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职扩招政策解读

2020年高职扩招政策解读
2020年高职扩招政策解读

2020年社会生报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全日制大专高职文件落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职扩招200万”,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更好的发展,实现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推出高职扩招,不需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高职扩招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更好的发展,实现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推出高职扩招。高职扩招不是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更好的教育,错过2019年扩招的同学,好好把握今年的高职扩招,在当今这个拼知识拼学历的年代,扩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学历提升很好的机会,还没有提升学历的你还在等什么呢?高职扩招,是指高职院校实施扩招,属于大学扩招。以前因各种原因没能上大学,现在想上大学的人,你们的机会来了。

2020年全国高职扩招200万人,主要针对:往届普高、中职、中专(技校)

及退役军人人群,实行高职院校(大专院校)自主出题,自主校考,自主录取,全日制大专学习,拿全日制专科文凭,机会难得!高职扩招考试内容是什么高职扩招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占总成绩高中、中职(含中专、技校、职业高中)450分的20%;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

1、文化素质测试内容高中、中职(含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有学考成绩的必须折分。无学考成绩必须考试,总分300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农民免试。

2、职业技能测试内容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核考生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或技能。通过测试考察考生的基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适应能力(重点为专业认知、逻辑思辨、分析判断、学习能力)、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等,着重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倾向性。总分100分,测试时间为90分钟。

扩招是国家出的新政策,学制有弹性学制和脱产这两个形式;所获得的学历属于统招全日制专科毕业证。现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推出高职扩招,政策便利,教育资源倾斜,公办院校,入学免文化课考试,弹性学习,平时在家自学,可通过电脑、手机APP在线上进行学习和考试,基本做到无需到校,不影响在职人员生活工作,更为简便的学习机会和获取毕业证的机会。普通专业齐全,能够保证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学历要求。更有少量的医学类院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毕业和统招高考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毕业可考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

2020年高职扩招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医学专业招生学校:国家

正规高职高专院校,公办和民办都有。报名条件:年龄18-45周岁;无统招在籍学籍。学历层次:普通全日制专科,全国可考助理和执业医师证。考试形式:报考学校组织自主考试。

学制:3年

学习形式:全日制在校或者弹性学制(线上教学)

重点适合人群:

1、没有正规学历或原有的学历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在职医护人员。

2.已有其他专业的大专、中专、技校学历想从事医护工作者。

3、从事护理或影像技术及其他工作想转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的学生。

4、口腔医学技术大专毕业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同学、口腔修复工艺中专生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同学。

5、往届毕业高中、中专、技工、大专、本科等学历同学均可重新报名参加春季高考!重新取得统招学籍.毕业后,全国准考执业医师,可以半工半读,工读结合学习。

高校扩招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校扩招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扩招是在亚洲爆发金融风暴的国际背景下,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经济发展,迎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出台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实施过程中,高校盲目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高校负债严重,高等教育消费日益昂贵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为此,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和实施高校扩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逐年降低高校扩招的比率等方式来有针对性的解决高校盲目扩招 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我国高等教育高效高质的发展。 abstract: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asian financial crisis background, the policy of the enro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erged in order to stabilize domestic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ter for the urgent demand of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this policy is reasonable to some extent. but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to expand the enrollment blindly brings ab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decrease i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 schools; high schools were heavily financed with debts, higher education consumption continuously becomes expensive;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is serious and so on. therefore, only through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of the enro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读 一、根据《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规定,对凡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学费、杂费、借读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1.资助对象 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 2.申请条件 依据《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印发〈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教资〔2016〕23号)文件认定为特别困难、困难或一般困难的寄宿生。 以下几种寄宿生优先确定为补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寄宿生;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寄宿生;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寄宿生;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同时,对革命烈士子女、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以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给予优先照顾。 3.资助标准

