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机中应用论文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机中应用论文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机中应用论文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机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工业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流变频控制技术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工业生产中一场新的变革。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以其可靠性高、调节特性好、稳定节能等优点,在众多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本文着重介绍了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行业中的运用。

关键词:变频调速控制恒转矩恒功率电流环

中图分类号:tp2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672-3791(2012)07(a)-0129-02

在80年代初期为了顺应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要求,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起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电机时代,这种技术被称之为变频调速技术。一改传统电动机的低效能调速方式,变频调速技术运用下的电动机及其拖动负载在无须任何改动即可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调整转速输出,大幅度降低了电动机功耗,从而达到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末,该技术正式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大力推广。现已在造纸、化工、食品等多个行业的电机传动设备中得到实际应用。

1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优异特性

1.1 高效节能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负载的变化情况有效地调节输出功率,有效降低系统的损耗,其节能效能是显著的。

1.2 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增强系统稳定性

变频器课程设计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 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1) 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 3 软件设计 (3) 4 程序调试 (3) 4.2 程序调试 (4) 5 力控组态及调试 (4) 5.1 力控组态: (4) 5.2 组态调试: (5) 6 心得体会; (6) 7 参考文献 (6) 8 附录1、程序清单 (7) 9 附录2、变频器参数 (15)

1 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每台电机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微升/微降按钮。每台电机设有单机/同步选择开关。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图2-1变频器主电路

图2-2 PLC硬件电路

图2-3 I/O地址分配 3 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1.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结构程序较为简洁。 2.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3.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 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 4 程序调试 4.1 程序设计 1.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分别为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设置了启停,同步增减,微调增减的开关量控制,并为其分配了I/O地址

基于PLC系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院、系: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姓名: 指导教师: 系主任: 2012年06月25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 任务起止时间:2012 年 2 月27 日至2012 年 6 月25 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工作内容: 1.第1~2周,查阅相关资料并翻译外文资料; 2.第3~4周,了解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确定中央空调所要实现的功能和了解整个系统的结构框架; 3.第5~8周,进一步了解中央空调的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确定系统中所要用到的原器件,并进行最初的硬件电路的设计,为软件编程做准备; 4.第9~11周,学习PLC程序的设计与开发,确定最终的硬件电路的设计; 5.第12~13周,编写PLC程序,并和硬件一起进行程序调试,来检查程序的可行性; 6.第14~15周,修改必要的程序部分来完善系统,并书写论文的初稿;7.第16~17周,修改并完成书面论文,准备答辩。 资料: 1.王卫兵,高俊山.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任光.可编程序控制器(PC)应用技术与实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汤蕴缪,史乃. 电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康贤永,万大福.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5.梅晓榕,柏桂珍.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科学出版社,2005 6.刘金琨.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制表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使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x w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u i s t,B od e,Ha rr is,Ev ans,W ie nn er,Ni c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动配料控制系统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DeviceNet现场总线在饮料配料控制系统的应用 摘要:文章从介绍现场总线DeviceNet系统的组成以及基本概念出发,对基于Allen-Bradley SLC系列PLC控制的饮料配料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进行阐述。依据现场应用情况总结DeviceNet现场总线系统的优点。 关键词:现场总线;DeviceNet;饮料配料控制系统;PLC;变频器;自动控制;总线故障分析 DeviceNet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技术的开放型、符合全球工业标准的低成本、高性能的通信网络。最初由美国Rockwell公司开发应用。饮料配料系统是饮料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的产品品质。自动化的饮料调配系统是一个多工艺,多环节的多任务组合系统,依照按设定的工艺要求对整个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溶解,过滤,均质,灭菌过程进行控制,准确地对料位、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自动调节,并连续稳定的进行产品的输出。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结合DeviceNet现场总线对整个饮料的处理和输送过程进行监控,并对系统故障进行记录、显示及警报输出。 一、DeviceNet网络的特点及硬件基础 DeviceNet顾名思义就是设备网,和现在使用的众多其他总线系

