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史教学大纲

先秦秦汉史教学大纲
先秦秦汉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秦汉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先秦秦汉史》是为历史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先秦秦汉社会历史的面貌及发展变迁状况,继承优秀思想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历史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报考硕士研究生和撰写学位论文奠定基础。

(三)教学內容

本课程是对《中国古代史》课程“先秦秦汉部分”的深化和拓展,将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先秦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情况,结合最新考古成果,介绍学术界在先秦秦汉史研究方面的新成绩。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述的方法,并适当布置参考书目,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二、本文

第一章先秦秦汉史概述与学术热点分析

教学要点:先秦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历史地位;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先秦秦汉史研究概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先秦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学时)

先秦时期的历史特点;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先秦秦汉史的基本脉络(1学时)

中国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断代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秦汉史的基本脉络

第三节先秦秦汉史研究概述(2学时)

(1)先秦秦汉史研究特点;

(2)先秦秦汉史研究方法;

(3)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

(4)20世纪的先秦秦汉史研究;

(5)先秦秦汉史研究展望

第二章秦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教学要点:秦人起源问题上文献学、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秦国建立特殊历史背景的探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嬴秦的起源(2学时)

秦的族源;秦人起源东来说;秦人起源西来说;秦文化特点;秦族的迁徙

第二节早期秦文化探索(1学时)

(1)早期秦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以甘谷毛家坪遗址和清水李崖遗址为重点;

(2)考古学上的秦人来源分析

第三节秦国的建立(1学时)

秦国建立的特殊历史背景;秦人的英雄主义

第三章从封国到帝国

教学要点:从思想史角度分析秦由偏居西隅的弱国而走向统一继而灭亡的原因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內容:

第一节献公改革与墨家学派(2学时)

献公改革;墨家学派与秦结合的历史因缘;墨家后学与秦的关系;墨者对秦政治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商鞅变法与法家思想(2学时)

变法过程及内容;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借鉴;变法的意义与历史影响

第三节纵横家与秦帝业的奠定(2学时)

秦惠文王与张仪;昭襄王对合纵连横策略的利用;远交近攻

第四节秦统一与秦亡原因的思想史探索(1学时)

秦统一原因探索;秦灭亡原因探索

第四章再建帝国

教学要点:统一中央集权、统一帝国的艰辛再建历程(从大泽乡起义到汉武帝即位)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本讲通过对康有为和严复思想的介绍,使同学能更深刻的认识维新派的思想实质,并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了分析和评价。

第一节承秦立汉(1学时)

王政复辟;项羽的军功王政;非承秦无以立汉

第二节汉初政局(2学时)

(1)汉初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

(2)汉高帝五年五月诏与社会秩序的建立;

(3)有限皇权和联合帝国;

(4)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第三节文景之治(2学时)

诛吕安刘与文帝即位;无为政治和长者群体;文帝的统治;景帝的统治

第五章经学与汉代政治

教学要点:以经学发展演变的视角审视汉代政治史的发展脉络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武帝表彰六经(2学时)

经学的产生;汉初经学的发展;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对汉武帝的评价

第二节儒术的兴起与齐鲁经学之争(2学时)

盐铁会议;经学与昭宣政治;石渠阁会议与鲁学兴起;

第三节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与今古文经学之争(2学时)

元帝纯用周政;鲁学与礼制改革;经学与西汉末年的政治危机;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第一回合

第四节王莽改制(1学时)

王莽其人;改制内容;改制失败原因;改制的历史影响

第五节东汉经学(1学时)

刘秀与谶纬;今古文经学之争的第二回合;郑玄与今古文经学的融合

第六章从统一到分裂——东汉政治史探索

教学要点:澄清传统观点把握东汉政治史的误区,对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说的质疑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东西汉政治文化的差别(1学时)

关东本位;儒家思想的改造;循吏政治的发展;东汉的士风

第二节豪强地主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学时)

庄园经济;累世经学;累世公卿

第三节皇帝与士大夫——东汉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力量(1学时)

对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士大夫政治的产生

第四节东汉宦官和外戚集团的政治悲剧(1学时)

东汉的宦官;东汉的外戚

第五节党锢之祸与桓灵二帝(1学时)

党锢之祸;桓灵二帝的历史评价;从统一到分裂:开启魏晋史之门

第七章朝气蓬勃的汉民族

教学要点:概说汉代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以此为切入点谈汉民族青年时代昂扬进取的民族精神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王朝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2学时)

