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板带材加工与品质

铜合金板带材加工与品质
铜合金板带材加工与品质

铜合金的分类及用途

铜合金的分类及用途 铜合金主要包括铍铜合金、银铜合金、镍铜合金、钨铜合金、磷铜合金。 、铍铜合金 铍铜合金是一种可锻和可铸合金,属时效析出强化的铜基合金,经淬火时效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弹性极限,并且稳定性好,具有耐蚀、耐磨、耐疲劳、耐低温、无磁性、导电导热性好、冲击时不会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点。铍铜材基本上分为高强高弹性铍铜合金(含铍量为.%-.%)和高导电铜铍合金(含铍量为.%-.%)。 铍铜合金用途 铍铜合金常被用作高级精密的弹性元件,如插接件、换向开关、弹簧构件、电接触片、弹性波纹,还有耐磨零器材、模具及矿山和石油业用于冲击不产生火花的工具。现在铍铜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器、大型电站、家电、通信、计算机、汽车、仪表、石油、矿山等行业,享有有色金属弹性王的美誉。 、银铜合金 银铜合金是通过将纯铜和纯银加入电熔炉进行熔炼,经铸造得到坯料,再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成品。银铜合金的主要应用为电接触材料、焊接材料、银铜合金排及铜银合金接触线。 银铜合金种类 银铜合金:银和铜的二元合金,铜具有强化作用。 类型:有,,,和等合金。 用途:有良好的导电性、流动性和浸润性、较好的机械性能、硬度高,耐磨性和抗熔焊性。有偏析倾向。用真空中频炉熔炼,铸锭经均匀化退火后可冷加工成板材、片材和丝材。作空气断路器、电压控制器、电话继电器、接触器、起动器等器件的接点,导电环和定触片。真空钎料,整流子器,还可制造硬币、装饰品和餐具等。 、镍铜合金 镍铜合金通常被称为白铜。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电阻和热电性,主要应用在海水淡化及海水热交换系统、汽车制造、船舶工业、硬币、电阻线、热电偶。工业用白铜根据性能特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分别满足各种耐蚀和特殊的电、热性能。

铜及铜合金系列

C36000铅黄铜 C36000延展性好,深冲性能好。应用于钟表零件、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器零件。 铅黄铜切削加工性能优良,有高的减摩性能,用于钟表结构件及汽车拖拉机零件。 C36000化学成分: 锌(Zn)余量,铅(Pb)2.4~3.0,铝(Al)≤0.5,铁(Fe)≤0.10,锑(Sb)≤0.005,磷(P)≤0.01,铋(Bi)≤0.002,铜(Cu)62.0~65.0,杂质总和%≤0.75 ANK20无氧红铜 产品说明: 无氧红铜(Oxygen-free copper) 型号:ANK-20 Madel:ANK-20 标准:JIS-C1020P 制造工艺:冷拔/冷轧/热轧 产品特点:结构致密均匀,无气孔,砂眼,纯度高损耗小,导电导热延伸性能均佳,含氧量低于0.002%,性能优越,是精密模具放电加工的最佳之选. 产品应用:适用于各种高精密模具的放电加工材料或高压电气开关等电器配件 相关参数:硬度为HV86-102导电率大于等于59ms/m比重约8.9g/cm3 提供板材、棒材、异型件加工 ANK570钨铜合金 钨铜合金(Tungsten copper) 型号:ANK-5-70(ANK-是型号70表示钨含量约为70%) Model:ANK-5-70 产品特性:铜钨合金综合铜和钨的优点,高强度/高比重/耐高温/耐电弧烧蚀/导电电热性能好/加工性能好,ANK钨铜采用高质量钨粉及无氧铜粉,应用等静压成型(高温烧结账-渗铜, 保证产品纯度及准确配比,组织细密,性能优异.) 提供板材、棒材、触点材、焊轮、电子封装片、异型件 产品应用:应用于高硬度材料及溥片电极放电加工,电加工产品表面光洁度高,精度高,损耗低,有效节约材料。有钨60/钨70/钨85/钨90可供选择。 主要参数:密度G/cm3(13.9)抗拉强度Mpa(≥680 )硬度HV(≥186 )硬度软化温度℃(≥1000)导电率IACS(%)(≥42 )热导率W/mk(247 )库存板、棒材供客户选择 CuCrZr铬锆铜 铬锆铜(CuCrZr)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r:0.25-0.65, Zr:0.08-0.20)硬度(HRB78-83)导电率 43ms/m 软化温度550℃ 特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耐磨性和减磨性好,经时效处理后硬度、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均显著提高,易于焊接。广泛用于电机整流子,点焊机,缝焊机,对焊机用电极,以及其他高温要求强度、硬度、导电性、导垫性的零件。用制作电火花电极能电蚀出比较理想的镜面,同时直立性能好,能完成打薄片等纯红铜难以达到的效果对钨钢等难加工材质表现良好,铬锆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焊接时电极损耗少,焊接速度快,焊接总成本