统一样,DeviceNet的目的也是用DCS系统代替原先的集中自动控制系统,降低系统成本并提高可靠性。 (一)DeviceNet的许多特性沿袭于CAN CAN,总线是一种设计良好的通信总线,它主要用于实时传输控制数据。DeviceNet的主要特点是:短帧传输,每帧的最大数据为8个字节;无破坏性的逐位仲裁技术;点对点、多主或主/从通信方式;采用CAN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规约。 (二)DeviceNet是一种简单的低成本的通讯总线网络解决方案 它将工业设备(如: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阀组,马达启动器,过程传感器,条形码读取器,变频驱动器,面板显示器和操作员接口等)连接到网络。在提供多供货商同类部件问的可互换性的同时,减少了配线和设备安装的成本和时间。DeviceNet不仅使设备之间以一根电缆互相连接进行远程I/O通讯,改善了设备间的通讯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进行报文通信。在I/O通讯的同时实现设备的设定及监控。 (三)Device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标准 规范和协议都是开放的,供货商将设备连接到系统时,无需为硬件,软件或授权付费。任何对DeviceNet技术感兴趣的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从开放式DeviceNet供货商协会(ODV A)获得DeviceNet规范,并可以加入ODV A,参加对DeviceNet规范进行增补的技术工作组。 (四)协议

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厂业主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的 不断提高,分别对每台电机进行单独控制在某些场合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工 艺的要求,而需要同时对多台电机进行控制,让其更好地协调运行,因此 多电机同步传动控制应运而生。最早的同步控制方法有模拟放大器同步控 制和电动式连锁同步控制等方式,前者有抗干扰差和漂移等缺陷,而后者 有调整不方便和体积庞大等不足。从90年代中期国外现场总线技术开始 进入工业化实用阶段,采用现场总线通讯方式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开始 广泛应用。在纸机传动系统中,随着车速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要求,也逐 步地引进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现代纸机的多分部传动系统采用现场总线 通讯同步控制的已经占到了90%以上。 现场总线种类很多, 但由于大多交直流传动装置可以采用Profibus(Process Field Bus)现场总线通讯,所以PROFIBUS现场总 线在传动控制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在逐年地增加。另外PROFIBUS总线标准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FMS、DP、PA,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实现现场级设备数字化的工业现 场层网络通信技术,它具有较强的现场信息集成能力,可靠性好,维护性 好,且总线协议是开放的。这样,如果给现场设备接入具有现场总线网络 功能的接口,不仅可以利用现场总线网络来管理分布的设备,还可以克服 目前普通控制方式的缺点。 1 造纸机控制系统介绍 本系统为造纸车间传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PLC 作为中心控制器,并由ABB公司的ACS600变频器通过PROFIBUS-DP通讯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论文 教室灯光自动控制系统 姓名:张强 学号:1 专业:机电系电气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琦 焦作大学 2014-06

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资源数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寻找替代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等几种缓解能源危机的途径中,节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英国城市大型彻夜灯光照明现象很少见,无论公司和政府部门,都没有虚浮华丽的所谓“照明工程”[14]。夜晚漫步在伦敦街头,看不到大面积光华淌泻与楼体通明的景观,所有照明都基本以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为准。许多店铺橱窗的灯光在打烊后会全部关闭,有些店铺还采用定时关灯装置。在政府住宅楼和公寓楼内,楼道里的公用灯也大多采用自动断电装置。作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德国政府努力推动能源公司实施“供热供电结合”,鼓励能源公司将发电的余热尽可能用于供暖。2002年,德国颁布了促进“供热供电结合”的法规,根据这一法规,政府向实施该措施的能源公司,尤其是小型能源公司提供补助,帮助他们置办相应设备。中国城市每年用于公共照明的能源支出高达280多亿,节能空间巨大。其中路灯照明能耗占30%以上。发展城市道路照明的同时,路灯以供街道照明以外,还大力兴建了不少景观照明工程,美化城市的夜景,但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极大浪费。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的总用电量约为24000亿kW·h,照明用电量约为3000亿kW·h,且每年以13%~1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0年,照明用电量将超过5000亿kW·h,新增照明用电2000亿kW·h[1]。对高等院校,据测算,其照明耗电占本单位所有耗电的40%左右,可见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对教室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其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观的[10]。目前对灯光的智能控制,国内外已经开始采用,但

