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8分)

1.给汉字注音。(1分)歼_____灭提_____防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填空。(11分)

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

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

上。(任选一题,9分)

(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

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

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是__________,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两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㈠、(2分,不超过10个字)从7月1日起,三峡工程大坝坝顶将首次对游

客开放。游客可乘坐电瓶车登上巍巍大坝,在泄洪坝段长100米、宽5米的

指定区域下车拍照观景,零距离触摸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据悉,此次

坝顶开放为试运行,开放期限初步定为3个月,9月30日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2分,不超过20个字)新华网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10日电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

胡锦涛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7、默写。(8分)

(1).《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2)《野望》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

(3)《早寒江上有怀》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

,。

8.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三、阅读理解题(46分)

(一)(15分)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到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

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象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上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11、本文选自课文,作者,当代著名作家,“”派文学的代表。(3分)

12、释词:张皇失措—(2分)

13、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1分)

14、老头子的“智”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个“找”字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6、文中最后一句话属于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3分)

(二)(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

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

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

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

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

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

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

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

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

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

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

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7、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

18、“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20、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一⑧/⑨一15 B.①/②一⑦/⑧一15

C.①/②一⑤/⑥一15 D.①/②一⑨/⑩一15

21、“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三)(17分)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

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

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

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

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

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

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

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

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23、“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分别

是12类词中的词和词。(2分)

24、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的搜查。(1分)

25、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______的态度。(3分)

2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

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

时既_______又_______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4分) 28、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2分)

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

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

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

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 徐无鬼》

【注释】(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3)涂:同

“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请问为.天下

解释下列句子

“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五、作文、

雄鹰,有了对高天的渴望,才能展翅碧空自由飞翔;大树,有个对阳光的向往,才能直插云霄不断生长;

一个人,有了对梦想的追求,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请以“追逐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字数在600字左右。

答案:

1.jian dī 2.B 3.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4.略5.略6.㈠三峡大坝对游客开放㈡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C ( 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应为“抗日战争”)D(应为“法国”))

三、11、《芦花荡》孙犁白洋淀(荷花淀)

12、bao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13、智斗日本鬼子

14、预先设下埋伏,用莲蓬做诱饵,假装慌张,引诱敌人到陷阱。(言之有理即可)

15、拟人体现作者对老英雄行为的佩服之情,同时也是对敌人的憎恨。(意思符合就可)

16、环境描写表现老头子报仇后心里的痛快,轻松自在、愉快的心情,

先前的自责、懊丧也有所减轻。(意思符合就可)

17、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8、“均”是“全”的意思,突出我军渡江的气势。

19、不能。删去后,是否包含九江就不情楚了。体现新闻语言的准确

20、A 21、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22、D 23、名形容 24、c

25(1)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就遭破坏。(2)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26你可以不用蜡烛。粗暴 27、夸张紧张憎恨凶恶

28、出油灯,吹熄蜡烛推说睡觉,拿走蜡烛 29机智、勇敢、镇定(或沉

着)