汉王朝的对外交往;汉匈关系;汉与西域关系;汉羌关系;汉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汉使立功绝域

第二节汉民族精神(1学时)

昂扬;宏大;自信;求新

三、参考书目

1、祝中憙,《早期秦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版;

4,王子今,《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建立》,三民书局,2008年第1版;

6,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7、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8、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中华书局,2011年第1版;

9、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

10、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本课程需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历史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交相辉映 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跨度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 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公元 前146年 古罗马:罗马城修建-1453 年东罗马灭亡 特征农耕文明海洋文明 表现政治文明 (1)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体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 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对外关系由主动开放走向闭 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古代希腊辉煌的奴隶制 民主政治,成为近代西方代议 制的渊源 (2)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制度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 献,也是近现代法律的源头 (3)海外扩张,航海和海外 贸易发展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 济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的手工 业、商业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 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1)海外贸易兴盛,奴隶制 工商业发达,推动了雅典民主 政治的兴起与繁荣 (2)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 张、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罗 马法律不断演变完善 思想文明 (1)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 影响深远 (2)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科技 文化繁荣 古希腊从智者学派到苏格 拉底等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探索的主体,成为近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源地

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逐渐代替了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经济形态。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的《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文学阶段性的较高成就表现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科技方面形成了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 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1.先秦 (1)王位世袭制:夏朝时确立,“____________”的制度由此开始。 (2)分封制:以________为主体,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形成诸侯混战、社会变革的局面。 (3)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结构。 2.秦汉 (1)秦朝:确立____________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____________,地方推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汉朝:汉初频繁换相,形成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后来,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解决了王国问题;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 (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农业 (1)生产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转变;汉代出现犁壁和二牛一人犁耕法;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____________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历经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商周时期________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西汉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 蹈结合在一起的。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 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 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国风多 为春秋时期的作品。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诗经》的句式以四言 为主。《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 《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左 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 33篇,其中内篇七,外 篇十五,杂篇十一。据考证庄子自著的是内篇部分。 20、荀子主张性恶论者。荀子的一篇《成相》辞 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成语“锲而不舍” 出自《荀子》。 21、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荀子》或《韩非子》属于专题论文。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 子》或《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文。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语录体体散文。 22、刘勰评价屈原“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 23、屈原的组诗《九章》具有更多的现实性。而其组歌《九歌》则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特征。 24、《天问》一共提出 172 个问题;每一问均以 “曰”字领起。 25、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美人。 26、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屈原《九歌》中《湘夫 人》因描写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而誉为“千古言秋之祖”。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 1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学案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发展

二“焚书坑儒”——儒学的重大挫折(人民版) 三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董仲舒的新儒学 [图画证史] 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

[图示总结] 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概念阐释]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 [微点拓展] “盐铁官营”政策 “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都加强了盐铁专卖。 [问题探究1]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本

质上是相同的吗? 提示:“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3.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四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

秦汉史期尔雅末考试答案 (2)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历史上,通过()的驱使才能实现大义灭亲。(1.0分)1.0 分 A、 利益 B、 惩罚 C、 金钱 D、 官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汉代的法律系统是()。(1.0分)1.0 分 A、 法家化的 B、 道家化的 C、 儒法化的 D、 儒家化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4所谓的“挪置罪名”是指将有罪的()可以说成无罪之人。(1.0分)1.0 分A、 官吏的恩宠 B、 官员 C、 道德的模范 D、 人民的公仆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下列人物中,不主张发展福利国家的是()。(1.0分)1.0 分 A、 王安石 B、 韩非子 C、 司马光 D、 桑弘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重商主义”是指重视对商业的()。(1.0分)1.0 分A、 尊重 B、 管控 C、 发展 D、 投资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7()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1.0分)1.0 分 A、 经济发展模式 B、 政治制度 C、 文化模式 D、 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1.0分)1.0 分 A、 使人人平等 B、 改善人民生活 C、 提高国际地位 D、 发展经济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从()开始,中国法律逐步儒家化。(1.0分)1.0 分 A、 春秋时代 B、 明清时代 C、 曹魏时代 D、 秦汉时代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0儒家学说认为,()是个人的身体所有者。(1.0分)1.0 分 A、 国家 B、 自然 C、 自己 D、 父母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1()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2从()开始,尚书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构。(1.0分)1.0 分 A、 西汉 B、 三国 C、 唐代 D、 东汉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先秦文学试题(五)