造纸机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造纸机电气控制系统方案 2012年02月28日10:39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秩名我要评论(0) 引言 本文所设计的纸传动控制系统为应用美国AB变频器和西门子PLC所组成的控制网络来完成造纸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其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是基于S7-300 PLC三级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1 、纸机对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该造纸机的系统结构总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总图 该纸机正常运行对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基本有以下几点。 1.1纸机传动系统要有一定的稳速精度和快速动态响应。其中稳态精度±0.02-- 0.01%,动态精度0.1%-- 0.05%; 1.2工作速度要有较宽、均匀的调节范围,适应生产不同品种、定量的需要。调节范围为I=1:10之间; 1.3各传动分部间速比稳定、可调。为了使纸机可以生产良好的纸页和提高纸机正常工作时间,纸机各分部的速度必须是稳定、可调的。各分部的调速范围为±8~10%; 1.4 爬行速度。为方便检查、清洗聚酯网、压榨毛毯、以及检查各分部的运行情况,各分部应具有15~30米/分可调的爬行速度。但这样低速运转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无效的运行和机械磨损;

1.5 具有刚性或柔性连接的传动分部间,在维持速度链关系基础上,还须具有负荷动态调整的功能,以免造成由于负荷动态转移而引起有的分部因过载而过流,有的分部因轻载而过压; 1.6 各分部具有微升、微降功能,必要的显示功能,如线速度、电流、运行、故障信号等。相关联的分部具有单动、联动功能; 1.7 纸机传动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接口能力,可与QCS控制、蒸汽控制等子系统上联上位工控机及工厂管理级计算机; 2 、纸机控制系统结构 我们的选型原则是:优化设计,程序通用化,界面美观化,使整个控制系统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鲁棒性强。 纸机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控制系统采用交流变频分部传动控制,三级控制方式。第一级为驱动级,变频器采用AB公司系列变频器,由闭环控制编码器反馈板,组成闭环控制系统。第二级为PLC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300 PLC , S7-300与变频器组成Modbus 总线控制网络,通讯速率可达19.2Kbit/s,并完成自动卷取及辅助部分的机电一体化功能;第三级为上位控制系统,采用DELL公司工控机,用于纸机传动系统状态监控,实现整个纸机自动控制。并可通过工业以太网与QCS系统、DCS系统、厂级管理级等联网,可实现纸机控制系统优化控制。 图2 控制系统结构图 3、纸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硬件选型

PLC论文---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霓虹灯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霓虹灯变压器....。......。..。...。..。..。...................... 22。1霓虹灯的工作原理.。.......。...。。.。......。..。...。...。.......。..。。. 2 2.2霓虹灯的结构与部件.。.。....。.....。。。...。...........。.。.。。.。...。.。2 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3 3.1PLC简介.....。。......。.。..。.......。。.。....。.。....。.........。.。.. 3 3.2 PLC的结构......。........。。....。..。..。..。.。.。..。..。....。..。。....43.3PLC的工作原理..。。....。.......。..。。。..。..。..。。....。.。..。...。.... 4 3。4控制器简介:S7—200系列PLC.。.....。.。.....。。....。.。..。..........。5 3.5PLC应用特点.。。.。。..。..。。...。。........。.。..。.....。...。.....。...。5 第四章霓虹灯控制系统设计。.。.......。..........。...。.。..........。.. 6 4.1任务分析及功能阐述.。。.。。。。......。。..。。..。.......。....。....。.。 6 4。2 PLC接线图。....。.。...。。.。......。...。。.....。。...。..。.。......。....7 4。3 I\O分配表。.....。....。.....。....。.。.。.。。.....。...。....。...。。。。。8 4.4控制流程的设计。.。..............................。.。.....。.....。.。9 4.5梯形图的设计。。.......。。...。。..。......。..。...。..。..。.....。。。.。.。。10 总结.。.....。...。.。......。................。..。。.........。..。...。....14

