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器设计

除雾器设计
除雾器设计

1 除雾器

1)除雾器功能简介[孙琦明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设计选型中国环保产业 2007.4 研究进展18-22]

除雾器用来分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在吸收塔内,由上下二级除雾器(水平式或菱形)及冲洗水系统(包括管道、阀门和喷嘴等)组成。经过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在流经两级卧式除雾器后,其所携带的浆液微滴被除去。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小液滴慢慢凝聚成较大的液滴,然后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至浆液池。在一级除雾器的上、下部及二级除雾器的下部,各有一组带喷嘴的集箱。集箱内的除雾器清洗水经喷嘴依次冲洗除雾器中沉积的固体颗粒。经洗涤和净化后的烟气流出吸收塔,最终通过烟气换热器和净烟道排入烟囱。

2)除雾器本体

除雾器本体由除雾器叶片、卡具、夹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结构形成组装而成。其作用是捕集烟气吕中的液滴及少量的粉尘,减少烟气带水,防止风机振动。除雾器叶片是组成除雾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整个除雾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雾器叶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FRP等)或不锈钢(如317L)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除雾器叶片种类繁多。按几何形状可分为折线型(a、d)和流线型(b、c),按结构特征可分为2通道叶片和3通道叶片。

除雾器布置形式通常有:水平型、人字型、V字型、组合型等大型脱硫吸收塔中多采用人字型布置,V字型布置或组合型布置(如菱形、X型)。吸收塔出口水平段上采用水平型

除雾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折流板和旋流板两种形式。在大湿法中折流板除雾器应用的较多。折流板除雾器中两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烟气中的液滴在折流板中曲折流动与壁面不断碰撞凝聚成大颗粒液滴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直到浆液池,从而除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折流板除雾器从结构形式上,又可分为平板式和屋顶式两种。屋脊式除雾器设计流速大,经波纹板碰撞下来的雾滴可集中流下,减轻产生烟气夹带雾滴现象,除雾面积也比水平式大,因

此除雾效率高,出口排放的液滴浓度≤50 3

mg。一般常规设计要求除雾器出

/m

口排放的液滴浓度≤753

mg。本工程吸收塔选择除雾效果相对好的屋脊式除

/m

雾器。

3).除雾器冲洗系统

除雾器冲洗系统主要由冲洗喷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作用是定期清除除雾器叶片捕集的液滴、粉尘,保持叶片表面清洁,防止叶片结垢和堵塞。除雾器堵塞后,会增加烟气阻力,结垢严重时会导致除雾器变形、坍塌和折断。对于正常的二级除雾器,第2级除雾器后端面仅在必要时才进行冲洗,避免烟气携带太多液滴。旁路取消后,为避免浆液在第2级除雾器上部沉积引起堵塞,要求厂家在除雾器设计时,增加了二级除雾器后端面手动冲洗系统,防止除雾器堵塞时无法进行清除。除雾器冲洗水阀门是动作十分频繁的阀门,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除雾器冲洗水喷头距除雾器间距。按0.5 m~0.6m 计,两层除雾器之间还设有上下冲水的两层水管,其间隔应考虑到便于安装维修。加上两层波形除雾器高度,最底部上冲水管至最上部下冲水管总高差约3.4 m~3.5 m。以上尺寸适于平铺波纹板式除雾器。如用菱形除雾器,其空问高度将可降l m左右。

4)除雾器的主要性能及设计参数

①烟气流速:烟气流速是以空床气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气体动能因子F,它是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其取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雾效率和压降损失,也是设备设计或核算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时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常将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最高且又不致二次带水时的烟气流速定义为临界气流速度,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

等因素有关。

②除雾效率:除雾效率是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③系统压力降:系统压力降是指烟气通过除雾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雾系统压力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一般级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系统的阻力也会大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能耗,也使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威胁。所以折板的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两到三级为宜。

④除雾器叶片间距: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保证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叶片间距大,除雾效率低,烟气带水严重,易造成风机 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最终也会造成系统停运。叶片间距根 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5-一75mm 。目前脱硫系统 中最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一50mm 。

⑤除雾器级数:在除雾器除雾过程中,通常为了增大除雾效率而把折板连接起来组成多级除雾器,一般级数越多除雾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系统的阻力也会大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能耗,也使系统的正常运转受到威胁。所以折板的级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两到三级为宜。

⑥除雾器冲洗间隔时间t )

(330001266000n K V t -= 式中 V 一烟气量

K (n )一根据吸收塔液位L 而选取的参数:

K(1)=1 , L>9.50m ;

K(2)=1.5,9.45

K(3)=3,9.40

K(4)= 6 ,9.30

K(5)=12,L<9.30m

由L=7.92m 可得

44.2)

5(330003000001266000=-=K t 该时间根据测量的烟气量和液位实时计算得到,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除雾器的冲洗频率。实际运行表明,采用这一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吸收塔内的液位,并保证除雾器的清洁。

(5)除雾器的防腐

系统内的烟气,含有饱和水汽、2SO 、3SO 、HF 、x NO 、烟尘、携带的-23SO 、-24

SO 盐、喷淋液等,会结露、结垢等,其中以吸收塔入口干湿界而区域和吸收塔内的腐蚀环境最为恶劣,因此必须有严格的防腐措施,系统中采用了不锈钢、氯丁圣橡胶、玻璃鳞片涂层和玻璃钢等各种防腐材料。

