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

孟子“义”思想的渊源、践行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仁义观念在儒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践仁行义更是千百年来儒者的不断追求,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孟子在继承先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义”的思想。本文从“义”之观念的根源、分类、践行及其对现实社会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做了分析,从而阐述“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义;利;性善;孟子

千百年来践仁行义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无上追求,仁义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地位。“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孟均毕其一生践行仁义。在《孟子》一书中更是相当频繁的提及“义”,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从重仁到仁义并提,“义”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逐渐加重。

一、“义”之思想的渊源

孟子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心性学体系,心性论更是整个孟子哲学的基石。《孟子·尽心下》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把孔子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再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孟子将“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视为人的“本心”,是我固有之而非外烁。正是因为人本身具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才得以发此为“仁、义、礼、智”之“四德”。从“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到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探析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都在社会现实中发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行政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内容摘要:“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题词:家庭美德孝敬尊老儒家伦理 对于现代家庭关系问题的讨论,笔墨日益集中于夫妻双方关系的处理和协调,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家庭中子女越来越少地关注对父母的赡养与孝敬问题?易言之,传统社会中浓厚的孝亲观念在现代家庭中还处于何种地位、起着多大的作用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当代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 调查是在烟台开发区的一个居民小区中进行的。由于地处开发区,集中了许多年轻的和中年的夫妇,与地处开发区的特点有关,这里聚集的年轻人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文化素质。我们的访谈对象集中于那些与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了解他们对儿女的孝亲观念的看法。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某一年龄段(25--35岁)、某一文化层次(大专以上学历)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对孝亲问题的态度。 在谈及儿女对父母是否“孝敬”的问题时,这些老人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然而,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们听来,都带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无奈。在他们看来,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到儿女的照顾,就很

满足了。而这种满足似乎来自于与那些歧视打骂父母、吃父母的、要父母的、拿父母的儿女的对比。从他们的谈话中还得知,对于洗衣、做饭、照看孩子等家务,他们也都心甘情愿地承担了,目的是为了在自己能干活的时候,不要成为子女的包袱。至于象子女不高兴了,说话时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带有训斥的口吻等情况,他们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接受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孙子、外孙的感情交流,而来自于儿女的却很少。儿女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应该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而把孝仅仅理解为赡养父母。这与中国传统社会对“孝”的理解相距甚远。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如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的“仁之实,事亲也者”(《孟子·离娄上》)、《孝经》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后世的思想家和历代统治者也把它当作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孝”的含义、内容以及各种具体要求。 I. 孝道为什么这样为古人所重视呢?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讲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体现在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的基础上。而建立在父子亲情这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体现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等。因此,讲孝最容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毕宝魁 孝道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的根本,目前的公益广告或街谈巷议多有孝道的话题,孝道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关于“不孝有三” 孟子时代各种思潮涌动,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热门话题。可能有人批评舜没有报告父母就娶了妻子,是错误而且不孝的行为。孟子仗义执言,为舜进行辩护,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成为人们生活常识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中国社会学、民俗学的重大题目。中国是以农耕文明建立起来的社会和国家,故家族传承便是最起码的传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很有意思,是以家庭为细胞,由家庭而扩充为家族,在由家族而扩充为部族,由部族发展为诸侯国。这样,家族的血脉传承便是第一大事。 中国到三代后便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后形成的谱牒制度更增加了要有后代子孙的责任。这样,孟子对于舜的理解和维护就都可以理解了。可能是有人提及舜没有告诉父母就自己做主娶了妻子,因此孟子才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而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因为怕没有后代,因此君子认为舜即使没有禀告也如同禀告了一样。”孟子的理解和维护是很有力量的,原因就是这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基础。如果扩展开来,生育后代也是对历史文化负责任的态度,既是对于家族的传承负责任,也是对全民族的文化传承负责任,也是敢于担当的一个最具体最现实的方面。不能只贪图自己这辈子轻松快乐就不要孩子,这样做实际也很自私和不负责任,不应该鼓励。 “不孝有三”,孟子没有直接说出具体内容,是赵岐注解说明是哪三点,即“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因此感觉这是孟子以前就存在的古训,孟子是在引用。而孟子时代,也有关于孝道的普遍认识,而不孝不是有三,而是有五了。 关于“不孝有五” 孟子在齐国和一位叫匡章的将军有交往,关系还不错。而这位匡章将军还是位有争议有故事的人物。《孟子·离娄下》第三十章开头一段是: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从公都子的语气和言辞看,匡章的罪名还不轻,影响也很恶劣。“通国”都说他不孝,这可不是小问题。但孟子不但与其有交往,而且还很尊敬和有礼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孟子看走了眼,还是另有隐情?孟子正是在仗义执言为匡章辩解的文字中提出“不孝有五”的这一话题,我们先看这一点,再说匡章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质疑,孟子理直气壮,回答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大意是说:“社会上所谓的不孝有这样五种情况: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好赌博好酗酒,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二不孝。好积攒货物钱财,只是私下里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三不孝。放纵自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蒙受羞辱,这是第四不孝。逞强好胜爱打架下狠手,危及父母,这是第五不孝。匡章有其中的一点吗?”这是笔者看到关于“不孝有五”的唯一文献,而且孟子还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那就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而这五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上依然有大量的表现,在今天,依然也是判断是否孝道的重要参照。我们逐条分析之。 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没有什么本事,还极其懒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对现实的意义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 对现实的意义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已有之,到孟子把民本思想发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他在“民本”理念的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孔子的许多思想,立足于“仁政王道”治国方略的基础上把“民本位”的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他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消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有前瞻性的,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清晰,全面,深刻的解读,认真分析潜藏在它背后的历史动因,能够挖掘内涵并赋予它合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现实意义以人为本 “民本”一词,语出《尚书·七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是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国本)、官本而言的(其实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思想可以说是儒家的一大特色。在我国的上古社会存在着朴素的人文主义传统,早期的统治者们都隐约意识到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国安邦的地位和作用。孟子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之一。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神权”思想开始动摇,“重民”的意识在人们尤其是部分统治者的心中越来越明显了。民本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富特色且最具魅力的。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以及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孟子仁政思想及现代意义