造纸机传动工艺要求和变频器选择与参数设置

造纸机传动工艺要求和变频器选择与参数设置造纸机有多种形式,不同的生产品种要求有不同的形式,对于分部传动控制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本章重点讨论纸机各个部位对传动的不同工艺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用于选择对应的传动系统。 3.1造纸机的传动要求和传动形式 造纸机传动装置的形式应按造纸机的生产品种、产量和质量等来选择。大型高速造纸机的主要传动点分别为:真空伏辊、驱网辊、导网辊、真空吸移辊、毛毯压榨、传递压榨、 烘缸、压光机和卷纸机等。由于造纸机的压榨部和烘干部的组数、机内配置情况等的不同,其传动点总数达14~20个或更多,中,低速造纸机的传动点一般的相对较少一些。有的纸机机内配置有涂布机、软压光机, 其传动点总数多达45个以上。 3.1.1造纸机传动的要求 任何配制的造纸机对于传动系统都有如下的要求: 1、工作速度的调节:为了使造纸机有较大的产品和原料的适应性,造纸机传动应能保证在较大的范围内均匀的调节速度。这是由于生产的纸种和定量的不同,需要改变纸机的车速。又由于具体生产条件如打浆度、浆料配比与种类等的变化会影响浆料在网上的脱水速度和烘缸单位面积的产量。因此,即使生产同一种纸,也常常需在10%~15%的范围内调节车速。 在专用造纸机(例如新闻纸机)上调速范围I=1:2.5或I=1:2。在生产印刷及书写用纸的造纸机上,I=1:5。而在生产工业用纸及高级纸的造纸机上,I=1:8及I=1:10。 2、维持车速稳定:纸机的速度往往由于电源的电压、频率以及纸机负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为了稳定纸的定量和减少纸幅断头,要求纸机采用稳速装置。 稳速精度决定于纸的定量的偏差和纸幅不发生断头。速度偏差最大允许值,对包装纸为±2~3%,对中等质量的纸为±1~2%,对印刷纸为±0.5~1%。 顺便指出,要很准确的调节上网的浆料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生产规定定量的纸种时,往往用稍稍调节纸机车速的方法来控制纸的实际定量使之符合要求。 3、各分部间速比的调整:纸幅在网部和压榨部时,其纵向伸长横向收缩,而在烘干部时,两向都收缩。因此纸机各分部的线速度稍有差异。 造纸机上所生产的纸种、其浆料配比、定量以及车速、有关的生产工艺等都与分部之间的纸幅无承托引段的张力有关。因此,造纸机各相邻分部间应有适当的速差来形成适当的纸

自动控制论文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 信息工程 姓名:顾靖苓 学号:201040930114

轴双旋翼直升机悬停方向的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目的是设计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悬停方向的控制系统。文中主要介绍了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时域和频域中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并且,为达到设计指标,对系统进行了串联校正,使系统能够较好地达到了指标要求。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Scilab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动态直观地反映了系统的性能。 关键字: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串联校正稳定性稳态性能动态性能 Coaxial twin rotor helicopter hovering direction control Departments: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me: Gu-jing-ling Student id: 201040930114 Abstract: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ign coaxial twin rotor helicopter hovering direction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control system, in the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detailed analysis the system's stability, steady performanc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o achieve the design target, the system for the series correction, the system can better achieve the index requirements. In the design of a control system process, the use of the Matlab software Scilab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dynamic directly refl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

造纸机传动控制系统 日期:2007年7月31日11:14 来源: 作者:admin 字号[小中大] 本文采用森兰sb80系列变频器和西门子s7-20 0plc组成一套文化纸机传动控制系统。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变频器之间的通信,控制传动点的启动、停止、增速、减速、紧纸等操作,由软件自动实现负荷分配、速度链等功能,充分满足造纸工艺及电控的需要。 1 纸机对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1.1 该机结构简图如图1示。纸机为1760/250 m/min长网多缸文化纸机,生产40~65g/m2高级文化用纸,稳态精度≤0.01%。 ??图1 结构简图 1.2为了能生产出质量标准较高的产品,纸机对电气传动系统提出如下的要求: (1) 纸机工作速度要有较大的调节范围,为了使造纸机具有较强的产品、原料的适应性(如打浆度、浆料配比与种类、定量、纸种等),纸机传动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均匀的调节速度,调节范围为 1:8;?(2) 车速要有较高的稳定裕度,总车速提升、下降要平稳。为

