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DZ2250400。

作者简介:应俊(1987-),男,浙江丽水人,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工程。

Logistics Sci-Tech No.6,2011物流科技2011年第6期摘要: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因而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作者围绕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应急物流物资筹集、应急物资调运配送、应急物资库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近一两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应急物流;突发事件;灾害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can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emerge-ncy,which received widespread concern among theorists.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centering on several aspects which include basic theory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raising,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and storage of emergency supplies.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 in the last two years is given in the end.

Key words:emergency logistics;unexpected incidents;disaster logistics

近年来,伴随我国频繁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SARS 、地震、雪灾、恐怖主义,应急物流管理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解决或处理伤者救助、灾后重建、卫生防疫、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问题,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Aikens (1985)[1]通过线性规划、0~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和方法,对应急物流以及配送选址进行了研究。Cart (1992)[2]将应急物流描述为以正确的数量、顺序、地点与时间将应急救援物资运达应急需求点的行为。Vladimir Marianov 和Charles Rovelle (1994)[3]在传统的确定性集合覆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服务设施经常处于服务状态的情况,提出了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Suleyman Tufekci 和Wallam A.Wallace (1998)[4]作为权威的应急管理专家指出,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解决资源的折中利用问题。Antoine G.Hobeika 和Changkyun kim (1998)[5]提出了利用先进的知识模型来支持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知识模型),并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西班牙的水灾管理中。Masood A. B.,Amr K.Mortagy 和Colnel Ali Alsayed (1998)[6]建立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涉及运输目的地的确定及运输路线的选择,其中考虑了出现事故时的应急反应问题。S.M.Hong-Minh 等(2000)[7]运用仿真的方法对供应链中的突发性物流进行了研究。Sydney C.K Chu 和Lisa Chu (2000)[8]提出了香港医院的选址及其资源配置模型的框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优化决策:新医院地址的选择以及旧医院地址的重新分布;资源的配置规划,包括新医院床位数量的设置以及旧医院床位数量的重新设置,他们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香港的医院管理局。Wlodzimierz (2001)[9]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 单目标模型,并将它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这种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可以产生所有的Pareto 优化解。同时讨论了如何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的算法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算法。Luis (2003)[10]在MCLP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HCLP (hierarchical cowering location problem ),该模型事实上是MCLP 模型的两层推广。Rus -sell (2005)[11]对2004年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爆发后的救援物资供应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救援物资供应链的流程按顺序包括:物资准备→灾害爆发后进行物资评估及救援请求→物资调度和捐赠→货物取得→运输→交付过程中的跟踪记录→存货管理→交付。

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翟晓敏等(1998)[12]结合辅助应急管理系统(CEMS )研制实例,从系统结构、推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图形系统、继承网络系统等重要方面对实现快速、有效的辅助应急管理系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今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Review on Emergency Logistics

俊(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0135)YING Jun

(School of Science Research,Shanghai Maritime Univ.,Shanghai 200135,China)誗基金项目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1)06-0007-04

后各种具体辅助应急管理系统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高东椰、刘新华(2003)[13]提出了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非常规性特点。邓伟、王卫国(2003)[14]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储大建(2003)[15]提出了建立基于系统控制的应急管理模式,包括战略能力,发展能力和过程能力三个方面,认为应建立危机预防和危机应对相结合的全过程管理机制。欧忠文等(2004)[16]提出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应急物流中的政府协调机制、全民动员机制、法律机制和绿色通道机制,以及应急处理技术平台构建的设想。傅克俊等(2005)[17]把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分为对货物状态、车辆状态和道路状态的影响三类,并提出了基于突发的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祁明亮等(2006)[18]总结了应急管理的研究内容,并重点综述了其中的决策辅助模型,提出了应急管理今后发展的方向。李军和张建勇(2006)[19]在对国内外救灾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紧急救灾物资物流配送系统模型。

2有关应急物流物资筹集问题的研究

当大的灾难或事件发生时,仅一个出救点一般不能提供应急所需的大量物资,于是产生了多出救点的组合出救问题。紧急状态下的物资筹集,主要是筹措选择和组合优选问题。国外方面,Chomolier(2003)[20]指出社会捐赠的某些物资可能是灾区不需要的,甚至有些时候是根本不能使用的物品。Beamon(2004)[21]指出在应急反应阶段,最主要的问题是协调救援物资供应与无法精确预测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使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可以及时分发到受困民众手中。Arminas(2005)[22]则指出:在应急物流中救援物资需求在时间、地点、品种、规模等方面都不可能精确预测。Trevor Hale和Christopher R.Moberg(2005)[23]主要研究了应急物流供应节点的选择,特别是针对节点应急物资存储量的多少,建立了定量模型。

