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_李志雄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_李志雄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_李志雄

一、现状:新专业开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一道新的风景,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和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给中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编制出

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密集的政策支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教育部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批准了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

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试点招生。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这一新专业[1]。不久,这一股新的潮流也波及到广西高校,2008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广西花开两朵,一朵在广西师范大学,一朵在广西师范学院,同时面向社会招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我国高校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有待于市场的检验。屈指算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一共走过了七个年头,目前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三届毕业生,到了可以评估专业发展成效的时候。这个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的新兴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是不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二、调查:热门专业市场遇冷

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笔者一向比较关注,经常和业界保持接触和联系。令人尴尬的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文化产业界本身对这一新兴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偏低,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热情推动相比形成了反差。概括起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

李志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适应文化产业迅

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如火如荼,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然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热情推动相比,文化产业界本身对这一新兴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偏低,形成较大反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虚热”,归根结底与学科归属不明、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缺乏等密切相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出路何在?这值得我们每个学人为之努力。[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热专业;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

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2)02-0125-04

第34卷第2期

Vol.34No.2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2年4月Apr ,2012

收稿日期:2011-11-06

基金项目:广西社科规划课题(08BXW00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学改革项目(gx2009A0018)作者简介:李志雄(1975-),男,湖南娄底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硕士。

125——

DOI:10.13624/https://www.360docs.net/doc/1310478969.html,ki.jgupss.2012.02.006

来,业界对该专业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反馈情况是,业界觉得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实用。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已经有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据了解,本专业近年来培养出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部分毕业时难以找到工作,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只有少数在文化产业领域工作。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坦言,“我们用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感觉他们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有问题,效果不很好。”

第二种反馈情况是,业界知道有这个专业,但不知道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做什么。南宁市一家大型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了解到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我们也可以考虑招聘若干这个专业的学生。但是实话实说,我们需要的是实用、好用的人才,我们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做哪些工作?”

还有一种情况是,少数业界人士不知道有这个专业。笔者暑假介绍一些学生去电视台从事栏目策划、都市报从事广告经营、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市场营销等,结果,这些自身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很模糊,一些负责人根本不知道有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有的连实习机会都不给,有的要笔者发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了解,有的经笔者费尽口舌解释后方勉强同意实习。

我们知道,一个专业的市场认可度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发展态势炙手可热,市场反馈却明显冷淡,此种困境原因何在?出路又何在?

三、分析: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虚热”,归根结底与学科归属不明、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缺乏等密切相关。

首先,学科归属不明,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专业发展。我们知道,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列在“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而在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还没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位置,这就意味着,其学科归属一直未获正式确定[2]。显然,这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多学科交叉性有关。而学科归属未定,影响到文化产业管理的院系归属,有的高校把它设在文学院,有的设在历史学院,有的设在艺术学院,有的设在传媒学院,有的设在管理学院[3]。学科归属不明、学院归属杂乱,带来的困扰是,大家难以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特性和专业特点达成共识,学科应如何建设,专业应如何发展,人才应如何培养,人们莫衷一是。

其次,培养口径太宽,导致人才培养“四不像”。我们知道,高校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与社会职业对应,如会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做会计,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做记者,这类人才培养定位最为清晰;还有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相对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旅游行业的管理者,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培养的是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管理者,这类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清晰。“文化产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这种回答是没错的,在办学初期,很多高校都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不过,高校也因此陷入困境,培养定位模糊,无法取得共识,课程设置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最终导致培养的人才“四不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产业行业涵盖范围很宽,包括了新闻出版、广电影视、演艺娱乐、网络游戏等诸多具体行业,因此确切地说文化产业是由各种行业组合在一起的“宽泛”产业,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一性的产业,这些子行业虽然都可以用“文化”的名义统一到一个产业之下,但实际上它们拥有各自特有的行业属性和运转轨迹,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比如,报纸的经营与电视节目的运营截然不同,而电影营销与旅游管理更是称得上“隔行如隔山”。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出精通文化产业所有具体行业的人才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再次,专业出身的师资缺乏,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诞生不过数年时间,因此,任课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学科背景五花八门,迄今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专业出身、拥有本学科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储备。与此同时,受传统学科及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制的影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的教师队伍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比较薄弱,使得教学上“说而不做”,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比重偏少,形式单一,多为观摩,真正动手操作的少。即便是专业实习,也大都于流于形式,缺少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对策:科学应对化解难题

