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8391196.html,

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作者:苏升煜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6期

【摘要】关于“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时期儒家对学思结合就有很深刻的思考。直至宋代,学者们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与思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孔子和朱熹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就很注重这一思想,而这种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具有启迪意义,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孔子;朱熹;学思结合;与时俱进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时期儒家对学思结合就有很深刻的思考。直至宋代,学者们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学习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名言。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思维活动的作用,把思与学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主张学思并重,这种“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曾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亦颇具启迪意义。

二、“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一)思以学为基础

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又以切实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为他曾经终日不吃饭,整夜不睡,只凭空想来想去,但结果一无所获,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学,倒有益处。

(二)学与思相统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辟论述了学与思相互统一的关系,即学与思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就是说,获取知识之法必须是学与思相互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学要博学,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被过去的框框所拘牵。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学与思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学与思为话题的作文1000字 导读:【范文】 “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人生一个永恒的话题。学习使人聪颖,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有无穷的创造力。英国大学者培根对知识学问推崇备至。他十分精当地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是的,学习无论是对于我们性格的养成,还是为人处世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古时候,就有一名穷和尚凭借一瓶一钵走到了南海求学,这样的求学精神值得我们去效仿。在如今,快餐文化流行起来,我们很多人都为工作,生活而忙碌着,无法静下来好好的去阅读一本书,从而使浮躁的心变得更加飘浮,灵魂思想都是空洞的。许多不安的情绪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而读书,便可使人宁静,使人安适。所以我们不仅要爱学习,更加要懂得去学习。以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经验不足者可多读史书,性情浮躁者多读散文和诗歌,思想肤浅者可以多阅读一些哲理小说。只有这样有针对性的阅读,才可以更加对我们的学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然,光学而不思考,是不行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也要学会去思考和总结。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习就好比人吃东西一样,只吃而不消化,我们也无法从食物中摄取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学习只看不思考,不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那么,我们也无法从书中得到对于我们学

习和人生有益的东西。因此,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融会贯通,我们可从中获取最大的益处。 【范文】 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然,这句话鲜明地阐述了学与思的重要性。那么,是否一定要做到学习必须思考呢?当然“是”。 在当今社会,许多中学生面对学习与思考间,出现了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苦难事。一部分学生整天沉浸在学习中,他们埋头苦干,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眼看着成绩一天天下降,他们只能消失在沉思中。面对老师“指桑骂槐”的循循诱导,他们却不以为然,认为他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从此,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这是什么所致的呢?当然是他们只会学习不会思考。 然而,却存在着这样一大群人,他们整天只顾着玩而忘记了学习,在必要时他们只会做出许许多多的思考,而不去动手,因此,在考试中只能连连溃败,其实,他们并不笨,相反,他们非常聪明,在困难面前总能想出许许多多能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他们为什么会在学习方面失利呢?那是因为他们只会思考而不会学习。最终他们只能在学业这条路上跳槽了。 这是生活中的两类学习与思考问题。如何解决它们成了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的一大难题。那么当一个懂得学习方法并且又对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思考的人,那么他们的人生之路也许就少了许多的坎坷。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地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地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地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地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地文章.全书篇,共章,约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地是每篇开头地几个字.它所记录地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地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地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地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地学校被世袭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地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地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地.孔子所提出地“有教无类”地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地人人平等.这一思想地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地局面,适应了“士”阶层地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地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地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地理念是一脉相承地,目地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地起点平等,让所有地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地“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二者说地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地结合,是共性与个性地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地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地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地生动地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地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地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地具体体现.

浅论论语中的学习思想

浅论论语中的学习思想 摘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作为一个大家,其学习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孔子论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一,论语中讲述了许多学习方法,对现在的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将之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如下: 1、学与思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这句话的大意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学者无不想通过学习而有所收获,但古往今来,为何学者如牛毛,而成者如麟角呢?其根本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做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例如我们在学习数学物理时需要背诵公式,因为解题时一定是会用到公式的,但是机械的背诵有时就会背混,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背诵时需要理解公式中每个字幕符号的意义,理解公式的由来用处,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公式,深深地记在心里。当然背诵不是最终的的目的,我们背诵共识是为了在解题时能用到它。这时效果就出来了,机械式