了稳定纸页的定量和和质量、减少纸幅断头,要求纸机稳速精度为±0.05~0.01%; (3) 速差控制,速比可调、稳定。纸幅在网部和压榨部时,其纵向伸长横向收缩,而在烘干部时,两向都收缩,因此纸机各分部的线速度稍有差异,即速差。速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引起纸页质量的突变。此时的速差对成纸来说,主要影响纸页的克重。误差应控制在0.1%以内保持纸张不被拉断。纸机各分部的速比的最大波动值与浆料配比、定量、车速、生产工艺、纸页收缩率及分部之间的纸幅无承托引段的张力等因素有关。因此,造纸机各相邻分部间应有适当的速差来形成良好的纸页。纸机各分部的速度必须是可以调节的,为±10~15%。利于工作时调整。为了生产较高质量的纸幅和减少断头率,还要保持各分部间速比的稳定;?(4)各分部点具有速度微升、微降功能,引纸操作时的紧纸、松纸功能。具有刚性联结或软联结的传动分部,如网部、压榨部、施胶部,能进行负荷动态调节。防止某点的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负荷在分部内动态转移,如不及时进行自动的调节(因为现在使用的变频器基本上都不具备长期四象限运行能力),有的传动点负载可能超过它自身的功率范围引起过流发生,有的传动点被拖动而引起过高的泵升电压,导致变频器过压而保护跳闸,甚至损坏变频器和损坏毛布。同时在这些分部中,应具有单动、联动功能,并可以同时起动、停止。必要的显示功能,如线速度、电流或转矩、运行信号、故障信号等; (5)爬行速度。为了检修和清洗聚酯网、压榨毛毯、干网以及各分部的运行工况,各分部应有15~50m/min可调的爬行速度,但不宜在

基于PLC系统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PLC的四层电梯控制 班级:07自动化2 学号:08 姓名: 指导教师: 信息工程系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电梯PLC控制系统。电梯是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它靠电力,拖动一个可以载人或物的轿厢,在建筑的井道内导轨上做垂直升降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电梯运行的PLC系统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达到电梯运行的“稳、准、快”的运行目的。该系统主要由PLC、逻辑控制电路组成。其中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发光指示器和变频器组成为一体的控制系统。本机控制单元采用以三菱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机器进行全过程控制。 整个系统通过PLC、逻辑控制电路对电梯的升降;加、减速;平层;起动、制动控制。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平层精度高、易于理解与掌握。

目录 论文摘要 (1) 第四章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5) 4.1概述 (5) 4.2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主要电器部件 (5) 4.3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主要控制环节及结构原理 (6) 4.3.1 各类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充分与必要条件 (6) 4.3.2 电梯自动开关门的控制环节 (6) 4.3.3 电梯的方向控制环节 (7) 4.3.4 发生制动减速信号的控制环节 (9) 4.3.5 主驱动控制环节 (10) 4.3.6 电梯的安全保护环节 (10) 4.4电梯的内外召唤指令的登记与消除 (12) 4.4.1 召唤指令信号登记记忆线路的原理说明 (13) 4.4.2 轿内信号的登记、记忆与消除 (14) 4.4.3 层外召唤信号的登记记忆与消除 (15) 4.5电梯的信号指示系统 (16) 4.5.1 数码显示的层楼指示灯 (16) 4.5.2 运行方向灯、轿内指令及厅外召唤信号灯 (16) 4.5.3 超载信号指示灯及音响 (17) 4.6电梯的消防控制系统 (18) 4.6.1 电梯控制系统中适应消防控制的几个基本要求 (18) 4.6.2 消防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9) 4.7交流信号控制电梯线路原理说明 (20) 4.7.1 概况 (20) 4.7.2 电梯投入使用和撤出使用 (20) 4.7.3 自动开关门 (20) 4.7.4 电梯的启动,加速和满速运行,制动减速,停车和开门 (21) 4.7.5 指令信号登记,记忆和消除 (22) 4.7.6 电梯的安全保护 (22) 第五章结论 (23) 参考文献 (55) 附录一I/O分配表 (56) 附录二交流双速电梯线路图元件代号说明 (57)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电本0705 姓名:季田田 指导教师:李全民曹丽霞 完成日期:2011年6月5日

