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创新人才,以人为本

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满足学习者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而产生的,可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也将是围绕这个主要目的出发的。

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各说纷纭,大家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个: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

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 (祝智庭)

3.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南国农)

4.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杨晓宏)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不同的学者对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表述不同,但是同样都提到了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信息

化的目的是将教育从封闭、集权化的体系中拓展出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的无时空、主体限制优势,获得更优的个性化发展服务,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品质,实现人人、时时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教育理想,这正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决策的根本目标和意义所在。[5]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

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6]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最核心的应该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应用信息技术的主体,创新人才是教育领域的支撑,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所以,教育信息化的最核心的目的就应该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南国农先生曾对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做了界定,这

也成为了创新人才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7]南先生为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线索,现在的被培养者应该是将来的培养者、教育者、管理者,所以,应该用最先进的培养方案来训练和指导待培养人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8]

1.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2.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3.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中同样也提到了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

才的培养。这更说明了,创新人才是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为了实现国家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教育信息化应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它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9]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同样,创新人才也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支撑,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也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考虑,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所以此处的以人为本更确切的说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为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核心价值(Core values)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那么教育信息化中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呢?马德四说过,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是物, 而是关注人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基础性形态提

供了物质基础和技能基础, 结构性形态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者都

应该围绕成就数字化之人而展开。[9]这就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问题了,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此类创新人才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要成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这类创新人才不仅是教育信息

化培养的重点,也是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而做出贡献的一类人。

总结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那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应该也是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同时创新人才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支撑,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思考就应该是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创新人才的特征出发,设计开发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培养出合格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去努力实现。相信教育信息化会完成的更好,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会愈来愈快。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3- 86.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 (11).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4]秦如祥.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J].理论探索,2004 (3):63-64.

[5]林君芬.信息化教育服务联盟及其系统学特征[J].教育信息化,2010(5):32-37.

[6][8]杨晓宏.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要素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06(4):34-37.

[7]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9]郭宇刚.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113-114.

[10]马德四,蒋鸣和.试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形态[J].教育发展研究,2007(3):72-74.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杨现民)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杨现民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 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

最新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网络核心课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9年春期电大把该课程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七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最终成绩=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形考任务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目1 摩尔(Moore)定律提示:在1970至2000年的30年间,微处理器芯片大约每()个月集成度翻番,处理能力提高一 倍,体积和价格减半。 选择一项: A. 36 B. 12 C. 18 D. 30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目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 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而与半导体材料紧密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 的基础。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计算机技术 B. 传感技术 C. 通信技术 D. 仿真技术 E. 控制技术 题目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等特点或趋势。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网络化 B. 智能化 C. 小型化 D. 数字化 E. 系统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 ^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1 近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教育信息化培训,我对教育信息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哪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细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了解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规范和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特开展本次调查。 基本信息(加盖公章): 学校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县(市)、区(直属):____________ 学校性质:A幼儿园B小学C初中D高中E完中F职业学校 学校类别:A 城镇学校 B 农村学校 联系人姓名: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 所在部门:职务:________ 在校学生数量____________人班级数量个在职教师数量__________人 计算机总量:____________ 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含专职网管):________ 人 学校资源库总量____________GB 一、基础设施 1.学校拥有以下教室数量 计算机教室(机房)个 多媒体教室个 多媒体网络教室个 数字化阅览室个 数字探究实验室个 仿真实训实验室个 教师信息化备课室(配备多台可上网计算机、一套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设备)个 录播教室(支持网络实时直播和录像)个 微格教室个 数字校园广播系统:A有B无 校园数字电视台系统:A有B无 配备双向传输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会议室有_____个 其他信息化特色场所个,请注明: 2.学校拥有以下设备数量 计算机总量:________台 其中台式机______台、笔记本电脑______台 学生专用计算机台,生机比 教师专用计算机台,师机比 服务器个

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以高等教育为例,尽管实行了高校扩大招生的政策,但高校入学率仅接近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不了大学的课堂。与此同时,高校扩招使得许多高校的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人满为患。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此同时,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其一,城乡之间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少数直辖市、特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其二,地区之间分布不均。教育资源过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其三,即使在同一城市,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教育资源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高水平师资被极少 数重点学校垄断,多数学生得不到名校老师的指点和教导。 为什么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全社会,网上的优秀课件数量为何匮乏,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之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优秀教师、高质量课件目前大多被锁定在狭小的院校围墙内,可以说是在“羊肠小道上传递,在农贸市场上交换”。其传递和交换的手段不仅单一,而且比较低级和落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客观上要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换和传递突破狭小封闭的空间,摆脱落后的方式,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流畅传递、自由共享的“现代商城”。而这样的“现代商城” 只能依托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来搭建。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社会共享,首先需要搭建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传送平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让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三个特点要求这个网络平台覆盖全国,具有高带宽、高速率而且安全可靠。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截至目前,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创新人才,以人为本 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满足学习者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而产生的,可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也将是围绕这个主要目的出发的。 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各说纷纭,大家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个: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 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 (祝智庭) 3.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南国农) 4.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杨晓宏)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教育信息化行业简析