(一)加快学科建设,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学科建设纲举目张,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

126——

迫在眉睫。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非得大胆创新不可。首先,要争取从“候补专业”列入正式专业,从学科外进入学科目录,形成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其次,基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宽泛性,文化产业管理应该争取进一步从一般专业提升为专业类,从学科的角度而言,要提升为一级学科(目前是准二级学科),设在管理学门类下,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并列。再次,二级学科的设置要根据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范围来决定,例如,结合文化产业九大类型可在一级学科下设立媒介经营管理、影视经营管理、文化艺术经纪人等二级学科(专业),而属于文化产业却设在其他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则有必要调整回来。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上升为一级学科之后,有必要对院系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建议设立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统筹管理文化产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立足产业需要,重点培养经营人才

我们知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文化事业主要指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与管理的组织机构,而文化产业则主要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①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致力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去文化企业工作,而不是局限于文化事业单位。大体而言,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创作人员,一是制作和生产人员,一是经营管理人才。那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不是要培养这三类人才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创作人员和制作、生产人员已经由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等专门培养,更重要的是目前文化产业不缺创作人员和制作、生产人员,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该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这种情况在广播电视行业表现突出,山东广播电视局的刘长允局长表示:“我们广电系统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4]。这种情况在新闻业中也同样存在。长期以来,新闻学专业为新闻业培养了大量的采编人才,媒介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却严重滞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新闻业的人才困境更加凸显,在业界有一个说法,要找一个新闻业务水平高的总编辑容易,而善于经营的总经理则可遇不可求。

文化产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已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产业学科重点培养的人才是过去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研究人才。”[5]广西师范学院熊高教授在接受笔者访谈时也认为,“经营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重中之重。”而懂文化,懂政策,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技巧,熟悉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的流程以及市场运作的规律,通过管理、运营实现文化产品价值的最大化,这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应有之义。

(三)区分行业属性,推动专业方向细分

前已言及,在文化产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要想面面俱到,培养精通所有文化产业子产业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办不到的。因此,在当前学科建设尚无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要破解业界的“低认可”,文化产业管理可以通过区分行业属性,走专业细分化发展道路杀出困境。亦即优先考虑专业的培养方向问题,推动培养方向适度的细致和专业化,这样教学的目标就会比较精准,内容就会比较具体,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会“适销对路”。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细分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山东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开设了会展、演艺管理等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和制片管理两个方向,着力培养影视管理者和文化经纪人,广西师范学院开设了媒介经营管理方向,中央财经大学则在专业设置上注重文化产品投资和文化市场经营人才的培养。

而要使专业方向细分产生良好效果,高校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需求导向原则,即要深入一线,全面调研了解开办院校所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那种关起

①2003年9月,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

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127

——

门来论证培养方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二,量力而行原则,目前文产业管理专业院系归属各异,因此,培养方向的确定,还得根据自己的现有院系资源,包括学科背景和师资力量,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取舍。

(四)重视企业作用,倡导开放性办学

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在于紧密联系实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作为应用型专业的文化产业管理,只有面向实践,倡导开放性办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文化产业中拒绝实习的现象比较突出。因为是赢利性组织,一些文化企业和单位首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还有一些单位则表示愿意提供实习机会,但前提是希望高校提供科研设备、场地或资金的援助。如何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呢?答案只有一个,加强产学研联合。高校需扩大开放度,积极走出校门,加强校企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条件合适的企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基地。通过基地,企业可以发挥实践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也可以对学生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业界精英举行专题讲座;而高校则可以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或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创意和点子,或者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者为企业培训员工,等等。总之,各大高校可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五)“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构如前所述,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来自邻近专业,不仅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缺乏从业经验,对文化企业的具体运作知之甚少。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老师熟悉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推动教师由外行向内行转换,特别是要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建设[6]。

首先要“走出去”,学校要从考评、激励机制上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一线,或者到企业与产学研基地挂职,或者参加文化产业应用技能的培训,引导老师完成从“说而不做”到“会说会做”的角色转变。比如,在文化产业管理下设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的高校可与媒体达成协议,选派教师去媒体的经营管理部门实践,熟悉印刷、发行、广告等经营管理知识。其次则要“请进来”,高校要放低身段,广纳贤才,吸引实战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加入师资队伍,可以聘为兼职教师,把他们请进课堂,或者举行专题讲座,或者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倾听来自一线的宝贵经验,吸收更为丰富的知识养分。

参考文献

[1]陈煜.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8(24).