根据以上要求FGD 除雾器总体布置图如图所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1、本装置输入单相交流50HZ、380V,一次额定电流54A。二次额定直流输出电压72KV,二次最大输出电流200mA,在运行中不准超过上述指标。 2、投运本设备前24小时,先给四个远红外线加热器通电升温,升温范围先升至50℃之后应按10-15℃时缓慢升至规定值120℃20℃后恒温12-24小时。 3、值班操作工给安全水封加水至溢流口。 4、空载试车或负载开车前,值班操作工应向沉淀极营内喷水一次使其表面尽量湿润。 5、开车操作规程:1)检查工作完成后,将高压隔离开关从接地转换至电场位置。2)将控制屏本地-摇控开关至本地位置。3)将全波-脉冲开关至全波位置。4)将自动-手动开关至自动位置。5)先合上控制回路电源开关,控制板15V指示灯亮,再合主回路空气开关,此时主回路接通,指示灯亮。6)按启动按钮,调升压电位器进行升压,一般二次电压升至40-50KV左右为宜,此时设备进入运行状态。7)停机操作顺序:调升压电位器进行降压至零,再按停止按钮,先拉下控制回路开关,再拉下主回路空气开关。8)为防止沸腾炉刚升温时,炉气中有可燃性气体遇到电晕火花而引起爆炸。因此系统通气后约5-15分钟后,待炉出口烟气中炉灰出现红色,方可向电雾送电。9)在每次开车前,值班电工必须亲自观察四个绝缘箱的温度指示值,必须在所规定的范围内,并将高压隔离开关,转换至电场位置,将门锁好,方可开启整流机组,否则不准向电雾送电。 6、整流机组,电雾运行中的注意点:1)整流机组在运行中各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整流变压器室内。2)电雾在运行中,严禁操作主回路空气开关,冲洗电雾本体时,必须停机冲洗,并将高压隔离开关至接地位置。3)在升压或运行中,要注意电雾各部有无效电现象,如遇跳闸应及时合上,如继续跳闸应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送电。4)严禁可燃气体进入电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先切断电源及时检查处理。5)每次停车前待系统停止通气后,即可降压停机,如需冲洗电雾,必须将高压隔离开关至接地位置。6)值班电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机组一次,并将巡回检查结果填写运行记录。7)每次开停车之前值班操作工和值班电工及时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完成开停车任务。8)焙烧工段应尽量避免升华硫的产生,升华硫不易荷电,粘性大,易使电极肥大,除尘效率下降。9)电雾应每月停车一次,值班电工

除雾器设计

1 除雾器 1)除雾器功能简介[孙琦明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设计选型中国环保产业 2007.4 研究进展18-22] 除雾器用来分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在吸收塔内,由上下二级除雾器(水平式或菱形)及冲洗水系统(包括管道、阀门和喷嘴等)组成。经过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在流经两级卧式除雾器后,其所携带的浆液微滴被除去。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小液滴慢慢凝聚成较大的液滴,然后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至浆液池。在一级除雾器的上、下部及二级除雾器的下部,各有一组带喷嘴的集箱。集箱内的除雾器清洗水经喷嘴依次冲洗除雾器中沉积的固体颗粒。经洗涤和净化后的烟气流出吸收塔,最终通过烟气换热器和净烟道排入烟囱。 2)除雾器本体 除雾器本体由除雾器叶片、卡具、夹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结构形成组装而成。其作用是捕集烟气吕中的液滴及少量的粉尘,减少烟气带水,防止风机振动。除雾器叶片是组成除雾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整个除雾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雾器叶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FRP等)或不锈钢(如317L)2大类材料制作而成。除雾器叶片种类繁多。按几何形状可分为折线型(a、d)和流线型(b、c),按结构特征可分为2通道叶片和3通道叶片。 除雾器布置形式通常有:水平型、人字型、V字型、组合型等大型脱硫吸收塔中多采用人字型布置,V字型布置或组合型布置(如菱形、X型)。吸收塔出口水平段上采用水平型

除雾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折流板和旋流板两种形式。在大湿法中折流板除雾器应用的较多。折流板除雾器中两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烟气中的液滴在折流板中曲折流动与壁面不断碰撞凝聚成大颗粒液滴后在重力作用下沿除雾器叶片往下滑落,直到浆液池,从而除去烟气所携带的液滴。折流板除雾器从结构形式上,又可分为平板式和屋顶式两种。屋脊式除雾器设计流速大,经波纹板碰撞下来的雾滴可集中流下,减轻产生烟气夹带雾滴现象,除雾面积也比水平式大,因 此除雾效率高,出口排放的液滴浓度≤50 3 mg。一般常规设计要求除雾器出 /m 口排放的液滴浓度≤753 mg。本工程吸收塔选择除雾效果相对好的屋脊式除 /m 雾器。 3).除雾器冲洗系统 除雾器冲洗系统主要由冲洗喷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作用是定期清除除雾器叶片捕集的液滴、粉尘,保持叶片表面清洁,防止叶片结垢和堵塞。除雾器堵塞后,会增加烟气阻力,结垢严重时会导致除雾器变形、坍塌和折断。对于正常的二级除雾器,第2级除雾器后端面仅在必要时才进行冲洗,避免烟气携带太多液滴。旁路取消后,为避免浆液在第2级除雾器上部沉积引起堵塞,要求厂家在除雾器设计时,增加了二级除雾器后端面手动冲洗系统,防止除雾器堵塞时无法进行清除。除雾器冲洗水阀门是动作十分频繁的阀门,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除雾器冲洗水喷头距除雾器间距。按0.5 m~0.6m 计,两层除雾器之间还设有上下冲水的两层水管,其间隔应考虑到便于安装维修。加上两层波形除雾器高度,最底部上冲水管至最上部下冲水管总高差约3.4 m~3.5 m。以上尺寸适于平铺波纹板式除雾器。如用菱形除雾器,其空问高度将可降l m左右。 4)除雾器的主要性能及设计参数 ①烟气流速:烟气流速是以空床气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气体动能因子F,它是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其取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除雾效率和压降损失,也是设备设计或核算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统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时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过高会造成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常将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最高且又不致二次带水时的烟气流速定义为临界气流速度,该速度与除雾器结构、系统带水负荷、气流方向、除雾器布置方式