摘要:孟子,作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我们构件和谐社会的今天,其思想也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思想中有关完善人格、治国策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代阐释,来看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思想; 现代阐释; 现实意义 被称为儒家“亚圣“的著名思想家孟子,生活在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是,孟子的许多思想及其对人类社会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却并没有完全过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并能够对当今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完善人格 “修身”是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指出修身是兴家、保国、守天下的根本。可见孟子对修身的重视。孟子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引导人与社会向着真善美奋进,加强提高人自身的人格修养。《孟子》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等。 首先,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还从“性善”出发,认为“浩然之气”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他高度评价这种“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可见,他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浩然之气”还表现为“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从古至今,这种“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其次,在生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他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在生与义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孟子的舍生而取义的思想,高扬了人的不可屈服的人格尊严,积淀为中华民族刚键有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人生攸关的紧急关头,成为无数志士仁人坚持节操、抵御侵略、英勇献身的道德精神力量。 在当今中华民族奋进崛起的过程中,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应该有着更高层次的“善”的追求,赋予“善”更广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吸取上述孟子思想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腐败现象的治理以及自觉抵制腐败思想、拜金主义作风、享乐主义作风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治国策略 “治国”是孟子思想的另一重要方面。下面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阐述其现代启示。 第一,政治。孟子提出了民贵说。他说:“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尽心下》)。其民贵君轻思想体现了国家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这是他继承和发展远古“民惟邦本”思想的时代卓见。并依此为基础,提出对君臣关系的见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

