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探究水的组成

43探究水的组成
43探究水的组成

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

四、教学工具:

做电解水的水电解器,烧碱或硫酸,蓄电池等相关实验用品;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

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早已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再帮助学生归纳出水的几点物理性质。着重指出冰比水轻,水结成冰时体积会膨胀等特性。至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的原因就不必向学生介绍了。

水作为初中化学第一个被研究的化合物,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故应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电解装置及电解过程。探究学习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水的宏观组成,通过对电解产物(被电解的物质只有一种)——两种气体的检验,探究出水是由氢气中的氢元素和氧气中的氧元素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推出水分子的构成,这是本节的难点,应由宏观的两种气体产物的体积比的测定,由表及里,严密分析,推理及得出结论,不要求初中学生弄清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原子个数比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一道例题加以论证:

例:实验证明,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 9g·L-1”、氧气密度为1.429g·L-1”。求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再求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此题的第一问,很容易求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8第二问的解为:设电解产物中,2LH2的原子个数为x,1LO2的原子个数为y。

已知1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16)。

—— = ------ 解得 ------ = -----

由电解产物的原子个数比便可推出水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来。

本节教学要防止学生产生:“水分子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因为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等错误结论。教学时可通过教材中的图示或有关图片、录像,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同种元素的原子两两结合成两种单质分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进而由大量氢气分子聚集成为氢气、大量的氧气分子聚集成为氧气。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阅读课文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阅读和观察实验,探究水的成分.

③复习第三章3.1氧气;阅读第五章氢气,搞清搞清电解水过程. (2)查阅相关信息,了解水的组合及水和氢氧元素的关系.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 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与学互动设计

x .1 y .16 1 8 x

y 2

1

后为什么会将瓶子冻裂?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讲解】1大气压下,纯水的凝固点(冰点)为0℃,沸点为100℃,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因此冰比水轻。水结冰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现象。

【设问】水分子是由什么原子构成的?水由哪些元素组成?怎样证明水的组成?

【展示】介绍水电解器及电解液。【演示】[实验4-5]将电解器下端的两个铂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接通直流电源,引导学生观察两电极上的现象及产生气体的体积,气体少的一管产生约10mL 气体时停止实验。

【提问】接通电源后两极各有什么现象?分别与正极、负极连接的两支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谁多谁少?

【过渡】通电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如何通过实验进行检验?请注意观察。

【演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体积少的气体。使体积较多的气体通过干燥管,在玻璃尖嘴外点燃。【练习】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各空质。

活动3.学生记忆:水的物理性质:

纯水通常为无色、无气味、无味

道的透明液体,1大气压下,凝固

点为0℃,沸点为100℃,4℃时

密度最大,为1g·cm—3。

活动 4.学生观察实验装置。进行

实验时注意观察亮极上气体的体

积,从教师的验证实验中知道气

体是什么。

活动5.学生观察并思考,归纳实

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活动6.学生观察并思考,归纳实

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活动7.学生完成课本个空位的填

写。

活动8. 学生试写文字表达式。

点拨:讲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位的填写。

【提问】由以上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反应?请同学们写出文字表达式

【提问】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关于水的组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

【过渡】我们怎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分析电解水的反应呢?请同学阅读课本图示讨

论回答。,

【讲解】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结合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教学小结。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见以下练习设计活动9.总结实验结论: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

物。

活动10.阅读课文中的图4—16。

试分析微观变化的过程。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点拨: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拓展:简易电解水器

#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知识积累

1.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4度时,水的密度最小

C.物质都是热胀冷缩,所以温度越低,水的体积越减小,结冰后体积更小

D.水和冰混在一起就成了混合物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中溶解有氢气和氧气

3.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少量烧碱或硫酸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D.点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产生蓝色火焰

二.发散思维

4.在101.3kPa时,水的凝固点是————。水的密度最大是————温度是————。

5.图4-6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列问题:

(1)检验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

————————————,现象是————————

————————,证明该气体是————;检验

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

现象是——————,证明该气体是——————。

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与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

体积比是——————————。

(2)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图4-6

(3)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还进一步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

三.能力提高

6.有如下微粒:H、O、H2、O2、H2O按要求回答各问: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2)通电分解水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

(3)水分子分解后生成的新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

(4)当水变成水蒸气时,_________________ 没发生变化。

7.图4—7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图4—7

请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写出你从该图获得的信息(至少写出四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此性质对水中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冰的密度比水的大,将怎样导致水中的生物命运?