[2]姚伟钧.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会科学版),2011(2).

[3]黄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亟须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9-06-19,(5).

[4]王广振.“文化产业管理”缘何迅速成为“热门专业”[N].山东文化产业网,2007-05-18.

[5]严鸿.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N].新浪网,2011-01-

10.

[6]张金福.积极推进广西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责任编辑:陆桂生)

128——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鉴赏能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掌握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文化政策法规,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较强的文化理解力、领悟力,有敏锐的经营管理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意、决策、组织、策划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化市场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适应在各类文化企业以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营销、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中外文化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中原文化历史及发展,具有较强的文化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2)系统学习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文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会展、旅游等相关知识。 (3)熟悉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经营、管理和活动运作知识,掌握相关的文化政策和法规,熟悉知识产权法律。 (4)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训练。 (5)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经营和管理技能。 (6)培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沟通、策划、组织、管理等能力。 三、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年限为三至六年。允许学生在三年内完成学业提前毕业。在特殊情况下,经学校批准,也允许学生延长学业,但最迟不能超过六年完成学业。

2.学分: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基本单位。最小为0.5,原则上以18学时折算为1学分,实践(实验)课以32学时折算为1学分。学生所修课程考核合格,即取得相应学分。 3.学位: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50学分。毕业生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四、课程方案 根据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需求,为了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我们设计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基本思路如下。 1.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大众文化导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与产业文化、艺术概论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2.文化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市场学、文化创意学、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经营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营销与策划、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各类文化产业专业管理等;这一课程群主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准备。 4.实践类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利用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文化产业的社会实践,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上述课程系统的学习,尤其是原理教学、大量案例教学和相对充分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策划与管理的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学、管理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部门特别是会展业和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2、具备较好的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理论素养,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管理新理念,了解本学科相关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接受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形成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合理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能够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分析,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4、初步具备使用外语文献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扎实的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技能。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宽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三、主干学科 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体系,能综合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在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 2、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简介:中国文化概论主要阐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方法;概述关于文化的概念及结构;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状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质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主要讲授儒、释、道、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主要思想内容,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导读:本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目标,以扎实的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思维为培养核心,突出策划和创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

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四年规划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学一年级 重点:明确大学四年的专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1、真正明白读大学,读什么,怎么读; 2、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方向; 3、建立学习新模式:大学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自助式学习”。 学什么,怎样学,完全由大学生自己决定,你可以完全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去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跨学科,跨专业的去学。大学学习新模式的特点: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方向,有目的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和积累知识、能力; 4、制定大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 大学二年级 重点:修炼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根据大一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入手,开始主动的积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

文化产业与管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文化产业与管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文化产业与管理总论占60%,60分 (二)文化产业与管理分论占40%,4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文化产业概论部分 考试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文化产业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文化产业与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迅速崛起中的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与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二)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掌握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和模式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现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客观分析。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国际借鉴,主要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调节型”管理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交叉型”管理模式。 (三)重点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的路径、原则与模式。 三、文化产业资源与开发 (一)了解文化产业资源的构成情况。 (二)了解文化产业资源的特点。 (三)熟练掌握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原则。 四、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 (一)了解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主体与客体。 (二)掌握文化产业资本投资和运营方式。 (三)掌握文化产业投资的宏观管理。 五、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了解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构成。 (二)重点掌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 六、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一)掌握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掌握我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 七、图书出版业管理

