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想国》之正义

浅析《理想国》之正义
浅析《理想国》之正义

浅谈《理想国》之正义

国学121班5000412041 石敏

柏拉图的《理想国》全书从“正义”的概念出发,采用了归纳演绎等方法,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涉及到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要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必须首先把握对正义的理解。本文试从《理想国》原著出发,浅析正义。

关键词:善秩序正义类比

“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阿尔弗菜德·诺尔特·怀特海如是说。了解《理想国》,首先要理解正义。如何理解《理想国》?我们要认识到《理想国》始终贯彻四大德性: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理想国》的篇幅庞大,论述比较分散。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分散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哲学王、金银铜铁三种人、妇女儿童公有等新奇的高谈阔论上,不容易把握其核心的主要的思想,从而对整体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比如对正义的理解。什么是正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尝试着删繁就简,厘清书中的思路。在书中,正义的严格意义上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

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实践意义上的善,是邪恶的对立面。苏格拉底驳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是一种德性,而正义的人很蠢笨”“不正义的生活是更幸福的生活”等等说法。

1,正义是欠债还钱,讲真话。

玻勒马霍斯认赞同西蒙尼得的话:正义就是欠债还钱。苏格拉底将此解释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希腊人的观念下,理解“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引出下一个正义的定义。

2,正义就是把善给与朋友,把恶给与敌人。

对朋友之义是希腊人道德上最重要的义之一。善恶分明,明显区别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希腊人观念中的朋友,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朋友。中国人交友讲究志气相投,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偏重人情。希腊人交友并非根据个人感情,而是区分好人坏人。玻勒马霍斯坚持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一种技艺。苏格拉底则指出正义如果是一门技艺的话应当有其应用的范围。玻勒马霍斯进一步更正:正义是把善给与真正的朋友,把恶给与真正的敌人。苏格拉底又指出:这就意味着一个正义的人,有道德的人就可以伤害敌人。可是,如果一个真正正义的人就不应该去伤害他人,无论他是不是敌人。如果他能去伤害别人,那他就不是正义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观念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伤害,不仅是对其肉体上的伤害,更是对其灵魂和道德的败坏。总之,一个真正正义的人是不应该伤害别人的。

余纪元在《理想国》讲演录中指出,苏格拉底驳倒的仅仅是玻勒马霍斯对西蒙尼得的观点的理解,并不意味着西蒙尼得的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笔者总认

为,辩论的结果,只有胜负,没有正误。“正义是欠债还钱,讲真话”“正义就是把善给与朋友,把恶给与敌人。”将这两句话综合一下,还是“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句话更具普遍性和概括性。

二,正义是“各做各的事”—秩序

正义是“各司其职”,各司其职,各人做好本职工作,不要干涉他人的事。《柏拉图与理想国》一书中认为:“正义是尊重他人的职责和权利、是善;相反,随意干扰他人的职责和权利,即侵权行为,就是不正义”。这就把“正义是绝对意义上的善”和“正义是各做各的事情”这两个定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柏拉图眼中的正义是分阶层的。

1,,统治阶层:(护国着和辅助者)掌权者常常因为一己私欲争权夺利,使得政局不稳,国家陷入动荡,自然无法实现国家的正义。按照柏拉图的思路,个人正义这样一来也无从谈起。正如中国古代皇帝冠冕上都有一个“充耳”的装置,是“充耳不闻”的意思。最高掌权者要总领大局,高屋建瓴,而不是执着于小事琐事,不该关注的事情。而使国家机关运行的各个部门各个辅助者,也要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不越级,不越界。

2,公民阶层:“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情”。公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竞争,成为木匠,鞋匠,生意人,辅国者,护国者等等任何人。但是这限制于公民自身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努力,并不是仅仅取决于个人意愿的。成为木匠的人,好好做木匠分内的事情,不要去插足鞋匠的工作。成为鞋匠的人,努力做鞋匠分内的事情,不要去干涉木匠的工作。作为公民,就应当遵守公民应该遵守的城邦准则,尊重和理解辅国者和护卫者的管理,不无理地干涉其工作。

正义是“三个阶层之间互不干预,即每个阶层做与其本性相适应的那一份工作”。并且,正义与智慧,勇敢,节制相辅相成:“当城邦里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并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和性格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智慧的。”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柏拉图的正义观,仍然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柏拉图的正义仍然存在等级和差别,而非现代意义上的消除差别,人人平等。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绝对的公平和平等吗?正义就是绝对的公平吗?答案恐怕不是绝对的。但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柏拉图正义观的进步性。柏拉图理想国中,人与人的等级与差别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品质能力上,而非传统意义的出身和财产。这就为我们自由竞争和实现理想创造了社会条件。

