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目前我国普及()

A九年高等教育B九年职业技术教育C九年义务教育D十二年中等教育2 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指的是:()

A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贫困学生免收一切费用

B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部分学生免收部分学费

C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所有学生免收学费

D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贫困学生免收一切杂费

3 2004年,残疾学生丁亚伟被武汉市某高校强令退学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同情。该校的做法()

①侵犯了公民的政治自由②侵犯了公民应享有的平等的受教育权③是歧视残疾人的表现④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 C ①③④D①②④

4 公民通过自己的电视机收看电视,利用加重的洗衣机洗衣服等,这表明所有人对自己是财产享有()

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

5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继承人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B父母、子女、兄弟姐妹C配偶、子女、父母D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6 我国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最重要的法律武器是()A民事法律B治安管理处罚条理C行政性法规D刑事诉讼法

7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时()

A公民有权要求领导出面解决B公民有义务向公安局报案C公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D法院不予受理

8 关于遗产的分配继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财产继承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B财产继承仅指子女对父母的财产继承

C财产继承应遵循男女平等、互谅互让等原则

D一般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9 智力成果包括的内容有()

①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④继承权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目前,一些商店规定“商品授出,概不退还”,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

A自主选择权B公平交易权

C真情知悉权D依法求偿权

11 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法律是()

A宪法B刑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

12 下列行为中侵害了消费者权益的有()

A打折促销B明码标价C无生产日期D童叟无欺13 在我国广大农村,一般来说,父母死亡后,继承人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其遗产。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A遗嘱继承B法定继承C遗赠D捐赠

14 2005年3月份,有关部门在肯得鸡快餐食品中查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一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营肯得基的快餐店侵犯了消费者的()

A生命健康权B自主选择权

C 公平交易权D依法求偿权

15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保护公民的()

A所有财产B一切财产C合法财产D固定财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

A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B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丰富和完善自己D享受现代文明

2 下列行为中,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所有权的有()

A郑某在市场上买了一双皮鞋送给朋友

B一名中学生买了一些作业本,用来上课记笔记

C钱某把自己家里的私房出租给别人,每月得到租金

D一位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辆高级小轿车

3 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受国家保护,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有关商业秘密

4我国法律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的有()

A张大妈在某商贩处试穿了衣服后,商贩强迫张大妈买下衣服

B国庆节到了,百货大楼降价处理商品,让利给消费者

C某商户用假冒劣质商品坑害消费者

D某市场管理人员在出口处放置一台公平秤供消费者使用

5 下列关于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养子女不是亲生的,因此没有继承权

B在一般情况下,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C公民可以将自己的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D在实施遗嘱继承的时候,一般坚持平均分配的原则

三、概括题(每题3分,共12分)

1 对于初中生来说,谁也不能不让我们接受教育,但谁也不能不接受教育。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

智力成果的含义

3 王某在商场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付款后售货员给了他一台黑色的,王某要求换一台灰色的,售货员却不予理睬。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

4农民李某买了一台收割机,麦收期间有偿为别人收割小麦。

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收益权

四、简答题(14分)

1 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履行的受教育义务中最主要的有哪三项?(6分)

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主要享有哪些权利?(8分)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五、辨析题(10分)

公民的智力成果属于无形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智力成果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技、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是一种无形的财产。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治理成果更凸显其重要性。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无形财产,促进社会发展,国家通过立法保护智力

成果。

六、材料分析(19分)

刘老汉有两个儿子——刘军、刘民。一天,刘军同妻子王敏及儿子刘朗去郊外旅游时,突遇车祸,刘军当场死亡,刘郎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医治无效而死亡。刘老汉得知后,悲伤至极,终于经不住这个严重的打击,卧床不起,不久也死亡了。现刘老汉有遗产5万元,刘军有遗产12万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本案中财产的继承可以按照那种方式进行继承?(2分)法定继承

(2)本案中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分别有哪些?(8分)

被继承人有刘军、刘郎和刘老汉。刘军的继承人有王敏、刘郎、刘老汉;刘郎的继承人有王敏;刘老汉的继承人有刘民。

(3)请你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对刘老汉、刘军的遗产进行分割。

(9分)

