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本(2012新人教A4横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第1套)

四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练习一 1.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万位在第( )位,第十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2.39453939从右边起,第一个3在( )位上,表示( ),第二个3在( )位上,表示( ),第三个3在( )位上,表示( )。 3.将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45079, 29024, 12576003, 8074323, 684954 w W w .X k b 1.c O m ( )>( )>( )>( )>( ) 4.用2,3,5,7,0,0,0,0这八个数字组数。 这个数最大是( ) 这个数最小是( ) 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是( ) 只读一个零的最大数是( ) 读两个零的最小数是( ) 5.⑴23×32= ⑵ 275×43= ⑶ 75×101 ⑷ 40×46×25 ⑸ 125×(80+4) ⑹ 34×12+34×56+34×32 6.(1)过p 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2) 以O 点为顶点,画一个165度的角。 7. 量一量下面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并把它标出来。 新|课 |标|第 |一| 网 8. 王叔叔种了很多观赏蔬菜,其中一部分蔬菜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如下表: 品种 七彩椒 西红柿 小南瓜 单价/元 35 12 26 卖出的盆数/盆 204 135 320 每种蔬菜各卖了多少元? 一共收入多少元? . O . p

9. 超市运来36箱红酒,每箱24瓶,每瓶红酒进价1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进这批红酒? X k B 1 . c o m 10. 服装店秋季服装降价促销。 (1)服装店去年购进风衣23件,进价260元,购进这些风衣一共花了多少元? (2)卖出17件后,开始降价销售,全部售出后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 ★利用三角尺,你能画出一个15度的角吗?试试看。(保留作图痕迹) 练习2 1.八个千万,八个万和八个千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2.从早上6时到上午9时,时针旋转了( )度。 3. 69( )630≈70万 99( )5100000≈99亿 128( )5316≈1284万 4.经过平面上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平面上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5.一个六位数,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4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6. ⑴ 5400×17= ⑵308×19= ⑶9×8×11×125 ⑷75×18-25×18 7. 求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9.常人每分钟心跳大约70次,一天心跳大约多少次? 1 2 3 4 5 ∠1=65o ∠2=90o ∠3=( )o ∠4=( )o ∠5=( )o 风衣 原价380元 现价250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作业设计-第8单元(001)((002)

第1课时平均数 一、选一选。 1、光头强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砍多少棵?() A、(50+110)÷2 B、(50+110+110)÷3 C、(50+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米、12米、7米、10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A、(8+12+7+10)÷4 B、(8+12+7+10)÷(0+6+12+18)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长青路小学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5元。那么,全校每个师生都一定捐了5元。() 3、张佳同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张佳的身高不可能是152厘米。() 三、下面是某商场去年7-12月销售电视机的情况。 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电视机?

四、解决问题。 1、熊大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回做了10次,第二回做了9次,他想要三回平均成绩达到12次,那么第三回他至少要做几次? 2、光头强驾驶汽车从家到森林,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行驶65千米,光头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丽丽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得了100分,丽丽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观察如图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为男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为女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为使男女同学共同参与,要组织()项目的活动 2.六(1)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乒乓球的同学少()%。 二、判断题。 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 三、下面是育才小学1-3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情况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作业全册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作 业全册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四年级上册 预习方法:1、看书中例题,找知识点 2、不懂的地方与同伴交流并做上记号 3、尝试练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预习学案第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自学课本第2~5页 1、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 3、尝试完成第4页第一题。 4、读一读含有两级的数,有什么困难,与同桌交流。 5、练习设计: (1)读出下面各组数,想想每组的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区别? (2)填空 480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 万位的左边第一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 (3)读出下面各数 63 第二课时《根据数级写数及两级数的写法》 自学课本第6~7页 1、写含有两级的数,你觉得怎么写又对又快? 六千八百五十万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三千零八十万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2、有“零”的数的写法,你会吗有什么困难(小组里交流) 3、 4、练习设计: (1)写一写 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最小的八位数是() 比59999多1的数是(),比59999多1万的数是() (2) (3)写出下面各数 1、二百零五万零四十三写作: 2、四千零八十万写作: 3、六千零一万无前三百四十写作: 4、三千万零二写作: 5、五百二十万写作: 6、五千零七十万零三百写作: 第三课时《练习课》P11-12第10-16题 1、读数: 2、写数: 五千八百万零九十六二千三百七十万六千 三万零七四百一十万零一百 3、按要求写数 5个万,3个千,6个百组成的数是() 6个十万,2个百,8个十组成的数是() 4个千万,9个十万,3个一组成的数是() 8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 4、一个数,它的千万位和万位上都是9,十万位上是5,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第四课时《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 自学课本第13~14页 1、尝试练习: 在○内填上“〉”或“〈” 83024○○○78138 976600○○○366183 2、在比较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比的?和同伴说一说方法。 3、有什么困惑? 第五课时《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自学课本第14~15页 1、这节内容有哪些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作业全集

