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

汽车线
汽车线

* 产品示意图

* 产品特性

导体符合JB/T 8139的要求,由符合GB 3953要求的软铜线绞合而成。

产品性能符合JB/T 8139要求。

* 产品结构

标称截面 mm2

导体结构

根数/直径

标称绝缘厚度

mm

电线最大外径

mm

0.2 12/0.15 0.3 1.3 0.3 16/0.15 0.3 1.4 0.4 23/0.15 0.3 1.6 0.5 16/0.20 0.6 2.4

0.75 24/0.20 0.6 2.6

1.0 32/0.20 0.6

2.8

1.5 30/0.25 0.6 3.1

2.5 49/0.25 0.7

3.7

4.0 56/0.30 0.8 4.5 6.0 84/0.30 0.8

5.1 10.0 84/0.40 1.0

6.7 16.0 126/0.40 1.0 8.5 25.0 196/0.40 1.3 10.6 35.0 276/0.40 1.3 11.8 50.0 396/0.40 1.5 13.7 70.0 360/0.50 1.6 15.7 95.0 475/0.50 1.6 18.2

《新能源汽车概论》读书心得.docx

.. 《新能源汽车概论》心得 本周阅读了《新能源汽车概论》这本书。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主要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新能源汽车类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电动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能力管理与回收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全书介绍新能源车的内容比较全面,有较多的成熟技术介绍以及前沿技术展示,整体比较易懂,全书内容在深圳培训时基本都有涉及,并且部分内容有更深入的介绍,稳固而知新。 该书第一章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等内 容进行了总体性介绍,文中提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三纵三横的概念,三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三横:电池、电机、电控。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四类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并简单介绍了其他新能源汽车;文中提到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四个部分;主要参数:续航里程、最高车速、电池寿命、基础设施(充电时间等)、效 率和使用成本等内容,并对其他类型新能源车如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及太阳能汽车等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对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车用动力电池包括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飞轮电池,按工作

原理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生物电池,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分为原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和储备电池。电池的性能指标有电压、容量、内阻、能量、功率、输出功率、自放功率、使用寿命等;电压分为端电压、开路电压、额定电压、充电终止电压、放电终止电压。汽车对蓄电池的要求: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充放电效率高、相对稳定性好、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 第四章主要介绍电动汽车电动机驱动系统。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由电机、功率转化器、控制器、各种检测传感器、电源(蓄电池)组成,关键参数包括转速、电机扭矩、功率、效率等。 第五章主要介绍电动汽车能力管理和回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实时采集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确定电池的SOC、故障诊断与报警、电池组的热平衡管理、一致性补偿、通过总线实现各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的通讯。纯电动汽车能力管理系统由电池输入控制器、车辆运行状态参数、车辆操纵状态、能源管理系统ECU、电池输出控制器、电机发电机系统控制等组成。能量回收的方法包括飞轮储能、液压储能、电化学储能;意义是延长里程、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动汽车能力回收系统由驱动轮、主减速器、电动机、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能量储存系统以及控制器组成。 第六章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进行介绍。汽车对充电装置的要求有安全性、使用方便、成本经济、效率高、对供电电源污染小。充电方法有恒流充电、恒压充电、脉冲充电;恒流充电具有较大的适应性,有益于延长蓄电池寿命。充电方式有常规充电方式、快速充电方式、

总装线

一.基本要求 1.装配工艺平面安装图 装配工艺平面安装图是工程实施的基础,是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 2.厂房结构图 厂房结构图是由工程实施的基础,是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 3.产品要求 3.1 本工程所有的输送设备及其附属装备都应有较大的柔性以适应工厂现有车型及将来发展车型的要求。 3.2 装配整车外形极限尺寸及装备自重。 最大 最小 外形 长(mm) 4700 4200 宽(mm) 1700 — 高(mm) 1600 — 轴距(mm) 2670 2500 装备自重(Kg) 1500 — 以上产品参数是本工程设计的依据之一,所有输送设备及其装备(吊具、托盘等)都应适应以上需求。 4.工艺要求: 3.1生产节拍: 3.4min. 3.2工艺生产线速度:1-2m/min。 输送线速度:应根据生产节拍及其他参数设定。 3.3 工位中心间距为6.2m。 各设备的实际工位间距可根据设备自身的情况略作调整,但必须保证生产节拍。 3.4 输送设备的范围要求 空中悬挂输送线共三条,分别为车身储存线、底盘装配线和车门分装储存线,包括钢结构、悬挂输送机、吊具、工具吊架以及所有电气设施等。地面输送线共7条,分别为最终装配线、动力总成分装线、动力总成合装线、前梁分装线、后桥分装线、仪表板分装线及发动机总装线,包括线体、托盘、所有电气元器件等。 3.5 本工程有6处转接点: 1) 涂装车间油漆车身从精修台车转接到本工程的垂直升降机上 2) 车身从车身储存线吊具转接到内饰线的平板上 3) 车身从内饰线的平板转接到底盘线的吊具上 4) 车身从底盘线的吊具上转接到地面线的最终装配线上 5) 车门从内饰线上转接到车门储存线上 6) 车门从车门储存线上转接到地面线的最终装配线上 对以上6个转接点工艺要求: 定位正确 平稳转接 符合节拍要求 机械部件,电控可靠性好 以上转接点应保证相互之间的互锁保护,及联动作业。具体要求详见各条设备的详细说明。 3.8 本工程在联线调试时3.4分钟节拍进行联调,要求: *运行平稳,无抖动,爬行现象

