl介质中,用NaBH4作还原剂,N2作载气。

§3-4.分光系统与检测系统

分光系统:单道单光束与单道双光束(经常使用的二种)。

光谱通带(A): W = D·S

D:一样10-30 D:倒线色散率A/mm, S:狭缝宽度mm 谱线简单W 调大些,谱线复杂W调小些

单道单光束光路图(3-6),单道双光束光路图(3-7):

图 (3-6)为单道单光束型仪器。这种仪器结构简单,但它会因光源不稳

固而引发基线漂移。由于原子化器中被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与发射同时存在,同时火焰组分也会发射带状光谱。这些来自原子化器的辐射发射干扰检测,发射干扰都是直流信号。为了排除辐射的发射干扰,必需对光源进行调制。

可用机械调制,在光源后加一扇形板(切光器),将光源发出的辐射调制成具有必然频率的辐射,就会使检测器接收到交流信号,采纳交流放大将发射的直流信号分离掉;还有对空心阴极灯光源采纳脉冲供电,不仅能够排除发射的干扰,还可提高光源发射光的强度与稳固性,降低吸声等,因此光源多利用这种供电方式。

图(3-7)为双光束型仪器,光源发出通过调制的光被切光器分成两束光:一束测量光,一束参比光(不通过原子化器)。两束光交替地进入单色器,然后进行检测。由于两束光来自同一光源,能够通过参比光束的作用,克服光源不稳固造成的漂移的阻碍。

检测系统:光电倍——光转化成电讯号并进行放大。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事实上是一种加上多级倍增电极的光电管,其结构如下图。它的外壳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内部抽真空。阴极为涂有能发射电子的光敏物质(Sb-Cs或Ag-O-Cs等)的电极。在阴极C和阳极A之间装有一系列次级电子发射极,即电子倍增极D1、D2、…等。阴极C和阳极A之间加有约1000V的直流电压。当辐射光子撞击光阴极C时发射光电子,该光电子被电场场加速落在第一倍增极D1上,撞击出更多的二次电子。依次类推,阳极最后搜集到的电子数将是阴极发出的电子数的105-108倍。

与光电管不同,光电倍增管的

输出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因为每一个倍增电极取得的增益取

决于加速电压,因此,总增益对外

加电压的转变极为灵敏。因此,对

光电倍增管的电源电压必需严加控

制。即便没有光照射在阴极上,光

电倍增管也有输出电流、这确实是暗

电流。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愈小,

质量愈好。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图

范围与光电管一样,决定于光阴极材料。C-光阴极 D一、D二、D3—次电子发射极

F-窗口 A-阳极 R一、R二、R3、R4-电阻

§3-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国内外品牌:

SIMAA6000(P-E)火焰石墨炉同时测六种美

SOLAAR959(热电)火焰石墨炉单道双光束美

3200 (惠普上海)火焰石墨炉单道双光束中

800(Perkin-Elmer)火焰石墨炉 AC Zeeman 美

AA-6701(岛津) 火焰石墨炉单道双光束日

Z-5000(日立)火焰石墨炉 DC Zeeman 日

GFU-202C(北分)火焰石墨炉单道双光束中

WFX-100A(瑞利)火焰石墨炉单道单光束中

GGX-6A(北京地质)火焰石墨炉单道单光束中

WYX-401(沈分)

§3-6.吸光度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

一.吸收定律

强度为Io的某一波长的辐射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气时,依照吸收定律,有:

式中Io与J别离为入射光与透射光的强度,Kv为峰值吸收系数,l为原子蒸气吸收层厚度。当在原子吸收线中心频率周围必然频率范围△v测量,那么:

即:A = - Log T = K C (比尔定律)

二.吸收线轮廓及变宽缘故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于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测定条件下,原了气中基态原子数近似地等于总原子数。在原子蒸气中(包括被测元素原子),可能会有基态与激发态存在。依照热力学原理,在必然温度下达到热平稳时,基态与激发态的原子数的比例遵循Boltzmann散布定律:

式中N

i 与N

别离为激发态与基态的原于数;g

i

与g

o

为激发态与基态能级

的统计仅重,它表示能级的简并度;k为Boltzmann常数,其值为 x 10-23J.K-1;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讲义

