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入循环审计案例

销售与收入循环审计案例
销售与收入循环审计案例

销货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案例一大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中,销售收入的认定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众多的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在销售收入的虚构上。本案例将重点研究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销售业务审计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学习本案例,学员可了解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其测试过程,明确该业务所存在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掌握其审核程序与方法,以及审计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二、案例背景及过程

(一)背景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自1998年开始接受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委托,对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双方已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华康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以郑洁为项目组长,以李芳、张同、刘欣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02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24日,由G投资公司、F电器集团和K咨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金为40亿元人民币,1998年5月2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并于次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电视机的生产与销售;大型制冷设备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该公司自上市后,市场表现良好,股价一直高位运行,近三年平均每股净收益均在0.50元以上。

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未审数):净利润1 623万元,每股净利润0.56元,净资产收益率4.5%,销售收人51 400万元,应收账款2 100万元,总资产99 000万元,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63 100万元,资产负债率36.26%。

该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的要求,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在职能科室中设有审计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尤其是中期测试较多地依赖了内部审计提供的资料。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郑洁根据以往对该公司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对销售收入的重要性水平定为5万元。根据分工,审计人员刘欣负责销售收入的审计测试与取证工作。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审计人员刘欣对销售业务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对销售与收款环节进行控制测试

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刘欣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控制测试。审计人员首先通过使用调查表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见表2—1。初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运用抽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控制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刘欣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样本进行检查。销售发票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是向顾客收取货款、登记有关销售账户和应收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依据。刘欣在选取样本之前,首先检查了发票上的存根是否完整,并从发票日期判断是否按顺序开具发票。随机抽取发票进行检查,测试过程记录.见表2—2

表2—1内部控制调查表

审计项目:销售与收款审计编制人:刘欣日期:2002年2月16日索引号:J1

会计期间: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复核人:郑洁日期:2002年3月1日页次:5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

是否较弱不适用

备注是否有专门人员处理客户定单? √

是否在每次销售前检查顾客的信用情况,并对赊销金额由授权部门审批? √

对已接受的顾客定单,是否由业务部门编制连续编号的销售通知单? √

是否根据销售通知单填写出库单? √

出库单是否连续编号?√

货物装运是否与销售通知单核对? √

销售发票是否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对开具的发票由其他人员独立复核7.√

作废的发票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并保留在发票本上? √

销售发票是否按号连续记入销售扫记账? √

销售总账、明细账和应收款总账.明细账及款项的收回的登记是否分离?√

销售、应收账款日记账和总账是否定期核对? √

是否定期与顾客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 、√

销售退回和折让是否经授权的销售人员批准? ,√

表2—2测试过程表

序号测试过程记录备注

1 抽取6月份开出所有的销售发票,发现编号连续,无缺号,只有2张作废发票。均

盖有“作废”印章。附有Y1—2符合性测试底稿

2 随机抽取2001年开出的销售发票200份,与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商品价目表、

销售收入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等进行核对,合同内容、销售数量、销售价格和

金额相互之间相符率比较高。但发现有两张销售发票与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金额

不符。

附有Y1—3底稿

3 将发运单、装货单和销售发票核对,发现有已经开出销售发票,但无发运单和装货

单的情形。误差比率为3%。

附有Y1—4底稿

4 1--12月份折让业务发生3笔,均由销售经理批准。有14笔销售退回业务。附有

红字销售发票和仓库签收的退货验收报告,但有两笔无主管人员签字,有对方税务

部门开具的有关证明。会计处理恰当。

附有Y1—5底稿

注:相关的符合性测试底稿省略。

测试结论;该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得到了执行,但在内部控制制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内部控制调查表和控制测试中可以发现,该公司销售发票的开具与发运单、装货单的核对机制较弱,致使出现了销售发票与相关凭据不符的情形,为销售发票的虚开提供了可能;未能定期将应收款项与客户进行核对,应收款项的管理较为混乱。

2.实质性测试

(1)对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发现销售收入可能存在虚记。大为公司近三年部分主要

财务指标。见表2—3:

衰2—3大为公司财务指标表单位:万元

项目1999年(已审数) 2000年(已审数) 2001年(未审数) 备注

主营业务收入 56 302 53 200 51 400

主营业务成本 48 900 47 600 43 000

毛利率 13% 10.5% 16.3%

营业费用 1 620 1 750 l 600

管理费用 1 960 2 100 2 200

净利润 1 240 l 256 1 623

应收账款 l 200 l 250 2100

存货 5 600 6 700 6 100

资产总额 87 O00 92 000 99 000

应付账款 400 520 1 780

负债总额 55 000 56 000 63 000

每股净利润 0.61 0.54 0.56

净资产收益率 3.87% 3.4996 4.5%

从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指标看。销售收入呈现一种下降趋势,这与国产家用电器的整体走势相一致。毛利率2000年比1999年有所降低,但2001年比2000年呈现较高增长,从国产家电的实际价格走势来看应是一种下降趋势,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将其作为审计重点。营业费用变化不大;管理费用增加较多;应收账款近三年呈增长趋势。尤其2001年比2000年增加了850万元,增幅达到了68%,而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幅为 -3.4%,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而存货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应付账款增长幅度也较大。每股净利润变化不大;净资产收益率2001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根据对以上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审计人员怀疑该公司可能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高估问题,将审计重点放在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上。首先编制销售收入审定表。见表2—4。

从底稿中列示的数据可见,电视机和家用空调1l~12月份增幅较大,电视机年底出现旺销的情形可以理解,但空调和制冷设备在冬季一般销量会低于夏季,从分析可见,年底两种产品销售可能存在高估的问题。

表2-4主营业务收入审定表

被审计单位:大为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刘欢日期:2002年2月16日索引号:D1-1 会计期间: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复核人:郑洁日期:2002年3月1日页次:6

月份合计(万元)

其中:主要产品或大类

电视机(台)家用空调(台)制冷设备(台)

1 6320 4300 1300 720

2 2770 1100 1200 470

3 2820 1400 1000 420

4 2820 1200 1300 320

5 2900 1400 1000 500

6 2840 1000 1300 540

7 3250 1100 1600 550

8 2620 1000 1000 620

9 3400 2100 1000 300

10 2320 1000 1000 320

11 7170 2500 4000 670

12 12170 6000 5300 870

合计51400 24100 21000 6300

(2)进行凭证抽查,发现收入虚记的确切证据。审计人员根据销售明细账的记录,分别抽查了1月份到12月份的记账凭证共300张,对11月份和12月份进行重点抽查,在凭证抽查中将记账凭证与销售发票、出库单、货运凭证、运费单据及销售合同分别进行核对,发现不符单据共6张。同时还对这些单据不符及金额较大,有一定疑问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从回函结果来看,其中有两个经销商经两次函证均未回函,让大为公司提供其他联系方式,对方予以拒绝,且无法查找到对方电话号码,审计人员对这两个客户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发现大为公司的这两个客户为新的销售对象,11月份到12月份的累积销售额分别为200万和120万元,均为赊销。款项未曾收回,经审计人员将相关信息与会计人员沟通后。会计人员承认对这两个客户的销售为虚构,客户根本不存在,合同也系伪造;对其他经常供货的客户进行函证后,发现有4家客户回函称大为公司记录的债权数高于对方的记录,合计金额为117万元。对该公司可能存在销售及应收账款多计问题,审计人员同时对存货明细账和期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成本结转的数量与销售数量有较大差距,11月份到12月份的销售额明显高于前几个月,但成本结转数却无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虚假出库单。经与该公司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调查核实,确实存在销售虚记,经多方确认后,本期多计销售收入43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73.1万元,同时多记应收账款503.1万元,但该部分成本并未结转,使本期销售毛利较上年有较大增幅,并影响当期的利润额。对此,审计人员应调整被审计单位2001年度会计报表中有关项目。假设被审计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净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法定公益金5%,任意公积金10%,剩下的为未分配利润,审计人员提出调整意见,调整分录为:借:应收账款(503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31000)