八年级语文上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测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曦.月(xī) 经纶.(lún) 纤.云(qiān) 轩邈.(miǎo) B.十仞.(rèn)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 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 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从.流飘荡(跟、随) 相与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 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寒冷的树)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默写填空。(8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9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2分)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 )(4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题目。(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8分) 1.给汉字注音。(1分)歼_____灭提_____防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填空。(11分) 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 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 (任选一题,9分) (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 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 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是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两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㈠、(2分,不超过10个字)从7月1日起,三峡工程大坝坝顶将首次对游客 开放。游客可乘坐电瓶车登上巍巍大坝,在泄洪坝段长100米、宽5米的指定 区域下车拍照观景,零距离触摸这一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据悉,此次坝顶开 放为试运行,开放期限初步定为3个月,9月30日结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2分,不超过20个字)新华网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10日电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 胡锦涛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一单元总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记叙文特点,理解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学习作者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多方面思考,动手动口,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规律,谴责非正义战争,支持反侵略。认识只有和平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对战争有个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战争,知道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共识。其次,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弄清各个文章的人物事件,深入阅读理解,认真思考,多读多练。 主要内容: 1《新闻二则》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通过学习,了解回顾历史。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语言要求。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分析报刊新闻。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20200408144009)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八年级语文B(2)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22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2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cǎi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 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 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 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注音填字 2.默写。(8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心生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⑤送别朋友远行,若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感伤,而 用王勃的诗句“,”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 情怀。 3.学习了“长征之歌”专题后,大家对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应该 有所了解了。请根据“草地、暴雨、马、篝火”四个词语加以想像,描写“红军过草地” 的一个场景。(不超过100字)(3分) 4.下边是一位同学所写的表扬信,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从语言和格式两方面加以修改(不.得超过 ...5.处.)。(4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 表扬信 我校八年级(1)班杨阳同学是个乐善好施、关心同学的好干部。上星期二我在回家 的路上所骑自行车被一部卡车撞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到在路边,可是那缺德的司机望都不 望一眼只管开车走了,我当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也不见一个人影来搀我一把,我真是山 穷水尽,欲哭无泪。正当绝望的时候,一个人影出现了,她是我邻班的劳动委员杨阳。我 一见她如见到了救命稻草,她连忙把我扶起来,叫车送到医院治疗,并陪了我一个晚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累积。(20分)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环绕(rǎo) 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 C.横渡(hènɡ) 败退(kuì) D.鞠躬(jū) 奇迹(j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制栽赃物 B.富丽唐皇黎明 C.丝绒精彩 D.尖锐鬼鬼崇崇 3.以下成语应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民解放军勇敢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筋疲力尽,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期。 D.这是一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应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开展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遥望的眼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窗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落千丈,势不可挡。 D.每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成功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摆布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繁重记忆。但这是个标致的记忆。 6.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要地揭露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大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需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产生在解放战争时代的白洋淀。 C.《烛炬》写的是一名南斯拉夫母亲将收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名苏联红军兵士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义。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恶,表达了对被侵犯、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7、默写。(8分) (1).《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2)《野望》中通过描述黄昏风景,表现诗人旁皇孤单之情的诗句: (3)《早寒江上有怀》中借鸿雁南飞,秋天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应用对偶修辞法子,描绘洞庭湖宏伟景象的名句: 二,语言的综合应用(6分) 9、这个单元是有关“战争”主题的课文,你能写一句有关战争的诗句和一个有关战争的成语吗?请试一试(2分)。 10、仿照下眼先后句子的写法,在中间写出一句话。 在与同窗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他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颜色;给他人,你也会 ;给他人一点快活,你也会感觉到快活的美妙与充实。(2分)。 三,浏览: (34分)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1 分) □1 分) □2 分) □2 分) 。 ) 2015 ~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⑴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⑵本试题共 5 页。答案写在答卷上,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所有项目和 答卷上的座位号。答题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时仔细审题,认真 作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⑶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 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00 分。 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 一. 基础 (21 分) 1. 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0 分) ⑴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王维《使至塞上》)( ⑷《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 。( ⑸把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 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 hu ānɡ miù( )的画面。⑵马可·波罗的游记里十分 tu ī chónɡ(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⑶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xiāo shēnɡ nì j ì( )。 ⑷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 么 tiān yī wú fènɡ(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B. 苏州的宝带桥 53 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 足。 C. 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 D. 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人们岂能无动于 衷?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大课间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把“培养”改为“提高” B. 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受到了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去掉“受到了”和 “而”,或者去掉“而引起的”) C. 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70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填合适的词语:(4分)(选项: 恐惧呼唤憧憬喜悦) 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哀伤与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与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与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填写下列成语:(8分) 锐不可眼花乱然无存月明风 名其实丰伟绩转弯角永垂不 3、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阻è管xiá寒jìn jū躬 4、常识填空:(6分)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就是、、、背景与结语。 B、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C、《芦花荡》的作者就是。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就是( )(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 江阴要塞,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 B.占领控制封锁 C.占领控制封闭 D.占有牵制封锁 6、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 ,______________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您展示: A、有关战争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B 有关战争的诗句: , 。 7、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与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这次访问期间瞧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瞧到大陆乡亲与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与平。 二、阅读(3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就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2016~2015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⑴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⑵本试题共5页。答案写在答卷上,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所有项目和 答卷上的座位号。答题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时仔细审题,认真 作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⑶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 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祝你取得好成绩!加油! 一.基础(21分) 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⑴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分)□1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1分),。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分)2□ (□2分) (。⑷《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4分)⑸把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实,在雨中融的画面hu实而ānɡmiù()而一合了——融成幅悲哀美丽、真,⑴历史现。)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⑵马可·波罗的游记里十分tuīchónɡ(jì()⑶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ɡ。nì⑷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yīwúfènɡ(()。2分)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篇像你看沿果之的B.苏州宝带桥53孔多,如坐小船桥缓缓一遍,会感到读了一史诗似的满足。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C. 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人们岂能无动于衷?。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4.)把“培养”改为“提高”(倡力要质体的学培助动间大A.课活有于养生身素,大提。B.鸟类的迁徙,往往是受到了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去掉“受到了”和的”)起引而掉去者,”而“或“ C.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删)”过通“去 -1- D.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在 “学校”后加上“的建设”) 5.你的班级将出一期主题为“运动心得”的墙报,请你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仿照例句 写一则心得,要求生动形象。(3分) 例句:我爱游泳,如自在欢畅的游鱼在水中穿梭,我享受到劈波斩浪的惬意。 仿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思维导图

