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波的简介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

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

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呼唤斤年时斤

百很难血流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

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像现在的彩超、B超、碎石(例如胆结石、肾结石之类的)等。

超声波的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2∽5兆Hz之间,常用为3∽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

声波频率很高,所以超声波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空化作用──当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由于液体微粒的剧烈振动,会在液体内部产生小空洞。这些小空洞迅速胀大和闭合,会使液体微粒之间发生猛烈的撞击作用,从而产生几千到上万个大气压的压强。微粒间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会使液体的温度骤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搅拌作用,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水和油)发生乳化,并且加速溶质的溶解,加速化学反应。这种由超声波作用在液体中所引起的各种效应称为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频率高于2×104赫的声波。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各种超声效应和应用的声学分支叫超声学。产生超声波的装置有机械型超声发生器(例如气哨、汽笛和液哨等)、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作用原理制成的电动超声发生器、以及利用压电晶体的电致伸缩效应和铁磁物质的磁致伸缩效应制成的电声换能器等。

医学中的超声

医学超声波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们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它们。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目前,医生们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A型、B型、M型及D 型四大类。

A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M型:是用于观察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心脏的活动情况,其曲线的动态改变称为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观察心脏各层结构的位置、活动状态、结构的状况等,多用于辅助心脏及大血管疫病的诊断。

D型: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可确定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是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部位。新一代的D 型超声波还能定量地测定管腔内血液的流量。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发展了彩色编码多普勒系统,可在超声心动图解剖标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色泽的深浅代表血流的流速。现在还有立体超声显象、超声CT、超声内窥镜等超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还可以与其他检查仪器结合使用,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技术正在医学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将更加完善,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当然,在目前最为广泛的超声医学设备应当是B超和彩超。

B超简介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体,诊断疾病的科学称为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对超声的反作用规律,以了解人体内部情况,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与CT、X线、核医学、磁共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它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有其独到之处。超声诊断学包括作用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以及界面对超声的反射、散射或者透射信号的分析与判断等内容。

超声诊断仪有各种档次,先进的高档仪器结构复杂,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等特点。它们的基本构件包括发射、扫查、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等五个组成部分,分为两大部件,即主机和探头。

一个主机可以有一个、两个或更多的探头,而一个探头内可以安装1个压电晶片(例如A型和M型超声诊断探头),或数十个以至千个以上晶片,如实时超声诊断探头,由1至数个晶片组成一个阵元,依次轮流工作、发射和接收声能。晶片由电致伸缩材料构成,担任电、声或声、电的能量转换,故也称为换能器。按频率有单频、多频和宽频探头。实时超声探头按压电晶片的排列分线阵、环阵、凸阵等,按用途又有体表、腔内、管内各种名称,有的探头仅数毫米,可进入冠状动脉内。

超声诊断仪涉及声学、机械学、光学和电子学,近年来随着声学材料、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微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尤其是DSC(数字扫描转换器)和DSP(数字扫描计算机)的引用,它的性能不断提高,有的日益专门化,显示的空间由一维、二维向三维发展。

超声诊断主要应用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D oppler)效应等物理特性,利用其不同的物理参数,使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器,采用各种扫查方法,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正常组织或病理组织的声阻抗有一定差异时,它们组成的界面就会发生反射和散射,再将此回声信号接收,加以检波等处理后,显示为波形、曲线或图像等。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况和对超声的吸收程度等不同,其回声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病理解剖知识与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这些不同的规律,可对患病的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程度作出概括性以至肯定性的判断。

超声诊断由于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方法简便,报告迅速,其诊断准确率逐年提高,在临床上已取代了某些传统的诊断方法。