仪器分析讲义 绪论 (Introduction)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经常使用仪器分析方式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要求学生初步具有依照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类仪器分析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式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份。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映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信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式。测按时需利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它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成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式,测按时,常常需要利用比较复杂的仪器。它是分析化学的进展方向。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不同,具有如下特点: (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µL、µg级,乃至更低。它比较适用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份的测定。 (2)选择性好。很多仪器分析方式能够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按时,彼其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决,易于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样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儿。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样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测定。 (5)需要价钱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1-1.仪器分析方式的内容和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分类:

1.光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式 (1) 分子光谱: 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分子荧光拉曼光谱 (2)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AES 原子吸收AAS 原子荧光AFS (3) X射线荧光: 发射吸收衍射荧光电子探针 (4)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 2.电化学分析法溶液的电化学性质用于确信物质化学成份的方式 (1)电导法:电导分析法电导确信物质的含量 电导滴定法溶液的电导转变确信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2) 电位分析法:二个电极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 电位法指示电极的电位与被测物质的浓度关系进行分析 电位滴定法溶液电位的转变来指示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内容 PH计离子选择性电极(F-、I-等) 气敏电极(NH 3 (3) 电重量分析及电解分离法 电重量分析称量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重量 电解分离各类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析出电位 (4) 库仑分析法 恒电位库仑分析操纵电位,电流效率100% 恒电流库仑分析 (5) 伏安法极谱法电流——电压和极化曲线测量物质的含量 3.色谱法物理分离方面法同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原理: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二相中的吸附能力、分派系数或其它亲和力的不同作为分离的依据,流动相流(气体或液体)流 动使各组分分离的方式。 流动相——气相:气相色谱法 ——液相:液相色谱法 4.质谱法——有机物分子组成的测定 原理:回旋加速器中,分子中的各类形成的离子,按荷质比大小分离开取得质谱图,从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5.放射化学分析——利用同位素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武大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参考) (部分) 第一章绪论 1.仪器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请加以简述。 答: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分离分析法 d.其它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法: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非光谱法是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跃迁,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散射、折射等性质变化,从而建立起分析方法的一类光学测定法。光谱法是物质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的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待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分离分析方法:利用样品中共存组分间溶解能力、亲和能力、吸附和解析能力、迁移速率等方面的差异,先分离,后按顺序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利用生物学、动力学、热学、声学、力学等性质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3.仪器分析的联用技术有何显著优点? 答: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的联用,优化组合,使各自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得到克服,尤其是仪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融合,实现人机对话,不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分子分析方法 2.为什么分子光谱总是带状光谱? 答:因为当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必须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这些振动的能级和转动的能级跃迁时叠加在电子跃迁之上的,所以是带状光谱。 4.有机化合物分子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那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答:б→б*、П→б*、n→б*、n→б*、n→П*、П→П*。其中n→б*、n→П*、П→П*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 5.何谓生色团、助色团、长移、短移、峰、吸收曲线、浓色效应,淡色效应、向红基团、向蓝基团? 答:深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原子团或化学键。 助色团:与生色团和饱和烃相连且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强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NH2。 长移:某些有机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珙县电子对的基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的移动的现象。 短移:某些有机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珙县电子对的基团,使吸收峰向短波长的移动的现象。 峰:吸收曲线的峰称为吸收峰,吸收程度最大的峰称为最大吸收峰。 吸收曲线:又称吸收光谱,通常以入射光的波长为横坐标,以物质不同波长光的吸收A为纵坐标,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所绘制的A-Λ曲线。 浓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增强的现象。 淡色效应:使吸收强度减弱的现象。 向红基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的基团。 向蓝基团:使吸收峰向短波长移动的基团。 7.何为溶剂效应? 答:溶剂的极性不同会引起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峰发生红移或蓝移的作用。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