(一)知识要点 【文学常识】 1.《社戏》选自《》。 2.《回延安》作者,诗人,与丁毅等人共同创作《》,著有诗集《放歌集》。 3.《安塞腰鼓》作者,作家,代表作品《》。 4.《灯笼》作者,山东莱芜人,散文家、。 【字音字形】 1.楫.( ) 2.棹.( ) 3.倘.若( ) 4.归省.( ) 5.行.辈( ) 6.撺掇 ..( )( ) 7.凫.水( ) 8.潺.潺( ) 9.弥.散( ) 10.蕴.藻( ) 11.渔父.( ) 12.cuō()合 13.家juàn() 14.cuān()升15.bāo()豆16.纠gé() 17.xù()叨18.dài()慢19.yǒnɡ yuè()( ) 20.wǎn()转 21.乌péng()船 22.糜.子( ) 23.油馍.( ) 24.脑畔.( ) 25.一盏.( ) 26.白羊肚.( ) 27.羊羔.( ) 28.柳林pù() 29.眼kuàng() 30.yáo()洞31.yán()河32.chuǎn()气 33.恬.静( ) 34.晦.暗( ) 35.羁.绊( ) 36.亢.奋( ) 37.冗.杂( ) 38.戛.然而止( ) 39.烧zhuó() 40.páng()礴 41.战lì() 42.淋lí() 43.fú()射44.mò()然 45.茂téng téng()( ) 46.惊心动pò() 47.神龛.( ) 48.焚.身( ) 49.斡.旋( ) 50.幽悄.( ) 51.锵.然( ) 52.霍骠.姚( ) 53.司马懿.( ) 54.怅wǎng() 55.静mù() 56.xī xī()( )然 57.夜深星lán() 58.张灯结cǎi() 【词语理解】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起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 (本卷100分,完卷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音形义全对的一项()(2分) A.触(cù)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样子)心里感到悲伤。凑(c?u)合:将就。 B.低眉顺(shùn)眼:形容心情惆怅的样子。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C.从(cōng)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 D.情有可圆(yuán):在情理上说得过去。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 然 2.根据语境在括号中写出恰当的词语。(4分) ①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唐!他触目丧怀,自然情不得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②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 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mǐn()感的神经 末梢。 3.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风靡一时脍炙人口陈词 烂调司空见惯娴熟深暗 莫名其妙自明得意因地制宜可见一斑别出新裁