一、直接写出得数。 4+7= 12-5= 13+6= 17-9= 13-8= 14-6= 15-7= 11-4= 13-9= 18-9= 6+6= 8+5= 二、填一填。 1、3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100里面有()个十;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3、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4、与7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由8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三、写出下列各数后面的5个数。 1、35,(),(),(),(),()。 2、46,(),(),(),(),()。 3、88,(),(),(),(),()。 四、解决问题。 1、两个小组一共有18人,我们组有9人。我们组有4个女生。另一组有多少人? 2、小林得7朵小红花,小丽得15朵小红花。小丽比小林多多少朵小红花?

一、根据计数器读数写数。 写作:( ) 写作:( ) 写作:( ) 读作: ( ) 读作:( ) 读作:( ) 二、填一填。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2,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80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4、22十位上的“2”比个位上的“2”多( )。 三、按要求写一写。 1、个位上是3的数: 2、十位上是6的数: 3、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数:

4、从47写到59。 四、解决问题。 1、鸡有12只,鸭有9只,鹅有10只。鸭比鸡多多少只? 2、食堂吃了12袋大米,还有8袋,原来有多少袋大米?

第3课时练习课 一、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4个数来。 (1)三十六 (2)七十八 (3)六十五 二、填一填。 (1)()个十和()个一组成74。 (2)9个十和8个一组成()。 (3)10个一是(),()个十是100。 (4)5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75里面有7个()和()个一。 (6)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 (7)86是(),8在()位上,表示8个(),6在()位上,表示6个(),读作()。 三、你肯定会写。 (1)四十九写作: 九十九写作: 八十四写作: 六十五写作: (2)个位是7,十位是8,写作;10个十写作。 (3)从65写到76:

一年级上数学趣味寒假作业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 愉快的寒假开始啦,为了让我们的寒假过得更有意义,请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完成以下作业,开学时带回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哦,加油吧! 作业一:制作钟表 要求:利用卡纸或一次性碟子制作一个钟面,要有数字、时针、分针。作业二:利用立体图形做手工 要求:利用家里废旧物品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制作手工,手工主题不限。 作业三:亲子阅读数学小故事 作业四:练习书写数字 要求:请照样子在田字格里把数字写漂亮。 1.趣味数学小故事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泰勒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小松鼠要过冬了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 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 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评语: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说明你听课很认真,继续努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作业

一、按要求四舍五入。 148260,四舍五入到十位,约是(), 148260,四舍五入到百位,约是(), 148260,四舍五入到千位,约是(), 14826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148260,四舍五入到十万位,约是()。 二、在口中最大可以填几? 100≈5万8472589≈10亿 ≈9万≈8亿 6738≈79万≈34亿 三、判断题。 1、5804599≈580万。()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关键是看千万位上是几。() 3、8759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87万。() 4、把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5、2465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于3万。() 6、198700000四舍五入到亿位,约等于1亿。() 四、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125165≈()万17140000≈()万 995080≈()万104201≈()万 90793100≈()万46769800≈()万 299000000≈()亿2134900000≈()亿 340098354≈()亿 1999790005≈()亿 五、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它的近似数是十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一、判断题。 1、自然数都相差1. ()2、0是整数,不是自然数。() 3、自然数有无数个。() 4、有最小的自然数,也有最大的自然数。() 5、和十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万和百万。() 6、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二、填空。 1、表示数体个数的1、2、3、4、5·······都是(),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2、我国最早使用,至今仍然使用的计算工具是()。 算盘上方的珠子代表(),下方的珠子代表()。 3、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 4、当今世界上运算最快的工具是()。 三、选择。 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A.100 B.1000 C.10 2、百位、千位、亿位、是几个不同的()。 A.数位B.计数单位C.位数 四、找规律填数。 1、3113、4114、5115、()、()、()。 2、3090、3070、3050、()、()、()。 3、1000、2000、3000、()、()、()。 五、用一个8,四个“0”,两个3组成七位数。 1、只读一个“0”的是() 2、读出两个“0”的是() 3、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

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本(2012新人教)