除雾器主要性能参数

除雾器性能参数 1.主要性能参数 (1) 除雾性能 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除雾效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对于脱硫工程,目前用于衡量除雾性能的参数主要是除雾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一般要求,通过除雾器后雾滴含量一个冲洗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75mg/Nm3。该处的雾滴是指雾滴粒径大于15μm的雾滴,烟气为标准干烟气。其取样距离为离除雾器距离1-2m的范围内。 目前国内尚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标准,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集烟气,记录采样时间,同步测量烟气流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烟气含氧量等。 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样。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 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

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2)压力降 压力降指烟气通过除雾器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200Pa。 2.除雾器的特性参数 (1)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 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在一定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一定气流流速下能被完全分离的最小液滴粒径。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应用于湿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μm。 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在一定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当烟气流速超过一定流速后除雾能力下降,这一临界烟气流速称为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临界点的出现,是由于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所致,即分离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带走,其原因大致是:①撞在叶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动量过大而破裂、

湿法脱硫除雾器除垢方法

湿法脱硫除雾器除垢方法 我国85%以上烟气脱硫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在湿法脱硫装置长期运行中,除雾器结垢问题普遍存在。除雾器结垢会使除雾器叶片间通道变窄,叶片表面不光滑,造成流场不均匀,除雾器效率降低,引起“石膏雨”。结垢严重时,会局部堵塞除雾器通道,一定程度时造成整体塌陷,有的甚至将除雾器底部冲洗水管和支撑梁压断。 除雾器掉落若发现不及时,还可能堵住循环浆液泵入口滤网,造成循环泵振动过大。除雾器结垢给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研究解决除雾器结垢问题可提高脱硫系统运行稳定性。 1除雾器结垢原因分析 除雾器结垢根据垢淀质地及其清理程度可分为软垢和硬垢。 1.1软垢 软垢呈叶状,柔软,相对来说较易处理。究其成分,为CCS垢和碳酸钙垢。CCS垢即CaSO3˙1/2H2O和CaSO4˙2H2O2种物质的混合结晶物。CaSO3˙1/2H2O在水中溶解度小,脱硫系统在较高pH下运行时,浆液中的硫多以SO2-3形式存在,易使亚硫酸钙达到饱和并超过临界饱和值,当烟气夹带浆液通过除雾器时,在其表面结晶沉积,形成软垢。此外,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物质,但碳酸钙垢易清理,属于软垢。由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中未参与反应的碳酸钙或石灰-石膏法脱硫中Ca(OH)2在较高pH下与烟气中CO2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在除雾器表面沉积生成。美国EPA和TV A中试结果表明,当浆液pH大于6.2时,易发生软垢堵塞[1]。 1.2硬垢 硬垢为坚硬的结晶垢,无法通过降低pH或高压冲洗的方法清除,必须使用机械方法。究其成分,为石膏垢和灰垢。当吸收塔浆液石膏过饱和度大于1.4时,溶液中石膏会析出结晶,沉积形成硬垢。亚硫酸钙软垢在除雾器表面若不及时清理会逐渐氧化,在较高温度烟气作用下,干湿交界面处易形成硬垢。 烟气中携带的飞灰、浆液中含有硅、铝、铁等物质,在除雾器表面沉积形成的硅酸盐垢极其坚硬,且飞灰中金属氧化物黏性较强,所形成的垢难以清理。 2除雾器减缓垢方法 2.1控制脱硫运行参数 脱硫运行条件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还会影响脱硫系统稳定性。不良的运行条件会造成系统内结垢。为防止结垢,宜控制主要参数:浆液pH不高于6,氧化风量充足,浆液密度宜运行在1080~1180kg/m3。苏大雄等[2]对石灰湿法脱硫过程中pH变化对结垢的影响做了研究,通过饱和指数法判断结垢趋势。 研究表明,pH7~8时,结垢严重;pH4~6时,不易结垢。强制氧化可促使CaSO3溶液向CaSO4溶液转化,消除CaSO3的过饱和度,有效降低其结垢风险,而CaSO4的过饱和度可通过控制停留时间和浆液固体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一定浆液停留时间条件下,适当增加浆液中固体石膏含量可增大CaSO4结晶表面,提高结晶速率,从而将石膏过饱和度降低在不易发生结垢的程度[3]。监控浆液密度,合理运行石膏脱水系统,将浆液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保障浆液良性运行。 2.2除雾器冲洗控制 为防止除雾器结垢,需在除雾器上下布置冲洗喷嘴对除雾器进行冲洗。适当的冲洗水压力、水量、冲洗频次、覆盖率及冲洗水品质对减缓结垢有很大作用。冲洗水压力宜0.15~0.30MPa,下层除雾器冲洗水量及频次宜较大,冲洗水覆盖率300%,冲洗水不溶物含量及硬度应控制在低值。冲洗水压力、水量过小则不足以将软垢冲洗完全,若冲洗水压力、水量过大则会造成二次夹带。