先秦文学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 2、《天问》 3、神话 4、春秋笔法 5、楚辞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2、《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在《春秋》三传中文学性最强的是《左传》。 4、《孟子》的文风气势磅礴,有浓郁的雄辩色彩 5、《九歌》共有九个章节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2、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2、论述《离骚》的文学成就 五、标点古文并回答问题(标点5分,回答5分,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标点上文。 2、上文出自何处?主要论点为何?采用了何种论证手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共有370句,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这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体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3、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神话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4、春秋笔法孔子作《春秋》,有所谓“微言大义”之说,即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评断,用恰当的文字暗寓褒贬之意,表现了严格的历史倾向性。 5、“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汉成帝时,刘向辑集了屈原、宋玉的楚辞作品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仿骚之作,合为一集并定名为

王晖先秦秦汉史史料学笔记

传说时代的专门性文献资料十分少,只有《尚书·尧典》《舜典》《皋陶谟》《益谟》《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帝系》《五帝德》等书篇。其他零星的史料也只是见于战国秦汉的文献之中,如《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礼记·礼运》《易·系辞》《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篇。 利用战国秦汉出土的古文献原貌来考证.先秦古书的真伪问题。如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西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十三篇,又出土《孙膑兵法》十六篇的残简,可证实《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都是存在的,传世的《孙子兵法》不为,在银雀山西汉墓葬中出土的《晏子》《太公》及《蔚缭子》不伪。 利用出土文字及其上古汉语语法及其特殊虚词来判断古书的年代问题。例如,从西周春秋时期金文资料可知,利用这种特点可以断定《尚书》中的《商书》诸篇最后的写成年代是在春秋时期,时代不可能太早。 史料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是研究史料的源流价值和利用方法的学科,目的是从事史料的搜集、核勘、考证及其编纂,主要工作是史料的整理与鉴别,其以不同的价值、内容、学科性质、年代为标准。 史料学是有关历史资料研究的学问,其史料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四个方面:一、传世古文献史料。如十三经、二十五史、历史档案、地方史资料。二、出土的文字资料。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敦煌遗书等。三、考古文物等实物史料。如,古器物、古建筑、古迹遗址等。四、口碑史料。口碑史料又称口传史料,民间流传的历史传说、史诗。战国秦汉时期有关夏商周以及黄帝尧舜的传说史料十分多,实际上这是一种口碑史料,具有很高价值的史料,但需认真鉴别。 先秦秦汉时期史料学演变趋势:一、商代以前是以考古资料为主,古文献资料为辅。因为此时考古资料多,而且多为实物,可谓是第一手资料。而古文献资料则是后代根据传说时代记录下来的。历经千年传袭,难免丧失原味,应谨慎利用。二、西周春秋时期是以古文字资料(金文)为主的考古资料与古文献资料平分秋色的时代。有学者将古文字资料从考古资料中独立出来,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古文献资料三足鼎立的局面,或有学者将其称为考古资料与古文献资料的拉锯战时期,然而两者都应注意,不能偏废。三、战国秦汉以来,以古文献资料为主,考古出土的文物资料为辅。今天的史料又有了新领域音像资料、胶片、磁带光盘等新型的知识载体亦是将来宝贵的史料。 二重证据法提出背景。 一是针对当时的疑古思潮。疑古源于宋代,清代时期的政治形势,以及前朝理学影响,使得学者重考据,因而生质疑,于是清代古书辨伪风气日盛。三十年代达到高潮。梁启超、胡适、顾颉刚甚至提出“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观点。 二、清末大量新史料的发现。1、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建立甲骨学,按,孔子感叹“殷礼不足征”2、敦煌艺术的发现建立敦煌学,按,宋儒看不到的围巾隋唐时的古书抄本3、汉晋简牍的发现4、内阁大库档案的发现。王国维对此深有体会到,古来所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的古器物古文字之学。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赞》典雅纯正﹔文雅不俗。 继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之后,陈寅恪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三重证据法”,即在其《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里所讲:

秦汉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秦汉史》期末考试 新 1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78.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分
?
A、
郡县制
?
B、
州县制
?
C、
省县制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分
?
A、
西汉末年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分
?
A、
豪强
?
B、
王嗣
?
C、
庶民
?
D、
循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分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分
?
A、
国王
?
B、
天子
?
C、
国民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分
?
A、
秦国
?
B、
齐国
?
C、
燕国
?
D、
赵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先秦文学 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 1、风雅颂:根据音乐、地域不同的分类;风指音乐曲调,国风指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15国风多民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为朝会宴享之作;小雅多个人抒情;颂,宗庙祭祀之乐,多舞曲,较舒缓,分鲁商周。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歌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兴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3、四家诗:《诗经》到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诗、齐诗、韩诗和古文毛诗,后世称其为“四家诗”。其中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邵南、邶风、卫风、秦风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篇,后者有74篇,共105篇。

先秦秦汉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先秦秦汉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先秦秦汉史》是为历史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先秦秦汉社会历史的面貌及发展变迁状况,继承优秀思想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历史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报考硕士研究生和撰写学位论文奠定基础。 (三)教学內容 本课程是对《中国古代史》课程“先秦秦汉部分”的深化和拓展,将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先秦秦汉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情况,结合最新考古成果,介绍学术界在先秦秦汉史研究方面的新成绩。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述的方法,并适当布置参考书目,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二、本文 第一章先秦秦汉史概述与学术热点分析 教学要点:先秦秦汉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历史地位;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先秦秦汉史研究概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先秦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学时) 先秦时期的历史特点;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先秦秦汉史的基本脉络(1学时) 中国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断代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秦汉史的基本脉络 第三节先秦秦汉史研究概述(2学时) (1)先秦秦汉史研究特点; (2)先秦秦汉史研究方法; (3)先秦秦汉史史料概述; (4)20世纪的先秦秦汉史研究; (5)先秦秦汉史研究展望 第二章秦人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教学要点:秦人起源问题上文献学、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秦国建立特殊历史背景的探

索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嬴秦的起源(2学时) 秦的族源;秦人起源东来说;秦人起源西来说;秦文化特点;秦族的迁徙 第二节早期秦文化探索(1学时) (1)早期秦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以甘谷毛家坪遗址和清水李崖遗址为重点; (2)考古学上的秦人来源分析 第三节秦国的建立(1学时) 秦国建立的特殊历史背景;秦人的英雄主义 第三章从封国到帝国 教学要点:从思想史角度分析秦由偏居西隅的弱国而走向统一继而灭亡的原因 教学时数:7学时。 教学內容: 第一节献公改革与墨家学派(2学时) 献公改革;墨家学派与秦结合的历史因缘;墨家后学与秦的关系;墨者对秦政治传统的影响 第二节商鞅变法与法家思想(2学时) 变法过程及内容;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借鉴;变法的意义与历史影响 第三节纵横家与秦帝业的奠定(2学时) 秦惠文王与张仪;昭襄王对合纵连横策略的利用;远交近攻 第四节秦统一与秦亡原因的思想史探索(1学时) 秦统一原因探索;秦灭亡原因探索 第四章再建帝国 教学要点:统一中央集权、统一帝国的艰辛再建历程(从大泽乡起义到汉武帝即位)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本讲通过对康有为和严复思想的介绍,使同学能更深刻的认识维新派的思想实质,并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了分析和评价。 第一节承秦立汉(1学时) 王政复辟;项羽的军功王政;非承秦无以立汉 第二节汉初政局(2学时) (1)汉初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 (2)汉高帝五年五月诏与社会秩序的建立; (3)有限皇权和联合帝国; (4)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第三节文景之治(2学时) 诛吕安刘与文帝即位;无为政治和长者群体;文帝的统治;景帝的统治 第五章经学与汉代政治 教学要点:以经学发展演变的视角审视汉代政治史的发展脉络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武帝表彰六经(2学时)

超星尔雅秦汉史答案超全版

如果找答案直接使用WORD查找功能就好,只需要打入题干中几个字便可尔星泛雅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社会的特点是()。(1.0分)0.0 分 A、 家族群居性 B、 小家庭性 C、 非宗法性 D、 宗法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2从()开始,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开始疏远。(1.0分)1.0 分 A、 孔子时代 B、 孟子、庄周时代 C、 老子时代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贵族和平民的差异被()削弱了。(1.0分)1.0 分 A、 隋唐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秦制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与其他乱臣贼子相比,王莽篡党夺权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严重失去民心 B、 手段温和 C、 非常得民心 D、 手段残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汉代时期的五铢钱因为()的原因而对今天的收藏界来说卖不上价。(1.0分)0.0 分 A、 铸钱所用材质廉价 B、 工艺简单 C、 历史时间短 D、 发行数量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6法家制度主张,在()面前人人平等。(1.0分)0.0 分 A、 权利