同时:

借:本年利润 4 3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300 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 419 000

贷:所得税 1 419 000

借:所得税 1 419 000

盈余公积 1 075 000

未分配利润 l 806 000,

贷:本年利润 4 300 000

(3)审查收入确认和关联方交易,发现价格高估行为。审计人员对销售明细账和销售发票的抽查过程中还发现,大为公司对F电器集团的销售额为13 200万元,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26%,从发票所列的销售单价来看,同种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客户,若按对非关联方的加权平均价格对F电器集团的销售重新计算,销售收入应为13 100万元,多计100万元,对这部分多记金额按<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应将其调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调整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人 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1 000 000

(4)进行销售截止期测试,发现销售收入入账期间不恰当。为了确认大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截止期是否正确,审计人员对12月下旬和次年1月上旬的相关凭证进行抽查,抽查记录见审计工作底稿,如表2—5所示。

表2-5销售收入截止期测试表

被审计单位:大为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刘欢日期:2002年2月16日索引号:D1-1 会计期间: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复核人:郑洁日期:2002年3月1日页次:7

客户名称

发票记录记帐凭证出库单

备注编号日期数量(台)金额(元)日期编号日期

D公司1542 2001.12.20 35 23400 2001.12.22 转字125 2002.1.20 H,需调整J公司1543 2001.12.25 28 18900 2001.12.26 银收字

56

2001.12.25 √,H

Q公司1544 2001.12.28 90 72540 2001.12.29 转字140 2002.1.14 H,需调整w公司1545 2001.12.31 68 48300 2002.1.5 转字18 2002.1.1 √,H

K公司1546 2002.1.5 35 24000 2002.1.7 转字23 2002.1.5 发票和出库单均为红字,退货

…….

审计说明:对D公司的销售,经于销售合同核对,具体供货日期为2002年1月份,但大为公司将这两笔业务均记入了2001年度,入账期间提前,应调入2002年,调整销售收入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8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3940

贷:应收账款—Q公司72540

—D公司23400

对K公司的退货在1月份的记录中冲销了2001年的销售收入,账务处理正确。

√:表示与发货核对相符;H:表示正确过入明细账和总账。

(三)案例分析

1.审计人员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该公司作为上市公司,面对二级市场压力,容易出现虚报利润行为,审计人员对此应有足

够的风险意识,不论是业绩好的公司还是业绩不好的公司都有舞弊的动机。

2.进行分析性复核要关注多方面信息

对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时,要关注多方面信息。如本案例所述,进行分析性符合时,

要关注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变化,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对公司某一期间毛利率的大幅波

动应分析其可能性,分析时不仅仅关注公司本身的数据,还应结合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对销

售收入和应收款的同步增长应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收入与应收款同步增加而营业费用

反而呈现下降趋势时更应引起注意。

在审计时不应仅满足于凭证、合同之间的数据相符,还应考虑可能存在虚假销售记录和关

联方交易问题。在进行分析性符合时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抽出某一核心产品的资料进行详

细分析,与上年对比发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尤其对价格、数量和产品结构进行合理性

分析,对价格应审查价格变动趋势,价格审批控制、折扣与折让、关联方交易的特殊作价;

对数量的审查应与成本的结转、本期存贷的数量变化相联系,并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来考核其可能性。

3.从根源上审查会计造假

会计造假不再仅仅停留在凭证和账簿之间,更为可怕的是从业务的根源去造价,虚假的购销合同是会计造假经常使用的手段,审计人员应有足够的警惕性。

4.销售收入中的舞弊动机及手段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中,对销售收入的舞弊可能性存在多种动机。本案例中是属于高估行为。在许多企业中存在收入的隐瞒和转移行为,有时是出于逃税目的,有时是为了以丰补歉,常用手法是取得货款后,双方协商暂不开票,或以非法票据顶替,会计仅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往来科目(预收或应付),利用企业之间出租出借账户将货款转移到账外,进行资金的体外循环,造成公司资产的流失或滥用。

5.对销售收入应进行截止期测试

对销售收入的审计应进行截止期测试,避免企业将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混同或调整,具体测试时即可以销售发票为线索,也可按发货单或销售明细账为线索,但三种不同的路线各有优势和缺点。

案例二蓝格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审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中,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处的应收款项包括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三项内容。本案例将重点研究应收款项及坏张准备的控制测试程序,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学习本案例,学员可了解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其测试过程,明确该业务所存在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掌握其审核程序与方法,以及审计调整的过程及锖果。

二、案例背景与过程

(一)背景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自1998年开始接受蓝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委托。对篮格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审计约定书,由以李明为项目组长。张芳、张迪、谢雨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02年3月15至4月6 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应收款项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蓝格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蓝格集团内剥离出的部分优质资产组建而成,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为10 600万股,其中法人股为600万股,国家股为7 000万股。流通A股为3 000万股。公司主营各类大型重型机床、专用机械设备、食品机械等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审计人员张迪对应收款项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对应收款项进行控制测试

根据审计计划首先对应收款项进行了控制测试。审计人员通过调查表法对蓝格股份公司应收款项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见表2—7。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抽查凭证、实地观察、询问等对应收款项内部控制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审计单位名称:蓝格股份亨曝公司

审计项目名称: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编制人:张迪日期:2002年3月16日索引l号GI

会计期间: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复核人:李明日期:2002年3月31日页次:7

调查问题调查结果

备注

是否较弱不适用

是否在每次赊销前检查顾客的信用情况?√

财务部门是否根据销售发票、装运凭证等由专门人员登记应收账款明细

账?

