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诗词是人类最简洁最美丽的语言,是文学的桂冠。诗人高洪波说“诗的声音是天籁。”叶嘉莹先生说“人生天地间,心物相接,感受频繁,真情激动于中。”诗咏情言志,怡情益趣。中华民族是诗词的故乡,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10篇。优美的诗,丰富了孩子的视野,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滋润了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终生打下诗意的基础。

可惜,我国目前的诗词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从2009年起,我跟踪本校学生,做了如下跟踪调查。

在我校,一二年级要求必背古诗19首,学生实际背诵超过19首的有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20%;三四年级必背古诗21首,达标的100%,达到《标准》要求的50首的有10%;五六年级32首,达标的90%,达到《标准》要求的60首的有2%。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是在递减的。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

化?我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诗歌教学探究。

二、破解难题

(一)“请君为我侧耳听”――吟诵诗词谈古论今

我国的诗歌,产生于周代,那时先民们在劳动中口口相传,故有《诗经》。此后千年,从《楚辞》到《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代小令,明清诗词,直到现代诗、朦胧诗和先锋诗,无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子孙。

在我们的课本选入的课本里,从《诗经》到《乐府》歌谣,无一涵盖。人教课本十二册,读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以后,我问学生,你喜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遗产吗?想不到学生答,不喜欢。我问原因,学生答,读不懂。南宋的辛弃疾距离我们现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宋的时代背景,辛弃疾的情怀,今天的小学生们很难感同身受。借助多媒体,我先播放了徐健顺先生吟诵的《西江月》,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吟诵,当他们懂得用最古朴的声音来吟诵,一个披发行吟、被贬乡间的诗人形象,一个在举国上下“暖风熏得游人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寂寞英雄的形象呼之欲出。

“不读诗,无以言”,中国诗词既是诗又是歌,可吟诵,可传唱。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血脉里,生生不息。决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断

了根。

2015年起,我借鉴蒙学教育的特点,根据人教版的要求,从《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古典蒙学教材中,选择部分作为学生早读的资料,让孩子从此和古典诗文为伴,让古诗词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今天,我们在课堂

上书声朗朗,播下诗的种子,明天,我们将萌发诗的花朵,结出诗的果实,那是中华文明的诗意传承。

(二)“凤凰台上凤凰游”――信息化教学传承文明

大数据时代,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更无法解决每个学生遇到的难题。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在40多人的大课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很难落实。信息化教学的运用,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诗歌是有韵的文字、无声的音乐。从《诗经》到《乐府》到《宋词》,无一不是歌唱的语言。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韵

律美呢?在讲授《西江月》的时候,我先给《西江月》配乐,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吟唱,并和学生讨论由此而来的感受。课后,让学生以弹唱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发到公共账号里。第二天就有学生用《梁祝》给《相见欢》配乐,用吕思清的《思乡曲》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对于优秀作品,我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让学生互相打赏,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赞和赏,是同伴之间最好的评奖。

王国维先生自称“与花鸟共忧乐”。理解古诗,学习古词,我也需要学生有“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的同理心。中国现代诗歌的陨落,和我们的古诗教学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在学习了《西江月》以后,我让学生找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诗,以自己喜爱的方式,介绍给同学,并上传到网络空间。当晚,就有学生发回作业。有人抄写了一首《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旁边配图,“疲惫不堪的老马,风尘仆仆的战士,无边无际的小路。”

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已经懂得了这首诗的意境。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的见解。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诗词的教学,学生学习诗词的形式多样了,读诗品词的热情高了,学习160首诗词,就如囊中探物。“一帘晚日看收进,杨柳春风百媚生”,信息技术让诗词教学有了新的空间。

(三)“直到城头总是花”――自主学习教学相长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理念里,教师是讲台上最神圣的角色,没有教师的教,就没有学生的学,“学”在“教”之后,有“教”才有“学”。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

被空前地质疑,我们教的知识真的有那么纯粹吗?我们的教,必须是学生唯一的学习手段吗?