对于柏拉图的正义观,一般书中往往会分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两个部分。柏拉图在论述中也将其分作两种正义加以比较研究。有研究者指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一个谬误,即柏拉图并未发现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个人正义)的一致性。实际上到最后是发现了两种正义。笔者认为这是对柏拉图的误解。柏拉图是以类比的方式,在对比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并不能因为其类比的行为和类比过程中不尽详谈的立论就断言柏拉图未发现两者的一致性,将其割裂为两种正义。恰恰是因为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存在一致性,才会将两者进行类比。至于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到底能不能类比,类比是否合适?笔者认为这种类比仅仅只能作为抽象的理论,或适用于柏拉图理想的小城邦。当城邦大到一定程度,城邦关系复杂到一定程度,社会职能细化到一定程度,这种类比必然是不妥

帖的。至于超出类比原则,涉及到理念论的部分,这里不做详谈。

小结:《理想国》中的正义,归根结底是立足于个人的善,立足于个人的秩序。其实柏拉图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正义这个概念给出一个特别精准的定义。正义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对正义的理解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正义的概念还需要我们再做探索。

参考文献:

【1】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常莉,《从城邦正义到个人正义》,学理论,华南师范大学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出版社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及其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6974238.html,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及其意义 作者:马真容阎宇番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理想国》以苏格拉底和友人风趣幽默的对话形式展开,探讨了“正义是什么”这一命题,得出正义真正的内涵是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对正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阐述,包括正义产生的背景、正义的内涵,及对正义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探讨柏拉图正义思想对提升公民素质、调节收入分配、提高执政者能力和修养、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的现代意义,以对正义思想进行充分的解读。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和谐;意义 [作者简介]马真容(1993-),女,汉族,重庆,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阎宇番(1992-),女,汉族,山西,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31(2017)01-0053-02 柏拉图出身名门贵族,是古希腊第一位对正义进行详细论述的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此时大政治家伯利克里去世,战争不断爆发,城邦危机四伏,君主制、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制散见于各个城区,城邦政治制度不统一,政局十分混乱。后来,雅典贵族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苏格拉底被冤枉犯下“渎神”和“腐蚀青年”的罪行而判死刑。这让柏拉图重新思考他的政治立场,力图以“哲学王”取代民主制,撰写了《理想国》这本关于正义的巨著,展示了他心中理想国的宏伟蓝图。柏拉图的正义思想贯穿于本书的始终,集中论述于一、二、四、十卷,希望通过实现正义进而实现至善的理想国。该思想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如罗尔斯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 一、柏拉图的正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对传统的几种正义观进行批驳,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卷明确给正义定义为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国家和个人内部构成部分各行其道,达到国家和谐、个人内在的和谐。 (一)城邦正义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即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其总的原则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为此,整

浅析《理想国》之正义

浅谈《理想国》之正义 国学121班5000412041 石敏 柏拉图的《理想国》全书从“正义”的概念出发,采用了归纳演绎等方法,探讨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涉及到哲学、伦理等诸多领域。要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必须首先把握对正义的理解。本文试从《理想国》原著出发,浅析正义。 关键词:善秩序正义类比 “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阿尔弗菜德·诺尔特·怀特海如是说。了解《理想国》,首先要理解正义。如何理解《理想国》?我们要认识到《理想国》始终贯彻四大德性: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理想国》的篇幅庞大,论述比较分散。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分散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哲学王、金银铜铁三种人、妇女儿童公有等新奇的高谈阔论上,不容易把握其核心的主要的思想,从而对整体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比如对正义的理解。什么是正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尝试着删繁就简,厘清书中的思路。在书中,正义的严格意义上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 正义是严格意义上的善,实践意义上的善,是邪恶的对立面。苏格拉底驳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是一种德性,而正义的人很蠢笨”“不正义的生活是更幸福的生活”等等说法。 1,正义是欠债还钱,讲真话。 玻勒马霍斯认赞同西蒙尼得的话:正义就是欠债还钱。苏格拉底将此解释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希腊人的观念下,理解“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引出下一个正义的定义。 2,正义就是把善给与朋友,把恶给与敌人。 对朋友之义是希腊人道德上最重要的义之一。善恶分明,明显区别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希腊人观念中的朋友,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朋友。中国人交友讲究志气相投,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偏重人情。希腊人交友并非根据个人感情,而是区分好人坏人。玻勒马霍斯坚持正义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一种技艺。苏格拉底则指出正义如果是一门技艺的话应当有其应用的范围。玻勒马霍斯进一步更正:正义是把善给与真正的朋友,把恶给与真正的敌人。苏格拉底又指出:这就意味着一个正义的人,有道德的人就可以伤害敌人。可是,如果一个真正正义的人就不应该去伤害他人,无论他是不是敌人。如果他能去伤害别人,那他就不是正义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观念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伤害,不仅是对其肉体上的伤害,更是对其灵魂和道德的败坏。总之,一个真正正义的人是不应该伤害别人的。 余纪元在《理想国》讲演录中指出,苏格拉底驳倒的仅仅是玻勒马霍斯对西蒙尼得的观点的理解,并不意味着西蒙尼得的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笔者总认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1 摘要: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讨论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绝非是与后人开的一本正经而严肃的玩笑! 关键词:正义《理想国》柏拉图 正义,一直是人类苦心追求的美好价值。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生活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的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对正义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很少对正义进行思考,或者当人们对正义进行着思考时,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进行思考时,甚至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正如我的老师廖峰博士所说,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但两千多年以前的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到今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始终保持着无知。难道两千多年以来人类的智商没有提升过,这着实可怕! 一、柏拉图的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 347年)2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民主制复辟后处死了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政体。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叙拉古的统治者狄翁被谋杀后,格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时候,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他于壮年时期成就了经典作品《理想国》。全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治思想,是关于人类的一个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构想。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理想国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1交稿日期:2013.12.16 2据《韦氏新世界美国英语词典·大学版》第二版,柏拉图生卒年不准确