B、 皇上 C、 法律 D、 法制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7()是秦汉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0分)1.0 分 A、 关东 B、 关中 C、 关南 D、 关西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明清时代的家族观念是()。(1.0分)0.0 分 A、 家族散居 B、 小家庭 C、 大家庭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10中国历史上第二度出现大城市崛起的时间是在()以后。(1.0分)1.0 分A、 元朝时期 B、 明朝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唐宋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先秦文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 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国风多为春秋时期的作品。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

《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 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左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 33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据考证庄子自著的是内篇部分。 20、荀子主张性恶论者。荀子的一篇《成相》辞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 有直接影响。成语“锲而不舍”出自《荀子》。 21、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荀子》或《韩非子》属于专题论文。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子》或《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文。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语录体体散文。 22、刘勰评价屈原“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 23、屈原的组诗《九章》具有更多的现实性。而其组歌《九歌》则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特征。 24、《天问》一共提出 172 个问题;每一问均以“曰”字领起。 25、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美人。 26、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屈原《九歌》中《湘夫人》因描写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而誉为“千古言秋之祖”。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明代王世贞赞为“千古情语之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专业考研真题及复试经验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专业考研真题及复试2019 经验一、名词解释(共五个,每个八分)殷商甲骨文。涉考知识点:甲骨文,史料学,史学1. 史,先秦史。涉及领域:甲骨金文与先秦文献。五铢钱。涉及知识点:汉代史,经济史,货币。涉2. 及领域:秦汉史与简牍学。郭守敬。涉及知识点:元史,科技史,人物史,文3. 化史。涉及领域:元代教育与元代文化。四库全书总目。涉及知识点:清史,文化史,目录4. 学。涉及领域:清代学术思想史。今古文经。涉及知识点:汉史、清史,文化史,儒5. 学发展。涉及领域:中国史学史、秦汉史与简牍学、清代学术思想史。二、简答(三选二,三十分)简述百家争鸣。涉及知识点:先秦史,文化史,儒1. 学史,科技史。涉及领域:甲骨金文与先秦文献。简述南北时期的世家大族。涉及知识点:魏晋南北2. 朝史,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涉及领域:中国古代社会史、隋唐五代史(社科院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是一个研究室)。明朝的分封制度和宗藩体制。涉及知识点:明史,3.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政治史,(中外关系史)。涉及领域:明

史。三、论述(三选一,六十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涉及知识点:经济史,1. 社会史。涉及领域:中国古代社会史。唐宋变革论的内容、影响和变迁。涉及知识点:史2. 学史,隋唐史、宋元史。涉及领域:中国史学史。宋明理 学的发展。涉及知识点:文化史,儒学史,3. 宋史、元史、明史。涉及领域:元代教育与元代文化。四、翻译(八十分)太史公自序》,不过列传七十本次的史料来自《史记 记不住是哪几段了,大概是五六百字左右?考察的是释读 正体字,句读,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功。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社科院考察的点不难,但是比较注重学术功底。考察主要内容覆盖面也比较全,和今年的招生领域会有所切合,选考方向的题建议好好做,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有导师看初试卷的 可能。复试的过程:小时,分方向考试。一般都跟你的研 笔试,150分,2究方向有关系,也和导师的学术爱好有关。导师会在中午达鲁花赤快速浏览。今年元史复试的题目为:怯薛制度授时历。简答和论述:元代理学发展和获得官方蒙古新字. 地位的过程,元代科举发展。忽必烈行汉法和蒙汉二元体郝制。你对四等人制的看法。句读,《元史列传四十四经》, 东师议的前两段。这个句读我应该是错读两字,错断一处,

2016尔雅秦汉史考试答案讲解

成绩: 99.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
郡县制

A、
?
州县制
B、
?
省县制
C、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
西汉末年

A、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
豪强

A、
?
王嗣
B、
?
庶民
C、
?
循吏
D、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
国王

A、
?
天子
B、
?
国民
C、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
秦国

A、
?
齐国
B、
?
燕国
C、
?
赵国
D、
我的答案:B
7
秦汉社会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

