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验试卷

班别:性名:学号:评分:

一、我会填(每空0.5分,共15分)

1、口算50×80,想:5×8=(),50×80=()

2、估算39×41,想:39≈(), 41≈(),39×41≈()

3、(1)发现规律:

3×6=18(2)两个加数都增加25,和()

30×6=180(3)两个因数都扩大3倍,积()300×6=1800(4)被减数增加10,减数减少5,差()我发现()

4、一本作业本有29页,22本作业本大约有( )页

5、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位数都是整十数时,可以先将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个0。

6、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7、22个50连续相加,结果是()。

8、一个数除以12得12,这个数是()。

9、根据规律填数。

(1)2、3、5、8、12、17、()、()。

(2)1、5、3、10、5、15、()、()。

(3)1、4、9、16、25、()、()。

(4)2×3=2+4 9×9-1=80

3×4=2+4+6 98×9-2=

4×5=2+4+6+()987×9-3= ()×()=2+4+6+()+()()×9-()=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三位数或可能四位数

2、用估算的方法判断39×21的积可能是()

A.800 B .8000 C.880

3、小学生上学实行新的收费标准后,每人每学期要交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1)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

A.4800元

B.4500元

C.4320元

4、估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

A.大

B.小

C.可能大或可能小

5、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倍相等。

A.27

B.28

C.32

四、口算。(共6分)

42×20=46×10=70×30=60×70=13×20=

30×80=33×30=60×40= 36+23= 61-34= 72+28= 53+47= 15×24= 49×36= 73×27= 五、估一估,算一算(共16分)

19×23≈78×50≈ 89×12≈81×20≈

23×18≈24×99≈28×29≈65×19≈六、笔算并验算(共12分)

98×23=45×30=50×60=

80×32=66×11=99×99=

七、手拉手,找朋友。(共6分)

24×5117×2872×1736×1634×1418×32

476 576 1224

八、应用天地(共32分)

1、小明每分钟走51米,他每天早上步行需要41分钟。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如果小明每天来回走3次那么他每天大约要走多少千米?

2、王松家种了40棵苹果树,每棵苹果树大约能摘苹果150千克,这些苹果准备用一辆载重5吨的大卡车运走,能一次运完吗?

3、希望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学生50人。希望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法1:一共有多少人= ()○()

解法2:一共有多少人= ()○()

4、小丹家每季度要交水费28元,照这样计算,一年要交水费多少元?

想:要求“一年要交水费多少元?”,先求出。

5、一只母鸡能下蛋20个。

①小松家养了12只母鸡,能下多少蛋?

②村里有40户人家,如果每户养15只鸡,一共能下多少蛋?

6、商店有梨和苹果各25箱。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①30×25求的是。

②40×25求的是。

③30+40求的是。

④(30+40)×25求的是。

⑤(30×25)+(40×25)求的是。

⑥(40-30)×25求的是。

7、小王4分钟算32道题。照这样计算,

①小王7分钟算多少道题?②要算72道题需要多少时间?

想:要求小王7分钟算多少道题?想:要求72道题需要多少时间?

必须先求。必须先求。

8、红花 8元/朵白花6元/朵蓝花12元/朵绿花15元/朵

①买13朵红花和25朵蓝花一共需要多少元?

②我有60元,准备买

(先填空,再解答)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教学班共有34(32)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进步,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仍然不够专心,发言不够积极;课后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同学之间帮助、互相学习、还不够。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及其不端正,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把坏习惯宣传影响其他人,极其恶劣。少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 二、教学的经验: 1.认真学习教材教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⑴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构思和计划的。 ①作为一名育人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所以本人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堂能学到有些书本没有提及到但是又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某些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稳固就适当及时进行补充复习,让学生重新回忆已学知识同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拓展学习。 ③考虑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用不同的方法把已掌握的教材