《颠覆课堂》和《与大数据同行》这两本书都给了我们相同的答案。“未来50%的学生将选择混合性学习。”即,网

络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方式。根据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的理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混合性学习,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最好的诠释。

诗词教学,也许是最需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教育家顾随先生说过,“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无法感动学生的诗不是好诗。正如叶嘉颖所说的“兴发感动”,更是我们学习古诗,所一再强调的“赋比兴”,“兴”为三字之首。

我们在教学中习惯了教师定材料,学生学习,一旦学生学不会,我们不会反思教学和教材的不足,而是把问题指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学生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天资不聪颖。这显然有欠公平。因为这里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自主性的学习很难产生。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们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学习完《西江月》之后,学生可以此为词牌,自由阅读古诗词,他们还可以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探讨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文或者古文改写。只要理解了诗意词意形式不限。在这样宽松的课堂上,学生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诗词,进行改编创作。因为被诗词所打动,所以,他们要学着写诗填词。也许,他们的作品不完美,但真挚感人。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诗词教学,实现了诗词教学的“能读,

能懂,能写”的多重目标。

三、总结

“日暮江山急,绿水去何长。”古诗词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古诗词教学,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字、音、画的同步,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视频,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视听,激发了孩子读诗品词写诗填词的热情,古诗词教学,有望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顾随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抒雁:《远古的回声》,昆仑出版社.

褚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克托【英】:《与大数据同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广州市先烈中路小学)

责任编辑萧田

高中语文必修2及古诗文选修理解性情景默写及问题详解

高一下期语文理解性情境默写 《氓》 1.开篇“,”两句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3.表现女子绵绵情意,涉水渡河将氓送走的句子是:,。 4.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的句子是:,。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6.写女子因为思念而眺望男子的句子是:,。 7.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而伤心难过的语句是:,。 8.表现女子见到心上人后又说又笑的语句是:,。 9.表现女子对男子思念及深情的诗句是:,。,。 10.表明女子和氓顺利成婚的句子是:,。,。 11.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12.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13.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14.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 15.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16.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生活的语句是:,。 17.以淇水的水波浩荡,打湿布幔来反衬女子婚姻的不幸、内心伤痛的句子是:,。 18.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19.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20.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21.女主人公自从嫁给氓后,多年来家务繁重的语句是:,。 22.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9学考选考(4月)信息技术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页(共14页) 信息技术试卷 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十六进制形式存储的 B .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只与CPU 有关 C .离开计算机网络,信息便无法传递 D .使用加密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2.电子邮局协议(POP3)用于 ( ) A .从收件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中将邮件读到收件人计算机中 B .从发件人计算机中将邮件发送到发件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C .从发件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中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D .从发件人计算机中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3.下列应用中,没有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 A .门禁系统通过指纹识别确认身份 B .某软件将输入的语音自动转换为文字 C .机器人导游回答游客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D .通过键盘输入商品编码,屏幕上显示出相应价格 4.下列关于Access 数据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数据表中的字段数可以为0 B .同一数据表中各记录的字段数是相同的 C .数据表中有记录时,该表的字段类型无法修改 D .在数据表中不能通过“导入Excel 电子表格”的操作来添加记录 5.将十六进制数56转换成8位二进制数,再将该8位二进制数从左向右按两位一组依次分为4组,每组中的两位相互交换,得到新的8位二进制数,则新的8位二进制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是 ( ) A .D0 B .34 C .A9 D .65 6.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c ,s 的值分别是 ( ) A .8,10 B .10,14 C .12,6 D .12,24 7.使用GoldWave 软件编辑某音频文件,选中其中一段音频后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执行“淡出”命令后直接保存,音频文件存储容量与原来一样 B .执行“删除”命令后直接保存,音频文件存储容量与原来一样 C .执行“插入静音”命令,设置时间为4秒后直接保存,音频文件存储容量与原来一样 D .执行“更改音量”命令,将音量升高两倍后直接保存,音频文件存储容量是原来的两倍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中考经典古诗词鉴赏综合提高训练【详细解析】

2019中考经典古诗词鉴赏综合提高训练【详细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2.你怎样理解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 1.D 2.结尾揭示出一个道理:无论王朝兴盛还是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因为兴盛了,统治者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衰亡了,就会战乱连连,人们流离失所。这一句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解析】 1.D错误,应是: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结合全诗內容,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答案】 1.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对即可)