刘军死后共12万元应由刘老汉、王敏及其儿子刘郎平均分配,即各得4万元;刘郎死后其4万元应由其母亲王敏继承,刘老汉没有继承权;刘老汉死后其财产应由刘民继承,王敏没有继承权。故刘民继承遗产9万元,王敏继承遗产8万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 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 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一、试卷的评价 此次考试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分39分,该题难度适中,主要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以及常识性内容的记忆和掌握。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总有三道大题,分值为61分,紧贴课文知识,并渗透主观能力的应变和灵活。 纵观全题,呈现以下特点: 1.难易适中。试题难易的程度设计比较合理,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兼顾新编教材的新增知识。 2.基础性强。立足基础知识,突显重点、主干知识。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贴近中考。重在考查能力,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评价问题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等。 4.体现情感价值态度。 总之,本份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二、试卷成绩情况 1.从统计分析来看,85、86班的特优率比84、87班高;84班80分以上27人,85、86班80分以上各为23人,87班80分以上18人;从各个方面来看,87班都与其他3班差距较明显。 2.客观题答题概况:单项选择题得分较好,失分较多的题主要是

第6、11题。 3.主观题答题概况:15题第三问、17题、19题的第一问失分较多。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针对学生们失分比较多的题,分析如下: 第11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生命健康权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的理解。题目中张女士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犯,作为狗的主人,傅家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而许多学生却选择了傅家应承担刑事责任。说明他们没有理解只有犯罪行为才会承担刑事责任。 第15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平等待人的理解和怎样做到平等待人,有的学生没有能明白这道题的意思,有的没有记住课本上的知识,错误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16题为辨析题,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产权和依法维护隐私权的理解,有些学生只能抓住其中的某1个要点,回答的不全面,因此失分。 第17题是普遍失分最严重的题目,表现在: 1.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对题干把握不准确,无法从“曾答应”联系要点“诚信做人”,从主人公“我也不想当他是朋友”的反应联系要点“宽容他人”。 2.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从多个方面发散思维,也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第19题第1问考察学生对生命健康权及国家对未成年给予特殊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生命科学第四章生物的群类练习题.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册生命科学第四章生物的群类练习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关于恩吉尔曼“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的材料是水绵和天竺葵 B.选用的材料是好氧细菌和水绵 C.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2 .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 识进行了探索,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B.乙图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④ C.丙图中的 a 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和给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 D.丁图所示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3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 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新疆水果之所以又大又甜, 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昼夜温差大

C.水分充足D.空气清新 4 .现有甲、乙、丙三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甲和乙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属”,乙和丙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则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不能确定 5 .下列关于图中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④所示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 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② C.图③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图中①②属于真核生物,③④属于原核生物 6 .与蚯蚓属于同一类动物的一组是() A.水蛭、蛔虫B.水蛭、沙蚕 C.蛔虫、蚜虫D.水蛇、沙蚕 7 .鸟卵的结构和功能,不正确的是 A.胚盘,含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B.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C.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D.气室,保护卵的内部结构 8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真菌和细菌。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容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秋天,掉在地上的桔子长满了“毛毛”,这些“毛毛”是酵母菌

八年级政治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张利芝 一、考试成绩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整体情况不够理想,高分人数较少,及格人数一般。 二、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试题共分四大类型,第一大题选择题共8题计20分,第二大题辨析题1题计10分,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共2题计20分,第四大题是活动与探索题共2题计20分。 三、学生答卷中的具体情况分析: 1—8题选择题:整体上选择题出题难度较浅,得高分人数较多。 9题:辨析题学生得分情况一般。能正确分析判断此题,理论知识回答也对,只是答题不完整,从而失掉一些分数。很多学生答此题时只注重回答“为什么”,而没有回答“怎么办”,因此而扣分了。 10题:这题相当于是送分题,问题很简单,绝大多数学生答对此题。 11题:此题考察学生是否熟悉课文,大多数答对此题,只有少许学生分析错误跑题而失分了。 12题:本题较灵活,学生总体得分情况一般。(1)小题主要学生实际回答即得分,第(2)小题,因学生回答太简单,没有使用学科语言而扣分。 四、原因分析 1、本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教材内容没有吃透,只是简单理解,答题时容易出现开卷见意思相近就乱抄现象。 1、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及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好点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解也会有帮助。 2、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学生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材料分析不透。 3、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对全体学生关注不够,容易忽视中差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使他们没有更好的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曦月(x 3 经纶(I tn)纤云(qi m)轩邈(mi ao) B. 十仞(r峦)沿溯(sh?藻荇(x ing)驱犊(d t C. 燕然(y c n)横柯(k e 素湍(tu m)缥碧(pi OD) D戾天(I i 飞漱(sh 0 萋萋(q i)千转(zhu cn) 2.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 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 指蝉鸣) D. 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 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 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 .默写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⑶ _______________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等节气中。(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方面来 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4 分) A. 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 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 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测试题北师大版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测试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中含有的气体是( ) A氧气,氢气、水蒸气B氧气、甲烷、二氧化碳 C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D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土壤 3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这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请问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 A形成原始生命 B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C形成单细胞生物 D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 4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有机物 B 原始生命可能形成于原始海洋 C 现在地球上也能形成原始生命 D 原始生命也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遗传 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 6根据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分布规律可推测: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的化石的生物( ) A陆生种类越少 B结构越简单 C,体型越大 D.越高等 7 “最早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生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B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 C“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 D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8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不能推断生物进物进化的顺序 B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中华龙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9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的然选择学说 D“孔子鸟”化石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10.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自己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能力B,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物的变异都能得到积累和加强 11.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行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