汽车总装过程

汽车总装工艺过程 班级:汽车0802 姓名:张春学号:11 汽车的总装配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是由总装配来保证的。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由于汽车总装配所花费的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大,其对整车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资金周转、市场营销等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汽车整车的总装配工作。 1、总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 1.1物流系统准备:(1)组织进外协件、外购件。(2)必要的物资储备。 1.2制定生产计划进度 1.3制定装配工艺规程:(1)划分装配单元。(2)制定装配工艺流程。(3)制定调整、检测标准。(4)设计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5)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装配的工作内容 1)清洗、点件:进人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在制造、贮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相关部件、总成在运转磨合后也应清洗。清洗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2)平衡处理:运转机件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那些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对其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旋转体机件的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对于盘状旋转体零件,如皮带轮、飞轮等,通常只进行静平衡;对于长度大的旋转机件,如曲轴、传动轴等,必须进行动平衡。3)过盈连接: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压人法适用于过盈量不大和要求不高的场合。重要的、精密的机械以及过盈量较大的连接处常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即采用加热孔件或冷缩轴件的办法,使得缩小过盈量或达到有间隙后再进行装配。4)螺纹连接: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连接,对螺纹连接的要求是:(1)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连接件接触良好。(2)被连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连接牢固。(3)根据被连接件的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应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为2~3次)拧紧螺母。 螺纹连接的质量对装配质量影响很大。如拧紧的次序不对,施力不均会使零件发生变形,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无线通信系统

目录 摘要 (5) 第1章绪论 (6)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6) 1.2本文的主要内容 (6) 第2章DCS数据传输系统 (7) 2.1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 (7) 2.1.1有线网络 (7) 2.1.2无线网络 (7) 2.1.3网管系统 (7) 第3章数据传输系统的功能 (9) 3.1DCS有线网络功能 (9) 3.2DCS无线网络功能 (9) 3.3安全性 (10) 第4章数据传输系统原理 (12) 4.1 DCS有线系统原理 (12) 4.2DCS无线网络系统原理 (13) 4.3DCS无线系统冗余结构 (15) 第5章列车无线系统的应用 (20) 5.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 (20) 5.1.1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 (20) 5.1.2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 (20) 5.1.3列车自动监督系统(ATS) (21) 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在各个城市中兴起,并逐渐普及。从刚开始的采用国外的信号系统设备系统CTC(西门子),到如今的采用国产化设备信号系统CBTC(卡斯柯),代表着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CBTC系统是列车基于无线通信下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不同与之前的轨道电路列车控制系统,CBTC系统的无线通信利用车地之间的通信,来确定列车的位置,并提供给列车推荐速度、进路信息、发车时间等。其安全、高效、便捷的优点已经远远超过轨道电路。CBTC系统对改善行车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等发面有了重大的提升。

关键词:无线通信自动控制行车安全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列车自动控制已经成为未来轨道交通进步的趋势,其中列车自动控制又离不开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列车与轨旁设备的通信、列车与ATS的通信、轨旁与ATS的通信等,通过各个设备间不间断的保持通信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展开学习讨论,对无线通信系统设备的组成和无线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展开介绍。 1.2本文的主要内容 CBTC系统(基于无线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含ATS系统、MSS系统、连锁系统、ATP/ATO系统、计轴系统、电源系统、DCS系统。本文主要针对DCS系统对无线系统进行介绍。 图1-1 CBTC系统