小学生4元/天,初中生(含特教生)5元/天。每年在校时间按250天计算。 4.申请程序及资金发放 按照民主、公平、公开的原则,补助对象每学年在秋季学期评定一次,春季学期根据补助名额和补助对象变动情况进行个别调整和评定。 (1)符合补助条件并希望获得补助的寄宿生向就读学生提出申请,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2)学校成立评审小组,按照政策规定和相关办法进行评审,初步确定受助寄宿生名单。学校将评审结果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3)公示异议后,学校将受助寄宿生名单上报县级教育部门审核。 (4)县级教育部门按规定的资助标准将资助款发放到受助学生提供的银行卡中。 三、省定营养改善计划 按照《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要求,我省从2016年秋期开始,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1.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建立有电子信息档案。

2020年高职扩招政策解读

2020年社会生报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全日制大专高职文件落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职扩招200万”,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政府工作报告说,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更好的发展,实现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推出高职扩招,不需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高职扩招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更好的发展,实现就业稳定、扩大就业,推出高职扩招。高职扩招不是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更好的教育,错过2019年扩招的同学,好好把握今年的高职扩招,在当今这个拼知识拼学历的年代,扩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学历提升很好的机会,还没有提升学历的你还在等什么呢?高职扩招,是指高职院校实施扩招,属于大学扩招。以前因各种原因没能上大学,现在想上大学的人,你们的机会来了。 2020年全国高职扩招200万人,主要针对:往届普高、中职、中专(技校)

及退役军人人群,实行高职院校(大专院校)自主出题,自主校考,自主录取,全日制大专学习,拿全日制专科文凭,机会难得!高职扩招考试内容是什么高职扩招考试内容包括文化素质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占总成绩高中、中职(含中专、技校、职业高中)450分的20%;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 1、文化素质测试内容高中、中职(含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有学考成绩的必须折分。无学考成绩必须考试,总分300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农民免试。 2、职业技能测试内容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主要考核考生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或技能。通过测试考察考生的基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适应能力(重点为专业认知、逻辑思辨、分析判断、学习能力)、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等,着重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倾向性。总分100分,测试时间为90分钟。 扩招是国家出的新政策,学制有弹性学制和脱产这两个形式;所获得的学历属于统招全日制专科毕业证。现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推出高职扩招,政策便利,教育资源倾斜,公办院校,入学免文化课考试,弹性学习,平时在家自学,可通过电脑、手机APP在线上进行学习和考试,基本做到无需到校,不影响在职人员生活工作,更为简便的学习机会和获取毕业证的机会。普通专业齐全,能够保证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学历要求。更有少量的医学类院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毕业和统招高考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毕业可考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 2020年高职扩招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医学专业招生学校:国家

当今中国大学扩招弊大于利立论稿 (1)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认为对方辩友对于“大学扩招”的叙述不够全面。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考量都不能离开纵向的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社会结构。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大学是指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具有较强科研力量的教育机构。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那现行的大学扩招政策从何而来呢?1998年,亚洲开发银行总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出于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写信呈交国务院提议大学扩招。1999年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拟定招生人数在3年内翻一番,新增学生实行全额自费。这正是我们现在谈论的大学扩招政策的开端。由此可见,与以往的适度发展不同,现行的扩招政策是一种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大学扩招带来的很多问题已初露端倪,对于表面性的,我们若是有时间再和大家详细谈,我先在这里讲两点根本性的。 首先,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不公平。对方辩友刚才告诉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多了。但是您方只看到数量上的增多,没有看到结构上的变化。在最近8年中,大学学费增长了12倍,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飙升的学费把贫困生据之门外。信用制度的缺乏又让助学贷款的覆盖率极其低下,从源头上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可

能。教育是打破社会阶层间壁垒的重要手段,它使阶层间的流动成为了可能。而大学扩招正是破坏了我们这个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自动平衡器。 其次,扩招政策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人才结构失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人才的。但是您方又只是看到了数量上的需求,没有看到结构上的需求。根据中国网提供的中国人才发展量化分析与预测报告,当今中国制造业技术人才缺口达1000万。由于国家对于教育资源投入的总量并不是无限扩张的,大学扩招使得职业技术学校在享受国家资源和生源竞争方面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由大学扩招加剧的职业教育环节的薄弱成为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瓶颈,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背道而驰。 对方辩友刚才提到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整体上提升了全民的素质,这点我方也不能否认。但今天我们评判一个政策实施的利弊,当然不能只看短期内产生的效果,还要看到达到这一目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在更深远的社会层次产生的影响。我方认为现行的大学扩招政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弊大于利。接下来的问题是:对方辩友是否承认我方提出的社会层面的不利影响,如果承认,请告诉我们您方今天评判利弊的标准何在?如果不承认,请您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提出反驳的依据。谢谢。