【韩国专业介绍】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

【韩国专业介绍】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 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需求快速增长,文化产业的收益也日渐扩大,与之同时社会也产生了对文化艺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而对于中国的同学们来说,这个专业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点点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又好像不明白到底学习这个专业是学什么、以后就业能做什么的。其实韩国的文化艺术经营专业就跟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意思的,今天小培决定为大家介绍介绍韩国的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研究生课程。 专业介绍 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专业。它以综合培养、全面开发潜质的教学理念,通过大量与艺术管理相关的艺术生产、艺术市场营销、艺术经纪、知识产权、文化法规、公关、广告等课程,全面了解各种艺术门类的规律及特征;通过对文化艺术相关专业的学习,与经营学科接轨,培养文化艺术产业的专业经营人才。 以上只是对文化艺术经营专业的笼统介绍,而韩国的几所大学开设的文化艺术经营研究生课程都有不同特色、不同方向的专业,下面为韩国留学生详细介绍的分别是中央大学、建国大学、汉阳大学的文化艺术经营研究生课程: 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文化艺术经营专业属于院系间合作课程,本课程是为了养成政府核心产业专业人才在2010年新设立的课程。通过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和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的研究,养成韩国艺术文化产业硕·博士级别的专业人才。 文化艺术经营课程可分为展会经营专业,公演经营专业以及咨询经营专业。 【所学课程】 共同课程:社会课程研究方法论,电子商务研究,文化艺术产业顾客和市场分析,文化和技术,娱乐营销,文化艺术经营论,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论等。 公演经营专业:公演艺术企划和经营,公演艺术产业的理解,公演艺术团队经营,公演艺术实例分析,营销和观众开发等。 展会经营专业:文化艺术作品价值评价,展会产业的理解,展会经营的实际,博物馆·美术馆学,文化财产保存和复原,影像文化的理解等。 咨询经营专业:咨询企划论,咨询产业的理解,文化咨询产业政策和法规,咨询产业实例分析,媒体经营,设计影像咨询的理解,韩国传统文化咨询研究等。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doc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 单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及大学名单 又是一年高考时,哪些大学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定是广大考生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快车教育为大家整理的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名单,总共130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序号院校名称1北京印刷学院2中国传媒大学3北京电影学院4唐山师范学院5邯郸学院6山西财经大学7内蒙古师范大学8大连工业大学9牡丹江师范学院10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1华东政法大学12南京艺术学院13浙江农林大学14浙江工商大学15黄山学院16宿州学院17福建农林大学18闽南师范大学19赣南师范学院20山东大学21济南大学22曲阜师范大学23济宁学院24山东艺术学院25河南大学26信阳师范学院27洛阳师范学院28武汉轻工大学29湘潭大学30湖南师范大学31暨南大学32广东财经大学33广西师范学院34西南大学35四川文理学院36贵州大学37安顺学院38云南大学39云南艺术学院40西安理工大学41宝鸡文理学院42西安音乐学院43新疆艺术学院44宁波工程学院45成都大学46中华女子学院47商洛学院48浙江传媒学院49长春大学50河北经贸大学51山东女子学院52西安外事

学院53南昌理工学院54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55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56厦门大学嘉庚学院57山西大学商务学院58长春建筑学院59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60上海视觉艺术学院6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62四川传媒学院63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64济南大学泉城学院65贵州师范学院66首都师范大学67中央财经大学68天津音乐学院69石家庄学院70太原理工大学71内蒙古大学72内蒙古财经大学73吉林艺术学院74同济大学75上海师范大学76江苏师范大学77常熟理工学院78浙江师范大学79安徽师范大学80安徽财经大学81淮南师范学院82福建师范大学83江西师范大学84江西财经大学85中国海洋大学86齐鲁工业大学87临沂大学88山东财经大学89河南中医学院90河南师范大学91南阳师范学院92商丘师范学院93黄冈师范学院94吉首大学95湖南商学院96华南师范大学97广西师范大学98广西艺术学院99重庆三峡学院100西南民族大学101贵州师范大学102贵州民族大学103云南师范大学104西藏民族大学10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06咸阳师范学院107陇东学院108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09厦门理工学院110三江学院111池州学院112广西财经学院113呼和浩特民族学院114仰恩大学115湖南涉外经济学院116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117河北传媒学院118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19武汉工商学院120阳光学院121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122大连艺术学院123吉林动画学院124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25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126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127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128聊城大学东昌学院129四川文化艺术学院130山东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

文化产业管理毕业论文

2011届 毕业综合训练 (论文部分) 论文题目:品牌形象力在教育培训 中的运用 —以多伦艺校为例 姓名: 学号: 专业:文化事业管理 年级: 撰写日期: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 一.如何提升品牌形象力 (1) 二.上海虹口多伦艺.. (1) 第二章案例分析 (2) 一.多伦艺校的品牌经营 (2) 二.教育培训行业中品牌形象力建设的几种途径 (2) 第三章建议 (3) 参考文献 (5) 致谢 (5)