国内,针对此类问题,戴更新等人(2000)[24]针对多资源应急多点出救问题的特点,给出了多资源应急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连续可行方案的概念,并利用单资源问题的现有成果,实现该问题的求解。何建敏、刘春林等(2000)(2001)[25-28]在研究应急管理系统中,探讨了一次性和连续消耗系统的物资需求,建立了以“应急开始时间最早”为目标的多出救点选择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求解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应急时间最短”和“应急出救点数目最少”的多目标问题,以及相应的算法、举例仿真与实际应用,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李阳(2005)[29]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救灾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个由救灾物资收集中心、物资配送中心、救助中心三级结构的救灾物流配送系统,并论述了救援物资供应的流程,对于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献[30-31]研究了单个资源供应点不能满足供应的情况下,需要多个供应点组合供应的问题。

3有关应急物资调运配送问题的研究

紧急状态下的物资调配问题的关键是在救灾物流网络中选择从出救点到需求点的最短路径。对于这类问题,Knott(1988)[32]提出了一个救援食品运输的线性规划模型,该救援物资运输模型的目标是制作一个易于理解与使用的决策工具,帮助操作人员决策食品组合、货车与难民营的最优组合。Gutierrez(1996)[33]提出了在不确定状况下,通过优化设计网络框架,通过这种方法在参数变化情况下寻找下最优化的一种运输网络配置方法。Takeo Yamada(1996)[34]把应急问题转变为对网络最短路的求解。George F.List(1998)[35]在放射性危险物品运输优化模型中引入了应急问题。Fiedrich(2000)[36]等研究了地震后的应急物资调度问题,认为地震发生后最主要的目标是让伤亡和损失最小化,据此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最优模型,可以有效评估地震发生后的资源分配方式的表现和有效性。Linet(2004)[37]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解决算法,最后使用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篇文献比较全面地讨论了在救援物资运输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需求,但是该文献提出的模型只解决了如何选择交通工具及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货物的装载与卸载,而没有考虑道路状况与运输路线的选择,目标函数也只是最小化救援物资的运输时间,没有考虑最小化运输费用的目标。Dahiya(2007)[38]研究了总资源有限的平衡运输问题和不平衡运输问题,以及极端情况下的平衡运输问题,运用表上作业法求解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Jiuh-Biing sheu(2007)[39]认为快速响应在应急物流活动中是极端重要的,并运用混合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应急物流中的救灾物资配送问题进行了研究。

刘春林与沈厚才(2003)[40]从应急问题的特点出发,考虑时间紧迫性及系统稳定性因素,建立了应急时间最早、出救点数目最少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并运用模糊集理论,通过定义模糊决策集,采用模糊优化方法成功给出了该问题的求解方法。孙颖等(2007)[41]通过对地震、瘟疫、恐怖袭击等灾害发生的特点与调运应急资源的机理进行分析,在兼顾考虑事故已发生地点的需求和其他地点潜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把总调运时间最小化作为目标,建立了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求解。刘北林和马婷(2007)[42]认为应急物资在调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时间的紧迫性,也要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时间最短、成本最小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并利用理想点法对此问题进行优化求解,算法简便。在给定限制期的情况下,刘春林等[43-45]用赋权网络最小风险路径的选取算法将问题转化为最短路问题的变权迭代,并且文献[46-47]研究了调运时间为模糊数的最短路径选择问题。

4有关应急物资库存问题的研究

张最良等(1997)[48]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军事物资的库存控制基本模型。高建国等(2004)[49]论述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在地震紧急救援中的作用和(2005)[50]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现状。Santoso(2005)[51]提出了一种在随机成本需求求解和容量问题下的供应网络整合设计的思路,通过分析,对于何处应建立应急设施,以及每处设施配置何种物流设施来实现成本最低的模型,并且他还考虑到满足现实需求的容量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因此,将短缺的资金也纳入到了整体成本里。

5国内外近两年有关应急物流的研究

Jiuh-Biing Sheu(2010)[52]提出了在大规模自然灾害后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应急物流运作的动态救济需求管理模型,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集中数据以便预测各受灾区域的物资需求;(2)以模糊聚类法将所有受灾区域分为几组;(3)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决定这些组别的优先次序。他还以算例验证该模型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其动态救济需求预测和分配的效果,结果

表明模型的整体预测误差小于10%。Yuan Yuan和Dingwei Wang(2010)[53]提出了两种考虑更多实际因素的路径选择数学模型。其一,是单目标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沿路径的总运行时间,模型还考虑了因为灾害对每个路径的行驶速度造成的影响,将每条路径行驶速度建模为一个关于时间的连续递减函数,并用一种改进的Dijkstra算法求解此模型。其二,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灾害期间的社会混乱、恐慌及交通堵塞,提出了一个多目标的路径选择模型,模型的目标是选取路况最简单的路径并使沿路径的总运行时间最短,路径的复杂程度与路径中总包含弧的数量关联,并以一种蚁群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用仿真的方法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陈达强等(2009)[54]针对单一资源一次性消耗应急系统调度问题,在考虑“应急时间最早”、“参与出救点最少”以及可能存在多可行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应急响应成本组成并将其作为对方案优劣评价的修正,建立了基于成本修正的应急物流物资响应决策模型,从仿真算例及其分析结果来看,该方法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多可行方案问题。韩景倜等(2009)[55]从技术实施与应用角度研究应急救援物资的调度问题,以时间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决策模型,通过两层算法求解模型。并给出了仿真实例。文中的算法求解所得结果属于近似最优解,并非理想解,利用其他算法寻求理想解仍有改进空间。郭子雪等(2010)[56]研究了基于区间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小费用选址问题,给出了区间数的概念和运算,构建了参数为区间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小费用选址模型,提出了求模型满意解的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6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的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在应急物流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还存在有以下主要问题:

(1)在研究思路上,没有把应急物资决策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只是对其中的部分环节或内容进行了优化,如何根据应急物资决策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把应急物资决策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是应急物资决策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在研究方法上,宏观、定性、描述性的研究偏多,定量、微观、可操作性的研究偏少。有些研究方法过于简单,部分文献只停留在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方面,虽然建立了一些应急物资决策的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大多都是建立在确定信息基础上的,模型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救灾环境和决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降低了现实推广和应用价值。

国内外研究人员也正力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期解决现有的研究存在的这些问题。

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

(1)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趋于基于动态应急需求的假设。静态、动态的区别就反映在:静态调度大都集中于应急供应点的组合优化问题,认为应急物资的供给量是无限的,其调度是静态的、一次性的;而动态调度考虑了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应急任务和物资特征各不相同的特点,因此应急物资调度是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将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置于一个整体系统中去研究。

(2)系统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AIKENS C H.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for distribution Planning[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5,22(2):263

-279.

[2]Carter W N.Disaster Management:A Disaster Manager's Handbook[M].Philippines: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2:5-25.

[3]Vladimir M.,Charles R..The queuing probabilistic location set covering and some extension[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

ence,1994,28(3):167-178.

[4]Suleyman T.,Williman A W..The emerging area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J].I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

ing,1998,45(2):103-105.

[5]Antoine G,Hobeika,Changkyun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2107593.html,parison of traffic assignments in evacuation modeling[J].IE Transaction on Engi-

neering,1998,45(2):192-198.

[6]Masood A B.,Amr K Mortagy,Colnel Ali Alsayed.A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locating fire st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8,110:243-260.

[7]S.M.Hong-Minh,S.M Disncy,M.M.Naim.The Dynamics of Emergency Transshipment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0,30(9):788-816.

[8]Sydney C K.,Lisa Chu.A modeling framework for hospital location and service allocation[J].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2000,7(6):539-568.

[9]Wiodzimierz O..On the distribution approach to location problems[J].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1999,37:595-612.

[10]Luis G.,Acosta E.,Roberto D G..Dual-based heuristics for a hierarchical covering location problem[J].Computers and Op-

erations Research,2003,30(2):165-180.

[11]Russell T..The Humanitarian Relief Supply Chain:Analysis of the2004South East Asia Earthquake and Tsunami[C]//

Enginering Syestems Division,Massae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5:84-91.

[12]翟晓敏,盛昭瀚,何建敏.辅助应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1998,28(4):49-53.

[13]高东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2-23.

[14]邓伟,王卫国.政府职能在应急物流组织指挥中应发挥的作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6.

[15]储大建.建立基于系统控制的应急管理模式[J].城市管理,2003(3):8-9.

[16]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27(3):164-166.

[17]傅克俊,王旭坪,胡祥培.基于突发时间的物流配送过程建模构想[J].物流技术,2005(10):263-266.

[18]祁明亮,池宏,赵红,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6,18(4):35-45.

[19]李军,张建勇.紧急救灾物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2):37-40.

[20]Chomolier B.,Samii R.,Wassenhove LN..The Central Rol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t IFRC[J].Forced Migration Re-

view,2003,18:15-16.

[21]Beamon BM..Humanitarian Relief Chains:Issues and Challenges[C]//Proceedings of the34th Intemational Conferenee on

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4:368-373.

[22]Arminas D..Supply Lessons of Tsunami Aid[J].Supply Management,2005,10(2):14.

[23]Trevor Hale,Christopher R.Moberg.Improving suppy cha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 decision process for secure site loc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Logistics Management,2005,5:195-207.

[24]戴更新,达庆利.多资源组合应急调度问题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9):52-53.

[25]刘春林,何建敏,盛昭瀚.多出救点应急系统最优方案的选取[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1):13-15.

[26]何建敏,刘春林,尤海燕.应急系统多出救点的选择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11):90-93.

[27]刘春林,何建敏,施建军.一类应急物资调度的优化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1,9(3):30-36.

[28]刘春林,盛昭翰,何建敏.基于连续消耗应急系统的多出救点选择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3(3):13-16.

[29]李阳,李聚轩,腾立新.大规模自然灾害救灾物流系统研究[J].科技导报,2005,23:64-66.

[30]陈培友,汪定伟.多物品最优组合供应模式确定问题的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4):35-39.

[31]刘春林,何建敏,施建军.供应链的协作供应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5(2):29-33.

[32]Knott R..The Logistics of Bulk Relief Supplies[J].Disasters,1988,11:113-115.

[33]Gutierrez G J,Kouvelis,Kurawala.A robustness approach to uncapacitated network design problem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96(94):362-370.

