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屈原精神研究述论

人间屈原的人格面具

37

当代屈原精神研究述论

龚红林

(湖北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62 )

摘 要:纵观1949年以来的屈原精神研究,有四大特点:研究始终都和政治(包括国际关系)、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时代脉搏紧密联系,“与人民结合着”;屈原精神当代价值(或影响力)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心并探索不止的重点,成为屈原研究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屈原精神内涵的界定一直是学术争论的焦点,至今莫衷一是,但爱国内涵已成共识;其研究理论和方法随着时代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哲学的发展层出不穷。主要问题:研究成果丰富但不乏重复论证和“新瓶装旧酒”的学术徘徊。内涵凝练丰富而零散、名称繁杂而实质相同的学术术语直接影响屈原精神的理解和继承。学术突破往往喜从理论视点或作家比较来“创新”,缺乏系统的屈原精神研究思路。

关键词:屈原精神; 当代; 研究史; 学术徘徊期

中图分类号:K8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1)02-0037-06

楚辞学、屈原学的宏观或微观研究的核心都离不开屈原,而关于屈原,其精神探讨又是学者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宋代楚辞学重“义理”以来,屈原精神的内涵倍受学者关注。 屈原精神是什么?屈原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屈原精神的当代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亟待收集整理,以拓新路。

纵观1949年以来屈原研究史,屈原精神研究的四大主要特点值得关注:

一、屈原精神研究始终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等紧密联系,“与人民结合着”

研究与时俱进,是当代屈原精神研究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解放后至今,随着社会政治(包括国际关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屈原精神研究先后经历了五个明显的时代区间,各个不同的时代,屈

原精神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结论各有特色。 1. 1949年至1966年解放建设初期,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被广泛认同和宣传的时代,是阶级分析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盛行的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人民诗人”基本成定论。1953年屈原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则催生出当代第一次“屈

原学热”。①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也因此在国内外频繁公演,屈原精神的世界文化影响得到国内、国外(俄国、日本、芬兰等)的关注。如H·T·费德林曾主持翻译出版俄译本《屈原诗集》, 对于屈原诗篇及其精神的世界文化价值有十分明确的肯定态度:“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诗歌是全人类的财富。”②

2. 1966-1976文革时期,屈原精神被歪曲的时代。屈原精神研究于1974年开始被囿于“四人帮”的“儒法”斗争的模式之中。一批学者高扬屈原的“法家爱国”思想及崇法反儒九死未悔的革新精神;另一批将屈原归属于儒家,大肆批判贬低。两派似乎水火不容,但评论标准却惊人一致,那就是:属于法家就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属于儒家就是反动的应批判的。因此,此时关于屈原思想及精神问题的探讨是十分缺乏公信力的,是“人为政治斗争模式”的“附生物”,其结论也必然是站不住脚的谬论。

屈原精神内涵的学术探讨陷入“僵局”。

3. 1978-1998改革开放前期,屈原精神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原则下,民俗学、心理学、文化学开始登台亮相。曾被歪曲的屈原研究伴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始“拨乱反正”。除了对前段时

———————————— 收稿日期:2010-11-14

作者简介:龚红林(1974-)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副教授,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

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三峡论坛》2011年第2期,总第236期

38 期歪曲的屈原精神进行澄清之外,爱国精神的高扬与质疑相“碰撞”,成为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学术热点。围绕《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四期刊发的一篇文章《“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个“屈原爱国精神争鸣圈”。此时的争鸣已走出五十年代的民族主义论转向历史唯物论,拿起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彼此的“证据”,并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始对屈原爱国主义问题进行辩论。争论结局可想而知,屈原作品传达的爱国精神无法“泯灭”。屈原爱国精神愈辩愈明。