除雾器的选型

除雾器的选型 为了提高除雾效果,一般采用两级叶片,第一级为粗除,第二级为精除。屋脊型除雾器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上层,多采用单层梁支撑两级叶片的固定方式。但为了检修方便,也有用户要求用两层梁支撑。平板型除雾器可以布置在烟气垂直流动的吸收塔内,也可以布置在烟气水平流动的烟道中,一般采用双层梁支撑或固定。 屋脊型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但是,由于屋脊型除雾器需要在吸收塔的截面上留出矩形通道,而吸收塔是圆形的,所以部分面积需要用盲板封起来,从而部分抵消了一部分优势。另外,屋脊型除雾器的结构较平板型除雾器更稳定,可以耐受的温度较高,因此,当脱硫系统不设GGH时,建议采用屋脊型除雾器。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高度一般为2 850mm,而两级平板型除雾器高度为3 230mm,即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占用空间较小。但是,考虑到减小携带水量,通常要求烟气在除雾器叶片以上1m 处开始改变流向和提高流速,这样可以使大的颗粒落回到除雾器。如果加上这预留的1m空间,屋脊型和平板型除雾器占用总空间接近。 另外,从经济角度分析,平板型除雾器的成本比屋脊型稍低一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平板型,只有在烟温相对较高时,为了提高安全性才选择屋脊型除雾器。 3结垢原因分析及冲洗系统设计 3. 1结垢原因分析 (1)吸收剂浆液附着于除雾器叶片上。SO2溶于水的电离产物主要是H+和HSO3 - ,为了促进SO2的吸收和溶解,采取了2种措施:加入石灰石以中和溶液中的H+ ;向浆池中鼓入过量空气,以促进石膏的形成和结晶。吸收塔底部的石膏浆液与新鲜的石灰石浆液混合后由喷嘴喷出,与烟气充分接触后,其中很小一部分被烟气携带附着于除雾器的叶片或其他零部件上。如果浆液在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较长,就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垢层。 (2)吸收剂过量。过量的吸收剂会导致溶液中钙离子浓度过高,过饱和度增大,结垢加快。 (3)吸收塔内烟气流动不均匀。这种情况会在烟气流速较快的位置产生二次携带,导致除雾器结垢,其根本原因是吸收塔流场设计不合理。 除雾器叶片一旦开始结垢,发展将十分迅速。 因为结垢层的存在减小了通道面积,导致该处的烟气流速增大,加大了二次携带的风险。 3. 2除雾器冲洗系统设计 在设计除雾器冲洗系统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冲洗面选择、冲洗水压力、冲洗强度、喷嘴角度、冲洗频率、冲洗水水质等。 为了减少烟气通过除雾器后的携带水量,冲洗系统通常设计成只冲洗除雾器初级叶片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冲洗水的压力一般要求200 kPa以上,冲洗强度在40 L/ (m2?min)左右,喷嘴角度一般选择90°或110°, 200%重叠。 通过调整各冲洗通道的间隔时间可调节补充水量,冲洗通道可以按空间顺序依次冲洗,也可以将一个周期内的冲洗次数调整为迎风面多于背风面。冲洗频率一般取决于吸收塔每小时的蒸发水流量,当吸收塔内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控制系统将执行除雾器冲洗程序。

湿式电除雾器操作规程

湿式电除雾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湿式电除雾器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保证除雾效率、设备稳定可靠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 湿式电除雾器的操作使用及维护过程。 3、职责 湿式电除雾器的操作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设备,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4.引用标准 湿式电除雾器用户手册。 5.操作说明 5.1启动前的检查调试 系统启动前,运行操作人员应对湿电系统所有相关设备及设施作全面详细的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消除并验收合格,并保证系统具备供水供电条件。整套湿电系统启动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5.1.1 清水箱进出水管阀门已开,水箱液位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5.1.2电控系统(高频电源、瓷套、控制柜及电缆)检查调试,具备上电条件。 高压恒流电源是湿电的主要附属设备,它的正常运行对除尘效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应熟读有关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 5.1.2.1 确认设备安装符合规定,接地良好、牢固、完整、接线正确,油位在规定标线内。 送电试车必须在变压器安装后静止24小时以上进行。 5.1.2.2 检测各部位的绝缘状况 a、低压侧接地电阻>1 MΩ(1000V)。 b、高压侧接地电阻≥700 MΩ(2500V)。 c、高-低压之间电阻≥700 MΩ(2500V)。

d、高压输出反向电阻>700 MΩ(2500V)。 e、高压输出正向电阻<2 MΩ(2500V)。 f、高压侧的绝缘电阻因机组不通过数值差异很大,具体数值参考说明书确定。 5.1.2.3 确认高压隔离开关手柄开关转动灵活,位置正确。高压隔离开关带电部分对地电阻 >1000 MΩ(2500V)。 5.1.2.4 确认新安装电场的绝缘电阻≥700 MΩ(2500V),运行中电场的绝缘电阻200 MΩ (2500V)。 5.1.2.5 电源设备制造厂调试人员做以下测试(使用单位和正常操作人员严禁做以下二项试 验)。 a、将电场开路,启动高压整流设备,二次高压应超过95KV,并在数秒内高压跳闸, 二次电流等于零。 b、将电场对地短路,启动高压整流机组,二次电压为零,二次电流为整流机组的最大 额定电流,数秒之内高压跳闸。 5.1.2. 6.空载试车。接通高压隔离开关,手动启动高压整流机组,由低至高提升二次电压与 电流,直至电场放电或二次电流达到额定值为止。提升电压应慢慢进行,整个过程不少于3分钟。 5.1.2.7 高压恒流停车。将二次电压、电流调至最低档,按下停机按钮。 5.1.2.8 调试中发现高压恒流有不正常现象需检查或修理时必须做到:①断开电源;②验电; ③接地;④挂安全标识牌。 5.1.2.9 安全联锁门开关的调试。开闭安全门确认安全门联锁动作正常,当安全门打开时, 高压整流机将无法启动,在正常运行中当打开安全门时,高压整流机立即跳闸。 5.1.2.10 事故停车按钮的调试。开闭事故停车按钮确认动作正常有效,当发生或可能发生重 大人身、设备、工艺等事故时,可直接按此按钮,立即切断高压整流机组的供电。5.1.3 喷淋系统(水泵、自动阀门、喷淋管道及喷头)检查调试。 间断喷淋对提高湿电的效率,电场的清洁和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作用非常明显和有效,特别是对湿电的安全运行和投运初期至关重要,这点应引起所有重视和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间断喷淋可选用不带杂质的弱酸性循环水或清水。 a、喷淋循环水箱杂物清理,注水试漏。 b、打开循环水泵入口阀门,运转循环泵冲洗喷淋管道。 c、管道冲洗完毕后,停止循环水泵,安装喷淋喷嘴。