八、教学反思: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与水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应充分了解到了水资源重要的同时,也应搞清水的组成, 以便我们更好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所以, 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清楚地认识了水的组成-----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解水,由于同学们的乐于观察和实践精神,同学们把握的很好,但对于氢的认识不够,但不影响大局.在第五章还要继续学习.

◆拓展

一、[实验与活动]

(1)[实验4-5]的水电解器如没有教材中的装置,可用霍夫曼电解器或其他水电解器,所用电源可用蓄电池或用直流电源。电压通常为6—12V。为增大水的导电性,可加些电解液,例如:①5-15%的NaOH 溶液;②1:7—1:5的20-26%的H2SO4溶液。氧、氢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理论值),实际上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原因是多方面的:①两刻度管中水柱压强不等;②溶解度不同,氧气的溶解度为31m1.L-1”,氢气的溶解度为18.2m1.L-1”(20℃,1.01 X105Pa);③氧气与石墨电极或铜电极反应,消耗一些氧气。为使体积测量更准确,可先把水电解一段时间,使电解生成的气体在电解液中溶解至饱和,然后放去两管中的气体,重新调整液面,再开始收集电解产物。

(2)电解水的演示实验改进。除教材上图4—16的装置外,还可以自己设计简便易行的装置供演示或学生实验使用。

用一个大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高8—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用镀铬曲别针伸直一段由塞子上扎出,在瓶塞露头处连接导线,做成电解槽如图1-I。

也可用普通玻璃杯·(或烧杯)作电解槽。把硬导线跟镀铬曲别针用焊锡焊牢,线用塑料管套起来,管口可以用蜡或沥青封住。把做好的电极固定在一块木板上,如图1-Ⅱ,电极的硬导线可以架在玻璃杯(电解槽)的壁上,测气管倒放在木板上。

图1自制电解水装置

用这样的简易装置做电解水的实验,其结果常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不是2:1,一般总是氧气的体积偏小,这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初生的氧气还没从电极上成气泡逸出之前就氧化了电极所致。为了避免电极被氧化,以选用铂或金做电极为理想。但在实验室中做这样以定性为主的半定量实验选择比较不易被氧化的材料做电极也就可以了。镀铬的材料可以用,其他如不锈钢、·废电炉丝等也可以用。

由于在酸性介质中阳极更容易被氧化的缘故,建议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电解液。它的缺点是容易在测气管的液面上产生泡沫,因此要求所用电解装置要充分洁净,氢氧化钠要比较纯净,测气管的直径不要太细。

(3)为设计另一种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案,可引导学生思考[实验4—5]中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的事实,然后据此设计探究方案。

二、知识拓展

1.深水的“颜色”

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所发生的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偏离原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色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五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另外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有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

2.水在4℃时密度最大,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

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如以下的结构式(虚线表示氢键)。O—H...O—H..·O--H

1 1 1

H H H

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20)2和(H20)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0),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 kPa)时水分子多以(H20)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如图2。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图2 水分子间以氢键连接

另外,拆散缔合分子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水有较大的比热容的缘故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 2、认识水的组成; 3、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提问】出示一杯水,你对水的认识有哪些,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水的组成 (板书)4-3 水的组成

思考,提出猜想 创设环境,引入新课 【过渡】在探究水的组成前,我们先认识下氢气的性质。(板书)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观察一瓶氢气,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神舟九号升空使用的燃料是什么? 【讲解】神舟九号升空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那我们现在来研究下氢气燃烧。 【实验演示】现在我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在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呢,我们要先对气体进行验纯,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 【设问】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什么?验纯的操作是怎样的? 【归纳】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进行验纯,方法:先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气体较纯。 【实验演示】现在我就可以对氢气进行点燃实验了,大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火焰呈什么颜色?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怎样验证?写出反应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 水的组成学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氢气的性质,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预习】:(你准备好了吗?) 1.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 2.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氢气的知识并完成下表。 (1)物理性质 3、法国化学家首先确定了水的组成,得出了的结论。 4、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 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 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定义 2、完成下表

