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

物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钩码。

四、实验原理:G=mg。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注意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a的重力G1,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1.记录数据。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b的重力G2,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2.记录数据。

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c的重力G3,并用天平称量出其质量m3.记录数据。

5.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钩码重力/N 钩码质量/k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①

6.实验结论:物体质量与重力的关系:g=G\m

六、实验总结与建议: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

8.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达州市2017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八)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标签标明每个钩码质量),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可能成 。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1个直至多个钩码所受的重力。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1.观察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N ,分度值为 N ,指针是否指零 。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N/Kg 2.描点绘图:见右图 五、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 六、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m /kg G /N

达州市2017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实验操作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八)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标签标明每个钩码质量),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可能成正比。1分 3.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 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1分(2)完成实验: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 上。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 每次相应的质量和重力。(每组数据0.5分) 2.5分(3)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摆放整齐。1分 4.分析论证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 系图线(坐标刻度1分、描点1分、连线1 分)并得出结论(0.5分)。 3.5分 5.反思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1分 合计10分监考教师:

1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基础性复习学生学案设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在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托盘儿天平在使用前怎样调平 3、托盘天平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弹簧测力计在测力前应注意什么?,在测量力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他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N,请将三次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______N_______N______N. 6.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 7. 测得实验数据后,你如何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8. 请你填写完整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啊? 9、实验的结论是:。 10.若干年后,小明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 1、弹簧测力计,托盘天平。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科线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1))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2))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3)加减砝码时,应该用镊子,并且按着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 4、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要在受力的方向上调零。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 5、量程是0-5N。分度值为0.2 N。2.2N,4.4N,3.6N 6、 (重力G/质量m/钩码个数/个质量m/kg 重力/N ()1 2 3 7、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一常量(或测得物体的质量扩大1倍,重力也扩大1倍)说明在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8、 9、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0、不能。

重力实习报告

第一章序言 1、实习目的 本次重力生产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校内课堂理论教学知识;熟悉、掌握重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重力勘探专业理论和实际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2、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2011年6月26日在校园内进行了仪器的检查试验和基点网的联测;2011年7月21日在校园内教一楼前进行了测线的重力测量;2011年7月22日于教五楼319室学习了数据处理及解释的方法。 本次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多台仪器不同时间,不同测线,不同任务进行仪器检测及测线测量,前期工作全班分为3个大组进行仪器检查试验,后期测线测量全班分2个大组,分别对A、B共2条测线进行了重复测量。 最后利用测得的实际重力资料进行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和报告编写。分析了二连浩特重力异常特征,并对其重力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

第二章重力仪检查与试验 1、重力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1)将电池与仪器接上,打开温度显示,对仪器内部进行电恒温处理,直到达到仪器 指定的恒温温度(大约需要2-5小时)。 (2)将仪器小心从箱中取出,轻轻放在铝盘上。 (3)将仪器纵、横水泡调节居中。 (4)打开读数灯泡,从目镜中观察摆丝位置,这时摆丝停靠在左侧终止线上。 (5)打开摆丝锁定开关,调节刻度盘,使摆丝可以自由摆动。 (6)进一步调节刻度盘,使摆丝与仪器指定的读数线重合。 (7)锁上摆丝,记录点线号、读数时间和记数器上的读数值(xxxx.xxx)。 (8)把仪器放回箱中。 2、仪器的检查观测 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横水准器检查、调节和灵敏度检查调节。横水准器检查与调节方法如下: (1)利用纵、横水泡调节装置,将纵、横水泡调节居中。 (2)利用刻度盘,将摆丝与仪器的读数线对齐,读出记数器上的读数。 (3)保持纵水泡居中,调节横水泡位置,使其向某一方向偏离中心位置1-2格。 (4)利用刻度盘,将摆丝与仪器的读数线对齐,读出记数器上的读数。 (5)保持纵水泡居中,调节横水泡位置,使其继续沿某一方向再偏离1-2格。 (6)利用刻度盘,将摆丝与仪器的读数线对齐,读出记数器上的读数。 (7)向另一方向重复3-5步过程。 (8)以水泡位置为横坐标,以记数器上的读数为纵坐标,画水泡曲线。 (9)如果横水泡居中时读数最大,则横水泡位于正确的位置。否则,将仪器调到读数最大的位置(这时水泡不居中),保持仪器不动,利用横水泡调节螺丝将横水泡调节居中。(10)重新检查水泡位置。 检查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横水准器检查数据表 根据以上数据成图1如下: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 五、实验步骤: 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 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10 2 1.0 10 3 0.15 10 4 0.20 2.0 七、实验结论: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的。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 5、增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降低它的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时期: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当测力计和被测物体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4个 五、实验步骤: 1、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1——4个钩码的重力。 2、用所测钩码的重力除以相应钩码的质量,得出钩码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六、实验表格:(根据实验补充完整表格数据) 钩码数/个质量m/kg 重力G/N G与m之比/(N/kg) 1 0.05 10 2 1.0 10 3 0.15 10 4 0.20 2.0 七、实验结论: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_____。 2、重力的公式是_________,其中g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的。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___。 5、增大物体的______________,降低它的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