洗涤塔设计说明

洗涤塔设计说明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洗涤塔设计明细 一、 设计说明 1、 技术依据:《通风经验设计》、《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风机手 册》等。 2、 风量依据:拫据业主提供风量。 3、 设备选择依据:以废气性质为前提,根据设计计算所得结果选择各种合理 有效的处理设备。 二、 基本公式 1)、洗涤塔选择: 风量、风速、及管经计算公式 Q = 60A ν 式中:Q 风量(CMM); A 气体通过某一平面面积(m 2); ν 流速(m/s); 根据业主设计规范要求,塔内流速:≦2m/s ,结合我司多年洗涤塔设计经验, 塔内速度取,ν ≦s 填充层设计高度: 则填充层停留时间>6 .15.1= 洗涤塔直径>2*6 .1*1416.3*601333= 其中Q=80000CMH=1333CMM ν =s 2)、泵浦选择 ○1流量设定 润湿因子>hr 则:泵浦流量(填充物比表面积*填充段截面积)>hr ξ>60 1000*)22.4*1416.3*100*1.02??????(>2307 L/min ○2扬程设定:

直管长度: ++4= 等效长度: 900弯头 3个 * 3 = 球阀 2个 * 2 = 逆止阀 1个 * 1 = 总长:+ + + =,取24m 扬程损失: 24 * = 喷头采用所需压力为, 为6m水柱压力。 所需扬程为: + + 6= 查性能曲线: 益威科泵浦KD-100VK-155VF,当扬程为12m时,流量为1200L/min,两台15HP则满足要求。 选用泵浦:2台15HP浦, 总流量为2400L/min 最高扬程: 12m

吸收塔的设计和选型

XXXXXXXXXXXXXXXXXXXXX-环境工程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脱硫塔设计及选型指导手册 Guide Handbook for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desulphurizing tower 签署: 日期:

目录 1.1吸收塔的设计 (3) 1.1.1 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3) 1.1.2吸收塔喷淋系统的设计(喷嘴的选择配置) (13) 1.1.3 吸收塔底部搅拌器及相关配置 (16) 1.1.4 吸收塔材料的选择 (17) 1.1.5吸收塔壁厚的计算(包括计算壁厚和最小壁厚) (17) 1.1.6吸收塔封头选择计算 (19) 1.1.7吸收塔裙式支座选择计算 (21) 1.1.8吸收塔配套结构的选择 (21) 1.2吸收塔最终参数的确定 (22) 1.2.1设计条件 (22) 1.2.2吸收塔尺寸的确定 (22) 1.2.3吸收塔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24)

1.1吸收塔的设计 吸收塔是脱硫装置的核心,是利用石灰石和亚硫酸钙来脱去烟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主要设备,要保证较高的脱硫效率,必须对吸收塔系统进行详细的计算,包括吸收塔的尺寸设计,塔内喷嘴的配置,吸收塔底部搅拌装置的形式的选择、吸收塔材料的选择以及配套结构的选择(包括法兰、人孔等)。 1.1.1 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本脱硫工艺选用的吸收塔为喷淋塔,喷淋塔的尺寸设计包括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直径设计 1.1.1.1 喷淋塔的高度设计 喷淋塔的高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喷淋塔吸收区高度、喷淋塔浆液池高度和喷淋塔除雾区高度。但是吸收区高度是最主要的,计算过程也最复杂,次部分高度设计需将许多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而计算喷淋塔吸收区高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 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一) 达到一定的吸收目标需要一定的塔高。通常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比较低。吸收区高度的理论计算式为 h=H0×NTU (1) 其中:H0为传质单元高度:H 0=G m /(k y a)(k a 为污染物气相摩尔差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a 为塔内单位体积中有效的传质面积。) NTU 为传质单元数,近似数值为NTU=(y 1-y 2)/ △y m ,即气相总的浓度变化除于平均推动力△y m =(△y 1-△y 2)/ln(△y 1/△y 2)(NTU 是表征吸收困难程度的量,NTU 越大,则达到吸收目标所需要的塔高随之增大。 根据(1)可知:h=H0×NTU= )ln() ()(*** 2 2* 11* 22*112 121y y y y y y y y y y a k G y y y a k G y m m y m ------=?- a k y =a k Y =9.81×1025.07.04W G -]4[

洗涤塔设计

目录 (一) 设计任务 (1) (二) 设计简要 (2) 2.1 填料塔设计的一般原则 (2) 2.2 设计题目与要求 (2) 2.3 设计条件 (2) 2.4 工作原理 (2) (三) 设计方案 (2) 3.1 填料塔简介 (2) 3.2填料吸收塔的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案的思考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3) .设计方案的特点 (3) .工艺流程 (3) (四)填料的类型 (4) 4.1概述 (4) 4.2填料的性能参数 (4) 4.3填料的使用范围 (4) 4.4填料的应用 (5) 4.5填料的选择 (5) (五)填料吸收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6) 5.1塔径的计算 (6) 5.2核算操作空塔气速u与泛点率 (7) 5.3液体喷淋密度的验算 (8) 5.4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8) 5.5填料层的分段 (8) 5.6填料塔的附属高度 (9) 5.7液相进出塔管径的计算 (9) 5.8气相进出塔管径的计算 (9) (六)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10) (七)填料吸收塔内件的类型与设计 (10) 7.1 填料吸收塔内件的类型 (10) 7.2 液体分布简要设计 (12) (八)设计一览表 (13) (九)对设计过程的评述 (13) (十)主要符号说明 (14) 参考文献 (17)