——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人教版) 数学作业本 学校:下源小学 年级:一年级 姓名:________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1.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 ???? ??? ??? ☆☆☆☆☆○○○ 2.连一连。 ?????????????????? 1 2 3 4 5 6 7 8 ??????????????????次数日期评价

2.比多少 1.谁多谁少。 ○○○○○○○○ △△△△△△△△△ ☆☆☆☆☆☆ ①○比△________;△比○________; ②△比☆________;☆比△________。 2.比一比,谁多?谁少?(在多的后面画“√”) ①????()???()②?????????()??????() 3.画一画。 ①画○,与△同样多。②画○,比□多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位置 1.上、下、前、后 1.在()里填上“上、下”。 ??? ??? ?☆? ①?在?的()面。 ②☆在?的()面。 次数日期评价

③?的()面是☆。 ④?的()面是?。 2.填空。 ①眼睛在嘴的()面。 ②我的前面是()。 ③牛的尾巴在牛的身体的()面。 3.左、右 1.你知道吗? ①在马路上行走,应靠()边走。 ②上、下楼梯时,都应靠()边走。 ③写字时,我用()手写,()手压住本子。 2.画一画。 在★的左边画□,在★的右边画○。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画▲。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1.看图写数。 ??☆☆☆☆????????()()()() 2.按顺序写数。 ①5、()、()、()、1 ②()、2、()、4、() ★ 次数日期评价 次数日期评价

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1.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及判定物体的形状。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观念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利用教具和学具学习观察物体,组织学生在实际摆一摆和观察后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判断。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激发参与观察和操作的兴趣,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 2课时 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教材第32~35页的内容。 1.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重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长方体,正方体。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来观察上述三种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1.教学例题。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1。 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投票箱,看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①认识前面、右面和上面。 生活中,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已约定俗成,如下图所示。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一个物体的3个面。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来说,正对观察者的面是前面,而对于前面位置靠上的面就是它的上面;另外,观察者右侧的面就是它的右面。 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观察物体时要注意,无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视线都要平视所观察的面。 (2)出示教材第33页例2。 观察正方体组成的物体。 先摆一摆,再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堂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课堂作业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六、给○ 涂上颜色。

七、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一、填一填。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2、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剪开: (1)能剪成两个相同的(); (2)也能剪成两个相同的()。 二、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三、我会填。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3、硬币是()形;红领巾是()形;课桌面是()形。 4、长方形相对的边();()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5、 从左往右数第()个是圆形,第()个是正方形,一共有()个长方形。 四、我会判断。 1、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2、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3、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五、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第3课时有趣的七巧板 一、填空。 (1)最少用()根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一个正方形。 (2)是由四个()形拼成的一个()形。 (3)是由两个()形拼成的一个()形。 二、判断。 (1)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2)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4)四个相同的正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三、填一填。 (1)七巧板中有()个正方形,()个三角形。 (2)3号板是()形。 (3)()号板和()号板完全相同;()号板和()号板完全相同。 (4)用4号、5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5)用3号、4号、6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6)()()号和()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10月17日星期四 一、填空题 1、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角。 2、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已知∠1+∠2=125°, ∠2=35°,那么∠1=()。 4、∠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5、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二、请你做判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周角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2)两个锐角相加得到的角一定是钝角。() (3)小明画了一条长6米的直线。 () (4)汽车灯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 (5)线段比射线短,射线又比直线短。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是射线。 A、米尺 B、手电筒的光 C 、D、竹棍 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右图中有()个角。 A、3 B、4 C、5 D、6 5、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6、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7、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 个钝角④两个直角

四、区分下面的角。 15° 2° 92° 100° 180° 90° 360° 168° 52° 179° 锐角: 钝角: 直角: 周角: 平角: 五、量一量,想一想。 (1)请你在这条直线上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1

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一

一年级数学上册作业一一、看图写数。 ()() 个十和个一个十和个一 ()() 个十和个一个十 二、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是多少。 ()() ()() 三、填一填。 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个十是(),()个十是20。 2、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一。 3、 在

13和16这两个数中接近18的数是()。 在10和18这两个数中接近13的数是()。 4、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一个数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这个数 是()。一个数十位是2,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2,它是()。 5、17的十位上是(),个位上是()。 ()的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 6、和15相邻的数是()和()。比19小2的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 7、在9、5、12、1、10、18、20中,最小的数是(),它右边的一个数是(),左边 的一个数是()。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 8、按顺序填数。 、、、12、13、、、 20、、、、16、、、 2、4、、8、、、14、、 、5、10、、、 、、9、、、18 四、算一算。 9-3= 7+2= 10-8= 10+6= 5-0= 3+10= 9-5= 14-4= 7+10= 6+4= 18-10= 1+10= 3+()=8 7-()=4 18-()=10 ()-4=4 ()+9=19 ()+2=2 五、看图列式。 1、 2、