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比赛的形式来上课。让学生多动手,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结论,在教学里让学生思考发现规律和引出结论。为了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常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喜欢比赛,我就抓住这个特点,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一起比赛,上新课时比赛看看哪个组最快发现规律和结论,练习课就比赛看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全部做完而且是又快又准确。平时上课都尽量能穿插和该节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活动。比如该班学生的反应比较慢,口算能力比较差,为此每天上课之前都抽几分钟抢答。而这些小活动也使学生热情高涨,喜欢上数学了。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11 + 211 +211 +211 =211 ×( ) = ( ) 2.56 米的110 是( )米;120吨的23 的45 是( )吨。 3.34 时=( )分 710 千克=( )克 45 时=( )分 34 千克=( )克 4.一桶油重8千克,25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 5.“柳树棵数的310 相当于柏树棵数”是把( )的棵数看作单位“1”。 310 对应的是( )的棵数。 6.学校买来新书120本,其中的2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的本数看作单位“1”,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 2.12的56 与20的13 相等。 ( ) 3.一根长12米的钢管,截去了14 ,就是短了14 米。 ( ) 4. 34 吨的215 是110 吨。 ( ) 5.两个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1。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34 乘它的13 ,是( )。 A. 14 B.316 C. 13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 B.假分数 C.任何数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求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列式是( )。 A.130×13 +130 B.130×13 C.130+13 4. 13 公顷=( )平方米。 A.5000 B.500 C.50 5. 45 ×a>45 ,那么a 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或 四、在○里填上“>”“<”或“=”。 ×○ ×○ ○× ×○ ×○ ×○×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5= ×5= ×= ×= 1×= 18×= ×= ×= 13×= 0××= 2.计算下列各题。 33× ×24 × 50×× ×28× ×× 六、看图列式计算。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 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 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单元测试卷(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27的30倍是(), 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50×50= 80×30 = 520×20= 60×30 =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1×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3、脱式计算。(8分) 68+24×4 125÷5×39 78÷3÷5 125×8+231 四、只列式不计算。(8分) (1)5减2的差除9,商是多少? (2)21加上128减48的差,和是多少? (3)125的4倍比362多多少? (4)一个数除以5,商37余3,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一、细心填写我最棒。(每空2分,共20分) 多25%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正确的打上“√”, 错误的打上“×”。(共10 分) 1.1千米的50%就是50%千米。() 2.某商品先降价20%,又涨价25%,现价与原价相等。() 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 4.10克海水中含盐2克,盐占海水的20%。() 5.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班学生的及格率有望达到150%。()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的答案写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甲数是20,乙数是15,(20—15)÷20=5÷20=25%表示()。 A、乙数是甲数的25% B、乙数比甲数少25% C、甲数比乙数多25%。 2.某班男生26人,比女生多4人,求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正确算式是() A.4÷26 B.(26-4)÷26 C、26÷(26—4) D、(26+4)÷26 3.下列各数中,不能化为百分数的是() A、0.75 B、八成五 C、14 D、69100 吨 4.一件商品,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最后的售价() A、高于原价 B、等于原价 C、低于原价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共8分)

2.求出下列x 的值。 (共12分) (1) X +30%X =65 (2)1-31X =6 5 (3)125%X -X =28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共8分) (1)3÷73-73÷3 (2) 209÷[21×(32+5 4 )]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每小题8分,共32分) 1.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5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8小时完成,乙的效率比甲的效率低百分之几? 2.王叔叔把4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为5.00%,到期时王叔叔可取回多少元?(注:利息要按5%缴纳利息税) 3.小明家六月份用电180千瓦时,七月份比六月份多用了20%,每千瓦时电费为0.54元,小明家七月份的电费为多少元? 4.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单独修要15天,而乙队每天可以修44米,当两队共同修完这段公路时,甲队修了全长的60%,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题(二)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细心填写我最棒。(每空2分,共44分) 1.74.6%读作 ,百分之零点二七写作 。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 案全套 https://www.360docs.net/doc/12436282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称量体重时,一般用()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质量时,一般用()作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花生油大约重2()。 一辆卡车载重8()。 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0()。 一本书大约重150()。 一头大象约重3()。 10个苹果大约重2()。 3.在括号里填上“克”或“千克”。 杠铃重60()铅球重 3() 篮球重 500() 乒乓球重 1()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吨=()千克4000克=()千克 ()千克=10吨 5.学校食堂有8吨煤,用了3000kg,还剩()吨。 6. 8周岁男生的标准体重是22~30千克,8周岁的小明体重是32千克,小明的体重()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 2吨=20千克() 2. 2000千克=20吨() 3. 9000克=9千克()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苹果约重200()。 A.吨 B.千克 C.克 2.小明的体重约是40()。