[34]Takeo Yamad.A network flow approach to a city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

ence,1996,27:10.

[35]George F.List.Routing and Emergency-Response-Team Sitting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shipment[J].IEEE Transac-

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8,45(2):141-152.

[36]Fiedich F.,Gehbauer F.,Rickers U.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mergeney response after earthquake disasters[J].

Safety Science,2000(35):41-57.

[37]Linet Ozdamar.Emergency Logistics Planning in Natural Disasters[J].Annu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4,129:218-219.

[38]Dahiya K.,Verma V..Capacitate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with bounds on RIM condi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178:718-737.

[39]Jiuh-Biing Sheu.Special Issue on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

portation Review[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5(41):459-460.

[40]刘春林,沈厚才.一类离散应急供应系统的两目标优化模型[J].中国管理学,2003(11):27-31.

[41]孙颖,池宏,贾传亮.多路径下应急资源调度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7,16(5):5-8.

[42]刘北林,马婷.应急救灾物资紧急调度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5.

[43]刘春林,何建敏,盛昭瀚.给定限制期条件下最小风险路径的选取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1999,14(3):221-226.

[44]刘春林.应急管理中紧急物资调度的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45]何建敏,刘春林,曹杰,等.应急管理与应急系统——

—选址、调度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6]刘春林,何建敏.模糊计划网络最关键路的求取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0,15(2):136-142.

[47]刘春林,何建敏,盛昭瀚.应急模糊网络系统最大满意度路径的选取[J].自动化学报,2000,26(5):609-615.

[48]张最良,李长生,赵文志,等.军事运筹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

[49]高建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在地震紧急救援中的作用[J].国际地震动态,2004(8):22-28.

[50]高建国,贾燕,李保俊,等.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国际地震动态,2005(4):5-12.

[51]Santoso T.,Ahmed S.,Goetschalckx M.,Shapiro A..Astochastic Programming approach for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 un-

der uncertaint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eh,2005(167):96-115.

[52]Jiuh-Biing Sheu.Dynamic relief-demand management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operations under large-scale disaster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10(46):1-17.

[53]Yuan Yuan,Dingwei Wang.Path selec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J].Sciencedirect,Com-

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0(56):1081-1094.

[54]陈达强,刘南,缪亚萍.基于成本修正的应急物流物资响应决策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2009,11(1):67-70.

[55]韩景倜,池为叠,韩小妹.基于应急物流体的应急救援物资调度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18):5828-5831.

[56]郭子雪,齐美然,张强.基于区间数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最小费用选址模型[J].运筹与管理,2010,19(1):15-20.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2107593.html,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发展路径探究 作者:刘晓梅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4期 [摘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农产品的消费观也从过去单一化向多样性和便捷性转变。这种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压力使得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特点出发,阐明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后通过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讨,探究了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特点;发展路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搭乘我国市场经济以及现代科技这两趟列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农产品市场的拓展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但是我们在看到农产品物流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较晚,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较为复杂,不仅受到国家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约束和限制,而且在技术水平以及人才培养和储备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与发展路径进行较为深层次的探讨。 1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1.1 农产品物流的规模巨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度之大,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多样性的气候特点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具有产量大、品种繁多的特点。因此我国农产品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农产品物流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关系着我国国家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对于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基础性支撑的作用。 1.2 较高的技术要求 第一,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如季节性、时鲜期短和不易保存等特点,在进行物流运输、包装和仓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像水果、时蔬以及水产品等都需要运输过程具备较好的冷藏系统。第二,粮食类农产品对于储存的要求也很高,既要占据大量的仓储面积,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储存,这就使农产品物流储存环节的难度加大。第三,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较多,且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地域跨度较大的农产品运输,不仅需要经过集中运输、分销包装环节,还需要历经集装箱、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设备的运输,这一复杂的运输过程对以时蔬、水果为主的农产品质量易造成影响。

物流业研究文献综述

物流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物流业作为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枢纽城市作为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物流发展的基本载体,对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的效率作用至关重要。 国外的物流业发展很快,市场成熟度高,理论研究也比较完善。国外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视角来研究物流。随着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物流地位显著提高,研究的视角明显扩大,产生出许多新理论、新学说。其中包括:“黑大陆”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和“后勤工程”说。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主要在对环境问题和绿色物流的研究、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运输系统对全球物流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国内物流理论研究始于80年代初,主要是侧重于物流学基本概念。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物流理论研究内容开始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一些学者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阐述了物流运行原理和运行模式等,出版了《现代物流学》、《流通经济学》、《物流学及其应用》等颇有影响的理论著作。近期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规划技术问题、供应链理论、物流模式问题等几个方面。 我国对物流枢纽建设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单一运输方式的货运枢纽的建设发展。一些学者分别对于铁路、道路货运枢纽如何实现向物流中心拓展转型进行了研究。(2)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的发展。以多式联运等理念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出综合货运枢纽和物流枢纽的概念。(3)区域、城市