古典诗词积累运用

中华古典诗词积累与运用初赛试题(一) 注意:本卷分共四道大题,其中第一、二、三大题为师生必答题,满分100分;第四题为附加题,教师必答;学生也可作答,所得分数作为加分计算。 一、默写题 (一)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漏、添字,该题均不得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3、,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 5、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6、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8、野旷天低树,。(孟浩然《宿建德江》) 9、留连戏蝶时时舞,。(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二)根据要求,默写整首古诗。(共24分,错、漏、添字,该句均不得分) 1、默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8分) ,。 ,。 2、默写柳宗元的《江雪》一诗。(8分) ,。 ,。 3、默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8分) ,。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8小题,共24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去二三里,烟川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B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C 远看山有色,春去花还在。近听水无声,人来鸟不惊。 D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 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 B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3、根据课本,与原诗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C 君看一叶舟,触摸风波里。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哀。 4、下面作者、诗题、诗句搭配无误的一项是() A 张俞——《悯农》——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B 李白——《所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 袁枚——《夜宿山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下面诗句的空缺处应填的诗句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 A 乱花渐欲迷人眼 B 映日荷花别样红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无可奈何花落去 6、下列四句诗的正确排序应是() ①遍绕篱边日渐斜②此花开尽更无花③不是花中偏爱菊④秋丛绕舍似陶家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④③①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一项是()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情境运用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与情境运用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8.《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波澜壮阔及由此而想象的景象的句子是: 第9篇文言文《小石潭记》 写作者发现小石潭记的语句是:_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_。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_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_。”正面描写小石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_水尤清冽_侧面描写潭水清冽的是:_潭水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记总的印象和感受的句子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6分) 【甲】《渔家做》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

写到深处诗意浓——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写到深处诗意浓——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教学设计)

《写到深处诗意浓——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教学设计 三村小学黄薛灯 教学目的: 1、与学生一起分类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古典诗 词。 2、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 3、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如何合情合理地运用古诗词,使语言增添色彩,以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趣,感悟古诗运用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 春节时,我们吟诵——(生)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雷点点迎新春。中秋时,我们吟诵——(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送别时,我们吟诵——(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还有多少古诗名句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有多少古诗名言促使我们勇往直前,你们能吟诵几句吗?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畅谈运用古诗的感受 师:古诗伴我们进步,古诗促我们成长。我们现在积累古诗,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古代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其运用于我们的作文中,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出示两则运用了古诗词的习作片段) 师:读了运用古诗后的两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古诗 1、填古诗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 我做事情拖拖拉拉,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总是要拖到九点钟才做完,爸爸看了直摇头。他在我的书桌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____”,提醒我做时间的主人。 2、根据画面的环境运用古诗 (1)(出示两幅画面:月亮、小草)师:看到画面,你的脑海浮现出哪些诗句? (2)师:你想起了哪个生活情境?小组合作,试用一段话描写画面,并运用诗句。 (3)学生反馈,修改提高。 3、自我创编语言环境运用古诗 (1)师:小组合作时,我们能根据画面情境描写。现在提高一点要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学考选考(16年10月)信息技术试卷及答案解析

信息技术试卷 第1页(共12页) 信息技术试卷 第2页(共12页)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普通高中2017学考选考(16年10月) 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软件中,用于视频文件编辑处理的是 ( ) A .WinRAR B .Internet Explorer C .会声会影 D .Windows 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搜索引擎可用于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 B .保存网页内容,实际上就是保存该网页的URL C .从网上下载的软件,有必要进行查杀病毒后再使用 D .为了账户安全,应尽量避免用自己的生日作为电子邮箱的密码 3.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 ( ) ①网站自动统计歌曲下载次数②在线中英文互译 ③Windows 自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④用语音方式输入文字 ⑤使用OCR 软件从图像中识别汉字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4.使用Access 软件创建的“图书”数据表,其设计视图的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数据表创建完成后,不能添加字段 B .该数据表中,不会有两条记录的“编号”字段值相同 C .该数据表添加记录后,就不能对数据表的字段名进行修改 D .在该数据表中,“35.20元”可以是“价格”字段的有效输入值 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变量a,b 的值分别是 ( ) A .3,3 B .3,4 C .6,6 D .7,11 6.下列十六进制数中,与二进制数1010100101B 值相等的是 ( ) A .2A5H B .A25H C .A91H D .A94H 7.使用GoldWave 软件打开某音频文件,选中其屮一段音频后的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前选中的声道是右声道 B .量化位数为16 bit,采样频率为1411Hz C .仅将当前选中部分设为“静音”后直接保存,文件大小会变化 D .仅将当前选中部分“剪裁”操作后直接保存,音頻的时长仍为4秒 8.使用Photoshop 软件制作“水上芭蕾”作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文字”图层被设置了图层样式,因而不能再编辑其中的文字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 上 -------------------- 答 -------------------- 题 -------------------- 无-------------------- 效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1. 阅读下面的古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2分) (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3分) 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2分) 2.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横线上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这首诗是围绕“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___;③渡______;④夺______;⑤翻__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_。 4. 按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用划线字说一句