A.吨 B.千克 C.克 3.一条鲸的体重约是()。 A.12吨 B.12千克 C.12克 4.下面的质量中,最重的一个是()。 A.5千克 B.5500千克 C.5吨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 6.一枚一元硬币约重6()。 A.g B.kg C.吨 7.2袋水泥重100()。 A.千克 B.克 C.吨 四、在里填上“>”“<”或“=”。 6kg6g2kg2100g 2500g2kg 5kg5000g 7800kg8吨 2000kg2吨 五、估计它们各有多重,选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颗糖约重()。 1头牛约重()。 1个苹果约重()。 1个小朋友约重()。 1个鸡蛋约重()。 1辆汽车载重()。 1只兔约重()。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第一单元测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7分) 1.0.27%读作( ),百分之十三点八四写作( )。 2. 9÷( )=5 3= ()15=( )小数=( )% 。 3. 50比80少( )% ,80比50多( )% 。 4.75%化成分数是( ),25 7化成百分数是( )。 5.( )是25的20% ,50比( )多25%。 6.一批树苗的成活率是98% ,也就是( )的( )98%。 7.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70%,把( )的价钱看做单位“1”,裤子的价钱比上衣的价钱少( )%。 8.乐乐投篮10次,有3次没投中,乐乐投篮的命中率是( )。 9.25公顷的5 2相当于50公顷的( )% , 50千克增加40%后是( )千克。 10.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4段,每段占总长的( )%, 每段长( )米。 11.某快餐店上周营业额为20000元,按照规定应按5%纳税,该快餐店应纳税( )元。 12.黑球的个数比白球的多20%,白球的个数比黑球少( )%。 13.一批水果共200千克,卖出了160千克,还剩下( )%。 14.一个圆环外圆面积是400平方米,内圆面积是外圆的75%,环形面积是( )平方米。 15.笑笑将爸爸给的压岁钱10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2年,年利率3.75%,到期时税后利息( )元,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5分) 1.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 2.100 59米可以写作59%米。……………………………………………………( ) 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 ) 4.甲乙两数的比是5:4,那么乙是甲的80%。 ……………………………( ) 5.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卷(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x k b 1 . c o m 3、27的30倍是(), 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x k b 1.c o m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新课标第一网 50×50=80×30 =520×20=60×30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1×40= 2、用竖式计算。(18分)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w ww.Xkb1 .coM 3、脱式计算。(8分) 68+24×4 125÷5×39 78÷3÷5 125×8+231 四、只列式不计算。(8分) (1)5减2的差除9,商是多少? (2)21加上128减48的差,和是多少? 新课标第一网 (3)125的4倍比362多多少? (4)一个数除以5,商37余3,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共36分)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下: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票 28/元 成人票60/元 团体票40/元 (1)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3分)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期课本应用题(全)

应用题一 1、养殖场养山羊,如果每天要用饲料56千克,那么 一个月(按30天算)需要多少千克饲料? 2、三年级学生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住了11个四等 舱房间后,还剩9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 动?(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 3、有22所学校参加做操训练,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 了4列,每列18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训练?4、3箱共有36瓶矿泉水,24箱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4、小明种白菜,每行种12棵,种了18行。如果每棵 白菜重2Kg,这些白菜一共重多少千克? 5、某商场买回15筐苹果,每筐重23Kg,如果每千克 苹果售价4元。买这些苹果一共要多少元? 6、3只兔子卖了81元,按这样计算,56只兔卖多少元?