教育资助政策

教育资助政策 (一)国家经济困难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 1、政策内容:国家为普及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对经济困难家庭学前一年幼儿补助生活费。 2、补助对象:孤儿、单亲,或因父母、本人残疾、自然灾害致贫以及计划生育困难户、双女户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前一年幼儿。 3、补助标准: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750元。 4、申请补助程序:学生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村委会、镇政府出具证明,报学校组织评审、认定,并公示七天无异后,报送县教体局审批。 5、补助方式:经幼儿家长签字,由学校将补助费直接发放到幼儿家长手中。 (二)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1、政策内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2、补助对象:孤儿、单亲,或因父母、本人残疾、自然灾害致贫以及计划生育困难户、双女户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中小学寄宿生。 3、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天5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1250元。 4、申请补助程序:学生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村委会、镇政府出具证明,报学校组织评审、认定,并公示七天无异后,报送县教体局审批。

5、补助方式:由学校按照标准以饭票、“代金券”等形式,经学生本人、家长签字认领,直接兑现到学生手中。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 1、政策内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膳食补助。 2、补助对象: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 3、补助标准:每生每天4元(国家补助3元,省市县补助1元),全年按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800元。 4、补助程序:各中小学将补助资金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午餐为主要形式的营养膳食,包括肉、蛋、奶、蔬菜、主食、水果等,可采取加餐或课间餐等形式供餐。 5、补助方式:由学校按照标准以饭票、“代金券”或充值卡等形式,经学生本人、家长签字确认,直接兑现到学生手中。 (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 1、政策内容: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给予资助。 2、资助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在校的孤儿、单亲,或因父母、本人残疾、自然灾害致贫以及计划生育困难户、双女户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 3、资助标准:平均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具体资助额度按照贫困程度分为两档,特困生每生每年2000元,贫困生每生每年1000元。 4、资助程序:学生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村委会、镇政府出具证明,报学校组织评审、认定,并公示七天无异后,报送县教体局审批。 5、资助方式:由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严禁将助学金变相为奖学金行为。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评析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评析 [摘要]通过对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四大特色:多元化的资助理念,多层次“混合资助模式”,操作规范、发放公平的“资助包”制度,以及设计周密合理的资助申请与审定程序进行了深入描述与评析,以资为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评析启示 大学生资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大学,资助方式为各大学的学院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学习和寄宿场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了以学生贷款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全球大约有60多个国家开展了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工作[1]。美国联邦政府实施的多种理念并存、多渠道资金并用、多种资助方案并施的混合资助政策,对于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我国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多元化资助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先后出现了6种基础性的大学生资助理念:(一)来自民间的慈善与宗教的理念;(二)“为了国家利益,资助贫寒学生,培养精英人才”;(三)“人力资本投资”;(四)“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五)“扩大选择自由”;(六)“成本分担”的理念。[2]而“教育成本分担”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当前美国高等教育资助的基本理念。 “教育机会均等”源自美国宪法的平等精神,其核心思想是帮助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在该理念的影响下,美国联邦《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凡是达到入学条件的、愿意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负有资助入学者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由美国教育经济学家布鲁斯·约翰斯通1984年首次提出,其基本的内涵是“谁受益,谁付钱”原则,由于纳税人(社会公众)、大学、企业、家庭和学生本人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那么“高等教育的成本通常要由家长、学生、纳税人和学校四个方面来分担”。“教育成本分担”和“教育机会均等”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促成了高学费制度,高学费是美国大学生存的基础,后者促成了各种高等教育资助的发展,保障低收入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其它的资助理念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美国的资助政策。

