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影与构图(1)

电视摄影与构图(1)

电视摄影师形成过程中三个必经阶段

充分研究摄像机,掌握操控器械的方法。

学习构图方式和造型手段,懂得以正确的方式摄录具有美感的影像。

理解镜头画面语言的概念,掌握镜头语言的表达特点与表现能力,熟练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传递思想或信息、表达内容和主题。

一、电视画面的形态

1、电视画面

在较窄的意义上,电视画面特指一“帧”电视画幅,或一个电视“镜头”;

广义上,它泛指电视传播学或电视文化学研究意义上的电视“图像”。

一、电视画面的形态

影视语言和文学语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比照文学语言来谈电影语言。

第一,定义。文学语言——人说出来的话以及文字;电影语言——画面(“看电影”)与声音的有机结合。

第二,单位。文学语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构成单位是字(7个)、词(4个)、词组(1个)、部分(3个)、句(1个);电影语言——格(24)/祯(25)、镜头、蒙太奇段落。

1、电视画面

帧”:(frame) 是电视画面的技术单元,相当于电影画面的“格”,不同的是它由电子扫描形成,每帧由2场电子扫描组成,每秒25帧(或每秒50场) ,相当于电影摄影每秒24格的速率。帧是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可以比做语言学中的“音素”,由于其时间延续的短暂,并不具有电视画面的表现意义。

“镜头”(shot)摄像机从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拍摄到的一段连续画面。镜头这一物理形成的持续过程,体现出特定的电视时间和空间。因

而镜头是电视画面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表意单位。相当于语言学中的“字”和“词”。若干个镜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镜头段落,而多个镜头段落又能结构成一部完整的电视片或一个电视节目。

2、电视摄像具体特性

电视(television)一词的本义是图像的远距离传递,这一技术的或生成性的特点影响了电视摄像或电视画面处理的许多具体的特性。

电视摄像或电视画面处理的具体特性

以图像为主,声画结合——图像处理

具有固定画幅和固定边比——创造自由表现的艺术空间

以连续展示的二维平面来再现时空或重构时空——形成与新闻现实空间的对比

电视画面的时间:

实际画面时间所表现的现实时间

给予观众的可感受和体验的审美的、心理的时间

由于心理或感受时间的介入,一个镜头或一个镜头段落的时间安排便有了美学意义上的节奏或韵律的表现。电视画面的节奏或韵律虽然主要靠后期编辑工作来最终实现,但是每个镜头内部的时间节奏感却只有通过前期的摄像安排才能获得。

3、电视画面的作用

画面是电视传达信息的主要媒介画面作为反映现实的手段?电视画面的叙事和表情作用审美作用

二、电视画面构成的意图——主题思想

主题是摄影(像)者通过拍摄对象所要说明的问题。摄影者通过画面中艺术形象和造型语言,引起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审美感受,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现拍摄的意图。

画面的构成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以突出主题思想为基本任务。摄像与构图就是要把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的表现形式有机的安排在画面里,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

画面的构成就是要选取典型的拍摄对象,并通过独特的造型来表

达主题思想,这是摄像构图的实质。

三、画面的兴趣中心——主体

主体是摄影画面中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摄影画面的兴趣中心,是画面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是组织画面的主要依据。

主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体现主题思想

主体是主题思想的体现者,突出主体能给观众鲜明的印象,

使观众正确理解照片的内容。

主体是画面的结构中心,有利于集中观众的视线。

突出主体的方法:

给主体以位置的优势

可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偏左或偏右,较小的主体可以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

利用视线指向突出主体

观众的注意力可以通过画面中人物的视线集中到主体上面,视线起到间接突出主体的作用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明暗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

问题:虚实对比如何拍摄?

四、主体内涵特征表达的辅助者——陪体

陪体是摄影者选取的用以辅助主体表达内容的人或者景物。在拍摄画面中作为陪体的对象,是处在与主体相对应的次要位置,与主体相呼应。画面中恰当的陪体对于主体特征及其内涵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画面语言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

陪体在摄影画面构成中的作用:

与主体共同完成主体思想的表达;

增加画面信息量;

使画面造型更丰富,更具感染力。

陪体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陪体安排不应削弱主体表现,主体与陪体不能均衡,以免主次不分。在画面中主体应突出醒目,陪体应简洁适度。

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色调安排、线条走向等方面都要与主体配合,不能喧宾夺主。

有时候画面根据主题的表达也可能不需要陪体。

五、摄影构思不同意境的表达——景别

根据画面范围的大小,摄影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几种形式,不同景别的特点和表现力各不相同。

1、远景:远景画幅包括的景物范围很广,能显示出宽阔的场景和广大的空间。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远景画面有利于向观众展现被摄场面总的印象,表现大的气势和氛围,但不能明显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

2、全景:是以完整的包容某一事物或某一具体对象并有适当空间环境组成的画面。它的特点是事物或具体对象有完整的形象,环境也能得到体现。拍全景照片,不论拍人或者拍物,要拍出全貌。

3、中景:只包容某一事物或某一具体对象的局部范围的画面。中景画面的特点是以表现某一事物的主要部分为中心,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表现降到次要地位。拍人物,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相貌的画面为中景。

4、近景: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很小,被摄对象能表现出更多的细部,容易给观众留下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不宜表现环境背景的特点。拍人物常表现胸部以上相貌的画面为近景。

5、特写:让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只表现被摄对象的某一细部,让细微处揭示物体的特点,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景别的确定是摄影创作构思的重要部分,景别的变化要根据画面的主题的要求和摄影意图的需要来确定。

摄影画面所包括范围的大小,与被摄对象至摄像者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直接有关。

六、前景的应用

被摄场景中靠镜头最近的景物叫前景。前景一般处在主题的前面,有明显突前的特点。前景是摄影构图的重要因素,它能使画面富有多样性的变化。

前景的形式和位置是多样的,可以分布在画面的四周,也可以遍布画面,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前景在画面构成中的作用:

渲染主题,具有概括性;

增强空间感,强化主观地位;

均衡画面;

加强装饰性。

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时画面的前景可以同时起到多种作用;

运用前景要掌握分寸,不要单纯追求前景,而忘了主体形象和照片要表现的主题;

不要生硬的运用前景,有些画面本身不需要前景。

七、背景——画面主体的有力烘托者

背景:在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

背景的作用;

烘托主体,是主题形状、轮廓更加突出

交待环境、点化中心

帮助构图,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均衡感

处理背景的方法:

1、当背景能点化主题时则可强调背景使其醒目

2、当背景无助于点化主题时,应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3、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明暗、色彩、动静、虚实等对比,使主体形象鲜明突出

影调色彩变化

亮主体暗背景、暗主体亮背景、主题有明有暗使背景呈中间调或明暗相对、利用不同的色彩区分主体与背景

虚实变化

利用大光圈,让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

用长焦镜头拍摄

借助大气现象或特殊天气

4、从根本上更换背景的方法:

如背景可动,把它移开;

移动被摄主体到另一种背景中;

改变拍摄方向或高度,变换背景;

利用逆光或轮廓光照明主体,使主体处在阴影之中

电视构图

·指的是电视画面的空间结构安排,运用光影、线条、色彩等因素处理被摄体在画框内的呈现图形、排列位置和空间分割;