铜合金的区分

区分H62和H65的方法 1,科学方法:打光谱仪 光谱仪是专门用来区分各种铜合金的设备,它能够非常准确的分板出铜合金的各种成份,如H62黄铜,它的成分包是: Cu% Fe% Pb% Zn% Sn% 64-68 <0.05 <0.05 余量 H65黄铜,它的成分包是: Cu+Ag P S Fe As Sb Pb Sn Ni Cd Z n 杂质总 和 64.62 - 0.00 15 0.0028 0.001 1 0.00 10 0.00 16 - 0.00 12 0.00 03 余 量 0.1086 铜合金经过打光谱,它的全部成份都出来了,这样,就很好的区分材料是什么类型的铜合金,这个方法普通用在一些大中型生产厂家和一些检测机构。 一台光谱仪,它的价格还是变贵的,国产的光谱仪,准确度不是很高,因此价格会比进口的便宜,而进口的光谱仪,价格可达到几十万元一台的! 如果拿出去给一些专业机构去化验的,费用大概是50元到100元之间,收费标准因区域不一样,费用也会有一些出入的! 2,肉眼区分:这个方法的准确率也是蛮高的,因为这个方法完全是靠个人长期的工作经验积累出来的,不是一时半刻就学会的,因此,那些收边料的师傅的工资都是蛮高的,这些的方法主要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实践多了,就会有自己的经验,具体的方法有两种: 1):从铜的表面颜色来区分:H62 色泽看上去,比较暗,黄少少 H65 色泽看上去,比较亮,青少少 2)用药水来区分:用稀硝酸来区分,把稀硝酸滴在到铜材表面,待反应过去,用清水冲洗,之后,你就看到它的反应表面,如果反应表而黄点不集中,表面亮白的,那么,可以判断材料是H62,反之,表面黄点很集中,表面亮黄的,可以判断材料是H65 区分普磷和高磷的方法 1.1,科学方法:打光谱仪 光谱仪是专门用来区分各种铜合金的设备,它能够非常准确的分板出铜合金的各种成份,如普通磷铜,它的成分包是: Cu Sn Fe Pb P 余量 5.8 0.04 0.05 0.18 Ni Mn S Cd Bi 0.38 0.0009 0.009 0.0008 0.006 高磷,它的成分包是: Cu 94.03 Sn 5.76 P 0.165

国家标准《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编制说明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 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引线框架材料是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之一,它起到固定芯片、提供机械载体、保护内部元件、传递电信号并向外散发元件热量的作用,是集成电路的骨架。铜合金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成为重要的引线框架材料。现用的GB/T 20254.1-2006标准中,在性能要求、公差要求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技术需求。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2】92号和有色标委会【2013】19号文件《关于转发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附件1 《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44项(计划编号20131059-T-610)《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平带》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修订。 2. 主要工作过程 各起草单位分工情况?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5月份,在大连市有色标委会组织召开的标准讨论上,认真听取与会专家的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二、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本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对引线框架用平带的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2.主要修订内容 (1)增加了合金的代号表示。 TP2 合金代号C12200 TFe0.1 合金代号C19210 TFe2.5 合金代号C19400