移动(无线)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移动(无线)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移动(无线)通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他包括电源、交换、基站等多个专业。所以,移动(无线)通信施工除遵循以上各专业安全操作规范外,还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健康,持证上岗。 2、施工用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3、登高作业时,如发现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解决后方可作业。 4、施工人员要统一着装工作服,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天线吊装现场(包括室内楼房吊装)要设置醒目的安全作业警示区域,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5、吊装天线前应先勘查现场,制定吊装方案;天线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和职责,由专人统一指挥,吊装现场必须避开电力线等障碍物。 6、吊装前应检查吊装工具的可靠性,起吊天线时,应使天线与铁塔或楼房保持安全距离,不可大幅度摆动;向建筑物的楼顶吊装时,起吊的钢丝绳不得摩擦楼体。 7、天线挂架强度、水平支撑杆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用的包箍必须安装双螺母,加固螺栓必须由上往下穿;如需另加镀锌角钢固定时,不得在天线塔角钢上钻孔或电焊。 8、馈线弯曲时应圆滑,其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馈线进入机房内时应略高于室外或做滴水弯,不得使雨水延馈线流进机房;馈线进洞口处必须密封和做好防水处理。 9、馈线进入机房前,必须至少有三处以上的防雷接地点;馈线进入机房后必须安装避雷器。 10、上塔作业时,应根据场地、设备条件以及施工人员、施工季节编制登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1、铁塔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好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安全带和安全帽;攀登铁塔时,

汽车线束装配线平衡问题优化与仿真

汽车线束装配线平衡问题优化与仿真 发表时间:2018-09-17T11:05:18.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赵强 [导读] 摘要:装配线是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制造系统。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装配线是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制造系统。在装配线生产的模式下,装配线的平衡问题一直是装配线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提升装配线的平衡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线的整体效率和减少工序间在制品数量,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线束装配线平衡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关键字:汽车;线束;平衡;优化 在汽车装配线上,为了方便各零部件接线,以及保护绝缘层不易损坏,汽车上都将不同规格、不同工作用途的导线包扎成束,称为电子线束,简称线束。汽车线束由电线、接插件和传感器以及其他器件组成。在进行线束装配时要注意装配线平衡的问题,所谓的平衡问题就是指要在满足一定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减少工作站闲置和超载的时间。汽车线束预装配线平衡问题实质是组合优化问题,产品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技术决定的作业子任务之间先后关系的多种变化,使平衡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汽车线束装配流程及特点汽车分析入手,对如何优化汽车线束装配流程及特点汽车提出了几点思考。 1汽车线束装配流程及特点汽车 线束生产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压接,其中包括全自动压接和半自动压接两种形式。第二部分是装配。装配工艺也可以分成两种,首先介绍的是预装工艺。在汽车线束装配前需要将其分成子线束,子线束的个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所谓的预装就是指对子线束进行装配。在进行预装时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要考虑零件的存放问题、子线束的运输问题等。 其次,介绍的是总装工艺。在进行总装时大多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在进行总装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要将布线图板提前准备好,布线图板上应包括各种类型的模块。然后再根据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在完成线束装配工作以后要进行质量检测,只有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包装入箱。 目前,汽车线束装配线的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在装配过程中必须要投入较大的劳动力,大部分的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线束装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波动。 汽车线束装配时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的生产节拍内没有完成装配任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装配效率,同时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停止装配进行应急处理或者增加劳动力。但无论采取何种解决措施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从而增大汽车线束装配的成本。因此,必须要进行汽车线束装配工艺研究,提高汽车线束装配的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完成装配任务。 2线束预装配工艺平衡数学模型 对于复杂总装线的预装部分———KITs,其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缩小版的总装配线,上一工位的工人完成任务后,将KITs滑板推到下一个工位,因此合理地将工作任务分配到各工位(即单工作站),可有效平衡各工位操作工的任务执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装配线平衡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保证生产节拍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工作站,以降低成本;在工作站个数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生产节拍。 由于汽车线束的装配为劳动密集型工作,在装配线上,一般情况是每个工作站配置一名操作工人,若要节约人力资源的成本,则装配线上的工作站数量越少越好。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这样做可以减少操作工人的数量,提高劳动率,对于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文中考虑将KITs内的平衡问题归为第一类装配线平衡问题。 汽车线束预装配工艺的第一类平衡问题的数学描述为:已知汽车线束预装配线的节拍C,以最小化装配线的工作站数n为优化目标,求解作业子任务与工作站的分配关系。数学模型如下: 已知: (1)生产节拍:C; (2)作业子任务集合:I={Ii |i=1,2,…,k}; (3)各元素的操作时间集合:T={Ti |i=1,2,…,k}; (4)可用工作站集合:J={Ji |i=1,2,…,n}; (5)作业子任务集合的优先作业子任务集合:Pi ={Ir |Ir∈I}; (6)两个布尔变量: 求解: 工作站数量n 优化目标: 通过均衡装配线的负荷,使分配到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趋于相同,最小化工作站数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即:

整车总装工艺的认识(1)

整车总装工艺的认识 汽车的总装配是整个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是由总装配来保证的。因为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所有零件的加工质量都合格也难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反之,若零件加工的质量不够高,却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装配方法,使产品质量合格。由于汽车总装配所花费的劳动量很大、占用时间多、占用场地大,其对整车生产任务的完成、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与资金周转、市场营销等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汽车整车的总装配工作。 1、总装配的主要工作内容 1.1物流系统准备:(1)组织进外协件、外购件。(2)必要的物资储备。 1.2制定生产计划进度 1.3制定装配工艺规程:(1)划分装配单元。(2)制定装配工艺流程。(3)制定调整、检测标准。(4)设计装配中的夹具及工位器具。(5)通过调试确定保证精度的装配方法。 1.4装配的工作内容1)清洗、点件:进人装配的零件必须先进行清洗,以去除在制造、贮存、运输过程中所粘附的油脂、污物、切屑、灰尘等。相关部件、总成在运转磨合后也应清洗。清洗对于保证和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2)平衡处理:运转机件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那些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对其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旋转体机件的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对于盘状旋转体零件,如皮带轮、飞轮等,通常只进行静平衡;对于长度大的旋转机件,如曲轴、传动轴等,必须进行动平衡。3)过盈连接:对于过盈连接件,在装配前应保持配合表面的清浩。常用的过盈连接装配方法有压人法和热胀法两种。压人法系在常温条件下以一定压力压人配合,会把配合表面微观不平度挤平,影响过盈量。压人法适用于过盈量不大和要求不高的场合。重要的、精密的机械以及过盈量较大的连接处常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即采用加热孔件或冷缩轴件的办法,使得缩小过盈量或达到有间隙后再进行装配。4)螺纹连接:在汽车结构中广泛采用螺纹连接,对螺纹连接的要求是:(1)螺栓杆部不产生弯曲变形,螺栓头部、螺母底面与被连接件接触良好。(2)被连接件应均匀受压,互相紧密贴合,连接牢固。(3)根据被连接件的形状,螺栓的分布情况,应按一定顺序逐次(一般为2~3次)拧紧螺母。螺纹连接的质量对装配质量影响很大。如拧紧的次序不对,施力不均会使零件发生变形,降低装配精度,并会造成漏油、漏水、漏气等。运转机件上的螺纹连接,若拧紧力达不到规定值,就会松动,影响装配质量,严重时会造成事故。因此,对于重要的螺纹连接,必须规定拧紧力的大小。 1.5校正所谓校正,是指各零部件本身或相互之间位置的找正及相应的调整工作。这也是装配工作内容之一。除上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外,部件或总成乃至整车装配中和装配后的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也属于装配工作,应予以合理安排。 2、汽车总装配工艺过程汽车总装配是将各种汽车零、部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进行组合、调试、最终形成可以行驶的汽车产品的过程。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装配、调整、路试、装箱、重修、入库等环节。 2.1装配工艺过程 1)装配: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将各种汽车零、部件进行组合形成整车。同时,对于需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对冷却系统加注冷却液,基本上达到组合后的汽车可以行驶的过程。2)调整:通过调整来消除装配中暴露的质量问题,使整机、整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3)路试:调整合格的汽车需经过3-5km的路面行车试验,进行实际运行情况下的各种试验并发现所暴露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消除。4)装箱:经过路试合格的汽车装配车箱,完成汽车的最终装配。5)重修:若调整和路试中暴露出质量问题,又不能在其各自的节奏时间内消除,就需要进行重修。所谓重修,并不是采用特殊技术措施对有质量问题的零、部件进行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引导案例】 目前,在新建地铁信号系统的方案选择上,采用CBTC无线AP (无线接入点)接入方式的线路已越来越多。采用AP接入,具有成本较低、通信带宽高、可部 分使用商用设备、安装调试方案灵活和施工时间短等优点。现在我国在建或改 造的地铁线路中,采用无线AP接入的有北京地铁4号线、l0号线和深圳地铁2号 线等。欧洲ETCS计划,为了实现欧洲铁路互联互通,车载设备采用ETCS总线, 可以灵活地支持与各种传统设备及E TCS车载设备的通信;传输设备有欧洲应答器和欧洲环路,即数据传输速率为565kb/s的磁应答器和采用漏泄电缆的环路; 欧洲无线也在进行工程实施。ERTMS系统是为了适应欧洲铁路互联互通的目的,它集联锁、列控和运行管理于一体。西班牙的马德里—巴塞罗拿线采用该系统,列控系统符合欧洲铁路统一标准ETCS二级标准,速度监控方式采用一次连续速 度曲线控制模式(又称目标距离一次制动模式曲线方式),列车占用靠UM2000 轨道电路,列车定位靠欧洲应答器,车与地双向传输靠无线数传。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l)是一种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列车控制系统。相对于固定闭塞而言又把它称为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是目前线路能力利用 效率更高的列车闭塞方式。与固定闭塞方式相比,移动闭塞相当于将区间分成 了无数个细小的、连续的闭塞分区,它使得列车间的安全信息传递得更为频繁、及时和详细。因为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比固定闭塞更优地确定列车的位置和传输 列车信息,所以移动闭塞系统可以根据列车的动态运行确定更小的列车间隔。 同样,取消固定闭塞所需的轨道设备也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并且利用列车和路 边设备的传输信息通道也可以传输与列车实时运行有关的操纵信息,以提高管 理能力和诊断故障设备。因此,采用移动闭塞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铁路的需要。 典型的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的结构框图如图5-1所示。由图可