·电视构图的最终目的是以尽可能适宜的空间形式来表现、强化和深化电视节目的情节、主题和意境。

第二章构图的方法

第一节构图的形式因素

一、基本的形式问题

电视构图的基本形式问题,是要解决电视画框内主体图形的排列,以及这种排列所表现的主体之间或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形式关系。

·简单地说,构图的问题是一个由画框、主体图形和背景三者提出的问题。

一、基本的形式问题

电视画框形成对构图空间的界定,是构图的先决条件。

主体图形是画框内主要表现物体的形状,是构图的中心。

背景是主体之外的构图空间,是构成对照和对比的构图因素。

由画框、主体图形和背景构成的形式关系,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电视构图的目的,即通过形式的最佳安排来充分准确地表现情节的或情感的内容。

构图的目的体现的方面:强调注意的中心建立平衡的感觉追求美的境界

二、构图空间的划分

构图的中心

视觉中心是处在黄金分割线的四个交切点上,人的视觉注意力在那里获得动态的平衡。按照黄金分割的原则,这些点是安排画面主体

的最佳位置,因此可以选择作为构图形式上的结构中心。

三、线条和形状

线条和形状是构图的基本形式要素之一。直观地讲, 不同的被摄体具有不同的形状,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被摄体则可获得不同的形状。

画面中的线条有这样几类:

①线状物体,如电线、地平线、绳索、装饰性条纹等,而远距离的铁轨、长城、河流、道路等也以线条状存在;

②物体的轮廓线条,如长方体楼房的水平与垂直线,车轮的圆形曲线等;

③由画面的光影、色块等形成的边界线条,由光学镜头产生的透视线条等;

④多个物体的排列所构成的关系线条,比如大雁在空中形成的人字线条,呈伞形铺开的书本构成的曲线等。关系线条虽然往往并非物理的存在,需要经过分析后才能察觉,却对构图十分重要。

不同性状的线条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映

水平线平静安宁,舒展开阔(如地平线)

垂直线刚直挺拔,庄重乃至滞重(如方尖碑)

斜线条活泼,有速度感,但也预示着倾斜和错乱

锯齿线紧张突兀,给人激动或奇险的感受

自由曲线轻松欢快,流动起伏,富于变化

不同的形状也性质各异

正方形敦实厚重正三角形稳定庄重

倒三角形或菱形则处于微妙而危险的平衡中

圆形完满,同时又给人以回旋之感

四、影调

光影所构成的物体形态的明暗程度,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出深浅层次不同的阶调,我们称之为画面的影调,是摄像构图的形式因素之一。

对彩色电视画面而言,影调层次的变化体现为色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

影调的或明或暗和心理情绪有密切的关联:明亮令人轻松愉悦,黑暗

使人心情压抑。

影调具有象征的意义,代表着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正义与邪恶,等等。

在影调的安排上,可以形成不同风格的画面。

硬调画面:是一种高反差的画面,几乎靠黑白两极构成,中间的灰色层次甚少。

软调画面:以中间灰色层次为主,极少用或不用黑白,形成反差柔和的中性画面。

高调画面:以中性灰以上的白影调为主。在拍摄时,通过对场景的普遍照明,降低阴影。

低调画面:以深灰与黑色影调表现为主,在束光照亮的主体周围是凝重而宽厚的昏暗背景,类似于荷兰古代画家伦勃朗的“明暗对照法”的绘画效果。

五、色彩

色彩作为一种构图的形式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同社会心理和文化习俗有关,色彩具有丰富、复杂的情感联系或象征作用

1 )色彩的感觉

“温度感”,有所谓冷色和暖色的区别。红是暖色的代表,蓝、紫是冷色的代表,绿介于其间。冷暖色构成一种对比,也可以形成电视画面的基调。

“胀缩感”,这是一种色彩的视错觉。一般说,冷色收缩,暖色膨胀。

“距离感”,色彩有“退色”、“近色”之分,这与现实生活中色彩的透视变化有关。“近山如碧,远山呈黛”是这种距离感的表述。

2)色彩的配置

彩色电视以红、绿、蓝三色光为原色,从白光中分别减去三原色,得出各自的补色青、品、黄。原色和补色构成的色环上,形成三种色彩关系:相邻色、相间色和互补色。

由同类色或相邻色搭配的色彩组合,反差对比小、色彩柔和适宜。

由相间色或互补色形成的色彩组合,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醒目甚至

刺目,有浓烈跳跃的感觉。

3)色彩使用注意问题

色彩的应用要有目的性,即为表现主题、表情达意,决不能为表现色彩而表现色彩;

色彩的应用要有整体的观念,从大处着眼,使多样性的色彩有统一的感觉。同一画面中的色别不宜太多;

画面要有一个基本色调,这是主题、情感的倾向,也是色彩整体性表现;

要注意冷暖色的对比配置,色块的分布避免等量、对称和凌乱,同一画面中色块要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用色尽量要单纯简洁。

构图的形态:不同画面结构的方式所产生的构图式样和类型

第二节电视构图的形态

电视画面的构图形态分类

根据画面结构的线条形式,可以区分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S 形、三角形、圆形等构图式样。表现出不同的画面结构分割式样。

根据画面内容情节,可以区分出人物肖像构图、群像构图、风景构图、静物构图等。

不同内容形态的构图在处理意图和和手法上有所不同。

根据画面运动与否,可以区分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在电视片中它们的表现作用很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构图观念和构图风格,可以区别出规则构图(或封闭性构图)和不规则构图(或开放式构图)。前者往往表现出传统的均衡、统一、完整的精神,后者则体现了活泼、随意和自由的现代风格

一、多构图处理

在单一镜头或画面中表现多个构图组合,我们称之为多构图处理。多构图既可以用于固定画面,也可以用于运动画面。

固定画面的多构图往往运用“画中画”的方式来安排,比如运用门窗边框和墙柱等前景物体将画面分割,在同一个空间形成由数个小画框呈现的复合式构图。

在固定画面中通过区域性照明形成多构图效果。

利用焦点的虚、实调节,可以在单个画面中转换构图式样。

当摄像机处在静止状态而被摄体运动时,可以通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变化,形成构图的转化。

通过运动镜头突破固定画面的单构图局限,引入动态结构的画面造型,形成场景、角度的连续变化,实现多构图的画面处

二、反构图处理

反构图处理是一种打破传统规则的构图安排。

传统构图强调平衡统一完整有序, 对趣味中心的安排以及主体背景关系的处理,基本上是常态的、规范的和封闭的,使观众产生和谐、典雅的感觉。

反构图力图打破传统章法,以表现特定的情感、情境、理念或风格。

反构图处理主要有形式:

1)开放型构图。表现为主体空间的不完整性, 主体形象被画框作了非传统性的切割,破坏了形象的整体感,从而也导致不和谐和突兀的观赏感觉。但是,另一方面, 它也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心理联想,使画内空间在形式感上向画外空间开放和延伸。

2)不规则构图。往往有意识地把主体置于非均衡的状态,如放在画框的边缘而不是中心,或采取倾斜、倒置等打破常规的构图处理来表现特定的紧张情绪或心理不平衡状态。

3)怪异构图。从奇异的视角出发,使画面主体形态和常态状相比发生较大的变形,或者呈现怪诞的形态。往往利用变形(大广角)镜头、大俯仰角度、贴近拍摄、夸大前景等手法来实现其构想