摘要 在当今教育培训市场,想要有一定的竞争力,就一定要创建一流的品牌课程。因为品牌是承诺,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不同的品牌课程,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一流”的品牌课程包括: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创立一个好的教育培训品牌,不仅仅是针对消费者,更是对旗下员工的向心力的把握。 关键词:品牌、教育、管理、质量、培训

第一章引言 一. 提升品牌形象力的重要性 教育质量是艺校品牌的第一要素,学生的素质就是培训学校的“品牌”。对于培训学校来说,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只有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因此树立“品牌”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品牌策划,来达到学校品牌形象力的提升和延伸。策划是一种很重要的谋略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招生策划的基本内容。 培训手段多样化也是提升品牌形象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目前,培训方式手段的创新,一是体现在培训方式上,传统的培训方式更多的是课堂培训,后来各类培训机构也纷纷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包括网上培训、到学生现场内训,以及量身定做一些专门的培训项目;二是体现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三是体现在多种培训方法的整合:实习式、演讲式、游戏式、个案分析式等培训方法综合运用。 二.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培训部 我实习的公司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培训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她以 " 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 " 为办馆理念,以 " 传承历史文脉、创新当代艺术 " 为宗旨,具有展览、研究、教育、收藏、交流五大功能,是中国第一个为当代艺术服务的专业化现代美术馆。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创建国内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艺术理论家、学者、批评家、策展人举办当代艺术学术报告,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建设。现代美术馆建设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资料库,建成最完备的中国当代艺术活动文献资料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人艺术档案,为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和策展人、评论家、学者查询资料提供方便。现代美术馆进行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教育课题研究,全面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状况,推进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多伦现代美术馆是我国第一个政府平台的专业现代美术馆,为推动中国当代

文化产业管理的原则

文化产业管理的原则 从我国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有着特殊性,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产业管理相比应该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这样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第一,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原则,在我国,凡是停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人说,文化产业是吧“双刃剑”。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它在开拓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社会化的同时可能为追逐最大经济利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它在大批量生产文化产品以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可能把一种文化风格普遍化,从而压抑和抹杀热的自由个性,它在融入世界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开放的同时可能为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打开方便之门,它在引进一些优秀文化精神产品的同时,可能把西方一些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带进来,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生活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击,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要坚持用“三个代表”的要求铜陵文化产业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以马克思李宁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文化产业是个特殊的产业,它给人们制造精神食粮,塑造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建设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是文化产业管理主体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文化产业既要坚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又要提高经济效益,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如果让文化的建设完全受控于市场规律,使追求商业利润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目标。让经济因素支配了文化从创造到传播,从政策的制定到生态和区域的规划的全过程,就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遵循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和贯彻市场化原则,从对商品,资本,劳动及剩余价值的研究入手,所得出的一个明确的结论便是:艺术创造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所有的文化产品同物质产品一眼,都是由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所构成,并都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经济法则与价值规律的驱使与支配,纪要遵循市场文化经济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简介 一、专业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文化产业”正式成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并大力倡导,肇始于1997年的英国。彼时,英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衰退,特别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2002年,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做了一个关于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报告使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中国政府决策层的视野。2004年,教育部率先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几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2006年1月,国

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把本专业解读为“1、3、7”三组数据,即“一个专业”、“三大领域”(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文化产品经营领域和文化设备制造领域)和“七大文化行业”。这七大文化行业具体是: ●纸质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书籍、报纸、刊物等。 ●电子文化产品的出版、制作、发行,如广播、影视、互联网等。 ●娱乐服务,如各种文艺表演服务等。 ●旅游文化服务,如旅行社、风景名胜、纪念地(馆)等。 ●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文博、会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为文化、娱乐产品提供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广播电视设备、

2017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7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电影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 2.改制视域下文化事业单位发展路径分析 3.提高我国影视剧产品竞争力对策分析 4.**文化企业治理问题研究 5.**文化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6.文化企业营销模式探析 7.论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的培养 8.文化项目团队的建设与思考 9.文化产品延伸产业链的发展策略 10.浅析文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11.技术创新下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变迁研究 12.浅析文化项目成本控制 13.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4.文化产业创新模式探析——以×××文化产业为例 15.基于技术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6.文化产业(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17.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性分析 18.浅议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势和路径 19.浅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20.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分析 21.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22.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管理风险控制 23.文化(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分析 24.XXX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再利用)的对策 25.基于价值链理论探析(影视,传媒,出版、动漫等)的发展策略 26.XX(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27.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空间的构建(个案研究)