4. 1998至2005年,屈原精神研究“价值论热潮”。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全球化语境下,跨学科或跨文化阐释学、经济学、传播接受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等方法论拓展了屈原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空间。1998年中国科学院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界也开始思考如何将屈原研究与知识经济时代相联系发掘屈原精神的新价值。如《屈原精神与知识经济断想》(《云梦学刊》,1999年第3期)、《屈原精神与未来》(《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等。文化产业界出品了一批以传播屈原爱国忠贞精神为题材的艺术创作、音像作品等。如黄中业文字《漫画诸子百家· 屈原》(书籍2002年)、《博览神州——民俗文化篇》(VCD 2002年)、路英朗诵《临江哀楚 : 配乐朗诵屈原作品》(录音制品2001年)、吴傲君著《屈原》(长篇小说2000年)、《中华上下五千年(第33-48集)》(录像制品2000

年)、《千秋史话(第二集)》(录像制品2000年)等。 5. 2005年至今文化软实力时代,屈原精神研究与端午文化联姻。2005年韩国江陵将“端午祭”成功申请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成为屈原端午文化研究热的推动力之一。出现一批中韩学者探讨屈原与端午的文章,如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 2005年)、陆赛飞《屈原与端午习俗的由来》(2006年)、任志强《“申

遗”成功警示录——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2006

年)、[韩]林润宣《试论屈原思想品格对后世的影响》(2006年)、邱春华《浅析端午节传统的文化内涵

——仅以端午节与屈原投汨罗江的文化渊源为例》(2010年)、蒋芝芸《从屈原到老舍——也谈端午

节与人文精神》(2010年)等。大家着眼“中国端午节”人文精神的挖掘,将屈原不惜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融入端午文化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完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端午文化价值体系。同时,大量与屈原相关的文化新闻出现在海内外报刊上,屈原国际文化影响力再度“升温”。

闻一多等学术前辈都曾特别强调屈原研究的时代意义,将屈原研究与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闻先生的屈原研究成果丰富,如《天问释天》(1934年)、《读骚杂记》(1935年)、《离骚解诂》(1936年)《楚辞校补》(1942年)、《人民的诗人——屈原》(1945年)等。1945年在昆华中学讲演时说:“古今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屈原那样曾经被人民热爱的。 ……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屈原与端午的结合,便证明了过去屈原是与人民结合着的,也保证了未来屈原与人民还要永远结合着。”③

从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抗战时期到今天,屈原研究,尤其是屈原精神文化遗产的探究几乎无一不是与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与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一方面,屈原精神内在的丰富崇高性客观地影响了历代中国人,另一方面,时代、人民、国家的需要决定了学术界屈原精神研究的走向。

也许人们质疑,屈原精神研究的“工具化”,但文化精神研究不为人类精神的进步服务又为什么呢?正如学者王家康《四十年代的诗人节及其争论》

一文中所言:“ 一个民族的文化依这个民族成员切近的需要而形成。一个民族的文化本来就有多种选择,而最有可能的选择,是对民族生存有利的那种。民族文化虽然是有求美求雅求善的形而上的性质,但是当现实需要切实有效的文化工具时,民族文化

会充当民族利益间的政治工具。他们都会以具体的形式展示这个文化最实用的功能。有时虽然看来是对文化的纯粹性质的损害,但是事后看看,却并没有其他更好的文化选择。而这个文化的优点,也只有在这方面的展示才看起来是真实的和纯粹的。”④

二、屈原精神当代价值研究是学者们关

心并至今探索不止的重点,成为屈原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

。不同时代的相同追问:屈原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 五十年代,陆侃如《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写

当代屈原精神研究述论

39

道:“世界和平大会建议各国进步人民共同纪念中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这给中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与激励。…… 二千二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热爱着屈原。年年到端午节,兢渡角黍的风尚普遍到全国每一个角落。历史上还不曾有第二个作家能获得这样广泛而悠久的爱戴与怀念。”⑤