塑性铜合金带材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塑性铜合金带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标志和贮存。适用于鹤壁艾莱汽车电器厂的材料采购、运输、验收及贮存。 2 引用标准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5121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793 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 2059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351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 YS/T 347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一般方法 3 技术要求 3.1材料外观 3.1.1 带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裂纹、起皮、起刺、气泡、压折夹杂和绿锈 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不大于0.2。 3.1.2 带材两边应切齐,无裂边和卷边。允许有轻微的毛刺,毛刺高度按表1进行控制。 表1 毛刺高度单位:mm 材料公称厚度允许毛刺高度 ≤0.5 ≤0.04 >0.5 ≤0.05 3.1.3 带材的侧边弯曲度应每米不大于2.0mm。 3.2材料规格 3.2.1 材料厚度 带材的厚度及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厚度偏差单位:mm 公称厚度0.2 0.25 0.3 0.32 0.35 0.4 0.45 0.5 0.6 0.8 1.0 1.2 >1.2 厚度公差+0.01 -0.01 +0.015 -0.015 +0.02 -0.02 +0.025 -0.025 3.2.2 材料宽度 3.2.2.1 供应商根据客户要求分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的带材,其宽度B由供需双方合同商 定,公差为B+0.02-0.06。 3.3化学成分 青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黄铜化学成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青铜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 化学成分,% Sn Al ≤ Zn ≤ Ni ≤ Fe ≤ Pb ≤ P Cu 杂质 总和 QSn6.5-0.1 6.0-7.0 0.002 0.3 0.2 0.05 0.02 0.10-0.25 余量0.1

年产3万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车间设计开题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专业 2010级(2014届)2班学号29 学生吴倩题目: 年产3万吨铜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重要的铜加工产品,占世界铜加工材总量的 35% 左右。近 10年来, 世界经济蓬勃发展, 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带动了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需求量及产量迅速攀升。 2004年中国铜板带材的产量和消费量都跃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中国高精铜板带加工技术落后, 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还严重依赖进口, 导致我国成为世界铜板带材最大的进口国。 2006年进口铜板带 2818 万吨, 主要是现代工业技术急需的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 如高品质电连接器铜合金带材 (接插元件带材 )、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带材、变压器带、汽车水箱带、高档压延柔性铜箔等。这说明中国铜板带材的品种、质量及生产技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预计2016年我国铜板带缺口在 50万吨左右。因此, 有计划地建设现代化高精板带项目, 对缓解我国高精板带供求矛盾, 合理利用我国紧缺的铜资源, 提升我国铜板带生产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1 全球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近10年来,世界铜的产量与消费量比较平稳,没有大的起伏。产量略有上升,但幅度不大,消费增长也较缓慢。 全球7月铜供应短缺15.1万吨;1-7月供应短缺9.3万吨,2012年同期为短缺55.2万吨。ICSG称,中国精炼铜表观需求量创纪录高位。数据显示,年初迄今的全球消费量增加1.6%,中国消费量增加2.3%,美国增加4.2%,欧洲增加1.5%。年初迄今的废铜供应攀升11%,智利精炼铜产量减少5.8%,中国产量增加15%。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CONVERSION TABLE OF GRADES FOR COPPER & ITS ALLOYS

Werkstoffe: Automatenstahl:11SMn30 11SMnPb30 * 11SMnPb37 * *) auch 麻省理工学院Zus5atzen 冯Bi und Te (1.0715) (1.0718) (1.0737) Nirosta (INOX):X14CrMoS17 X8CrNiS18-9(1.4104) (1.4305) 弄乱:CuZn38Pb1,5 CuZn39Pb3 CuZn35Ni2 CuZn40Al2(2.0371) (2.0401) (2.0540) (2.0550) Neusilber:CuNi7Zn39Pb3Mn2 CuNi12Zn30Pb1(2.0771) (2.0780) Kupfer:OsnaCu58S OsnaCu58Te (2.1498) (2.1546) 铝:AlMgSiPb AlCu4PbMgMn AlCu6BiPb (3.0615) (3.1645) (3.1655) Titan: 6.Al4V(3.7165)Maschinen: ?索引Automaten □2 - □ 60mm ?Tornos-Langdrehautomaten □2 - □26mm ?Esco-Ringdrehautomaten □1 - □9mm ?索引, Tornos und Esco CNC-Drehautomaten bis □100mm ?Kummer Feinstdrehautomaten ?6-Spindel-Drehautomaten: 索引bis □32mm (CNC), 可利用的合金从瑞士METALWORKS