3、物质的简单分类 种物质) 物 质纯净物(种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 二、精讲点拨(解疑答惑) (一).水的电解实验: (1)水的导电性,为了,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2)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的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1内的无色气体,木条,证明是; 点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2内的无色气体,火焰呈,证明是。 (4)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论 思考与讨论: (1).由电解水的实验得到结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这种理解对吗?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为什么?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 (1)现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色,放出大量的热。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作燃料的优点:①; ②燃烧产物;③是理想的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

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https://www.360docs.net/doc/1217007400.html,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 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 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自然界中的水,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氢气的性质 提出问题氢气球可以升上天空,还可以燃烧爆炸,为什么呢?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并生成水。(2)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点燃 (3)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3.验纯: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倒立着移近火焰,如发生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氢气中含有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推测水可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

1.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流、酒精灯。 2.实验药品: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3.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向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接通电源。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得更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5.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 课堂讨论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造成数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探究点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提出问题物质按组成元素如何分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分 类 单质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①由同种元素组 成②不能发生分 解反应 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 生分解反应 判断依前提是纯净物, 且只含一种元素 前提是纯净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43探究水的组成

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三、教学难点: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 四、教学工具: 做电解水的水电解器,烧碱或硫酸,蓄电池等相关实验用品;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视频等. 五、教学方法: 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早已有所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再帮助学生归纳出水的几点物理性质。着重指出冰比水轻,水结成冰时体积会膨胀等特性。至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的原因就不必向学生介绍了。 水作为初中化学第一个被研究的化合物,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故应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电解装置及电解过程。探究学习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水的宏观组成,通过对电解产物(被电解的物质只有一种)——两种气体的检验,探究出水是由氢气中的氢元素和氧气中的氧元素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推出水分子的构成,这是本节的难点,应由宏观的两种气体产物的体积比的测定,由表及里,严密分析,推理及得出结论,不要求初中学生弄清气体体积比等于它们的原子个数比的原因。必要时,可增加一道例题加以论证: 例:实验证明,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 9g·L-1”、氧气密度为1.429g·L-1”。求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再求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此题的第一问,很容易求出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8第二问的解为:设电解产物中,2LH2的原子个数为x,1LO2的原子个数为y。 已知1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1:1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一、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化学性质: 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不能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如果集气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氢气收集满。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可燃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以免发生爆炸。

检验:点燃。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纯净的氢气;在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是不纯的氢气。 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在点燃或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二、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 【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最直接的结论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推论):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

1 / 1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 课下作业 1.春天里常有春寒来临,在寒潮到来之前,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冻坏,傍晚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会被冻坏。这主要是利用水的哪一个性质 ( ) A.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B.水的冰点是0℃ C.水的比热容较大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2.以下每组由三种物质组成,分析把它们放在一组内的理由,然后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它们同一类别的物质,将它们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 A.磷 B.硫 C.盐水 D.锰酸钾 (2)氢气、氮气、铁( ) A ·碳 B.二氧化锰 C ·水 D ·高锰酸钾 (3)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水( ) A.铜 B.氧化铝 C.磷 D.空气 3.在一些重要活动或一些商业庆典时,常悬挂一些氢气球,但有时气球破裂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因此有人用密度稍微比氢气大的稀有气体氦气充填气球,这样既可以使气球上升,又杜绝了安全隐患。请据此简要回答: (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 。 4.(2007·湖北荆州)下列四种物质中,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 ) A.食盐水 B.空气 C.黄铜(铜锌合金) D.液态氧 5.(2007·广西南宁)如右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 回答: ①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 试管和b 试管中所 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②电解水的文子表达式为: 。 课下作业答案: 1.C 解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 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 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2.(1)D 解析:都是化合物(2)A 解析:都是单质(3)B 解析:都是氧化物 3. (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燃性 (2)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或没有可燃性) 解析: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其次是氦气。氢气易燃,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氦气是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能燃烧,因此常被用来做氢气的代用品。 4.B 解析:食盐水是混合物,其中的食盐和水都是化合物;空气是由氧气等单质和二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组成黄铜的是两种金属单质;液态氧是单质。 5.2:1 水??→ ?通电氢气+氧气