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包括(p4)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③分裂国家的人 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p4) (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

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和公民有何异同,我国的公民包括哪些 人?(p6) 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必须要有中国的国籍才能算是中国公民。(有些超生的中国人口没有中国国籍,所以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6、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 利⑤,⑨

初二政治期中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50分钟,本学科期中考试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这三个部分组成。(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这张试卷主要考察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我的授课班级为八年级1---5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不太好。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判断题,共计1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2、其次,第二部分为选择题,共计1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一般来说,选择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得分率70%。3、第三部分为材料分析题,共计30分。这类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

度。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此题得分率为5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综合能力差。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严重,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例如21题。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例如24题2)小题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例如22题。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政治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3、坚持讲练结合。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2019秋季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 .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 C .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 .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 .心乐.之(乐:以……为乐) C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 .溯洄.. 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 .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C .便扶.向路/济困扶.危 D .乃记.之而去/桃花源记.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姓名: 考号: ※※※※※※※※※※※※※※※※※※ ※※※※※※※※※※※※※※※※※※※※※※※※※※※※※※※※※※※※※※※※※※ ※※※※※※※※※※※※※※※※※※ ※※※※※※※※※※※※※※※※※※※※※※※※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3. (2分)“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

别是() A . 蓝色蓝色 B . 蓝色黄白色 C . 黄白色黄白色 D . 黄白色蓝色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5. (2分)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 . 壁中有水渗出 B .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 .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 D . 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6. (2分)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c>a>b B . a>b>c C . a>c>b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资料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4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构成是什么?P4 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3.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P5 4.什么是公民权利?P5 答: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5.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P5 6.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什么?P6 答:①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 ②范围不同。公民范围较之人民范围更为广泛,公民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③含义不同。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不同范畴。④公民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人民表达的是群体概念。 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P6 8.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是什么?P7 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9.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P7 10.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答: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广泛性)。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1.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P10-P11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2.如何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P11 答: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八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稻田一中 八年级政治试卷分析 此次期中考试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其中客观题(单选题和多项选择题)45分,主观题(简答题和材料题)55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采用闭卷的形式。本次参加考试人数262于人,全级及格212人,其中优秀35人,50分以下为20余人. 二、试题分析 该套试卷的出题范围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的内容,试卷知识覆盖面大,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这次测试试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能够达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客观题: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分值是45分,每小题3分。从学生得分情况来看,单项选择题学生失分较小,该题得满分每班大约7人,40分以上(不包括满分)25左右人。主要错在前三个时政选择题,主要原因是平时学生对时政不了解,也没时间关注。 主观题:第二大题,共55分。 16、时政点评题较好。学生能从立法、依法治国方面点评,层次清晰,脉络条理。 17、关注生态实现绿色梦 较简单,学生答得较好。 18、关注科技实现创新梦 第一问,有点同学没读懂题,审题不仔细,导致答错题。 19、关注宪法实现法治梦较好。

答题存在问题 1、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不能对此材料进行正确分析,以至于答非所问或答题不全面。 2、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3、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例如,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4、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导致审题不清,特别是实践探究题,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5、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的,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2、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政治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 5、根据思想品德课综合性的特点,学科教学要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

八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分式》 班别: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分式3 92--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2、当x __________时分式x x 2121-+有意义。 3、① ())0(,10 53≠=a axy xy a ②() 1 422=-+a a 。 4、约分:①=b a ab 2205__________,②=+--9692 2x x x __________。 5、若分式 2 31 -+x x 的值为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x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 小时完成,则两人一起完成这项工程需要__________小时。 8、要使 2 4 15--x x 与 的值相等,则x =__________。 9、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232 -=--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0、若=++=+1 ,312 4 2 x x x x x 则__________。 1、下列各式:()x x x x y x x x 2 225 ,1,2 ,34 ,151+---π其中分式共有( )个。 A 、2 B 、3 C 、4 D 、5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分式的分子中一定含有字母 B 、当B=0时,分式 B A 无意