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简析 一、概述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正在深刻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但是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不像对于大众生活的影响那么快速和彻底,是渐进式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1、教育作为关系到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等思想层面建设的重要环节,传递的内容要严格控制 和筛选,与互联网的开放式信息传播方式不一致; 2、教育作为公民普遍享受的义务,提供的方式要兼顾所有国民,信息化要考虑到不同地区 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普及程度的差异。 所以,教育的信息化战略,总体上是处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步伐中。某些特定领域之间以及某些地区之间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有所差异,大体上呈现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课堂外高于课堂内,学习周边高于学习中的状态。 由于教育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各领域需求差别较大,所以下面着重分析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市场。 二、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市场细分 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市场有以下细分市场: (一)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目前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细分市场,主要产品包括: 1、付费短信产品:如中国移动校讯通、中国电信、联通的家校通、翼校通等产品; 2、免费大众即时通讯类互联网产品: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 家校沟通市场分析: 运营商提供的付费短信产品是运营商短信通道+计费通道+使用平台+代理商推广渠道的结合体。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大多数用户之间还依赖短信来进行互动交流的阶段,这类产品很好的满足了家校之间互动沟通的用户需求,运营商也依靠对于短信通道的垄断在用户规模和收入上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中国移动又依靠占绝对优势的用户规模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部分省份,付费短信产品的渗透率达到了目标用户的90%,这个业务也成为了大部分省份运营商行业信息化产品和收入的主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

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从20 世纪90年代在硬件落后、软件缺乏的情况下,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日前,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含港澳台),主要体现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的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建成2万km高速传输网,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100所高校的校园网与其接入回!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平台.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经费、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面对新世纪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激烈竞争,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在竞争中尾大难掉,势必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多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看准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力度,扬长补短,笃学慎用,大胆创新,就能转弱为强,化腐朽为神奇,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差异比较大.数据中还显示了教育信息化投资与建设成果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增互长的内在联系,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整体的投入,又要明自∶不是投入了资金和拥有了硬件就意味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大功告成.其实我国在教育信息技术上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如我国教育科研网在2000 年到2001 年之间提速,仅仪其中的主干网就耗资 2.2 亿元.但资金流向不尽合理,宝贵的资金未用到"刀口"上,造成了资金的投入与在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极不相称的局而.所有这些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造成的;另一方向则是投资时缺乏结合性的长远考虑.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在硬件投资过程中要认真面对的人问题 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果本着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精神,教育部教育管 理信息中心主办的"2004'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于2004年8月5日开始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降重举行,历时了3天.此次会议的召开积极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及时全面回顾、总结和推广了前一阶段国家及各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认真交流了当前国内外最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深入研讨了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所而临的挑战、问题及解决思路.论坛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归结起来主要有6 个方面的重大突破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2)教育软件建设硕果累累; 3)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化人才; 5)教育信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6)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1.3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开发者对教育信息化理解的不断加深,未来的教育资源建设将会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将向普及化、专业化、地方化、个性化4个方向发展然而在技术发展与运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却出现了以下8大误区∶ 1)瓶颈现象.什么是瓶颈现象呢?好比有很多水在一个瓶子里面,但是由于瓶颈太小,水无法倒出来,造成了守着水却无水喝的尴尬场面.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有在信息大量的流通共享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才能将教育推动起来;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却出现信息进出阻滞的严重现象.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束缚,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对策近几年,随着“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数字校园”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建设,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变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越加式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的增强了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难曲折的过程。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互联网+的运用,以及智慧校园的规划,使部分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配套达标,为这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完全具备教育信息化装备能力,部分达标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是需要加强提升。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存在问题