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

浅谈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 摘要: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无线技术的应用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威胁。本文从分析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威胁出发,讨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几种安全保密技术,可以更好的保证用户和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无线通信;安全性;lte 安全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ireless technology has come into our life, brings a lot of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but it also faces some inevitable security threa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curity threat sets out, discussed several kin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an better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users and network. key 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curity; lte securit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e9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上的进步。在无线通讯技术的方面也得到了一个飞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一个时代。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资料讲解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 定设备

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 一般规定 16.1.1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 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 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 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 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检修计划表。按计划进行维修、添乘,及早发现问题,减少障碍的发生。

无线通信系统安全需求

1系统安全要求 1.1安全标准 卖方必须遵照以下国际标准(最近版)的规定及要求: EN50126 “Railway applications –The specif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 (RAMS) EN50128:“Railway Applications –Communications, signa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 Software for railway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s” EN50129:“Railway Applications –Communications, signa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 Safety related electronic systems for signaling” 1.2隐患分析(Hazard Analysis)及隐患登记册(Hazard Log) 1.2.1 隐患分析是针对系统的潜在隐患进行系统的分析、在工程项目的适当阶段应用的一种安全分析技术,开展隐患分析的目的是作出优化系统安全的变更。 1.2.2 设计过程中,卖方需参照买方提供的主隐患清单(附件2)开展初步隐患分析、系统/子系统隐患分析、接口隐患分析及操作和支持隐患分析。卖方须将各个隐患分析的结果纳入隐患登记册,提交买方审查,并定期更新。 (a) 初步隐患分析:在项目早期、系统设计开始前开展的隐患分析,用以识别系统可能涉及和需要控制的潜在隐患,并引出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执行的措施以消除或减轻相关隐患。 (b) 系统/子系统隐患分析:其目的是识别和分析与子系统和部件设计相关的潜在隐患,包括与子系统架构、部件失效、人因错误等相关的隐患,并引出相应的隐患消除或减轻措施。 (c) 接口隐患分析:通过识别和分析与系统、子系统内部以及外部接口相关的潜在隐患,引出系统和相关接口系统需要执行的隐患消除或减轻措施。 (d) 操作和支持隐患分析:通过识别和分析在系统/设备的制造、安装、测试、运输、储存、培训、运营和维修等过程中与人员和程序相关的潜在隐患,并引出需要执行的隐患消除或减轻措施。 1.2.3 隐患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S)