《理想国》的正义之辩

《理想国》的正义之辩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价值都在这本书里(《理想国》)。”或许,爱默生的这句话多少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 众所周知 ,柏拉图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是古希腊思想史上的丰碑。作为人类的优秀导师之一,他在思想领域的建树无疑是多方面的,而《理想国》则是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这部书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书。这部作品针对当时的城邦奴隶制危机时期的现实政治与社会文化问题 ,以理念论为核心 ,将他的哲学思想和国家建设的政治理念融为一体 ,或者说他用他的哲学理念去打造一个他认为理想化的国家概念。书中,柏拉图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认为理想国中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而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并且理想的国家必须要建立在正义的思想基础之上 ,因为他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石。 本书以对正义的辩论开始,苏格拉底用辩证法反驳了当时周围人所认为的正义的概念(虽然我认为辩证法更像是诡辩,有些片面,只是运用反例的特殊的一些点证明他人是错的。)一是欠债还钱便是正义,二是以善待友、以恶对敌便是正义,三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下面,我便通过这三点,展开论述。 一、驳欠债还钱就是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正义就是美德的一种。美德指在人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善良的道德本性。例如智慧、正义、自制、勇敢、友爱等等都是古希腊传统美德的内容。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口去探寻这些美德的相对性。 苏:克法洛斯 ,你说的妙极了 ,不过讲到“正义”嘛 ,究竟正义是什么呢 ? 难道仅仅有话实说 ,有债照还就算正义吗?这样做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呢?打个比方吧!譬如说 ,你有一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 ,再跟你要回去 ;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了。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他也是不正义的。 克:你说的对。 苏:这么看来,有话实说 ,拿了人家的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 苏格拉底用不能将武器还给一位疯朋友的例子 ,反驳了欠债还钱是正义之举的说法。因为原主人头脑不清楚时 ,无论如何不能将简单的按欠债还钱的常理来办事 ,否则就会给对方带来伤害,产生不正义的后果。在此,欠债还钱明显忽略了正义的真实本质 ,一旦在生活中简单的照搬就有可能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由此看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想要看一种行为是否是正义的 ,不能光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还要从我们的对象能否受益来检验我们的行为是否是有利于对方的或者说我们的行为是否对对象以外的其他人有不利的影响。 二、驳以善待友 ,以恶对敌就是正义 在古希腊 ,还流传着另一个把正义看成是以善待友 ,以恶对敌的观点。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的正义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论是一套体系,要详细论述他所谈到的正义,需涉及许多方面和问题。但也不妨尝试单从柏拉图“如何”论正义入手,并以《理想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展开。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与正义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律思想家和政治家。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20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其后有过12年的游历和三次西西里之行;我们今天所知的Academy即为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理想国》成于壮年,此书可谓震古铄今,讨论的问题非常丰富。该书的副标题即“正义论”,围绕探讨什么是“正义”而展开。 二、关于“正义”问题的考虑 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一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为苏格拉底之死。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于公元前431年,历时27载,交战双方为雅典和斯巴达,但最终以雅典失败告终。此次战争是希腊历时的转折点,使雅典走出了全盛时期。“希腊奴隶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奴隶与奴隶主间,自由民各阶层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一切矛盾都暴露出来了”。[1]传统的道德、正义观念在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争对于雅典或斯巴达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雅典“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因实施暴政,8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其后民主派当政,苏格拉底被控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还引进了新的神及败坏青年的罪