《4.3 探究水的组成》

《4.3 探究水的组成》 第一篇: 4.3探究水的组成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与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水与人类的关系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并用水作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在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一定比率。在交通运输上,内河及海洋航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上左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如上右图所示)。这个实验也验证了上章学过的这个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课后反思: 1、水的电解实验,水中的电解质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稀

初三上册化学 水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氢气的性质了解氢气的性质,由氢气燃烧实验初步推测水的组成 2.水的组成了解水的电解实验,通过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知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够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重点) 2.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和单质的区别。(难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自然界中的水,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氢气的性质 提出问题氢气球可以升上天空,还可以燃烧爆炸,为什么呢?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并生成水。 (2)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3)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点燃 3.验纯: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倒立着移近火焰,如发生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氢气中含有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推测水可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 1.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流、酒精灯。 2.实验药品: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3.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向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接通电源。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得更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5.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 课堂讨论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造成数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探究点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提出问题物质按组成元素如何分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分类单质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纯 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①由同种元素组成 ②不能发生分解反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16

课题1 水的组成 从容说课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2.学生用具:与水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 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涨船高水泄不通水乳交融车水马龙水至清则无鱼……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诗句? (学生答后,过渡) 这么多有关水的成语和诗句,足以见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展示下列资料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亦称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由以上资料可见,水与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此外,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总之,水是人类不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 水的组成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 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 度。 【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 祁蕊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 孙震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已有认识入手,创设生动直观 的情景,通过对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两个实验的分析,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析问题、归纳方法,教会学生研究纯净物的方法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以及物质分类方法。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与上一版教材比较,新版教材把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放在了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后面,于是在教学目标上由原来的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转变为通过对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两个实验的分析,教会学生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元素、氧气等知识,从纯净物的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物质分类的方法。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涵丰富,学习情境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题不仅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内容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因此,本课题的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已有知识和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净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水的组成,学生通过第三单元学习已经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化学反应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元素种类不变,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本课题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做知识载体,通过对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微观过程的描述,学生依据对有微观世界的认识,归纳出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和物质分类的方法。在本课题的教学将促使学生已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微观世界的物质以及变化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粤教版初三化学水资源和水的组成经典讲义

水资源和水的组成 一、我们的水资源 1.水的存在 (1)水的分布: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6×1018m3。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仅约为总储量的1%。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表水,且分布极不均匀。 (2)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88位。 2.水的用途 工业生产:a、洗剂、溶解、加热或冷却等;b、以水为原料制造化肥等化工产品;c、水力发电;d、水上交通 农业生产:主要用于灌溉(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生物体:水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发育、繁衍的基本前提(成人每天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如何利用水资源:兴修水库、水坝;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立法规、法令保护水资源。 3.水污染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污染的危害:加剧水资源危机;污染水质;影响生态;水体富营养化。 5.节约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饮用水 人类对水的要求:人体约有70%是水;缺水会影响身体的功能;沒有水,我们只能生存 数天; 天然水中的杂志:可溶性杂质(钙镁离子);不可溶杂质(泥沙);微生物(细菌)。 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①沉降法(让部分不可溶的固体物质沉到水底,形成沉淀物) ②过滤法:让液体通过过滤器,可除去不溶性的固体物质;能通过过滤器的液体称为滤 液;固体不溶物会留在滤纸上;不能去除可溶性的杂质及微生物。 注意:(1)在试验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常用过滤法。 (2)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 (3)过滤的重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 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 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化汞→汞+氧气