论孝道的当代价值

论孝道 文学院汉语国际131 1301062018 欧娇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通俗点讲,孝就是子女对长辈的尽孝道,用心呵护老人,有如乌鸦反哺一样。 孝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闵损的鲁国人,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的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后母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在我看来,孝就是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那么首先得有父母然后才有子女,也就是说父母的先尽到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婚,仍应负担抚养义务。另外,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父母得用爱心教育孩子,即使不成材也要成人,让他们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以及家庭的温暖。 其次是子女对父母尽孝道。通常子女对父母尽孝有两种方式,一是物质输出,一是感情输出。有的子女常年在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在家陪伴父母,所以选择了物质输出。他们辛苦工作,奔波劳累,不仅为了养活自己,同时也为了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让父母衣食无忧。除此以外,还有一类子女,可能他们没有物质方面的优势,但是他们会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照顾父母,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无法评定哪一种就是绝对正确,哪一种就是缺妥当的。可能把这两种结合起来会更好一些,给予父母物质和感情的双输出,让他们不因生活本质、柴米油盐而发愁,也不因孤单寂寞,空虚冷清而失落。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父母是最亲的人。如果父母对子女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子女却不孝顺他,只能说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女对父母尽孝一定不能够愚孝,不能什么事不经考虑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栽进去做。孝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对方好的。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拱伏无违地屈从,容忍他们做没有道德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一点从古代就被人提出来了,所以我们得谨记于心。 这么多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从个人来讲,孝