六、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1、数一数,填一填。 2、几种水果中,()最多,()最少。 比多()个,比少()个。 和一共有()。 错题滚动栏: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

3运算定律(一) 1.照样子写算式。 134+55=55+134 (67+36)+64=67+(36+64) 67+36 =36+64 (23+56)+44=23+(56+44) 甲数十乙数=乙数+甲数 (甲数十乙数)十丙数=甲数十(乙数十丙数)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400=400+(19 ) 201+86=(86)+(201) (27)+72=72+27 (93)+(88)=88+93 (123)+321=(321)+123 (56)+74=(74)+56 3.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3+56)+44=23+(56+44) (546+93)+107=546+(93+107) (109+222)+78=109+(222+78) (672+89)+911=672+(89+911) 4.张玲这些天在看一本书。她这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36+47+53=36+(47+53)=136(页) 答:她这3天一共看了136页。

(二) 1.下面哪些数相加等于100?连一连。 12 97 55 18 76 11 73 45 88 89 82 3 27 24 2.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78+87=87+78 (加法交换律) (2)134+67+133=134+(67+133)(加法结合律) (3)19+81+294+6=(19+81)+(294+6)(加法结合律)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87+39=126 417+653=1070 27+888=915 4.一家水果赵市第一季度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04+112+86=302(千克) 答: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02千克。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56+88+95=339(千克) 答: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39千克。

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年班姓名 一、我能数得准。 )只)只)只 )只)只 二﹑我能圈得对。 4 3 5 2 三、我能画得好。 四、我能涂得美。(按数涂色.) 4 3 2 5

一、 仔仔细细比。 1﹑ 2﹑ ),( )比( )少。 填空。 (1)小狗跑在最( )面,小象跑在最( )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3)小兔跑第( ),它的后面还有( )个,前面还有( )个。 2、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 )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 )位。 小鹿的右边有( )个,左边有( )个,一共有( )个小动物。 ( )和( )同样多。

一、我能写漂亮。 二、我能填正确。 1、 1、 2、()、()、5。 2、()、4、3、()、()。 3、和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3前面的数是(),4后面的数是()。 5、在2和4中间的数是()。 三、我能排好队。(按号从大到小排列各种动物。) 23541 ()>()>()>()>()四、我能画得好。(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下面各数。) 五、智力冲浪。(哪一块地的面积大?在里画。)

第四次作业 年班姓名 一、数一数,比一比。 (1)从右数第3 (2)从左数第4 (3)从右数第2 (4)从左数第5 三、看一看,填一填。 (1)图中一共有()个小动物。 (2))。 (3)从左数,排第(),从右数,排第2的是()。(4)把左边的4个小动物圈起来。 (5)在从右数第5个小动物上面画 四、智力冲浪。 同学们报数,从左数,小明排第3,从右数,小明排第2,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第五次作业 年班姓名一、我能涂得美。(根据分解式用两种颜色涂一涂。) 5 二、小信鸽送信。 3 5 1+1 2+2 3+1 2+31+3 4 2 2+14+1 三、爬山我最快。

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业

1、一水果店有60个西瓜,苹果a个,芒果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芒果比西瓜多()个,芒果、西瓜、苹果一共()个。 2、6棵梨树产梨a千克,30棵梨树产梨()千克。 3、长方形的面积是S平方米,长是a米,宽是()米。 4、a只兔子和b只鸡一共()条腿。 5、6袋面包共重y克,每袋面包重()克。当y=648时,每袋面包重()克。 6、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是() 7、振华商场上午卖出果汁62箱,下午又卖出93箱,已知每箱m元,这一天共卖出()元。上午比下午少卖()元。 8、五一班共46人,女生有46-X人,X代表()。 二、选择。(6★) 1、王师傅每天做m个零件,比李师傅多6个,李师傅每天做()个零件。 A. m+6 B.m-6 C. 6m D.m÷6 2、小明写了a个大字,比小华少写了3个,两人一共写了()个。 ① a-3 ② a+3 ③ 2a-3 ④2a+3 3、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每小时m千米,经过5小时后,距离甲地()千米。 A. 350÷m B. 5m C. 350+5m D.150-5m 4、125×7+125﹦125×8运用了()。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5★) 4m-m= 7m×2= 717+463﹦ 12×50 ﹦ 25×4÷25×4= 5×15×4= 32+42= 32-22= 30y-12y= 125×8= 87-87÷3= 24×5= 2、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334+199 270÷45 878-(278+190) (125+60)×8 672-298 99×56+56