基本原理:超声在人体内传播,由于人体各种组织有声学的特性差异,超声波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衰减以及声源与接收器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频移等物理特性。应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采用各种扫查方法,接收这些反射、散射信号,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结合病理学、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的反射规律,而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波的简介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 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 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呼唤斤年时斤 百很难血流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 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像现在的彩超、B超、碎石(例如胆结石、肾结石之类的)等。 超声波的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2∽5兆Hz之间,常用为3∽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 学号: 学科: 报告日期: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摘要 频率高于可听声频范围(20K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ultrasonic),简称超声。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主要由超声波在医疗检测上的应用和超声波在治疗上的应用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B超,彩超,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波手术刀,超声波碎石技术。文章论述了这些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相比于传统技术的优缺点,存在的局限和发展前景,以及超声波技术要突破的一些技术瓶颈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篇幅及理论基础有限,本文避免了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和证明,只是定性地,原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在医疗上应用的这些技术。 关键词:超声检测;手术刀;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碎石;超声理疗 - -I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 - II 目录 摘 要 ....................................................................................................................... I 1.1 技术应用的领域 (3) 1.2 技术应用特点及原理 (3) 1.3 国内外情况分析 (6) 1.3.1 国外情况 (7) 1.3.2 国内情况 (7) 1.4 系统组成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超声波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超声波医学方面的应用 专业班级:机电0907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机车车辆) 姓名:许子佳 学号:09225048 【摘要】超声波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论是生活、科研甚至军事活动中,超声波技术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做完超声波专题的实验之后,我还了解到超声波在医疗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关键词】超声波医学应用发展 【正文】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兹。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2∽5兆Hz之间,常用为3∽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一般要发生反射、折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现象。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声能衰减。因此超声通过一些实质性器官,会发生形态及强度各异的反射。声束通过肿瘤组织,声能的吸收和衰减现象也比较明显。由于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解剖情况的不同,对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衰减也各不相同。超声诊断就是根据这些反射信号的多少、强弱、分布规律来判断各种疾病。超声在医药学的各个领域,诸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制药业、微生物学、卫生学及外科、口腔科等,都有应用,并取得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超声医学这一分支学科。 超声诊断与超声成像 1942年超声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来,超声检查已逐渐成为诊断学领域里非侵人性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初用于医学目的的一维超声,功用就像一把尺子,仅限于测量器官的大小,例如眼球直径、大脑直径等,对医生判断病情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二维B型超声成像技术,则极大地扩大了超声波的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了医学诊断水平。尤其是在1950年被应用于妇产科之后,B超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这一领域里大放异彩,成为现代化妇产科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许多帮助。近几年来,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其目标主要是:利用更多的声学参作为载体,以获取体-126. 2004年10月下半月版中国西部科杖内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提高图像质理,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125913643.html,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2.肢体运动康复 改善微循环,改善病灶周围血供,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促进吞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疏通血管,积极建立侧支循环为目的。促进患肢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建立侧技循环,减缓疼痛。主要适应症:35ml以下的局部性脑出血稳定期,脑出血手术恢复期,脑中风后的肢体运动障碍,肢体肿胀、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硬化。 3.中医科应用 利用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及超强的穿透能力,使之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的各处穴位时,可以媲美中医针灸、艾灸穴位刺激的等同效果。具体适应症参照中医配穴诊疗,超声波在中医科的应用,适合于中医全科临床治疗。 4.骨科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及理化效应,对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骨折延迟愈合进行循环重建、骨再生诱导。骨坏死刺激骨生长因子进行骨组织再生,骨结构重塑。软骨损伤局部透入促使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促使软骨修复和重建。骨科手术后康复止痛消炎、解除痉挛、消除水肿和渗出、加速骨重建、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消除残余症状。 5.外科应用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药物保守治疗。主要适应症:术后促进排气、排痰、止痛、肠粘连预防治疗、创口修复促进、呼吸道术前准备和术后清理、喉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褥疮和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尿储留的预防和治疗等。 6.内科、儿科应用 在患者全身给药的基础上给与局部超声药物导入协同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主要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颌下淋巴结炎、腹膜后淋巴结炎、小儿腹泻、肾病、肾炎。 7.男科、妇产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性功能障碍、输精管绝育术后并发症、盆腔炎、附件炎、内膜炎、痛经、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妇科术后康复、产后康复、人流后康复、产后乳腺管不通、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腺瘤、及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 8.肿瘤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靶位局域性化疗、放疗增敏、癌止痛、肿瘤合并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胃肠功能恢复、介入辅助。 详情可以浏览:https://www.360docs.net/doc/125913643.html,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125913643.html,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的应用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 的应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本文要点:高密度、低频率接触式超声是一种选择性、高效清创方法,被证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超声可以上调和增强细胞活性;通过调节能量水平和选择不同的探头头端可以控制清创的强度和范围;与传统伤口治疗方法相比,超声清创能改善伤口愈合率。清创方法清创(Debridement)一词最早来源于法语“Desault”,是指用外科方法去除开放伤口的坏死物质[1]。清除创伤或感染伤口中坏死组织或异物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步骤。衰老细胞的存在致使伤口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难以愈合。研究证实接受序列清创的伤口与未经有效清创的伤口相比,感染发生率更低、愈合率更高[2,3]。近年来超声清创用于急慢性伤口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和进展。 目前我们可选择的清创方法很多。器械/外科清创是最常用的,但侵害性较大,可能会引起疼痛、出血过多、和非选择性地清除了健康组织。自溶性清创和酶清创过程较慢,且需要有效管理渗液和监测感染发生的迹象。“湿到干”敷料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机械清创方法,虽然易于使用,但其具有非选择性,且需要频繁更换敷料。使用蛆虫进行生物清创属于选择性清创方法,但对于病人来说可能在心理上和美学上难以接受。临床中,最好选择有选择性、高效、和促进愈合的清创方法。超声技术超声技术已经被用于许多医学领域,包括影像诊断和治疗。治疗用超声在骨骼愈合、肌肉和组织修复等方面有广泛报道。针对超声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量的证据,包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高密度、低频率超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的机械清创方法。合金手柄的头端作为能量转换探头,将电能转换为超声能量。治疗中使用一种液体(通常为生理盐水)作为耦合介质,不仅将超声探头的能量直接传输至组织,而且起到了冷却作用。 超声清创的治疗机制包括空穴效应(Cavitation)和细胞活性上调(Upregulationofcellularactivity)。在持续的盐水流和超声探头头端与伤口床接触

超声波论文

超声波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姓名:林榕 学号: 12291217 班级:电气120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声波医学 正文: 一、超声波 所谓超声波,是指人耳听不见的声波。正常人的听觉可以听到20赫兹(Hz)-20千赫兹(kHz)的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或亚声波,超过20千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是一种能量和动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 二、超声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超声治疗 超声波是机械波,它的生物学作用有三种: (1)机械作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交替压缩与伸张,形成了压力变化,这就是机械作用。它对增强组织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的功能,均有重要意义。 (2)温热作用:超声波的产热过程,实际上是机械能在介质中转变成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超声波的热作用,可引起血管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在人体组织产生各种效应。 (3)化学作用:超声波的生物化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影响酶的活性,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刺激人体细胞合成等。 超声的主要治疗作用如下: (1)镇痛、解痉挛。在超声作用下神经传导受抑制,肌肉兴奋性下降,从而收到镇痛与解痉挛的效果。 (2)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超声能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故常用于松解粘连,治疗增生性瘢痕、关节挛缩、外伤或手术后的粘连、肌腱和腱鞘炎性增厚等。 (3)加速局部血流。增加膜的透性,促进物质交换,提高代谢过程。故可促进病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消退炎症引起的水肿,加速外伤或术后血肿的吸收。 (4)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瘤体内血流量低于周围正常组织,采用超声使肿瘤内热量积蓄,温度升高,达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