汽车总装组装试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底盘系统的是( D )。 A 、转向系 B 、传动系 C 、行驶系 D 、 车身 2、以下部位在涂装车间喷漆过程中需要遮蔽 的点( C )。 A 、漏液孔 B 、普通螺栓连接孔 C 、搭铁螺 栓安装孔 D 、工艺孔 3、车轮装配的合适的高度一般为前驱动螺母 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A ) A 、0.9~1.1米 B 、0.3~0.7米 C 、1.2~ 4A 、5、A 6A 7A 、8A C 9A 、3/4 10、总装生产线主要工艺工段有( ABCD ) A 、内饰一 B 、底盘 C 、内饰二 D 、调整 及检测 11、线束插头插接原则有( ABC ) A 、一插 B 、二响 C 、三拔 D 、敲击 12、下列哪些零部件与整车颜色配置信息相 关( ABCD ) A 、前保险杠 B 、侧裙护板 C 、外后视镜 D 、防擦条 13、装配过程中需要与车身保持一致的VIN 码标识主要有( ABCD ) A 、仪表台小铭牌VIN 码 B 、整车铭牌VIN 码 C 、随车卡VIN 码 D 、配置表VIN 码 14、以下可列入总装关键工序的有 ( ABC ) A 、驱动螺母紧固 B 、四轮定位 C 、转毂 试验 D 、门护板紧固 15、装配检验主要包含(ABC ) A 、自检 B 、互检 C 、专检 D 、检验员检 查 尾气分析仪测量的主要项目是水、CO 、NOX 、 HC 等。 4、工艺文件编制时必须遵从的三大原则是: 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 5、汽车主要由车身、发动机、底盘、电器设 备 四部分组成。 6、螺栓紧固的连接特性可分为: 硬连接 、 软连接 、中性连接 。 7、关键特性的标记为 ☆ ;重要特性的 标记为 ★ 。 8、燃油密封性测试设备是对整车燃油系统的 密封性 和畅通性 的检测。 9、总装专业的APQP 文件包括过程流程图 、 过程FMEA 、控制计划 等; 10、总装车间助力机械手一般使用在 车轮 座椅、蓄电池、仪表板、车门拆装、前端模 块、备胎等装配过程中 三、简答题 1、汽车装配的概念? 答:汽车装配是汽车全部制造工艺过程的 最终环节,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千万计的 各类零件按规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总成 ,确认其是否合 . 总装编写的工艺文件主要 、《过程FMEA 》、《控 、《总装装配顺序 、《返工返修作 、《检验作业 、《工装明细表》、《生 、《生产辅助材 存在很多影响产品质量 。 2.静态扭矩测量:紧固后用扭矩扳手测量。 5、新车型生产线通过性分析时,应重点分析 的总装机械化和加注/检测类设备有哪些? 答:1.机械化设备需重点分析的有:涂总 摩擦线台车、宽推板、升降机、吊具、双边 板式链、动力总成分装线、安全网、后轴分 装线等;2.加注/检测类设备重点分析的有: 风挡玻璃涂胶机、后轴拧紧机、发动机/变速 箱油加注机、轮胎拧紧机、氮气预抽真空、 空调液加注机、通气密封性检测设备、制动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 16.1 一般规定 16.1.1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用于列车调度员、司机、车站值班员、车辆乘务员之间的通话联系,并实现数据传送功能。 16.1.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固定设备(以下简称无线列调固定设备)包括车站设备、调度总机、网管及监测设备等。其中车站设备由车站电台、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等组成。 16.2 设备管理 16.2.1无线列调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管理分界如下: (1)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车站数据接收解码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2)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与CTC/TDCS车站设备维护分界:调度命令车站转接器至CTC/TDCS车站设备接线端子(不含)由通信部门负责。 (3)其它维护分界,由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16.2.2无线列调固定设备电源应具有交、直流自动转换功能,配置免维护备用电池,电池容量应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有条件的中间站,车站电台应由中间站高频开关电源柜供电。 16.2.3 维护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以下仪表、工器具: 场强测试系统、便携式场强仪、频谱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直放站综合测试仪、中继器测试仪、功率计、天馈测试仪、光源、光功率计、调监模拟器、电池容量测试仪、电子经纬仪、交、直流稳压电源、望远镜。 16.2.4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1)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资料; (2)无线列调系统图; (3)无线列调场强覆盖示意图; (4) 设备台帐(含设备型号、规格、软硬件版本、生产厂家、开通时间等); (5)设备技术资料(设备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等); (6)仪器仪表使用说明书; (7)应急预案。 16.3设备维护 16.3.1 设备维护单位应根据本维护规则制定相应的维护作业指导书、维护管理制度,编制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介绍