孟子孝论

孟子的思想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学的又一次发展高潮。孟子自称其思想来源的之一是曾子,所以,曾子的言行,特别是曾子的孝论,受到孟子的特别推崇,并着意加以发挥。在孟子的时代,上层社会由于家庭和家族内部的倾轧和仇杀所引发的政治动乱远甚于孔子和曾子时代,所以,在孟子的孝论之中,极端之论更加明显。孟子孝论的另一特色,是从远古圣贤的言行寻找依据,并最终把孝行的顶点定格在了大舜的身上。《孟子》一书中对大舜孝行的描述,为后世确定了孝子的典型。《离娄下》○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离娄下》○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第一,孝子养“志” 孟子认为,自我的良好修养,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而在个人的良好修养中,事奉双亲是最重要的,而事奉双亲的核心就是“养志”,而不是单纯的“养体”。孟子以曾氏三代的事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想当年,曾子(参)奉养父亲曾晰的时候,每顿饭必有酒肉;收拾剩饭的时候,必定要问父亲还吃不吃;如果曾晰问厨房里还有没有剩余的,曾参一定会回答说有。可是,到了曾元奉养父亲曾参时,情形就不同了。虽然每餐也有酒肉,但收拾剩饭时从不问曾参还吃不吃,而当曾参问厨房里还有没有剩余时,曾元就会回答说没有,这是打算下一顿再进用。在这个对比里可以发现,曾元对待父亲,只能叫做奉养口体,有吃有喝就行了,而不太在意态度。可在曾参那里,却是奉养意志,在吃好喝好的同时,还要满足双亲的精神和意愿,让他们心情舒畅。不用说,像曾子那样事奉双亲的,才是合格的孝子。”孟子的这一思想,是对孔子孝论的积极继 承,并为这一思想最终成 为儒家孝论的重要方面 做出了贡献。当然,这种 观点也容易形成“愚孝” 之弊,所以,在具体的孝 行中还应该把握适当的 分寸。 第二,“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 在孟子看来,不孝的 形式多种多样,比如他所 说的“五不孝”。但是,孟 子认为最大的不孝是“无 后”。所谓“无后”,指的 没有后人祭祀先人,并不 完全是后来所说的传宗 接代的意思。“无后”之所 以为不孝之首,是因为有 无后祀与家族的存亡息 息相关。孟子说过,国与 家灭亡的标志就是社稷 和宗庙的“不保”,从而使 子孙失去了祭祀祖先的 地方。这是那个时代的习 俗,孟子只是把这一习俗 引入到孝行的范畴之中。 当然,在当时,无论是家 族的祭祀,还是家庭的祭 祀,都应该由长子来主 持,这对于早已存在的生 子为贵的传统观念是一 个重要的肯定和鼓励。虽 然孟子“无后为大”的观 点重在表述政治意义,但 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对于 社会下层孝道的影响,还 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以实现“仁政”为 目标的孝道 在商周以来的孝论 中,在孔门的孝论中,孝 行已经不单是个人的行 为,也不单是个人的道德 表现,而是与个人的政治 行为和社会的安定有着 密切的联系。孟子不仅继 承了这一思想,并把孝行 与自己宣扬的“仁政”结 合在了一起。孟子强调 说:“仁的实质就是事奉 双亲,义的实质就是顺从 兄长。”他把仁义的本质 确定在事亲和从兄上面, 严格来讲与孔子的仁义 思想是不一致的。就人生 的成长过程来说,父母与 兄长可以说是一个人最 早的道德实践的对象,但 是,作为道德伦常之中心 思想的仁义,绝不能仅仅 局限在孝道之中。可以 说,仁义是孝道的中心, 但孝道却不是仁义的全 部。 第四,大舜的孝行 在孟子的孝论中,由 大舜的孝行所引发的议 论是最有特色的,对此后 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也 是最为深远的。根据古代 的传说,大舜是尧帝的继 任者,而在那个时代,帝 位的继任是以继任者的 道德品质为标准的。在个 人道德修养方面,大舜是 当时天下最无可挑剔的 杰出人物,而大舜的品质 就主要表现在孝行方面。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一: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以博学多才著称,并最终以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化集大成者名世。他的思想主张不 仅伟大而且能跨越时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其一生奋斗的轨迹,却以治国安邦的政 治思想为第一要务。 春秋时期是崇尚武力和刑罚的时代,据鲁史《春秋》记载,当时列国间的军事行动达到 四百八十三次,这些行动都是军事行动几乎都是以兼并和勒索贡赋为直接目的,倚强凌弱,受 苦的还是无辜的百姓。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暴力倾向和人民痛疾的现实,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 的理念,《为政》里面提到自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这句话的 意思是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会像北极星一样,稳居其所而众星拱卫。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 伟大政治主张在现世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崇尚德治,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理念,虽 然中国有军队,也进行军事演练,但是中国还是奉行德治的理念,坚持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的主张, 给人民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快速而稳定地发展。 反观伊拉克、 以色列等国家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让人民终日生活在战火中,惶恐中。这样的做法,让国家 怎样能繁荣富强? 要实现以德治国,孔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意见。首先,孔子提出正身的理念,孔子 对“正身”的重视, 是因为他知道为政者的影响力对国家和百姓有多么直接的关系。 在孔子看来,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领导人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 好比草, 风向哪边吹, 草就向哪边倒。 这就是“上行下效”。 正身的理念在当代社会也得到重视, 国家领导人和下属官员都应做到“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为政者端正自己为下属和社 会做出榜样,只有这样,人民才会信服,颁布的政策才能顺利的实施。如今政府官员腐败的现 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他们不重视正身问题,不能好好地约束和要求自己,让私欲冲昏了头 脑,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实不仅是为政者要重视正身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做自己 的榜样,这样社会才会永久安定。孔子的德政主张,以规范统治者行为、调整统治策略为主要 内容, 同时也包括教育百姓, 淳化民风。 他主张对百姓“富而后教”, 其中的教育包括以德化民。 在孔子看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把“学道”视为统治阶层和平民百姓共同 的事情,可见孔子并非主张“愚民政策”。从一个国家人民的文明程度就可以看见这个国家的文 明程度,文明离不开教育,中国重视教育,致力成为教育强国,努力地大范围普及教育,可见 孔子思想有多么深远的现世意义。孔子提出第三个意见是博爱济众,施行仁政。“仁”是孔子思 想的核心特点,孔子认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同时孔子把取信于民视为为政之要,即“自 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这也是他要求统治者重视和满足民众利益的重要根据。 孔子的重民、 惠民的主张,构成了仁政的基本内涵。孔子认为:“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孟子在推行孔子 德治主张的时候,有一段论述: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 1 / 9