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常用铜合金材料分类及特性

常用铜合金材料分类及特性 铜合金(copper alloy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 ﹐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 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 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 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 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 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 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 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 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 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 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 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 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电工白铜一 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 ﹑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 CONVERSION TABLE OF GRADES FOR COPPER & ITS ALLOYS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带材》 (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现行的GB/T 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2008年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和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适用于所有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带材。同时GB/T 5231-2010《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带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国家。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5〕59号和有色标委[2015]29号《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44(项目编号“20152280-T-610”)《铜及铜合金带材》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等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6年9月。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及铜合金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通过对各国铜带标准的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日本JIS标准、欧盟EN标准和美国ASTM相对较完善、合理,尤其是JIS标准的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最后确定,本次标准修订结合市场需求,修改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

(整理)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表面清洗技术及装备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表面清洗技术及装备 现代高精铜及铜合金带材必须具备光亮、平整、无污染、耐大气腐蚀的优良表面质量,以满足后续电镀、焊接、冲压等二次加工对铜带表面日益严格的技术要求。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表面质量控制涉及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其中带材中间及成品清洗是提高带材表面质量最重要的生产工序。现代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线中,带材的清洗是在高度现代化、自动化、连续化的清洗机列上完成的,涉及脱脂、酸洗、研磨、钝化、烘干等多个环节,正确运用相关的清洗技术、选择工艺结构合理的装备是提高带材表面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我国以高性能、高精度、高表面质量为代表的高精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铜及铜合金带材表面清洗技术 1.1 脱脂 表面脱脂是改善表面质量、提高抗蚀能力的重要工序,在板带材生产中常用作退火前带材的清洗和硬态加工材成品表面清洗,既可单独与烘干装置组成脱脂清洗线,又可与酸洗、研磨、钝化、烘干组合成脱脂-酸洗表面处理线,提高酸洗、研磨等表面处理效果。脱脂的目的是去除铜带表面残留的轧制工艺润滑液及各种油污,目前常用润滑油如表1所示,实验表明由于不同油品碳氢链长短类型差异很大,导致残留物数量、挥发温度范围各不相同,同时由于添加剂类型、数量各不相同,退火残留物形态、颜色也不相同,不同退火温度下残留物形态及数量见表2。在铜及铜合金表面清洗中,脱脂工序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工艺环节,特别是纯铜、高铜类合金,带卷间如果残留润滑液,如果脱脂效果不好,即使采用带低温抽吸的真空高氢光亮退火也很难彻底消除润滑剂分解对带材表面的污染及退火膜,在金属表面形成云状的污迹不仅降低表面质量,也会加剧表面腐蚀影响二次加工性能;另外酸洗无法清除带材表面附着的残油及各种污物,没有脱脂清洗会严重影响带材的酸洗质量,因此脱脂效果的好坏决定了铜带退火、酸洗质量的高低。 目前铜及铜合金脱脂清洗方法及比较如表3所示。目前板带材成熟的脱脂方法是采用碱液脱脂,对于有机润滑剂,碱液具有良好的皂化作用,可以与饱和脂肪酸形成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同时饱和脂肪酸钠又是良好的清洗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去除有机润滑剂的作用。但对于大部分矿物润滑油,其皂化反应不明显,单靠碱液去除效果有限,必须添加一系列表面活性剂,才能达到良好的去油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德国Henkel公司的 P3-T7221脱脂剂,主要由苛性钠、碳酸钠、焦磷酸钠、偏硅酸钠和系列表面活性剂组成,易溶于水、清洗泡沫低,具有良好的水软化特性,一般加入量为0.3~2 %,溶液温度在70~80 ℃之间清洗效果最好,但由于溶液温度较高,脱脂时会产生大量的碱雾,必须解决碱雾的收集和处理问题。为此德国SURTEC公司开发出一种以磷酸盐为主的脱脂剂surtecl132,其使用浓度大约2~6 %,同时配入0.5 %左右的surtecl084表面活性剂,该种脱脂剂溶液使用温度在30~50 ℃之间,可以大幅减少碱雾的生成。 近年来表面脱脂技术新近的发展趋势是:为了提高脱脂效果,在脱脂刷洗前增加预脱脂环节,以喷淋的方式去除带材表面大部分残油,提高脱脂刷洗质量,其中新近开发的高压热水脱脂技术,采用20~60 MPa的热水高压喷射,配合两级热水喷淋,可达到优良的脱脂、清污效果,是当前极具发展前途的环保、无污染的脱脂处理新技术。