名,并在民主派的极端民主中被处死。因此,“柏拉图深深体会到现实政治的善和正义十分不易”。 [2] 柏拉图老年回顾他青年时代的雅典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他谈到“在那些日子里,城邦不再遵从先人的习俗和制度”,他看到“法律和习俗的大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倒塌”。[3]所以说正是这些事件构成的时代背景使得柏拉图重新思考正义等一切问题。 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社会对各种行为或制度的评价是不同的,称这些是“正义”的,那些是“不正义”的,我们不能通过考察这些行为或制度来总结出正义的涵义;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是正义的完美体现;也没有一种行为或制度能为大众普遍认可。[4]故而在众多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议中,柏拉图试图从批驳“正义”观出发,探寻、追求真正的正义。 三、柏拉图驳“正义” (一)质疑克法洛斯 克法罗斯是住在比雷埃夫斯港的叙拉古商人,在柏拉图的书中已经是一位“经过了漫长的人生道路的老旅客”,他认为“对于通情达理的人来说,有了钱财就用不着存心做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当他要到另一世界去的时候,他也就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了”。由此,柏拉图总结克法洛斯的正义观为“有话实说,有债照还”。但是,柏拉图又反诘,“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实状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5]因此说,柏拉图认为这并不是正义。 (二)与玻勒马霍斯的辩论

理想国之正义的理解

《理想国》之关于正义的几点思考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柏拉图不朽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本这样的经典。在形式上,这位伟人运用他最擅长的对话体,以苏格拉底为世人称道的精神助产术,为我们层层剖析正义、政府、教育、伦理、知识论、形而上学等等的本质;在内容上,它主要涉及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与治国理想,同时还涉及到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我不想对大部份的《理想国》作通篇的概述,而只是对《理想国》中的关于正义的讨论做一个梳理和思考。 一、关于正义概念的理解 正义不是……在《理想国》的开篇,我们就读到了一些很熟悉的论断。苏格拉底和人们正在讨论什么是正义。 克法洛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克法洛斯及波勒马霍斯所主张的正义在于归还、给予他人所属于他的一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将属于某人的东西给予他是不明智的,并非所有人都善于利用其财产和所有物。苏格拉底巧妙的反驳似乎隐含了这样的前提:正义有益。确实,若正义有益,则我们就被迫要求每个人只应拥有“适度的”(因为这样才是于其有利的)东西。对于克法洛斯及波勒马霍斯所主张正义观,苏格拉底认为,拿了人家的东西归还,这不是正义。因为,我们不能把东西还给疯子,而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特拉徐马霍斯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特拉徐马霍斯的这个定义类似于奥斯丁的论断“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本人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苏格拉底发现了其中的漏洞。因为四肢发达的人未必一定聪明,他们“有时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接着,苏格拉底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他认为“正义是一种智慧,而不正义是一种愚昧”。对于国家来说,不正义将“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互相敌对”,而对于个人来说,就将使人“自我矛

读《理想国》关于正义的讨论

读《理想国》关于正义的讨论 2008级伦理学专业邱念平正义,一直是人类苦苦追求的美好价值。而当我们反思自己或别人甚至整个社会是否存在正义的时候,常常连正义是什么都说不清楚,而更为可怕的是因为目睹了很多不正义的人也能在社会中作福享乐,我们甚至产生了不正义比正义的生活更有益,更幸福的想法。柏拉图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渴求一种正义的生活,渴望生活更美好,而那些渴望正义的人们却饱受了不正义的折磨,他们一直试图向正义探源。两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对正义和不正义进行着反思,思考的方式与那个时代的人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柏拉图作为那个时代的智者,他的《理想国》集中阐述了正义的涵义,通过老师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父子、色拉叙马霍斯、格劳孔之间的对话,使人们对正义的理解有更清晰的思路。弄清这一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正义的思索和追求。 一、正义是什么? 正义是《理想国》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正义的概念并不没有开门见山告诉给读者。恰恰是在一种争辩的讨论中慢慢摸索着、探究着而最终才得出结论。这里我尝试去厘清该书对正义的论证思路。 1.与克法洛斯父子的讨论 克法洛斯首先发起了《理想国》中的谈话,在谈论到老年的时候,他第一个使用了“正义”和“非正义”这一概念。在苏格拉底的诱导