4.你知道吗?鲁迅先生惜时如金,请举出他的两句相关的名言。(4分) (1) (2) 5.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8分) (1)默写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的后四句。(4分) , , (2)默写崔颢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前四句。(4分) ,。,。 7.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5-2016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序一二三四合计得分一、.语言积累运用及表达。(共27分)一、积累与运用(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稽.首(jī)广袤.(mào)颔.首(hàn)咫.尺(chǐ)B.哂.笑(xī)啮.齿(niè)提.防(dī)睽睽.(kuí)c.翕.忽(xī)缥.碧(piǎo)招徕.(1ái)门楣.(méi)D.瀚.海(hǎn)突兀.(wù)荸荠..(bóqí)佳肴.(y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藏污纳垢粗制烂造崎岖不平B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引人注目C 正禁危坐神密莫测无所事事D 黯然失色麻木不人意趣盎然3.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无所不为....。B.虽然这种观点确有一些先见之明,但这种说教与整个《红楼梦》以生动的形象和生活细节的逼真描绘取胜作比较,就不免相形见绌了。C.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束手无策....。D.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也必然“无动于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是唐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C.《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D.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学校____ ______ __ __ __ 班级_________ __姓名_ __ __ __ ____考号____ __ ______ __ _※※※ ※※ ※※ 密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 B.磅.礴(bàng) 歼.灭(qiān) 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 C.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 D.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 负隅.顽抗(yú) 提示:A项中“锐不可当”的“当”应读“dāng”;B项中“磅礴”的“磅”应读“páng”,“歼灭”的“歼”应读“jiān”;D项中“要塞”的“塞”应读“sài”,“殷红”的“殷”应读“yān”。C项注音完全正确。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阻遏.(阻止) 歼.灭(消灭) B.绥.靖(安抚、平定) 殷.切(深厚、丰盛) C.管辖.(管理) 锐不可当.(抵挡) D.瑰.宝(奇特、珍贵) 高屋建.瓴(建立) 提示:D项中“高屋建瓴”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为“倾倒”之意。 答案:D 3.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记叙) B.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描写) C.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记叙) D.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议论) 提示:此题是考查我们对几种表达方式的把握与区分,特别是记叙与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容易混淆。记叙,就是记载、叙述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经过的。说明,是用来介绍或注释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特征、性状、结构、概念、功能、程序等的一种表达方式。A句应为“说明”。 答案:A 4.新闻又称为_______,及时地、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_______等;狭义的新闻,专指_______。_______是新闻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所学的两则新闻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消息报告文学消息用事实说话毛泽东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ào) 杳.无消息(yǎo)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深恶.痛疾(è) 一丝不苟.(g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桅杆业己沧海桑田眼花潦乱 B.篡改泄气一以贯之阵耳欲聋 C.馈退凛冽振聋发聩惮精竭虑 D.浩瀚遗嘱惨绝人寰白手起家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 耳濡目染 ....,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 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 ...虑.。 C.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D.在创造的宇宙里,即使是如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样的大家,在大多数情况下, 也并非轻而易举 ....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5分)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è( ),歼.( )灭和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芦花荡》,我们结识了鱼鹰一般的老英雄,他手拿竹篙.( )撑着船,剥着莲蓬,转瞬便让小鬼子张皇失措;朗读《蜡烛》,我们感受了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跨越国界的情谊,这份情谊在炮火烧zhuó( )的战场上,在高高耸立的瓦lì( )之间闪烁,如烛光般让人温暖;朗读《亲爱的爸爸妈妈》,健忘的人们又怎能不忆起那充满荒谬.( )与杀lù( )的场面?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歼.灭(jiān) 击溃.(kuì) 竹篙.(ɡāo) 荒谬.(miù)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书写要规范、工整。(2分) 阻è(遏) 烧zhuó(灼) 瓦lì(砾) 杀lù(戮)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1分) 挡改为当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老师张皇失措 地走进教室,有条不紊地引导我们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 .... 了。 B.“万园之园”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抢夺、焚烧,珠宝、字画等已经荡然无存 .... C.张畅同学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名副其实 的“最美少年”。 .... D.我几次拐弯抹角 地向妈妈提出想买一辆变速自行车的要求,妈妈都以旧的自行车还.... 能用为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通过法律规范公权力边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C.从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D.我东路军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4.(2014,济南)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仿照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在下面画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2分) 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骄阳似火,绿树成荫,书写着盛夏的热烈;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泛舟语湖(30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3分) A、锲(qiè)而不舍 B、万籁( lài )俱寂 C、姹紫嫣( yīn)红 D、酣( hān )然入梦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 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散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腔”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⑷、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纯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 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随着盐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诗海拾贝。(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题型完成练习。)(8分) (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 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声那是“感时花溅泪,”的感时伤怀; 那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怆梦境。 (3)、诗有情那是“海内存知己,”的深情厚谊; 那是“,报得三春晖”的至爱亲情。 (4)、诗有神那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著追求; 那是“会当凌绝顶,”的心胸气魄。 5、口语交际。(3分) 振新中学二(8)班准备召开“同在蓝天下,共饮一江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二、阅读品茗(35分) (一)玩味古典(14分) 甲: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人 教版 、《新闻两则》 、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地点:九江—安庆 人物:人民解放军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横渡”一词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