的记忆像鹦鹉学舌那样,不可能活学活用知识,在解题时根本没有意义。由此可见,要想提升自己,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努力去学,并把学与思密切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结合,这样才能在死的书中,读出活的知识来。 2、温故知新,注重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认为学了知识后,并按时去复习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同时更认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中会有新体会、新发现。 在我们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忘记过去学习的知识,时间长了,等我们再用到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点也不记得了,而且有很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忘了旧知识怎么可能会把新知识掌握的好,所以求学者一定要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绝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比如我们在考试英语四级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是和高中学习的英语相同的,常常复习的人往往考试更轻松一些,而不复习的人不会有好成绩的。复习过程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复习做得扎实,就能唤醒过去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将新的知识更进一步的理解。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千万不可忽视复习,凡是创新都有一个温故、反复探究的过程。 3、向他人学习,勇于认错并改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学做结合 知行合一

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首先,坚持知行合一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学习了一个理论、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诸实践,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坚持知行合一是连接理论和实际的桥梁。在学习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坚持知行合一是认识发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当与否定了认识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断认识的真理性。这样认识就会止步不前。 在基层一线,必须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用心把控每个工作层面。既要“促发展”又要“保稳定”,准确锁定重点突破方向。既要“琢磨事”又要“琢磨人”,精熟运用有效工作方法,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在学习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有很重要的意义。坚定执着追理想,不是一句空口号,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理想前进。无论身在什么岗位,干工作都一定要倾注心力,精心谋划,在实践中勤于学习、砥砺磨炼,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积极努力创业创新;同时要多像优秀党员学习,

要发扬敬业精神,甘于淡泊而又不失锐意进取,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常听人这样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便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养的。在学习中要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为相一致。长此以往,必定能够练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质。 马克思说过:“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我们青年人要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更好的结合自身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自己成为一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张晓敏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宋朝是一个主文的时代,继承了唐朝的开放之风,思想界相对相对活跃。于是,在宋朝,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即后世所称的“理学”。经过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理学空前繁荣。 其中,对于认识论方面,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等人认为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恍然得悟,得万物共有之理。用现在的话解释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着其中的“理”,可以近似理解为我们哲学上所说的“规律”。 “格物致知”包含现在所说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在的流行观点和程朱理学认识的的差异,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近代中国在引入西方自然科学时,将物理,化学等学科统称为格致之学,取意格物致知,即深究事物原理以获取知识,有后继薄发的意思,不断的经验积累与思辩观察,然后归于贯通。朱熹当时虽然不是很得志,但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他本人也被尊为“朱子”。 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的认识论,有其先进住处。但是,到了明朝中期,理学之风日渐衰弱,此时的理学称为“道学”,由于道学家们自己的虚伪堕落,有人称之为“伪道学”。思想界的认识论方面,又将面

临一番狂风骤雨。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喜欢玩的皇帝,他当政之际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奸臣当道,叛乱频发。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此类环境下失去了原有的抱负,空留下济世报国无门的诗作,留下无数的扼腕叹息。但正在此思想混乱,国家动荡之际,一位文人,科举落第,考取,做官,入狱,流放,启用,遭贬,再启用。他就是心学大成者王守仁。他是个文人,却在武功上很有造诣,多次平叛。在学术上他是在朱熹后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大儒。 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尽管后世评说心学的唯心色彩,但他在认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知行合一”。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则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我们理解“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用今天马哲的观点来说,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发觉,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可以相反的理解。即知是知,行归行。你所了解的仁义道德之类的与你所处的事情是两码事。王阳明平叛过程中,对于反叛者,他所说的满口的仁义道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行”。在具体是情况下,采取具体的措施。是知,行,抑或知行。阳明先生的思想在在日本备受推崇,近代蒋介石也很是欣赏。当然,

孔子谈学习

孔子谈学习 孔子谈学习四川省绵竹中学龚志华孔子在《论语》中有如下学习的名言,从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他的学习思想。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两句强调温习知识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应当常常温习,学习和温习知识使人感到快乐。在温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新的看法和观点。3、诵《诗》三百,援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不学诗,无以言。5、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8、闻一以知十。孔子教学生诵诗,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活动中去。他不主张当书呆子,死记硬背,对接受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敢于创新。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里包含着第一个思想:“学”“习”结合,学以致用。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迷茫。孔子非常重视学和思的关系,主张在学习过程中,把学和思结合起来,不能偏废。在他看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没有“学”作基础,“思”是徒劳无益的,只学不思也是无长进的。在学思结合求知的过程中要切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包含着第二个思想:学思并重。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1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7、有教无类。孔子强调,一个人要正视自己的无知,不要安于无知。他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孔子把人分为四等,即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以及困而不学者。生而知之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他没有提到一人,这等于承认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有教无类”,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到遇到困难再去学习。孔子高度赞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他认为只有好学的人,才能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孔子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比大多数人好学。” 这里包含着第三个思想:承认不足,,乐而好学,学不厌倦,不耻下问。 1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0、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倡博学,深信博学是求知的有效途径。他主张通过“闻”和“见”博学。“闻”“见”不但是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还有阅读书籍,即“博学于文”。他说“见而识之”,就是多见而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他还主张多问,孔子虚怀若谷,以能者为师,“子入太庙,每事问。”而且要“不耻下问”。这里包含着第四个思想:学要广博,须多闻、多见、多问、多识。2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2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2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要有恒心,有不满足感,要自重。这里包含着第五个思想:学贯一生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9、朝闻道,夕死可矣。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修身也是学习,而是重要的学习。孔子认为君子应当致力于学道,而不是谋求衣食,耕田常有挨饿的时候,学道能够做官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没学到手不担心贫穷。孔子在学习上极为重视德行修养。他认为在实践仁德,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文献礼乐文化。这里包含着第二个思想:以德为先,德文兼修。学以致道,学以践仁。