7、儿童游泳池长25m,小华游了6个来回,他游了多少米? 8、大熊猫2天吃了72千克食物,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能吃多少千克?(一个月按30天计算) 9、如果每3人种33棵树,那么36人一共种多少棵树? 10、一种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1元,商店上午卖了48套,下午卖了550元,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元?11、每辆卡车能装49袋大米,已经装了24辆车,还剩70袋,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袋? 12、三年级学生坐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大巴车能坐40人,已经坐满了16辆车,余下的还能坐满1辆车,参观博物馆的一共有多少人? 13、三年级23人去西山景区游玩,已知景区索道观光车每车坐4人,零售价15元/人,团体价12元/人。(10人及以上可购团体票。) (1)全部人上山至少需要坐几辆观光车?

(2)全部人购票,至少需要多少元? 14、故事书一页有26行,每行22个字,这一页有多少个字? 15、白马4时跑了88千米,黑马3时跑了72千米,那匹马跑的快? 16、果园种了3行桃树,每行12棵,如果每棵桃树收桃28千克,这些桃树共收桃多少千克? 17、每箱苹果重15千克,已经装了34箱,还剩158千克没装,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 18、某超市购进果冻18袋,购进的奶粉是果冻的5倍,购进的瓜子是奶粉的11倍,购进瓜子多少袋? 19、小明7分涂了98朵小红花,照这样计算,小明16分可以涂多少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A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1.口算70×30,想:7×3=(),70×30=()。 2.发现规律: 3×6=18 30×6=180 300×6=1800 我发现()。 3.一本作业本有22页,29本作业本有( )页。 4.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位数都是整十数时,可以先将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个0。 5.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6. 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0。 7. 要使4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填(),要使它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填()。 8.根据19×8=15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38×8=() 19×80=() 190×8=() 76×8=() 57×8=() 19×16=() 9.笔算42×53时,先用53个位的3去乘(),得()个一,再用53十位上的()去乘(),得()个十,再把()和()加起来。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6分)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一定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三位数或可能四位数 2.小学生上学实行新的收费标准后,每人每学期要交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三(1)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 A.4800元 B.4500元 C.4320元 3.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倍相等。 A.27 B.28 C.32 4.如果11×24=264,不计算,我很快知道33×24的结果是()。 A 2640 B 792 C 692 5. 一个因数缩小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 A 扩大3倍 B 缩小3倍 C不变 四、口算。(共8分) 42×20= 46×10= 70×30= 60×70= 13×20= 30×80= 33×30= 60×40= 五、竖式算一算。(共18分) 73×21 96×15 45×18 36×48 90×18 25×24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2010----2011学年六年级数学上期模拟试卷 姓名 班级 总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12×9 2表示( ) 2. 7 6的倒数是( );( )与13互为倒数。 3. 18∶4 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12÷( )= 12 ) ( = 0.75 =( )∶24 5.把 9 7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6. 3080克=( )千克( )克 2时40分=( )时 7.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直径是( )厘米。 8.在3.14,3 50 7, 7 22,л中,最大的数是(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在第 三的数是( )。 9.李东、王俊、张欣三人体重比是3∶4∶5,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张欣的体重是( )千克。 10.一个足球队,如果胜一场得分记为“+3”分,那么负一场球得分应记为“( )”分。 11.在一幅地图上用4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20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2.一筐桃子连筐重50千克,卖掉桃子的 5 3后,连筐重26千克。这筐桃子的重量是 ( )千克,筐的重量是( )千克。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0.2和5互为倒数。 ( ) 2.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 ) 3.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6 1,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人数少 6 1。( ) 4.自然数a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a。 ( ) 5.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圆直径的比是3∶4,这两个圆面积的比是( )。 A.4∶3 B. 3∶4 C.9∶16 D.16∶9 2.“一本书,读了 6 1”,这句话里的单位“1”是( )。 A.已读的页数 B.这本书的页数 C.剩下的页数 3.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 A. 2 1 B. 4 1 C. 5 1 D. 6 1 4.用三根同样长的钢丝分别围成下面三种图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5.如果a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那么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 1、口算65×10时,可以把65扩大()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个0. 也可以这样算:65×10表示65个(),就是(). 2、笔算56×28,先算(),再算(),最后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52×21的积是()位数. 4、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 5、25×40的积末尾有()个0. 28×3□的积末尾至少有一个2,□里可以填(). 6、在○里填上“>”、“<”或“=”. 73×25○73×2445×54○54×4518×64○32×18 42×28 ○ 51×34 100×40 ○ 50×80 26×100 ○ 260×10 7、两个因数的积是31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大3倍,这时它的积是(). 8、一个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因该(). 9、根据24×25=600的规律,算下面的积. 48×25= 24×50= 12×50= 240×25= 250×240= 10、找规律,填一填. (1) 4、8、12、16、()、()(2) 1、3、4、7、11、()、()(3)1,4,9,16,25,36,( ),( ). (4)5,12,6,14,7,16,( ),( ). 1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填空. 2 5 × 2 8 2 0 0 ……()×() =() 5 0 ……()×() =() 7 0 0 ……() +() =() (1)所有计算25×28,可以把()个25加()个25,就是8×25+20×25=( ). (2)计算25×28,还可以把28拆分成4×7,那就改成25×4×7=(). 12、小明家到学校有100米,如果小明到学校来回走3次,那么他走了()米? 13、一个正方形操场边长是10米,红红沿操场跑3圈,红红跑了()米? 14、工程队修一段公路,如果每天修25米,修了40天后会多修15米,这一段公路长()米? 二、判断题.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乘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01)。