之下,他说出了全书中第一个关于正义的定义:“欠债还债就是正义。”这个定义,在苏格拉底看来显然是片面的、孤立的。他通过是否归还发疯朋友索还的武器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反驳了这个定义。 接着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对这个定义稍作修改:“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苏格拉底着力反驳了这个定义,他的思路如下: 1)“正义”跟医术、航海就等技艺一样,它是一种技艺。人一旦学会了这种知识,它就使人成为这种技能的操作者。 2)正义的人在治疗、战争、种田等领域中都比不上具有相应技艺的人,惟有在保管闲钱的时候这种技艺才有用。 3)精通一项技艺的人既善于利用此种技艺来造福人,也善于利用这技艺来作恶。 4)正义的人因为善于保管钱,因此由上面的条件可知,他也善于偷钱。 5)因此正义也只不过是偷钱这一类事情罢了。 虽然在文中,玻勒马霍斯被驳到了,但是,后世的思想家却质疑苏格拉底这里将正义作为一种技艺的方法是否正确,因此苏格拉底的反驳方式是很有争议的。 玻勒马霍斯又继续给正义下定义:“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苏格拉底再进一步反驳了玻勒马霍斯关于正义的定义: 1)朋友或敌人是人的主观判断,也就是说,存在有误判的可能

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试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摘要:柏拉图是最早明确系统地探讨“正义”问题的哲学家,其正义观被认为是古希腊时期正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之后的西方一直到近现代的各种正义理论都能从柏拉图那里找到它的思想渊源。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所体现的正义观进行梳理,从而更加清晰深刻地对其进行理解与阐释。 关键词: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理念善不正义 公元前5世纪,雅典哲人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以对话体的方式著述《理想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人类正义问题的著作。这部著作探讨的主题,直至今天仍吸引着思想家们进行不倦的思考。 在《理想国》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的人们对“正义”提出了多种解释。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讲真话、欠债还钱;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损害敌人;色拉叙马霍斯认为人们都是把守法当作正义,而法律是国家统治者制定的,统治者是强者,他们制定的法律必然对自己有利,因此,所谓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格劳孔则认为由于人们在相互损害时,对从这种损害中的获利与受害进行比较,发现害大于利,从而相互协议、制定法律,放弃相互损害,而人们把就把守法践约称作正义,因此,正义来源于人们的契约或协议,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上述正义观念进行了反驳,系统陈述了自己的正义观。 一、柏拉图的“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 柏拉图的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但是,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都属于正义理念的影像,是对正义理念的摹写,而不是正义理念本身。 ㈠、个人正义 个人正义反应的是人类灵魂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人类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组成。理性近乎美德,欲望近乎邪恶,激情介于二者之间。理性是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欲望则是人类产生恶的根源,是人类动物性的一面;激情虽然也被赋予动物,但是它可以通过理性的

论《理想国》之正义与幸福观

学期小论文 题目:论《理想国》之正义与幸福观班级:2012级3班 学号:201203140339 姓名:张色作

论《理想国》之正义与幸福观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12级3班学号201203140339 摘要 人类追求的正义正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①里苏格拉底②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还提到了幸福是内心的和谐,强调要追求真实的知识,智慧所给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柏拉图用自己的智慧诠释正义与幸福,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③之口,与许多的人讨论正义,讨论幸福,对已存在的正义和幸福的理解提出质疑,然后一步步的驳倒别人的观点,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本文将简要分析理想国中的正义与幸福观。 关键词:理想国,柏拉图,正义,幸福 《理想国》充满着哲学的思想,每一次辩论都是对哲学的思考,它是每一个喜爱哲学的人必看的书目。里面讲述了许多关于哲学的东西,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总的来说里面讲述了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私有制是一切灾难的主要祸根;实行优生优育,重视教育;“哲学王”等这些内容。总结出来了真正地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利,或者城邦中拥有权力的人,由于某种奇迹,变成了真正地哲学家。 首先,来讲述一下柏拉图,他出生于希腊,公元前427到347年,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从师于苏格拉底,一生至于钻研哲学,并游历了埃及,西西里等地,一手创办了“柏拉图学院”。一生忙于研究、教学和著作工作,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理想国》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两者思想的融合。 在柏拉图写《理想国》的时候,希腊城邦奴隶制度已面临崩溃的紧急关头,而他的理想国理念与当时一心在乎享乐与勾心斗角的城邦君主相不符合。因此,他的理想国在当时的社会中难以实现。他的正义思想被当时德社会所曲解,人们认为借债还钱就是正义;认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就是正义;还认为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个人有好处,有利益。在这样的曲解下,柏拉图的思想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收到人们的排挤,受歧视,甚至还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但即使他的理想国不能用于当时的国家统治,但里面的许多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柏拉图的正义观 柏拉图认为城邦起源于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需要,而这些需要许多人才能办到的。每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比如有鞋匠、清洁工、音乐家、军人等等。每一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因为人们需要衣食住行。而且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有合适自己的工作,于是产生分工。当城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需抵御敌人的入侵,因此需要军人来护卫国家,城邦护卫者分为统治者和辅助者。因此柏拉图将理想国分为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这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生产者,中层的是护卫者,最高层是统治者,只有每个阶层做好自己的工作,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之正义的代价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之正义的代价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之正义的代价 早晨刷了刷新闻,看到DC的《正义联盟》终于出海报了,正义联盟集结了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等6位超级英雄,以正义、信心、无私对抗未知的威胁力量。DC漫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 潜台词,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刚好《理想国》二、三、四卷都是围绕正义延续开展的一系列辩论。所以,今天的标题就是正义的代价。 上一篇笔记讲到,柏拉图在开篇就抛出正义的主题,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的事例举证证明人们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泛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非A即B的选择会推出一个悖论,正义是无用的,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的驳斥是想表达“正义”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才能,而不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不能仅仅考量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很难证明他就是一个正义的人。所以在第二卷顺其自然的讨论了“正义的本质和起源”,苏格拉底通过对神灵的探讨认知最后得出结论:正义是订法律契约,遵守践约为合法的、正义的。 有了前两卷的铺垫,第三卷自然会在养成正义上下功夫,着重讨论了儿童阶段文艺教育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从护卫者不能怕死开始,认为要将《荷马史诗》、《奥德赛》等诗作中对地狱不