目录 CONTENTS 新能源汽车概论纯电动汽车初探纯电动汽车部件介绍123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广义定义 广义新能源汽车,又称代用燃料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电动汽车这类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也包括混合动 力电动车、乙醇汽油汽车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车。 狭义定义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规定:新能 源汽车是指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 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 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 目前存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包括在广义概念里,具体分为六大类: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醇醚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

环保 无污染噪音小 结构简单 使用维修方便 能源效率高 多样化 用车成本低 可使用低价电简单省钱 96%40% 高效

19世纪中期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 20世纪70年代 第二个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的石 油危机,使人们重 新审视纯电动汽车 受到资本的推动, 在那十几年里,电 动汽车的驱动技术 有了较大的发展。 20世纪初期 电动汽车的第一个 黄金时代:蒸汽汽 车占40%,电动汽 车占38%,内燃机 汽车只占22%。 20世纪90年代 由于电池技术发展 滞后,汽车制造商 在市场压力下,开 始研发混合动力汽 车,以克服电池和 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21世纪初期 电动汽车里程碑: 2008年特斯拉电动 汽车交付客户,这 是第一辆合法生产 的锂离子电池的全 电动汽车,也是全 球首辆一次充满电 行驶320公里以上 的全电动汽车。

汽车总装工艺守则

总装通用工艺守则 编制: 校对: 审定: 标准: 批准: 总装通用工艺守则 1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 本守则适用于 本守则由工艺科负责编制、更改并监督执行,其它部门不准随意更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QC/T 518-2007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规范 3 基本要求: 3.1操作员工在上岗前应经过工艺、安全、实际操作等培训,对于特殊的工作岗位应进行 专门的技能培训和应有上岗资格证书(驾驶证、叉车证、电工证等)。 3.2了解TX4乘用车的基本车型型号和相关配置等。 3.3 了解装配过程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保养如: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内六角扳手、螺 钉旋具、锤子、扭力扳手、风动工具(使用气压0.49-0.63MPa)及专用工具等。 4 装配过程: 一个完整的装配过程包括装配前的准备、装配及装配后调整、检查、试验三个阶段。 4.1 装前准备 4.1.1 工艺准备 要求:能读懂本岗位工序汽车装调工艺卡和作业指导书;能读懂本岗位工序的工艺附图;能读懂汽车零部件及标准件的编号。 4.1.2 技术准备 要求:操作者(操作者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具备一定的装配能力和技巧后方可正式