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物流枢纽城市、城市物流系统建设和发展。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专节中提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内许多大城市对“建设大型物流枢纽”的理解是将一些地方的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为物流枢纽。(5)物流系统的协同与协调。协同化管理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物流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当前国内外主要从企业、行业、区域物流三个层次进行研究。

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DZ2250400。 作者简介:应俊(1987-),男,浙江丽水人,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与工程。 Logistics Sci-Tech No.6,2011物流科技2011年第6期摘要: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因而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作者围绕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应急物流物资筹集、应急物资调运配送、应急物资库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近一两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应急物流;突发事件;灾害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emergency logistics can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emerge-ncy,which received widespread concern among theorists.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centering on several aspects which include basic theory of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raising,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supplies,and storage of emergency supplies.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emergency logistics in the last two years is given in the end. Key words:emergency logistics;unexpected incidents;disaster logistics 近年来,伴随我国频繁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SARS 、地震、雪灾、恐怖主义,应急物流管理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突发事件造成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解决或处理伤者救助、灾后重建、卫生防疫、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问题,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应急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 国外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文献也非常丰富。Aikens (1985)[1]通过线性规划、0~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和方法,对应急物流以及配送选址进行了研究。Cart (1992)[2]将应急物流描述为以正确的数量、顺序、地点与时间将应急救援物资运达应急需求点的行为。Vladimir Marianov 和Charles Rovelle (1994)[3]在传统的确定性集合覆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服务设施经常处于服务状态的情况,提出了随机性集合覆盖模型。Suleyman Tufekci 和Wallam A.Wallace (1998)[4]作为权威的应急管理专家指出,应急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解决资源的折中利用问题。Antoine G.Hobeika 和Changkyun kim (1998)[5]提出了利用先进的知识模型来支持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知识模型),并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了西班牙的水灾管理中。Masood A. B.,Amr K.Mortagy 和Colnel Ali Alsayed (1998)[6]建立了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多目标数学模型,该模型涉及运输目的地的确定及运输路线的选择,其中考虑了出现事故时的应急反应问题。S.M.Hong-Minh 等(2000)[7]运用仿真的方法对供应链中的突发性物流进行了研究。Sydney C.K Chu 和Lisa Chu (2000)[8]提出了香港医院的选址及其资源配置模型的框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优化决策:新医院地址的选择以及旧医院地址的重新分布;资源的配置规划,包括新医院床位数量的设置以及旧医院床位数量的重新设置,他们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香港的医院管理局。Wlodzimierz (2001)[9]考虑了应急服务设施选址的双目标模型———综合考虑中心点和中位点目标函数,将它转化为λ参数的Cent-dian 单目标模型,并将它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这种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可以产生所有的Pareto 优化解。同时讨论了如何将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的算法转化为Chebyschev λ参数的单目标模型算法。Luis (2003)[10]在MCLP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HCLP (hierarchical cowering location problem ),该模型事实上是MCLP 模型的两层推广。Rus -sell (2005)[11]对2004年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爆发后的救援物资供应链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救援物资供应链的流程按顺序包括:物资准备→灾害爆发后进行物资评估及救援请求→物资调度和捐赠→货物取得→运输→交付过程中的跟踪记录→存货管理→交付。 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翟晓敏等(1998)[12]结合辅助应急管理系统(CEMS )研制实例,从系统结构、推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图形系统、继承网络系统等重要方面对实现快速、有效的辅助应急管理系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今应急物流研究综述 Review on Emergency Logistics 应 俊(上海海事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0135)YING Jun (School of Science Research,Shanghai Maritime Univ.,Shanghai 200135,China)誗基金项目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1)06-0007-04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引言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 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

运筹学在应急物流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化能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因而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综合近几年我国应急物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基本理论、系统构建及相关模型几个方面对应急物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并且可以看出运筹学中的建模思想对应急物流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运筹学;应急物流;选址―定位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频发,其中自然灾害的发生的占比非常高,如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2014年7月云南发生洪涝泥石流灾害、2013年3月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生山体滑坡灾害、2013年7月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灾害、2014年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灾害、2015年9月江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风雹灾害、2015年8月陕西山阳发生滑坡灾害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尽快地将赈灾物资送至灾区以减少灾害损失是应急物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应急物流lrp问题的研究。应急救援部门必须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时间、合理地选择物资存储点将存储物资科学地安排车辆对受灾点进行物资的配送服务以减少伤亡,提高受灾地区民众的抗灾信心。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一般lrp问题的研究比较具体深入,比如min等[1](1998)、nagy等[2](2007)、陈久梅等[3](2014)都做过一般lrp问题的优化研究,当前应急物流的优化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对于应急物流的lrp研究(定位―路径)还相对较少。现有文献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单独研究其中一个问题,即单独研究应急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或单独研究应急资源调度问题;另外一种是将这两个问题集成起来进行研究。然而应急物流中物流中心点的选择和运输路径安排是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系统效率的两个关键问题,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和影响,有必要结合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等特点,从整体系统优化的角度,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故近年来,大部分对于应急物流问题的研究均是对选址―配送这两个问题集成起来进行研究。根据现有的研究,应急物流lrp问题基本可以按照信息是否确定分为以下两类:确定信息下的应急救援问题研究和不确定信息下的应急救援问题研究。 1 确定信息下的应急物流lrp研究 确定性的应急物流lrp问题,通常考虑的问题中信息基本都是确定的,即不存在任何风险因素,并且受灾点的需求是确定的。针对确定性的应急物流lrp问题的研究,张玲[4](2008)考虑到由于灾区范围比较广泛进而灾区存在不同的级别,针对该实际情况,通过对灾区进行分组,并运用场景分析的发放,考虑其资源的布局和选址问题,引入多类0-1变量来表述该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多级别的资源布局多目标规划模型。黄向荣等[5](2009)在考虑食品物流的相关特点和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的应急物资分发中心选址决策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蚁群算法(aca)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构建了应急物流物资分发点选址决策模型。曾敏刚等[6](2009)针对应急服务应急物资分发点定位以及物资配送路径这两个子问题,引入多个0-1决策变量去表述该优化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的选址―定位模型。葛春景等[7](2011)研究了应急设施选址中的多重覆盖问题,并以在满足需求点的多次覆盖需求和多需求点同时需求的条件下覆盖的人口期望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确定性的应急物流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郑斌、马祖军等[8](2013)针对两级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中转站选址和上下级进行联运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知,在运用运筹学建立应急物流lrp模型过程中,通常引入0-1决策变量去解决应急物资分发点选址问题和车辆物资配送问题,引入三类决策变量,第一类0-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文献综述知识分享