海洋重力测量及其在重力场中的应用

海洋重力测量及其在重力场中的应用 摘要海洋重力测量是在海上或海底进行连续或定点观测的—种重力测量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精密的海洋重力仪不断出观,海洋重力得到迅速的发展。简要介绍海洋重力测量的特点及其发展,阐述其技术设计与实施,分析其在全球重力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洋重力测量;重力场;应用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要准确研究地球形状与地球内部构造,勘探海洋丰富的矿产资源,保障航天和远程武器发射等,就必须了解海洋重力场精细结构。高精度的海洋重力测量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卫星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来海洋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可以利用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和海洋重力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1 海洋重力测量 1)重力测量的重要性。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几乎都与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重力测量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由于岩石和矿石的密度不同所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可用来寻找矿藏和了解地质构造;在地球物理学中,可以利用重力测量的数据去测定地球的弹性、密度及地壳的构造;在大地测量学中,要用重力数据去归算观测成果和研究地球形状;在导弹与航天技术中,重力测量资料可为空间飞行器的轨道计算和惯性导航服务,提高导弹的命中率。 2)海洋重力测量与陆上测量的不同。海洋重力测量与陆上测量不同,它是在海洋环境下进行的连续动态测量。因此,在克服外界干扰,提高测量精度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考虑;在仪器设备和测量实施等方面也与陆上测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海洋重力测量开展较晚的原因是在于它不同于陆地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必须在运动状态下,即所谓的动基座上进行。因此,它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干扰。这种干扰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径向加速度影响。这是由于测量船的航迹为曲线所产生的径向加速度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②航行加速度影响。这是因为测量船的航速不均匀产生加速度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③周期性水平加速度影响。这是由于波浪起伏及机器震动等因素引起的船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振动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④周期性垂直加速度影响。这是上面所述外界因素使船在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振动对重力观测的影响;⑤旋转影响。即由于波浪、风力和驾驶因素而引起的船绕三个正交轴转动而对重力观测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常量和周期两种; ⑥厄特弗斯(Eotovos)效应。由于海洋重力测量仪器随测量船相对地球在运行,这样改变了作用在仪器上的离心力而对重力观测值产生影响。 3)海洋重力测量的发展。近几十年来,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普遍加强了海洋重力测量工作,在发展仪器的同时,完成了大量海区的测量工作。我国在海洋上开展了海洋重力测量工作仅30余年的历史,多数情况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_____.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_____N/kg.(3)分析表中试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小科发现校门口有一块稍有破损的圆形窖井盖,他捡起一小块碎片加以研究.(1)小科想知道这块窖井盖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他首先了解到某厂生产的不同窖井盖材料的密度(见表一); 然后用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用量筒测量碎片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相平.通过计算小科得出窖井盖的密度为_________,由此他知道了该窖井盖的制 作材料.