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2 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用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用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的手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一种技术设备,是一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目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工具。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 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因此要进行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方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首先建立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第二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的一般组成包括:光源、单色器、样品引入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生吸收包括激发到高能态; 单色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入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方式引入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用;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音,然后以合适的方 式输出。 2-2: 单色器的组成包括:入射狭缝、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 入射狭缝:采集来自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入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行光;单色元件:将复合光色散为单色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 聚焦透镜:将单色元件色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 2-3 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中有不同的折射率,据此能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光栅的分光原理是光的衍射与干涉的总效果。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光栅衍射后有不同的衍射角,据此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 2-6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武汉大学第五版)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陈峻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花溪 550025) 摘要:熟悉电子天平的原理和使用规则,同时可以学习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学习利用HCl和NaOH相互滴定,便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 的滴定终点;通过KHC 8H 4 O 4 标定NaOH溶液,以学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方法、 熟悉常量法滴定操作并了解基准物质KHC 8H 4 O 4 的性质及应用;通过对食用醋总浓 度的测定,以了解强碱滴定弱酸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以及指示剂的选择。 关键词:定量分析;电子天平;滴定分析;摩尔质量;滴定;酸度,配制与标定前言 实验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学好了各种实验,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促其形成严格的量的观念。天平是大多数实验都必须用到的器材,学好天平的使用是前提,滴定是分析的基础方法,学好配制与滴定是根本。 (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原理和使用规则。 2 . 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法。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 石英砂电子分析天平称量瓶烧杯小钥匙 三、实验步骤 1.国定质量称量(称取0.5000g 石英砂试样3份) 打开电子天平,待其显示数字后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放在秤盘上,关好天平门。然后按自动清零键,等待天平显示0.0000 g。若显示其他数字,可再次按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 打开天平门,用小钥匙将试样慢慢加到小烧杯中央,直到天平显示0.5000 g。然后关好天平门,看读数是否仍然为0.5000g。若所称量小于该值,可继续加试样;若显示的量超过该值,则需重新称量。每次称量数据应及时记录。 2.递减称量(称取 0.30~0.32 g石英砂试样 3 份) 按电子天平清零键,使其显示0.0000 g,然后打开天平门,将1个洁净、干燥的小烧

武汉大学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武汉大学药学院

目录 仪器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色氨酸紫外吸收光谱定性扫描及定量分析 (2) 实验二不同物态样品红外透射光谱的测定 (3) 实验三二氯荧光素量子产率的测定 (5) 实验四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乙基苯的结构 (7) 实验五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 (9) 实验六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12)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巴比妥与苯巴比妥 (15) 实验八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硝基苯酚异构体 (165) 实验九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饮用水中一氯酚异构体 (19) 实验十饮料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设计实验) (20)

仪器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详细预习实验讲义,明了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 2.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切勿随意乱动。 3.实验中所遇难题,应先独立思考,再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研究。 4.必须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 5.保持实验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 6.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1)确保人身安全,使用强酸、强碱、有毒试剂时尤其要细心。 (2)室内不得高声谈笑,必须保持安静的实验环境。 (3)按时到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 (4)爱护仪器,不浪费药品,节约水电,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5)滤纸、火柴棒、碎玻璃等应投入废物缸,切勿丢入水池内。 (6)各组及同学之间应相互协作,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及实验内容。 (7)每次实验后由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要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 全和一些服务性工作。最后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水、电、门窗等是否关闭。 (8)对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进意见。对实验中出现的一切反常 现象应进行讨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9)实验室禁止吸烟。

红外光谱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1 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导读 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和谱带形状是红外光谱(IR)法定性分析的主要依据,谱带强度可用于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红外光谱法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两类:分子结构的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例如,应用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分子的键长、键角,推断分子的立体构型;根据所得的力常数了解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振频率来计算热力学函数。红外光谱最广泛的应用在于对化学组成的分析,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振动中伴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除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除光学异构体外,凡具有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一定有不同的红外光谱。用红外光谱法可以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知物的结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红外光谱(IR)是科研、生产的常用分析工具,它提供的信息可靠,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样品用量少、不破坏试样、气液固三态都能测定等特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红外光谱仪的构造。 3.掌握各种物态的样品制备方法。 4.初步学会对红外吸收光谱图的解析。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的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当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某物质时,若该物质的分子中某基团的振动频率与之相同,则该物质就能吸收此种红外光,使分子由振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若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通过待测物质时就会出现不同强度的吸收现象。由于各种化合物具有其特征的红外光谱,可以用红外光谱对物质进行结构分析。同时,根据分光光度原理,若选定待测物质的某特征波数吸收峰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定量测定。 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已知标准物对照,另一种是标准图谱查对法。 一般图谱的解析步骤如下: (1)先从特征频率区入手,找出化合物所含主要官能团。 (2)指纹区分析,进一步找出官能团存在的依据。因为一个基团常有多种振动形式,确定该基团不能只依靠一个特征吸收,必须找出所有的吸收带才行。 (3)对指纹区谱带位置、强度和形状的仔细分析,确定化合物可能的结构。 (4)对照标准谱图,配合其他鉴定手段,进一步验证。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红外光谱仪、油压式压片机、玛瑙研钵、盐片、红外干燥灯、干燥器。 试剂:溴化钾(A.R.)、无水乙醇(A.R.)、氯仿(A.R.)、乙酸乙酯(A.R.)、苯甲酸(A.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未知物。 四、实验步骤 1.固体样品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 取约2mg苯甲酸样品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加约100mg的KBr粉末在红外灯下研磨成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中文名称:仪器分析实验 实验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101220 面向对象:中药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 开课系(室):化学与药学系 总学时:32 学时 是否为独立设课:是(√)否() 一、课程任务和目的 《仪器分析基础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与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其主要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程是与《仪器分析》理论课同时开出,通过实验课的教学,能够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将所学仪器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含实验) 后续课程:药学专业课 三、主要实验仪器 AA-63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GC-2014AF/SPL 型气相色谱仪,LGE-UV型高效液相色谱仪,IRPrestige-21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RF -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述仪器均为岛津公司生产。 四、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赵成国主编,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内部讲义 徐家宁,朱万春,张忆华,张寒琦等,基础化学实验(下),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仪器分析基础实验组,2006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与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应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并写出预习报告。 2.课内要求: 实验时应认真听老师讲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不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篇一: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 考答案】 t>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2)试样引入系统 (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 有一定宽度的谱带;(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 输出的信号;(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 (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 (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 - (1)150pm z射线的波数(cm1)(2)li的670.7nm谱线的频 率(hz) - (3)3300 cm1波数对应的波长(nm)(4)na的588.995nm谱线相应的能量(ev)参考答案: (1)?? 1 ? c ? 1?17?1 cm?6.67?10cm ?10 150?10 3.0?101014 (hz)?4.47?10(hz) (2)????7 ?670.7?10 (3)??