(二)设计简要 (1)填料塔设计的一般原则 填料塔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塔径与填料直径之比一般应大于15:1,至少大于8:1; ②:填料层的分段高度为:金属:6.0-7.5m,塑料:3.0-4.5; ③:5-10倍塔径的填料高度需要设置液体在分布装置,但不能高于6m; ④:液体分布装置的布点密度,Walas推荐95-130点/m2,Glitsh公司建议65-150点/m2 ⑤:填料塔操作气速在70%的液泛速度附近; ⑥:由于风载荷和设备基础的原因,填料塔的极限高度约为50米 (2)设计题目与要求 常温常压下,用20℃的清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已知混合气中含氨10%(摩尔分数,下同),混合气流量为3000m3/h,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3倍,气体总体积吸收系数为200kmol/m3.h,氨的回收率为95%。请设计填料吸收塔。 要求: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和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完成吸收操作过程及设备设计。要求有详细的工艺计算过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计算程序)、工艺尺寸设计、辅助设备选型、设计结果概要及工艺设备条件图。同时应考虑: ①: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②:过程的经济性 ③:过程的安全性 ④:清洁生产 ⑤: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3)设计条件 ①:设计温度:常温(25℃) ②:设计压力:常压 (101.325 kPa) ③:吸收剂温度:20℃ (4)工作原理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总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某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的。吸收作为其中一种,它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物理吸附中,溶质和溶剂的结合力较弱,解析比较方便。 填料塔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气液传质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操作时液体与气体经过填料时被填料打散,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传热与传质,使得吸收效率增加。 (三)设计方案 (1)填料塔简介 填料塔是提供气-液、液-液系统相接触的设备。填料塔外壳一般是圆筒形,也可采用方形。材质有木材、轻金属或强化塑料等。填料塔的基本组成单元有: ①:壳体(外壳可以是由金属(钢、合金或有色金属)、塑料、木材,或是以橡胶、塑料、砖为内层或衬里的复合材料制成。虽然通入内层的管口、支承和砖的机械安装尺寸并不是决定设备尺寸的主要因素,但仍需要足够重视; ②:填料(一节或多节,分布器和填料是填料塔性能的核心部分。为了正确选择合适的填料,要了解填料的操作性能,同时还要研究各种形式填料的形状差异对操作性能的影响); ③:填料支承(填料支承可以由留有一定空隙的栅条组成,其作用是防止填料坠落;也

LPG气液分离器原理

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汽液分离罐是利用丝网除沫,或折流挡板之类的内部构件,将气体中夹带的液体进一步凝结,排放,以去除液体的效果。 基本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 QQ截图未命名.gif (93.74 KB) 分离器的结构与原理相辅相成,分离器不止是分离气液也分离气固,如旋风除尘器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气体中的固体. 气液分离器,根据分离器的类型不同,有旋涡分离,折留板分离,丝网除沫器, 旋涡分离主要是根据气体和液体的密度,做离心运动时,液体遇到器壁冷凝分离。 基本都是利用沉降原理的,瞬间扩大管道半径,造成压降,温度等的变化,达到分离的目的. 使用气液分离器一般跟后系统有关,因为气体降温减压后会出现部分冷凝而后系统设备处理需要纯气相或液相,所以

主反应后装一个气液分离器静止分离出气相和液相给后系统创造条件。。。 工厂里常见的气液分离器是利用闪蒸的原理,闪蒸就是介质进入一个大的容器,瞬间减压气化并实现气液分离,出口气相中含饱和水,而游离的水和比重大的液滴会由于重力作用分离出来,另外分离器一般带捕雾网,通过捕雾网可将气相中部分大的液滴脱除。 气液分离器无非就是让互相混杂的气相液相各自聚合成股,液滴碰撞聚结,气体除去液滴后上升,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原理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在一个突然扩大的容器中,流速降低后,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下沉而与气体分离,或利用旋风分离器,气相中细微的液滴被进口高速气流甩到器壁上,碰撞后失去动能而与转向气体分离。算过一个气液分离器就是一个简单的压力容器,里面有相应的除沫器一清除雾滴。 气液分离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惯性碰撞作用,将气相中夹带的液滴或固体颗粒捕集下来,进而净化气相或获得液相及固相。其为物理过程,常见的形式有丝网除雾器、旋流板除雾器、折板除雾器等。 单纯的气液分离并不涉及温度和压力的关系,而是对高速气流(相对概念)夹带的液体进行拦截、吸收等从而实习分离,旋流挡板等在导流的同时,为液体的附着提供凭借,就好像空气中的灰尘要有物体凭借才能停留下来一样。而不同分离器在设计时,还优化了分离性能,如改变温度、压力、流速等 气液分离是利用在制定条件下,气液的密度不同而造成的分离。 我觉得较好的方法是利用不同的成分其在不同的温度或压力下熔沸点的差异,使其发生相变,再通过不同相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 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 其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 一般气体由上部出口,液相由下部收集。 化工厂中的分离器大都是丝网滤分离气液,这种方法属于机械式分离,原理就是气体分子小可以通过丝网空隙,而液态分子大,被阻分离开, 还有一种属于螺旋式分离,气体夹带的液体由分离器底部螺旋式上升,液体被碰撞“长大”最终依靠重力下降,有时依靠降液管引至分离器底部 气液分离器,出气端一般在上,因为比重低,内部空气被抽离,或在出气端连气泵 而液体经旋转,再次冷凝下降从下部排出 利用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从而将气体与液体进行隔离开来 1、气液分离器有多种形式。 2、主要原理是:根据气液比重不同,在较大空间随流速变化,在主流体转向的过程中,气相中细微的液滴

电除雾器清洗清理方案

电除雾器清洗清理方案 为使尾气深度净化电除雾器能长期高效和稳定地为生产服务,减少非计划停车的时间,保持电场的清洁和完好,特制定以下电除雾器清洗清理方案,请各班组遵照执行,本方案适用于A、B系统电除雾器清洗清理。 本清洗清理方案包括日常清洗、日常停车检查清理检修及季度停车检查清理检修三部分。 一、日常清洗 1、每三天一个周期对电除雾器用清洗泵进行清洗。(由夜班负责) 2、清洗时长1小时。 3、清洗步骤: a、通知相关操作人员清洗电除雾器,进行停电。 b、清洗水泵运转,打开喷淋水阀,进行电场内部冲洗1小时。 c、通知相关操作人员电除雾器清洗完毕,进行送电。 4、A系统需停车清洗,B系统无需停车,但要降低处理气量。 二、日常停车检查清理检修 每次停车期间都必须对电除雾器进行检查清理检修。 1、进行日常清洗操作。 2、打开电除雾器上、中、下壳体人孔,接上接地装置进行电场放电。 3、相关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进入电场检查清理检修,电场外