最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资料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

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

《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各方面的言论。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儒家思想为特征形成的儒学文化圈里,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有人说半部《论语》可修身!《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自然观,社会道德理想,以及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主张,而且可以真切感受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智慧与生存智慧。孔子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的格外分明,对人心、人性的善与恶有着透彻的理解,而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孔子更是满腹经纶。 其中孔子关于学习方面论述更是精辟.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关于学习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孔子的时代,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为了“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_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3期 4 侯自新,南开大学原校长,教授。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侯自新 摘要:本文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一主题,探讨了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数学课程建设;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近十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逐渐成为新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明确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作为世纪之交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日益深入,在2010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用一节专门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先对“人才培养模式”本身进行一些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就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在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如何贯彻好《纲要》中提出的“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谈若干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辨析 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时所提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提法在我国出现至少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些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个提法的含义也有诸多的讨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提法的内涵,有必要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在《辞海》中,对“模式”一词是如下注解的: 模式:亦译“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作为术语时,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含义。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 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 由上述注解中我们首先得知:这是个外来语(大概是由英语mode译过来的,但在《牛津英汉双解字典》(1988年版)中尚无此译法),因此很难先给个定义。再者,这个词内涵极广,以至在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场合就有不同含义。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日常生活都在使用。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范围可大可小,讨论宏观问题有宏观意义上的“模式”,讨论具体问题时,也可以有微观意义下的“模式”。因此,往往给人以约定俗成之感,而不去探究其确切的含义。 而教育界谈论“人才培养模式”已有多年,已逐渐形成一些较为成熟,并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注释,我选择了两种在网上较为流行的说法供大家参考。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和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这两种说法大同小异,适用于中观和微观情形,也都涉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其实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概念本身,而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我们应该去抓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等。而《纲要》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

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为践成了一个难解的题目,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

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要反思传统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语文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文化传承的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割断历史,拒绝继承。孔子重学重思,主张学中有思、以思促学,不仅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思考,积极质疑。孔子的“学思结合”的思想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有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语文课堂教学;启示 语文教学是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这一本质决定了语文教学既要面向未来又不能割断历史,既要面向世界又不能抛弃民族化,既要面向现代化又不能拒绝继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的“思考、领悟”目标和“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与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发现、创新”目标,具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在不时叩问自己并不断寻求答案的问题。“欲知大道必先明史,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语文教学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语文教师要提炼古人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期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孔子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探索语文教育规律的精神宝藏。 一、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的内涵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结合。其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论断中。话虽简洁,内涵却很丰富,它揭示了学和思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前半句强调思考的作用,只知读书却不会用脑思考就会陷入困惑,茫然无所得。孔子强调学习求知必须思考,要求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即“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既要多闻多见,又应随时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其中的“疑思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真正获得知识要经过自己的主动思索。学生只有认真思索,才会产生疑惑,有疑则生问,有问则求解,通过对答疑解问的探索过程,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见闻,还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半句强调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读书而只是空想,怀疑和不安在所难免,就会使人精神疲惫。只思不学也是有害的。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重视好学、乐学。他认为好学应该表现于实际行动中。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好学还不够,还要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孔子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他自己就是一个沉醉于学习而不知疲倦的人。《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8391196.html, 浅论“学思结合”的思想 作者:苏升煜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6期 【摘要】关于“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时期儒家对学思结合就有很深刻的思考。直至宋代,学者们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与思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孔子和朱熹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就很注重这一思想,而这种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具有启迪意义,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孔子;朱熹;学思结合;与时俱进 关于“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是儒家学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先秦时期儒家对学思结合就有很深刻的思考。直至宋代,学者们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学习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名言。这说明孔子非常重视思维活动的作用,把思与学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主张学思并重,这种“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曾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亦颇具启迪意义。 二、“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一)思以学为基础 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又以切实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为他曾经终日不吃饭,整夜不睡,只凭空想来想去,但结果一无所获,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学,倒有益处。 (二)学与思相统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辟论述了学与思相互统一的关系,即学与思互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就是说,获取知识之法必须是学与思相互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学要博学,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被过去的框框所拘牵。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日期: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荣昌安富中学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有批判的部分,从中可以得到借鉴,也有继承的部分。当然,继承也不是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摸仿,而是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加以弘扬、改造和创新,使之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博文”“约礼”,德智并重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包括思想意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前者的阶级性是明显的,后者中有的文化知识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有阶级性。然而,作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包含教育目的、培养为谁服务的人等则在本质上具有阶级性。《论语》于此有充分反映。 在《论语》中,孔子十分强调“礼”,他明确地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认为“仁”是“礼”的本质和核心。孔子不仅多次地向弟子们讲解“礼”、“仁”的涵义和要求,教导他们遵“礼”、依“仁”,还提出了对弟子们的全面要求。孔子两次谈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节来加以约束规范,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孔子也正是这样要求弟子的,所以颜渊说:“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弟子们“弗畔”,这就是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显,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