可见,1953年,屈原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是促进了关于屈原影响力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六十年代,有学者从屈原被放逐的追寻:“从屈原一生的历史来说,这个问题极重要,因为它有关于屈原的政治思想、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屈原的伟大人格。从这里,也可以了解,屈原为什么被人民所崇拜。”⑥

八十年代,从文化学角度追寻:“对屈原其诗的传播、注释、阐说,大约也已有两千年了,著作浩繁,各有贡献,成果丰硕,已卓然而树立“屈学”,自成体系。然而,屈原其诗其人之所以形成如此的深远影响与巨大作用,其根本原因何在呢?”⑦

九十年代,学者提出“屈原精神效应”说:“是什么原因使他受到人们的景仰尊崇?尤其是得到清高孤傲品性的文人学者的交口称赞? ”⑧

21世纪到来之时,学者追问:“屈原为什么能得到古今中外广大人民的如此厚爱呢?”⑨

等。

答案集中到爱国、人民性、忠直等屈原精神范畴中来。除了正面提出屈原精神的“社会功用”之外,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将其与民族精神相联系解释屈原精神之功用发挥的深层次原因悄然成为学界的“热点”:“屈原其诗其人之所以形成如此的深远影响与巨大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屈原,其诗其人,融为一体,铸成屈子之魂,又化于中华民族之魂中,而与我们的民族共命运。”

“屈原,东方诗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如一座巍巍丰碑,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屹立于中国文学、文化史上,以自己丰厚的精神蕴涵泽被后世,千载之后诵读屈原作品,读者仍然为其深蕴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所震撼,仍然禁不住感而佩之,敬而仰之。屈原之所以为屈原,就在于作品中奇特、强悍的精神力量。”“屈原以死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形象,这一形象以其高洁、耿介、执著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凝结为一个精神符号,成为后人立身处事的光辉榜样。”“屈原的存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精神史的骄傲,他标示了人类精神可以达到的强度和高度。”!

屈原精神的价值追问,促使学术界从各个时代的现实问题出发,搭建起屈原精神与现实沟通“桥

梁”,成为屈原研究的重要“学术增长点”。@当然,这些研究中,不免存在一些疏漏,如认为屈原的影响“没有通过统治者宣扬旌彰”#,今天看来并不准确。笔者一篇文章《屈原封号综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对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考察。

三、屈原精神的界定一直是学术争论的

焦点,至今莫衷一是,但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爱国精神内涵已成共识。

屈原精神,作为屈原人品和作品的灵魂,在最初楚辞学、屈原学的萌芽之初就已经成为文人关注的重点,只是没有用“屈原精神”一词命名,但阐述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如“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砒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楚辞章句叙》)“其忠可以激俗,其清可以厉贪。”(唐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屈原之心,其为忠清洁白。”(《楚辞集注·楚辞后语巻二》)“千古忠臣,当推屈子为第一。”(明黄文焕《楚辞听直》)……最早用“精神”来概括屈原核心思想力量的是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其后民国时期彭泽陶《离骚今译校注与答问》提出“屈子爱国精神”$的概念。今天,学术界将屈原及其作品所传达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启迪称之为“屈原(或屈子或屈骚)精神”,并以理解层面或角度的不同,细化为“屈原爱国主义(或爱国爱民精神)”“屈原诗学(美学/文学)精神”、“屈原悲剧精神”、“屈原人格精神”、“屈原怀疑精神”、“屈原文化精神”、“屈原‘逆反’精神”、“屈原崇道精神”“屈原抗争精神”等。

具体而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屈原精神被阐释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真理的坚强意志和为正义而斗争的高尚气节。“关于屈原是否为爱国诗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基本统一。只有杨公骥委婉表示不同意见。”%另外,也有学者

提出屈原具有“怀疑精神”, ^当然,立论前提仍是

屈原是爱国诗人。七十年代,“四人帮”“法家爱国”谬论操纵下,屈原精神被阐释为“‘尊法反儒’的革新精神”&直到1978年方以澄清。*伴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思潮,二十世纪80年代,屈