铜及铜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铜及铜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本文叙述了铜加工工业概况、铜材品种和质量现状及铜加工工艺与装备现状。同时, 阐述了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类很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 近年来研究和开发应用高强高导铜基合金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阐释了开发和研究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及制备方法与强化原理。 关键词:技术;发展;高强高导;强化机理;制备方法 正文:人类使用铜及其合金已有数千年历史。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这是英语:copper、法语:cuivre和德语:Kupfer的来源。二价铜盐是常见的铜化合物,常呈蓝色或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1]。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说它是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2]。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矿石的冶炼过程通常有两种方式:1.火法炼铜。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90年代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湿法炼铜。一船适于低品位的氧化铜,生产出的精铜称为电积铜。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铜合金(copper alloy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铜的重要合金有以下几种:1.黄铜。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因色黄而得名。黄铜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等。黄铜敲起来声音好听,因此锣、钹、铃、号等乐器都是用黄铜制做的。2.青铜。铜与锡的合金叫青铜,因色青而得名。在古代为常用合金(如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一般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铸造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用于制造精密轴承、高压轴承、船舶上抗海水腐蚀的机械零件以及各种板材、管材、棒材等。青铜还有一个反常的特性——“热缩冷胀”,用来铸造塑像,冷却后膨胀,可以使眉目更清楚。3.磷青铜。铜与锡、磷的合金,坚硬,可制弹簧。4.白铜。白铜是铜与镍的合金,其色泽和银一样,银光闪闪,不易生銹。常用于制造硬币、电器、仪表和装饰品。[3]。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铜合金及加工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成果——铜合金及加工技术 1、开发出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材料 从1996年开始带领本课题组攻克了Cu-Fe-P系合金的合金化,熔炼工艺,轧制工艺与热处理工艺的结合协调和板型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Cu-Fe-P铜带和异型带的工业化的生产,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国外先进同类产品的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国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综合技术水平,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4年产量就达到9200吨,产值 2.2亿元,2005年生产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已超过10000吨,2006年生产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已超过12000吨,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创造产值12亿元,利税达到1.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改变了我国该类产品全部依靠进口的局面。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2、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接触线材料 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用接触线是通过与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滑动摩擦直接向电力机车输送电流的导线,随着电气铁路运行向高

速发展,要求接触线材料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时,还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高的抗软化温度。我国目前所使用的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用接触线材料多为进口材料。 本课题组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接触线材料。经过三年的攻关,已经研制出满足高速列车要求的析出强化型的高强度、高耐磨、高导电铜合金导线,并提供相应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造和生产方法和工艺路线。所开发出的材料性能指标已达到抗拉强度σb>580Mpa,延伸率>5%,导电率>78%IACS。同时具有良好的高耐磨性能,抗疲劳性能,抗高温软化性能,设计寿命为15年。目前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 双沟型铜合金接触线 3、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出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 该项目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可以使合金固溶度极大的扩展和实现晶粒细化的特点,通过优化的合金化设计可以制备出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铜合金薄带,为一种非常理想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尤其是采用双辊快速凝固技术制备较厚的薄带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前景。在合金化和制备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已经申请两项国