是否定期与客户寄送对账单核对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总账、明细账及款项收回的登记是否由两人负责?√

大股东的借款超过50万元是否经过董事会批准?√

是否定期进行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 √

坏账准备的转销是否有专门的审批程序? √

销售退回和折让是否经授权的销售人员批准? √

审计人员对从不同方面收回的应收款项内部控制调查情况,并结合内部控制调查表进行了综合分析,据此认为;应收款项内部控制有的方面是健全有效的,能较好地保证应收款项记录的正确,而有的方面还存在缺陷。归纳的结论如下:

(1)从调查表中的调查结果可见,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的主要优势有:

第一,在赊销前,能检查核对顾客的信用情况,这一控制措施能保证把货物销售给信用较高的顾客,使应收款项的坏账发生比例较低。

第二,对应收款项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由专门人员负责,并对款项的收回由出纳人员负责,能保证不相容职责的分离,避免款项收回不入账、被贪污或挪用等事件的发生。

第三,销售退回和折让经授权的销售人员审批,可以避免财务人员随意冲减应收款项的事情发生。

(2)从调查表中的调查结果可见,应收款项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有:

第一,对应收款项很少给债务人寄送对账单,不能及时发现双方记账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同时也不能及时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即使对方发生了清算事宜也无法了解,增加了应收款项的收回难度,尤其对双方往来比较频繁的客户,不及时对账容易产生纠纷。为应收款项的管理埋下隐患。

第二,大股东借款不通过董事会批准容易发生大股东任意占用公司的款项,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一旦大股东欠款不能收回,将导致公司发生巨额坏账损失。

第三,坏账转销的审批手续执行的不十分严格,增加了坏账转销的随意性,一旦发生坏账转销后款项又收回的情形,款项容易被贪污或挪用。

总的说来,应收款项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适当依赖,但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应加大审核力度。

2.对应收款项的实质性测试

有关蓝格股份有限公司未审核的应收款项及坏账准备的总账数据,见表2—8:表2—8未审核的应收款及坏账准备数据表单位:万元

项目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 350 670 320 700

预付账款 320 200 300 220

其他应收欺、 280 230 200 310

坏账准备。 120 200 181 139

本期销售收入 1 575

※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为账龄分析法。

在对应收账款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时,首先审计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性复核,并对其归类、分层。确定函证对象和方式,同时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凭证抽查及明细账的审核来发现应收账款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对应收款项进行分析性复核。发现异常波动。对比本期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与上期数有较大变化,本期期末为700万元,上期为350万元。增幅高达100%;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本期为3次,上期为4次,本期期末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率高达44%。从以上分析可见,本期应收账款增幅过快,变化异常,必须予以特殊关注。

(2)对大额应收款项进行凭证抽查,并执行函证程序,发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虚记。根据分析性复核显示的结果,审计人员对大额应收账款进行了大范围的凭证抽查,发现其中5家公司,金额合计17,5.5万元的应收账款有异常。对这5家公司的销售无销售合同和顾客定单,同时未发现有出库单,也无货运凭证,向对方函证后也未见回函,经多方查找后确认对这5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均为虚记,审计人员要求冲销多记的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调整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175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 5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000)

对所得税等的调整可参见本章案例一。

(3)执行函证程序,发现在应收款项中隐含的其他问题。审计人员一方面对应收款项进行大规模的凭证抽查,同时设计了完备的函证方案,具体过程如下:

审计人员张迪根据蓝格股份有限公司应收款项明细账余额进行分类,并设计函证方式和确定函证对象。见表2—9:

表2—9应收款项明细账余额分类表

项目余额(万元) 户数(户) 函证方式函征数量100万元以上 2 肯定式函证全都函证

50~100万元 4 肯定式函证全部函证

应收账款10~50万元 56 肯定式函证选取20户函证1—10万元 62 否定式函证选取20户函证1万元以下 34 否定式函证选取15户函证

预付账款100万元以上 1 肯定式函征全部函证50~100万元 2 肯定式函征全部函证50万元以下无

其他应收款50万元以上 5 肯定式函征全部函证10~50万元 3 肯定式函征全部函证10万元以下为内部备用金及职工欠款

张迪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发出询证函。为了确保及时回函,外勤人员将拟好的询证函通过传真方式发给对方,并要求对方以传真的形式尽快将函证结果返回,随后再补寄回函至会计

师事务所。在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发送肯定式询证函45份,收到了其中40家的回函,对超过预定时间未回函的5家单位审计人员进行了第二次发涵。其后收到了3家单位的回函,最后仍有亨达公司、林银公司2家单位未回函;对发送的否定式询证函收到1户回函,申明应收账款金额有误。

张迪对未回函的上述2家公司应收账款执行了替代程序。详细审阅了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较大范围地抽查了有关的会计凭证,对销售合同、销售定单、销售发票记账联及存根联、出库单、货运凭证和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认真核对后。经电话询问了亨达公司有关会计人员,证实亨达公司往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而林银公司已进入破产清偿程序,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20万元审计人员提醒蓝格公司及时进行了债权登记。

在回函的40家单位中,其中35家的回函与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明细账上的余额完全相符,而其中5户的金额有出入。对泛达公司的询证函及回函见下例:

询证函

泛达公司:编号:01 本公司聘请的华康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本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应当询证本公司与贵公司的往来款项。下列数额出自本公司账簿记录。如与贵公司记录相符,请在本函下端“数额证明无误”处签章证明。如有不符,请在“数额不符需加以说明事项”处详为指正。回函请直接寄至华康会计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翠微路24号邮编:100036

传真:68264561, (本函仅为复核账目之用,并非催款结算)

单位:万元截止日期贵公司欠欠贵公司备注

2001年12月31日 400 000 0

若款项在上述日期之后已经付清,仍请及时函复为盼。

(公司印鉴)

数据证明无误

签章:日期:

数据不符需加以说明事项:

本公司截至到2001年12月31日应付蓝格股份有限公司的货款493600元,具体构成如下:

日期发票号金额(元)

2001.7.5 25467 150 000

2001.9.3 47299 230 000

2001.11.5 54782 20 000

2001.12.28 62310 93 600

签章:泛达公司日期:2002年4月3日

另外四家的。函证结果列表,见表2—10:

表2一lO函证表单位:万元

所属账户债务人名称蓝格公司余额对方回函金额不符原因

应收账款新光实业55.00 19.90 其中2001年12月5目收到的货物有质量问题,

新光实业已提出退货,贷款计35.10万元。货

物已于12月10日退回给蓝格公司。

应收账欺鑫大实业 25.00 14.00 原因不明

预付账款有色材料58.00 0 对方回函说明已在12月20日发货。并在1月12

日结清了余款。

其他应收款友联公司 150.OO 0 与蓝格公司无未清偿债务,但在两个月前收到蓝格公司投入的货币资金150万元。

对上述5户的函证结果。审计人员张迪进一步核对了相关记录并询问了会计人员,对方回函所述基本属实。对上述内容审计人员提出调整建议:

①根据泛达公司返回的询证函,审计人员查找12月28日当天的发票和销售明细账、应收账款后发现,对泛达公司93 600元的应收账款和销售账均发生了遗漏,对该笔业务应予以补记。假设被审计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调整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泛达公司 93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600

②对新光实业的应收账款35.10万元,查对相关凭证后发现所退货物已于12月28日收到,但凭证29日才传到财务部门,由于忙于年终结账,没将该笔退货业务冲减200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次年1月做账时也没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冲减200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而是直接冲销1月份的收入。因该笔业务数额较大,已达到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建议进行调整。审计人员提出的调整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一新光实业(35l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000)

③对鑫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ll万元的差额,经核对后发现属于串户错误,张迪审查了相关应收账款明细账,并对串户进行了进一步函证,余额得到了证实。