《三峡论坛》2011年第2期,总第236期

40 原精神内涵讨论也出现一些新概念、新方法和思路。如李德尧提出屈原精神主要为人格精神,表现为身处逆境时深广的忧患意识;不媚时俗、独善其身的

道德意识以及失意绝望时的殉道主义。(进入九十年

代,屈原精神内涵的探讨逐渐开阔,不仅仅局限于爱国,出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概念,如人格精神、抗争精神、忠贞精神、批判精神、 理想主义、浪漫精神、创造精神,等。屈原精神内涵研究更加大胆和具有系统性。潘啸龙认为,屈原身上具有两种最主要的精神品质:对于恶势力所施加的压迫、摧残所表现的无畏抗争精神;即使蒙受多大冤屈、遭受多大摧残,也决不背弃祖国、民族的忠贞精神。)葛景春认为屈骚精神包括“哀怨”的忧患意识、“疾恶”的批判精神、追求“美政”的理想主义、“惊采绝艳”的’浪漫精神、“自铸伟辞”的创造精神。_张来芳提出屈原精神包括: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

大胆开拓的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 二

十世纪末最后一次全国性的屈原学术讨论会上,“方铭认为,屈原的爱国主义不是爱君主义,他把爱国和爱政府爱国王区别开来;他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爱人民主义;他的爱国主义是追求政治的向善,是开放的爱国主义;他的爱国主义没有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他把爱国主义和自己的价值受到尊重结合起来;他的爱国主义没有违背国际主义原则,没有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鼓吹战争。因此,屈原的爱国主义没有违背社会正义,可以确认他的爱国主义具有正义性。罗漫认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属于典型的自卫型爱国精神,而自卫型爱国精神正是一种可以传乎久远的国际原则,它可以从战国通向现代,也可以从现代通向未来、通向世界。林永仁指出,我们纪念屈原,其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但其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有新的充实和发扬,今天,我们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就是要充实和发扬科学、民主的精神;在新的爱国主义思想建设中,弘扬屈原‘修内美’的精神,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1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屈原爱国精神基本达成共识。

学术界关于屈原精神内涵的争论,笔者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屈原及其作品自身的丰富性多维性、及其在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屈原生平事迹的史料相对缺乏,致使人们通过其诗歌作品来臆断其思想,而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维的。故而屈原精神内涵也是会有多种阐释,并无不带有阐释者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处境。

其二,毛泽东主席对《楚辞》的关注及所提倡的“古为今用”原则。1949年毛泽东在去苏联访问的火车上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谈起中国文学,谈到屈原他说:“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21954年,毛泽东送别印度总理尼赫鲁引用“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来表达友好之情,还向这位异国政治家介绍屈原。1961年,毛泽东曾特别指名要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的《楚辞集注》。1972年9月,毛主席曾把仿刻宋版《楚辞集注》赠送给日本政要。主席的关注,无疑使屈原从历史走到现实的“前沿阵地”,还一度导致屈原成为政治“代言者”或口诛笔伐对象。

其三,屈原爱国主义的争鸣是80年代思想转型期的产物。我们会发现,八十年代中期关于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的争鸣并不仅仅局限于屈原,这个时期,霍去病、岳飞等人的爱国主义也同样受到质疑。如“霍去病不是爱国主义者”(侯广峰)3《谈岳飞的爱国主义及其<满江红>》(顾杰善)4。一批探讨爱国主义内涵的文章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次争鸣的又一大学术背景,如《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张岱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季羡林)。5

争论活跃了学术思维,批判推进了学术进步。但必须放下预期揭露缺点或故弄玄虚的目的。正如美国维思里安大学校长、思想史学家Michael S.Roth 所言:“如果我们人文学科教授更多地把自己视为规范的探索者而非评判者,我们就会有更好的机会把我们的学术和公众文化中更广泛的潮流重新衔接起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要接受现状,但是他的确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地从参与者的立场出发来理解文化习俗(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习俗)。这将包括了解文化是怎样变迁的。”6