(2)窖井盖为什么会破损?小科猜想可能是由学校的校车压损的. 小科测得窖井盖的直径为70厘米,再次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种窖井盖由于厚度不同,承载能力也不同(见表二); 小科测出窖井盖的厚度为50毫米,并了解到校车的质量为12吨.若只从窖井盖的承载能力判断.小科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 小科对于窖井盖的研究还在继续……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 ⑴保持m一定时,改变物体受力F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F关系 ⑵保持F一定时,改变物体质量m测出加速度a,用图像法研究a与m关系 2、物理量的测量: (1)小车质量的测量:天平 (2)合外力的测量:小车受四个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支持力相互抵消,物体的合外力就等于绳子的拉力减去摩擦力。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是钩码的重力。为使合外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必须: ①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通过打点记时器的限位孔, ..............................将长木板倾斜一定角度,此时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为0。做实验时肯定无法这么准确,我们只要把木板倾斜到物体在斜面上大致能够匀速下滑(可以根据纸带上的点来判断),这就说明此时物体合外力为0,摩擦力被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下滑力)给抵消了。由于小车的重力G、支持力N、摩擦力f相互抵消,那小车实验中受到的合外力就是绳子的拉力了。点拨: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②绳子的拉力不等于沙和小桶的重力: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绳子的拉 .... .................时,可近似认为 力等于 ........推导:实际上m/g=(m+ m/)a,F=ma,得F=m m/g/(m+ ...沙和小桶的重力。 m/);理论上F= m/g,只有当m/<<m时,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不等于沙和小桶 的重力。点拨: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必须在满足小车和所加砝码的总质 量远大于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的条件下进行.只有如此,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

重力实验题

重力实验题 1.(2012眉山)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依据是:________ .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0.1 0.2 0.3 0.4 重力G/N 1 3 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2012桂林)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 g值大小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0°23°06′30°33′31°12′39°56′40°40′55°45′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3.(2013南京)甲、乙两位同学做“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1)如图17所示,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重力大小,读数时他让钩码保持静止状态,根据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和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他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

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教案 单位: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 空冢郭乡初级中学 姓名:秦孝星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分组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若干(质量已知)。 四、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会是怎么样的呢? 2.猜想与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猜想:。3.设计实验:测出多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普遍规律。 4.进行实验:(1)检查所用的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调零;观察并记录你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注意使力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指针不与刻度盘摩擦,待静止时读数,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3)继续将2 只、3 只……钩码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读出每一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4)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五.分析数据

以质量m 为横坐标、重力G 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观察图像是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果是,结合数学的正比例函数知识,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六、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大约等于10N/kg,物理学中,我们用g 来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由于我们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还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大约为9.8N/kg,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 七、评估与交流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

关于引力的三个实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2831503.html, 关于引力的三个实验 作者:但思国 来源:《商情》2011年第03期 [摘要]笔者介绍了三个关于引力的实验:一是测定引力介质的相对引力常数。二是电子的波动性质由引力场决定。三是光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关键词]引力实验电子光子 实验一:测定引力介质的相对引力常数(Gr)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细长钢丝L的下端固定在ab杆的c点(c点固定有一平面镜)。L 的上端固定在指针的k点,指针可在固定圆盘D上旋转(D的边缘有均匀刻度,从刻度上可读出钢丝的扭转力矩)。efgh是放在水槽中的薄铁片(面积尽可能大),用细线悬于小桶A的 下端,再将小桶悬于a点。在b点悬挂适当的平衡体B,使ab杆处于水平状态。①移动光屏 使反射光线射到O点,此时指针的读数。②将面积比薄铁片大的厚青石板EFGH平行正对靠近薄铁片后,旋转指针K使反射光线重新射到光屏的O点,此时指针的读 数X2=5.955m。③向水槽加水直到高出厚青石板为止,并向小桶A中加入适量砂子使ab杆重新处于水平状态,再旋转指针K,使反射光线再次射到光屏的O点,此时指针的读数 X3=0.398m;④设空气的相对引力常数等于真空中的引力常数,则水的相对引力常数。 图1 本人用此方法测量了煤油的相对引力常数Gr=0.3577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实验未能在真空室内进行,采用在密闭的房间进行,实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但是本实验仍然可以证明万有引力与介质有关。万有引力应表示为: 实验二:电子的波动性质由引力场决定 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和F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丝,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加上 10kv电压后,会有电子从和F2射出,经过阳极小孔和a2,在经小孔和b2准直后射向照相底片和D2上。实验时先用铜箔挡住小孔和 b2,然后迅速将铜箔压下。使铜箔上的小孔和C2分别同时对准和b2,可以认为在这一瞬间和C2都只有一个电子通过,射向底片。重复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两

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教学设计

《重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物、重垂线、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中考物理专题归纳练习