好的描写删除,而要称赞地狱生活。而苏格拉底又提到,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怕做奴隶,而不应该怕死。因为弘扬正义总归要有牺牲,有代价。 就教育方面来说,一个人要想自由,所接受到的教育就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片面的。因为我们是人类,就应该学习属于全人类的知识,而人类是有很多方面的,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体力的,有艺术的。 如果只能接受到某方面的知识,那学习者将被塑造成片面的,其结果可能非常严重。比如《湄公河行动中》呈现的恐怖组织教育儿童,只注重于吸毒、搏命、杀人等恶的一方面,产生了我们眼中的恐怖分子。但对于他们来说,却生存发财的技能,是天经地义的。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苏格拉底至死都要维护。就像苏格拉底说的,不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上,要在城邦这个更大的层面来讨论正义,感觉是很讽刺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没有一个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只能是悬浮在空中的假想。回到文章开头的《正义联盟》,作为漫威粉和DC粉,《正义联盟》的套路与《复仇者联盟》一样,超级英雄们个个身怀绝技、独挡一面,但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如果超级英雄们仍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结果只能是被对手各个击破。所以他们要联盟,促成联盟的动力就是超级英雄们对正义、自由的渴望。DC中的超人,漫威中的 美国队长都是正义的代表。美国人的漫画套路情节虽然老套,但是却是对古希腊先贤精神最好的诠释。

对柏拉图《理想国》正义简析

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观的简析 引论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或许爱默生说的有些许夸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国》在我们人类历史上的分量确实举足轻重。书中柏拉图将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护国家的武士阶层和平民阶层。他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具有智慧,正义,善,美德。因而“正义”一词便尤为重要。 书中从讨论正义开始,先后辩驳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的和最坏的折中”等意见。而我所要分析的就是,柏拉图以辩论形式引出贯穿全文的主题:正义。 一对《理想国》的理解 1.《理想国》的主题 《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本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其中,城邦正义是论述的重点。 2《理想国》的内容 《理想国》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正义的内涵,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正义的维持,城邦正义的衰败。在正义是什么的问题上,柏拉图没有对正义本身做出定义,他把正义分为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并对他们分别的进行了定义。在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上,柏拉图把个人正义的实现和维持融入到城邦正义的实现和维持中。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维持城邦正义的两大手段是公共教育和公有制度。尽管如此,城邦正义还是不可避免要衰败。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是四种渐次衰败的政体。