四、屈原精神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随着时

代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哲学的发展层出不穷。

选择不同的理论视点多元化探讨屈原精神,是

当代屈原精神研究述论

41

新中国六十年来屈原精神研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在理论指导上,解放初期,阶级论、民族主义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确定了屈原精神(作品)的人民性,指导促进屈原精神研究当代价值的思考。80年代盛行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列宁“爱国主义”论、心理学“行为动机”理论带来一次全国性的屈原爱国精神的争鸣,一大批先秦历史爱国文献被发现,屈原爱国精神得到理性的肯定。而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民族学、民俗学、神话学理论,也为屈原精神研究提供了文本研究的科学指导。90年代,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尼采酒神超人理论分析屈原精神,脑科学原理的运用于分析屈原“天才”思维特点,得出一些新的论断。二十一世纪,跨学科或跨文化阐释学、传播接受学理论、文化发生学理论开始“火热”,出现了屈原或楚辞的断代接受史的论著和硕博论文。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定性分析、文献考释外,比较法运用最为普遍。主要将屈原与贾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韩愈、苏轼、陆游等古代士人比较,又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北岛的现当代文人比较,还与古希腊悲剧精神、但丁等域外文化精神和文化名人比较。

随着时代核心价值观和核心哲学的发展,屈原精神的研究理论在传统义理辞章学的基础上,发展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多理论多学科汇集的研究格局。

综观当代屈原精神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屈原精神研究正处在一个“学术徘徊的尴尬时期”。屈原精神探讨积极而火热,继承汉代刘安、司马迁、王逸等人对屈原忠贞、光争日月精神的肯定,努力挖掘探讨屈原影响力背后巨大的精神财富,研究成果丰富而不乏创新。但亦不乏重复论证和“新瓶装旧酒”的学术徘徊。屈原精神内涵的凝练存在丰富而零散、名称繁杂而实质又相同的学术术语现象,这直接影响人们对屈原精神的理解和继承。而学术突破往往喜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作家的比较来“创新”,而缺乏系统的屈原精神研究思路。突破“量”而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成为此领域的呼唤。

“永远的屈原”是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一种共识,而这永远的背后当然不是屈原的肉体,也不仅仅是端午节和各地祭祀的屈原庙、屈子祠,而更多的是指屈原精神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永恒的生命

力。随着国家软实力竞争的日益明显和强盛,随着中韩“端午文化”申遗之“波澜”,随着2009年中国端午节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名榜,新一度屈原文化热、屈原研究热再次兴起,这无疑是屈原研究的大好机缘,亦是突破创新的机缘,除了在研究领域和角度中扩展以创新外,已经被开垦的“屈原精神”研究领地的突破创新也迫在眉睫。

注 释:

① 这期间,探讨屈原爱国精神的文章有: 陆侃如:《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伟大诗人 》,(《解放日报》1953年)。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日报》1953年)。郑振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光明日报》1953年)。郑振铎:《屈原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文艺报》1953年)。褚斌杰:《屈原——热爱祖国的诗人》,(《大公报》1953年)。李易:《爱祖国爱人民的诗人屈原》,(《北京日报》1953年)。陈思苓:《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西南文艺》1953年)。刘大杰:《爱国诗人屈原》,(《少年文艺》1953年)。(参见,姜亮夫编著:《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1961年12月第1版,第481-485页)。五十年代,出现了几部主要的屈原研究著作: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棠棣出版社1952年版。游国恩:《屈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3年版。张纵逸:《屈原与楚辞》,吉林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参见,姜亮夫编著:《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1961年12月第1版,第337-341页)。