4)即兴构图,或不构图。在新兴的DV 拍摄中,在新闻拍摄尤其是新闻隐蔽拍摄中,不讲究构图、随意构图、即兴构图是司空见惯的。而这种经意不经意的实践往往形成一种构图的方法或风格。

三、主体与陪体

电视画面中主要表现对象与次要表现对象构成构图的主体与陪体。

从剧情中、从上下镜头之间理解并确认谁是主体或陪体,必将影响他们对某一具体画面构图形式上的主体和陪体的理解。

第三节电视构图的特点

一、绘画、照相和电视构图的比较

画幅的固定性。只能通过固定的取景画框,在拍摄现场、在镜头录制的瞬间一锤定音,完成画面构图。

画面的时限性。每个镜头都有一定的时间长度限制,电视构图一般要简洁鲜明而不宜繁杂。

镜头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表现同一场景的多个镜头之间,在光、形、色等构图因素的配置上,显然是连续相关的。

最重要的电视构图特点,是运动性的表现形式。由于拍摄对象与摄像机处在运动的状态,摄像机的角度、方位、距离、视点等随之不断变化,构图的结构形态也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

二、电视构图若干基本手段

1)对起幅、落幅画面的处理。

起幅和落幅是指运动镜头开始时和结束时的相对静止的画面。

起幅、落幅在运动镜头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要求在构图形式上讲究一些,以便加强整体动态构图的形式美感。

起幅、落幅时的固定画面状态应保持相当的长度,与运动状态的转换应平稳、流畅、自然。起幅落幅的构图处理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在拍摄前作出预先安排和练习。

2)满景构图

指表现对象充满整个画面的构图样式。特写镜头显然是一种满景构图,但是满景构图绝不仅仅用于近景别。

恰当地使用满景构图在许多情况下是强化画面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

3)利用景深镜头构图。

景深镜头是指景物纵深全部清晰的摄影画面,也称深景镜头。

利用短焦距镜头等光学特性来获得最大景深范围,使画面的远、近、前、后景物都清晰可见,这样就使得画面各部位在清晰度上是等值和等效的。

从艺术处理上看,全景深技术一旦和场面调度的纵深安排或景深式

安排结合起来,便产生出新的电视构图形式。强调了纵深景物的对比,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通过纵深场面的有层次的安排,可在固定的单画面中表现多个电视空间或电视动作,由此,也超越了一般性多构图理解,成为“综合镜头”或“段落镜头”。

三、运动构图的基本方式

电视运动构图并非意味着构图形态的随意变化。实际上,运动构图有其自身的规则可循。

1当摄像机固定拍摄,而被摄对象作画面内部运动时,画面背景处在稳定状态,构图形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画面主体的形态变化。

2当摄像机跟随主体运动时,运动中的主体人物往往作为构图中心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构图形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背景的变化。

3当摄像机自主运动地介绍环境或场景时,场面或景色的特点、戏剧情节的重点是构图变化的依据。

4起幅、落幅以及镜头运动的中间停留点是运动构图的均衡、美化和支撑点。

5纵深运动产生的透视变化是运动构图最有特点的表现形式之一。

6升降运动通过迅速改变俯、仰角形成的画面形态的巨变,是运动构图最有魅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三章电视画面光线语言造型

一、光线的任务与作用

对于摄影艺术来说,光是摄影的灵魂。

画面中影像的形成、黑白影调的分布、色彩的还原都同光线有密切关系。

光是流动的,时刻发生变化。

1、满足摄影技术上对照度的基本要求

在电视画面处理上

1要求满足曝光,有画面层次与密度

2控制好画面的亮度

3利用光线调节好画面影调和色调

4不同镜头中及镜头间亮度、色调保持一致,密度要接近,亮度要统一,镜头间要连贯

5满足摄影技术上对光线照度的要求,是摄影技术上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基础,是光线的最基本的任务。

2、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画面艺术造型:

1)在画面中表现深远的空间感和透视感,化画面的平面结构为视觉上的立体结构

2)表现和描绘被摄体的立体感。3)表达物体的表面结构及质感。

3、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光线要着重刻画、描绘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避免非主要对象和杂乱线条分散观众的注意力4、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1环境气氛,能够烘托人物,表达生活气息2 表达人物的性格、职业、爱好

3给观众强烈的时间概念

4利用人工照明模拟和再现特定光线的时间变化,增强画面视觉语言的说服力

5、画面构图的需要

在造型上起着揭示、隐蔽、突出、夸张、修饰和弥补的作用

可以达到画面平衡或破坏这种平衡的作用

二、自然光的分析

1、自然光照明的特点

1)光线规律性变化

2)在时间“流动”中选择

3)平均亮度照明

2、自然光运用的思路要点

1)对自然光进行选择

2)对自然光不足的弥补

3)控制和调整反差

4)校正被摄体暗部偏色

5)模拟和再现特殊光效

6)再现真实的夜景氛围

三、室外直射光造型

1、太阳初升和太阳欲落时刻

1)选择拍摄方向和高度

2)注意选择前景

3)注意画面中影调的对比

4)注意画面中影子的处理

时间短促,光线变化大,事先对拍摄内容有所构思,要有纯熟的摄影技艺,密切注意光线强弱和色温高低的变化,在转瞬即逝的时间里,捕捉绚丽多彩的瞬间

2、顶光照明时刻

补救办法

1)利用多层和重复景物,人为强调空间层次关系

2)避开不正常顶光投影,按人脸暗或亮部曝光

3)人为缩小亮暗反差

4)改变顶光投射状态

3、直射光造型效果分析

顺光不足

1)不利于表现物体立体质感

2)画面空间透视感弱

3)不能突出景物重点和交待主次

4)缺乏光影变化和影纹层次

弥补不足的办法

1)讲求主体背景的合理搭配与选择

2)利用线条的变化强调画面空间

3)利用云彩、树木、岩石、房檐等物体的投影,改善画面明暗布局,有时利用投影作为前景。

逆光

合理适当有选择的运用,能获得造型优美、轮廓清晰、影调丰富、

质感突出和光线生动活泼的造型艺术效果

1)要考虑利用辅助光照明

2)考虑照明的明暗比例,确定准确的曝光

3)注意背景与陪体的选择

4)注意时间的选择

5)防止太阳光线直接进入镜头,造成不规律的眩光,以至降低画面清晰度和破坏画面的艺术效果。

四、室内自然光造型

1、室内自然光的特点

有固定的方向性光线柔和细腻明暗反差大富有环境的特定气氛

2、室内自然光的运用

1)运用室内自然光强调现场气氛

2)注意现场光与室内自然光的综合运用3)注意背景的选择与处理

4)充分利用反射光组成立体结构5)利用逆光照明交代情节

五、人工光线的成分构成

1)主光(塑性光、主光源)

组成造型结构

1描绘人物的立体形状、主要轮廓线条2交代画面内的空间3造成明暗的影调配置常用主光照明形式的光源一般在被摄对象左或右的前侧水平30度、高度45—60度的位置上主光照明形式:寛光照明、面光照明、窄光照明

确定主光的确切位置以及在被摄对象表现留有多少阴影,需要根据拍摄场景的具体情况,人物的不同脸型、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皮肤特征、脸部的均匀情况和人物的职业年龄来定,其中作者的创作构思、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是重要前提。