义 C 、当A=0时,分式B A 的值为0(A 、B 为整式) D 、分数一定是分式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1++=++b a x b x a B 、22x y x y = C 、()0,≠=a ma na m n D 、a m a n m n --= 4、下列各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 A 、()()y x y x +-8534 B 、y x x y +-22 C 、2 22 2xy y x y x ++ D 、() 222y x y x +- 5、下列约分正确的是( ) A 、313m m m +=+ B 、212y x y x -=-+ C 、1 23369+= +a b a b D 、()()y x a b y b a x =-- 6、在一段坡路,小明骑自行车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V 1千米,下坡时的速度为每小时V 2千米,则他在这段路上、下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 A 、 2 2 1v v +千米 B 、2121v v v v +千米 C 、21212v v v v +千米 D 无法确定 7、若把分式xy y x 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不变 C 、缩小3倍 D 、缩小6倍 8、若0≠-=y x xy ,则分式 =-x y 1 1( ) A 、 xy 1 B 、x y - C 、1 D 、-1 9、A 、B 两地相距48千米,一艘轮船从A 地顺流航行至B 地,又立即从B 地逆流返回A 地,共用去9小时,已知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若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则可列方程( ) A 、 9448448=-++x x B 、9448448=-++x x C 9448 =+x D 94 96 496=-++x x 10、已知b a b a b a ab b a -+>>=+则且,0622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2±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期末测试卷

二00八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命科学学科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40分钟,闭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 2.右图表示构成人体心脏的一种组织,它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该组织的名称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3.著名运动员姚明在完成投篮动作时,主要受哪个系统的调控?()A.呼吸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4.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排列中,正确的顺序是:()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B.组织-细胞-系统-器官-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5.正常人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 A.固定不变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 6.所谓贫血,主要是由于()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 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8.人体对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A.口腔和胃B.胃和小肠C.口腔和小肠D.小肠和胃 9.某人因意外变成“植物人”以后,虽然有心跳和呼吸,但其他活动的能力消失,他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大脑B.中脑C.小脑D.脑干 10.下列反射中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见光缩瞳B.遇烫缩手C.谈虎色变D.婴儿吮吸11.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通过哪个系统作用于全身相应的组织和器官的?……()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12.在染色体上沿纵长方向分布,能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细胞核C.细胞质D.基因 13.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哥哥单眼皮,弟弟双眼皮B.姐姐高,妹妹瘦 C.鸭子和家鸽都长有绒毛D.白萝卜根较大,红萝卜根较小 14.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人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人表型正常(ee)。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A.25%B.50%C.75%D.全部 15.根据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 ①身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性良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6.病原体是指:…………………………………………………………………………()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B.能够传染疾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C.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D.垃圾、废物和污水等 17.李明每天锻炼身体,还接种各种疫苗,请你判断其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上述三个选项都正确18.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A.抗原B.抗体C.一种酶D.生长激素 19.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保护作用B.抗体的杀菌作用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黏膜的屏障20.判断心脏骤停的标准是:……………………………………………………………()A.意识丧失B.呼吸消失C.脉搏消失D.瞳孔放大 21.下列紧急情况的救护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是:……………………………()A.中风B.骨折C.大面积烧伤D.溺水导致的心跳骤停 22.发现煤气中毒者时,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A.打120急救电话B.开窗通风C.将意识清醒者撤离现场D.进行心肺复苏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1.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 宪法如何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 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 国家重视人权的表现?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6. 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7.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利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8.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国家权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利授予国家机关,权利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 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利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 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2. 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答:(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3.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答: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4?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5?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答:(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不得凌驾于宪法至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初二政治(下)月考试卷分析

初二政治(下)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月考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情景分析题、价值判断题和探究实践题。单项选择题6题,情景分析题2题、价值判断题4题和探究实践题1题,全卷共50分。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一个多月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记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 本次月考结果,二班平均分38分;五班平均分4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单项选择题的第2题、第3题,这几道题的错误率相对较高,但这几道题在课本上能够完全找到原话的,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还不够透彻。另外,单项选择题第6题,题目要求选出“权利”,有大部分学生却也把“义务”选项也选上,很明显对课本理解不透。 2、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还不高。单项选择题第5题,题目问“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很多学生不理解题目意思,以致选错。第9题和第15题,考查的都是宪法的地位,学生只选择了比较浅显表面的答案,却不深入思考选出

最优答案,可见,学生分析能力也不强。另外,论述题第一问,题目要求写出材料共同说明的问题,而学生却逐个把每道材料所阐述的观点写下来,很明显和题目要问的不符合。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选择第21题,A答案说的是“宪法规定各方面的内容”,这个提法和我们课本说的“宪法规定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不符合,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所以错的学生比较多。 即使有比较多失误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1、学生的选择题失分点都比较低。这套题目的选择题大部分难度都是中等,特别有一些题目看起来并不难,但是干扰点比较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选对。 2、主观题要求背诵的部分基本上都能答得很好。因为在我每节课后都让学生背知识点并默写,因此学生在这些主观题上面都能拿很多分。 三、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