教育资助政策宣传方案

教育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方案为了更好推进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使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目标,现拟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0日 二、活动主题:资助政策宣传 三、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四、活动目的:通过资助政策宣传,让学生了解普通学前和义教阶段国家资助政策,从而达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总体目标。 五、活动方式: 一、成立教育资助政策宣传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二、召开主题班会。 1、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向学生介绍普通义教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资助政策(以《资助政策明白卡》为依据),以及发放流程。 2、班主任向学生发放由学校制作的《资助政策明白卡》,并引导学生阅读,以便其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优势。 三、利用手机朋友圈和家长群宣传 1、在学校墙体专用版面展示相关资助政策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资助政策宣传氛围。

2、利用教师朋友圈和家长群宣传义教阶段教育资助政策,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增强学生对资助政策的知晓度。 3、校园广播宣传。 利用学校电子广播系统,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积极营造宣传氛围。 四、家长会宣传 各班应召开家长会,重点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倡将2016年秋季、2017年春季秋季学生资助情况当面告知家长。各班召开资助、安全主题家长会,班主任应充分备会,并向教导处提交图片、记录等材料。 五、展板宣传。 1、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周大型倡议签名活动。 2、将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汇总做成展板,在村和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展览。 3、各班要出一期资助政策宣传专题黑板报。 六、要求 各班级要落实“资助政策宣传制度,全面宣传学前和义教阶段在校学习期间国家、省及学校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流程、申请材料等内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2018年6月30日

关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

关于我国高校扩招政策,是近来人们讨论较多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究竟应该是大力发展,还是适度发展?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围绕高校扩招政策开展讨论,会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不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而且还要从国际的角度,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从战略的高度来具体分析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因此,本文欲从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角度解析我国高校的扩招政策。 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高等教育大众化习惯上指入学人数的增长超出了传统上由特殊社会职位和需求分配所决定的少量的学术研究及职业培训。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他认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分别是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低于15%、达到15%-50%和超过50%。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具体考察一下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历程,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始于二次大战结束,是为了缓解1200万即将从战场上归来的复员军人的巨大就业压力而采取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从此开始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这一段时间称做大众化阶段,70年代到80年代未可以说是大众化的成熟阶段,90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称做后大众化阶段。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初期大众化阶段,新生入学率从10%上升到35%以上。至80年代后期处于数量稳步发展阶段。之后又高速发展,1995年新生入学率达到46%,这样日本已接近大众化的后期。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是从60年代到刀年代初期,1960年为10%,70年代初期为20%,1994年达到34%。英国在二战后增长速度加快,1950年入学率达5%,1960年达8%,1980年达到20.1%,随后的1985、1990、1995年入学率分别为21.8%、23%和31%,也正在向普及化迈进。由英才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相当长的积累时期,大众化大都出现在50年代后期到60--70年代。 面对二战以后世界高等教育的迅猛扩展,人们不禁要问,造成高等教育规模如此扩展的原因是什么?关于高等教育扩展的原因解释,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扩展的内力说,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扩展,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决定的,因为教育行为本身有自己特有的动力,有自身发展的逻辑,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一是经济制约说,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发展制约的,高校的规模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平衡的,由于二战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大扩张。一是社会地位竞争说,认为高等教育扩展是个体社会地位竞争的结果,由于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是该个体社会地位的升迁及其通往职业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个体要想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就必须追求尽可能多的教育。二战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重心的上移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扩展。一是政治影响说,认为高等教育的扩展主要受政治的影响,政府决策和一些政治历史事件往往会决定高等教育扩展的规模。二战以后,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趋势更加明显,人们要求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和争取权利的斗争,都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产生影响。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扩展与经济几乎没有关系,并极力摒弃定量分析。如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肇始于二战后大量退伍军人的复员,欧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与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有关。对于以上的各种说法,德国保尔?温道夫(Paul Windolf)在《1870--1985年间高等教育扩展周期:国际比较》一书中对美、日、法、意、德几个国家高等教育扩展的历史进行了纵向考察,分析了教育扩展的周期性特点和经济增长与高校入学率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并非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有时会出现反比的关系,即经济加速发展的年份,高等教育发展减缓,而经济缓慢增长的年份,高等教育发展则加速。他解释说,经济加速增长时期,就业容易,学生宁愿找理想的工作,推迟入学;而经济缓慢的时期,就业困难,学生愿意先入学等待机会寻找理想的工作。当前对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很多人往往习惯于仅仅从经济的角度,认为我国的经济薄弱,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严重超过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适度发展,有限发展,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这种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我国高校扩招