部必须留人监护。 4、工作内容: a、检查阴极线连接螺栓是否紧固,位置是否正确,位置偏离进行适当调整。 b、阴极框架、阴极线有无腐蚀。 c、过滤网(B系统)有无损坏、脱落。 d、阳极管、阴极框架结垢检查清理。 e、喷淋系统正常,喷头检查清理,电场内无明显喷淋洗涤死角。 f、检查瓷瓶或绝缘子有无裂纹、破损,各部分绝缘电阻符合要求。 g、检查接地装置完好。 h、清理罐内垃圾杂物及底部泥浆。 三、季度停车检查清理检修 每季度必须对电除雾器进行停车检查清理检修一次,时间不低于48小时。 1、进行日常清洗操作和日常停车检查清理检修的全部内容。 2、其余工作内容: a、更换损坏的阴极线,调整阴极系统。 b、查漏和堵漏处理。 c、更换老化、损坏的绝缘件,重新做密封处理。 d、检查壳体及阳极管并修理损坏部分。

洗涤塔结构及原理

洗涤塔: 洗涤塔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它是在可浮动填料层气体净化器的基础上改进而产生的,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除尘等方面的前处理,净化效果很好。对煤气化工艺来说,煤气洗涤不可避免,无论什么煤气化技术都用到这一单元操作。由于其工作原理类似洗涤过程,故名洗涤塔。 洗涤塔介绍: 洗涤塔与精馏塔类似,由塔体,塔板,再沸器,冷凝器组成。由于洗涤塔是进行粗分离的设备,所以塔板数量一般较少,通常不会超过十级。洗涤塔适用于含有少量粉尘的混合气体分离,各组分不会发生反应,且产物应容易液化,粉尘等杂质(也可以称之为高沸物)不易液化或凝固。当混合气从洗涤塔中部通入洗涤塔,由于塔板间存在产物组分液体,产物组分气体液化的同时蒸发部分,而杂质由于不能被液化或凝固,当通过有液体存在的塔板时将会被产物组分液体固定下来,产生洗涤作用,洗涤塔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和制造的。 洗涤塔由塔体、塔板、再沸器和冷凝器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再沸器一般用蒸汽加热,冷凝器用循环水导热。在使用前应建立平衡,即通入较纯的产物组分用蒸汽和冷凝水调节其蒸发量和回流量,使其能在塔板上积累一定厚度液体,当混合气体组分通入时就能迅速起到洗涤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好一个液位,两个温度和两个压差等几个要点。即洗涤塔液位,气体进口温度,塔顶温度,塔间压差(洗涤塔进口压力与塔顶压力之差),冷凝器压差(塔顶与冷凝器出口压力

之差)。一般来说,气体进口温度越高越好,可以防止杂质凝固或液化不能进入洗涤塔,但是也不能太高,以防系统因温度过高而不易控制。控制温度的同时还需保证气体流速,即进口的压力不能太小,以便粉尘能进入洗涤塔。混合气体通入洗涤塔后,部分气体会冷凝成液体而留在塔釜,调节再沸器的温度使液体向上蒸发,再调节冷凝器使液体回流至塔板,形成一个平衡。由于塔板上有一定厚度液体,所以洗涤塔塔间会有一定压差,调节再沸器和冷凝器时应尽量使压差保持恒定才能形成一个平衡。调节塔顶温度时应防止温度过高而使杂质汽化或升华为气体而不能起洗涤作用,但冷凝温度也不宜过低,防止产物液体在冷凝器积液影响使用。在注意以上要点的同时还需注意用再沸器调节洗涤塔的液位,为防止塔釜液中杂质浓度过高产生沉淀,应使其缓慢上涨。 1、由于高沸物在洗涤过程中被固定在洗涤塔塔釜中,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塔釜液的高沸物含量会升高,所以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要对洗涤塔塔釜液进行置换,防止高沸物在塔釜沉积。 2、由于洗涤塔塔釜液中含有高沸物,容易堵塞液位计,所以一般采用部分回流液冲洗液位计的方式防止液位计堵塞。 煤气化技术都用到这一单元操作。 基本信息: 煤气双竖管洗涤塔直径为800㎜ 竖管内置8个雾式喷头梯形木格,延长水与煤气的混合时间,有利于除焦、除尘、降温。

除雾器设计所需的数据参数:

除雾器设计所需的数据参数: 烟气量 吸收塔直径 烟气入口温度 粉尘含量 杂质成分及含量 锅炉常规工作状态 烟囱高度 脱硫工艺 支撑梁数量 支撑梁间距 人孔大小 除雾器优化设计后所得到的相关参数: 除雾器组装直径 一级除雾器板片间距 一级除雾器板片结构形式 一级除雾器组件尺寸 二级除雾器板片间距 二级除雾器板片结构形式 二级除雾器组件尺寸 除雾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除雾器的结构