3 二柏拉图正义的内涵 正义的含义 在《理想国》的一开始,苏格拉底问:“什么是正义?”这个词既包括个人道德也包括社会道德,因此就该关注对个人和社会都适合的生存方式。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城邦的出发点和归宿。 1 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只要社会的每个部门都能清楚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正义城邦是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城邦中存在不正义的人并不影响城邦的正义性质,但影响城邦的正义程度。正因为无法做到所有的人都是正义的,所以完全的城邦正义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判断一个城邦基本正义的标准是什么?柏拉图肃然没有表示,但提供了线索。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花了大量篇幅谈论护卫者的教育特别是统治者的教育以及护卫者的共有生活,对被统治者则很少提及。这说明他把实现城邦正义的重点放在护卫者特别是统治者身上。因此,只要是具备一种能够选拔正义统治者的制度,城邦就可以被视为是基本正义的。正义统治者的存在,为城邦日志正义化开创了方向。然后,统治者通过教化等手段,先使辅助者越来越正义,再使被统治者越来越正义。这样,整个城邦的正义程度将不断增强,尽管他永远无法达到完全的正义。 这正是正义社会的实现,但是保卫者会快乐吗?保卫者的生活描述当然不是快乐的,因为缺少感官愉悦。但是,柏拉图认为他们会很快乐,因为拥有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满意的事。而且保卫者也会感到开心,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意愿,而且整个社会会受益更多。 2个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的天性不同,所以适合从事不同的工作,他将理想国分为三个等级,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神明在制造统治者时加入了黄金,在辅助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生产者身上加入了铜和铁。虽然每个人天性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多种的需要,于是这三个等级的人便结合起来组成城邦。这三个等级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相对于城邦的三个部分,个人灵魂中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欲望。理性的品质是智慧,激情的品质是勇敢,整个灵魂的品质是节制。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和欲望服从理性时,个人的灵魂也就实现了正义。因此柏拉图的个人正义是一种灵魂状态,是一种不同于行为正义的精神正义。柏拉图还认为满足欲望的需求会导致不道德,只有灵魂的三个部分都履行自身职责时,才会有公正的个人。 总之公民个人的正义就是合理的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因素,在本质上,柏拉图的个人正

浅析《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浅析《理想国》中的正义观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2 摘要:《理想国》是第一本系统地阐述正义观的西方著作,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书中的正义观是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正义观是什么,实现正义的方式及对柏拉图所持正义观的评述三方面进行展开。 关键词:正义城邦正义个人正义 一、正义内涵论述 1. 正义是什么 关于正义是什么,柏拉图在开篇并没有正面去论述,而是在对当时盛行的以下几种正义观批驳的同时,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正义是欠债还债。苏格拉底认为这并不是正义确切的定义,当债主精神不正常、疯了的时候,还钱给他是不妥当、不正义的;若债主是敌对一方,还钱也是不正义的,敌人会做坏事,把钱还给敌人会滋长他做坏事。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恰如其分的报答。 第二,正义是“以善待友,以恶对敌”。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苏格拉底反问玻勒马霍斯,你所谓的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人,还是指本质上确实是好人?你所谓的敌人是表面上是坏人还是指实际的坏人。有时候我们会弄混朋友和敌人,我们这样的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行为也因而是不正义的。 第三,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智者色拉叙马霍斯论证说:“政府是每一城邦的统治者,城邦是谁强谁统治,因而政府是最强大的,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制度法规,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并认为对政府有利的就是正义的”。[1]柏拉图对此观点作出反驳,统治者的服务有其利益对象,柏拉图从医生匠人来论证他们的技艺应该是使受照管的对象得到好处的,那统治者同样应该为百姓提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2.城邦正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城邦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劳动者三个阶层组成。柏拉图引用腓尼基神话,认为这三阶层公民的身份由神在造人过程中加入的金、银、铜等金属成分的不同而决定的。城邦的正义实质上就是统治者,护卫者及劳动者三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不干涉。统治者制定政策,护卫者和劳动者拥护统治者的领导并执行这种政策,在城邦中,每个公民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都知道自己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 3.个人正义 柏拉图认为城邦的正义依赖于个体的正义,只有生活在城邦里的人行为方式符合个人正义才能有一正义的城邦。柏拉图对于个人正义从身体与灵魂去分析,认为个人正义是肉体和灵魂最美好的结合,认为形体举止与内心相应是一种和谐之美。柏拉图进而又把灵魂分为爱智与激情,只有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才能达到真正的个人正义,按照柏拉图的理解,正义是使一个人“由多完全成为了一” [2] 二、实现正义的方式 1.教育制度 柏拉图认为,实现正义一定要对城邦里的人进行正确的教育,进行正确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受教育者自己温文和蔼,也能让他对所治理的人们温和仁爱。在各种教育中,他认为文艺教育与体育教育最关紧要的。 他认为,文艺教育应尽早在儿童阶段进行,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文艺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成长后的心灵也最不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改变的[3];复杂的音乐会让人肆意纵容,只有简朴的音乐文艺教育才能产生心灵的控制。音乐教育之后就必须进行体