铜及铜合金概述

铜及铜合金概述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材料,铜的熔点低,易合金化,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金属之一,早在公元前7000年人类就认识了自然铜,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具有较高水平的铜冶炼业。3500年前人们开始用铜合金制作生活器皿,曾经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古代青铜文明。 现代工业文明制品,大多数使用金属材料,尤其是重要部件,显示了其的可靠性,但使用单一金属的情况很少,大多使用合金材料,合金品种多,制造工艺各有特色。铜及铜合金的特点不单纯是强度,主要是导、电导热性能优良,必须充分发挥其的导电性能好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做贡献。近现代,特别是十七世纪的产业革命,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现以来,由于铜及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耐蚀性能,易于加工,外表美观而大规模应用于现代工程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气、化工、交通、能源、建筑、信息通讯等领域,例如:一部拖拉机平均用铜31㎏,一部解放汽车平均用铜21㎏,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工业装置等都离不开铜及铜合金产品,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工程材料。据国外统计,发达国家铜及铜合金与钢的消费比例大约在1.3:100左右,铜及铜合金的品种及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铜及铜合金在工程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的根本特点是:其是目前经济的导电材料。纯铜具有仅次于银的高导电、导热性能、适宜的强度、优良的耐蚀性能,易于钎焊和形变加工,大量用于制造各种电气导线和导体,其在电气(器)、电子行业应用的比例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例如:制造1万千瓦发电设备,包括输变电器材在内需用铜材近800吨。近年来随着能源日益紧迫,各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日益突出,电动机是广泛应用的耗电大户,各国都十分重视高效节能电动机的开发推广,其中降低电阻消耗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大电动机绕组的截面积。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负载不断加大,各种输电电缆的截面积也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铜代铝按、国际标准配置居民电线线径等建筑规范的出台都为铜在电气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铜及铜合金的另一个特点是:其具有优良的合金化特性,能和目前绝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合金,目前已形成250余个合金牌号,近万种规格的产品系列,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而且绝大多数铜合金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例如:白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耐蚀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下的耐蚀环境,广泛应用于医疗、仪表、造船、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解析

国家标准《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讨论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现行的GB/T 17793-1999 国家标准,其主要参数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状况进行的修订。历经了九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与之配套使用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产品标准已修订完毕,因此,很必要对该标准进行相应的修订。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中色协综字[2008] 242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95项(项目序号为20082164-T-610)《一般用途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GB/T 17793-1999《一般用途的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参照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H3110:2006《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厚板和带材》,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 二、编制原则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和民用等各方面,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是板、带材追基本的质量指标之一。目前,只有我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有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尺寸允许偏差专用标准(ISO 3486: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直条(薄板)供货的冷轧板片材尺寸和允许偏差》和ISO 3487:1980《加工铜及铜合金成卷带或绕在卷盘上的冷轧扁平产品(带材)尺寸允许偏差》),其它国家和组织均将尺寸部分纳 入在产品标准中。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市场和客户的要求与日本工业标准比较接近,因此,本次修订以日本JIS标准作为采标方向。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标准状态:现行)

I C S77.150.30 H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20254.1 2015 代替G B/T20254.1 2006 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 第1部分:平带 C o p p e r a n d c o p p e r a l l o y s t r i p s f o r l e a d f r a m e P a r t1:P l a n e s t r i p 2015-09-11发布2016-04-01实施

前言 G B/T20254‘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平带; 第2部分:异型带三 本部分为G B/T20254的第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20254.1 2006‘引线框架用铜及铜合金带材第1部分:平带“三本部分与G B/T20254.1 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合金的代号表示; 增加了B S i3.2-0.7牌号及相关的规定; 加严了边部毛刺的规定; 增加了 带材的横弯 的规定; 对力学性能要求进行了修改; 加严了表面粗糙度R a的规定,增加了R z1m a x的规定; 增加了 化学成分分析按Y S/T482的规定进行 的规定; 增加了 带材的外形尺寸检测按G B/T26303.3的规定进行 的规定; 增加了 试样制备按Y S/T815的规定进行 的规定; 增加了 取样方法按Y S/T668的规定进行 的规定三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二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二菏泽广源铜带股份有限公司二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二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二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朱迎利二郭慧稳二范先勇二姚廷鑫二马吉苗二于连生二葛小牛二孟繁伟二陈清香二苑和锋二茆耀东二刘清兰二毛富军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20254.1 2006三