② [俄] H·T·费德林著,尹锡康译:《论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见《楚辞资料海外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③ 闻一多:《人民的诗人——屈原》,收录于颜浩考释:《新文艺和文学遗产·闻一多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7-89页。

④ 王家康:《四十年代的诗人节及其争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第84页。

⑤ 陆侃如:《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文史哲》,1953年第

3期,第24页。

⑥ 孙作云:《屈原的放逐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1期,第43页。

⑦⑩ 张啸虎:《屈原诗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第103页。 ⑧# 卢英宏:《“屈原精神效应”评判》,《湖南理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53页。

⑨ 魏光生:《论屈原精神品格在其诗作中的表现》,《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36页。

! 胡山林:《心何以安—论屈原的精神支柱》,《南都学

《三峡论坛》2011年第2期,总第236期

42 坛(人文社科) 》,2009年第6期,第66-70页。

@出现了如朱华阳:《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专著,2008)、毛庆:《屈原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专著,2008)、刘济民:《歌咏屈原古今诗词选》(编著,2008)、张来芳:《屈原精神与知识经济断想》(《云梦学刊》1999年第3期)、张道葵:《屈原精神与未来》(《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潘啸龙:《“楚辞”的特征和对屈原精神的评价》(《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郝志达主编:《东方诗魂: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编著,1993)、卢英宏:《“屈原精神效应”评判》(《湖南理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美]施耐德 劳伦斯·A· 《楚国狂人屈原与中国政治神话》(专著 ,1990)、陈永品:《爱国诗人屈原》(专著,1980)、思玄:《祖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编著,1958)等成果。

$彭泽陶:《离骚今译校注与答问·自叙》,崔福章编著:《楚辞书目五种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周建忠:《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中国屈原学会编:《中国楚辞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5页。

^方孝岳:《关于“屈原”“天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1期,第116页。

&戴志钧:《论屈原的法家革新思想》,《文史哲》,1975年第3期,第72页。

*对前段时期歪曲的屈原爱国精神进行澄清的论文有:郭在贻:《论屈原》(《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温洪隆:《屈原爱国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陆永品:《论爱

国诗人屈原》(《齐鲁学刊》,1978年第3期)、高帆:《“屈原向往秦国”说质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陆永品:《辛弃疾与屈原——读书札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第1期)、刘蔚华:《论屈原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78年第11期)、祖献:《屈原》(《安徽教育》,1978年第7期)等。

(《屈原精神评议之—》,《荆州师专学报》,1989年第2期。)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_ 葛景春:《李白与屈骚精神》,《祁连学刊》,1990年第2期。

+ 张来芳:《屈原精神与知识经济断想》,《云梦学刊》,1999年第3期, 第1-3页。

1刘自兵:《99秭归屈原文化研讨会综述》,《理论月刊》,1999年第9期,第47页。

2《毛泽东谈屈原》,《党史信息报》,转摘自《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 》1999年第6期,第47页。

3原载《光明日报》1984年3月28日《“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不是爱国主义口号》。

4原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5两文均原载《群言》,1989年第12期。

6 [美] Michael S.Roth 《超越批判性思维》,《中国社会科学

报》,2010年10月14日“评论”。

(责任编辑:刘济民)

(上接31页)生存的意志,从心理上来说,在屈原心中,他的“本能欲”和“超自我”发生冲突,最后“超自我”战胜了求自存的本能了。请看: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

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他重复地说他不怕死,接受死亡非向命运低头,相反的,他更坚强地抵抗命运。不久,他了解到他和国君重修旧好的机会是渺茫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失意和失落了。他企图找寻精神的指引,藉以增加力量以求应付那些来自外面企图摧毁他的政敌。

据了解,屈家村的村民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掷茭”祭拜都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屈原。刚从台北科技大学毕业的屈正兴说:“老一辈都说我们是屈原的后代,我们自己也没有认真去考证过。”兰花兰草是屈原作品中常常出现的植物,屈家村家家户户种兰花,这说明屈家村人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在纪念屈原,因此他们是以屈原的后裔引以为自豪的。同时在每年端午节用“掷茭”方式产生炉主祭拜屈大夫,屈家村的长老屈国先生表示“我们的子孙都很重视这样的仪式,相信屈家村的子孙们也将会代代相承下去”,这就是“其人虽已远,典型在夙昔”的最佳典范呀!