专题06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专题学啥 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重力:G=mg 2.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考查点 1.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N;m是质量,单位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质量中心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例题1】(2018江西)一个实心铝块的体积为0.2m3,质量为kg,重力为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3Kg/ m3) 【答案】540,5.292×10 3。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重力。这里要注意:在没给出g的取值时,一律用g=9.8N/kg. 【例题2】(2019新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某节沉管两端密封后的质量为7.5×107kg,体积为8×104m3。安装时,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水箱中灌入海水使之沉入海底,为了便于观察安装情况,沉管竖直侧壁外表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水平长条形标识(如图所示),每条红色或白色标识的长度L均为30m,宽度d均为0.5m。海水的密度取1×103 kg/m3。求: (1)沉管灌水前的重力;

实验报告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铅笔,刻度尺。 四、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可能成正比。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10 N,分度值为 0.1 N。 2.图像:见右图 六、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大约等于10N/kg,物理学中,我们用g来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由于我们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还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大约为9.8N/kg,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 七、评估与交流: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 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会减小。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重力(习题及答案)

重力(习题) 1.下列关于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 B.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C.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 D.根据m G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重力成正比 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t 棉花和 1t 铁块相比,铁块受到的重力较大 B.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C.玉兔月球车登上月球后,其质量和重力将变为地球上的 1/6 D.通常情况下,1kg=9.8N 3.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表达式为, 一个质量为30kg 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一 只熊猫所受到的重力是490N,它的质量是。 (g=10N/kg) 4.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受到的压 力超过N 时,就可能发生危险,当汽车行驶在桥面上时,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g=10N/kg) 5.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 同一物体引力的1 ,在地球上质量为 600g 的物体,在月球6 上重为N,质量为kg。(g=10N/kg) 6.如图所示的实验表明()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位置有关 B.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向下 C.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状态有关 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的重心越高越稳定 D.重心一定在物体上某一点 第5 题图

8.如图是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正在摆中的不倒翁玩具,其重心 在图中 O 点位置,作出不倒翁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9.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瓶子的质量为 300g,瓶内装有 500cm3 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 体的总重力为7N,求:(g=10N/kg) (1)瓶内液体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说课稿

《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说课稿 谕兴九年制学校黄璜 一、说教材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3节 地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是这一节的核心,是以后学习重力势能、做功等知识的基础,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点及作用:教材中通过让学生分组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知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是在他们学习了质量、重力的概念以及力的测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并能用公式表示出重力大小跟质量的正比例关系:G=mg。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图像法”的使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验提高相互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 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图像法 难点: 利用控制变量得出质量是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四、说教学方法 一节实验探究课,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图像法、讲解法,多种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复习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知新规律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 为什么质量越大的物体我们拿起来越吃力或者拿在手上感觉越沉?引导学生做出猜想:物体重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系。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 弹簧测力计、钩码 ?实验内容: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初二物理

质量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质量和重力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区别。 1.两个概念的含义不同: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则是物体受地球吸 引而产生的力。 2.常量与变量的不同:质量是一个常量,只要物体确定了,它的质量便确定了,不随 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增减。重力则是可变的量,同一物体虽然质量不变,其所受重力却因物体处在地球表面的不同高度或不同纬度而改变。例如,一个600牛顿重的宇航员到了月球上只有约100牛顿重了,而宇航员的质量保持不变。 3.矢量与标量的不同: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矢量;把只有大小、没 有方向的量叫做标量。物体的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而是标量。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具备力的三要素,即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及作用点,因而重力是矢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建筑工人砌墙用的重垂线,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特点制成的。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与运动的关系不同:质量越大,则物体的惯性也越大,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也越困难。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受其他力一样,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重力使竖直上抛的小石块速度越来越小,而到达最高点处,重力又使小石块向下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大。 5.两者的单位不同:质量m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 克(mg);重力G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 6.测量工具不同:在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来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称、 磅秤、杆秤等来测量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则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7.注意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实验证明在地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用 公式表示为G=mg,其中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值得注意的是:用公式求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时,公式中的g才能取9.8N/kg;一般计算时取近似值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分组实验教案 补郎中学赵朝江 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若干(质量已知)。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会是怎么样的呢? 2.猜想与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猜想:。 3.设计实验: 测出多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普遍规律。 4.进行实验: (1)检查所用的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调零;观察并记录你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如图 1、注意使力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指针不与刻度盘摩擦,待静止时读数,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 (3)继续将2只、3只……钩码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读出每一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N·kg-1 1 2 3 4 5 6 (4)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5.分析数据: 在图2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重力G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观察图像是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果是,结合数学的正比例函数知识,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6.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大约等于10N/kg,物理学中,我们用g来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由于我们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还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大约为9.8N/kg,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 7.评估与交流: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会减小;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同一物体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会越大。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6.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四川省二〇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六)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考试时间:10分钟)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要求: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与质量可能成 。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 ,分度值为 N 。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质量m/kg 重力G/N G /m 2.图像:见右图 五、实验结论: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 六、反思与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 m /kg G /N