2014-2015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下期数学期中检测试卷 供题时间:2014年4月 考查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至第三单元 题目出处:原创 难易程度:偏难 供题内容: 一、填空题:(22分) 1、( )÷24=38 =24:( ) =( ) % 2、在2、 3、 4、6、9中选四个写出一个比例式:(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2 ,其中一个内项是23 , 则另一个内项是( )。 4、一瓶50克的盐水,盐与水的质量比是24∶1,盐有( )克,将这瓶盐水搅拌均匀后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的含盐率是( )%。 5、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等于25 ,这个比例的两个 内项分别是10以内相邻的两个质数,这个比例式是( )。 6、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成( )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 )比例。

7、小圆半径是2厘米,大圆半径是3厘米,小圆与大圆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8、一件上衣七五折后售价是135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 )元 9、六年级一班有50人参加数学考试,结果2人不达标,达标率是( )%。 10、把一个棱长6cm 的正方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 1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高是8厘米,底面积是 ( )平方厘米。 12、一辆车往返甲乙,去时用4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 , 回来时用( )小时。 13、早上8时,小华在操场上量得1米长的竹竿的影长1.5米。同时,他还量得操场上旗杆的影长18米,操场上旗杆有( )米。 14、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服装生意的王叔叔上月营业额是600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王叔叔上月应缴营业税( )元? 15、如果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2/3,那么甲数:乙数=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81÷(400-391)90-90÷6 = = = = 82×(42÷7)5×(42+7)= = = = 43+30×5 83-63÷3 = = = = 91÷(314-307)302+78×5 = = = = 78÷6×9 302×2+512 = = = = 24+16×3 (24+16)×3 = = = = 90-80÷2 (90-90)÷9 = = = =

46+32×8 (48+47)×8 = = = = (28+15)×5 63÷9×28 = = = = 472-260+18 200-17×7 = = = = 25 ×3 ÷5 80+20÷5 = = = = 180-17×5 271-29×8 = = = = 475-259+72 327+128-279 = = = = 351×3 -95 975-431×2 = = = =

90-60÷3 750-250×2 = = = = 83+78-25 83-25+78 = = = = 78÷2×3 130-66-24 = = = = 65÷5+57 650-102×3 = = = = 49÷7×9 (245-50)×8 = = = = (89+11) ×4 35+12×8 = = = = 25×8+179 306×8-298 = = = =