④对有色材料公司的预付账款,审计人员经核对1月份的购货凭证和银行的付款凭证,情况属实。

⑤对友联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项与对方联系,取得了双方签署的投资协议书原件的复印件,并与蓝格公司管理层沟通后,150万元的其他应收款确实为投资款,但当时出于种种原因未进行信息披露,会计上也仅作为往来进行处理。对这一业务审计人员建议进行调整,该项投资占对方实收资本总额的5%,并且未形成控制,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当年友联公司无现金分红。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500 000

贷:其他应收款一友联公司 1 500 000

假定蓝格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lO%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10%提取任意公积金,剩下的为未分配利滑转到下年,上述第(1)、(2)业务对当期损益的调整如下:

借:本年利润 2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0 000

同时调整对当期所得税和税后净利的影响,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72 600

贷:所得税 72 600

同时:

借:所得税 72 600

未分配利润 110 550

盈余公积 36 850

贷:本年利润 220 000

审计人员根据以上结果,形成“应收款项函证情况汇总表”,见表2—11,来支持对应收款项明细情况的确认。

表2—11应收款项函证情况分析表

被审单位名称:蓝格股份公司编制人:张迪日期:2002年4月1日

会计期间:2001年1月1日一12月31日复核人:李明日期:2002年4月5日

函证单位账面余额

(元)

收到回函未收到回函

通过替代程

序确认(元)

未确认金额

(元)

备注

直接确认

(元)

实施追加程

序后确认(元)

JD公司340 000340 000

亨达公司420 OOO 220 000 已于次年1月5日收

到200 000元货款

鑫大实业250 000 140 000 110 000元的差额为

串户错误

泛达公司400 000 493 600 93 600元为漏记错误

友联公司 1 500 000 账务处理错误

----

合计12 290 000 11 000 000 900 000 380 000 10 000

注:函证户数占总户数的54%,抽取样本进行函证的金额占应收款项总额的82%,可确认金额占样本总金额的99%。相关的调整分录见工作底稿A4—3,底稿A4—3 省略。

3.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及转销进行审核

蓝格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未经审核的坏账准备计提计算表,见表2—12

表2—12账龄分析及坏账准备计提衰单位:万元

账户账龄应收金额计提比例计提金额合计

1年以下460 5%23

1~2年11010%1156 应收账款2~3年80 15%12

3年以上50 20%10

1年以下210 5%10.5

其他应收款1~2年50。10% 5 23

2~3年 50 15% 7.5

审计人员对账龄分析表中涉及的部分明细账进行了抽查,发现表中应收账款有一笔2--3年30万元应归入3年以上;其他应收款中45万元的款项为应收某一自然人股东,经调查该股东因欺诈罪已经被判入狱,已无任何还款能力;此外,蓝格公司还对一笔金额为50万元应收账款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但从公司律师处了解到该笔应收账款正在与债务方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审计人员还检查了预付账款、应收票据等账户,未发现有不能收回的迹象。

结合上述函证结果和对坏账准备的分析,对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审计核定后应调整如下:

①应收林银公司20万元货款,对方已进入破产程序,估计能收回10万元;应提坏账准备10万元。在未审的账龄分析表中已将其列入3年以上,实际应再补提金额为:

10一(20×20%)=6(万元)

②对泛达公司应收账款发现漏登93 600元,应按5%计提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为:

93 600×5%=4 680(元)

③新光实业退货应冲减应收账款351 000元,同时也应冲减坏账准备,金额为:

351 000 × 5%=17 550(元)

④对友联公司150万元的投资款不应计提坏账准备,冲消的金额为:

150×5%=7.5(万元)

⑤账龄分类错误应补提的坏账准备为:30×(20%一15%)=1.5(万元)

⑥其他应收款中应收自然人股东的欠款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45万元,原已提的坏账准备为10万元,应补提35万元。

⑦对准备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经多方调查后认为该笔款项可收回20万元,应冲消20万元多提的坏账准备。

对蓝格公司坏账准备的合计调整金额为:

60 000+4 680—17 550—75 000+15 000+350 000—200 000=137 130(元)

调整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37 130

贷:坏账准备 137 130

借:本年利润 137 13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37 130

同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5 252.9

贷:所得税 45 252.9

借:所得税 45 252.9

盈余公积 34 282.5

未分配利润 57 594.6

贷:本年利润 137 130

此外,审计人员还对应收款项的转销进行了审核,抽查了坏账准备转销的凭证,发现有一笔坏账转销业务,金额为20万元,没有主管人员的审批和同意转销的文件,经进一步追查发现该笔应收账款的欠账时间为3年5个月,转销时间为2001年7月份,经与欠款方联系。对方回复为11月份归还了10万元,另外10万元待下年再还。但经查找蓝格公司11月份银行存款日记账,没有还款记录,经多方调查发现,对该笔还款另外单独存放,未记入日记账中。由于该公司在这一环节的内控制度不严,给有关人员舞弊提供了可能。

(三)案例分析

1.审查应收款账款的虑记问题

对应收款项审计的重点是高估问题,应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和凭证抽查发现应收账款的虚记。企业利润虚构的常用手法是多记收入。在会计入账平衡关系的制约下,收人多记必然对

应的是应收账款高估,应收账款多记还可使资产总额增加,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短期偿债指标,在操作上也较为简单,因为销售入账的原始凭证为自制凭证,它不像购货业务入账时原始凭证来源于外部。因此,在审计时就应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的高估问题。从本案例可见,应收账款的虚记审查可以通过相关销售原始凭证的核对及函证来发现此类问题。

2.认真落实函证程序

为了确定应收款项的存在性,有效的方法是对债务人进行函证。在审计准则中也规定应收款项的函证程序是必须执行的程序,否则不能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函证对象的选择和函证方式的确定上要恰当。如案例中所示,函证对象的选择应重点确定那些债权较高的客户,而且采用肯定式函证,若不能收到回函必须使用有效的替代程序;对于为数较多的小额债务人可以适当减少函证数量,函证方式也可采用否定式,这样既能合理保证对应收款项的确认,也可适当兼顾审计效率。

3.分析回函,发现问题

对应收款项的回函必须认真分析。尤其对内容和金额有差异的回函应谨慎对待。有些公司为了隐瞒投资并截留投资收益,常将投资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并借助企业之间存在的互相出租、出借账户来实现资金的体外循环;对回函中金额有出入的情况要分析可能的导致原因,若属于未达账项应核对截止期前后的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若属于双方记录错误,要追查相关的合同、发票存根和销售明细账等,若证实为漏记或多记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

4.采用账龄分析法时,应正确确定账龄

坏账准备的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时,应密切关注账龄的确定是否正确。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销都会影响到当期财务成果,对坏账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时,有些公司为了掩饰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少提坏账准备,对账龄进行调整,因为在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客户较多且往来频繁的情况下,很难区分每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在审计时应重点关注账龄较长的客户。分析有无随意调整账龄的情形,分析时可结合上期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性复核。

三、练习思考题

1.对威收账款进行函证时是否需要对所有债务人进行函证?在确定函证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对未收割回函的应收账款应采用的替代程序有哪些?

3.本案例弗若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为余额百分比法,两个账户合计的期末余额为1 010万元,计提比例为10%,坏账准备账户鹤期初余额为12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81万元,预付账歙和应收票据无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形,不考虑其他项目的影响,蓝格公司坏账准备本期提取数为101万元,请问坏账准备的计提数额是否正确?