《理想国》读书笔记之不正义比正义有利

格劳孔继色拉叙马霍斯之后和苏格拉底摆开了论战,而且来势汹汹。格劳孔首先提出了三种善的概念,本身、本身和结果、不爱本身只爱结果,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属于既爱其本身亦爱其结果,格劳孔对此却不认可,他认为正义本身人们是不爱的,人们爱的是正义的结果。格劳孔认为正义能给人们带来名和利,但正义本身却是一件苦事,我的理解是正义会使我们失去实在的好处得到的是外在名利,换句话说人们是担心自己名誉受损被迫正义,这是一种虚伪的正义。紧接着格劳孔又提出三个问题,1、正义的本质和起源;2、正义的人不是为了正义本身,只是不得已而为之;3.不正义的人过的日子更好。对于第一个问题,格劳孔认为正义的起源是人们订立的法律契约,原因是人们为了不得不正义之惠和不吃不正义之亏。第二个问题,格劳孔认为做正义的事情的人只是因为没有能力作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出了人的本性就是非正义。第三个问题,格劳孔认为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假设两种人,极正义和极不正义的人。极正义的人只为正义本身而正义,因此他不追求名利,他虽然不做坏事却有恶名,国人皆曰可杀但他却始终刚正不阿,受尽折磨而不改。极不正义的人做尽恶事,但在表面却装出正义的样子,收获极好的名誉,受人称赞,也受神明保佑,永远不会因为不正义而受罚。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是最好和最坏的折中,不正义可以带来利也可以带来害,所以人们被迫订立契约,避免不正义的利害。违背契约就是不正义,格劳孔还认为订立契约并非出自人们的善,而是因为不正义的力量不够强大被迫妥协选择的。契约是人们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产物,自然状态下盛行丛林法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裁判,自力救济为主,不正义的强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不正义的事得到更多的利,同时也可能会遇到更强大的不正义者或弱者的抵抗遭受不正义的苦头。格劳孔说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立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的确如此,强者一般是不愿意和弱者坐下来谈判的,但强者无法保证永远强大,所以订立契约是最有利的选择,是否遵守契约成为判断正义与否的标注。正义的人不是为了正义本身,只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领作恶。格劳孔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牧羊人偶然捡到一个金戒指具有隐身的功能,这个牧羊人就像被撒旦附体一样开始作恶,杀了国王夺了王位。正义者被格劳孔描述成弱小与虚伪,他不相信有真正的正义者。不正义能带来更多的利益,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个人只要能干坏事就总会去干的。格劳孔在这里似乎忽视了人的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认为人们只追求利益最大化,有权力而不想为非作歹就是傻瓜。正义之人受苦,不正义之人享福,历史上这条规则也似乎一次次被验证着,耶稣为救世人被钉十字架,窃国作恶者成为国王。格劳孔所谓的利益只是现实的眼前利益,他回避了长远的利益,耶稣行正义受尽磨难致死却留下了救世主的美名,因钉十字架损失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作恶的国王在世时享受了荣华富贵,死后留下千古骂名。不正义的人日子比正义的人过得好。格劳孔首先塑造了正义者和不正义者的形象,也就是给他们以具体的定义。不正义的最高境界是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正义者必须是真正的正义者,而不是利用正义的虚名来谋利之人,必须是表里如一。格劳孔接着描述了正义者为了坚持真理说受的种种罪,不正义者反而更容易达到目的。这里的描述以及前面色先生的类似描述,都充满了愤世嫉俗,我们的现实中也是常见的腔调。格劳孔论证的基础始终是从世俗出发的,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审视好与坏。正义与不正义哪个更好,判断的标准是第三人眼里看到的,过的幸福就是好,贫苦就是坏。正义与不正义的好与坏还应该是他自己内心的感受,富有的人不一定快乐,贫苦的人也不一定就痛苦,正义究竟是不是一件苦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从《理想国》中解读柏拉图论正义 作者 李光恩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论是一套体系,要详细论述他所谈到的正义,需涉及许多方面和问题。但也不妨尝试单从柏拉图“如何”论正义入手,并以《理想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展开。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 一、柏拉图、《理想国》与正义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律思想家和政治家。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 20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其后有过12年的游历和三次西西里之行;我们今天所知的Academy即为柏拉图在雅典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理想国》成于壮年,此书可谓震古铄今,讨论的问题非常丰富。该书的副标题即“正义论”,围绕探讨什么是“正义”而展开。 二、关于“正义”问题的考虑 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深受两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一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二为苏格拉底之死。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于公元前431年,历时27载,交战双方为雅典和斯巴达,但最终以雅典失败告终。此次战争是希腊历时的转折点,使雅典走出了全盛时期。“希腊奴隶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奴隶与奴隶主间,自由民各阶层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一切矛盾都暴露出来了”。[1]传统的道德、正义观念在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争对于雅典或斯巴达任何一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雅典“三十僭主”推翻了民主政制,因实施暴政,8个月后又被民众推翻。其后民主派当政,苏格拉底被控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还引进了新的神及败坏青年的罪名,并在民主派的极端民主中被处死。因此,“柏拉图深深体会到现实政治的善和正义十分不易”。[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