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广西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综合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主要有: 1.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 J.F.Growell 是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学者,他在 1901 年的有关《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的美国政府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

送成本的各种因素。J.F.Growell 的研究开辟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克拉克·韦尔德其后在 1932 年所著的《农产品营销》才引起国外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重视,文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作了研究。 目前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包括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等技术和理论)、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领域,并日益扩展和深化。 2.国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文献 最早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是Mighell和Jones(1963),认为它是一个组织的创新,纵向协调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保管储存、中间运输、终端销售等这些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在此研究基础上,Barkema(1993)又从“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个角度强调,他认为食品行业需要通过纵向合作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他还认为契约与整合的出现造就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使消费者的需求延着供应链上溯到食物生产者传递的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Boehlje 与 Schrader(1988)两位学者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从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譬如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一些限制因素,以及实施纵向整合的主体等等。他们主要强调在供应链中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流通程序与经营成本,并对链条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整合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链条内部各成员之间运用合同、合资或联合来取代传统的市场方式。他们认为与单纯地进行市场开发相比较,将食品链的管理重点放在供应商、生产商及加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方面更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M.F.Stringer 和M.N.hall(2006)结合英国食品标准机构资助项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集成食品供应链模型,通过层级分解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中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故障。 A.J.M.Beulens 等人(2005)提出了提高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许多举措,给出了通过供应链网络合作来实现食品安全和透明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二)国内研究动态 关于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从文献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关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物流模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还有物流体系建设及优化、物流安全研究等方面。相关研究如下:

农产品物流分析及案例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作业 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及案例分析 姓名:杨如川 学号: 1003201115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物流1004班 老师:李娇 2013年 1月 4日

摘要 农产品物流一直是物流当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分支,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其次,提到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冷链技术水平落后、市场主体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接下来,主要讲述了为解决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加强教育与培训等解决方法。然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 一、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 (4) (一)农产品物流的定义 (4)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4) (三)农超对接 (4)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现状 (4)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5)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 (5)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6)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低 (6)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水平落后 (7) (五)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不够成熟 (7) (六)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 (7) (七)我国农产品物流缺乏专业人才 (7)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8) (一)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8)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 (三)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8) (四)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 (9) (五)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 (9) (六)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9) (七)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人才建设 (10) 四、案例分析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3)

物流文献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叙述了中国现代物流活动的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七大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非绿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就政府引导、企业自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非绿色因素;必要性;阻碍;解决方案 一、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产生的原因 籍丹宁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 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物流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络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这些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对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 .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活动中,包装对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内包装可以美化商品,外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并且便于流通过程中的装卸和搬运。但很多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部分包装材料不易降解,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为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对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不当的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刘辉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建立一种既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与物流( 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又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建立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提倡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的物流活动" 是十分必要而且有重大意义的! 它不仅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同时也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与传统物流方式不同的是

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研究综述.