2021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信息技术试卷及答案

2021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 信息技术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口说无凭”说明随口说的信息,因为没有载体,所以不能做为凭证 B.文字、声音、网页、肢体动作等都属于信息的表达方式 C.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D.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因此所有信息的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要通过计算完成的 2.下列关于网络和网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邮件软件在发送邮件的时候,弹出“无法发送”的错误提示,可能是pop3协议设置错误 B.因特网上存储着海量信息,是人们进行信息检索的重要场所 C.网页在使用“网页,仅html”保存时,由于图片没有被保存下来,因此图片的超链接也没有被保存 D.网页内容是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来描述的,可以用记事本浏览网页 3.以下项目中没有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①某网页在浏览时,提供了网页翻译功能,可以让不懂英语的人也能看懂英文文章 ②智能手机使用笔划输入汉字 ③WORD软件中自动更正功能 ④通过语音,让手机拨打相应的号码 ⑤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采用扫码支付 ⑥某音乐网站自动统计歌曲的下载次数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4.下列关于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说法错误 ..的是 A.“是/否”类型的字段,只能打勾或打叉,占1bit B.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的 C.货币类型本质是数字型的,所以不能输入如“7元”这种数据 D.“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它的类型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修改为其它类型 5.关于声音处理软件Goldwave,如第5题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当前状态进行了“复制”、“粘贴”操作,保存后文件容量变大 B.当前状态,单击“删除”按钮,左声道未选中部分变静音 C.选中左声道,单击“删除”按钮,按原参数保存,存储容量变成原来的一半 D.当前状态,单击“剪裁”按钮,保存后,存储容量变小 6.一段未经压缩的PAL制式的无声视频,时长2分钟,每一帧的图像像素为1024*768,颜色占3字节,存储该段视频需要的存储空间大约为 A.28GB B.6.5GB C.7.9GB D.0.13GB 7.下列表达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sqr(abs(int(-8.1))) B.sqr(len(“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C.2041mod100\10 D.int(rnd*4)\2 8.某算法部分流程图如第8题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图后,s的值为

综合运用试题“古诗词诵读”

本学期,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2分) 传承培养诗文诵读美德经典展示华夏 (2)下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4分) 探究发现: ① ② (3)为了倡导大家将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班委会发出了倡议。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6分)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A]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培养了中国人的胸襟。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C]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 ①[A]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一词改为“”。 ②[B]句中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为: ③[C]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改为: (1)(2分)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美德 (2)(4分)①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女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②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男女生所占比例距离在拉大。(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3)(6分)①压缩浓缩②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其它正确改动也可)③无论世界多极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共

六年级语文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四)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你一定很喜欢古诗文吧,现在,就请你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38分) 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 《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专项训练180题(附答案)