28.新媒体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研究 29.动漫产业衍生品市场研究 30.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31.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 32.实景演出转型升级探索(个案研究或总体研究) 33.影视衍生品市场研究 34.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 35.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36.京津冀视域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7.河北省(或某地)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38.河北省(或某地)小微演艺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 39.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 40. 河北省(或某地)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1.河北省(或某地)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42.河北省(或某地)旅游演艺产业提升策略研究 43.石家庄市(某市)城市建设中文化元素开发与融入战略研究 44.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企业经营环境研究 45.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品牌策略探讨 46.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7.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研究 48.河北省(或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49.河北省(或某地)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研究 50.河北省(或某地)演出市场发展趋势 51. 河北省(或某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52.河北省(或某地)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研究 53. 河北省文(或某地)化产业创意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54.河北省(或某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5.河北省(或某地)文化资源结构与特色分析 56.河北(或某地)宗教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开发前景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目标,以扎实的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思维为培养核心,突出策划和创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综合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文化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管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管理文秘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四年规划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大学一年级重点:明确大学四年的专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1、真正明白读大学,读什么,怎么读; 2、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方向; 3、建立学习新模式:大学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自助式学习”。学什么,怎样学,完全由大学生自己决定,你可以完全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去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跨学科,跨专业的去学。大学学习新模式的特点:是紧紧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方向,有目的的、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和积累知识、能力; 4、制定大学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大学二年级重点:修炼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根据大一制定的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入手,开始主动的积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和技能。 1、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从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有效沟通的规则和技巧。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培养自己的情商,建立自己的人脉网; 2、职业人应修炼的基本职业技能: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通过ABC分析法、帕累托原理、工作效率曲线的学习和修炼,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大学三年级重点:清晰的职业定位、全面深入的职业体验,更多地了解希望从事的职业和职位,进一步补充和优化专业知识和积累职业所需的核心技能。 1、清晰的职业定位,使学习更加有目标、有动力。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大学后两年的学习就有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更便于根据职业定位来进行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2、职业体验,深入了解职业的途径和方式。在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后,应该围绕选择的职业,制定职业体验计划,对今后欲从事的职业和职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通过短期的职业体验,对这个行业和相关的职位进一步分析和了解,熟悉这一职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职业体验的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原来的职业规划目标,职业体验后,根据该职业的具体要求,有目的地,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职业技能专项的培养和训练。大学四年级重点:科学规划实习、强化和提升职业核心竞争能力、择业面试早准备。 1、科学规划实习。通过有规划、有目的的实习,大学生逐渐要完成由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学会与企业发展同步,学会融入到企业发展之中,实现由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过渡; 2、优化、完善、提升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工作经验、团队精神、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等内容; 3、择业面试早准备,我的职业我做主。认真做好求职的准备,有目的、有规划的设计自己的简历和求职书,同时注重面试技巧和面试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很多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跨越障碍,不是取决于我们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组织:就是依法建立的政府管理文化的机构和职能体系。一般而言,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是政府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总称,这些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是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行政权力的载体。 2、精神产品:是哲学、宗教,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成果等四类产品的总称。 3、准精神产品:精神经济学把哲学、宗教,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成果等精神产品称之为“准精神产品”,即这种产品具备了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4、泛精神产品:把人类产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称为“泛精神产品”。 5、品牌:指一个名称、符号、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联合使用。其目的是用来确认一个销售者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以与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有所区别。 6、三级出资制度:指国有资产表现为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并存,中央、省、地市三级政府均以出资人的身份履职,分别建立本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其实质是从“统一管理、以政代资”转向“分级所有、政资分开”,从而与市场经济接轨。 7、三个三原则:即三级出资人制度、三结合式管理、三层经营架构。 8、三结合式管理:就是为了改变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基础上多头管理、“五龙治水”的格局。以资本管理为基础,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结合,由国资委统一监管。 9、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强调人口和劳动的内在质量,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高低的差异,是由劳动者参加工作前所受的教育以及工作后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指体现在人身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 10、文化产业管理: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就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一般规律的总结以及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的规律的分析。 11、文化产业政策管理:是政府机构对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等过程的管理,是政府公共政策管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2、营利性文化项目:营利性文化项目的管理师合理运用获准的投资,按照商业计划书的规定,进行具体运作和控制,以确保或产品按时保质地完成,为最终实现利润提供使用价值载体。 13、文化产业:是对精神内容和意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是智慧产业,其核心是创意,属于知识、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其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一般的服务业。 14、大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现实社会的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主流意识形态有所体现,并且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整和规范,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意识形态性。 