Logistics Sci-Tech 2008.12 收稿日期 :2008-07-10 作者简介 :陈丽群 (1984-, 女 , 福建莆田人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科技 2008年第 12期 Logistics Sci-Tech No.12, 2008摘要 :在灾害的救助过程中 , 合理地调运应急物资 , 对有效减轻灾害程度 , 减少灾害影响范围 , 缩短受害持续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 指出相关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 :应急 ; 应急物流 ; 物资调运中图分类号 :F25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3100(200812-0004-03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isaster salvage, one reasonable allocate and transport of emergency supplies is very important to misstate the degree and range of the damage,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be help to shorten the time of be hit by the natural ad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then advance prospect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emergency respons;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distribution 应急物流中物资调运研究综述

(整理)冷链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部分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形式,以往活跃在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但近两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也促进冷链物流加入到了B2C的行列之中,伴随着京东、淘宝、1好店、亚马逊等纷纷推出生鲜产品业务,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热络一时,各方都瞄准了这片蓝海,2010年~2012年其市场增速120%,预计2015年,冷链宅配规模达40亿元。本文针对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 本文根据冷链物流的发展,例如产生的物流断链、信息化、冷链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围绕“建立冷链物流联盟体系”、“实施园区化管理”、“设定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和“节约成本”,这四大方法,进行归纳与阐述。 编者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1.冷链物流 (3)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3)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3) 1.3作用及重要性 (4) 2.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4) 3.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 3.1物流信息化问题 (5) 3.2冷链体系问题 (5) 3.3断链问题 (6) 4.解决方法 (6) 4.1建设“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6) 4.2建立“第三方冷链高效服务策略” (7) 4.3“冷链物流园区化管理” (8) 4.4“节约成本” (9) 参考文献 (10)

冷链物流研究 【摘要】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物流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指冷藏冷冻食品再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在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安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虽然公认是宅配市场的一片新的“蓝海”,但却存在着系统技术落后、资源浪费、法制法规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与国外差距较大。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冷链物流研究方面的文章中相关观点和做法,并对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关键词】 冷链物流联盟体系;断链;第三方;园区化;信息化 【正文】 1.冷链物流 1.1冷链物流适用范围 目前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初级农产品(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杉品等包装熟食;冰激凌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等。 1.2冷链物流的具体生产过程 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消费即: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 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运、物流信息) 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

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外农产品物流及其经验借鉴的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物理性流通过程。农产品物流的起源、发展与成熟均在国外,我国引入这一概念相对较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均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分析了国外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指出国外先进理论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物流;国外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历史从物流的概念产生时就已经开始, 它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欧洲。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至今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 从目前所能发现的文献看,关于农产品物流的描述,最早出现在1901年J.F.Growell 提交给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的报告”中。1916年, L.H.Weld 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正式对物流进行了定义: 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 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经济活动。组织上, 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农业输送物流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Traffic Logistics ),通过该组织, 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资格认定, 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从事物流研究的主要国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物流概念的初步认识上, 认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将其作为附属功能定位, 并未对物流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延伸。”(韩一军 2007)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 各国纷纷开展对农产品物流的系统研究, 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 E.Smykny 和 D.Bowersox(1961)第一次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农产品物流成本分析的概念。向欣(2004)则指出,农产品物流于1956年首次被引入日本,并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学术团体“日本农产品物流管理协会”和“日本农产品运输促进交流会”。欧共体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与日本同时起步, 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英、德、法等国家。“建立在美国物流理念基础上, 欧共体关于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很快。”(张宇萍 2009) “20世纪80年代是农产品物流飞速发展的阶段, 产生了物流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一体化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勇 2010)1984年G.Sharman 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一文, 指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其对农业领域内的大型企业产生了重要影响。1985年,W.D.Harries 和 J.R.Stock 也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 从历史经验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相关性, 首次提出了营销与物流的一体化概念, 该文的发表推动了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的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距离交易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 农产品物流开始了全球化运行的新阶段。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EDI )技术, 即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 GPS )