(一)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各校逐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购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电子白板、录像机、电视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部分学校也建设了微机室。扫视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状况依旧普遍。当我们还在认真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学习课件制作,以便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可以每堂课坐在教室对着大屏幕上生动有趣的课件进行学习了;当我们也有了“班班通”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人手一台平板,随时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畅谈了;当我们也有六大功能室,可以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音乐课可以听到钢琴声、放学后可以去图书室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城里孩子的学校叫智慧校园了……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农村学校配件配置始终属于跟进状态。 另外实验室不达标,按照标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要配备理化生与小学科学实验室,但许多学校都不达标,有的学校连教室都不够,只好占用了本来就稀少的实验室,而更多的是实验室不规范,徒有其名,挂了个牌子而已。加之一些教学仪器太落后了,实验药品缺乏,造成达不到当前的实验教学要求。 (二)教育装备金费投入不足。 虽然市财政与区财政、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但实际情况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购买教育技术装备上。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翻转课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部分资料系转载) 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络为学习化社会和教育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教育同传统的单媒体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实现交互式的交流过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科目师资和适当的学习方式与进度。据悉,发达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2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结构体系的影响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是Internet伸入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结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学校”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育对象无限扩大,知识交流与更新能够随时实现,教育的对象将涵盖社会全体成员,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信息技术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新的增长点,有力改变着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四是网络技术将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IT教育发展的前景 ------中国IT教育市场盗版严重。在中国几亿农民、两亿工人、数千万下岗人员的现实国情下,中国政府一夜之间不可能倾其所有、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国家机关全部“正版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懂计算机的“机盲”就是新“文盲”,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由于国力有限,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偏低。中国千千万万的国家机关尚且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就更不可能依靠财政拨款实现软件“正版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育机构在原软件条例内所享有的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合理使用软件的权利完全撤销,让中国的所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面临这样的窘境: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守法者,立即关闭所有的教学用计算机房,停止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违法者,冒着随时可能被起诉侵权的危险,继续向莘莘学子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以使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能够跟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 (很明显,很多人都因为微软公司打算对国内教育市场进行正版收费而跑到支持linux的行列中,但这也是国内软件市场的一个难题,优秀的软件由于提高价格或者打击盗版

教育信息化含义

教育信息化含义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未来的教育云平台,将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等跨平台使用并且支持移动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 二是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定义有五个特点:一是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以克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盲目性,规划和组织的主体应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二是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现代化;三是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范围——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四是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

浅谈对教学信息化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教学信息化”的几点认识 甄圣奎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扑面而来,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总 的来看,课程改革必然要落脚于课堂教学改革,即解放课堂,解放学生,同时解放教师。本文 就从课堂教学形式——教学信息化处理这一角度谈谈对课改的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教学信息化建构主义 当今社会已快速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已取代物质资源和能源一跃成为更重要且更具价值的社会资源。全社会对信息资源的认识有了空前的提高,对信息的获取、传播、加工等技术层面有着空前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各行各业无不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力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教育界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即教学信息化。本人认为教学信息化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下面就这个话题谈一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所谓信息技术指的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故通常又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是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社会背景是信息成为支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资源,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接收等技术有了空前的需求。这种需求伴随着社会资源分配的巨大变革,因此,信息技术通常又与信息产业革命、教育教学改革等命题相关联。 信息化教学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学就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尝试,并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环节紧密、有机的整合,实现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方法、理念、模式有效转变,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身心发展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信息化的优点。 教学信息化理论解决了很多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很多创新的空间,具体有以下几点表现。 1、教学信息化有利于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把握。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角色。所以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的构建至关重要。不同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着不一样的最近发展区,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倾向也有区别。传统的课程资源是“一本教材一个老师一节课一张试卷”。教师年复一年机械地灌输着,学生千篇一律被动地承接着。铺天盖地的“记”、“写”、“背”、“练”。老师累心,学生累身。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情况则大不一样,师生获取课程资源的渠道是畅通和多样的,教学内容也是丰富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将这些资源进行提炼和整合,加工和深化,然后将学生引上路,让学生在探究与合用中携手前进,在前进中积极构建。这种“教师指路,学生前行”的模式彻底改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5674646.html,/doc/50160/196180.html ?信息整理: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215674646.html,/ ?信息来源:慧聪行业研究频道 ?发表时间:2007年11月 6日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03-2006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

2021年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2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4) (1)主要法律法规 (4) (2)主要行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状况 (6) 1、教育行业发展概况 (6) 2、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 (8) 3、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概况 (11) 三、行业价值链结构分析 (13) 1、电信运营商 (14) 2、服务运营商 (14) 3、使用者 (15) 四、行业技术水平、特点及发展趋势 (15) 1、人工智能技术 (16) 2、互动直播技术 (17) 3、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 (19) 五、行业主要壁垒 (20) 1、综合服务能力壁垒 (20) 2、教育资源壁垒 (20) 3、用户规模壁垒 (21)

六、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2) 1、行业经营模式 (22) 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2) (1)周期性 (22) (2)区域性 (23) (3)季节性 (23) 七、行业竞争格局 (24) 1、全通教育 (24) 2、拓维信息 (25) 3、能龙教育 (25) 4、华腾教育 (25) 八、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6) 1、行业发展机遇 (26) (1)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 (26) (2)信息技术的进步 (26) (3)市场需求广阔 (27) 2、行业面临挑战 (27) (1)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7) (2)高素质人力资源稀缺 (28)

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政策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教育信息化行业遵循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同时具有使用软件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服务于教育行业的交融性特点。行业主管部门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地方通信管理局。教育部主要负责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草案等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安全等工作。通信管理局是省级行政区域内通信行业的主管部门,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对区域内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主要法律法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