15、文化资本:指由企业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模式以及文化的物质载体所构成的资本。企业文化资本根植于企业体内,融于企业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之中。文化资本分为员工的精神面貌、着装、公司的形象等外在的的器物资本;公司完善的制度、高效的管理机制等支撑企业有效运行的制度资本;企业以及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使命感等深层次的核心驱动力所形成的资本这三个层次。 二、简答题 1、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特性,这决定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利益,也不能单一的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利益。文化的产业化应该兼顾到文化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 (2)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的原则 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称。文化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这些准精神产品的提供,有的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由企业提供,这是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而有的是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福利或国家安全的公共文化产品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其投入建设成本很大,但是又不能让消费者承担过高的成本,还有些属于民族文化遗存或者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这些公共性的文化产品需要由政府提供,这些都是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所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分类管理。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原则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把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作为管理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文化产业管理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doc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 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大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本页讲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工资待遇 截止到12月24日,128065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670 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0-2年工资3166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897元,3-5年工资4312元,6-7年工资5793元,8-10年工资7914元。 就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就业岗位 区域总经理、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项目经理等。 城市就业指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银川。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111个]、深圳[52个]、上海[47个]、广州[28个]、西安[28个]、成都[27个]、朝阳[27个]、武汉[24个]、南京[20个]、苏州[16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银川[12499元]、北京[4829元]、上海[4015元]、厦门[4012元]、成都[3793元]、绍兴[3739元]、深圳[3602元]、烟台[3595元]、无锡[3490元]、南京[3481元]、泉州[3477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管理学类中的公共管理类,其中公共管理类共16个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7,在整个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33位。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航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3、了解媒介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全媒体的知识; 4、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 (二)能力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 1、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方法,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论、现场报道与主持、节目策划等专业能力,熟悉广播电视节目采制技术,熟悉新媒体传播业务,在此基础上具备全媒体内容的生产、发布能力; 2、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视听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镜前表现能力、声画组合等方面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4、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学习和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4、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新闻学、传播学 (二)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采访、新闻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新闻影像采集、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融合报道四、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一)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总学分要求 (一)学分要求: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及环节,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41学分,通识选修课程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3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3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8学分,毕业实习5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创新学分2学分,劳动1学分。 (二)毕业条件: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且不违反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六、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七、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别与结构比例表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职业规划书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培养要求 文化产业治理培养目标,以扎实的文化传播理论知识为培养基础,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灵便的市场营销思维为培养核心,突出策划和创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综合治理人才。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要紧课程 文化学、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交流史,产业经济学、治理心理学、文化市场营销学、治理信息系统、文化治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公共事业治理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公共部门公共关系、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治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宗教文化概论、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出版治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文化旅游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治理文秘等。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有很大的进展潜力。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治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治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治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治理及文化投资问等工作。 文化产业治理专业大学四年规划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别走弯路。 大学一年级 重点:明确大学四年的专业目标和职业进展方向,制定科学日子、学习和职业进展规划。 1、真正知道读大学,读什么,如何读; 2、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职业方向; 3、建立学习新模式:大学的学习属于典型的“自助式学习”。 学什么,怎么样学,彻底由大学生自己决定,你能够彻底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去学,也能够依照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爱好,跨学科,跨专业的去学。大学学习新模式的特点:是紧紧环绕自己的人一辈子目标和职业方向,有目的的、主动地、有挑选地学习和积存知识、能力; 4、制定大学日子、学习和职业进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 大学二年级 重点:修炼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依照大一制定的职业进展规划,结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成为一具合格的职业人入手,开始主动的积存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 1、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经过人际交往和沟通,从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有效沟通的规则和技巧。经过人际交往和沟通,培养自己的情商,建立自己的人脉; 2、职业人应修炼的基本职业技能:时刻治理和目标治理。 经过ABC分析法、帕累托原理、工作效率曲线的学习和修炼,成为时刻治理的高手; 大学三年级 重点:清楚的职业定位、全面深入的职业体验,更多地了解希翼从事的职业和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