4.着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借:坏账准备 150 000

银行存款100 000 ’

贷:应收账款一光明集团 250 000 ,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为3年整,问对该项业务进行这种处理后,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审查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存货主要有玻璃、煤炭和烧碱,其中少量玻璃存放于外地公用仓库。另有丁公司部分水泥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丙公司拟于2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盘点存货,以下是B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 一、存货监盘的目标 检查丙公司20×7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二、存货监盘范围 20×7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和水泥。 三、监盘时间 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7年12月31日。 四、存货监盘的主要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2.观察丙公司盘点人员是否按照盘点计划盘点。 3.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4.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主要实施检查货运文件、出库记录等替代程序。…… 要求: (1)请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判断存货监盘计划中列示的主要程序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2007年) 审计分析: (1)共有三处错误: 错误1:目标错误,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错误2:范围错误,丁公司水泥的所有权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错误3:时间错误,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29日至12月31日。 (2)程序1不恰当。 修改为: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 程序2恰当。 程序3不恰当。 修改为: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 程序4不恰当。 修改为: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应实施函证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等替代程序。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

试谈企业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技巧 为提高效率和报告质量,人员应当凭借专业胜任能力和所掌握的证据做出正确判断,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准确地审查企业有无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为及其瞒报的金额。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几点企业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评价其内部控制 了解被单位情况。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经济环境指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利率、汇率、财政、货币、税收、贸易政策等;行业情况指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经营的周期性或季节性、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经营风险、行业的环保、法规、会计惯例等情况;被单位内部情况主要包括所有者及其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经管情况、财务情况、会计报表编报环境和适用的法规等。了解被单位情况有助于理解被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或发现某些异常情况:如经济不景气可能带来应收账款催收困难;社会技术进步可能导致企业产品落后、市场占有率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或毛利率降低。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人员评估被单位财务报表有无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其是否存在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动机和可能性。 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后,还要进一步了解并评价其收入循环的内部控制。一个健全的收入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应包括销售业务授权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及岗位职责制度、会计记录控制制度、定期稽核制度等。人员应了解这些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查阅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询问经管当局、观察收入循环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有关知情人员讨论、查阅行业资料等多种方法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进行分析性复核 在这里分析性复核是一个主要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分析性复核,可以发现企业有无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迹象。分析性复核不仅仅针对主营业务收入,还应包括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1.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对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主营业务收入在结构、单价上的变动,并分析变动是否合理。②分析本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重大波动的原因。③计算本年度及各个月份的销售利润率,并与同期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④计算本年度税负率(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流转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100%),并与同期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价明显偏低,某些月份收入非正常原因减少比较明显;销售利润额增加而纳税额反而减少,或者税负率同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的话,则极有可能企业有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为。 2.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要抓住三个环节:①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历史同期的单位生产成本及其料、工、费比例结构,查明有无重大波动。②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查明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③分析销售成本率,并与企业历史数据及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看有无重大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 隐瞒收入的迹象也可通过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性复核来揭露:因为如果企业隐瞒了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投资活动存在重大错报的案例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熟悉对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及其审计关注,掌握如何查证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错报,并编制调整分录。 案例资料 华兴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净利润为1800万元,审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 1.由于验资后华兴公司长期占用被投资单位N公司的资金,公司根据占用资金数额冲减了长期股权投 资一一N公司的账面价值。 2.E公司系华兴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在国外投资设立的联营公司,其2007年度会计报表反映 的净利润为3600万元。华兴公司占E公司45%的股权比例,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故在2007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了该项投资收益1620万元。E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未经任何审 计师审计。 3.华兴公司拥有K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0万元,持股比例30%。2007年12月31 日,华兴公司与Y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450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 300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华兴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4.华兴公司2007年7月1日以资金1500万元投资于M公司,拥有30%股份。12月31日华兴公司根据M公司的报表(净利润75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250万元,免交所得税)确认了225万元的投资收益。审计师审计时发现M公司经审计报表为净利润-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750万元。 5.华兴公司于2007年9月1日和H公司签订并实施了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为3个月的委托 理财协议,该协议规定H公司负责股票投资运作,华兴公司可随时核查。2007年12月1日,华兴公 司对上述委托理财协议办理了展期手续,并于同日收到H公司汇来的标明用途为投资收益的3000万元款项,华兴公司据此确认投资收益3000万元。 6.华兴公司对I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无市价)为5000万元,I公司在2007年8月已经进入清 算程序。在编制2007年度会计报表时,华兴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1000万元的就值准备。 案例分析要求 1.针对事项1,审计师应当提岀什么建议?

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 陈晨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I公司指示其子公司c公司虚构销售收入以高估收入和资产的案例以及审计过程,并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审计案例,虚构收入;舞弊;审计失败 一.案例介绍 C公司是I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该公司虚构收入,涉及了许多客户。在年末,这些虚构的收入都被归集到一个客户A公司的账户上,并且虚构的收入都被报在I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向社会公众发布。具体过程如下: 2003年第-二季度初,I公司和C公司的总裁史密斯指示C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销售经理怀特为现有的20名客户虚构了30万美元的收入。这砦客户并不知情。在明知这些销售是虚构的情况下,C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温纳仍然在账簿凭证中反映,并将报表呈报给I公司。这些虚构的销售报入对公众披露的报表中,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26万美元,高估净收益62%。 2003年第三季度,I公司和C公司又以同样的方法涉及50多个客户虚构收入97万美元,高估应收账款120万美元,高估销售收入100万美元,高估净收益325%。 2003年10月和11月,由于难以在涉及70个客户的情况下进行舞弊,以及考虑到即将进行的年度审计,史密斯指示C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冲销掉涉及120万美元虚构的销售收入,并只用一个客户来进行这些舞弊,即A公司。A公司是一家外国企业,并同意参与舞弊。2003年11月和12月,在史密斯的要求下,怀特虚构了12张销售发票,虚构收入总数达到了160万美元。在年底的报表中,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160万美元,高估净收益138%。 2004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法定收入持续减少。C公司又以同样的方法虚构收入,2004年第一季度的报表,高估应收账款190万美元、收入30万美元、净收益56‰2004年第二季度的报表,高估应收账款240万美元、收入45万美元、净收益134%。 2lDOl5年1月,I公司的会计主管以及首席财务官发现了原先对A公司预先开单的销售是虚假的,并将这个结果向外部的咨询机构进行了报告。不久,I公司发布了公告说明C公司存在;--%f违规,2003年和加04年前两个季度的会计报表结果需要进行修正,预计将导致股东权益减少120万美元。在公告公布之后,I公司的股价从每股1.25美元跌到了0.5美元。随后I公司的股票被纳斯达克摘牌,并于2005年破产。 二.审计过程 在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的期间,I公司的独立审计人员对I公司和它的子公司执行了年度审计。作为审计的一部分,审计人员要求A公司提供截止至2003年11月30日的应收账款确认函。为了隐瞒舞弊,温纳为A公司准备了两份确认函(涉及到了2003年11月所开出的虚假发票),并让A公司的代表在确认函上签字并提交给审计人员,表明了A公司欠C公司85万美元。 另外,为了解释对A公司销售的显著增加,温纳告诉审计人员:C公司已经将加拿大的经销商从12个减少到了3个,其中一个就是A公司。 最后,就2003年的审计,温纳向外部审计人员签署了一份管理当局声明书,虚假的表明,C公司的财务报表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审计人员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三.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从t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可以及时发现虚假销售,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核对运输原始凭证 由于C公司的这些虚构的销售涉及的产品从来没有被运输过,那么销售发票一定没有适当的运输凭证来支持。审计人员应该进行实质性测试,通常的做法是: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抽样选取若干笔业务,将其合计数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发票副本进行比较核对。销售发票存根卜所列的单价,通常还要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日表核对,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重新计算。发票中所列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顾客名称等,则应与发运凭证进行比较核对。另外,还要审核顾客订货单和销售单中的同类数据。 由上面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可以看出,如果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进行测试,C公司如此巨大金额的虚构销售收入一定会被查出。而审计人员却很可能只是简单的核对了.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没有认真核对原始凭汪,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2.进一步进行应收账款函证 对于应收账款函证方面,审计人员没有保持应有的怀疑,也没有认真查证,很容易的被温纳说服了,没有查出舞弊行为。主要有一下几点失误: (1)选择被两证的应收账款的失误。审计人员要求A公司应收账款截止至2003年11月30日,即2003年会计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的前一个月余额的确认函。众所周知,在年底之前获得的审计证据的效力比较低,很多交易、结算都是在年底进行的,而审计人员却要求截止到资产负债表Et的前一个月,这一要求显然有很大漏洞。C公司在2003年的11月和12月大量的虚构对A公司的销售收入,而审计人员却只要求查证到I1月份的应收账款,这样12月份的虚构销售就没有被查到,这也是导致最终的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 (2)没有商接获取函证。审计证据,尤其是函证,外部的直接的证据效力更强。C公司的审计人员却只接收到了温纳准备的确认函,即被温纳说服那些交易是真实的,缺少应有的职?Ik怀疑,甚至连正常的怀疑态度都没有。如果审计人员能够对温纳提供的确认函进行进一步查证,那么很可能查出对A公司的销售是虚构的,揭露舞弊。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P?库利南等著,宋建波等译,《美国证监会审计案例精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PaulJSobel:AuditorsPJskM&11agen3entGuide:InsegratingAuditingandEEM. 钋m舢usme草豁_.177? 中国经贸-u¨。 万方数据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固定资产循环: 了解内部控制 行。 4.记录在了解和评价固定资产循环的控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以及拟采用的应对措施。 了解本循环内部控制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