目录摘要 V ABSTRACT VI 1前言 - 1 -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 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 2 - 1.3调研综述 - 2 - 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 2 - 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 3 - 1.4主要研究内容 - 3 - 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 4 - 2.1 CAN技术简介 - 4 - 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5 -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 5 -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 6 - 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 7 - 2.5.1 数据帧 - 7 - 2.5.2.远程帧 - 8 - 2.5.3 出错帧 - 8 - 2.5.4超载帧 - 8 - 2.5.5 错误检测 - 9 - 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 9 - 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 12 - 3.1 系统简介 - 12 -

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 12 - 3.2.1 芯片介绍 - 12 - 3.2.2 SJA1000工作原理 - 14 - 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15 - 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 16 - 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 16 - 3.3.1 74HC164芯片说明 - 17 - 3.3.2显示部分设计 - 18 - 3.3.3键盘部分设计 - 19 - 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 20 - 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 21 - 3.4智能继电器模块 - 21 - 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 21 - 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 23 - 3.4.3整流模块设计 - 23 - 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 24 - 3.4.5光电耦合器6N137 - 25 - 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 25 - 3.5传感器模块 - 27 - 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7 - 3.5.2芯片介绍 - 28 - 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 30 - 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 31 - 3.5.5 A/D转换部分 - 32 - 3.6调光模块 - 34 - 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 34 - 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 35 - 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 37 - 3.7远程控制模块 - 38 -

自动控制系统课设大学毕设论文

河南理工大学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文件 设计小组名称:XXXXXXXX 设计小组成员:姓名:陈鑫沈炜皓杜永恒刘合东班级:自动化 1305班学号:311308070525 311308070509 311308070508 311308070510 2016年6月24日 、方案设计依据=范围及相尖标准 设计依据

(1)2015年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设计开发型赛项初赛样题及初赛规则 (2)反应器控制仿真设备用户手册 (3)过程控制设计手册及相尖标准 二、系统分析(包括控制需求分析、对象特性分析=工艺流程分析、系统安全要求等) 一、控制需求分析 1控制物料需求: 该连续反应系统以反应物A与反应物B,在反应温度70.0C下进行反应,反应的产物为C。A与B 按合理比例流入反应器中。

2.节能要求: A与B按合理比例流入反应器中,避免流量过大在反应器中堆积,反应不充分,造成浪费。控制好冷凝装置中水的流量,避免浪费。 3.安全控制要求: 该反应过程中主要危险在反应器装置中,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这需要控制反应物的流量,以及冷凝装置的使用。此外反应过程中可能使反应器中压强增大,这要控制反应物流量,及紧急停止的程序设计。 二、对象特性分析 (一):反应器作为一个整体,其最终的合格产物C输出会受到诸多扰动因素的影响。 (二):要达到要求的物料A和物料B的比例,通过变比值控制系统控制,B为主动量,A 为从动量,物料A的流量跟随物料B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控制为通过控制冷却水的进水流量来控制,当温度过高时,增大阀门开度,增加冷却水的进水流量进而降彳氐反应釜的温度o 压力控制是通过控制物料A和物料B的进料流量来控制,当反应器内部压力过高时,减小物料B的进料阀门开度,使物料B进料流量减小。 液位控制也是通过控制物料A和物料B的进料流量来控制液面高度维持在80%,以此使反应产物C的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当液位过高时,减小物料A和物料B进料阀门开度,此时物料A的进料流量随物料B 变化而变化,从而改变液位高度。

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学校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课题名称: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系部名称:自动控制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12月14日

目录 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一、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二、系统电气原理图(包括变频器及PLC硬件电路、I/O地址分配) 三、程序调试 四、力控组态及调试 五、心得体会 附录1、参考文献 附录2、变频器参数 附录3、程序流程图 附录4、程序清单

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 一、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设计目的: 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电机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设计要求: 1)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 2)设定启动/开始按钮和速度同步升/降旋钮 3)每台电机设有选择开关和升降微调按钮 4)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二、系统原理图 1、变频器主电路 2、PLC的硬件控制电路