高考“古诗文情境默写”专项训练180题 (附答案) 1.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两句,形象描绘出农民冒着酷热劳作的情景。 2.在《离骚》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写自己与小人们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调和的,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 3.庄子《逍遥游》中认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人才能邀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两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孔子云:何陋之有?”,与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主旨句,突出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爱莲说》中写莲的高洁、质朴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清高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清高。 10.《记承天寺夜游》中生动形象、贴切新颖的比喻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心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诗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16.杜甫《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名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7.《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念家人、感时伤怀的复杂情怀。 18.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却取早春咏叹,其中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的一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0.《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3.《赤壁》诗中表达作者辩证地看问题,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花草描写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物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了“莺歌燕舞”的初春景色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7.《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8.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及优秀范文 作文,特别是中学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广告、名言警句、自由诗等的句子。开始我只注意句子本身的积累掌握,忽视了在文章中的运用目的和运用方法。现在看来,还必须重视运用问题。 一、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式。 实践表明,把古诗词等名言警句放进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带引号和冒号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例如: 《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 引号式——套用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训练专项综合练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弥、胥、赢、仓皇、缦、作客、芙蓉。 故答案为: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⑵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⑶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⑷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2)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___,________,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3)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4)疏林不做美,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长亭送别》) (5)门掩黄昏,________,________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答案】(1)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 (2)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 (3)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进 (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5)无计留春住;泪眼间花花不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 1、陶渊明《饮酒》诗中,用以表达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5、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7、《<论语>十则》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 9、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满怀博爱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 。 11、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生死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解默写: 1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怀念故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愿望。这一诗中将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展现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1.春雨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我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_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_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7. 按要求写诗句: 秋“霜”:_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叶”_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月”__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秋“露”__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4-18T15:59:58.3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1期作者:李兆梅 [导读]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精心而巧妙地设计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519090 摘要:古诗词的文字凝炼、抽象,反映的社会现实离我们较久远,且小学生知识和阅读量不够丰富,且生活阅历不够,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是那么容易的,倘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精心而巧妙地设计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情境创设 古诗词教学衔接着初中语文知识,乃至高中,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表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优美特点,节奏性强、简短有力、平仄押韵,讲究抑扬顿挫,讲究锤炼字句,讲究修辞手法,意义浓缩性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反映一定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小学生认知不够全面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薄弱,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缺乏认识,对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也缺乏理解,所以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感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创设各种合适的情境教学,就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能够化难为易,让古诗词容易被学生接受。 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 导入新课不能只注重用优美的语言巧妙引入,还应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有条件的应尽可能用一些与所学课程有关的音乐、画面、电影、动画导入。运用音乐、画面、电影、动画等多媒体方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品读的兴趣,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及求知,容易融入课堂,融入诗词的境界。同时,还能弥补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浅薄以及认知基础的局限性等不足导致无法理解古诗词的缺失。运用各种多媒体方式,让学生有直观感受,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认知的桥梁;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感其情,并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体味、感悟。 如在教学《望洞庭》时,可用白天洞庭湖的景色和夜色下山水湖景作比较导入,并根据图意来判断古诗描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让学生有种亲临洞庭湖的感觉。也可用洞庭湖近景和远景做比较导入,让学生根据图意来判断描写的是近景还是远景,让学生对月光下的洞庭湖近景的美妙、别致和远景的迷潆、奇丽有个直观的感受,从而更顺畅地学习。 二、配乐朗诵,体会美感 古诗词源于古代的音乐,具有音乐特有的韵律感与节奏感。应用古诗词音乐或动画的情境设置,还原作者创作诗篇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诗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理解古诗词。 音乐渲染美,音乐能有效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乐学情趣。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我选用了轻快悠扬的音乐来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临其境,那优美的韵律将学生带入了西湖令人陶醉的美境。此时,和着悠扬的古曲播放诗句的朗诵录音。那美妙的乐曲感情饱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使诗歌情感更能震撼人,由此营造出的教学情境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不约而同地投入到词中那绝妙的意境:诗人和朋友泛舟西湖,在明媚的阳光下,一边饮酒,一边谈天,接着西湖上下起雨来,而诗人们全然不顾,依然悠闲自得把酒吟诗作对,依然优哉游哉地畅谈,给人“两耳不闻世间事,一心只赏西湖美”的感觉,并深深陶醉向往。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听觉语言,用优美恰当的音乐最能吸引学生,最能让学生走进词中、产生共鸣,学生想象的翅膀就自然而然地张开了,拓宽了思维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难以言喻的美,把词中音乐美、诗句美、意境美融为一体,不但丰富了情感,而且为进一步地品味诗句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朗诵中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西湖的神韵,西湖的美好奇妙。 三、悟诗情中,引起共鸣 诗歌的语言极为准确、极为精炼,缺乏生活经历的小学生往往无法理解诗词抽象的表达。而诗词的抽象表达来源于诗人、词人所处情境的即兴。这正是中国历代一首首好诗、好词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境中生情,诗画合一”,即使是很富有哲理的诗,也是情感体现在意象之中,智慧闪耀于意象之上。我们不妨以此特色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切入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还原、补充诗歌中所呈现的画面,体味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另外,教师还可采用绘画速写的方法,根据诗词意境及描述,一边运用多样的线面组合、缤纷的色彩搭配在黑板或电教平台描绘画面,一边讲解诗词意思内涵,使学生对无形诗词的理解变幻成有形的视觉画面,在直观的画面情境中,领会诗词表述的涵义,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搜集到烟雾缭绕的香炉峰的图片,以及气势磅礴的瀑布的动态图景,再加上晴朗夜空中的银河,来给学生视听上的感受,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香炉峰上,就在庐山瀑布前。优美的画面使学生犹如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图画展现出来的词的意将不言自明。 总之,巧妙地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将抽象的、久远的、枯燥的诗词变得具体形象,让人身临其境,并从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趣味,借情境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效地改善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