1. GZL-1: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2. GZL-2:了解内部控制设计——控制流程 3. GZL-3: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控制目标及控制活动 4. GZL-4: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穿行测试)

固定资产循环: 了解内部控制汇总表 单一的业务循环。在实务中,在考虑与货币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对其实质性程序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相关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影响;对于未能在相关业务循环涵盖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可以在货币资金具体计划中记录对其进行的了解和测试工作。)

2. 主要业务活动 注 : 注 册 会 计 师 通 常 应 在 本 项业务活动的控制进行了解,应在此处说明原因。) 3. 了解交易流程 根据对交易流程的了解,记录如下:

(1) 是否委托其他服务机构执行主要业务活动?如果被审计单位使用其他服务机构,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 (2) 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保持适当的职责分工?这些政策和程序是否合理? (注:此处应记录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识别出的非常规交易和重大事项,以及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6) 是否进一步识别出其他风险?如果已识别出其他风险,将对审计计划产生哪些影响? (注:此处应记录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识别出的其他风险,以及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拟于将来实施的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计划 本年度对信息系统进行的重大修改、开发与维护及其影响

审计案例选集200篇

目录索引 一、收入方面问题 转移、隐瞒运输收入、代办业务收入、劳务费管理费等其他业务收入,转移、隐瞒、少计营业外收入(包括固资清理收入)。未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归属“五”类,利息收入归属“二”类。 二、成本费用方面问题 挤列、虚列、多计或超支挂帐、少计成本费用(包括营业外支出),应冲而未冲成本费用,无依据提取劳务费、手续费。未按规定核算大修费用。内部收费和提取专项资金年终结余挂帐。利息收入未列财务费用。 (一)多计成本费用 (二)少冲成本费用 (三)少计成本费用 三、资产方面问题 资产(不含投资、在建工程)核算和管理不规范,工程完工未及时入固,无计划购置固定资产,固资折旧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不正确,递延资产计列手续不全,三年以上未收回债权、长期无收益投资等不良资产。 (一)固定资产 (二)债权资产 (三)其他资产 四、负债方面问题 负债包括应付福利费。负债清理不及时。 五、利润、权益方面问题 转移、隐瞒利润,未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收支用或收支不配比影响损益真实性,利润分配不正确。权益类各项核算不规范。 六、投资方面问题

投资手续不完备、核算不规范,未按权益法核算控股投资,投资清理不及时,投资损失。长期投资无收益归属在“三”类。 七、基建、更改工程方面问题 基建、更改项目超计划,虚报工程量和完工。挤列建管费。工程节余处理不当。 八、工资等消费基金方面问题 无依据计提、计列工资,未通过“应付工资”科目发放工资,工资统计不完整,乱发奖金、劳务费、津贴和实物,非劳资部门管理、存放工资。 九、专项业务方面问题 凡以下业务部门发生的问题归属此类。虽在以下部门发生,但不属于该专项业务的归属在其他类别。 (一)资金结算中心 (二)代收款中心 (三)车辆处 (四)工务部门 (五)多经部门 (六)保价办 (七)自备车 十、其他方面问题 (一)会计基础 (二)税收 (三)小金库、帐外资金问题 (四)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 (五)专项基金、经费 挤占、挪用、截留建设基金、教育经费,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管理核算不规范。截留罚没收入款 (六)其他 未及时上缴应缴部款,未执行审计决定,经营手续不全。

销售与收入循环审计案例

销货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案例一大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中,销售收入的认定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众多的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在销售收入的虚构上。本案例将重点研究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销售业务审计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学习本案例,学员可了解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其测试过程,明确该业务所存在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掌握其审核程序与方法,以及审计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二、案例背景及过程 (一)背景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自1998年开始接受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委托,对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双方已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华康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以郑洁为项目组长,以李芳、张同、刘欣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02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24日,由G投资公司、F电器集团和K咨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金为40亿元人民币,1998年5月2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并于次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电视机的生产与销售;大型制冷设备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该公司自上市后,市场表现良好,股价一直高位运行,近三年平均每股净收益均在0.50元以上。 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未审数):净利润1 623万元,每股净利润0.56元,净资产收益率4.5%,销售收人51 400万元,应收账款2 100万元,总资产99 000万元,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63 100万元,资产负债率36.26%。 该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的要求,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在职能科室中设有审计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尤其是中期测试较多地依赖了内部审计提供的资料。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郑洁根据以往对该公司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对销售收入的重要性水平定为5万元。根据分工,审计人员刘欣负责销售收入的审计测试与取证工作。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审计人员刘欣对销售业务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对销售与收款环节进行控制测试 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刘欣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控制测试。审计人员首先通过使用调查表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见表2—1。初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运用抽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控制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刘欣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样本进行检查。销售发票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是向顾客收取货款、登记有关销售账户和应收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依据。刘欣在选取样本之前,首先检查了发票上的存根是否完整,并从发票日期判断是否按顺序开具发票。随机抽取发票进行检查,测试过程记录.见表2—2