先秦文学试题

822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东区)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05、06级大专《古代文学》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 “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守株待兔”的寓言出自---------。(书名)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秦风·蒹葭》) 5.“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诗经·小雅·采薇》) 6.---------------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初源头。 7.《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和风诗中最长的一篇是-------------。 8.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 9.“春秋三传”是指-------------、-------------、------------------。 1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一文中的主题句。 二、选择题(5分) 1.被鲁迅称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 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荀子》 2. 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诗是() A《相鼠》B《静女》C《无衣》D《生民》 3.宋玉的代表作是() A《九歌》B《天问》C《九辩》D《国殇》 4.《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 A美人B飞禽C香草D龙蟠 5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三.词语解释:(5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爽: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 3.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亲戚: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爱: 5.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章甫: 四.判断正误(5分) 1.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名姓可考的伟大诗人。 2、《诗经》当中的“兴”就是比喻,所以后世又把它叫做“比兴”。 3、《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4、《尚书》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最早源头. 5、《九歌》共有九个章节构成。 五.文学史名词解释(15分) 1.赋比兴 2.神话 3春秋笔法 4.楚辞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3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Word版含答案

第33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识点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思想: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1)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汉代儒学成为主流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 ——郭志坤《评议武帝的“独尊儒术”》核心论点: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不是独崇儒学排斥其他各学派思想,是以儒术为核心,吸收和杂糅其他各派学说的综合。 知识点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构图解史】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 信息提取:汉武帝时期,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改造儒学,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构图解史】董仲舒的新儒学 信息提取: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适应了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实质是文化专制。 【漫画解史】太学的影响 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巩固。 重点一董仲舒改造儒学的背景、特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黄老之学 (1)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黄”: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 (2)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特点是“无为而治”。黄老思想主要就是汉初的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精练含解析2

第 2 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选择题 1. (2018课标川)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 自然陨铁制作而成, 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 战国以前( )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读图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D项。图中反映的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 项排除; 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C项错误。 2. (2019山东威海模拟)《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因地制宜 答案B材料中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3. (2019 广西柳州质检)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 ) A. 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 B. 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

中国史学史复习材料

先秦史学的特征: 1、史学撰述体例的特征。 先秦史学在撰述体例方面,历经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演进变化的过程,这与史学形成与发展所应具备的相关要素及相应条件密切相关。文字形成之后,结绳刻画和口述传承被神话传说的追述形式所替代。历法的逐步完善、史官的出现、政事的需要,渐次形成甲骨、金石、竹木等不同载体的政令档案汇编,进而形成早期的编年体史著。随着史官制度的完善和分工的细密、社会生活剧烈变动的需求等诸多因素,史学撰述体例逐渐丰富多样,并驾齐驱,编年体渐趋完备,国别记言体形成,纪传体通史规模初具。 2、史学记载内容的特征。 随着文字的形成、史官及史官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史学撰述体例自身的发展、史学主体意识的形成、史学功能认识的提升,促使并且推动史学记载的内容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先秦史学记载的内容,呈现着记事内容从简到繁、单一到多重、简单到复杂、重神到重人、事件到观念、制度到思想、政事到社会人生的全貌的层递式的发展变动演进的特征。 3、史学主体意识的特征。 在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发展变化进程中,中国古代先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争取生存、发展和追逐利欲的纷争中,史学主体意识逐次呈现出从古到近、人数由少到多的自觉意识不断累积增强的发展变化趋势。4、史学功能原则的特征。 随着史学的发展完善,史官制度的发展完备及其职分职责的细密化,历史经验教训的累积,史学意识的自觉化的增进,以及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形势变动的需要,人们对史学功能原则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使之呈现出渐次加深及逐步形成共识的特征。如史学借鉴功能的形成,疏通知远认识功能的形成。 5、史家历史观念的特征。 伴随着史学多重因素的发展变化,历史社会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动,历史典籍的渐次增加累积,史家认识的不断提高深化,史家的历史观念呈现出层出不穷、多家并存、互促互进、各领风骚的竞争不息的特征。先秦史家的历史观念的不断变化,依次或并行而形成天命史观、圣王史观、民本史观、复古史观、循环史观、变易史观等历史观念,不断推动影响着先秦历史的发展进程。 总之,先秦史学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促进并且推动了先秦史学从萌芽到规模初具的发展进程,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坚实宽广的基础,并对其后中国史学的发展演进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的史学特征: 1.开创了纪传体编史的先例。 纪传体是秦汉史学的创造,司马迁是开创者。他在《史记》中采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本纪放在全书之首,按年月次序编写帝王的历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政绩为主,同时叙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排列人物或事件;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主要是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