三年级年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讲稿

2018年春季三年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讲稿 主讲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生资助的政策吗?今天我给大家讲讲相关的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学生助学力度不断加大,助学政策不断完善,助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使广大学生清晰助学政策,保证符合条件的学生能享受助学待遇。特用今天这节课的时间,召开资助政策宣传主题班会,对学生享受的助学政策进行解读。 一、班主任向学生明确困难补助的宗旨 1、国家对家庭困难的校内、外住宿生进行生活补助 2、条件:家庭生活相对困难 3、补助金额:500元/学期 二、获得的名额 1、由学生所在的村民委员会证实,然后学校根据家庭最困难的学生优先考虑。 2、本学期困难补助与往个学期的异同 同:家庭条件困难的内宿生 异:以前每个校内、外住宿生都获得500元补助,本学期每班按住宿生名额70%的比例发放。 三、班主任向学生明确获得的步骤 1、到班主任处领取《家庭困难内宿生补助申请表》,回家跟父母一起填写。 2、填写完后到街道委员会或村公所盖章证明。 3、回校后把申请表交给班主任。 4、学校及班主任对各个交表的住宿生进行评议。 5、班主任在班上公布评议结果,供本班全体学生讨论。 6、张贴评选结果。 7、申诉,在张贴期间,有异议的可以到班主任处申诉,时间为一个星期。 8、班主任将入选的申请表上交负责此事的杨凯靖校长处。

9、杨凯靖校长将班主任送来的推选名单向全校师生公布。 四、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推选评议小组。 1、男女住宿生各推选出4人 2、推选方式:家庭最困难的学生优先获得。 3、班主任公布评议成员对申请人的评议时间。 五、发放申请表 1、每个住宿生一张。 2、班主任强调申请表的写法。 3、强调:带回家与父母一起商量填写。 4、申请表要如实填写,不能造假,不应故意虚夸家庭的困难。 六、学生营养补助 学生营养是所有在校生每天补助4元,一学期补助400元。 我们今天了解了相关的政策,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珍惜今天的生活。

扩招政策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扩招政策 花香易手打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2006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等教育仍将继续扩招,但是幅度将大大放缓。进入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99万,增长幅度仅为5%,同时,教育部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 在校生始终有毕业的一天。而我们就是由于扩招的太多以至于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招生政策成为必须的。 我根据一些当年的相关政策做了如下的补充: 一、与招生相关的政策。注重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两者的关系。 1. 提高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性。要考虑到供方的能力和需求方 的要求,并根据我国现实的国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 合理的招生决策。扩招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决不能出现 扩招后,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 2.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正确 处理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数量、质量、结构这三者之 间的关系。结构要合理,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发挥高 等教育基础设施的潜力。 3. 要善于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高等教育大众化成 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趋势不可扭转,这是历史的必然所导致 4. 改革不合理的收费制度。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明确政府 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落实教育经费的预算制度;利用各种 和会资源,积极探索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最优模式来增加教育 的投入,减少学生的教育投入。 5. 完善高考制度,提倡教育的公平。正确处理好高考移民问 题。