2)辅助光(润饰光、副光)——散射光

调整画面影调,决定画面反差

1帮助主光造型,塑造和描绘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表达其全部特征

2帮助揭示和表现被摄对象的质感。

运用原则:

1光亮度不能强于主光

2不能产生光线投影

3不能干扰主光正常的光线效果

4在保持主光投射的阴影特征前提下,尽量再现阴影部位的层次和质感。

3)轮廓光(勾边光、逆光)

强调空间深度,交代远近物体的层次关系

人为区别被摄体与环境、背景的关系

形成被摄体与被摄体相互间的地位感

表达浓郁的现场气氛

交代和反映透明、半透明物体的属性,让观众把握其特征与特点运用原则:

1光亮度不能强于主光2入射角不能太大

3置于被摄体后方或侧后方,不能置于侧方和后侧方

4)背景光(环境光)

突出主体,为主体寻找一个较佳的背景和环境

营造各种环境气氛和光线效果,说明某种特定的时间地点等,对主体的表现起烘托作用

丰富画面的影调对比,决定画面的基调

利用背景光线的微妙变化,体现创作者思想感情的细微变化

5)装饰光(平衡光、修饰光)

1弥补前几种光线在照明造型上的不足,有目的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细节的修正,使所表现的形象更完美、突出,更富有艺术的魅力2达到画面整体照明的平衡

3修饰被摄对象表面和局部的轻微缺陷与不足,在人物的塑造上起到“化妆”作用

4消除不真实的、多余的灯光投影,求得画面的简洁干净

五、人工光线的成分构成

三种常用的光线照明效果

侧光照明效果

平调照明效果

轮廓光照明效果

第四章纪实摄像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电视新闻摄像的美学观念

一、思维观念

1、真实为美

新闻以传播真实信息为根本目的。

人们期待从中看到生活中原本的、朴实的、自然存在的事实

2、用形象说话

●摄取到典型的具有一定逻辑叙述能力的画面;

●把创作者的观点处理于形象的背后选择与组合之中。

●对新闻事实真实的尊重

新闻节目用形象说话

体现了电视纪实节目取材思维方式的根本特征。

二、视觉观念

1、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真实”

事实本身的真实

表现的真实(符合观众特定的期待视野,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可能性)电视新闻性节目的“真实”

表现的真实,对观众接受来说,就是一个真实感的问题。所谓真实感,是指事实在屏幕形象的再现之中所达到的可信程度,其中包括诸多因素——人物言行神态,事件发展,现场气氛和物件细节的视觉、听觉形象等等。

2、视点——建立画面真实感的基础

1)所谓视点,是指摄像机的拍摄点,体现的是拍摄者与所记录的形象之间的空间关系,由此直接形成画面的视觉效果,通过画面的视觉效果,观众得以认识新闻事实。

2)受新闻特性的限定,在电视新闻性节目中,视点总体上是一个

特定的、代表观众置身现场的独立客观的拍摄者的观察点。

感受到记者的记录方式推知记者的现场行为

对记录视点、记录方式真实与否的判断常常集中在:

A通过画面所表现的记录视点、记录方式是否可信、合理、有生活依据

B是否有摄制者介入被摄人物的行为和生活之中时表现出来的正常反映

3)现场直播、多机拍摄、紧急情况下的跟随、纪实拍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视点上弄虚作假。

策划和拍摄的组织工作要考虑到拍摄视点的存在

4)视觉的真实是建立在视点的真实的基础之上的。自觉寻找丰富多变、同时又合理可信的视点应该成为对新闻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

3、纪实——建立画面真实感的呈现方式

1)纪实的记录方式显示了对客观事实本来面貌的尊重

纪实不仅是建立视觉真实的一种手段,同时从根本上也体现了向事实真实靠拢。

2)组织视觉形象的纪实方式,更容易具有真实感的效果

1营造可经历的情境2随式随机结构素材3保持素材的相对完整性

三、记录观念

1、镜头记录现在进行时态

伴随、追踪的取材方式记录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经历

选取集中完整的一段或几段有意味的生活流程结构成篇

特定主体的特定空间行程、行为和采访追述,调度成“现在”时空下

“现在进行时”是电视新闻进行影像记录的基本原则,把不同时空中的内容化约为一种现在的视听觉形象,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所记录的内容以及记录方式与摄像机记录客观事物的特性相对应,给人一种真实感。

2、“我在场”的信息组织与记录意识

“我在场”的表现方式:

摄像机的记录过程是创作者按照主观意图组织视听觉信息的过程,这是“我在场”的最基本的表现。

故意暴露摄制组在场,让人们看见他们的拍摄活动

记者、主持人在现场出镜报道的形式

积极介入与冷静客观的记录作为两种最主要的记录方式,在具体节目中常常是混合使用的。

3、现场感

现场感对新闻传播效果有直接的重要影响,现场感的强弱与真实感的强弱成正比关系。

选择有个性、具有典型价值的现场形象来记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通过制造可感受的现场氛围和展示在现场的主体记录行为来增强现场感。

电视展示的时空与实际存在的时空越接近,越相似,就越能显示电视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力量。

四、表现观念

1、形式与内容

行为动作框架:1 被摄主体:伴随式记录2创作主体:记者出境报道

静态框架:大量的内容都是由坐在相同背景前的不同的人讲述出来

对比框架:

2、表现与再现

表现尽可能的以现实的真实状况为基础,抓住事实的典型、关键形象、过程为基本出发点。存在于对内容的选择、把握和组合中

3、创作前移与摄影记者的编导意识

发现、判断、选择的过程就是记录的过程。

用现实影像说话

对具体节目创作意图进行理解和把握并贯穿到拍摄中

五、造型观念

简化原则

减少画面造型中干扰因素的方法:

缩小景别范围,突出主体形象

利用拍摄角度的变化,简洁背景

用长焦距调整景深,虚化杂乱的背景

第二节电视新闻摄影的基本技巧

一、纪实摄像的基本技巧

1、让被摄对象适应镜头前的拍摄,忘记摄像机的存在

2、不干涉、不导演、不摆布被摄对象

组织工作不是组织拍摄,需要注意的是:

所有的组织工作都应该放在开机之前

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场面,但是不能组织情节、细节;可以组织活动,但不能组织言行动作

遵守新闻事件发展与存在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规律,做到情节和细节的真实。

3、注意捕捉第一形态、自然形态的视听觉形象

4、捕捉典型形象、典型动作,获得典型画面

6、用眼、用耳、用心去拍摄

7、注意备用镜头、补用镜头、反应镜头的拍摄

二、现场的场面调度

在现场选择和调整镜头的角度、景别、时间长度和运动方式

1、角度

角度是摄像师在现场必须作出的第一选择

角度影响事物的表现

角度能够传达不同的情绪

2、景别

景别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各类景别相互配合,镜头成组

3、运动镜头

拉镜头:

第六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六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六章电视画面构图 第三节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和结构成分 一、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 所谓“形式元素”,是指电视画面的构图中画面形象的组成和表现形式,它们最终通过这些形式,以视觉形象的结果出现在观众眼前,被观众感知。所以,了解画面的形式元素,是我们了解画面构图基本原理的首要内容。 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是电视画面构图中的几个重要形式元素。这些元素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表现力,合理地运用这些元素成为完成一个优秀构图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一)光线 “电影就是用光线在银幕上作画的艺术。”电视画面在这点是也是一样的。只有存在光线,才可能存在电视画面,也才能存在电视画面构图之说,如果没有光线或者光线不能满足电视画面拍摄的要求,电视画面构图也就无从谈起;而光线是变化的,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在构图时正确运用光线,是决定画面构图质量的首要的因素。 光线的造型作用和画面表现作为电视摄像造型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有专门的章节对其进行讨论。 (二)色彩 我们很难想象眼前的世界失去色彩是怎么样的。对于电视画面来说,也是一样。色彩本身就具有自身的表现力,冷暖色调、深浅浓淡、色系搭配……不同的色彩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可以这么说,是色彩给电视画面注入了情感。在电视画面中,对于主体而言,通过颜色的设计和搭配,可以给主体赋予一定的感情基调,增强主体的表现力;而对于环境和陪体而言,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五颜六色,但拍摄者却可以通过主观上的选择和提炼,形成一定的色彩基调,从而从侧面烘托出电视画面所需要的氛围,更加突出主体。色彩作为电视画面的重要

构成元素之一,在画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色彩的作用,在画面的表现力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影调 影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画面中景物形象的明暗对比和明暗过渡,也就是对比度和层次。影调是揭示景物明暗关系、形成画面可视性效果、参与画面构图、表达感情和创作意图的重要体现。 任何被摄对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存在着一定的明暗和反差。而在电视画面中,必须将这种反差关系表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画面中我们并不需要忠实还原景物的实际亮度值,而关键是要把景物中存在的实际亮度关系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带给观众一种与景物亮值上接近的对比关系,形成适合的视觉印象。这也就是要把景物的明暗差别和它们之间差别的层次做一体现。影调就是这种差别和差别层次在屏幕上的反映。 画面影调和影调结构,将受到环境、光线照明,景物本身的明暗状况和轮廓状况,以及景别角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本书“光线造型”这一章里,也将着重讨论影调在画面构图和造型表现中的作用。 (四)线条 线条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的轮廓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边沿存在形式——线条,反映到电视画面中,同样会表现为由视觉所能感知的景物轮廓线、相类似的景物的连线等,比如地平线、公园里的小径、马路上的隔离栅栏组成的连线等。通过某种或者某些线条的组合,人们就能够联想到相关物体的存在和运动状态,所以线条是造型艺术的重要方法之一。 线条可以分做如下几类,: 1.水平线条,如地平线、海平面等。水平线易使视线横向运动,产生宽阔、延伸、舒展的感觉,在拍摄大地、海洋、湖泊、草原等时,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可以用做拍摄风光片,抒情片中的镜头,以强调画面的辽阔、舒展、秀美和宁静的气氛。 2.垂直线条,如大树、烟囱、塔楼等。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

电视摄影与构图(1)

电视摄影与构图(1) 电视摄影师形成过程中三个必经阶段 充分研究摄像机,掌握操控器械的方法。 学习构图方式和造型手段,懂得以正确的方式摄录具有美感的影像。 理解镜头画面语言的概念,掌握镜头语言的表达特点与表现能力,熟练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传递思想或信息、表达内容和主题。 一、电视画面的形态 1、电视画面 在较窄的意义上,电视画面特指一“帧”电视画幅,或一个电视“镜头”; 广义上,它泛指电视传播学或电视文化学研究意义上的电视“图像”。 一、电视画面的形态 影视语言和文学语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比照文学语言来谈电影语言。 第一,定义。文学语言——人说出来的话以及文字;电影语言——画面(“看电影”)与声音的有机结合。 第二,单位。文学语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构成单位是字(7个)、词(4个)、词组(1个)、部分(3个)、句(1个);电影语言——格(24)/祯(25)、镜头、蒙太奇段落。 1、电视画面 帧”:(frame) 是电视画面的技术单元,相当于电影画面的“格”,不同的是它由电子扫描形成,每帧由2场电子扫描组成,每秒25帧(或每秒50场) ,相当于电影摄影每秒24格的速率。帧是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可以比做语言学中的“音素”,由于其时间延续的短暂,并不具有电视画面的表现意义。 “镜头”(shot)摄像机从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拍摄到的一段连续画面。镜头这一物理形成的持续过程,体现出特定的电视时间和空间。因

而镜头是电视画面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表意单位。相当于语言学中的“字”和“词”。若干个镜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镜头段落,而多个镜头段落又能结构成一部完整的电视片或一个电视节目。 2、电视摄像具体特性 电视(television)一词的本义是图像的远距离传递,这一技术的或生成性的特点影响了电视摄像或电视画面处理的许多具体的特性。 电视摄像或电视画面处理的具体特性 以图像为主,声画结合——图像处理 具有固定画幅和固定边比——创造自由表现的艺术空间 以连续展示的二维平面来再现时空或重构时空——形成与新闻现实空间的对比 电视画面的时间: 实际画面时间所表现的现实时间 给予观众的可感受和体验的审美的、心理的时间 由于心理或感受时间的介入,一个镜头或一个镜头段落的时间安排便有了美学意义上的节奏或韵律的表现。电视画面的节奏或韵律虽然主要靠后期编辑工作来最终实现,但是每个镜头内部的时间节奏感却只有通过前期的摄像安排才能获得。 3、电视画面的作用 画面是电视传达信息的主要媒介画面作为反映现实的手段?电视画面的叙事和表情作用审美作用 二、电视画面构成的意图——主题思想 主题是摄影(像)者通过拍摄对象所要说明的问题。摄影者通过画面中艺术形象和造型语言,引起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审美感受,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现拍摄的意图。 画面的构成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以突出主题思想为基本任务。摄像与构图就是要把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的表现形式有机的安排在画面里,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 画面的构成就是要选取典型的拍摄对象,并通过独特的造型来表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和构图要素 构图是电视摄像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专业用语,也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环节。电视画面有哪些特点?怎样取得优美而又适宜的电视画面构图? 一、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构图在绘画、图片摄影等造型艺术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电视构图的学习中还应意识到电视构图与绘画构图、图片摄影构图的不同之处。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态性 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画面的构图结构和情节重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及画面形象的透视关系也随之变换。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性对摄像人员在运动中进行随机构图和画面取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时限性 电视画面的时间长度不同,所附载和传达的信息量的多少也不同,观众只能一次过地收看和接受画面信息,这种表现上的时间长度成为观众收看时的限制性。因此,画面构图和表现的时限性要求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简洁、集中而明确,它不能像美术作品和照片那样可供观赏者长期停看。 (3)多视点 与绘画和照片不同,电视画面构图不是只在某一个视点上进行表现,而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视点、角度和景别,对同一被摄主体进行连续的、多视点、

多角度的拍摄。随着视点的不断变化,被主体的画面形象和画面范围也在不断变换,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及组合关系也要相应改变,这主使得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 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拍摄只能在现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虽然拍摄前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因此一些重要活动的电视直播节目,必须在事先作好各种充分准备,条件许可则多次彩排,以尽可能减少失误,减少遗憾。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电视节目的完整内容通常都是由几个乃至几十个、上百个画面来共同完成的,某一电视画面所传达的内容往往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或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因此,单个电视画面的构图可能并不完整,但在一系列画面组接之后会形成构图结构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规律性。对电视画面而言,一系列镜头的整体结构和关系会对单个镜头的构图产生特定的要求,单个镜头构图的不规则、不完整会在整体构图结构中得到解释和说明。这一点也为摄像人员构图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绘画和照片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构图作为一个创作环节,是即兴的、个人化的工作,很难界定出具体化的、一成不变的原则和模式。但一些基本的构图要求是我们必须了解和理解的。电视画面构图有下面的一些基本要求: (1)画面要简洁 当我们找起摄像机面对大千世界时,会发现被摄对象并不自然成画,它必须要求我们用取景框进行选择、提炼以至抽象、概括,才能从自然的、凌乱的物象中