三、程序调试 1、在下载LAD程序时,出现了错误提示(能流逆转),后来经检查程序发现了多余的指令线,经修改更正错误消失; 2、在再次下载LAD程序时有出现了4个错误,提示是能流逆转,后检查程序,发现USS_CTRL中得dir没有连接指令,经修改更正错误消失; 3、经检查发现在一个网络中发现多个独立的程序从母线开始,经修改更正错误消失; 4、在监控程序时,程序中Error=19(驱动器没有应答),经检查程序发现地址使用重复,经修改错误消失。 四、力控组态及调试 1、力控组态:

毕业设计_电梯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提供完整版的各专业毕业设计, (2011届)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题目名称: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1届)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部)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2011 年 6 月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电路,这种控制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短,占地空间大,正逐步被淘汰。 为了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套以PLC和变频器为核心控制器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用来取代以往的较复杂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控制部分)使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7—200型PLC,因为在核心控制部分采用的是软件程序控制,从而在保证电梯正常运行这个要求的情况下,大大的提高了电梯故障检查与维修的方便性和容易性,同时还克服了手动操作所带来的一些人为干扰因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变频器来控制电梯在升降启停过程中的速度,大大满足了人们的舒适感。关于PLC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电梯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重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电梯,变频调速, PG卡,接触器,梯形图,闭环系统,旋转编码器,变频器,SWOPC-FXGP/WIN-C,VVVF,PC,LED

自动控制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118316492.html, 自动控制论文题目 一、最新自动控制论文选题参考 1、基于PLC的种子包衣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2、无线数据传输在节水灌溉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3、自动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4、基于SCADA的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 5、高炉热风炉全自动控制专家系统 6、智能交通系统及其车辆自动控制技术 7、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8、基于PLC的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9、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O)算法的研究 10、自动变速器(十一)——变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下) 11、自动控制技术——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13、温室节点式渗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4、SBR法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15、主动式自动控制烤房研制与试验报告 16、盾构机自动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 17、自动控制中的矩阵理论 18、高炉热风炉全自动控制专家系统 19、自动变速器(九)——变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上) 20、楼宇自动控制网络通信协议BACnet实现模型的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118316492.html, 二、自动控制论文题目大全 1、冷连轧板形自动控制 2、冷连轧机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3、复卷机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讲授的几个要点 5、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的实现与探讨 6、自动变速器(十)——变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中) 7、自动控制原理立体化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8、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自动控制 9、用于水果实时分级系统的同步跟踪自动控制装置 1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1、DCS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12、Proteus软件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13、烧结生产自动控制新技术(上) 14、电力传动与自动控制系统 15、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16、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技术在推土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7、烧结生产自动控制新技术(下) 18、波浪能独立稳定发电自动控制系统 19、鱼雷自动控制系统 2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探讨 三、热门自动控制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毕业论文基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学号: 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名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年级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

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智能家居从提出概念到现在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了.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的也一步步成熟。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大多是全面型,从安装到交互使用比较麻烦,成本比较高额。对于这一现象的改进,本文提出通过智能插座来间接实现控制家庭设备。本文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智能插座实现对家庭电器的间接控制,智能插座以使用简单、可远程控制、可移动为特点,该智能插座是以S3C2440为核心的芯片,芯片外围部件使用USB无线网卡,通过Wi-Fi与智能手机、平板通信,设置CGI网关,安全交互使用,可以达到用户在任何连入互联网的地方启动或关闭家庭设备。 关键词智能插座;Boa服务器;CGI;嵌入式Linux; Wi-Fi通信;

Desig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Abstract It has nearly thirty years from Smart Home concept been proposed to a r e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odu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ma rt phone and the Internet progress, the Smart Home approach mature step by step. Mo st Smart Home either too inconvenient to installation and interactive use or cost too muc h .I proposed the Smart control solution through controlling Smart Outlet .The Smart Ou tlet are easy to use, we can remote control it and mobile use it. The Smart Outlet use S3C2440 as the core chip ,It’s p eripheral component use USB wireless network card th rough Wi-Fi communicating with smart phone and pad, we can safely use it to turn on/ off home equipment in somewhere which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 Keywords Smart Outlet; Boa Web server; CGI; Embedded Linux ; Wi-Fi commun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