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 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含义是什么? 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喜悦之情。 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 生字生词:鄂(è)

八年级语文(上)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测试卷 学校:年级:班级:姓名: 达标卷(100分钟内完成满分100分) 一、语文漫步(14分) 1、本题很简单。只要用你最喜欢的字体、最漂亮的字迹,把下面一句格言抄在方格里,并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就可得分。(2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爱默生 2、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气喘吁吁 ..()弄巧成拙.()茅塞.顿开() 无动于(zhōng) 略胜一(chóu) 稍纵即(shì) 3、2007年春节即将来临,传统文化习俗为你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请完成下面题目:(4分)①为下面的春联拟出下联: 上联:春来繁花似锦 下联: ②除夕团圆,家人聚餐,你要为全家祝福,你的祝词是:(不超过20字) 4、指出下文中的顾客的言外之意。(2分) 顾客(认真地):牛厂长,贵厂生产的骏马牌毛巾,上面的图案可真是栩栩如生啊! 厂长(惊喜地):真的吗? 顾客:当然!我早上洗脸时,那上面的骏马竟然跑到我脸上来了! 顾客的言外之意是: 5、《水浒》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刻画了108位英雄好汉,他们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尤其是他们的绰号风趣幽默,更能体现每位好汉的独特之处。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位梁山好汉的姓名及其绰号,并对其个性作简洁的评价。(3分) ①姓名____,绰号______。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②姓名____,绰号______。②评价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览室书架(38分) (一)《卖米》(节选)(16分) 散场了,我和母亲晒了一天,一颗米也没卖出去。 “妈,走吧,回去吧,别愣在那儿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4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 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 i) 迫.击炮(pò) 2.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锐不可挡张皇失错坚壁清野铸剑为犁名符其实山青水秀乌合之众转弯摸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蜡烛》中的盲乞西本是一位仇恨侵略、渴望解放、热爱和平而富有爱心的南斯拉夫老妇人。 C.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5分)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活的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6.根据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6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的更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 ;。 7.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或名言警句。(6分) ⑴ ⑵ 二、阅读理解(6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27题。 (一)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请用“‖”在文中分层,并写出层意。(4分) 9.本段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写出有关词语。(3分) 10.本段详写了什么?文中“余部”大约是多少人?(3分) 11.指出文中加“·”符号的词语代表的意思。(3分) “我”指 “该”指 (二)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一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爬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支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的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疼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2.为选段拟一个两字的标题。(2分) 13.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句话在这里有何作用?与下文什么内容相照应?(4分) 14.根据选文内容,写出老头子为了痛打敌人,从准备到成功的实际步骤:(4分) ⑴⑵⑶⑷ 15.找出一句精妙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3分) 16.选段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三)零点降生 (1)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