审计案例例10(收入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综合练习1: 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X注册会计师对Y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X注册会计师于2004年初对Y公司200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初步了解到,Y公司2003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组织架构与2002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Y公司2003年度利润表和2002年度利

师拟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异常波动项目;对资料二进行分析后,指出需重点审计的营业费用项目。 (2)在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X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程序,请列出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内容。

【参考答案】 要求(1):利润表的异常波动项目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需重点审计的营业费用项目为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要求(2):X注册会计师应实施以下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程序控制程序: ①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②分析比较本年度各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 ③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同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④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重要客户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分析程序综合练习2: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签署销售合同,结合库存情况备货,委托货运公司送货,安装验收,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注册会计师于2003年初对X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 公司2002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架构与2001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一:X公司2002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01年

“从青风公司审计案例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说明书

“从青风公司审计案例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说明书 一、本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案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于:本案例旨在引导学员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及总体经济环境,并运用分析程序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领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风险评估程序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同时引导学员进一步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以及收入确认的支持性证据、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点、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等重要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实现本案例目标,学员应该具备下列相关知识背景: 1、理论背景 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性;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2、行业背景 2011年整个风电行业在数年的狂飙突进之后步入拐点,由于风电产能过剩,加之安全事故频发;在政策层面,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后,开始有意识放缓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随着国家对风电项目审批门槛的收紧,2011年国内风电发展步伐骤然减速。在国家政策的威力下,投资过热的风电行业明显降温。与此同时,盲目上马还带来了风电并网、风机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风电的“超速”发展遭遇并网难题。目前电网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瓶颈,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次,竞争加剧风机质量堪忧。近些年来,很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纷纷上马风电项目,使得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风电机组价格正一年下一个台阶,这必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再次,国家新政令风电行业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增大。新政出台后,风机制造企业业绩下滑、资金流趋紧、毛利下降等问题也显现出来。

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案例

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分析一(A)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案例 (一)案例线索 注册会计师王秉对A公司的销售和收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通过对销售和收款循环的相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等记录的抽样测试,形成了“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如表1—1所示: 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底稿 被审计单位:华辰公司编制人:孙文日期:2002/2/15 页次: 会计期间:2001年度复核人:田广日期:2002/2/15 索引号: 表1—1 审计案例分析一(B) (二)案例分析 1.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运用业务循环法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以此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将实施有限的了解测试和符合性测试,实施扩大的实质性测试,整个审计程序的综合成本较大;如果设为中等或低水平,将实施充分的了解测试和符合性测试,以此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整个审计程序的综合成本较小,前者是主要证实法的审计策略,后者是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在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策略选择了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 2.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控制测试时,应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着手设计程序测试。如表1—2所示: 表1—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与控制测试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上表中的测试程序,相应形成不同的审计工作底稿,来支持“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

审计案例分析一(C) (三)案例评价:按照随机原则选择18户,并与10万元以上的10户作为审查对象。将18户的发生额、上次函证后的余额,以及计算出来的现金余额,编制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也可作对账单),与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进行核对。核对相符后,发函向对方调查(调查函的内容和格式见表1-3)。应将调查函的对账单与回函的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不符,应查明不符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见表1-4)。最后,确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表1-3 肯定式询证函 致:汇宇贸易有限公司编号:9915 本公司聘请的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本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应当询证本公司与贵公司的往来款项。下列数额出自本公司账簿记录,如与贵公司记录相符,请在本函下端“数额证明无误”处签章证明。如有不符,请在“数额不符需加以说明事项”处详为指正。回函请直接寄至大正会计师事务所。 地址:××市朝阳路28号邮编:100026 :65976666 传真:65976666 (本函仅为复核账目之用,并非催款结算) 若款项在上述日期之后已经付清,仍请及时函复为盼。 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印章) 数据证明无误 签章:汇宇贸易有限公司(公司印章) 日期:2000年1月20日 数据不符需加以说明事项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审计案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对历史上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理解企业财务舞弊除了表现在高估收入上,也常体现在低估负债上,提请审计师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查找未人账的负债。 案例资料 美国巨人零售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折扣商店,创建于 1959 年,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詹姆斯福特,公司在 20 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到 1971 年,已经拥有了 112 家零售批发商店。但就在那一年,巨人公司的管理部门面临着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经营损失。为了掩盖这一真相,它们决定篡改公司的会计记录,把 1971 年发生的 250 万美元的经营损失篡改为 150 万美元收益,并且提高与之相关的流动比率和周转率。 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巨人零售公司 1972 年年报审计工作,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972 年 4 月 28 日,巨人零售公司把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并获准发行了 300 万美元的股票,并贷到了 1200 万美元的流动资金。但 1973 年初,罗斯会计师事务所撤回了其签发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973 年 8 月,巨人零售公司向波士顿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两年后法院宣告公司破产。 根据法庭查证事实,巨人零售公司蓄意调整 1972 年 1 月 29 日结束的会计年度的应 付账款余额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巨人零售公司对应付账款的蓄意调整 相关方应付账款减少金额应付账款减少的理由 1100家广告商$300000 以前未入账的预付广告费用 米尔布鲁克公司257000 (1商品退回;(2总购折扣;(3折扣优惠 罗斯盖尔公司130000 商品退回

审计案例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 答: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第二章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若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150000 银行存款100000 贷:应收账款——光明集团250000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为3年整,问对该项业务进行这种处理后,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本章三个审计案例包括: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东安公司权益融资审计案例和瑞丰公司投资审计案例,涉及到筹资与投资两个方面。 案例一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负债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负债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特点 负债筹资是企业传统筹集资金的方式,本案例中所分析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误与舞弊的形式是负债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并不是全部,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错弊,如: (1)混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界限; (2)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变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3)向证券管理机构和人民银行呈报虚假材料,募集债券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法人公布虚假的债券发行简章。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银行借款合同和

银行借款利息的审计容和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立新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英为组长及以王军、明、佳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华兴股份。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电光源、照明电器、仪器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照明电器技术以及生产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销售及进出口国际贸易等。 3.审计时间和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负债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编制借款明细表并与有关会计资料核对,审阅借款的明细账,函证开户银行,核实借款的实有额,审查借款的使用情况、财务费用的列支情况、溢价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处理等情况。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一、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一)案例线索 注册会计师李文对×公司2010年度的销售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发现本年度的销售收入比上年明显减少,对照在前期调查了解到×公司本年度生产销售情况是历史上最好的实际情况,李文感到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于是,抽查了9月份、12月份相关的会计凭证,发现其原始凭证中有销货发票的记账联,而记账凭证中反映的是“应付账款”,共计120万元。李文针对这种情况,询问了有关的当事人,并向应付账款的对方企业函证,结果发现A公司是将企业正常的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作为其他企业的暂存款处理。 李文对此业务的审计处理为: 1.扩大抽查原始凭证的比例,检查其他月份是否存在将正常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的事项。 2.提请被审计单位作相应的会计调整,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的数额。 3.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接受调整,则把查证金额与重要性水平相比,选择相应的审计报告的类型。 (二)案例分析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销售收入时,要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少计或多计销售收入。 一般情况下,企业少计销售收入的途径有: 1.将正常的销售收入反映在“应付账款”中,作为其他企业的暂存款处理,将记账联单独存放,造成当期收入减少,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此案例A公司就是如此。 2.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不确认或延期确认。 3.以“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与“库存商品”相对应,直接抵减“库存商品”或“产成品”,少计收入。 4.虚增销售退回,即销售退回仅用红字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产品销售