一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一)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层作业 (一) 班级姓名A类:1 、重的画○,轻的画× 2、 B类:1、比较大小: 3+7○4+5 10-6○3+2 5+5○9+0 6+3○8+2 10-0○4+4 0+10○2+7 C、 一 自评: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层作业 (二) 班级姓名A:、算一算。 5-4=3+2=5+0=4-2=2+2=3-0=2-2=3-2=1+4=5-5=1+1=3+1=2+1=5-3=4-1=B:看图写算式,并计算。 C:想一想,填一填。 1、 ()()() 每次增加()个。 2、 ()() 每次减少()个。 自评: = = = =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层作业 (三 ) A:、数一数,填一填。 B、找朋友。(连线) C:数一数有几个正方体? 有()个正方体有()个正方体 自评: 班级姓名

A、直接写出得数: 7+5= 14-7= 19-9= 13-8= 12-8= 14-9= 9+0= 16-9= 12-9+4= 10-7+8= 9+4-9= 11-7+3=B、先圈一圈,在算一算: 14—8 = 15—7 = C、解决问题: 1、阿姨拿了16个,分给小朋友8个,阿姨还剩多少个? = (个) 2、停车场原来有17辆汽车,现在只有9辆,开走了几辆? = (辆) 3、一共有12个。 (1)左边有5个,右边有几个? = (个) (2)花皮球有6个,白皮球有几个? = (个) 自评:

A、1、看图写数: () 2、先按要求算珠,再填数。 3个十和4个一 1个百 5个一 B、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个数()个()个()个()个 C、填空: (1)一共有( (2)从右边起,第三个是(),第五个是()。 (3)从左边起,是第()个,是第()个,和第()个。自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作业设计-第4单元(001)((002)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一、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 2、0.17里面有()个0.01,它的计数单位是()。 3、0.08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数: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小数:_________ 小数:_________ 三、写出相应的分数。 0.32 0.68 0.9 0.06 0.64 0.3 0.02 四、写出相应的小数。 2 10 56 100 27 100 4 100 7 10 13 100 79 100 五、根据质量单位转换,填写下面的表格。 重量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1克千克千克29克千克千克507克千克千克

600.32 5.63 70.06 6.94 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基础练习。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2. 在小数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42个百分之一是0.42。() 3. 0.09中的“9”表示9个0.1。() 三、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四、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七点七零七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零点九一八五十三点三五三 五、小明从1.2米宽的小床上起来,挤了0.008米长的一段牙膏,用了 0.05小时刷牙洗脸,喝了一杯0.243升的牛奶,背起2.5千克的书包,飞快地向离家1.46千米的学校跑去。读一读题中出现的小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课堂作业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 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6.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7.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十、百、千、万……都是()。 A.数位 B.个级的计数单位 C.计数单位 D.万级的计数单位 2.由8、0、6、2、0、5组成的最小的六位数是()。 A.200568 B.200658 C.200865 D.200685 3. 300个四万是()。 A.1200万 B.12万 C.120万 D.12000万 4.最小的八位数是()。 A.10000000 B.10000001 C.11111111 D.99999999 三、仔细思考填一填。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 3026754中“2”在()位上,表示:()。 4. 2950004中“2”在()位上,表示:()。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一、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再读出来。 3┆2680 读作: 164┆5800 读作: 520┆5000 读作: 47┆0050 读作: 3060┆0900 读作: 10┆4070 读作: 120┆0605 读作: 9030┆0500 读作: 二、选一选。 1.下面的四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A、6000600 B、6006000 C、6000006 D、6000060 2.在下列数中,()读作三千零二十万六千零九十九。 A、32060099 B、30206099 C、302060909 D、30020609 3.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906500 B、58000530 C、3060908 D、3060008 三、改一改。 1. 40050000 读作:四千零零五万。 改正: 2. 707005 读作:七十万零七千零五 改正: 3. 80808008 读作:八千零八十八千零八 改正: 4. 800700 读作:八百万零七千。 改正: 四、在7070606、7606706、6070760和6707060中: 1.读出所有零的数是____________; 2.只读一个零的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新昌县南岩小学张美江 【摘要】新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但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训练。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在追求轻负高质的今天,如何让课后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为此,我以新课标下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为研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问题,设计原则,作业布置,多样性 一、现状点击 作业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课堂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对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许多教师对学生采取题海战术,求量不求质。作业容量大,思维度小,重复性强,使学生整天为完成任务而写作业,抄袭、潦草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作业对象全班化、作业内容统一化、大搞一刀切,这样布置的作业本身就存在着“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弊病。 3.个别教师教学中只备教材,不备作业;只布置作业,不潜心设计作业。布置作业随意性强,不能很好的考虑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实际,惩罚性、机械性作业泛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我们的反思——课堂作业的设计原则 以上的现状使我们反思,新课标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设计,注重多样化,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人教版】2020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作业设计-第5单元(001)