影视画面构图名词解释

影视画面构图名词解释 影视画面构图是指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通过选择拍摄角度、摆布镜头和元素的位置来设计和布局画面的过程。它是影视作品中视觉元素的组合,能够通过它来传达情绪、剧情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视画面构图的名词解释: 1. 远景 远景是远离被拍摄对象并显示其周围环境的拍摄方式。远景能够展示出自然和人工景观,同时也可以突出主角或者展示人群的规模。 2. 近景 近景是指将被拍摄对象填满整个画面或者占据大部分画面的拍摄方式。近景能够突出主角的表情和细节,使观众更加接近和情感上投入到故事中。 3. 中景 中景是指将被拍摄对象放置于画面的中间位置,并且周围环境也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中景在视觉上能够平衡主角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展示出场景的整体。 4. 高角度 高角度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从上方拍摄的角度。高角度可以用于展示主角的脆弱或者弱势,同时也能够用于展示环境的广阔和宏大。

5. 低角度 低角度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从下方拍摄的角度。低角度可以用于展示主角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被拍摄对象的高度。 6. 剪影 剪影是指将被拍摄对象映射成黑色的轮廓,由于背景的亮度高于被拍摄对象,使得被拍摄对象成为了背景的剪影。剪影可以用于强调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和轮廓,突出其特别。 7. 前景 前景是指被摄影机放置在被拍摄对象前方,用于构建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通过在前景放置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趣味性。 8. 膜晕 膜晕是指在画面中出现的光晕或者光斑,由于镜头透光性的限制而产生。膜晕可以用于营造幻梦般的氛围,增加画面的浪漫和梦幻感。 9. 颠倒构图 颠倒构图是指将画面上下颠倒的构图方式。颠倒构图可以用于突出镜头的不寻常和另类,并且在视觉上具有震撼力和独特性。 10. 镜头移动 镜头移动是指摄影机通过移动或者调整焦距来改变画面的构图。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电视摄影构图的含义 学摄影,离不开构图。无论是照片摄影还是电影、电视摄影,构图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 电视画面构图的好坏,关系到节目的质量高低和成功与否。人们重视构图,学习构图,各种有关摄影构图的书籍、专论多不胜数,其中阐述了多少精深的构图原理与章法,列举过多少繁复的构图形式和技巧,它们成为摄影者致力追求的目标。在构图中,由于技术性、技巧性、艺术性兼而有之,就难免带来了概念上的多层次含义和评价标准的多重性,“构图”一词也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有时它似乎简单不过,有时却变得深不可测。在电视摄影入门的各项基本功中,构图可以说是一门实践难度较大,有颇具有发挥空间的学问。 对构图概念的陈述,从字面上解释,简而言之就是构图画面。由于它首先是通过取景器确定拍摄范围,所以又叫取景;它涉及到画面中各种结构要素的合理安排组合,也可称为布局;它必须利用各种视觉因素,以平面的图像构造立体的空间形象,也可称为造型;由于它还涉及到动态表现、视觉心理等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因此构图的含义更是不一而足。而说到底,构图是客观影像在主观选择中的在现,是在观察中的反映,即使同样的构图因素也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构图效果,并因各人的心理反应不同而感受各异。 由此,我们对电视摄影构图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在拍摄景物范围内,按照一定的主题思想和审美要求对拍摄对象的各种构成元素有机地组合安排,以巧妙地处理、确定和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完整的画面。同时也是对时空发展的动态因素,对视觉心理等因素的把握、发现和运用的过程。 在构图的过程中,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取景”的构图 取景,顾名思义,就是对景物、景别的取舍。对摄影师来说,取经的构图就是通过画框,为观众构造一个什么样的视觉空间,而摄影师视点的选择是透过摄像机镜头来实现的。具体来说,就是如何确定摄像机镜头的空间位置,三坐标如何选择的问题,并由此形成拍摄范围、拍摄角度的变化。取景的构图虽然带有主观选择的趋向,但较多地受到地形、位置、工具等条件的制约,它是客观的,带规定性的,偏重于技术方面的要求,主观性不占首位。不管摄影者主观意识如何,有意或无意选择,他所拍下的每一个画面,都带有“取景”这一层含义,只是效果优劣不同而已。 2、“技巧”的构图 从技巧这一角度去理解,构图具有最为广泛的内涵,它包括了前人的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提供了大量可供参照和遵守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在对画面景别、角度的确定中,“技巧”的构图融入了更加灵活的主观选择余地。如在布局的技巧中,各种画面元素的位置及其关系的确立;在造型的技巧中,各种视觉元素的利用及其表现;在动感的技巧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发挥与创造。总之,拍摄位置一旦决定,视觉空间的各种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就得以确立,构图的任务就在于使景物的主次、远近、高低、虚实的关系以及画面中线条、光线、影调、色彩等视觉效果得到准确、完美的再现。它构成了学习构图的最大量的内容和最重要的、必备的基础。 “技巧”的构图虽然有许多公认的、传统的规则、原理和要求,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非遵守不可的法则。毕竟,“技巧”已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它

电视画面构图艺术

电视画面构图艺术 陈桂南 电视作为媒体,其发展从刚开始的有图像有声音,到如今成为艺术的一种载体,速度之快,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想到的。说到电视摄像构图那得先说说什么是构图,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做构图。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得不怎么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叫法是“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是部分内容,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意,构图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在拉丁语中,构图具有结构、联结、组成等意义。 一、常规摄影构图基本法则 1.构图中对称和均衡法则 对称,象征一种高度整齐的程度。比如蝴蝶,它的形体和翅翼花纹的对称美,一直为人们所欣赏。在摄影作品中对称的画面也常可见到,特别在舞台摄影中用的较多。但大多数摄影作品,在构图中都不是追求一半对一半的对称,而是刻意于画面的视觉均衡。

因为在摄影的构图中,绝对的对称会给人一种静止的,拘谨的和单调的感觉,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要求仍然以追求均衡为多。过多的运用对称会使人感到呆板,缺乏活力。而均衡是为了打破较呆板的局面,它既有“均”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均衡的范围包括构图中形象的对比,人与人,人与物,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高与低,虚与实等的对比。结构的均衡是指画面中各部分的景物要有呼应,有对照,达到平衡和稳定。画面结构的均衡,除了大小、轻重以外,还包括明暗、线条、空间、影调……等均衡的作用。