1 ? ? 1 (cm)?3.03?10?4(cm)?3030(nm) 3300 6.625?10?34?3.0?108 (ev)?2.1(ev) (4)e?h??9?19 ?588.995?10?1.602?10 c 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范围各是多少? (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3)分子的电子跃迁参考答案 跃迁类型原子内层电子跃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分子的电子跃迁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 6~1.7 6~1.7 1.7~0.02 -- 第10章吸光光度法(上册) 2、某试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吸收池,t及a等于多少?参考答案: a1cm? b1cm1 lgt1cm = -0.111 t1cm = 77% a2cm??0.222?0.111 b2cm2b3cm3 lgt1cm = -0.333 t1cm = 46% a2cm??0.222?0.333 b2cm2 a3cm? -- -- phen溶液的体积v/ml a 2.00 0.240 3.00 0.360 4.00 0.480 5.00 0.593 6.00 0.700 8.00 0.720 10.00 0.720 12.00 0.720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器分析课程是药学专业教育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光谱法、质谱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组成和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这些常用方法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针对药学专业学生通过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学习,使其具备从事药学研究及实际工作的技能。课程内容的选取是在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等相关课程基础上,适合于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光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仪器分析的主要方法。 光学分析法是基于能量作用于物质后产生电磁辐射信号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辐射信号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课程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 - 1 -

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发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研究处于磁场中的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它是对各种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课程包括强调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质子核磁共振波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核磁共振图谱的解析及其应用。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对待侧离子的质量和强度的测定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及研究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课程包括质谱法的工作原理、质谱中的主要离子及其裂解类型、质谱分析法的主要用途和利用质谱信息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色谱分析法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课程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等;后置课程: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这些课程都离不开仪器分析的技术理论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使药学专业的学生熟悉药学领域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组成和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这些常用方法在医药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掌握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组成和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这些常用方法解决医药学领域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要求 - 2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Teaching Outline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总学时:96 学分:2+1.5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2、开课学期:第4学期 3、适用专业:化学(师范)、应用化学 4、课程修读条件: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和普通物理等课程。 5、课程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某些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它具有实验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它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掌握有关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 (2)掌握有关的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掌握有关节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点,掌握一些简单分析仪器的操 作方法,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大型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纲目及标准: (一)理论部分 学时数(42)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绪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特点、

方法分类和发展概况,并使学生对仪器分 析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仪器分析方法 第一节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 1、化学分析 2、仪器分析 第二节仪器分析方法 1、光分析法 2、电化学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 4、其它仪器分析法 第三节仪器发展概况 第一章电磁辐射基础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电磁辐射,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熟悉射光谱、吸光谱、荧光光谱和曼散射,并对上述概念加以对比和区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第一节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 1、电磁辐射 2、光的二象性 3、辐射能参数 4、辐射能的特性 第二节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第三节光分析法的分类 1、光谱法 2、非光谱法 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120114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所属单位: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应用化学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等 学分:3总学时:48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仪器分析是化学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门专'也基础课,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大、中学化学教学所必需的重要课程。由于仪器分析是一门人们赖以获得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及有关信息的科学,而这些信息对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仪器分析常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熟练系统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技能,培养科学的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和造就高级化学、化工科技人才和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到达: 1、了解仪器分析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用对象。 2、熟悉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以及其操作方法要点,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别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1)分析化学中的仪器方法 (2)仪器分析方法 (3)分析仪器 (4)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5)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六、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为考试 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定,平时成绩为作业成绩的平均值。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为,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