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一、填空题。 1.由()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4.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不会变形,这是三角形的()性。 5.写出下面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二、分别给下面的三角形画一条高。 () () () () ()() ()()()

三、 四、宁宁要去书店,有几种走法?哪一种走法最近,为什么? 五、在下面的三角形中,以AB为底边的高是(),我还能找到以()边为底边的高是()。 第2课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一、填空题。 1、长为10、7、5、3的四跟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种选法。 2、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个三角形。 3、△ABC中,如果AB=8cm,BC=5cm,那么AC的取值范围是()。 二、判断题。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任意3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8厘米。() 三、选择题。 1.下列各组木棒能首尾相连围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2厘米、5厘米、7厘米 B.3厘米、4厘米、10厘米 C.5米、13米、13米 D.4分米、8分米、3分米 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 A.2cm B.3cm C.4cm D.5cm 四、有长度为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的木棒各2根,运用这些木棒可以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五、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cm,一边长6cm,求其它两边的长。

最新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一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新理念不仅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对作业的布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认识到作业设计是教学的组成部分,练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更应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深化.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富于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以此增加学生的积累.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尝试,以下是对本学年作业设计的规划. 一、口述类作业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低段学生的学习更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获得数学知识. 1、说简单的一句话 数一数设计的作业是用喜欢的数说一句话(家长注意纠正量词的搭配).该作业通过对数的表述,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的概念,同时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有条理的说话

分类的作业:回家后跟父母讲述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这样既可以理顺自己的思路,又可以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说完整的“三句话” 初步认识加减法后,要不断鼓励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清主题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回家了说一说在生活中发现的加减法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也是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时期.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经常设计口述类作业,会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得日趋准确、广泛.这类作业易操作,便于检查反馈,特别适合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个月布置. 二、书面类作业(注意趣味性和层次性) 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能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作业的设计理应关注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增加作业的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能力得到展示.书面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挑战题. 如教学10以内连加连减计算后,设计2道必做题目,(口算)1道选做题:(一辆公交车上有9人,到站后下车3人,又上车4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必做题检查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巩固情况,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一课一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 数一数 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数一数,连一连。 三、在合适的图下面的里画“√”。 (1) (2) 答案:一、 ○○○○○○○○○○○○○○ 二、略 三、(1)第2个(2)第3个

一、长的画“√”。 二、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三、在最高的下面画“√”,在最矮的下面画“○”。 四、重的画“√”。 答案:一、在上面的方框里画“√”,在上面的方框里画“√” 二、在第1个方框里画“√”,在第2个方框里画“○” 三、在第2个方框里画“√”,在第3个方框里画“○” 四、在左面的方框里画“√”,在左面的方框里画“√”

一、在水果下面的里画“√”,蔬菜下面的里画“○”。 二、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1) (2) (3) 三、彬彬上学了,妈妈带他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出来。 答案:一、√○√○√○√○ 二、(1)第四个(2)第三个(3)第二个 三、略

一、在()里填合适的答案。(填“左”或“右”) (1)小汽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2)自行车在公共汽车的()面。 (3)公共汽车在小汽车的()面。 二、下面是小动物们的家的位置图。 (1)小狗住在小象的()面,小羊住在熊猫的()面,小鸭住在小猴的()面。 (2)()住在()的上面,()住在()的右面,()住在()的下面,()住在()的左面。 三、画一画。在○的上面画□,下面画■,左面画◎,右面画●。 答案:一、(1)左(2)右(3)右 二、(1)左下下(2)略 三、

认识1~5 一、数一数,连一连。 二、根据数字圈一圈。 三、写出括号里的数。 2 3 () 5 4 3 () 1 答案:一、略 二、略 三、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