103+26-7 6×35×4 = = = = 64+25×7 88+78÷3 = = = = 152-12×6 83-63÷9 = = = = 80-15+35 17+8×4 = = = = 900-50+50 50+50×4 = = = = 435+412-198 728-150+50 = = = = 90-40÷5 325-129×2 = = = =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解答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克、千克、吨的认识 1.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是长度单位,除了米和 千米以外,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0mm=( )cm 4cm=( )mm 5m=( )dm 6km=( )m 2.克(g)、千克(kg)、吨(t)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被称为质量单位。 3.1克。 4. 大约是1千克。 5.40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6.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t=( )kg 8000g=( )kg 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有一堆10吨重的沙,用一辆载重1500千克的货车运了6次,还剩多少吨? 第二章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1.一位数乘两位数 20×4= 表示4得)。 估算:小丽一分钟可以打58个字,8 (想:58接近60,把58看成60再进行计算。)

2.一位数乘三位数 300×7= 表示7得)。 汪峰开演唱会,贵宾席有8排,每排可以坐99个人,普通席有9排,每排可以坐989人,一场演唱会可以坐多少人? 一辆自重1860千克的货车,装了9箱货物,每箱货物重689千克,这辆货车能通过限重9吨的大桥吗? 第三章东南西北 1. 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辨认其他几个方向。 2.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判别物体的方向时要先画出方向标再进行判别) 第四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40÷2= 表示2等于)。 估算:王老师买6千克苹果花了58元钱,每千克苹果大约多少钱?

2.00。 0÷999= 0÷1= 3.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4.两数“之和”用加法,两数“之差”用减法,两数“之积”用乘法,两数“之商”用除法 例: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之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之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之差是(),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之商是()。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一个数除以9,商是8,余数最大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是5,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6.已知除数,商和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例:()÷7=8......6 ()÷6=4 (1) 7.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例:79÷()=9......7 41÷()=4 (5) 8.探索规律 3,6,12,24,(),()。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 81,27,(),3,1。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3倍 1,4,9,16,(),(),49。1,2,3,4,5,6,7自己×自己1,2,4,7,(),16,()。前一个数加1,2,3,4,5,6得后一个数 31,30,(),25,21,()。前一个数减1,2,3,4,5得后一个数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西师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一、知识要点 1、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用0前面的数字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记住:必须方便口算。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最后一把两次乘得积相加。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积的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A倍。(2)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3)积不变的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A倍,加一个因数缩小1/A倍,积不变。 4、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5、解决问题:(1)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先算出每一份的数量,再乘以总份数;也可以先算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2)“归一”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的路程等,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 6、0乘任何数都得0。 二、典型例题 1、口算:50×12积的末尾有()个0;26×40积的末尾有()个0;30×80积的末尾有()个0;50×80积的末尾有()个0。 2、口算43×10时,可以这样算:43个()是();也可以这样算:在43的后面添()个0。 3、 4 6 × 3 5 2 3 0 ……()×()的积 1 3 8 ……()×()的积 1 6 1 0 ……()+()的和 4、21个14连续相加的和是();35个20的和是();24的32倍是()。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相等。 5、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验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或者是用()÷()=()来进行检验。 6、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它们的差是()。 7、小花今年10岁,奶奶的年龄比她的7倍多3岁,奶奶今年( 8、2 42,当)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使积是四位数,里可以填()。 9、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掉65克水,1时要浪费水()克。 10、根据规律填数。 (1)2,3,5,8,12,17,(),()。 (2)1,20,3,15,5,10,(),(),(),()。 (3)1,4,9,16,25,(),(),()。 (4)1,1,2,3,5,8,13,21,(),(),89。 1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位数和()位数。 12、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所得积的末尾()。 13、同学们乘船参加夏令营活动,这艘船四等舱有15个房间,每间有12个床位。同学们住满了11个四等舱房间后,还剩9人。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注意:这道题中“四等舱有15个房间”是无用的条件。 (1)同学们住满11个四等舱房间有多少人? 12×11=132(人) (2)共有多少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132+9=141(人) 答:共有141人参加夏令营活动。 14、有22所学校参加体育训练,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一个空罐(如图)可盛9碗水或8杯水.如果将3碗水和4杯水倒入空罐中,水面应到达位置() A.P B.Q C.R D.S 2.下面的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A.一根绳长13 10 米B.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 3 5 C.一堆沙约重0.9吨 3.与1 3 : 1 4 能组成比例的是(). A.1 4 : 1 3 B.4:3 C.3:4 D. 1 8 : 1 6 4.根据7a=8b,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7:a=8:b B.a:b=7:8 C.8a=7b D.b:a=7:8 5.下列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和一定,两个加数B.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 C.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D.从甲地到乙地,已行路和剩下路程6.(1,24)、(2,12)、(3,6)、(4,3)……,按规律,接下来的一级数是()。 A.(5,8)B.(5,2)C.(5,1)D.(5,3 2 ) 7.河面公园种了200棵树,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管理,成活率可能达到().A.102% B.200% C.97% D.130% 8.下面各组比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5:6和6:5 B.1 8 和 0.25 32 C.8:7和2:1.75 9.下面是几种物体体积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圆柱与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相等,体积一定相等; B.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和圆锥,长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C.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是圆锥的3倍.