工科大学化学—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基础 教学大纲

工科大学化学—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基础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50507X10 课程名称(中/英文):工科大学化学—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基础/ Foundations of Chemical Analysis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 适用专业:一般工科类专业 教材、教学参考书: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孙毓庆、胡育筑主编,分析化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基础是高等学校一般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包括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两大内容,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结构和进行化学研究与质量监控重要手段,也是许多其他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开设对象为一般工科类专业,如冶金、无机材料本科专业,安排课堂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其中化学分析24学时,仪器分析24学时。主要包括绪论、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沉淀重量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掌握四种容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酸碱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四大平衡的有关理论、概念和计算;掌握仪器分析的方法原理、仪器结构与原理、及其应用。具备初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基本要求如下: 1、明确认识分析化学是以准确测定为目标,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 2、了解分析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减免的方法,掌握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的方法; 4、掌握定量分析中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掌握化学分析中的计算问题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绪论习题解答 1、解:以分析信号对质量浓度作图,可得校正曲线 X 的质量浓度c i /μg·mL -1 分析信号的平均 值 S i 0.00 0.031 2.00 0.173 6.00 0.422 10.00 0.702 14.00 0.956 18.00 1.248 由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公式: ∑∑==---= n i i n i i i c c S S c c m 1 2 1 )

() )(( 将上面表格数据代入,可计算得到斜率m =0.0670 mL·μg –1 也可以由Origin 作图软件作图,线性拟合,如上面右图所示,得线性方程为 030 .00670.0+=+=c S mc S bl ,线性相关系数R =0.99978。 (1)根据IUPAC 的规定,灵敏度的定量定义是校正灵敏度,它是指在测定范围中校正曲线的斜率。因此,校正灵敏度为0.0670 mL·μg –1。 (2)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被检出的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公式 m s c bl m 3= , 式 中s bl 是在测定试样相同条件下对空白试样进行足够多次测定的标准偏差,m 为直线斜率,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检出限c m =3×0.0079/0.0670=0.35μg·mL -1 2、解:设Cu 2+ 浓度为 x c ,则依题意信号正比于分析物的浓度,可得: x x kc S = (1) ) ( s x s s x x T V V V c V c k S ++= (2)

标准苯巴比妥溶液体积V/mL 分析信号S 0.000 3.26 0.500 4.80 1.00 6.41 1.50 8.02 2.00 9.56 S V S c (1)、(2)式联立可得: 1 4 1000.90 .256.23)500.00.25(9.37500 .00287.06.23)(--??=?-+= -+=L mol V S V V S V c S cx x x s x T s s x 3、解: 以分析信号S 对体积V 作图,得线性方程为V S 16.325.3+=,由标准加入法计算公式可得未知物浓度mL g c /410.01000.50/000.216.3/25.3μ=??=。设最小二乘方程为b aV S +=,则依题意可得:

下册2.4.9.10.13.14.15.16.18.19章《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 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 (2)试样引入系统 (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 (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 (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 (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 (1)150pm Z 射线的波数(cm - 1) (2)Li 的670.7nm 谱线的频率(Hz ) (3)3300 cm - 1波数对应的波长(nm ) (4)Na 的588.995nm 谱线相应的能量(eV ) 参考答案: (1)1 7110 1067.610 15011 ---⨯=⨯= = cm cm λ σ (2))(1047.4)(10 7.670100.314 7 10Hz Hz c ⨯=⨯⨯==-λν (3))(3030)(1003.3)(3300 1 1 4nm cm cm =⨯== = -ν λ (4))(1.2)(10 602.110995.588100.310625.619 98 34eV eV c h E =⨯⨯⨯⨯⨯⨯==---λ 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 )范围各是多少? (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3)分子的电子跃迁 参考答案 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0- 1 ~ 10nm 1.26×106 ~1.2×102 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的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0.75 ~ 50μm 1.7~0.02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50 ~ 1000μm 2×10-2~4×1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