2.构图中的主次关系法则 拍摄生活照片,主要是以人物为主,因此在设计画面时要注意主体和陪体的关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人物与背景的关系。一幅照片如果只有主体而无陪衬,画面就会显得呆板而无变化,但陪体不能喧宾夺主;主体在画面上必须显著突出,要弃繁就简,必要时可改变拍摄位置和角度,或是搬动不必要的东西,以达到画面简洁,突出主体。有些人物照片被杂乱的背景所淹没,主体的人物被挤到一边,这是很遗憾的事。在照片画面的主次关系上可以掌握以下两点: ①如果遇到杂乱的背景,可以采取放大光圈的办法,让后面的 背景模糊不清,以突出主体。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指电视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位置、角度和大小等关系及其排列组合特点。一个好的电视画面构图,除了具备美学价值和视觉吸引力外,还需符合电视传播的语言规范和现代传播技术要求。因此,下面就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一、画面构图对称 对称布局即画面中的元素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各自对称或重复,从而形成了整体感和平衡感。这种布局关注画面的平衡,几何形状具有对称性,如中心对称、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等。 重心布局即画面中的元素是按照一个中心点来排列的,画面元素都是围绕这个中心点来布置的,形成一个向心的布局。这种布局效果显得简单而大气,一般可以将镜头的焦点置于中心位置,这种布局便很容易抓住观众的视觉注意力。 对角线是画面中线条突出的构图之一,它巧妙地运用了视觉效果,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当某一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时,表现出一定的对比效果,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视觉注意。 四、画面构图分割线 分割线布局是画面中线条排列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将画面分成几个部分,强调画面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这种布局常常用于电视新闻的风格中,可以将画面分割成左右、上下、大小等不同的部分,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节目的内容。 五、画面构图空间感 空间感是电视画面构图的重要指标之一。现代电视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对画面的不同深度范围实时控制,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视角、光影和景深等构图方式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综上所述,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和视觉感受,而且也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观感体验。因此,我们在进行电视画面设计时,必须充分理解电视画面构图的各种规律,挖掘出电视画面的最大艺术潜力,使其更加生动真实,更为人们喜爱和关注。

电视摄影教程

电视摄影教程 电视摄影是一项专业而又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在电视摄影中,摄影师需要同时处理画面构图、摄影技巧和灯光设置等多个方面。下面是一些关于电视摄影的基本教程,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 熟悉摄影设备:电视摄影通常使用专业的摄像机和相关设备,因此首先应该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了解摄像机的设置选项,如白平衡、对焦模式、曝光补偿等,能够更好地控制画面效果。 2. 选择合适的镜头:根据拍摄要求选择合适的镜头是重要的一步。广角镜头适用于宽大的场景,长焦镜头则适合远距离拍摄。此外,镜头的光圈大小也会影响画面的深度和明暗效果。 3. 构建稳定画面:在电视摄影中,画面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能够有效减少手持摄影时的抖动。同时,关注画面中的水平线,确保其与水平线平行。 4. 制定合理的拍摄计划:在拍摄前,制定一个合理的拍摄计划是必要的。确定拍摄的内容、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等因素,可以提前规划出最佳的拍摄方案。 5. 利用光线:电视摄影中的灯光设置是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光源的选择和光线的角度、强度等都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在需要拍摄人物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主光源、补光源和背景光源来塑造画面。

6. 注意画面的深度:通过合理的设置焦点、光圈大小和景深,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明确的主次关系,提升画面的层次感。同时,注重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7. 关注拍摄角度:电视摄影中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镜头角度,可以为画面增添新鲜感和视觉冲击力。 8.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作为摄影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抓住画面中的细节,可以捕捉到有趣和独特的瞬间。 9. 合理运用摄像机运动:利用摄像机的运动功能,如平移、追焦、跟踪等,可以为画面增加一定的戏剧性和动感。 10. 合适的后期制作:在拍摄完成后,适当的后期制作能够让画面更加出色。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度和剪辑等,可以进一步提升画面的质量。 总之,电视摄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各种拍摄技巧和知识。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相信每位摄影师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视摄影师。电视摄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和技术工作,它要求摄影师兼具优雅的艺术感和精确的技术掌握。在电视摄影中,摄影师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故事情节或信息传递给观众。下面将进一步探讨电视摄影的相关内容。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 影视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镜头的选择、摄影机位的安排以及画面 的构图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影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在影视摄影中,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一、画面美学的基本原则 画面美学是指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在影视摄影中,有几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首先是平衡原则。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分布均衡,没有过多的倾斜 或偏向。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镜头选择以及画面中的物体位置等手法来实现平衡效果。 其次是对比原则。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或冲突,可以通过颜色、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方式来表现。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是重点突出原则。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深度和光线等来突出画面中 的主题或重点,使其在画面中更为醒目。这样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是色彩运用原则。色彩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 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搭配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二、构图原理的应用技巧

构图是指将各种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层次感的画面。在影视摄影中,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美感和观影效果。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理及其应用技巧。 首先是黄金分割原理。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比例为1:0.618。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其次是对角线构图原理。对角线是指由画面两个对角线所形成的线条。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对角线上,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另外是三分法构图原理。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其中一个部分,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最后是前景构图原理。前景是指画面中距离镜头较近的物体,摄影师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前景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案例分析:《霸王别姬》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 《霸王别姬》是一部经典的中国电影,它的画面美学和构图原理的运用堪称完美。以下是几个案例分析。 首先是平衡原则的运用。在电影中,导演通过精心的摄影技巧和布景设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例如,片中的舞台场景,导演通过将演员和舞台布景置于画面的左右两侧,形成了一种左右对称的平衡感。 其次是对比原则的运用。电影中的色彩对比和明暗对比非常鲜明,营造出了浓厚的戏剧氛围。例如,片中的红色旗帜与黑色背景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主题和情感。 另外是重点突出原则的运用。导演通过调整镜头焦距和深度,将主要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位置,使其成为画面的重点。例如,片中的程蝶衣和段小楼等角色,他们的形象清晰鲜明,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影视剧影像美学 欣赏画面构图与摄影技巧

影视剧影像美学欣赏画面构图与摄影技巧 影视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给我们带 来了娱乐,也让我们沉浸于其所创造的世界之中。其中一个令人难以 忽视的方面是影像美学,即通过画面构图和摄影技巧来传达情感、故 事和风格。本文将着重探讨影视剧中的影像美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 地欣赏影视剧中的画面构图和摄影技巧。 一、用镜头语言诠释情感 首先,影视剧通过不同的画面构图来传达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在某些悲伤场景中,导演可能会使用近景特写来突出角色的表情,将观众融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中。在喜剧片中,镜头可能会选择 使用宽广的全景画面,以突出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场景的喜剧效果。 其次,摄影技巧在影视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颜色、光线和 对比度等方面的处理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影像效果。例如,使用冷色调 的画面可以传达出一种阴暗、冷漠的氛围,而温暖的色调则可以营造 出温馨的氛围。此外,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导演可以创造出明暗交错 的效果,达到引人入胜的视觉冲击。 二、画面构图与情节融合 画面构图和情节的融合是影视剧中影像美学的重要一环。合理的画 面构图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并增强观影体验。一些经典的 构图方法包括对称构图、动态构图、平面构图等。