资助政策教案

2018年秋季《开学第一课》 ----国家资助政策温暖贫困家庭 一、课题:“国家资助政策温暖贫困家庭” 二、教学目标:此活动是为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普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知识,让全班学生全面了解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三、教学背景:通过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并建立起长效的资助机制,做到“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四、时间:2018年 五、地点:一五班教室 六、参加人员:一五班全体同学 七、教学过程: 1.导入开学一课主题。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普及资助政策知识,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国家资助政策温暖贫困家庭”。 2.学习新知。 解读国家对义务教育学生资助的政策 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1、免学杂费。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 2、免费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农村学生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课程免费教科书及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国家免费教科书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 3、寄宿生生活补助。用于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5元(寄宿生全年在校时间按250天计算)。 4、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4元。 5.生谈感受: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学生,一个深受国家、社会关怀的小学生,我们深知社会、家庭对我们的期望:刻苦学习,学到真本领、好技术,成为人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我们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我们的学业,我们将用高尚的师德、满腔的热情诠释教师存在的意义,将来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6.教师总结: “四个教育”,即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成才教育、心理健康教。作为申请国家资助金的同学首先要诚信。在申请时要如实反映家中经济。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 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回忆当年,他说教育部要北大教科所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了一个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微乎其微。 既然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那扩招究竟让中国收获了什么? 2009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教

大学扩招弊大于利 辩论资料

反方:高校扩招弊大于利 我们判断高校扩招利弊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承认高校扩招有一定的利处,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弊大于利,其原因有三: 第一,高校扩招的确可以圆许多的大学生的梦,但却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高校扩招后,学生规模急剧膨胀,仅1999年到2001年3年就扩招了491万人,单北京高校就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在基础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方面教师短缺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教学质量、学生质量怎能得到保证? 第二,从经济方面来看,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扩招每年带动30亿内需,推动了经济发展,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算一算,每增加一个大学生,国家要补贴一万人民币,这就需要国家每年增多100亿的财政支出,如此大的缺口难以弥补,这种扩招真的能够促进经济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吗?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今天中国的确出现了“人才缺口”的现象,许多人觉得培养大学生应该能够填补人才缺口。但现实中人才缺口并不等于大学生缺口,经济结构多元化要求人才多元化,而高校扩招下,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而不慎考虑社会人才结构需求,导致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冷门专业无人问津。这种人才结构严重失调,难道不是使人才缺口“越捅越大吗? 高等教育需要发展,但现阶段的高校扩招并不能正常地发展高等教育。综上所述,我方认为高校扩招弊大于利。(雪霖整理) ※※※※※ 二、大学扩招的不利因素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角度看,扩招显然利大于弊。但这种政策在实践中呈现出许多弊端,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有: 1.升学扩招。实际以降低分数,放低要求和标准为代价,使扩招的一般高校学生平均素质降低。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展成正态分布,智商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人群比较少,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层次。这种数量结构在一定的人群规模下是稳定的。因此,当高智商的人被招收到大学之后,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只能降低质量向低层次人群发展。以辽宁省为例,1998年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1999年为465分,分数线如此大的差异足以说明两年录取新生的学习质量有着明显的差距。 2,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现象”、“木子美现象”等。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并不与扩招存在必然联系。但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低素质的学生进校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规模扩大而造成的管理和道德教育上的缺位引发的。扩招之后,不安于学习而只想混张文凭的现象明显增多;各种标新立异,道德缺失的行为大量存在。扩招后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学校不断提高学费。补贴、扶贫金的有限使得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得不出去打工,追求各种诱惑增多。这些都对整个校园的学风、道德、文化环境造成强大的冲击。 3.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上述情况的存在,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行伪到学习指导,从学籍管理到自强自律,都要学校督促。思想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另一个教育重点。这实际上是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式的下移,即本该高中完成的任务现在要由大学来做。扩招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基础差的学生大幅度增加,补考现象明显增多。为改变这种现象,一些学校不得不改变教学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立了提高班、加强班。这无形中给学

高校扩招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政策执行对环境的影响

高校扩招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政策执行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正文 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的政治、经济、人口环境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使我们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面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人口环境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将教育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在十五大上又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教育部长陈至立强调,“要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下个世纪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教育就必须首先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么就必须适度超前发展”。为此,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规定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二)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根据世界银行数据(1995)及其分类方法,凡是人均GNP汇率值在765美元以下的,属于低收入国家;凡是人均GNP汇率值在765~3035美元之间的,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995年我国人均GNP汇率值为62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但是,同年我国按购买力平价(Purchase power parity,简称PPP)方法测算的PPP值为2920美元。这就是说我国的人均GNP 在620~2920美元之间。据此可以说,我国目前的人均GNP水平介于低收入国家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处于经济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期。 在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发生改变。有关国际经验表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阶段,居民消费将出现两次结构性变化。第一次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变化的标志是食品消费份额明显下降,教育、卫生保健、通信消费份额明显上升,成为消费热点;第二次变化是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住