年产10万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得益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重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铜板带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消费量由1995年的28.56万吨跃升~2002年的6071万吨,年均增长11.4%。产量由1995年的227万吨增长~12002年的433万吨.年均增长10%。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铜板带产品生产企业约有400余家,年产量超过5000吨的铜加工企业有15家。其中,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以年销量4 1万吨位居榜首,代表着中国铜板带产品的生产水平和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铜板带市场的主要特点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根据有关资料,2002年,全球铜板带材消费量为3109万吨,其中,中国铜板带材市场消费量达到6O 71万吨,占全球的份额接近20%,排世界第一位;产量43.3万吨,份额为14%,排世界第四位,但与第一名美国47 2万吨的差距不足10%。同时中国还成为最主要的铜材净进口国家。 2003年上半年,铜板带材市场产销两旺、铜板带产品产量约25万吨,同比增长21.5%。消费量346万吨。同比增长20.6%;预计在未来两年内铜板带材产量也将跃居世界第一位。 2、进口持续高速增长,已占国内市场三分之一 2002年中国铜板带材进口量达到20万吨,同比增长20%,已达到国内消费量的三分之一,2003年I一9月份进口16.7万吨,同比增长12%。进口产品主要为引线框架材料、射频电缆带、变压器铜带、高精度锡磷铜带、无氧铜带等产品,抢占了部分铜板带材高端市场。 3、品种专业化生产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铜板带生产企业纷纷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向品种生产专业化发展,提升规模,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如宁波兴业集团的锡磷青铜带、菏泽广源公司的水箱带等。洛铜集团以先进的装备为依托,根据紫铜系列产品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大趋势,开发并大幅提高紫铜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包括框架材料、电缆带、变压器带在内的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已达:~130%以上。 4、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以铜材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更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升级换代,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使得铜材采购标准与国际接轨,按照国家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已不能满足这类企业的质量需求。国内一批铜材生产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开发技术、改善装备、提高管理,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也成为市场竞争的受益者。 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加工费不断走低 目前.KME、奥托昆普、Wieland、丰山等国际主要铜加工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市场。wjeIand在上海设降低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部分民营企业从单一品种入手.做专做强:台湾地区的铜材生产企业用立的分切中心.美国奥林与洛铜集团的合资项目等,都力求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就近服务.并且逐步低价策略进入内陆市场,这一切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在质量提高的同时加工费不断走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合金(copper alloy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电工白铜一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编辑本段] 铜合金的分类 — 铜合金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服饰金属用铜合金带材行业标准

《服饰金属附件用铜合金带材》行业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随着我国服装纺织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国内对服饰用铜合金带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还没有服饰行业用铜合金带材的专用标准。现有的GB/T 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范围比较宽泛,专业性不强。所以2013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工信厅科[2013]102号文件下达本标准《服饰金属附件用铜合金带材》行业标准的起草任务,计划号为2013-0321T-YS,由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共同起草标准草案,以便提交于,,,4年,月在广西防城港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会议上进行讨论。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1.2 主要工作内容 接到任务后,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即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主要由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发展部、工艺品质部等技术人员组成。首先,确立了该标准起草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收集整理了本企业和同行企业生产的服饰带产品的技术标准,并在贸易公司的配合下,对服饰用铜合金带材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了解了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了国内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再次,根据对收集的大量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产品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取值范围和仲裁分析方法。接下来,编制小组开始了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经过多次与业内厂商和客户讨论及征求意见,于2014年5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小组的形成及分工情况, 进行了什么工作和会议,,于2014年9月形成了本标准送审稿。 2、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2.1本标准编制原则 (一)满足市场需要原则; 1 (二)科学先进原则; (三)经济合理原则。 2.2标准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服饰金属附件用铜合金带材,标准中规定了相关技术及订货时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最大自由度原则与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化学成分参考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主要技术要求参考GB/T 2059-2008《铜及铜合金带材》和GB/T 17793-2010《加工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结合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及客户实际需求,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针对服饰产品的特点,增加部分控制指标。 2.3牌号、状态和规格 本标准根据我国目前服饰市场需要,选取了国家标准中的H62、H65、H68三个牌号,相应地增加了T27600、T27000、T26300三个代号。 依据GB/T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选择软化退火(O60)、硬(H04)、3/4硬(H03)、1/2硬(H02)、1/4硬(H01)、特硬(H06),共6种状态。产品规格为:厚度0.1~2.0mm,宽度20~305mm。 2.4化学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