孔子、孟子识人观的现代意义

孔子、孟子识人观的现代意义 新高考新国学 2011-10-18 0841 _5cc149a20102dt2d 孔子识人观的现代意义 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儇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就是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有的人貌似老实却内心骄溢,有的人貌似长者却心术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谨内心急躁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却很强悍。由此可见,连孔子也深深感到人多面且复杂,识人选人实为难事。 但孔子毕竟是学富五车、周游列国的大学问家,几十年的人生沧桑、丰富阅历使他悟出了让人无处可藏的识人之道。子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在这里孔子提出了识人的三步观察法,第一步,视其所以,就是看他的日常言行,看他过去及现在不同境况下如何行事。这是通过言行这一表现,形成直接印象。第二步,观其所由,就是看他做事的方法和途径。这是从外因上去识人,是对一个人外在的进一步分析。第三步,察其所安,就是看他做这些事怀着什么心态,出于什么目的,就是要准确分析其行事内因。这句话反映了孔子从过去和现在、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角度来观察一个人的辩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论和正反分析的两点论,可以说包含着时间和空间、表象和实质、外因和内因多重角度,言简意明,内涵丰富。后人关于识人选人的方法,受孔子影响较大,也反映了孔子识人观的诸多可鉴之处。 《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魏文侯想找一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的一位大将李克。李克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就是要看当他不做官在家时,都与哪些人物相交往;当他有钱的时候,他如何花钱,他都把财富施舍给什么样的人;当他居于高官显贵之时,他都举荐、重用些什么样的人才;当他陷入穷困厄运之时,他是不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言行,有所不为;当他陷入贫寒穷苦之时,他是不是能够严其操守,一介不取。结果魏文侯根据李克所提供的标准,录用了魏成子做宰相。魏成子也不负厚望,帮助魏文侯成就了霸业。这则故事反映了孔子所说的识人要看不同时期的表现。 李克提出的是领导人才的评判方法,庄子则对君子这样的普通人提出了一套评判方法。庄子在《庄子?列御寇》中引用孔子的观点写道“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

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一: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待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就逐渐形成和发展。下面,我们从儒家的经典和有关文献中来考察儒家关于“孝”的内涵和它的变化、发展。首先,我们考察《诗经》和《尚书》中“孝”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尚书》和《诗经》都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着关于“孝”较为原始的观念和内容。 1、奉养父母 《尚书·酒诰》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在农闲的时候,用牛车载着商品,去远处的地方进行贸易,用来孝敬赡养父母,让你们的父母高兴。 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诗经·小雅·蓼(音lù,陆)莪(音é)》这首诗抒发未能奉养父母、孝敬父母而使父母离开人世之后的悲痛不已的心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我劬瘁”。对父母的逝世,悲伤不已。他们在十分劳累和病困中生育了我。他们不但生育我,抚养我,还疼爱我,照顾我,庇护我。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德应该予以报答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 《诗经·齐风·南山》:“藝蔴如之何,衡从(纵)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借用种蔴必有田垄的道理,比喻娶妻必须告诉父母。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的榜样。 《诗经·大雅》中还说:“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永言孝思,昭哉嗣服”孝顺先人的思想是全体臣民的榜样;还应该管理好自己职务以内的事情。“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顺之心真诚而不枯竭,全家永远能得到福祉。