高校扩招政策的执行过程

一、政策执行过程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2000年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将达到66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7年的9.1%(新口径),提高到2000年的11%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由1997年的10∶1提高到2000年的12∶1,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平均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左右。随后,教育部发《关于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省政府、省教委陆续提出实施该行动计划的方案。自此,高校扩招计划由上到下,层级推进,教育部在每年年初提出该年度的高校招生计划简章作为指导,由各省在充分考虑其经济、人口、教育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出该省高校扩招的整体计划和目标,进而落实到省内各普通高校,由高校进行计划的贯彻和落实。 高校扩招使普通高校的总体招生数量在短短的四年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在学人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从80年代初的2%左右提高到11%左右。2001年初,我国政府在所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在2005年,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增加到16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将原定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和入学率的目标进一步要求提前五年实现。而根据1999~2001年扩招的实际和2002年高校招生计划推算,原计划于200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将再提前3年,于2002年内实现。2002年教育部制定《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又提出,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 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0%左右的目标。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至2002年) 实施五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效显著,但是,同时,伴随着第一批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扩招幅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2001 年8 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十二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意见;2003年教育部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把本科教学作为重中之中。2004年年初教育部开始着手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过程”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2005年1月7日印发。2007年1月22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保证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 注:资料来源教育部统计数据 二、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把政策计划转化为政策实践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计划很多时候可能并不能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得到有效执行。研究表明政策执行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方案本身、执行机构、政策资源等等。下面我将从经费、师资这两方面来对这一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经费支出 1999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行动计划”专项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专项用于实施“行动计划”。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按照现行经费渠道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结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doc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本专科学生) 财政部教科文司 教育部财务司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一六年六月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通过国家资助切实减轻困难家庭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国家资助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通过国家资助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到了较大完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

对高校扩招的政策分析

对高校扩招的政策分析 高校扩招,也称为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促成扩招政策出台的背景,从各界讨论的观点综述来看,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宏观社会需求。1999年一开春,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科技部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1999年6月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则把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二是解决经济困境。,1997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增幅开始出现全面下滑的趋势,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此,寻找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有些经济学者在寻找解决经济困境的对策时,注意到了教育----认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三是走出“应试教育”怪圈。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在人才需求的层次上出现上移,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而且从一定程度看,扩招政策的实施为被应试教育长期困扰的中小学教育松了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了宽松的环境,分层教学、强调能力、注重个性、关注人格、着力创新开始在中小学形成一定势头。 中国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此后的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也分别达到38.2%和13.3%。到2002年,这一幅度下降至相对平衡的10%,但即便如此,连续四年的扩招仍使2002年高校招生的实际人数达到目的了1998年的2.5倍左右。此后几年,增幅略有递减,并基本保持在5%左右。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99万人,其中变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总招生数量比去年多32万人,增长5%,研究生招生44.9万人,其中博士5.9万人,硕士39万人,比去年增长6%。从1998年108万,到2008年600万,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应是罕见的。 那么,高校扩招对中国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现在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特别的是对于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跳出农门”的一个大机会,让他们能够走出山村,发展自己。其次,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对个人而言,经过大学教育,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专门研究中产阶级问题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晓虹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也不断提高,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了6%到7%,也就是说,你多上一年学,平均而言,你就比少上一年学的人收入多6%到7%,这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显然有助于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然后,有利于高校体制的完善。高校扩招推动高等教育走向产业化之路,促使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协调,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扩招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精英化走向教育平民化、大众化转变的需要。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高校扩招在带给国民利益的同时,其弊处也利益显现:一是管理难度加大,管理事物增多。改革“精英式教育”而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大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不得不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从思想行为到学习指导,从学籍管理到自强自律,都要学校督促。其他方面如教务运行规划、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考试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