对称构图在影视剧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使观众的视线得到引导,同时给人以稳定、完整的感觉。举个例子,当两位角色在一张桌子两边对坐时,画面中央的桌子成为了视觉的重点,也体现出了角色之间的平衡和对等。 动态构图则可以增加影视剧的视觉冲击力和戏剧张力。通过运用斜线、透视线和运动线等元素,导演可以在画面中营造出紧张、动感的氛围。这种构图方法常见于动作片、悬疑片等类型的影视作品。 平面构图则适用于突出影视剧中的某个画面或角色。通过将画面限制在一个平面范围内,观众的视线更加集中,能更好地观察到细节。这种构图方法在情感交流、角色心理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力。 三、摄影技巧的运用 除了画面构图之外,摄影技巧也是影视剧中重要的美学要素。在影视剧拍摄过程中,摄影师通过使用不同的技巧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首先是对焦技巧,通过调整焦距和焦点来突出画面中的特定元素。使用浅景深可以将焦点集中在主角身上,突出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而使用深景深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细节,加强对场景环境的感知。 其次是运动拍摄,通过使用稳定器、轨道等装备,摄影师可以创造出流畅自然的画面效果。运用追焦技巧,也可以使前景和背景在不同焦距下得到清晰的呈现,增强视觉冲击力。

电视摄影的技术及艺术

电视摄影的技术及艺术 一、电视摄影的技术要点 1. 灯光布置 电视摄影中的灯光布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可以营造出各种氛 围和效果,让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层次感。不同的节目类型需要不同的灯光布置,如新闻 类节目需要明亮均匀的灯光,而电视剧则需要根据情节和场景的需要进行灯光的调整。在 直播节目中,灯光的稳定性和亮度的调整更是要求摄影师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 2. 摄像机操作技术 摄像机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拍摄效果。摄像机的稳定性、移动速度、焦距 的调整等都需要摄影师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在拍摄现场,摄影师需要根据情节的变化和 导演的要求进行镜头的移动和焦距的调整,这要求摄影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 3. 镜头运用 镜头运用是电视摄影中的一门艺术。不同的镜头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如广角 镜头可以拍摄开阔的场景,长焦镜头可以捕捉远距离的画面,微距镜头可以突出细节。在 电视摄影中,合理的镜头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4. 后期制作 电视摄影中的后期制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色彩调整、特效添加等手段,可以 进一步提升画面效果,增加节目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摄影师需要与后期制作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最终呈现出的画面效果符合创作初衷。 1.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是电视摄影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良好的画面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饱满,增加节目的视觉吸引力。在画面构图中,摄影师需要考虑主体的位置、景深、对比度等因素,使画面更加和谐、舒适。 2. 情感表达 电视摄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通过光影的运用、镜头的选择、摄像机的移动等手段,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在电视剧中,通过摄影的手法可以更 好地渲染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共鸣。 3. 节奏感

影视摄影构图学知识

影视摄影构图学知识 影视摄影构图学知识 构图在影视拍摄中极为重要,下面是影视摄影构图学知识,欢迎阅读了解。 1.均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 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 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S型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九宫格构图。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10.小品式构图。 通过近摄等手段,并根据思想把本来不足为奇的小景物变成富有情趣、寓意深刻的幽默画面的一种构图方式。具有自由想象、不拘一格的特点。本构图没有一定的章法。 11.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探讨

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探讨 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是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画面构图艺术是指用摄影镜头来呈现一幅有组织、有节奏、有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色彩、光影等要素相协调表现出视觉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技巧。 画面构图艺术要点有: 一、构图的基本风格 在电视画面构图艺术中,基本的构图方式有四种:平衡式构图、不平衡式构图、对称 式构图和不对称式构图。平衡式构图以画面对称为主,画面对称轴的左右两侧达到对称效果,呈现出稳定、中庸、平和的情感氛围,适用于新闻、纪录片、电视剧等电视节目中。 不平衡式构图则以画面不对称为主,讲究画面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有助于突出画面中的 主角或者要素,适用于电视广告、电视娱乐节目等。对称式构图与平衡式构图差不多,但 要求画面显得更加严谨、对称、对等,呈现出高贵、严谨、庄重的氛围,适合于历史、文化、教育等节目。不对称式构图则与不平衡式构图类似,但要求画面达到更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助于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适用于电视广告、电视娱乐节目等。 二、构图的比例 构图的比例要是指画面中各种元素的大小和布局比例,是画面能否达到良好视觉效果 的基础。画面的比例取决于图像大小、镜头拍摄角度、距离等因素。通常电视摄像机调整 相机高低、左右、前后各种品质轴向等因素,达到画面中各元素的最适大小和布局比例。 但更重要的是要求摄影师有良好的审美视觉和揣摩能力,合理地配合使用画面的各种要素,完美地达成极致效果。这要求摄影师具备创造力、构思能力和良好的技术应用的能力,做 到精益求精,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技术水平。 三、构图的色彩应用 色彩的运用是电视画面中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画面中色彩的应用,可以表现出丰富 的情感、人物性格、情境等要素,达到营造画面气氛的效果。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电视调 光板、光源、玻璃板等方式来达到效果。但良好的色彩应用要求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色彩感 受力和良好的配合能力。通常情况下,电视摄影师需要根据画面中的主题、情感、人物特 点等,选择恰当的色彩搭配,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构图的角度和视角 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景深、镜头及镜头的对焦、玻璃描边等都是构图的重要要素。正 确选择和使用这些要素,可以达到呈现出完整、丰富、细腻的画面构图效果。一般来说,

第六章 电视摄影构图

第六章电视摄影构图 构图——是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构图对摄影师来讲,意味着两个过程: 1.构思 “思”是指形象思维,构思就是想,就是组织画面。 摄影构思,也叫立意,立意的过程,就是组织画面、选择形象、深化主题,把拍摄前对客观现实和创作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活动,使客观具体的形象转化为摄影师头脑里的创作形象。 2.构成(构图) 构成就是完成构图,构图的实质既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盲目到有序,从无形到有形,构图的“图”是指形象的范畴,从思维到实践的过程。 摄影构图意味着对现实空间的分解与组合。摄影的构图如果离开了构思,就不能构成生动的、充满情趣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构思决定构图,构图体现了构思。 单一画面构图是对空间的分解,而众多画面构图是对空间的组合。 电视摄影构图对导演来讲是一种语言形式,对演员来讲是一种表演模式,对摄影来进是一种画面效果,对影片来讲是一种视觉风格。 构图的原理大都呈现出一种理性感觉,而构图的过程大都显现出一种感性感觉。构图本身常常有一种强烈的表达能力,对审美客体来讲,又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力,常常有助于我们领悟被摄对象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摄影师在结构画面时,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出被摄主体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一些特点,并由表及里地挖掘出更生刻的内在感情,展示创作者本人的情感和风格。 画面内看到的空间是具体的空间,看不到的则要靠人们去想象补充完善,而构图的画框刚好成为观众想象与现实空间的边缘与界限,是摄影师把现实变为视觉银幕形象时所采用的基本画面结构形式。 电视摄影构图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在无限空间中寻找具有视觉价值的美的物,以形、光、色的方式汇集于画面之中,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激发观众产生情感并由视觉快感上升为心理快感。二是从被摄主体身上以及其存在的空间中找出线条、色调、形体、光影、质感、透视、视点、幅式,并按视觉美感的方式加以组合。 我们在组织结构电视画面时应认识到: 构图是一个思维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组织结构画面的过程; 构图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创作过程,就是要在每一个镜头的画面中体现一种画面布局,一种画面结构形式。 由于每一部电视片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的不同,编导的立意与关注点不同,所创造的构图形式与构图手法也不尽相同。 摄影师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使全片画面构图有形象性、有视觉重点、有风格性、有形式感、有美感较强的观赏性。摄影构图是将被摄对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其中包括光影、明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