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后面没有红联销售发票、销售退回单、商品验收单等原始凭证等。 企业多计销售收入的方法有: 1.把没有实现的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2.虚构销售业务,等次年作退货处理,虚构收入等。 3.母子公司或关联企业之间在年底互开发票,虚构收入等。 注册会计师一般要实施顺查或逆变的方法查证这些事项,并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否则,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4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案例思考题

第4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案例思考题 案例一迅捷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审计案例 三、练习思考题 1.审计人员在制定盘点计划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答:⑴盘点的时间安排;⑵存货盘点范围和场所的确定;⑶盘点人员的分工及胜任能力;⑷盘点前的会议及任务布置;⑸存货的整理和排列,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及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区分;⑹存货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⑺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方法;⑻存放在外单位的存货的盘点安排;⑼存货收发截止的控制;⑽盘点期间存货移动的控制;⑾盘点表单的设计、使用与控制;⑿盘点结果的汇总及盘盈盘亏的分析、调查与处理。 2.盘点的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 答:盘点的准备工作应包括:第一编制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确定盘点顺序,有条件的还应绘制存货摆放示意图,规划盘点路线。第二应了解有关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盘点的重点。第三做好盘点人员的准备,盘点是企业的大事,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都应参加,通过开盘点预备会议,将盘点计划或指令落实到每一个参与者。 3.注册会计师林琳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A 公司存在下述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存货盘点欠缺认真; (2)由红特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3)通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发现已销产成品可能未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4)A公司将明光公司存放在仓库中的乙材料计入A公司存货项目中。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进行审查? 答: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该公司对期末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进行监盘和抽点;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期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函证、进行截止期测试等程序。 案例二永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练习思考三 1.通过对表4-3的审查,你对被审计单位的四种产品有了哪些了解? 答:从表4-3审计人员可以获得以下信息:被审单位有两种产品即Q型摩托和Y 型助力车的成本较高,应重点审计;每种产品的村料、人工工资、制造费用比例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所以对直接材料的审查应作为重点。 2.注册会计师王克对三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通过审查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并与有关明细账、总账核对,发现账表之间数字完全相符,有关数据如下: 原材料期初余额10000元 本期购进原材料25000元 原材料期末余额8000元 本期销售材料3000元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第2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教材P38的练习思考题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有哪些,本案例中还缺少哪些控制点,并提出改善措施。 答: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有:从发出货物的角度看,主要的控制点有:仓库发出商品是否根据销售业务部门填制的销售通知单;货物的装运是否都根据销售通知单;货物出门是否有登记或出库单。从收款和记帐的角度看,主要控制点有:财务部门的是否根据销售通知单、装运凭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发票和销售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领用手续是否齐全;销售开单与收款是否分离;销售总帐、明细帐和应收帐款总帐、明细帐及款项的收回的登记是否由两人以上负责;是否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帐款明细帐;销售退回与折让是否经授权人员批准;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等。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该公司销售发票的开具与发运单、装货单之间的核对机制较弱,致使出现了销售发票与相关凭据不符的情形,为销售发票的虚开提供了可能;对应收帐款未能定期与客户核对,使应收帐款的管理较为混乱。对此,该公司应当对各种票据的领用加强管理,完善各种手续;对应收帐款应建立必要的核对制度,以减少坏帐损失和各种针对应收帐款的舞弊行为。 2(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因为在销售收入舞弊的诸多案件中,企业经常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粉饰报表,操纵利润。 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有:(1)虚增关联交易收入;(2)虚列关联方; 对下列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格外关注:(1)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的重大交易;(2)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异常的交易;(3)与特定顾客或供应商发生的大额交易;(4)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交易;(5)易货交易;(6)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7)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8)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 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通过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对应收帐款明细帐和销售明细帐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3(进行销售收入的分析性复核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你认为的核心指标应有哪些, 答:销售收入的分析性复核是进行销售收入审计的重要程序,通过该程序可以发现销售收入可能存在的高估或低估问题。 进行销售收入的分析性复核程序时: (1)将本期的收入数与上一期对比,看是否有异常波动;也可将本期数与计划数对比,看其与计划的差异。 (2)将近几年的毛利率进行对比分析,看其波动规律,并与该公司所生产产品的价格走势、外部的市场环境、市场占有率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发现公司收入的异常变化。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 例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投资活动存在重大错报的案例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资料,熟悉对投资活动的会计处理及其审计关注,掌握如何查证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错报,并编制调整分录。 案例资料 华兴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表净利润为 1800 万元,审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 1.由于验资后华兴公司长期占用被投资单位 N 公司的资金,公司根据占用资金数额冲减了长期股权投资——N 公司的账面价值。 公司系华兴公司于 2007 年 1 月 1 日在国外投资设立的联营公司,其2007 年度会计报表反映的净利润为 3600 万元。华兴公司占 E 公司 45% 的股权比例,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故在 2007 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确认了该项投资收益 1620 万元。E 公司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未经任何审计师审计。 3.华兴公司拥有 K 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500 万元,持股比例 30%。2007 年 12 月 31 日,华兴公司与 Y 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450 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 300 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华兴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4.华兴公司 2007 年 7 月 1 日以资金 1500 万元投资于 M 公司,拥有30% 股份。12 月 31 日华兴公司根据 M 公司的报表(净利润 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2250 万元,免交所得税)确认了 225 万元的投资收益。审计师审计时发现 M 公司经审计报表为净利润 -750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750 万元。 5.华兴公司于 2007 年 9 月 1 日和 H 公司签订并实施了金额为 5000 万元、期限为 3 个月的委托理财协议,该协议规定 H 公司负责股票投资运作,华兴公司可随时核查。 2007 年 12 月 1 日,华兴公司对上述委托理财协议办理了展期手续,并于同日收到 H 公司汇来的标明用途为投资收益的 3000 万元款项,华兴公司据此确认投资收益 3000 万元。 6. 华兴公司对 I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无市价)为 5000 万元,I 公司在2007 年 8 月已经进入清算程序。在编制 2007 年度会计报表时,华兴公司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 1000 万元的就值准备。 案例分析要求 1. 针对事项 1,审计师应当提出什么建议 提示: 由于华兴公司不能随意冲减长期股权投资,且不同性质的科目不能随意冲销,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华兴公司把占款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冲销原渠道冲回,但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占用资金的事项。 2. 针对事项 2, 审计师应当考虑发表什么意见类型为什么 提示: 因为 E 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表未经任何注册会计师审计且在海外,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实 2007 年度财务报表中采用权益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