物流专业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4届交通运输与物流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仓储型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显著发展。尤其是自入市以来,中国物流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物流市场成为热点之一。各类企业纷纷抢滩物流市场,大量私营、民营、股份制、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与日剧增。而在整个物流链上,仓储业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仓储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企业数量、就业人员、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在物流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仓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全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流通的货物越来越多,需要流通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存储业现代化的程度的要求,尤其是仓储环境、仓储的使用率、仓储业的空间分布,仓储设施设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综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述进而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仓储;设施设备;优化配置;信息化 1 我国仓储型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仓储物流的现状是使用率较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明确、优势不突出,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大部分仓库设备陈旧落后,商品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完,使许多存储设施资源闲置[1]。对提高仓库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认识不足,对于先进的装备不愿意使用,思想理念陈旧落后,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工作业上。由于外部及其他因素变化,尤其是收发货物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物种类的变化,仓库的设备与管理系统没有及时更新,造成原有市场的丢失,以及企业成本的高升[2]。国家缺少对仓储企业的管理,迄今为止,仓储行业未有过夹层面的主管部门,缺少对仓储行业的整体规划,信息渠道和完整的统计体系,致使对全国仓储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心中无数[3、4]。配套设施方面,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渡,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设备落后,缺乏相关的担保品处置配套设施。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操作风险方面和信用风险方面等问题[5]。综合来看,现代仓储必须做到五化即:规划的标准化,国家应该出台物流规划标准,避免规划的随意和短视。货类的标准化,实现货类的标准化是实现大物流畅通的一个核心基础。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政府如果能够牵头建立一个公共信息交互平台,也是促进信息流交互的好办法。设备的标准化, 2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 (一)对应急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应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欠完善 我国把构建高效、快捷的应急物流提上了日程,但相应的行动还显得十分罕见,与之配套的构建应急物流的法律、法规还十分少,各类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够系统、全面,且各类预案的可操作性与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又缺乏足够的经验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理论。 (二)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指挥绩效低并且不能充分利用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不能做到统一领导、行动就会给组织救援工作带来难以逾越的阻碍。无组织或组织混乱致使救援人员等待前序应急物资、装备的到达而错失最佳的救援时机,救援延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可是无数的非政府人员奔赴救灾现场,却没有相应的组织或人员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救援工作。 (三)军民结合性不好,专业队伍和救援装备缺乏,派遣程序相对复杂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军、民都急切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却不能有效地实现两者的结合达到“1+1>2”的效果。如果能有效地集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的投入到灾害救援工作中来,可以有效的实现救援工作中的应急物流。但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如资质认证、征用补偿等,难以有效调动物流企业投入应急物流建设的积极性,无法发挥管理运营、资源整合和服务运营网络等方面所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承担重大自然灾害救灾任务的主要是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等,缺乏专业的救援队伍,在灾害发生是一般只有航空和管道的受破坏度最小,而空中救援力量的申请和派遣程序过于繁琐。 (四)不能有效与新闻媒体进行有效沟通,致使虚假的、引起恐慌的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耳目和喉舌,不断报道公众关心的热点新闻。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应能充分发挥其主导舆论的强大功能,但新闻记者并非专业人士,对危机的发生及处理带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化解危机的专家如果不能有效地与媒体沟通,舆论报道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给一些恐怖分子空隙可乘破坏国家的安定,另外一些不法商贩借机制造舆论致使一些商品工供不应求,给人民增加巨大的不安、恐慌,甚至是动乱和暴力。 (五)不能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缺乏应急物流“绿色通道”机制 交通网络欠发达,信息网络化程度低不能很好的利用EDI、GPS、GIS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灾害营救工作。信息网络是救援各部进行信息传递、共享、效协调沟通的平台,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息传递产生错误,进而致使救援工作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给人员营救、灾害处理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绿色通道”是保证应急物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受灾地区重要保障,然而在2010年的西南抗旱、玉树抗震救灾及舟曲泥石流灾后救援等突发事件中,却相继有多家物流公司致电本报,反映我国仍缺乏救灾绿色通道机制的问题。(六)忽略能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 大学是培养应急物流人才,进行应急物流研究的地方,可是我们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应急物流人才培养、科研的投资力度不够。专门对应急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培养专业应急物流人才的高校很少,真难以想象国家重点扶植的、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校如何为国家、人民培养急需的应急物流人才。 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应急物流立法,完善应急预案 对现有应急物流法规中的空白、不足之处作进一步的完善,明确自然灾害应对责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各种应急事件预演。对应急物流研究工作保持高度的重视,保证自然灾害发生后,主要责任主体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最快速反应。 (二)建立统一的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利用非政府民间力量 针对各种应急救援队伍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的组织各种救援力量。杜绝出现无人组织或组织不力出现的现象,使各个部门做到有序衔接,各种救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理论

农产品物流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 2007年09月05日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多是对现象的描述性分析或简单的经济分析,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宏观层次的理论研究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微观层次的实证分析不足,缺乏严格的计量分析,以农产品具体品种作研究对象而开展的实证研究还很少。第三,没有在市场体系中对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缺少对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变化后农产品物流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更缺少对我国农产品小规模生产经营现状下物流链上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合作与协调机制的研究。第四,对农产品物流运行机理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和信任机制等对农产品物流的重大作用尚未引起重视。第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保障供给的数量安全方面。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理论:方法:进展 一、国外关于农产品物流的主要研究理论 农产品物流涉及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

而供应链中存在的交易费用大小和契约关系的完全程度影响着农产品物流的运作和发展。国外学者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农产品物流作了大量研究。其中,利马(Lira)通过显示原理分析了物流链上的契约结构,给出实话实说的可能性;韦弗和赫达逊(Weaver and Hudson)对供应链中的契约协作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拉森(Tage Skjoett-Larsen)基于资产专用性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物流关系的形成和维持;道格拉斯(Douglas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2107593.html,mbert)、玛格丽塔(Margaret A.Emmelhainz)、约翰(John T.Gardner)等则从物流链上各方的利益格局和企业制度环境出发作了开创性研究,指出成功物流关系的条件是第三方物流制度安排的保障 由于交易费用存在,一方面导致了一个低效均衡,另一方面,随着交易费用的增加,促使人们创新不同的经济组织与交易方式。因此,菲利普(Phillip)提出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从而提高绩效,并且艾伦(AlanMcKinnon)对英国食品供应链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勃杰和施拉德(Boehlje and Schrader)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由市场转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并对链条进行内部整合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 整个农产品物流链条是由不同的、独立利益的主体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因而博弈天然存在,如何提高整个链条的运行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托马斯和格弗埃(Thomas and Grinffin)认为其主题就是协调与集成。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因此也被研究者用来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如何解决链条上的冲突,实现协调。瑞尼克斯等(Rcynircs)分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