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 氢气和氧气。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练习:CO2 N2 P2O5 KClO3 Fe KMnO4 H2O2 指出它们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布置任务:结合教材P47的内容,将上边练习中的化合物简单分类。 提问:你能说出氧化物的基本要素吗? 回忆所学知识和新学知识给物质简单反类 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混合物 物质

初三化学预习讲义--第十一讲 水的组成(原卷版)

第十一讲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2、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3、掌握水的电解实验,氢气的性质,并学会对点燃氢气前的验纯方法。 【基础知识】 一、氢气(H2)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可燃性 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产物只有水。 不纯氢气点燃将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二、水的电解实验: (1)反应表达式:水→ 氢气+ 氧气 (2)实验现象: (3)正、负极气体的检验:

①带火星的木条放到正极方试管口,木条复燃,结论:氧气 ②用大拇指盖住负极所对试管口,对准酒精灯火焰放开,有“噗”的一声。 结论:氢气 ③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4)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想一想】 ①为什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②电解水所用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 三、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其中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 ①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②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③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④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⑤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然里面有一种是氧元素了)。 注意:单质和化合物,比较的对象是元素。 【考点剖析】 考点一:水的电解实验 例1. 图1、2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O2 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由图2看出,水分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发生变化 D.由图2看出,水分解得到的生成物为两种单质 例2.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水的组成-说课稿

《水的组成》说课稿 蒋 胜 芝 内丘县第二中学《水的组成》第一课时说课稿

内丘县第二中学蒋胜芝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水的组成》第一课时,下面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谈谈自已对这节课的设计。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水的组成》第一课时的内容。水,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内容。第四单元以“水”为载体,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社会到学科、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出现了一些化学式,为课题四化学式的学习略作铺垫,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氢气在空气里燃烧及电解水实验的视频,学习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通过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基于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课时目标的要求:准确、具体、可行,符合全面发展观以及统整观下的化学教学目标的制定。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3、重点、难点 重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氢气燃烧实验、电解水实验,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小学科学课、初中物理课、本单元课题一、二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知道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检验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采用:实验、启发式讲解、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落实:一是设计载体,即通过什么样的载体来落实目标;二是设计路径,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来落实目标。为此,本节课采用了科学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法。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探究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作者:蒋多才(初中化学张掖市初中化学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2 / 108 发表日期:2011-12-06 21:31:50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一个课题,继从与人体生命第一重要的物质氧气之后,隆重推出的与人体生命第二重要的物质--水。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并从学生身边的物质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是一门可学的科学,一门有必要学的科学,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 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课题3《水的组成》学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认识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通过水的合成和水的分解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其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难点:探究组成水的元素的过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利用课前时间通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A级;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B级合作探究,并总结实验。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惑点 【知识链接】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另一位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份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上述实验实际上已经揭示水不是一种元素,可惜这两位科学家受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没能认识这一点,反将其解释为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一年之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易燃空气”。通过分析和归纳,他得出结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且将“易燃空气”正式命名为“生成水的元素”,即氢。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A级) 1、直到十八世纪末,研究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2、通常状况下,氢气是色味的溶于水的体,密度比空气。 知识拓展:(1)、氢气为什么能作探空气球? (2)、氢气可用什么方法收集? 3、由元素组成的叫做单质,组成中含有的叫做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的中,其中种元素是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4、水的微观解释:水是由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和1个构成的,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和,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很多氢分子聚集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很多聚集成氧气。 【合作探究】B级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人教版

课题1: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水的组成 ②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③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 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②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 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 维。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 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确定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拓展视野→升华提高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课件 (2)学生用具:与水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学习情境):你知道哪些有关水的成语? (学生):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水至清则无鱼……(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诗句? (学生回答后,过渡) (教师):这么多有关水的成语和诗句,足见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教师):可以看出水是不可缺少的宝贵的资源,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料等知识了解多少呢?本单元将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对水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教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曾被看作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拉瓦锡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学生):看课本P48 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教法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教师):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而我们通过电解水也能得到“易燃空气”,并可以揭开水的组成秘密。 (演示实验3-1),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教师): ① 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②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和氢氧化钠。 (学生): ① 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 无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