四川省二〇一四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试题(六)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表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分值得分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可能成正比。1分 3.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1分(2)安放器材: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 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每次相应的质 量和重力。 2.5分(3)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摆放整齐。1分 4.分析论证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线 (坐标刻度1分、描点1分、连线1分)并得出结 论(0.5分)。 3.5分 5.反思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1分 合计10分监考教师:确认成绩学生签字:

中考物理重要规律专题06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试题(附解析)

中考物理重要规律专题06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试题(附 解析) 中考物理重要规律专题06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试题(附解析) 专题06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一、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重力:G=mg 2.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考查点

1.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N;m是质量,单位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质量中心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例题1](江西)一个实心铝块的体积为0.2m3,质量为kg,重力为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 3Kg/ m3) [答案]540,5.292×10 3。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质量,再根据重力公式G=mg求出重力。这里要注意:在没给出g的取值时,一律用g=9.8N/kg. [例题2](新疆)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海底隧道由33节沉管组成。某节沉管两端密封后的质量为7.5×107kg,体积为8×104m3。安装时,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水箱中灌入海水使之沉入海底,为了便于观察安装情况,沉管竖直侧壁外表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水平长条形标识(如图所示),每条红色或白色标识的长度L均为30m,宽度d均为0.5m。海水的密度取1×103 kg/m3。求: (1)沉管灌水前的重力;

1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 1 - 实验一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Edislabpro400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钩码组(确定质量)、铁架台、 静力传感器 实验器材: 1、连接器材,将静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其测量端竖直向下, 如图(1-1) 2、打开Edislab 软件,新建空白实验,选择“自动识别传感器”,在 “采集参数”选 项中选择“手动 采集”,点击“确 定”,并对其调 零,如图(1-2) 3、在表格栏目里添加两个数据列,并对其加以说明,如图(1-3),此时注意在表格第三列中的比值“k ”,由于要涉及到两个测量量之间的运算,所以在该选项卡中的表达式栏目中插入函数”"F"/"m "”(注意:自己输入符号时,应该加引号,插入对应变量时系统自动加引号)。 实验步骤 1、在表格中的质 量栏里手动添加 增加钩码的质量图 1-1 图 1-2 图1-3 图(1-4)

- 2 - (本次实验每次增加为50g ),将钩码分次挂在静力传感器上,等数据显示稳定后,点击“记录”,手动记录一次数据。 2、 每挂一个钩码如上操作手动记录一个数据,得到一组数据如图(1-4) 3、 点击“页面配置”选择“添加图”选项,在图形空白区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使横轴x 代表质量 m ,使纵轴y 代表力F ,如图(1-5) 4: 使上图中“显示点”选项选中,点“确定”,再点击屏幕上端“全景”显示,查看数据结果所描绘出的图线。使用“数据分析”中的“拟合”功能,可以看出力F 和质量m 成正比例关系,而且他们的比值基本 接近某一定值,如图(1-6) 数据处理分析 1、 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从拟合直线斜率可以看出本次实验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值为9.83454。 2、将自己所得结果导入实验报告并打印实验报告,填写空白部分。 3、注意拟合过程中选择最符合所测量数据图线的函数,从而从实践验证公式F=mg 。 实验拓展 回忆实验过程,思考如何利用所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值再次利用传感器测量任意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1、不要忘记静力传感器的实验前调零。 2、挂上钩码数值稳定后再点击“记录”。 3、钩码不要超过传感器之前选择的量程(默认量程为-50N — +50N )。 图(1-5) 图(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