孟子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刘夏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7卷 第2期 ?140?孟子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刘 夏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中国的民本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孟子在继承了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民本思想。深入分析孟子的民本思想对关注民生、共促和谐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民本思想;民生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10)02-0140-02 民本思想是中华大地自生自长的优秀政治文化。所谓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民本”一词源于《尚书?五子之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和《春秋榖梁传?桓公十四年》的“民者,君之本也”。可以说早在殷周时期便产生了民本思想的萌芽。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孔子以“仁爱”思想为基础施行“德治”明确指出爱人、爱民、富民、教民。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民本思想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孟子则比较明确地提出民本思想,论述了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可以说孟子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完成者,也使得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达到了顶峰。 一、 孟子民本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战乱,正如刘向所描述的“本国残,社稷坏,宗庙随,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战国策?秦策四》)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更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明君、人民生活憔悴困苦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力量大增,竞相争霸。“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胜以此时者也”(《公孙丑上》)在这个动荡不安.战乱纷飞的大变革社会中,群雄割据,你争我夺,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以治天下为己任的孟子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为民呼喊,伸张正义,提出“民贵君轻”的大胆主张。这便构成了孟子民本思想的社会大背景。也可以说是孟子民本思想赖以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现实条件,孟子从民众地位提高的现实出发,提出了“民贵君轻”“制民之产”、“谨 庠序之教”、“与民同乐”、等民本学说,把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民本思想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二)孟子民本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在人性论上是主张性善论的,可以说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人性善恶做出系统论述的。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根据。孟子认为人性之本善是禀赋于天,与生俱来就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而且这种善性就象水总要朝下流一样,是自然之势。“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所特有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又把“人性善”又归结到“仁、义、礼、智”这四种“善端”上,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把这四种善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德性。因此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二、孟子民本思想的内容 (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民为贵”,就是说百姓乃国家存亡之本;“君为轻”。就是说民为君民关系的主要力量。民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天下国家是由“民”所构成,君必须得到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做得成,坐得稳,如禹、汤、 作者简介:刘夏(1983-),女,辽宁辽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考查论文 论文题目: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班级: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40312135 :闻坤 任课教师:琪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摘要:(概述论文容,100字左右) 孟子的义利观远近闻名,义利之辨便孕育而生,并且多次成为当代辩论赛的主题。我们不必关心其辩论结果,因为没有谁对谁错,谁也没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的利与义,这也是义利之辨一直没结果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反映文章容的词语,3-5个) 义利之辩、相辅相成、随机应变 正文: 众所周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前有我国的始皇兵马俑之谜,后有英国的泰坦尼克号之谜,正是有太多的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然而,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一直众说纷纭的孟子义利观,即人们口中的义利之辩。 在一部分的义利之辩中,把孟子的义利观定为重义,轻利,如此理解,只因《孟子》第一篇中孟子说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岂不是断章取意之说。在《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重义,但轻利并没有明确的说词,而且书中也看不出孟子轻利的思想。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也就有了真正的义利之辩,即:先义后利,先利后义。那有人也许又会想到,难道就不能利义并施吗。答案是不能,早在疑似孟子所著的《鱼我所欲也》中就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之分,即使是一件事都能分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只要有时间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同时进行的。利与义就可看成是两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个步骤,所以也必须有先后顺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并施。 早在先时期,在嬴政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且嬴政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兴民大规模修建城墙,即:今天我们所见的万里长城。耗资伤民,无数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以致众多百姓家庭人丁单薄,大批出现小孩丧父,妇女丧夫,老人丧子等情况。这是最直观的影响,然而,还有隐藏很深的,被众人所忽视的,也是嬴政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防止匈奴入侵,显然已达到。嬴政修建长城后,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外患的干扰,可以说太平了一段时间,而且修建长城这个战略也一直为后来的君王所沿用,并在防御敌人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有人会说,嬴政不懂治民,只会打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撇开这些偏见不说,就说修建长城这件事来说,概括来说,嬴政实行的不正是孟子的义利观“先利后义”的体现,他为了巩固政权不受匈奴干扰,不惜一切修建长城,甚至不考虑百姓的疾苦,是重利修建长城后,边塞的百姓也几乎不受匈奴的掠夺,财产及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这是便是义,只不过是利带来的义。 三国时期,一次操兴兵南下讨伐备,备驻小城新野,兵微将寡,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考察论文——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 学院:商学院 班级: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姓名:徐雄韬 学号:151112116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认识传统孝道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求其合理内核,紧密结合当代社会实际进行合理的批判与继承,对中国在新世纪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以德治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孝文化传承发扬 一、孝文化的内涵 (一)什么是“孝” 孝,本生于血缘亲情之爱。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最根本,最首要的,莫过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姊与弟妹的关系,故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说。孝,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与养。孝的概念形成于西周时期,由于西周以血缘宗法立国,因而孝道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1.善事父母,孝敬父母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家庭伦理,孝首先倡导就是孝敬尊重父母。 敬养父母即是“敬爱”、“奉养”父母。儒家倡导对父母首先要“敬”。古之人有言曰:“衣与!缪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为而无孝也?”这种援敬入孝的思想,使一般的亲缘血亲关系规定上升为规范化的道德情操。 2.珍爱生命,生儿育女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敬养父母以保全身体为前提,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尽不敬养父母的职责的。因此,全身是事亲的前提,而全身又是为了更好的敬养父母,实现孝道。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孟子》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摆在了孝行得首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