上岗。例如一般情况下,M6及以下螺栓或自攻螺钉能用风动工具直接打进,打进的过程中不能损伤螺栓或螺母的螺纹,而且能控制到一定的力度(若装配工艺中有相关要求时则按工艺执行),不能打不紧或过紧甚至将螺栓、零部件表面损坏。 4.1.3 工具/工装设备准备 要求:①能选用本岗位工序所用工具,特别是风动工具,风动工具的选择应根据紧固螺纹直径的大小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风动工具型号,不能小马拉大车(扭矩值满足不了要求还会加大风动工具的磨损,减少使用寿命),也不能大马拉小车(易造成螺栓折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②在多种产品混流装配时,能根据装配要求选用、调整工具(特别是扭力扳手的使用、调整)和工装; ③具有操作所使用设备的能力;具备熟练操作本工位设备的技能并保证跟上生产节拍,保证产品质量。 ④能对本岗位设备进行点检和日常维护保养。 4.1.4 零件准备: 装配前要认真检查所装零部件、紧固件及总成,有质量问题、破损、锈蚀、变形、老化的零部件及紧固件不能装配(应进行隔离)。 4.1.5 装配之前保持四洁 要求:①场地清洁:无杂物、油污; ②压缩空气清洁:空气中无水分或过量的油雾; ③零件(总成)清洁:表面没有包装物、灰尘或油污; ④手套清洁:保证不会因为手套的不洁污染零部件的表面。 4.2装配: 4.2.1 按工艺工序装配:当车身或移工车进入本工位区域后开始装配,不准越工位装配,更不准影响上道工序人员的装配; 4.2.2 装配前的要求: ①一般情况下尽可能的直接进行装配。如果条件不允许,需将零件(总成)移动位置时,要轻拿轻放,不准造成磕碰划伤; ②如需进入车身内装配,应该准备垫子。垫子放在操作者与车身接触之间,防止划伤或污染车身;如需与车身外表面接触装配,应检查车衣是否粘贴悬挂良 好,应将车衣粘挂好了之后再进行装配。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railway radio train dispatch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铁路运输调度为目的,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完成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或列车与列车之间通信的系统。简称无线列调。这是一种铁路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是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包括调度所设备、沿线地面设备、移动电台设备、传输设备。 调度所设备包括调度总机、调度控制台、录音机以及监控总机等部分,供调度员与机车司机、车站值班员进行通话,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沿线地面设备包括与传输设备相连的控制转接部分、收信机、发信机、双工器、传 输线和天线,以及调度分机等设备。 移动电台设备装载于运行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机车电台和车长电台。 传输设备用于把调度设备和沿线各地面固定电台连接起来,为信息传输提供音频通 道。 制式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为A,B,C 3种制式,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除个别呼叫采用数字编码外,其他呼叫信令均为模拟信令方式。为了解决弱场强区段通信问题,采用异频无线中继器。为了解决隧道中通信问题,采用150 MHz或450 MHz 频段漏泄 同轴电缆。 A制式系统适用于装设有调度集中设备的铁路干线,以调度员直接指挥司机为主的作业方式调度区间。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基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基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基站电台按场强覆盖合理设置,并具有跟踪功能以保证通信连续。调度员可以个别呼叫指定的司机,也能够识别司机的呼叫,还能够向调度区间内所有的机车司机发出呼叫(全呼)。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除了话音通信外,还可以传输数据和指令,并能在调度所内打印和显示,以便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调度所设备应能对各基站电台进行集中监测和检测。在紧急情况下, 机车司机可以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 B制式系统适用于繁忙的铁路干线,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方式,也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电台与移动电台间的通信使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电台的通信采用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B系统应该优先满足调度员与司机间的通信。调度员呼叫司机时,先选呼运行列车最近的车站电台(选站),再呼叫该电台覆盖区内的所有机车电台(组呼),然后用话音叫出所有通话的司机,下达调度命令。调度员也可以通过各个车站电台呼叫调度区间内的所有司机(全呼)。机车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车站值班员可以通过车站电台与其覆盖区内的司机、运转车长进行通话。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以通过车站电台进行通话。在同一车站电台覆盖区内,司机与司机、车长与车长、司机与车长之间也可以进行单工通话,异频单工的通话则需要经车站电台转接。 B系统也可以经调度员人工转接进入铁路公务电话网。 C制式系统适用于以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业务为主的一般铁路线路和支线上,车站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安全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物理层安全的安全通信由于无线媒质的开放性与广播性,使得恶意用户可以截获在无线媒介中传送的信息,从而对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挑战。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物理层的安全着眼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利用无线通信理论、信息处理、随机处理、博弈论及信息论等领域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物理层通信进行了适当的设计,提高或增进网络的安全性能。 基于物理层的安全方法一般利用了无线媒质的特征,比如信道衰落、信号干扰、多节点合作以及多维信息发送等。基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安全问题是当前无线通信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文献中已经有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无线通信中的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主要从信息论的角度研究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力图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针对无线广播信道经历瑞利衰落的情形,分析了全双工系统的安全性能,理论推导出了非零安全容量和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解。 理论分析结果以及仿真结果都表明,如果具有全双工功能的接收机在接收信号的同时可以发送一个辅助的人工噪声,那么与仅发送端发送人工噪声的情形相比,系统的安全等级可以得到提高。即便对于窃听节点距离信息源非常近,合法接收机距离信息源较远的情形,依然可以达到安全传输的效果。 2.针对蜂窝通信系统,论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保护节点提高安全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部署一些保护节点来防止窃听者截获合法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送的信息。 这些保护节点专门发送额外的人工噪声来使窃听信道的质量恶化。论文中同

时考虑了上行通信和下行通信的情形。 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蜂窝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3.为了改善中继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次优干扰方案。 在此方案中,信噪比最好的中继节点转发信息,信噪比最差的中继节点发送干扰信号,并且仅当这两个信道满足一定条件时发送机密信息,否则发送普通信息。仿真结果表明,由于机密信息仅在对合法接收机有利的情形下传输,这使得窃听者获取发送信息的难度加大,从而使系统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4.为了改善点到点双向通信中信息被截获的概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编码的安全传输方案。在此方案中,随机线性编码的生成多项式由接收方控制,编码的构造方式使得窃听者除非完整截获双向通信的所有数据,否则无法破解发送端发送的任何一个数据包。 因此,通过加长编码长度,或者降低发送功率,就可以使窃听者破解机密消息的截获概率变得非常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