我们所说的除雾器主要指火电厂脱硫吸收塔中的除雾器 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除雾器冲洗系统两大部分。除雾器本体一般分为2层(即上下层结构),下层一般表述为一级除雾器,上层一般表述为二级除雾器。一级除雾器板片之间的间距要比二级除雾器板片之间的间距大。采用这种结构布局主要有2个原因,其一是利用一级除雾器除去粗颗粒,二级除雾器除去细颗粒;其二是因为一级除雾器获得的冲洗水是二级除雾器的4倍,而一级除雾器的除雾量也是二级的2~4倍。 假如一级除雾器的间距与二级除雾器的间距一样或者更小,那么就会出现2个问题:1.一级除雾器及其容易堵塞,经常导致脱硫系统无法运行;2.二级除雾器的存在将没有意义,起不到除雾效果。 除雾器冲洗系统一般选用4层,很多脱硫总包商为了节约成本采用3层,是极不可取的做法,因为除雾器冲洗水系统单层的成本仅仅占据脱硫系统总价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而它所起到的作用可能要站到整个脱硫系正常运行的20%~30%,多加一层除雾器是四两拨千斤的做法。 除雾器常用的板片结构形式可以有如下四种 流线型2通道带钩板片 流线型2通道不带钩板片 折线型2通道板片 折线型3通道板片 除雾器的作用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74462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电除雾器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本装置输入单相交流50HZ、380V,一次额定电流54A。二次额定直流输出电压72KV,二次最大输出电流200mA,在运行中不准超过上述指标。 2、投运本设备前24小时,先给四个远红外线加热器通电升温,升温范围先升至50℃之后应按10-15℃时缓慢升至规定值120℃±20℃后恒温12-24小时。 3、值班操作工给安全水封加水至溢流口。 4、空载试车或负载开车前,值班操作工应向沉淀极营内喷水一次(约10分钟)使其表面尽量湿润。 5、开车操作规程: 1)检查工作完成后,将高压隔离开关从接地转换至电场位置。 2)将控制屏本地-摇控开关至本地位置。 3)将全波-脉冲开关至全波位置。

以溢流锥降液旋流板技术原理及应用简况

一、旋流板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简况 1970年代我们为浙江松门盐场海水提溴装置的设计、开车而进行Φ300湍球塔试验时,发现空塔气速大于3m/s后,雾沫夹带愈来愈严重,以至无法坚持实验。我们分析:一般的除雾方法不能适应或结构复杂,另一方面,气速高,正好利用离心原理除雾。于是制作了形状像风车叶轮的旋流除雾板(参看图2顶部),放在塔的近顶部,它本身不动,而是使气流通过它以后发生旋转,其中夹带的雾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塔壁,能得到分离。试用下来效果良好,保证了湍球塔试验的进行。 72年初对旋流板除雾器的性能及结构作了进一步的试验和改进,在空塔气速3~5m/s下,测得其除雾效率在99%以上,压降约10~30mm水柱【1】。对应于板的开孔率约30%,穿孔气速约10~17m/s,相当于旋风分离器内的中、低速。它比旋风器简单,阻力也较小。试验中还观察到:由于旋流叶片的折流作用,一小部分雾滴直接碰撞到叶片上而被分离。 在除雾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考虑到旋流板负荷高(空速大)、压降低的特点,如用于气液接触,有可能突破一般塔板的负荷上限: (1)雾沫夹带。从旋流板良好的除雾性能,可以估计到它的夹带限应比一般塔板高很多。 (2)淹塔或液泛。气、液在塔板上接触以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不仅气流内的液滴易于分离,而且液流内的气泡也易于分离,应能提高溢流管的通过能力 及淹塔限。 (3)压降。旋流板因开孔率大而自身的阻力压降相当小,作塔板使用时属喷射型,液层薄,湿板压降也应当比较小。 从传质、传热的角度看,喷射型塔板的效率一般较低,而且旋流板现为片型结构,片与片间的距离较大,这是不利的因素;但在离心力场内,液滴与气流间有附加的相对运动,这是有利因素。板效率究竟有多大?有关因素的影响如何?是它能否实际应用的关键之一,需通过试验考察。 还考虑到用作塔板时,有利于除雾板的主要特征是: (1)通过塔板的液滴负荷要大得多。 (2)不仅要求除雾,更主要的是提供尽可能良好的气液接触机会。 1975年仍在Φ300塔中,对不同结构的旋流塔板用空气—水系统进行了流体力学及传

洗涤塔设计说明.doc

洗涤塔设计明细 一、设计说明 1、技术依据: 《通风经验设计》、《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风机手册》等。 2、风量依据: 拫据业主提供风量。 3、设备选择依据: 以废气性质为前提, 根据设计计算所得结果选择各种合理有 效的处理设备。 二、基本公式 1) 、洗涤塔选择: 风量、风速、及管经计算公式 Q = 60Aν 式中:Q 风量(CMM); A 气体通过某一平面面积(m 2); ν流速(m/s); 根据业主设计规范要求,塔内流速:≦2m/s,结合我司多年洗涤塔设计经验,塔内速度取,ν≦1.6m/s 填充层设计高度: 1.5m 则填充层停留时间>1=0.9S .5 1.6 洗涤塔直径>2* 60* 1333 3.1416* 1.6 =4.2m 其中Q=80000CMH=1333CMM ν=1.6m/s 2) 、泵浦选择 ○1 流量设定 2/hr 润湿因子>0.1m 则: 泵浦流量( 填充物比表面积* 填充段截面积)>0.1m 2/hr ξ>0.1* 100 * 3.1416 * ( 60 4.2 2 ) 2 * 1000 >2307 L/min ○2 扬程设定: 直管长度: 0.8+4.1+4=8.9m 等效长度: 90 0 弯头 3 个 2.1 * 3 = 6.3 球阀 2 个0.39 * 2 = 0.8

逆止阀 1 个8.5 * 1 = 8.5 1

总长:8.9+ 6.3 + 0.8 + 8.5 =24.5m ,取24m 扬程损失: 24 * 0.1 = 2.4m 喷头采用所需压力为0.6bar, 为6m水柱压力。 所需扬程为: 4.1 +2.4 + 6=12.5m 查性能曲线: 益威科泵浦KD-100VK-155VF,当扬程为12m时, 流量为 1200L/min, 两台15HP则满足要求。 选用泵浦:2 台15HP 浦, 总流量为2400L/min 最高扬程: 12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