二、填空题 1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5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路程还要行驶(_______)小时。 11.将一张长6.28cm,宽5cm的长方形硬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 12.根据 7 8 a b =,可以得到a×(______)=b×(_______) 13.已知A、B均不为0,如果 8 9 A B =,A和B成(______)比例:如果7A=2B, A和B成(______)比例. 14.如图是某糖厂制蔗糖后剩下的一堆甘蔗渣,糖厂运去这堆渣子的上部分(圆锥形部分),用了15车,那么运剩下的部分(圆柱形部分)大约要用(________)车. 15.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6cm,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______)cm3. 16.如果M和N成正比例,?是(________);如果M和N成反比例,?是(________) 17.把3m长的圆柱形木棒锯成3个小圆柱,其面积增加了48dm2,原来木棒的体积是(______)dm3。 18.下图记录了一辆汽车的行驶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是一定的量,按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成都市区到青城山(全程68千米)需要行(______)

(word完整版)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共28分,12、15、16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 1、14000千克 =( )吨 3吨 =( )千克 10000千克 =( )吨 25吨 =( )千克 5千克 =( )克 4000克=( )千克 3年=( )月 1时25分=( )分 8日=( )时 6分=( )秒 95分=( )时( )分 2、800是8个( ),( )是9个10。 3、4个40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 4、比26的6倍少5的数是( ),比25的4倍多20的数是( )。 5、96是6的( )倍。 6、24÷4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 7、估算98×4时,把( )看做( )计算,估算结果是( )。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是( )。 9、当你面向西南方向的时候你的后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10、正方形的周长= 11、长方形的周长= 1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4cm ,宽是8cm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13、34 里有( )个14 , 3个15 是( ),7个 19 是( )。 14、一年有( )个月,有( )个季度,劳动节是( )月( )日,二月只有28天的那一年叫( )年,有29天的那一年是( )年。 15、2015年有( )天,2012年有( )天。 16、2012年2月有( )天,2013年2月有( )天,2014年2月有( )天,2014年的第一季度一共有( )天。 17、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说法后面括号里打×。(5分,每题1分) 1、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 ) 2、早上7: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成19:00。 ( ) 3、比24的3倍少17的数是89。 ( ) 4、小红面对着西北方,背对着东南方。 ( ) 5、一个鸡蛋重500克,一个苹果重200克。 ( ) 三、比较大小,在○填“>”“<”或“=”。(2分) 19 ○ 15 38 ○ 28 2000克 ○ 2吨 5200克 ○ 5千克 三、使用竖式计算(12分,每小题3分) 85÷5= 208×7= 86÷9= 45×7= 四、计算下列算式(18分,前面4道题每题1.5分,后面4道题每小题3分) 37 + 27 = 38 + 28 = 56 - 16 = 79 - 29 = 302×4—145 405-99÷9 84÷(426-422) 42÷(45-38) 四、解决问题 1、师傅和徒弟比赛做板凳,师傅3天做了45条板凳,徒弟5天做了55条板凳,他们谁做的快?(5分) 2、老王家养了500只兔子。(6分) (1)已经卖了405只,每只9元,卖的多少钱? (2)剩下的如果5只装一个筐,需要多少个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