论语中的学习之道

浅谈《论语》学习之道 《论语》作为体现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是我国文人争相追捧和学习的书籍,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史上的地位,即 使在如今开放与发达的今天,论语中的大智慧仍然灼灼生辉。《论语》开篇为《学而》篇,且在后面篇章中多次提到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下面我就学习方面简要探讨一下 孔子的学习之道。 一、学会“温故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 在距今2500多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对学习方法的阐述,也即是注重复习。身处现代的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做实验来得出重复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艾 宾浩斯记忆曲线,深刻揭示了复习可以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当时的孔子也已经意 识到复习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知识,鼓励学 生“学而时习之”,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对我们现在也很有借鉴意义。孔子的弟 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第三 省就是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可见,“学而时习之”的方法在学习中 的应用是多么必要啊。 二、学习中注重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 考不学习就会倦怠。这一点作为一名学生,我体会的非常深刻。我们为了了解历史经 济文化等社会主要构成,必须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但是如果只知道读书不知道反思思考,总结归纳,读过的书就像春风拂面,读完除了一阵清爽之外别无他获,这就是学 而不思的后果。《卫灵公》中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思考的基础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只思考不学习,思绪就会不受控制,自己的想法 也无法用最准确的文字来表达,最终只会疲倦但什么也得不到。 在学习中思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找到学习的乐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平时背诵古诗词,多数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究其原因所在,不过是他们把 背诗词当做一项任务来做,因此只知道死记硬背,完全不去理会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定稿9.12

三、要立足岗位,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推动实际工作。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素养,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职业化素养、团队精神,就是要用它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公司的各项工作,说到底就是用。离开用,培训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在运用中提高,使学习后劲更足,更有实效,更能持久。只有提高了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止达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措施不够具体,方法不够得力,部门配合尚需加强,执行力有待加强,团队建设急需稳步推进。 今后,在物业和运营管理工作中,一是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带着感恩的心开展好日常工作;二是提高工作的计划性,不断总结、改进、提高,多从自身找原因,多看到阳光面, 不要抱怨、推诿,改进自身;三是切实提高执行力。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把这次“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培训班取得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用拓展了的心灵、激情和意志重新面対崭新的每一天,面对每一项工作任务,更要把这种精神感染周围的家人,在工作岗位中发挥中坚骨干力量,为枣阳百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业蔡传祥2013-9-12 4.要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充分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信任别人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在与同事相处时,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同时自己要谦虚一点、微笑一点、宽容一点、主动一点。要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任务,就是

要搞好团结协作,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做的更出色。 5.提高团队执行力。西点军校中有一句经典语言“没有任何借口”, 也是对执行力进行完整的诠释。要提高团队执行力,必须先提高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员工都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首先要培养忠诚度,关心员工,增加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充分发挥公司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这个团队的核心组织,也就是团队负责人,他的组织能力及人格魅力都能影响他带领的团队。因此,作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必须要有卓越远见,才能体现出团队的气质和灵魂,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凝聚力。 6.要关注过程,重视结果。结果不等于完成任务。没有运行良好的过程,很难有好的结果。 二、要立足岗位,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实践,把在培训中学习到的和感悟到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查找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提高。就是说,努力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后期的工作中从端正态度、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改进工作方法、严格执行、积极配合,切实提高技能,更好的履行公司赋予的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