(责任编辑:刘济民)

ABSTRACTS

Some Suggestions on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of Pan-TGA Tourism·································Li Quan(1)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promotion of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i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cultural Tourism Circle of Western Hubei, and then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on of Pan-TGA (the Three Gorges Area).

Keywords: TGA; tourism;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suggestions

A View of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ts Use and Properties························

····································································································································Huang Quansheng Huang Baiquan(4)Abstract: Water, as the origin of all the things, has the properties of downwardness, flexibility (liquidity and softness), vigorousness, inclusiveness, harmoniousness, agreeableness and destructiveness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stability. Since the value of water depends on its conservancy and utilization by people, its control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harmoniz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human beings with the latter’s full awareness of water’s powerful inclusiveness, priority and importance.

Keywords: water; properties; principl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ontrol

A Survey of “Qipaifang Street” Stone Tablets in Chongqing·········································· Feng Qinghao(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 survey of the over 20 “Qipaifang (Seven Memorial Archways) Street” stone tablets in Dapi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and classifies them into four types with a brief analysis of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

Keywords: Daping District; Qipaifang Street; stone tablets; survey

On Pre-Qin Pottery Kiln Relics and Techniques in TG Area·················································· Luo Min(18)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Pre-Qin pottery kiln relics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history of pottery kilns into various types and also clarifies the history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ottery industry in this area in the Pre-Qin Period.

Keywords: the TG area, the Pre-Qin Period, Pottery kilns,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technique

Cultur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Qu Family Village··························································Luo Wenling(30)Abstract: In the Taiwan of China, a Qu Family Village in Changhua city with about 30 households and more than a hundred members sharing Qu as their family name keeps the customs of ancestor worship for Qu Yuan in various forms and way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customs and analyses the cultur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 Changhua City of Taiwan; Qu Family Village; Qu Yuan; Taihe Palace

Mortal Qu Yuan’s Persona················································································································Jin Daoxing(32)Abstract: Narcissism is Qu Yuan’s inner personality. He struggles all his life in the conflict of narcissism and filial obedience. In great need of “persona”, he takes the Emperor of Chu as the sole target for realization of his ideal of “perfection”, consequently he became a sacrificial lamb of bureaucracy. Qu Yuan’s death is a tragedy of his personality conflicts. For two thousand years, Qu Yuan has offered us with great instructive and spiritual value. He is not a holy man or saint——just a human being, with weakness in personality. In this article, psychoanalysis is employed to interpret Qu Yuan’s works, in which the mortal image of Qu Yuan is portrayed.

Keywords: mortal Qu Yuan; psychoanalysis; persona

An Account of Contemporary Studies on Qu Yuan’s Spirit···············································Gong Honglin(37)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ies on Qu Yuan’s spirit since 1949 in four aspect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major shortcomings in the past.

Keywords: Qu Yuan’s spirit; contemporary studies; history; period of fluctuation

Evaluation of Intra-county Economy of Yichang Based on the Second Economic Census···································································································································································Zhu Deming Zhang Xionglin(43)Abstract: This paper regards the industrial economy of all the countries in Yich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tilizing the second economical census data of Yichang, choosing 12 quotas which can reflect the standar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gn to industrial types; from the utilization of the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he paper makes a factorial analysis and ranks all the counties according to their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ir fur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Yichang; intra-county economy; 2nd Economic Census;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Definition in Hubei——A Shift-Share-based analysis··················································································································································································· Li Bo Zhao Pan(48)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method of Shift-Share classifies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37 exact

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